悦读天下 -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6:36

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精美图片
》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816313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
  • 页数:700
  • 价格:54.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6:36

内容简介:

里尔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诗作被阅读得最多的诗人,其51岁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新诗集》、《玛利亚生平》、《马尔特手记》、《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伟大的诗作和小说。普拉特的传记很好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位诗人的一生,以及其生平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广泛引用了关于里尔克的原始资料和传记,生动描绘了这位在日常生活的痛苦与挣扎中创作出伟大作品的诗人。作者以里尔克的诗句“你须是鸣响的杯子,在鸣响中破碎”作为书名,高度概括了里尔克的个性和人生观。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普拉特的著作对我们理解这位创作了《新诗集》《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取得非凡诗歌成就的诗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普拉特广泛引用先前出版的诸多书信和回忆录,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其日常奋斗只以艺术创造为中心的诗人的肖像。不管是普通读者还是专家,都会对这部材料完备、文笔流畅、叙述优美的传记有浓厚的兴趣。

——乌尔丽克·雷蒂希(Ulrike S. Rettig),哈佛大学德语系

里尔克死后声誉日隆,即便在英语世界,如今他和叶芝一起,跻身20世纪的伟大诗人之列……唐纳德•普拉特新的里尔克传是迄今为止最完整,也最详尽的研究里尔克生平的著作,突出了里尔克的特质……关于这位决心生活在自我最孤独的边境,并从那里将战利品带回给每个人的诗人,《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对其生平做出了最佳的描述。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唐纳德•普拉特看来确实很了解这位诗人和他的诗歌,以及他生活的时代……这本书非常有趣,很值得一读。

——《图书论坛》(Book Forum)

这本书充满了关于里尔克的诸多有趣的逸事……然而,更重要的是,普拉特成功地捕捉了里尔克生活中兴高采烈的时光和极度绝望的时刻,二者都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造力,因此也影响了其作品。引用材料多数来自里尔克的书信,全都经过仔细的挑选和精心的翻译……对里尔克研究而言,该书是一项珍贵的补充。

——《南方人文评论》(Southern Humanities Reviews)


书籍目录:

【目录】

目 录

前 言…………………………………………………………………

1

章 波希米亚的童年1875—1896

…………………………… 1

第二章 慕尼黑、俄国与沃普斯韦德1896—1902

…………… 37

第三章 巴黎、罗马与瑞典1902—1905

……………………… 127

第四章 法国、意大利与北非1905—1911

…………………… 177

第五章 杜伊诺与西班牙1911—1913

………………………… 263

第六章 战火中的世界1913—1919

…………………………… 313

第七章 定居瑞士的前奏1919—1921

………………………… 425

第八章 穆佐与瓦尔蒙1921—1926

…………………………… 475

后 记………………………………………………………………

573

文献缩写……………………………………………………………

579

注 释………………………………………………………………

582

参考书目……………………………………………………………

632

里尔克作品索引…………………………………………………… 642

索 引………………………………………………………………

647

译后记


作者介绍:

唐纳德·普拉特( Donald Prater),毕业于牛津大学,主修文学和语言学,精通多门语言,曾在多个国家担任外交官,对20世纪欧洲的文化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对20世纪一些重要的文化人物如斯蒂芬·茨威格、托马斯·曼、里尔克等有独到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昨日的欧洲:茨威格传》《托马斯·曼传》《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等,并在德国编辑出版了里尔克和茨威格的书信集。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相信我,没有什么像我生活中那不可思议

的、空前的奇迹那样深深地让我感动,从一

开始,我的生活就遵循着这种几乎不可能的

情节,从一次又一次的拯救中往前发展。

(致埃米尔·冯·格布萨特尔,1912年1月14日)

 

为了哀悼里尔克的逝世,来自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波兰、斯堪的纳维亚、意大利,甚至英国的人们发表了悼念文章、举办了演讲和纪念会。许多写到或谈及他的人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依靠他已出版的作品,即便对那些有更多渠道了解他的人,他的生活似乎还是“笼罩在沉默和神秘中”,斯特凡·茨威格写道。他的作品似乎表明他是一位死亡诗人,他描绘了生命的一切表现形式,他赞美生命,把它当作是为另一个领域所做的准备,只有另一个领域才能揭示生命的真正目的。在维也纳,举办了两场悼念会,有人朗读了里尔克的作品,玛格达·冯·哈廷贝格演奏了音乐,第二场悼念会上,有人穿着绣有克恩滕里尔克家族灵?纹章的传令官制服,向听众发表了亚历山大·莱尔内特–霍莱尼亚写的开场白:“死亡之于他,并不是退场,死亡是一种永恒的状态,筋疲力尽者和那些怀有伟大计划的人向死亡撤退,是为了继续存在下去……死亡于他而言是圆满的存在。”

在早期称颂他的文章中,他被视为纯粹诗人的典范,矢志不移地驾着“他的生命之舟,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潮流”(卡塔琳娜·基彭贝格语)。他“英雄般地实现了为抒情诗调的表达而奋斗”,但这只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茨威格在慕尼黑的追悼演讲中说:“无人完全了解他的内心生活……他是一位虔诚的石匠,致力于建造永远不会完工的语言大教堂”,他从容不迫地辛勤工作,“默然无声,如同一切伟大的作品,远离世俗,如同一切完美之物”。雅卢写道,他认识的其他诗人,只是由于他们的思想才成其为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之外,他们就和其他人一样:但里尔克带他走进“一个他自己的世界,仿佛只是出于奇迹我才获准进入其中……人们感觉到他对俗世没有兴趣,他的脸总是转向那些永远无法表达出来的真理”。卡斯纳的态度更为不偏不倚,他指出,里尔克的苦行主义和虔诚实际上与他的作品给人的印象相隔甚远,他回忆并讲述了一些关于里尔克的趣闻轶事,强调他作为人的品性;但他高度赞扬生活和作品“无价的、不可思议的一致性”。“即使在洗手时,里尔克也同时是诗人和个人。”

罕有人去葬礼的赞词中寻找对死者的固定评价。至于生平具有传奇色彩的里尔克,人们在他逝世之际对他的评价在半个世纪之后依然成立,这格外让人惊讶。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独特的现象,一位只献身于自身使命的诗人,尽管至今仍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对他而言意味着怎样艰难的奋斗;而且,虽然他的许多作品,甚至他好的一些作品,当时尚不为人所知,但人们一致承认他在抒情表达方面达到了前所罕见的高度。这些论点,虽然不时受到抨击,并且在围绕着他的形象聚集起来的大量著述中通常被认为是有局限的,但它们仍然是所有里尔克研究的基石。

表面看来,他的人生变幻无常,而本质上他的生活沿着一条恒定的道路前行。他是无根的漫游者,时而寻找孤独,时而寻找社交生活,似乎在利用每一次机遇去改变自己,然而实际上他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目标:用他天赋的魔力,把对人世和自然世界的个人感受转化为诗意表达之黄金,

 

仿佛是以翕动的眼睑,

回应蝴蝶向外扇动的翅膀,

并学着去洞悉一朵花的暗示。

 

时间让青年勒内的傲慢变得缓和,他曾高喊“没有人像我,从来没有”;但这并没有减弱他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就像一条线那样贯穿他的生命,从未断裂,尽管经常变得极度脆弱——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也是他用来衡量一切决定的标尺,同时还是他在每一个行动中下意识遵循的准则。

许多见过他的人都觉得他的生活给人一种“形而上的疏离感”。他请求别人给予建议和帮助,在寻求帮助时常常强调他没有处理日常琐事的能力,这似乎表明他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诗人形象。他在花钱方面无疑不会事先筹划,轻率地相信总会得到生活的必需品。但他非常清楚他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在安排住所时表现出一种几近于老处女般的谨慎,多数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关注那些细节。“任何经里尔克之手的东西都变得完美,”斯特凡·茨威格说——倘若是一封书信,那它总是完全适合通信人,而且,如果信上有一点瑕疵,他就会完全重写;他归还给别人的书都包裹得无可挑剔;他亲笔写的诗歌或献词都完美无缺。在他日常生活的习惯中,或为频繁的搬迁而打包行李时,都可以看到同样的完美主义态度。在他临时的住所中,有时是在别人的住宅里,他总是用细心挑选和安排的小物件来装饰房间——由于他要求有精确的尺寸,总是需要新定做的立式书桌;人物肖像或绘画;精美的瓷器;从不会缺少的花瓶或花钵。

他热衷于把文件整理得井然有序,一丝不苟地把生活中的小事情处理得有条有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在作重要的决定时显得很被动,经常没完没了地拖延,直到某种天赐的恩典为他做出决定,要不就如他喜欢认为的,直觉会引导他正确地去行动。仿佛他不是在生活(living),而是让自己活着(letting himself be lived):保持让自己准备好接受那些“无法掌控的、内心体验的可怕张力”到来的时刻,更为艰难的是在间隔时间里保持忍耐,“因为我忽视了我工作之外的一切”。他曾引用卡斯纳的格言,“牺牲是从内心通往伟大的必经之路”,这句话仿佛“既是为我辩护,也是反对我”,既意识到了他的目标,也意识到了他害怕自己可能无法完成的奋斗。

相比许多他的同时代人——如霍夫曼施塔尔、鲁道夫·博尔夏特、斯特凡·茨威格、鲁道夫·亚历山大·施罗德——的背景和生活环境,里尔克的境况根本不适合他选择的生活,倘若没有保护人的支持,他不可能维持这样的生活。他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仍然能找到众多保护人和一个出版商帮助他,同样幸运的是有许多朋友愿意帮他扫清道路上的障碍。然而,他想寻找这样一位“非占有的保护之手”作为他人生的伴侣,结果却是徒劳的。“没有避风港,这里位于心之悬崖上”,他一再地渴望在一个女人的爱情中寻找保护——“你,几乎是一种保护,在那无人保护的地方”——而他的希望一再受挫。他曾经向莎乐美描述自己,说他永远“站在望远镜前,寄希望于在每一个靠近的女人那里找到幸福,当然,在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那里,我都没有找到幸福:我自己的幸福,我曾在我孤独的时光中找到的幸福”。然而,这种判断并不能阻止他在3个月后一头扎进与本韦努塔的爱情冒险中。

他终生都是如此。这种经历不断地重复,既有投入更深的恋爱事件,也有更为短暂的色情诱惑的插曲,他从来抵抗不了这类诱惑。玛丽侯爵夫人认为,他大概永远也找不到心目中理想的女人;“但他无法在身边没有女人的环境中生活……于是就有了逃避,有了逃离一切束缚的时刻,紧随而来的是熟悉的痛苦和悲哀。”(据霍夫曼施塔尔所言,玛丽侯爵夫人甚至说,里尔克“只能感受到友谊或者爱情,无法二者兼得,并且他知道这一点,因此也就陷入无尽的痛苦中。”)他永远带着一颗“逃亡的心”:他知道自己是“感情的叛徒”,“人们对我没有益处”,他在44岁那年发现,“在强烈的感情王国中”,他深感恐惧,“似乎自童年起,我就知道在爱的城堡中只有地牢”。然而,在孤独中他仍然渴望“有时在夜晚看到一个女人的双手,几乎带有精神意味的双手,正忙于做手工”,无须多久,他就渴望再次抓住另一个女人的手,只有这样,他才能再次缩回自己的手。里尔克的马大就是南妮·文德尔利,她对他表现出完全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不给他带来任何麻烦,但这只是给了他自由,他试图寻找一个理想女人的打算还是失败了。他在编造甜言蜜语方面无与伦比,能用千万种形象和超常的激情去表达他的爱,这使得梅琳娜和本韦努塔都无法抗拒他的魅力,但他仍然无法给予对方现实的爱情。“爱情生于言语,死于行动”: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写给她的后一封信中的这条附带评论,能够很好地说明里尔克没有让爱情和工作相协调的能力。

他曾说,“每当我不得不去生活,或去寻找一条生活的纽带时,我都发现这不可能,于是我只能往后退。”他拒绝生活赋予凡夫俗子的责任,并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生观,正如人们正确注意到的,这是他的工作和生活的显著特征。“为什么相爱的人们毫无必要地分开呢?”他在1909年写道。“因为在一起并彼此相爱是那么的短暂……我们的存在是一股持续不断的变化之流,也许,一次变化并不比后来的变化更强烈,接着是下一次,再下一次,随后死亡来临。正如我们必定会永远告别……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好彼此放弃,听任对方,不再彼此束缚。”把这看作是“我们有效,崇高的真理”,就很有可能理性地对待我们根本的弱点,消除面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时的恐惧。不管怎样,重要的事实是,他的创造力似乎正是来自这种靠近和退缩的过程。因此,不管每次情感的破裂给他带来多大的痛苦,他都无法抛弃再次寻找情感寄托的念头,他怀疑他渴望的每一个爱人都是“从一开始就失去的”,但坚信这种情感经历会让他更靠近“未来的完满”。“每一片幸福空间都源自离别。”

他的许多其他观点都只是关于这个主题的变奏——理想化的非占有之爱,以及浪子“恳求他们不要再爱他”;颂扬早逝者的幸福,赞美那种守护彼此孤独的婚姻。在他早年生活中形成的这些观点,他终生都奉为圭臬,它们全都反映出他作品中根本的自恋情结。他努力通往“内心”,其诗歌本质上是个人化的,以自我为中心,然而却以复杂多变的形式呈现出来。他的书信充满魅力,也不乏幽默的笔调和对通信人的同情,还有许多睿智的思考,但在这一切下面,同样透露出永恒的自我专注:他的艺术,以及他一再出现的生存危机。自然,他必定会把这种强迫性的自我表达看作是“我本性中创造力的一部分”,设想有朝一日出版它们,既把它们看作是自足的艺术作品,也将它们视为他心向往之的一片精神世界。维持如此巨大的一个通信网络似乎是多余的,他这么做是为了“‘事业’,因为那也是我的工作,终我所有的书信会描绘出一道它自身强度的轨迹”。

他为语词而活,依靠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救助”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全心全意地去写作,他从他赞美的现实生活中攫取有价值的经验,但经常再次退回到一种本质上不真实的生活中,“领先于一切离别”,把世界和人类情感的“华丽的织锦”转化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改变了自己。从诗歌和书信中浮现出来的那个里尔克是一部艺术作品,一个理想的自我,是“我在外界为自己塑造的形象,更为持久有效……谁知道我是谁?我一直往前走,永远在变化。”正如菲利普·拉金所言,专门做一个诗人意味着伪装自己。那些爱过他或保护过他的女人,甚至包括莎乐美,以及那些热心帮助他的朋友们,就像今天陶醉于他的诗歌的许多读者,和那些为逐渐增高的里尔克学术研究大厦增砖添瓦的学者们一样,或许都完全不了解他的真实个性。

“转化不是谎言”:里尔克故事的魅力在于经验的自我与诗人身份之间的相互影响,经验的自我,也即那个实际上度过这段非凡人生的男人,而作为诗人的里尔克,则努力置身于“熵之国度的消逝者中”,成为“一只鸣响的杯子,在鸣响时破碎”:

 

如同上弦的箭,凭借积蓄的张力,

超越自身的存在,因为无处可以停留。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Back in Prague in the autumn, he broke off the still unofficial engagement to Vally, writing afterwards, to thanks her "for the gift of freedom",in a letter of suffocating banality


我的精神是制造钟的金属,而上帝赋予它时间,又赐予它高热,为一锤定音的庄严时刻而做准备,而我,依然是先前那个钟的老形状,因它的成就而冥顽不化,不愿意被重新铸造——于是它依然保持原样。


人们只能对里尔克朋友们的乐于助人叹为观止,面对他无辜却又相当无情的态度,他们不仅提供帮助,还高兴地认为帮助他是理所当然的。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里尔克是20世纪*重要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诗作被阅读得*多的诗人,其51岁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新诗集》、《玛利亚生平》、《马尔特手记》、《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伟大的诗作和小说。普拉特的传记很好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位诗人的一生,以及其生平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广泛引用了关于里尔克的原始资料和传记,生动描绘了这位在日常生活的痛苦与挣扎中创作出伟大作品的诗人。作者以里尔克的诗句“你须是鸣响的杯子,在鸣响中破碎”作为书名,高度概括了里尔克的个性和人生观。

 


媒体评论

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是20世纪*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普拉特的著作对我们理解这位创作了《新诗集》《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取得非凡诗歌成就的诗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普拉特广泛引用先前出版的诸多书信和回忆录,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其日常奋斗只以艺术创造为中心的诗人的肖像。不管是普通读者还是专家,都会对这部材料完备、文笔流畅、叙述优美的传记有浓厚的兴趣。

——乌尔丽克·雷蒂希(Ulrike S. Rettig),哈佛大学德语系

 

里尔克死后声誉日隆,即便在英语世界,如今他和叶芝一起,跻身20世纪的伟大诗人之列……唐纳德•普拉特新的里尔克传是迄今为止*完整,也*详尽的研究里尔克生平的著作,突出了里尔克的特质……关于这位决心生活在自我*孤独的边境,并从那里将战利品带回给每个人的诗人,《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对其生平做出了*的描述。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唐纳德•普拉特看来确实很了解这位诗人和他的诗歌,以及他生活的时代……这本书非常有趣,很值得一读。

——《图书论坛》(Book Forum)

 

 

这本书充满了关于里尔克的诸多有趣的逸事……然而,更重要的是,普拉特成功地捕捉了里尔克生活中兴高采烈的时光和极度绝望的时刻,二者都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造力,因此也影响了其作品。引用材料多数来自里尔克的书信,全都经过仔细的挑选和精心的翻译……对里尔克研究而言,该书是一项珍贵的补充。

——《南方人文评论》(Southern Humanities Reviews)

 


书籍介绍

里尔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诗作被阅读得最多的诗人,其51岁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新诗集》、《玛利亚生平》、《马尔特手记》、《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伟大的诗作和小说。普拉特的传记很好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位诗人的一生,以及其生平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广泛引用了关于里尔克的原始资料和传记,生动描绘了这位在日常生活的痛苦与挣扎中创作出伟大作品的诗人。作者以里尔克的诗句“你须是鸣响的杯子,在鸣响中破碎”作为书名,高度概括了里尔克的个性和人生观。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普拉特的著作对我们理解这位创作了《新诗集》《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取得非凡诗歌成就的诗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普拉特广泛引用先前出版的诸多书信和回忆录,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其日常奋斗只以艺术创造为中心的诗人的肖像。不管是普通读者还是专家,都会对这部材料完备、文笔流畅、叙述优美的传记有浓厚的兴趣。

——乌尔丽克·雷蒂希(Ulrike S. Rettig),哈佛大学德语系

里尔克死后声誉日隆,即便在英语世界,如今他和叶芝一起,跻身20世纪的伟大诗人之列……唐纳德•普拉特新的里尔克传是迄今为止最完整,也最详尽的研究里尔克生平的著作,突出了里尔克的特质……关于这位决心生活在自我最孤独的边境,并从那里将战利品带回给每个人的诗人,《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对其生平做出了最佳的描述。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唐纳德•普拉特看来确实很了解这位诗人和他的诗歌,以及他生活的时代……这本书非常有趣,很值得一读。

——《图书论坛》(Book Forum)

这本书充满了关于里尔克的诸多有趣的逸事……然而,更重要的是,普拉特成功地捕捉了里尔克生活中兴高采烈的时光和极度绝望的时刻,二者都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造力,因此也影响了其作品。引用材料多数来自里尔克的书信,全都经过仔细的挑选和精心的翻译……对里尔克研究而言,该书是一项珍贵的补充。

——《南方人文评论》(Southern Humanities Reviews)


精彩短评:

  • 作者:婉菁 发布时间:2018-01-28 18:48:19

    西历2018年第一本读完的书 跨年了 详尽程度值4星 但很琐碎的——之前没读过他的诗 这书里选的 有几首不错 但他给情人们和朋友们写的信 更能了解他 甚至曾经连轴给朋友们写了180多页的信——对他的人不认同 长期伸手问不同朋友拿钱 甚至在自己有钱的情况下 但生活品质要极其讲究 奢侈 情人众多 莎乐美(一辈子的知己 长其约20岁) 克拉拉(妻子 并育有女儿露特) 露露 梅琳娜(最忠诚和坚定的生活守护者 但不是理想中的爱人形象) 克莱尔(短暂而激情 小其10多岁 晚年的自传说到与里尔克的恋情 大家认为不真实的) 总在追寻理想中的情人(下一个) 经常喋喋不休的抱怨 忧郁 诗里的他和真实的他不一致——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 必然主动远离——这几年在中图借的书中 第三本被划了线 不爱护书的借书人 不好

  • 作者:牟仃 发布时间:2017-02-14 14:09:36

    对里尔克一生比较全面的介绍,立体化的人格,虽然常吃嗟来之食,但是在创作上始终保持精神的独立性,孤独是他创作诗歌的必要条件。诸多的艳遇丰富了他的感受力和创作的动力,他诗歌的巨大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削弱了他人格上的缺陷。高度赞赏他的诗歌,但是不认同他和恋人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无疑伤害了不少女人。

  • 作者:吴起 发布时间:2018-04-29 21:21:13

  • 作者:Peter Cat 发布时间:2020-07-13 16:29:51

    非常周正的一本传记,以里尔克极尽详实的书信为底本,侧重其交际和一生行游。创作方面评述相对贫乏。花了将近两个月很慢地读完了这六十余万字,里尔克研究进击第一步。

  • 作者:cronopoe 发布时间:2021-12-26 09:33:28

    可爱猫猫

  • 作者:R.奔奔 发布时间:2018-05-16 14:54:03

    "未来将在无聊的会计室度过"2333 学霸追梦撩妹两不误纵使天才如你也还是会问"我有价值吗?" 但感觉读完前四章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 ‾᷄ᗣ‾᷅ )̧̢ ₎₎待我续上勇气再继续吧


深度书评:

  • 孤独的杯子在辉煌的鸣响中破碎

    作者:牟仃 发布时间:2017-02-22 16:03:00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一个伟大的诗人在欧洲文坛引起特别的关注,他的《杜伊诺哀歌》震撼诗坛。不仅仅是《杜伊诺哀歌》,他的其他作品也因其辉煌卓著的成就而影响二十世纪人们的诗歌和散文的写作,他就是莱纳•玛利亚•里尔克。作为欧洲“新浪漫派”的一员,他和荷尔德林、诺瓦利斯、特拉克尔、格奥尔格齐名,他们均以书写人的孤独、死亡、虚无、腐朽、黑夜等主题而著称。所以,欧洲的存在主义思想家喜欢以他们的诗歌作为分析材料来阐释自己的思想,尤以海德格尔为甚。里尔克的诗歌既以语言旖旎多姿、意象丰富奇崛而著称,又因存在主义的哲思介入而意蕴深邃辽远而壮阔。语言的碍障迭出,俯拾皆是,以强烈陌生化的意象不断更新读者传统麻木的习惯性审美经验,堪称诗歌领域的勇敢开拓者。里尔克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命运与生活也颇富传奇色彩,某些贬抑倾向的传记书籍中曾充斥着关于他私生活的描写,比如他的风流韵事,曾籍籍无名的他为了进入上流社会的文化沙龙如何厚颜的向后来作为他恩主和施主的贵族夫人和文化名流取宠……而《鸣响的杯子》则依据大量的原始资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诗人形象,一个人格多重、个性丰满、有血有肉、特立独行的伟大诗人形象。不错,里尔克和普通人一样,也有人性的缺点和阴暗面,正因为如此,所以人需要不断的历练和修为,已达到作为自我而不断升华的更高存在。

    里尔克1875年出生在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这个因其特殊的历史经历而融入多民族文化元素的传奇城市,曾产生了许多闻名于世的作家:弗兰茨•卡夫卡、伊凡•克里玛、米兰•昆德拉等……里尔克的一生都在欧洲各国像浪子一样漂泊迁徙漫游,德国、俄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以及北欧的挪威和瑞典等……都有他或长或短的居住经历和旅游足迹。所以,在他的祖国概念中,“异乡”即故乡。尤以巴黎最为亲切,这也是他后来曾用法语写作的原因。里尔克是一个非爱国主义者,他曾经这样表达过自己对“祖国”的认知:“祖国不必是一个人的出生地,并且对真正祖国的寻找,确实可能成为艺术中一切伟大之物的源头——在艺术中去发现归家之感。”像荷尔德林一样不断的行走在“返乡”之路上……他和博尔赫斯一样,在精神身份的认同上是个世界主义者。博尔赫斯认为,阿根廷人为什么必得关注本土的文化?小国度的人也有权利关注世界性的问题,关注人类的终极问题,探讨书写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等终极性的命题。哪里有艺术,哪里就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祖国;哪里有自由,哪里就可能成为自己的祖国。在精神的意义上,异乡虽然是“别处”,异乡就是故乡。他声称:“法国是我的居住地,俄国是我的精神故乡。”以“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抗拒当下此处的非存在。

    里尔克的童年经历按其说法是颇为不幸的,出生时不顺利,在母亲的腹中仅仅呆了七个月就匆忙来到这个世界。所以体质孱弱,一直多病,敏感而有些女性化,他接纳了自己身上的这种气质。他后来写道:“但我以为在男人身内也有母性,无论是身体的或是精神的;他的创造也是一种生产,只要是从最内在的丰满中创造出来的便是生产。”里尔克从小缺少母爱,也许是为了使他的身体更健壮能适应社会,苛严的母亲将他送到军事学校使他遭受生命中最阴晦黑暗的时期,所以他的恋母情结受到压抑,以致于作为受过洗的天主教徒对圣母玛利亚没有崇仰之心,对基督也没有什么好感。在他的宗教观念中,和尼采式的叛逆有着某种相似性。不过尼采以自己奔涌喷薄的激情将其书写在自己的鸿篇巨制里,更加使人振聋发聩。而里尔克的作品中叛逆不是他的主题,虽然他也有强烈的反传统文化的思想倾向,但他将其含蓄的贯穿在自己的诗歌表达中,更多的是孤独和死亡。他认为人不需要以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样的方式作为人和上帝的中介救赎具有原罪的人类,人可以纯粹个人化的与上帝相遇。他接触到犹太教思想家马丁•布伯后,非常认同他的观念,里尔克颇为赞赏马丁•布伯的《我与你》。马丁•布伯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物的三种关系模式,他认为这三种关系结构都可以转换为一种关系结构:即“我与你”的神意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是充满理想主义的可直接互通交流的关系,没有奴役和服从,只有在“我与你”的关系形成时,才可以与陌生的他者一起共享丰盈圆融的存在。而且里尔克不认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所以也不认同基督教的原罪。他对基督教中的“信、望、爱”有自己的思想阐释方式,这些都可以从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捕捉到诸多闪烁的亮点。作者认为里尔克的天使情结缘于受穆斯林的天使形象的影响,这一点值得商榷。虽然我不否认他在游历西班牙南部穆尔人较多的居住地托莱多(托雷多)和北非的埃及时接触到使他耳目一新的伊斯兰文化,特别是出生于希腊的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宗教神秘主义系列绘画《圣家族》给他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当时他写下自己在托莱多期间的快乐感受:他称这座历史名城是令人生畏的“圣骨箱”,上面镶嵌着一颗美丽的宝石。这颗宝石大概指的是大教堂里格列柯的《圣母升天》。他认为:在这片土地上,基督教信仰表现得更为质朴,人们允许狗进入教堂,狗也许是最虔诚的基督徒,虽然他们信仰的对象只是它们的的主人。在这里,基督教、犹太教、以及阿拉伯文化互相紧密融合。他又写道:“基督教把上帝切成块,而安拉则是完整的。”其实,体现的是里尔克一种充满矛盾的宗教观。即使是格列柯的绘画中充满反基督教的色彩(格列柯曾因为那幅《脱掉基督的衣服》多次惹起教会的诉讼。),也摆脱不了基督教镂骨铭心般的影响。短时间内对伊斯兰信仰的心灵震撼和影响绝对逊于几十年长期生活或者至少从幼年时期就开始的基督教文化的的影响,何况我想他也许不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内核。他的文字只能说明他并不排斥不同地域的基督教展示出不同的氛围和风貌。再退一步说,因为他和莎乐美一起游历过俄罗斯,目睹比比皆是的东正教堂,其东正教徒的仪式对他的灵魂造成了很大的震撼,深深的影响了他关于上帝的观念。他认识到不同的宗教信众心目中,上帝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上帝,他也一直致力于创造自己的上帝,他曾认为基督教中的上帝“充满了黑暗”。对宗教他持有一种兼收并容的态度,他从俄国回来之后,写下了《定时祈祷书》,曾想致力于关于俄国思想的专门研究,专门撰写了关于托尔斯泰的文章。由此看来东正教对他的影响可能大于伊斯兰教的影响。他固然反抗基督教的教会并质疑对《圣经》教条无条件的绝对崇拜,但是基督教文化的潜移默化还是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中或明或暗的呈现出来,这是伊斯兰教不可完全替代的。所以他讴歌赞美的天使其实也不是缘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的天使也是受基督教的天使形象的启迪才有的。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创立,而伊斯兰教是在7世纪才兴起。从历史形成的时间来看,天使是基督教的原创,而伊斯兰教却是天使形象的借鉴者。在《圣经》中早就有关于天使的描写,在大量的西方古典绘画和古老教堂的壁画中,天使和圣母一样经常成为宗教画师和古典画家的描绘对象。《杜依诺哀歌》是里尔克的诗歌巅峰,十首哀歌充满对天使的想象和赞美,天使既象征幸福和拯救又象征生命的困苦和受难,即给与人生命又给人带来死亡,天使既是作者本人又是拯救人的他者和福祗。一种纯粹个体化的宗教信仰在里尔克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天使就是里尔克创造出来区别于基督教的个人化的天使,就像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创造的“新耶路撒冷”。天使在此岸之间和彼岸之间来回逡巡漫游,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时空中静观宇宙和生命的变化。那不断在他想像力中变幻着的天使形象,展示了天使的多面性。天使是里尔克创造出来的虚拟对象,他对着这个虚拟对象诉说内在世界呈现的复杂情绪和思想,他的自说自话终于有善解人意的、并乐于观察尘世此在之终极混沌和瞬间清澈的智者……天使有时就是里尔克自己,有时天使守护他的孤独,有时天使说着恐怖的咒语……天使既是存在又是虚无,所以有时他不得不像路德一样和天使角力较量。天使形象超越了耶稣和圣母的形象,在《杜伊诺哀歌》中,他写道:“谁,倘若使我叫喊,谁在天使的序列中/听见我?”天使既是诉说者又是倾听者。他是里尔克灵魂的投射或镜像,承载着他的绝望和希望……

    里尔克17岁就决定当诗人,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秉持一种诗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甚至超越了同时代平庸的哲学家。一战前后的欧洲社会环境一片混乱,加上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带来普遍的人的高度物化或异化状态,传统的伦理价值体系开始崩坍,理性哲学家们仿佛遇到了颈瓶和挑战,所有确定性的都变得无法确定,一贯的定势思维模式在应对现实的时候显得力所不逮,原有的理想的价值观念体系的传承难以为继。里尔克挺身而出担当了哲学家的重任,他要去探索那些不可知的的领域,寻求对于人的灵魂拯救的召唤。于是,他开始书写看不见领域的可能性,一种形而上的向神意的趋近。如同海德格尔所说的,努力“切近在者”之边缘,使隐匿的存在开放敞亮昭示世人。他的诗歌甫一问世,便受到当时很多哲学家的关注,人们称他为哲学诗人可谓当之无愧。而承担这个当代哲学化的诗人的重任,他践行着一条始终如一的孤独之路,他几乎必须在孤独封闭的环境中才能保持一种旺盛的创造能力。比如那本著名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马尔特手记》,成书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如他所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扣上一个顽固的拒绝就位的扣子”。在这本小说中,他讲诉了自己生命历程中的所思所感,触及到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孤独、恐惧、漂泊、绝望、痛苦、陌生、无助、虚无、爱、死亡……人与人之间的阻隔和和误解,人与世界之间的分离等等……命运的河流中涌卷着痛苦和绝望的浊浪,只有须臾的欢乐偶然呈现……虽然整部作品的氛围是晦眛甚至黑暗的,但却是一颗敏感心灵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作者带着一种虔敬和庄重的感情用凝滞混沌的笔书写了人性最深处潜藏的灰暗和柔软的领域。他曾在《马尔特手记》中写道:“我就是虚无。”“我感到很空虚。如同一张白纸。”他写出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生存焦虑和迷茫无助的感受。马尔特是他塑造的另一个自我,如同皮格马利翁。《马尔特手记》的完成,也是他对以前不愿提及的童年和少年不堪回首的经历的再次返回和面对,由此做出人性深度的重新探索或者说对那段生活的认同与和解及接纳,从此他从那一段生活经历中超越,开始向新的目标出发。这本书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中间经历了若干必须的社交生活的干扰而耽搁写作,一种令人懊恼的“中断的存在”。因为他惧怕置身于群体,这种“置身于群体的孤独”只有莎乐美了解,和那种在一个恰适的位置里的独处方式所感受到的那种宁静的孤独是不一样的。前者只会使他产生焦虑和烦躁,一种置身于群体的非存在吞噬了作为自我的存在,一种被社交生活役使的感觉窒息了他内在深处灵性空间的打开,创造力变得遽然萎靡,无法进入他所期望的良性兴奋状态。《马尔特手记》完成之后,他又从那种创作的巅峰状态跌入低谷,一种精神性间歇抑郁状态。还没有形成新的生活习惯,生命变成了“蝶蛹”,进入精神冬眠期,长久的等待破茧。

    《杜伊诺哀歌》的创作也许就是他的破茧,但是这次破茧是如此艰难。经历了漫长的十年。在这漫长的十年中,颠沛流离,到处寻找一个可以完成这部诗歌的合适的地方,在玛丽侯爵夫人的杜伊诺城堡开始启动创作。十年中,他到处寻找可以安静独处的住处,我们通过他的书信可以看到他渴望孤独、持守孤独、拒绝外在干扰的不稳定的情绪状态。他是一个具有强大的孤独能力的天才,天才只能在孤独中产生。他想维持社会生活中必要的俗事杂务和自己创作活动之间的平衡点,但是这个平衡点总是难以寻找,在创作和市俗交际的两端经常发生失衡的摇晃,这是很令人纠结的。里尔克在世俗生活中是不屑或不愿干一般工作挣钱养活自己的,这种市俗的普通工作在他看来只是一种无奈的生存方式。虽然他也为了生存当过新闻记者、杂志副刊编辑、期刊撰稿人等等,但均和文字有关。后来在全身心投入诗歌创作的时候,已经不干社会性的工作。这些工作的酬劳是不丰厚的,往往在生活的物质需要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他不像法国诗人马拉美一样可以当一个英文教师维持自己的日常开销,而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则可以用自己出色的绘画才能从事绘画和雕版创作,虽然也只是维持清贫的生活,但至少在不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有另一种生存方式缓释创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里尔克只想专注在诗歌创作领域“工作”,工作和爱好相同,无疑是很幸运的。他曾将自己的写作比作吸吮母乳,完成创作即从“母乳”断奶。他这样的生存方式是绝对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加上他那种中产阶级的消费方式,经常入不敷出。但是由于他在诗歌这个形而上领域的成就卓著,社会中某些文化品位较高的贵族阶层的人们心甘情愿的乐意给他提供无私帮助,甚至很多时候是他涎着脸索要帮助,这种索要有时可以称为乞求,特别是他初入文化圈的时候。在他的索要中,刻意或蓄意的世故圆滑由于其稚嫩可笑的书生气呈现出一种夸张迂拙的的方式,比如为了进入文化圈,他称几乎所有的前辈为“大师”,这也成为有些评论家对他诟病的把柄。但是如果没有年轻时候的“低声下气”,里尔克很可能会像有些诗人那样看重市俗社会的尊严而穷愁潦倒的死去,还会有今天世人瞩目的里尔克吗?里尔克有很多施主或恩主,或者说很多孟尝君和类似柴可夫斯基的梅克夫人以及维吉尔和贺拉斯的梅塞纳斯这样的朋友。到底谁是真正的恩主和施主?谁是受益或受惠者,这个很难说。其实里尔克的诗歌给读者分享了孤独时所得到的具有神性或灵性体验的文字的美味佳肴,有些作品可说是大快朵颐的文学饕餮大餐。所以站在市俗的角度来定义谁是恩主是不公平的,恩主应该是里尔克,受惠者是那些喜欢里尔克的朋友、贵族夫人和出版人,他们给里尔克提供经济上的资助是回报里尔克作为上帝的代言人给他们带来的灵魂的福音……里尔克是离不开市俗生活的支撑的,没有形而下的物质支撑就没形而上的精神成就,就没有《杜伊诺哀歌》中至高存在的天使形象。无论是出版商基彭贝格夫妇还是提供穆佐城堡的玛丽侯爵夫人,甚至还有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富二代维特根斯坦曾在一战期间将自己的巨额遗产中的一部分资助出版人菲舍尔认为很有前途但生活处于困境状态的青年艺术家,其中有特拉克尔和里尔克,虽然这个哲学家读不懂他们的诗歌,只是为了和文化界有联系。里尔克很快将20000克郎挥霍殆尽,而特拉克尔则举枪自杀。)……他们的资助其实得到了里尔克丰厚的回报,这回报不仅是给恩主的,而且是呈献给整个世界的,那就是《杜伊诺哀歌》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这两部长诗在同一时期完成,有某种内在的关联。当他兴奋的将消息告诉提供杜伊诺城堡的玛丽候爵夫人,玛丽侯爵夫人马上赶到城堡听他当面朗诵两首诗歌,她这样回忆道:“……当他开始朗读(只有他能读得那么精彩)时我感到心跳加速,泪流满面。无法形容这次体验。”可想而知,这两首诗给读者带来的感动和震撼是如此真切!在这十年的艰难孕育过程中,带给他无数的悲伤和欢乐,终于修成正果。这两首诗歌成为诗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和成为里尔克命运转折点的《马尔特手记》遥相呼应,是文学史上令人瞩目的两座巅峰。

    里尔克一生中与不少女性有过情感纠葛,但是他无法与任何一位从一而终地走到最后。因为里尔克认为一种理想的爱情应该是既能投入对方又能返回自身,从投入中超越重新走上自我完成的道路。他的每一段恋情都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离开对方。比如克拉拉,是他唯一与之维持长期婚姻关系的女人,后来虽然没有离婚,但一直到最后始终处于分居状态。他的理由是,克拉拉和他在一起受他太多的影响,以致丧失了自我。和他相恋的女人或者他的红颜知己一般都是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品位,要么是雕塑家、要么是画家、要么是歌剧演员。克拉拉就是一位雕塑家。他曾在克拉拉和画家葆拉二人之间徘徊,葆拉和别人结婚后,他才和克拉拉结婚。后来又有不少的女性进入过他的生活,阿德尔米娜(米米)•罗马内利、玛丽•冯•图尔恩与塔克西斯侯爵夫人(杜伊诺城堡的女主人,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品味。)、埃莉诺• 杜塞(当时的著名女演员)、玛格达•冯•哈廷贝格(本韦努塔)(钢琴演奏家,里尔克最重要的恋人之一。)、露露•拉扎尔-阿尔贝(小有名气的画家)、克莱尔•施图德(克莱尔•戈尔,莉莉安娜,作家、诗人)、巴拉迪娜•克洛索夫斯卡(“梅琳娜”)( 艺术家,里尔克晚年的情人之一)、南妮• 文德尔利(里尔克晚年最好的资助者和好友)、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俄国著名诗人,两位诗人和帕斯捷尔纳克三人之间互相鸿雁往来,里尔克为之创作了《玛丽娜哀歌》。茨维塔耶娃曾疯狂的崇拜里尔克,但属柏拉图式的恋情,三人的信札编成《三诗人书简》出版。)在他的所有恋情中,和俄国作家莎乐美的情感经历最为重要,这是一段年龄落差较大的姐弟恋。里尔克在遇到莎乐美之后,被压抑的恋母情节便不可抑制的释放表现出来,他写道:“你那美好的一切来到我的身边,我的春风,我的夏雨,我有一千条路的六月夜晚,在我之前无人有福走过这些路:我在你之中!”“我如同一把诗琴,躺在你的手中。”他把他们俩一起度过的时光称为“像鲜花包围的群岛”。他曾带着玫瑰花束四处徘徊,希望能在某处遇见莎乐美,心潮澎湃得全身颤抖 ……而莎乐美之前拒绝了尼采暴风骤雨般狂热的求婚,和安德烈亚斯度过一段波澜不惊的契约婚姻生活。遇到里尔克,内心也对他产生了不可抑制的爱情。她曾回忆道:里尔克对她来说是第一个“真正的实在”,“身体和灵魂不可分割的合二为一……我们甚至在成为朋友之前就成为了夫妇……”莎乐美对于里尔克如同维吉尔对于但丁,虽然前者具有强烈的情欲色彩。她是里尔克天赋和才情的裁判者,而且两人的价值观念也趋同。这段姐弟恋以年长一方较为成熟的理性与年少一方的感性形成一种心灵上的完美互补,双方都被注入了很大的生命能量和创造能力。通过交往的蜜月期,里尔克完成了最重要的爱之洗礼,可以说莎乐美更多的参与了里尔克的的人格塑造过程。但是,从一开始莎乐美就意识到这种关系没有未来,并且意识到两人的亲密关系会妨碍两人各自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成,里尔克表现出更多的对莎乐美情感上和思想观念形成上的双重依赖,那段时期里尔克所有的诗歌都围绕莎乐美来写。在两人同游俄罗斯之后,莎乐美开始“温柔的”退出里尔克的生活,她不想使自己成为一座沉重的大山,继续挡住里尔克的视线。她也不想身边性格敏感、性情多变的里尔克妨碍自己所要从事的事业。再者,她身边还有安德烈亚斯这个虽然宽容但也有一定忍耐限度的丈夫。分手之后,里尔克陷入过一段绝望的情绪之中,他说沙乐美是“女性中最像母亲的人”,然而也是“我与之搏斗的最坚硬之物。/你是给与我祝福的顶峰/转而变为吞没我的深渊。”后来里尔克仓促的和克拉拉结婚。即使这样,两人的亲密友谊一直维持到里尔克生命结束的时候。每当里尔克遇到生活中的困境或情绪低落时都会向莎乐美去信请求帮助,或倾诉自己内在的忧郁、苦闷和生存的绝望。虽然他对生命的苦难是完全接纳的,但是他也会向最亲密的人抱怨。他在重病缠身最绝望的时候,他的书信成了莎乐美的“抱怨语言的词典”。他生命中有过的那些女性中,不乏想和他厮守终生的,但是里尔克都在最初的热情过去之后选择离开。因为他认同莎乐美的爱情和婚姻观念,认为在爱情或婚姻中,是一种存在的结合,双方可以互相倾慕但不仅仅完全属于对方,爱情是为了让对方完成自己独立的成长进步,也使得自己能够从爱情中超越出来完成自己的使命,也即预设的“自我塑形”。在两情相悦中重要的是柏拉图式的精神呼应和共鸣,而不是耳鬓厮磨、长期的甚至终生的结合和彼此托付。后来他选择和克拉拉分居,他要让克拉拉走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而不是为他的首肯是瞻。里尔克是尊重女性的,即使和那些曾经与他相恋的女人分开之后,他也通过其他方式关心她们的生活和成长。就像歌德所说的那句话:“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走入他生命中的女性都给了他层次丰富的爱之体验,这些体验化作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洒落在他的诗行中灼灼闪亮。里尔克曾在给雕塑大师罗丹当秘书期间,目睹了罗丹身边那个因为罗丹的专横和自负而变成怨妇或弃妇形象的女人罗丝,或者他也了解当年曾经追随过罗丹的学生、也是他的情人和模特的出色雕塑家卡蜜尔的悲剧结局。如果基于市俗观念来评判,男人应该有责任继续和曾经相爱的人长时间零距离相守,但是这样会严重妨碍自己一直持守的孤独。他认识到:孤独就是他唯一的爱情,也是他生命的责任,没有哪一种凡世间的爱情会超越或高于孤独。所以后来发生的种种倾情投入的爱情都无法完成俗套的善终,那些火山一样爆发的爱情会在一首首甜言蜜语般的情诗中展现出绚丽夺目的语言表达,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从阅读中得到至高的审美享受,领悟到爱的真谛。所有关于诗人的飞短流长、夸大的所谓始乱终弃、负心汉之类的传说都会在伟大诗人的诗句面前黯然失色……他的善良和正直为人称道:他曾收养过一个流浪女孩玛尔特;他在50岁生日时曾捐资修缮穆佐城堡旁一座日益破败的小教堂(由此说明他只是反对那些徒有虚名,市俗化程度较严重的基督教会。);他曾帮助贫困中的俄罗斯流亡女诗人在巴黎安顿下来;他拒绝了一项来自官方的文学奖……

    里尔克的诗歌成就离不开某些思想家的影响,以及与当时文化界诸多文人的交流和碰撞。他曾经深受马丁•布伯和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的影响,他们都关注人如何从物化和异化状态回归属灵之世界,从群体化的不在返回个体化的存在。齐美尔、霍夫曼斯塔尔、瓦雷里、及纪德都和他过从甚密。他们关于生与死、爱与死的观念都是相似的。霍夫曼斯塔尔当时诗名甚噪,被称为德国的“马拉美”。他认为,死是诗人尚未意识到的沉没,死对人来说是一种神秘的音乐,是甜蜜温柔的渴求,是酒神狄奥尼索斯式的沉醉。死不是来自外在的威胁和侵犯,是生命过程自身的内在必然。在他的诗歌中,死对人说:“我并不可怕,我不是残骸!/我来自狄奥尼索斯之处,/是维纳斯的亲人,/我把灵魂的上帝带到你的面前。”“死亡将麻木的生命从沉沦中唤醒,投入最高层次的超升。”而齐美尔则认为:“我们如何把握生,就如何把握死。”“死亡是一种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的去存在的方式。刚一降生,人就立刻老得足以死去。”瓦雷里在诗歌中写道:“这条飘荡的裙带/在黄昏的微风中/使我的沉默和世界之间的/最高联系颤栗了……//我又在又不在……请盖上这孤独/而阴郁的我吧,美妙的尸布呵。”里尔克的长诗《杜伊诺哀歌》,就是对生死一体,爱与死的关联的讴歌。他们均对于死亡持肯定和接纳的态度,这和基督教对死亡的否定迥然不同。通常人们将死亡称为来自外在高于人的认知的“死神”,总是持一种和其抗争的态度。而里尔克和他的文学界的朋友们如出一辙,认为死就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像在人的命运戏剧表演完后谢幕时返场,告诉观众死亡早在演出的过程中就开始悄悄完成自己,睿智之士早已预谋了自己的死亡。里尔克在自己的诗歌中大量书写生与死的一体,爱与死的结合。他写道:“死亡很大。/我们是他/发出笑声的嘴巴。/当我们以为自己在生命中时,/他敢于在我们中间/哭泣。”“主啊,赐予每个人他自己的死亡,/那出自他生命的死亡,/其中一度有他的爱、价值和痛苦。/因为我们不过是树叶和表皮。/而那伟大之死,每个人体内的/那就是果实,一切围绕它旋转。”(《时辰祈祷书》第三部分) “死处于每一终极的爱之本质中,只有这种终极之爱才能使人达到无限之中去爱一个人。”爱与死相媲美,爱在伟大的死亡中被肯定和涵纳,死的成长是一次次爱之火花淬炼或在爱之沃土中滋养的,在爱的饲育下的死亡逐渐成就圆满。那些按照市俗价值观念来评判里尔克在爱情中的人品为朝三暮四和水性杨花是多么的轻率和武断。里尔克不是一个杯水主义者,他认为爱的真正地位是人的生命延伸到无限,是把生命带到宏伟的循环中,掷入永恒的河流。只有体验和品味过死亡,才能懂得和渗入真正的爱。生命中的每一个爱的惊鸿一瞥的瞬间累积起来蓄足能量,去完成“伟大的死亡”。反之,死亡也强化了爱的张力。“死于自己的死亡”,不可重复的、唯一的死亡。后来的著名诗人保罗•策兰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歌《死亡赋格曲》,其中有一句“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他眼睛是蓝的”,也许这里的“德国大师”指的是诺瓦利斯,也许就是里尔克,或者是那一批用德语写作的存在主义诗人。

    里尔克的诗歌思想内涵中有一种强烈的宗教感,又具有强烈的色彩意识和画面感,长诗的构想具有雕塑般的恢弘气势,这些都是他受到视觉艺术影响的结果。除了格列柯,还有罗丹和塞尚等艺术家的影响也很大。在给罗丹做秘书期间,受到罗丹的事业价值观的影响,把工作放在生命中第一位,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罗丹教会他注意力或直觉要敏锐,能够立刻攫住具有特殊意义的灵感并将其外化为突兀独特的意象。通过画家葆拉,他认识了塞尚。葆拉描述自己看到塞尚的画时的感受:“就像遇到一场巨大的雷电。”里尔克走近塞尚的绘画,当他谦卑的凝视着塞尚的绘画时,一种突如其来的感悟或是一种直觉像燃烧的箭一般射中了他:他感受到此时此地有一个人在他的作品最内在的中心待了四十年,在《马尔特手记》中就有这位大师的影子。他后来如此评价塞尚:塞尚就像一个“荷马似的白髯翁”一样萦绕在自己的内心,“自摩西以来从来没有人这样了不起的看到过一座山。”对诗人来说,这个画家和他的作品超越了艺术领域权威的价值判断标准,他将塞尚和上帝一起并置比较:“只有一个圣人可以和上帝为一体,就像塞尚和他的作品一样。”塞尚在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成为了一个投射着引领之光的”守护神”, 他在一封写自穆佐的给朋友的书信中说:“自1906年起,塞尚的作品就是我最高的榜样,在‘大师’死后,我处处追随他的痕迹。”塞尚使他认识到人生和伟大作品的分裂状态以及对这种分裂的认同和一种忠诚,这种分裂状态来自艺术的无限性和人生的有限性。以前他总是在这种分裂的状态中艰难的寻找契合点而纠结。也许是塞尚画风中某些自创的元素使他的视觉体验发生巨大的震撼,他为塞尚绘画中那种独有的蓝色所征服,那一片片蓝色在里尔克的心目中是“雷雨般的”,是可以“倾听”得到的。这种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拓展出新的视域,使他顿悟到诗歌创作和绘画一样,存在着不断更新原有固化形式的可能,不断的向未知的、不可见的领域探索并完成思想艺术上的转换和外化。所以,里尔克的作品都是音画诗以通感的形式水乳交融的成功结合。

    里尔克是一个孤独的诗人,在孤独中成长,享受并守护着自己的孤独,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作品是独居者的艺术。书中有大量关于孤独的叙述和引用:“对于我来说,孤独是唯一的合适之物。”“我孤独那美丽的道路”,“孤独是唯一的爱情。”“回归到微妙的孤独。”“如果有一条上帝赐予的法则,那就是时常保持孤独。因为祂只能降临到单独的人,或一对对祂不能区分的的夫妇身边。”遗憾的是夫妇是不可能无法区分的,因为即使在最和谐的婚姻中,双方也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个体。“谁没有房屋,将永远不必再造,/谁此时孤独,终将长久孤独下去。”有时在孤独中他甚至情愿像那喀索斯那样陶醉在揽镜自照之中,他在自我享受孤独的快乐时是任性不羈的,比如赤脚在森林或河边里散步……在《马尔特手记》中他写道:“在黑暗中点亮一支蜡烛,像喝糖水一样啜饮这朦胧烛光带来的宁静。”“寂寞在生长;它在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孤独就是那支在黑暗中点亮的蜡烛,照亮了里尔克的生命,恐怖的天使躲在阴影中隐遁,重新化为歌者寻找发现专注的聆听者。

    里尔克有“两把诗琴”,有两支写诗的笔,一支用于写德语诗歌,一支用于写法语诗歌。晚年时,他用法语写诗,以表示自己对巴黎的敬意。他曾写下《玫瑰集》,“倚靠着你,清新明亮的,贴着我闭上的双眼——,/仿佛千百双眼睑/重叠在一起。/……”玫瑰的意象令人心醉神迷……他的死也被人称为具有形而上浪漫色彩的死: “玫瑰之死”。本来患有严重的疾病,后来在采摘玫瑰时被一根刺扎中手指而感染,使原来的白血病迅速恶化发展成败血症而去世,终年51岁。里尔克重病期间曾预知自己终将完成“属于自己的死亡”,于是从容的安排自己的后事 ,他决定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自己写的墓志铭:“玫瑰,哦,纯粹的矛盾,乐于/在如此多的眼睑下作无人之眠”

    里尔克身后受到世界诗坛的盛赞,他的朋友和文学界及思想界的人们给与他极高的评价。安德烈•纪德:“里尔克是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之一,也是我最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人。他把他的一切都献给了他的作品。”莎乐美:“对里尔克来说,诗歌体现了死亡和生命互为一体的真实性。”赫尔曼•黑塞:“在一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权力崇拜的时代,一位这样的诗人,他天性上表露出来的羸弱、柔情、热忱献身和谦逊使他变成了大家最喜爱的人,是的,他成了预言家和精神贵族阶层的模范。”库尔特•勒塞:“里尔克是最伟大、最卓越的教诲者之一(在这方面远远超过尼采),他教人谦卑地聆听和倾听深沉的秘而不宣的声音,人们觉得这些声音不仅发自他心中,而且发自在他之上的东西。”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作品的存在意味着缔造一个世界。”“世界世界化,世界的存在比我们自以为确定熟稔的可触可感之物的存在,还要丰足。”一个是外在的可见世界,一个是内在的不可见世界,后一个世界是诗人对前一个世界的思和诗的转化,里尔克就是这个虔诚而勤奋的转化者,是那个诗化世界的缔造者。

    里尔克写道:“做一只鸣响的杯子,在鸣响中破碎。/去存在——与此同时洞悉/非存在的暗示,/以及你内心感应的无限根基,/于是你能圆满完成它们,仅只一次……”

    此时,彼时;此处,彼处……我们听到了天使或俄耳甫斯不倦的歌唱,如同鸣响的杯子在破碎中辉耀神性的光辉,所有的碎片都是语言晶莹的泪花……

    2017.2.21

  • 爱与诗歌的孤独奏鸣曲

    作者:ly的读享生活 发布时间:2017-02-28 09:34:16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辞世90余年。无论在其生前还是身后,他的拥趸者皆众多。如今他已被公认为20世纪初期最重要的欧陆诗人之一。有关他的生平与作品的文章不计其数。继《里尔克全集》之后,近期又有两部传记在我国相继出版,分别是《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以及《里尔克和女性:挚爱诗心》。

    里尔克传

    8.5

    [英] 唐纳德·普拉特 / 2016 / 浙江大学出版社

    里尔克和女性

    7.5

    [德]海默·施维克 / 2016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英国传记作家唐纳德·普拉特毕业于牛津大学,主修文学和语言学,对20世纪的欧洲文化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其主要著作有《昨日的欧洲:茨威格传》《托马斯•曼传》等,这部《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里尔克和女性》出自德国哲学家海默•施维克之手,他撰写的《黑塞传记》和《荣格传记》,广受好评。

    两部作品各有特色。前者较厚重,篇幅是后者的两倍有余,致力于全面周到的评述;后者紧扣里尔克和女性的关系来分析他的性格和作品特色;前者文采斐然,宛转风流,不乏韵味无穷的佳句;后者朴实自然,将工夫聚集在传主之身,力求深潜剖析他的内心。当然啦,两位作者身份有别,写作特色和目标自然也不同,而将它们放在一起阅读,于我则是一种至乐的阅读趣味,可以融会贯通并在相互印证中更加立体地呈现里尔克的形象。为了评论方便,两书若有译名不同,且以普拉特的作品为准。

    普拉特撰写严格意义上的“生平”传记,重点不在于阐释里尔克的作品,以避免他的生平成为作品的附庸。不过呢,正如《杜伊诺哀歌》译者刘皓明所说,“很少有哪个诗人其作品与其生平比里尔克更密切”。《里尔克传》诚然是其人生的全方位展示,而在其旅程中相伴而行的身影,闪现一个又一个女性的名字。爱情构建了里尔克的作品与生平。施维克虽然从一种侧面描述里尔克,但这是里尔克人生最要紧的切片,必然也是普拉特书写的核心内容。

    瓦莱丽,初恋女友,为他毁婚,筹资出版了里尔克的首部作品集——《生活与歌》。

    露·莎乐美,曾经是尼采的心上人,也是里尔克一生中最重要的恋人、导师和“母亲”。她带他游访俄国、拜访托尔斯泰,俄国成为里尔克的精神故乡。她聆听他的烦恼,疏导他的郁积,并作为弗洛伊德的高足,运用精神分析法来指导里尔克克服心理痼疾。

    葆拉,德国女画家;克拉拉,德国女雕塑家。这对闺蜜有段时间与里尔克构成了一种微妙的“三人行”。后来葆拉退出,克拉拉成为里尔克的妻子,并生下女儿露特,潜心操持家务。克拉拉还将里尔克引介给了罗丹,里尔克从罗丹那里学到了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改变了过去诗风中过于光滑、浮华的意象,转而以感觉的苏醒来呼唤共情。

    玛丽侯爵夫人,仰慕者,资助人,催稿者。她的赏识让里尔克终身免于冻饿,并将他从一战服兵役的噩梦中成功解救。里尔克诗人生涯的高峰作品《杜伊诺哀歌》诞生于侯爵夫人拥有的杜伊诺城堡,离群索居的好地方。某个清晨,海边悬崖,里尔克突悟神启的叩击。

    此外,还有米米、安娜、玛尔特、西多妮、玛格达、露露、克莱尔、南妮……一串很长的名单。里尔克不是唐璜,并非自如穿梭花丛的蜜蜂。诗人或许都有点自恋、自我、自私,活在精神层面,而现实的物质需求,就只能倚赖他人。里尔克之敏感怯弱,较之强大的男人,对女性是另一种吸引力,女人们常以为自己是救赎天使,母性泛滥,以奉献成全自以为的爱情。这种精神恋爱既是欧洲文艺界金主规则的遗存,也是弗洛伊德童年创伤的心理样本之一。

    普拉特提及母亲菲亚对里尔克的影响,但着墨不多,施维克用了不少篇幅描写菲亚,这种影响构成传主的人生主线。里尔克用诗歌和信札,用汹涌滂湃的热情,俘获了一颗颗芳心,而实际上,童年的被遗弃感挥之不去,他始终是一个没有及时长大的男孩,孜孜寻求母亲式博大无私的庇护,却吝惜付出自己的爱,极度害怕进一步的亲密关系。所以,他从妻子和女儿的身边逃开了,他和每一位女友若即若离,他想寻找这样一位“非占有的保护之手”作为人生伴侣,结果却是徒劳的。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做到。女人们都原谅他,因为她们发现自己似乎更喜欢出现在他的作品里,她们和他借助文字的恋爱更胜过肉体的激情,他对女人命运的同情又常使彼此滋生深切的灵魂上的牵连。

    里尔克是天才的诗人。诗歌纷涌他的笔端,不仅表现抒情、咏叹,并且化作探寻生存真谛、追索宇宙大问的途径。在《杜伊诺哀歌》之中,诗人对天使发出不间断的呼唤,而天使对诗人忽而关怀忽而漠然,诗人藉此思辨现实的此世与超验的彼岸。夜以及夜空以及太空,是他时时仰望、时时向往的抵达,随后他又由夜引出了恋爱,他对他热爱的女人们的感佩。在里尔克看来,未满足的爱情要比得到满足的爱情有意义。前者可以让人在疏离和求不得的状态中朝宇宙万物开放自身,而后者容易耽溺于小范围的幸福而忽视了来自穹苍的讯息。也许,在某个清晨,或薄暮降临时分,踽踽独行在我们的“杜伊诺城堡”之时,有那么一瞬间,我们也会被贯通于天地人心的孤独所捕获,对爱与诗歌与人生,都有所领悟。

    两部传记呈现共同的主题——孤独。施维克用精神分析的方式揭示里尔克的孤独。他说:“这位诗人是一位逃脱的大师级高手,他会用最高的效率把与自己建立关系的人请出自己的生活。”普拉特则让孤独成为传记最重要的调料,“在此,在熵之国度的/消逝者中,/做一只鸣响的杯子,在鸣响时破碎。”普拉特用里尔克最爱的诗句作为扉页题词,也用自己出色的文笔不断描摹、刻画、回味里尔克的“形而上的疏离感”。

    里尔克的爱与诗歌,不宜用人间既定的尺度去衡量。里尔克说“爱是某种艰难的事”,对于爱的这个定义,概括了他对女人们的态度。他并非是不爱的,他和爱人们达成的分离共识并非是没有痛苦的,作为诗人的里尔克必须沉迷孤独乃至于将孤独变作如罂粟般的存在,一桩桩爱情于是成了诗歌的滋养品,诗歌的无上魅力也赋予他非一般的光彩名望,吸引着女人们前赴后继,吸引着他屡屡投入与离开。不管处于哪一段爱情,他终究独自一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76+)
  • 下载速度快(563+)
  • 实惠(621+)
  • 小说多(430+)
  • 快捷(635+)
  • 无盗版(192+)
  • txt(84+)
  • 购买多(653+)
  • 简单(302+)

下载评价

  • 网友 仰***兰: ( 2024-12-23 01:17:5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习***蓉: ( 2024-12-12 23:31:22 )

    品相完美

  • 网友 温***欣: ( 2025-01-03 18:31:27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焦***山: ( 2024-12-20 11:48:59 )

    不错。。。。。

  • 网友 辛***玮: ( 2024-12-30 13:31:2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苍***如: ( 2024-12-21 06:16:03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曾***玉: ( 2024-12-26 16:43:31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龚***湄: ( 2024-12-12 22:22:09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曾***文: ( 2024-12-18 14:25:49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游***钰: ( 2024-12-15 17:48:02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蓬***之: ( 2025-01-05 06:50:41 )

    好棒good

  • 网友 冷***洁: ( 2025-01-07 14:57:26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孙***夏: ( 2024-12-28 13:10:2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冯***丽: ( 2024-12-18 12:58:10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堵***格: ( 2024-12-20 20:35:43 )

    OK,还可以

  • 网友 谭***然: ( 2024-12-28 16:12:37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