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文秘工作实战大全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5:51

文秘工作实战大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文秘工作实战大全精美图片
》文秘工作实战大全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文秘工作实战大全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251339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67.1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5:51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群星似雪 发布时间:2015-10-03 14:16:13

    嘉道年间官场逸事录。全书无固定主角,亦无贯穿始终的主线情节,作者信笔由之,想起什么便写什么,内容、结构松散之极,反而歪打正着,颇为合乎当今碎片化阅读的趋势。

  • 作者:清悠 发布时间:2014-07-08 14:54:49

    你所画下的不是随意,而是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感受甚至连你自己都未曾觉察...

  • 作者:Ariza 发布时间:2018-01-27 12:30:38

    看過的是台灣繁體中文版。

  • 作者:Lindsay 发布时间:2018-02-17 01:31:09

    我们现在与别人相处的模样,一半是父母的样子,一半是与父母对抗的样子。

  • 作者:DX.٩( ᐛ )و 发布时间:2023-08-09 15:42:00

    书里的内容基本都是能百度到的,毫无建设性和实操性,垃圾,还那么贵

  •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12 11:55:07

    工作手册,文务人员入职培训


深度书评:

  • 机器可以更像人,但人不能更像机器

    作者:Moon 发布时间:2018-02-25 17:35:30

    在知名商学院教授中,本书的第一作者托马斯·达文波特教授是最早关注技术,特别是数据分析对于企业战略、组织管理和个人竞争力的重大影响的。他出版的《数据分析竞争法》(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和《数据化转型》(中译本由湛庐文化出版 )已成为该领域权威著作,而这本《人机共生》则是他最新的思考成果。关于人工智能对于就业巨大冲击这一巷议街谈的热点话题,本书给出了截止目前最为详实的论述。大量真实世界的商业案例让我们能够客观、全面审视这一冲击,不仅不恐慌且有应对之策。如何成为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作者给出了五大策略:超越、避让、参与、专精、开创。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想在与机器赛跑不落下风,或者对未来职业选择很是迷茫,那么这部分内容应该会给你一个比较满意的解答,也能让你重新拥有方向感。

        哪些工作容易被取代?是那些结构化、流程化、标准统一、输出相对稳定的工作,且在该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这里有一个可能的误区是,这类工作对人来说也是很简单的,其实未必。例如个人风险测评、案件判例分析、X光片的诊断,这些工作本身而言技术含量并不低,且需要知识工作者花费大量精力才能完成,但对于这一波取得突破的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而言,这些工作完全可以用历史积累的大数据加上不断优化的算法来轻松搞定,而且效果更优。举个例子来说,虽然和投保人沟通保单理赔这样工作并不比对投保人风险测评来得技术性更强,但是前者因为其非标准化,使其被替代可能性远小于后者。

        那些机器很容易完成,而人又很难完成的工作,是最容易被替代的,因为任何企业都能在此处发现大量成本节省的空间,而你如果从事着这样的工作就很可能成为牺牲品。

        

        如果上面的判断标准还太抽象的话,那么可以参考李开复老师“五秒钟准则”,即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钟以内的时间里,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其实说的是一回事。 现在,你可以停下来想一下自己的工作究竟是属于不会被替代的呢还是会被替代的?如果是前者那要恭喜你,但如果是后者,你就很有必要仔细看看作者给出的五大对策,为自己找一个安全的港湾。

        个人决胜人工智能时代的五大对策:

        · 超越:目前来说,人工智能仅能专注于某一领域,而不具备通用智能,这就给了我们超越可能。 超越是指,利用人的大局观,和对模糊事物的关联能力,以上帝视角看问题,来决定哪些应该被自动化取代,哪些应该有人来完成。超越者是那些远见卓识者,也是系统的架构者。

        典型人物:史蒂夫·乔布斯(苹果)、比尔·盖茨(微软)、伊隆·马斯克(特斯拉)

        

        · 避让:就如同,所有人都希望和一个有情绪波动的人而不是一个始终听话的机器人沟通一样,在一些特殊场合人也不希望算法为自己做出决策。因此,人在情感、同理心、道德伦理方面的主导权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而改变,这方面需求始终存在,人终究是社会动物和情感动物,绝非理性机器,也不希望如此。如果你实在对技术无感也没关系,成为一个避让者,人人都喜欢一个能够理解他们、激励他们的人。

        典型人物:马云(阿里)

        · 参与:参与者能够将商业问题和技术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并且能够有效落地的能力,相当于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的结合。其中涉及到三项关键能力:对商业的洞察力、对技术的理解力,以及团队写作能力,拥有三项能力的参与者是未来职场的中坚力量,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典型人物:马化腾(腾讯)、杰夫·贝佐斯(亚马逊)

        · 专精:有些人对某一领域特别感兴趣,他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一万小时)刻意训练,从而成为一个专精者,这些人也有着独特的价值。有一种说法叫小众崛起,社交网络、搜索的普及是这些专注长尾领域人的最大福音。但在人工智能时代,选择哪个领域专精其实有很大的讲究,作者给出的建议是选择那些人工智能没有足够数据来实现自动化,或者这样做成本太高不值得的领域。

        典型人物:梅西、勒布朗·詹姆斯

        · 开创:开创者应该是在这个时代最具热情的一群人,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非但不是威胁还是最大福音。他们往往是技术的布道者,也试图用技术去改变现状。他们拥有杰出的洞察力,能够发现隐藏需求,他们寻找一切可能去用现在的技术去改变人们的习惯,颠覆行业的既定格局,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他们坚信: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

        典型人物: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谷歌)、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李彦宏(百度)

        *以上所列举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家大都兼具这五项能力,为了方便理解,仅根据其核心特质将其归到某一类下。专精领域仅选择了当今世界最好的足球和篮球运动员,其实大量艺术家或专业领域学者都可归入此类。

        面对技术的冲击是人类遇到最大挑战,社会变化、人适应力是否能跟上技术的演进速度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非常严峻的问题 。加速到来的智能时代,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甚至挑战到人主体性地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明确的对策,否则就真要成为人工智能的“附庸”了。这可不是科幻电影了而是即将到来的真实,留给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作者始终在强调一点终身学习,并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巨人”就是人工智能。

        

        围绕全书,作者都在表述这样一个核心观点:智能增强(关于人工智能和智能增强区别可阅读约翰·马尔科夫所著《人工智能简史》一书,中译本由湛庐文化出版),也即人工智能是人很好的助手,而非取代人。自动化技术能够帮助知识工人处理重复冗余、低价值的工作环节,让其把时间用于创造高附加值的核心环节上,并能利用其庞大计算能力有效辅助人做出更优决策。人机共生,优势叠加,协作共创。

        在转型过程中或许会有阵痛,有些工作将会消失,但更有可能的是大量工作需求会被创造出来,就如同历史上的大量技术创新会一次次带来繁荣一样,人工智能这一技术或许也不会例外。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技术可能的阴暗面,如人的异化和对环境的破坏,但技术浪潮来袭或许已不可阻挡,与其排斥不如做好准备,对于技术抱有一种乐观预期,相信主动权依然握在人手中,只要人性善存在,技术就会走向好的一面。最终还是回到维纳的那句话:“人有人的作用”。

  • 陪孩子终身成长

    作者:何金水 发布时间:2020-10-10 14:50:56

    第1章 自序

    你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成长。如果你相信孩子更像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你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最终,他长成的样子一定和你设想的不一样,但一定有惊喜。我们又何曾是老老实实按照父母规定的路线成长的呢?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可以使劲儿的地方,是自己。如果孩子意识不到成长是自己的事,我们只能等待和示范,而不能代替他安排生活。不过,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是可以安排和改变的。我们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孩子就会觉得轻松,也能感受到改变是可以真实发生的。通过您的改变,让孩子对学习和改变有信心,对爱有信心,这就是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含义。

    第2章 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养育方式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

    我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咨询亲子关系问题的家长。常见的是:孩子不好管,孩子一做作业,我就发飙、生气。表面上看,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作业,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核心来自父母自身。关注一件事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但这些父母选择了发飙和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长大。这样的父母,童年时往往总是被压迫、被欺负,他们的内心就是一个遇到困难无处倾诉的软弱、无助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第3章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孩子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力,谁就说了算。父母一不高兴,就把孩子关在门外,说“我不管你了”,他孤单地在门外哭。这时,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这些错误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的是非观、情绪处理能力等都出现偏差。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父母的语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建立了他们的世界观。

    电视机里有故事、有语言,孩子也会模仿,但电视机是死的,不会互动。孩子模仿了动画片里的人物之后,电视机没有反应,他根本无从判断对错,也不会获得成就感,更不知道应该继续还是停止。长期看电视的孩子会显得呆呆的,无论是表情、语言,还是行为,都会有迟滞的现象。

    第4章 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很多人和配偶、孩子的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父母盯着孩子,让孩子“忍辱负重”地写作业,起到的是反作用。孩子会用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来应付父母,他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做题,而是“怎么能让我爸(我妈)别发飙”“怎么能让他(或她)别生气”。有的孩子回家一写作业就紧张,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怎么可能去安安静静地学习和读书呢?父母越凶,孩子学习的困难就越大。

    第5章 我们的思维方式,由父母决定

    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大多是轻松得来的。如果你使特别大的劲儿,想获得一样东西,要么是因为它不够美好,要么它根本不适合你。

    很多人在管理公司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会计不要偷我的钱,要盯住会计;员工不要贪污我的钱,要盯住员工;员工打卡上班会不会偷偷玩游戏,要想办法解决……这用的全是父母监控孩子的那一套方法。在这种“艰苦”的思维模式下,创业者当然累了,因为不但要盯产品、盯市场,还要盯所有的员工不坑自己。导致的结果是“假想敌”越来越多:员工与你为敌,客户与你为敌,渠道商与你为敌……生意自然越来越难做了。

    第6章 家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杀手
    第7章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安全感
    第8章 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

    在亲子关系中,冷暴力是让孩子最为恐惧的一种方式。它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成为噩梦的一部分。表现形式就是,父母突然之间不理孩子了。孩子可能会不断地求妈妈:“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结果,妈妈完全没有反应。我们试着脑补这个画面,是不是能体会到孩子发自心底的无助和愧疚?感情充沛的人,甚至会为孩子掉下泪来。

    有的父母还会把孩子关在门外,或者关小黑屋,用类似抛弃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这样做,即便短期有效,破坏的也是无条件的爱。

    大部分父母都会做出错误的总结:管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该凶的时候要凶;家里一定要有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很多类似的理论就是这样以讹传讹的。实际上,孩子能主动来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绝对天然的情感,难以割舍。正因如此,他们总会轻易地被父母控制。

    第9章 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斯德哥尔摩效应,指的是人质被绑架后,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慢慢地,人质有可能会爱上绑匪。家庭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父母对孩子越不好,孩子反过来对父母越好。表面上,一切都是正常的,但实际上,所有的伤痛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消失。伤痛去了哪儿呢?去了人的潜意识里。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从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顺利地上大学、找对象、结婚——一切看上去都没有问题。但在潜意识里,只要一遇到某件小事,也就是他在小时候曾感受到的对他伤害最大的类似的小事,他就会立刻变得敏感,情绪突然爆发。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配偶表现出让我们很难理解的行为。比如,对某一件小事敏感到不能触碰,一提就炸。如果你的伴侣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那一定是引发了他潜意识里的无价值感和不安全感。

    爱和控制是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的:爱一个人,是希望他好,希望他开心,希望他快乐;控制一个人,是要求对方只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快乐,占有欲会很强。

    在同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模式往往会出现“代际遗传”。如果孩子发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不健康,那么,通常说明父母与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有问题的。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自己。如果你能发生改变,恶性循环就可能从你这个节点开始变成良性循环,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会由此而改变。

    第10章 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体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从判断孩子受哪一件事、哪一个画面、哪一句话、哪一段旅行、哪一种体验的影响,刷新了他的价值观。无法追溯,也难以验证。复杂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却总想以简单系统的方法来应对。比如,给好孩子下定义,好孩子就是数学好、语文好、英语好、体育好……把孩子学习的内容拆分成一门门的学科,用成绩来验证。此外,还用考证的方式来让孩子证明,比如钢琴、跆拳道考证。我们就这样,把复杂体系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了,约束了孩子的成长。导致的结果是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拿了很多证,但性格并不阳光、乐观,甚至还去打人。还有的孩子考上了很好的学校,却陷入了抑郁的状态。父母可以稍微权衡一下,是孩子的生命感受——幸福、快乐重要,还是某个证书或某种证明更重要?况且,如果一个孩子快乐幸福、阳光健康,他也可以拿到名牌大学的文凭。这本不是一件矛盾的事,问题是大量的父母认为,“我不盯着孩子,孩子就做不到”。

    当父母把教育孩子理解为机械化的模块知识组合时,孩子的生命力就会被我们扼杀。求知已经不再是求知本身,而是为了获得一个东西:获得一张文凭、一种奖励,或者让父母有面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再也不会爱上求知这件事。在生活中,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来自外部的规范时,孩子就没有自我成长的力量了。因为他所有的行为举止,只源于明确的指令和规定,他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就无从谈起自信和独立的养成。大量的家庭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就在于此。

    第11章 在复杂中成长,生命才会充满活力

    纯粹为了美好而美好、为了求知而求知的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复杂体系之下成长出来的生命。

    第12章 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

    养育孩子也是一件应该充满好奇心的事情,大人要用对待生命体的态度来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用对待机械体的方法来解决单个问题。

    有人曾经问过我:“既然教育孩子是复杂系统,那我就对孩子放养,不要管他,让他随机生长可不可以?”当然不可以。放养绝对不是简单的承担父母责任的方法,那样父母就无法帮孩子建立起复杂体系所需要具备的精神内核了。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成长为一个人,所需要具备的那几个规则到底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的最重要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

    第13章 真正的爱,不需要交换

    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只有你无条件地给予孩子爱,孩子才会对你无条件地信任,无条件地依赖。

    第14章 没有要求才是家
    第15章 别让“不爱”进入认知

    在我家的家庭文化中,从来不会对孩子说,如果他考试成绩好,就给他买什么东西,或者带他去旅游。我认为,给孩子买东西,带孩子去旅行,都是孩子应得的。

    “不爱”已经成为一些家庭文化里的口头禅,成了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最简单的方法,张口就是“你这样做的话,没人喜欢你”“我们都喜欢乖孩子,你这样做不乖”,总是不自觉地用“爱不爱”“乖不乖”这样的事来开玩笑。可是,这些语言会进入孩子的意识里,孩子会觉得“如果我好,他们就爱我;如果我不好,他们就不爱我”。

    第16章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溺爱是无论孩子做什么,家长都支持。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无条件欣赏和接受的。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孩子都能走得过去。

    第17章 综合应用

    真的放养是我从心底相信,耐心很重要。如果一个人不能管理好自己,那么强加的东西是没用的。

    人学习的过程就是犯错的过程,要有一定的包容度

    很多家长不做导游,做的是“黑导”,绑架了游客,让孩子按照家长想要的方式去行走。游客觉得旅行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干啥都没意思。

    第18章 归属感与价值感,让孩子愿意变得更好

    亲子教育中,第一根支柱是无条件的爱,第二根支柱是价值感。

    当一个人拥有价值感时,他会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的内心会充满能量,他对未来会充满期待,对人生拥有极高的热情度。一个有价值感的人,自尊水平往往也会较高。一个拥有高自尊的孩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高。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律性也会更强,自然能管好自己。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自尊水平低,他就会觉得“我就是没用”。这样的孩子,他的人生失去了目标,就很容易去干坏事,变得叛逆。

    所有的失败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归属感和社会兴趣。

    归属感是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家,知道自己在家人这个团体里,是被无条件包容和接纳的。如果我们掌控了无条件的爱的原则和方法,孩子自然就能找到归属感。

    价值感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要找到,是什么让这个孩子有动力出去做事,让他愿意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让他想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人。这来自价值感。

    第19章 没有人会自带价值感

    不要以为有钱人家的孩子就一定会自带价值感,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一直在贬低他们的人格,他们照样会丧失价值感。

    很多人是社会上优秀的人才,但是如果不懂教育,他们的孩子并不会天然地像父母一样优秀,反而因为父母的见识足够多,更让孩子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有的父母总把孩子拿来和最高的标准做比较,进而指责孩子“你要赶上别人一半就好了”“别人比你强太多了”。这样的话导致孩子的价值感一点一点下降,直到低到尘埃里。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是不敢在公众面前做领导的,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是不敢承担责任的,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是不敢去努力地学习、改变自己的。

    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价值感?你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根本不会做家务,父母不让孩子做事情。他们说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只要管好学习,其他的事都不用管。父母为孩子创造了只能学习的条件。孩子要洗洗碗、拖拖地,都不用!孩子只需要跟着父母上足各种培训班!有的孩子一个周末能上六七个培训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的成绩出现一点儿波动,父母责备孩子的理由就更充分了:“在咱家,让你干别的了吗?让你买过菜吗?让你做过饭吗?让你挣过钱吗?就让你学习,你的成绩还是这么差。”这就是把孩子的整个人格全部否定了,孩子等于什么都没干,没有为这个家庭做出任何贡献。

    让他意识到他所做的事真正有价值,让他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状况。这时候,他对自我的评价就会很高。这种对自我的评价,我通常叫作“自尊水平”。一个人的自律性来自他的自尊水平,自律性越高的孩子,自尊水平就会越高。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自尊水平低,他觉得自己就是没用的,就会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去干坏事。

    第20章 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能管好自己

    不能用条件反射似的反对一切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孩子,尽管孩子让我们失望过无数次,但既然他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要抱有希望、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把孩子内在的价值感给调动起来。王阳明在小时候也“折腾”和“叛逆”了很多年,他18岁与当时的名儒娄谅会面,娄谅点透王阳明的一句话是“圣人必可学而至”。

    为人父母,我们需要点燃孩子心中的价值感,而不是整天浇熄他心中的火焰。发现亮点,并且提出表扬,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而应该赋予它意义。就是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时,你要说“做得很好,这件事的意义是……”。父母要把孩子做的事情的意义给点出来,表扬孩子也要表扬到孩子的精神内核。

    有的孩子知道别人不喜欢自己,就把自己隔绝起来,他觉得自己和他人不是一个世界的。这样根本融入不了这个世界。父母一定要把他拉到真实的世界里来,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提升他的价值感。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书里讲的方法就是提升价值感,怎样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又一个正确的行为。

    当孩子被塑造出了这一个又一个正确的行为的时候,他自己的价值感也会得到提升。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一个善于掌握时间的人,一个能够自控的人。

    如果经常性地告诉孩子他可以做到什么,他就真的可以做到。

    第21章 忘掉身份,放低姿态,与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好一点儿,给他一点儿美好,表达出内心对孩子的真正期待,而不是用讽刺和挖苦对待他,他就能感知得到,并且能立刻做出改变,这叫作“帮孩子建立价值感”。这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难,只要不怪里怪气地讲话就好,只要不指桑骂槐地讲话就好,只要不错误地用“只有给孩子压力,他才能‘出油’”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就好。我们用点儿正常的方法,用轻松给整个家庭带来欢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家人就会变得更好。

    第22章 综合应用

    问:孩子没自信,遇事总说学不会,怎么办?

    答:孩子是被吓坏了,他此前的自信心被打击过,所以他主动说他不会。孩子这时候需要的不是鼓励和表扬,而是感谢。当你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表扬对方的时候,对方会不舒服,比如,表扬对方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孩子不需要被表扬那些他做得到的事情。你唯一要表达的是感谢,比如说:“谢谢你今天在公交车上这么安静,让妈妈有休息的时间。”“谢谢你帮妈妈收拾好了东西。”如果你能对他表达感谢,他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只有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他才能找到自信。

    问:我家孩子9岁,男孩,我觉得他有点儿胆小,跟同学打架不敢还手。同学拿了他的圆规,他也不会要。我告诉他:“既然是打架,别人打你,你还手是正当防卫。你觉得你打不过他,你还怕他,你就告诉老师。”

    答:如果一个孩子在压力面前表现出退缩,他很有可能是偏内向的孩子。《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的作者兰妮博士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内向性格研究专家,她提醒我们的是,如果孩子是内向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去发挥内向的优点,而不是改变孩子。内向的孩子有很多优势: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懂得停下来品味生活,热爱学习,善于创造性思维,擅长艺术创作,情商高,精于谈话,乐于自处,谦虚,容易养成健康的习惯,是一个好公民,珍惜长期的友谊。

    有的孩子内向一点儿,愿意吃亏,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埃隆·马斯克从小并不风光,他和别的孩子在一起打架也占不到什么便宜,甚至很惨。所以,家长有时候非得让孩子一切都完美才是一个问题。比如:觉得孩子一切都很好,就是不够外向;即便是外向性格,但是太外向,那也不行……这样的要求是没有终点的。处理类似“问题”的核心是家长不要对孩子太过要求完美,孩子已经被人欺负了,这时候,家长就不要再雪上加霜了,比如说:“你怎么这样?被人欺负都不敢还手。”这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内疚!

    要看到孩子身上善良的那一面,他觉得别人打自己,自己疼,那么他打别人,别人也疼,这样的品质多美好,要看到孩子身上这种美好的一面。你要借着这些机会让孩子慢慢地掌握社会的规则,让孩子知道跟别人怎么沟通,跟哪些人交朋友,怎么去处理问题,这全是他要学习的。除非是恶性的校园霸凌,那要严肃处理。校园霸凌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被欺凌的对象往往是缺乏关爱的对象,所以,你的孩子谈不上被霸凌。

    面对这么善良的孩子,你应该多去鼓励他身上闪亮的部分。在他表现出勇敢的时候称赞他有勇气,让他自信,让他获得成就感,他的自尊水平会提高,他和父母的关系会更亲密,他就不容易被人欺负了。

    第23章 所有的美德背后,都是成长型思维

    一个人,即使很有能力做事,也愿意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但如果他是一个固定型心态的人,做起事来就会很困难。原因就在于他做事的目的并不单纯,他做事的目的只有一个——证明自己,而不是单纯地做事,这就给他自己带来了很重的负担和包袱。

    如果一个人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

    你是希望孩子将来活得累,活得煎熬,活得整天向别人证明自己,还是希望他能知道从每件事情中都能学到东西,轻松、愉悦地体验人生?如果用终身成长的心态来面对一切,父母和孩子都会轻松得多。

    第24章 积极的语言互动,让孩子拥有成长型心态

    终身成长这种心态的培养,和父母的关系太大了。比如,有的父母很在乎孩子的成绩。如果孩子考得不好,父母就立即说:“你看这成绩怎么回事?”孩子说:“我进步了。”父母会反问:“你没看到前面还有那么多人?”很多父母就是在这种问题上非常较真儿,说:“你的努力我没看到结果,我们拿结果说话。”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反正说别的都没用,没有好的结果,父母就会抹杀一切。

    《钝感力》作者渡边淳一说,钝感力提醒我们不要对周围的世界过于敏感:别人的评论、要求对我影响不大,我的核心是学习了没有,进步了没有,有没有变得更好。

    我们如果能培养出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就不用担心他不够幸福了,因为他无时无刻不从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上吸取养分,都在不断地学习。如果你不断地评判,不断地给孩子贴标签,不断地对孩子提出结果上的要求,却看不到他努力的过程,他就容易逐渐变成一个极度依赖名声、声望排行榜、收入水平,用这些来衡量自己的人。

    第25章 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

    是不是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孩子就一定有呢?不一定。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们未必能把孩子培养成终身成长的人。因为父母如果不懂培养规律的话,照样会做错。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是有规律和方法的。具体的方法,首先要建立无条件的爱和价值感。接下来,要学会表扬孩子。记住,一定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表扬结果。

    家长应该强调的是从过程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而不是整天去强调结果、排名,强调你孩子是不是足够聪明。

    第26章 学习成长型思维,允许失误和挫折

    学习终身成长的心态,不仅仅是当好的父母,更重要的是更好地善待自己,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得更好,对自己比对孩子更好。你要是自己都调整不好,就没有更多的余力去管孩子了。反之,当你开心地学习,积累进步时,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同样的优点。而如果你只是自责、自责、自责,你心里很难受,一定要找个人发泄一下,就有可能把责任推给孩子,觉得孩子耽误了自己的事业。

    第27章 综合应用

    问: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父亲一般跟女孩比较亲,儿子会吃醋,和儿子好了,女儿又不太高兴,所以我很困扰。我想请您给我介绍一本或者几本书,能把他俩都管好,控制起来,或者培养起来。

    答:你用的词“管好”“控制”暴露了你心底的问题。孩子之间没有那么多矛盾。如果一定要看一本书,就是前文提到的《不管教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的核心是:我们大人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成长最终一定是要靠他有自觉性,他意识到他的人生是要靠他自己来掌控、学习、打造的。大人需要有耐心,去发现孩子的亮点,对孩子表达感谢。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谁家的孩子之间没点儿分歧?不可能。我跟我姐姐小时候也打过架。孩子之间一定会闹矛盾,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就是要安于现状,喜欢它,享受它。解决了这个问题,生活不只是美好一点点,而是会被点亮很多!

    第28章 叛逆的背后是无助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

    三根支柱没有建立起来,一定叛逆得很厉害。如果妈妈特别唠叨,孩子就会叛逆得更严重。我们从很多个案中能看出这样的结果。有的妈妈很焦虑,一聊孩子就是“我儿子不行,我天天盯着他都不行,怎么办,怎么办”。我一看她的痛苦状态,就知道怎么回事,便问:“家里的孩子陷入了叛逆,是吗?”妈妈说:“是的,您怎么知道?”因为妈妈天天这样唠叨,孩子就会越来越心烦。

    如果一个家庭中,爸爸出现了三种情况,要么不在,要么太凶,要么不被尊重,这都属于父爱的缺失,或者父爱没有表达出来,孩子的成瘾性人格就会很厉害。成瘾性人格的表现是,抽烟成瘾、打游戏成瘾、吸毒成瘾、搞摇滚乐队成瘾、加入不良组织成瘾。

    当一个孩子已经出现了叛逆的症状,形成成瘾性人格,或者是大喊大叫地和父母吵架,父母该怎么做?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唠叨,停止大喊大叫。

    第29章 与孩子进行有效对话

    当孩子开始叛逆了,你眼中看到的可能都是孩子的缺点、错误。但是,你一定要相信,即便孩子已经跌入谷底了,他身上也依然会有一些亮点。

    家里遇到各种困难、问题、冲突的时候,要学会先处理好情绪,再来谈事情。

    很多父母在和叛逆的孩子聊天的时候,过于较真儿。明明某一句话就是一句气话,但是大家要把气话当真话来讨论。就这句气话不停地吵,找对方语言中的漏洞来攻击对方,把家庭聊天置于一场辩论赛中。当辩论赛来了,双方的肾上腺素分泌旺盛时,人的反应是很快的,就像被打了兴奋剂一样,你都很佩服自己怎么能说出这么连贯的排比句,怎么能抓住这么多错综复杂的漏洞。

    你要学会向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多提问,少给建议。因为建议暗含着一种批评,比如“你应该……”,孩子的抵触就来了——“凭什么应该”。“你应该……”这句话背后潜藏的意思就是孩子本来应该做到什么,但是他没做到,这就是批评。青春期的孩子不需要特别多的建议,建议会让他的情绪反弹变得更厉害。比提建议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提问。在《高绩效教练》这本书里分享了正确的方法,比如:“这件事情你是怎么想的?”“如果这样做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在所有这些备选方案中,你觉得最喜欢的是哪个?”“还有没有更大的可能?”当这样四组问题提出来后,这个孩子的思路就逐渐清晰了,他就能找到自己的责任感了。

    通过提问来调动孩子,让他清晰地意识到现状是什么,让他意识到未来会有什么样的选择。父母如果能学会提问,而不是用告知的方法,对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会有莫大的帮助。

    第30章 成为积极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了不起的孩子

    父母要多做一些积极的事情。父母可以多表达一点儿爱,比如多组织一些一起去旅游这样轻松的活动,带孩子一块儿看他感兴趣的电影,陪他去参加一个他感兴趣的动漫展,实现他的一个小梦想,等等。切记,千万不要把这些都附加上条件!

    第31章 综合应用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解码青春期》

    第32章 如何修复与父母的关系

    觉知;不自责,学会接纳;改变。

    第33章 感谢“犯错”的父母,才能解救自己

    父母给你的生命就是证明,你的身体、你的能量、你走到今天的生命力,都是父母给的,有这个就够了。获取爱的方法,并不是拿爱来交换。比如,我的父母爱我,他们把我养大了,我给他们养老就两清了。其实并不是如此,你永远不可能还清父母给你的所有的爱。

    父母给的根本就不用还,因为还不了。他们给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你的生命,你能给他们一个生命吗?不可能。父母给你的爱,坦然地接受就好。

    第34章 理顺和父母的关系,让自己拥有爱的能量

    孩子不要去批评和指责父母,而是要对父母表示感谢,对父母持肯定的态度。在孩子对父母的行为做出肯定的那一刻,父母就会觉得孩子长大了。

    《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这不是你的错:海灵格家庭创伤疗愈之道》

    第35章 避免关系倒错:父母和子女各自回到正确的位置

    你不需要像父母管你那样去管他们。在大量的家庭里,都是孩子在做父母的父母。我见过很多孩子对父母是这样讲话的:“让你去旅游,你就去,好吗?别省钱,一天到晚省那个钱干吗用。”这是对父母好,但你都听不出来爱的感觉,因为他太着急,替父母着急:你们怎么就这么不懂得享受?这里面还有生气。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所扮演的并不是子女,而是在这个家里扮演家长。于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就变成:“哎呀,不就想省点儿钱吗,你看你这么凶。”关系完全倒错了。但是,这种倒错——父母会上瘾!父母离开他们所感受到的自己父母的爱已经很久了,正在到处寻找,然后在子女这里发现了。这看起来像是父母之爱,然后父母就把孩子当父母了。糟了!老人家开始变得越来越像小孩子了。有很多朋友都发现,父母岁数大了以后,开始不讲理了,开始捣乱了,开始吵架,开始跟你对着干、闹事,跟叛逆的小孩子一样。为什么这样?他们在撒娇,在找当孩子的感觉,觉得终于找到这种感觉了。

    妈妈控制女儿会导致女儿长大以后总是自责。男人照镜子和女人照镜子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效果。男人照镜子老觉得自己最近怎么又瘦了,胖也没关系,显得挺壮的。女人照镜子就是身材再好都会觉得还不够瘦,要再瘦一点儿,再翘一点儿,对自己的要求极高。男人出差一个星期,回来特别趾高气扬——你看我为家庭出差了一个星期。女人出差三天,回来就感觉对不起孩子,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家庭。女人的这种内疚感、自责、过度严格的要求,让自己享受不了幸福,享受不了喜悦和快乐。女孩成长阶段如果有个妈妈天天挑剔,长大后,她就成了指责自己的妈妈。

    第36章 综合应用

    《情绪急救:治疗失败、拒绝、内疚等因素导致的各种日常精神伤害的实用策略》

    第37章 养育焦虑
    第38章 死亡教育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蓝色的天空》《寻梦环游记》

    不要太紧张和担心,死亡教育跟性教育是一样的。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也许,他过五分钟就跑去玩别的了,或者去看别的东西了。

    第39章 突破困境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第40章 无限的游戏

    有限的游戏都是以取胜为目的的,有限的游戏具备明确的终结,还需要有资格,就是要被许可,最后往往是为了获得一个头衔……有限的游戏是在界限内的游戏,遵从游戏的规则。所有玩有限游戏的人随时都可以离开这个游戏,但问题是我们经常遮蔽了自己离开游戏的自由。那么,什么是“无限的游戏”?无限的游戏是以延续游戏为目的的,所有玩无限游戏的人都不希望游戏结束。

    第41章 教育分歧

    问:我老公经常很焦虑,经常挑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我却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夫妻教育孩子有分歧,总是引发矛盾,该怎么办?

    答:大多数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实际上,给孩子带来最大安全感的是:父母有自己的生活,父母有自己的追求,父母的人生在孩子看来是很棒的,孩子才会对人生充满了希望。

    第一个方法:《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这本书从生理学、遗传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人为什么会对孩子这么焦虑。研究儿童教育的人都知道,大人越焦虑地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就越不利于孩子成长。焦虑是因为我们体内原始的兽性还在。人从原始社会走过来,靠的就是焦虑。那时的人每天不停地担心山洪暴发、老虎来了等各种各样的事发生。你先生得理解他的焦虑来源,才能知道自己的焦虑是过分了,慢慢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如果父母天天用焦虑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该朝哪儿走。他只能随着你们的指挥棒走,你们推一下,他动一下,这是让人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第二个方法:要想改变现状,我推荐你和你先生来一次“关键对话”。用《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这本书教的逻辑、步骤,跟你先生谈话。要和他塑造共同目标,比如说,“我俩都希望能让这个家变得更好”,而不是张口就吵架。吵架代表着双方根本没有塑造共同目标。脾气不好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先道歉,说:“对不起,我刚刚的表述可能不太对,我重新说一下。”这样,有助于维护良好的谈话氛围。你先生看到你读了这么多书以后,人发生了改变,他才能相信读书这件事。他一直不相信你的推荐,很有可能是因为他觉得你读了那么多书,反正也没什么变化,还白花家里的钱。

    第三个方法:换一个角度想,就算你先生改变不了,那你要怎么做?你可以自己先变得放松一点儿,家里有一个人那么操心就够了。你可以开心地去干自己的事,开心地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更好。所有人改变世界最长的路径就是想通过别人来改变这个世界,而改变这个世界最短的路径就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如果你自己变得放松了,改变了很多,你的孩子和先生都能够感知得到。

    第42章 正面反馈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

    第43章 二孩家庭

    二宝出生后,大宝非常失落,我该怎么办?

    始终尽量照顾两个人的情绪。大孩子会觉得家里的人都在忙着照顾小孩子。有的亲戚看孩子的时候,说的话非常糟糕。他先看小的,看完之后,看到老大,就对大孩子说:“你完了,你爸妈不要你了。跟我走吧,跟我走吧。”他本意是和孩子开玩笑,但这是吓唬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这个孩子就觉得自己都要被带到别人家了,产生紧张的情绪。所以要和亲戚们沟通,不要说这样的话。万一有人说了这样的话,要立刻制止,去安抚大孩子,这样才会让大孩子感觉没有被忽略。

    让大孩子参与到照顾小孩子的过程中,让他来帮忙。对孩子讲话是有技巧的,如果你说“来,帮妈妈做什么什么事”,孩子就会说“我不去”。如果你说“愿意成为妈妈的帮手吗”,效果会更好,名词要比动词好用得多。这就是和孩子沟通的小技巧。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体会到照顾弟弟的成就感,父母要及时给他做二级反馈。

    要更多地发现大孩子的亮点,更多地鼓励、肯定他,塑造他的行为,对他表示感谢!这样的话,孩子就更容易走出他的焦虑期,感受到父母对他和对弟弟一样,兄弟俩都享有父母的爱。在孩子感觉失落的时候,可以买礼物,让孩子开心一下。

    第44章 表达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懂孩子的心》

    这三本书对父母会有帮助,能让一个妈妈感受到乐趣,而不是迷茫得像一个走错了路,迷了路,还没有回家的小女孩。

    第45章 坚定信念

    女人想更好地照顾孩子只能辞职做全职太太吗?

    社会总喜欢问女性是怎么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但是从来不问男性这个问题。当有人问一个女人“你怎么平衡好你的工作和生活”时,她其实可以反问:“你为什么不去问问那些男性是怎么做的?”

    现在的工作种类多种多样,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比如,美容导师要去巡店,要给别人讲课,但如果不做这个工作,你在家里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你可以给人做远程的美容顾问,写对大众有益的有关美容的文章,或者做一个微商的品牌也可以。女性在家照样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和价值。我太太就在创业,她是做美容产业的,平时比我忙。有人问过我:“你有自己的事业,干吗还要让你老婆去创业?你俩都不照顾家怎么办?”我说我太太是一个独立的人,她当然可以有自己要发展的事业,想实现的梦想。她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怎么能因为自己希望有个人照顾家,就把她关在家里说“我给你钱,你哪儿都不要去”,谁有权力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如果每个人都能足够尊重他人、尊重女性、尊重自己,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这是一件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出选择的事。对于女性来说,你的内心只要不屈服,其实就简单多了。

    第46章 换种角度看问题
    第47章 保护孩子
    第48章 给予善意

    《心灵捕手》《弱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快捷(267+)
  • 赞(284+)
  • 速度快(139+)
  • 推荐购买(201+)
  • 不亏(617+)
  • 购买多(364+)
  • 全格式(515+)
  • 四星好评(612+)
  • 五星好评(643+)
  • 体验差(437+)
  • 在线转格式(509+)
  • 书籍多(459+)

下载评价

  • 网友 辛***玮: ( 2025-01-05 11:45:01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步***青: ( 2024-12-31 09:18:41 )

    。。。。。好

  • 网友 訾***雰: ( 2025-01-01 19:19:2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益***琴: ( 2024-12-10 00:13:2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养***秋: ( 2024-12-17 06:21:0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龚***湄: ( 2025-01-06 21:10:23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寿***芳: ( 2024-12-22 09:46:26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国***芳: ( 2025-01-07 11:36:09 )

    五星好评

  • 网友 戈***玉: ( 2024-12-13 02:25:48 )

    特别棒

  • 网友 晏***媛: ( 2025-01-03 07:11:23 )

    够人性化!

  • 网友 宓***莉: ( 2025-01-02 22:58:2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濮***彤: ( 2024-12-10 18:06:52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游***钰: ( 2025-01-07 18:15:2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寇***音: ( 2024-12-13 22:01:32 )

    好,真的挺使用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