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音乐治疗 第2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23

音乐治疗 第2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音乐治疗 第2版精美图片
》音乐治疗 第2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音乐治疗 第2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166179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8
  • 页数:356
  • 价格:94.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23

寄语:

音乐治疗专家张刃作品,中国音乐治疗学奠基人张鸿懿教授、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联袂推荐。体现中国新世纪音乐治疗发展水平的精品之作。


内容简介:

音乐是超越语言、穿透人心的艺术,音乐治疗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本书详细介绍了音乐治疗的源流、发展、理论流派及实用操作技术和技巧,其*特色在于按照大众易于区分的音乐类别,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技术,包括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等,并详解了适用的不同人群,以及针对各个群体制订的音乐治疗策略,如儿童及青少年群体、部分边缘人群、残障及精神病患者群、老年人群、心身疾病及神经症患者群等。同时,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非常具有阅读价值,对于学习音乐治疗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来讲,本书是*恰当的入门书。关注心理健康的社会大众如果能够运用音乐治疗的一些简单方法,就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书籍目录:

◆目录 ◆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作者简介

引 言 神话与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治疗  / 1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音乐治疗雏形  / 2

西方神话中的音乐治疗雏形  / 3

章 古代音乐治疗源流及近现代学科诞生发展  / 6

节 我国古今与音乐艺术相关的文献记载  / 7

第二节 古代中医“情志致病论”及医典文献中的音乐治疗案例  / 13

第三节 音乐治疗的定义  / 17

第四节 近现代学科诞生及相关的临床研究  / 20

第五节 我国当代音乐治疗  / 26

第二章 音乐治疗的心理学理论流派  / 32

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音乐治疗  / 33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音乐治疗  / 41

第三节 人本主义的音乐治疗  / 46

第四节 认知学派的音乐治疗  / 51

第三章 音乐治疗的部分适用人群  / 59

节 胎教、早教及女性产后抑郁症  / 60

第二节 儿童及青少年  / 66

第三节 部分边缘人群  / 70

第四节 医院和社区残疾、智障及精神病患者群  / 75

第五节 老年人群  / 79

第六节 心身疾病及神经症患者群  / 84

第七节 职业心理塑造及企业员工帮助计划(EAP)  / 90

第四章 聆听技术  / 96

节 功能音乐的辨别与选择  / 97

第二节 音乐放松  / 102

第三节 音乐冥想  / 108

第四节 音乐释梦  / 114

第五节 团体技术的指导语技巧  / 119

第五章 歌曲技术  / 131

节 歌曲演唱治疗技术  / 132

第二节 歌曲讨论及再创造  / 139

第三节 团体音乐心理治疗中歌曲的选择  / 145

第四节 中国民歌及戏曲片段的使用  / 155

第六章 器乐即兴演奏技术  / 160

节 奥尔夫器乐即兴技术  / 161

第二节 鼓圈技术  / 168

第三节 钢琴即兴技术  / 177

第四节 中国民族器乐介绍  / 183

第七章 音乐形意律动技术  / 189

节 音乐形意构图技术  / 190

第二节 音乐形意表情及节奏技术  / 198

第三节 音乐诗歌剧  / 206

第四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及古典舞律动元素的应用  / 221

第八章 音乐心理剧技术  / 228

节 戏剧艺术相关的理论体系  / 229

第二节 情节场景及角色评估  / 234

第三节 冲突场景及结构、节奏设计  / 240

第四节 音乐的选择与使用  / 245

第五节 剧情呈现及讨论  / 249

第六节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音乐心理剧治疗中的运用  / 254

第九章 音乐治疗的职业要求  / 259

节 评估  / 260

第二节 知识结构与技术能力  / 266

第三节 人格素养  / 271

第四节 职业道德修养  / 275

第十章 音乐治疗经典案例介绍  / 281

节 “杀人”的噪声  / 282

第二节 六指琴魔  / 287

第三节 汶川记忆  / 294

第四节 梦魇  / 302

第五节 毒品之殇  / 309

第六节 红莓花儿开(临终关怀)  / 319

附录A 部分歌曲曲目功能选择分类清单  / 328

附录B 团体音乐治疗(器乐技术)自制评估工具参考模板  / 330

附录C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治疗性元素功能清单  / 331

附录D 筹建音乐治疗室基本硬件及乐器配备需求清单  / 332

参考文献  / 333


作者介绍:

张刃先生,我国著名音乐治疗专家。早年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硕士学位,是大型多媒体音乐心理剧《瘾型人》的作曲者,小说《病蚌成珠》以及大型话剧《黑夜及点灯人》的人物原型。在《人民音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临床研究论文。

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张刃接手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临床个案及团体治疗案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音乐治疗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对我国心理应用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张刃曾获“年度中国优秀社工人物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殊荣。

 

张刃曾经担任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及硕士班导师、北京微创医学学会秘书长、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综合服务部主任、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培训部主任、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医学与技术装备协会常务委员等诸多职务。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音乐治疗专家张刃作品,中国音乐治疗学奠基人张鸿懿教授、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 联袂推荐。体现中国新世纪音乐治疗发展水平的精品之作。


媒体评论

张刃是年轻的音乐治疗家,他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富有创造力的音乐治疗实践,及对服务对象的真诚和无私享誉音乐治疗界。《音乐治疗》经他多年学术积累和临床实践磨砺而成,展现了中国新世纪音乐治疗的发展水平,是一本既可供音乐爱好者阅读,又可给予相关行业有一定基础且有机会从事音乐治疗临床实践的人士以指导,还可作为高校音乐治疗专业教学参考读物的佳作。

 

张鸿懿,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治疗教授,博士生导师

 

音乐是超越语言、穿透人心的艺术,音乐治疗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作者张刃通过十几年来大量的音乐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音乐治疗临床经验,《音乐治疗》集中体现了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心得。本书将对音乐治疗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会给工作在一线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带来实际的助益。同时,我把这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推荐给关注心理健康的社会大众,运用音乐治疗的一些简单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杨凤池,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言

推荐序一

 

张刃是年轻的音乐治疗家,他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富有创造力的音乐治疗实践,及对来访者的真诚和无私享誉音乐治疗界。

张刃的《音乐治疗》经他多年学术积累和临床实践磨砺而成。本书是大全式的简明读物,既有纵向的从古至今音乐治疗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讲述,又有横向的当代音乐治疗相关学科的概览。其体系也很新颖,改变了以往概论式的著述写法,以往著述大多介绍音乐治疗的发展、机制、应用领域以及方法技术,而方法技术也基本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形成的三大方法—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和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为主,每种方法再细分出若干种技术。张刃的书集中阐述了“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五种技术,非常具体、集中且明晰,易于指导有一定基础的实践者实际操作。

本书第七章“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集中体现了张刃的创造性。作者对音乐形意律动的阐述是:“音乐形意律动既不是舞蹈,也不是武术,而是遵循一定形体规律的人体特殊运动方式,是综合了运动治疗、舞蹈治疗的基础技术并结合行为矫正相关理论的一种特殊技术。这种技术将人既抽象又具体的形体语言通过音乐的激发与暗示外化,再经过系统的探索体验,让人有机会对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情感情绪体验进行再认知。”书中的这一技术上溯至东汉华佗的“五禽戏”,演化至民间的“形意拳”,下循迹于现代派舞蹈及“舞谱”,体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同时体现了音乐治疗正在走向综合的世界性潮流。

本书第八章“音乐心理剧技术”中介绍的音乐心理剧,既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开团体治疗先河的雅各布·莫雷诺创造的心理剧,又不同于约瑟夫·莫雷诺创造的即兴演奏式的音乐心理剧,也不同于一般的音乐剧,它是以治疗为目的,有剧本,有台词,应用即兴演奏的音乐心理剧,这一音乐心理剧技术比较独特。

以上两项技术的创造与作者原有的舞蹈和戏剧功底及相应的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而且,在第四章至第八章的技术内容介绍中,都有专门的章节阐述中国元素的应用,这有益于推动国内音乐治疗本土化的进程。

总之,本书展现了我国21世纪音乐治疗的发展水平,是一本既可供音乐爱好者阅读,又可给予相关行业有一定基础且有机会从事音乐治疗临床实践的人士以指导,还可作为高校音乐治疗专业教学参考读物的佳作。

 

张鸿懿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治疗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序二

 

音乐是超越语言、穿透人心的艺术,音乐治疗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我国临床心理学界一直在为发展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模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许许多多的心理学者和专家都在对心理治疗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在音乐治疗这个领域,系统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音乐治疗》的出版显得特别有意义。作者张刃通过十几年来大量的音乐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音乐治疗临床经验,《音乐治疗》集中体现了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心得。

《音乐治疗》是一本系统介绍音乐治疗实用技术的著作,概述了音乐治疗的历史和现状。在介绍音乐治疗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张刃先生着重介绍了各种音乐治疗技术操作的实施细节,其目的是让音乐治疗爱好者更全面地了解音乐治疗的实际应用过程,帮助从事音乐治疗的医护人员、教师、心理治疗(咨询)师以及有兴趣的读者,更深入细致地学习音乐治疗相关的临床技术知识。

在《音乐治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看到具有实际示范作用的精彩案例,这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非常感谢张刃先生能够将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在此与大家分享,这本书还将对音乐治疗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人很愿意将此书推荐给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相信会给大家的工作带来实际的助益。同时,我把这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推荐给关注心理健康的社会大众,运用音乐治疗的一些简单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杨凤池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 言

本书重点介绍了音乐治疗的临床技术。相比市场上同类型的其他音乐治疗图书,本书的特点就是在完整介绍音乐治疗学术体系的基础之上,更侧重介绍各种音乐治疗临床技术操作的实施细节,其目的是让音乐治疗爱好者更全面地了解音乐治疗的临床技术实操过程,从而帮助有心理学、医学知识背景的医护人员、教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以及广大音乐治疗爱好者,更深入细致地了解音乐治疗相关的临床技术知识。

本书既是针对音乐治疗专业学习的一本教材式专业书,也是相关领域的一本知识性较强、可读性较高的书。考虑到交叉学科的知识结构差异性,本书尽力避开过于生僻的音乐专业领域词汇,力图使用较为朴实的语言,以便更多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音乐治疗爱好者通过本书了解音乐治疗的相关知识。

音乐治疗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代音乐治疗临床技术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GIM(音乐引导想象)技术、罗宾斯即兴技术、奥尔夫技术等。但由于篇幅限制,不可能对所有多元化及个性化的临床技术都做详细介绍,本书只介绍了较为常见的几种音乐治疗技术,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不同角度更顺利地获得与音乐治疗相关的信息。

本书导读

目前学院派对音乐治疗技术体系分类的方式,比如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即兴式音乐治疗等,对音乐治疗的初学者来说可能比较抽象,这种分类方式的边界感也比较模糊。比如歌曲技术、鼓圈等技术既可能是即兴类型,也可能是再创造类型,还可能是“接受式”类型。因此,学院派的分类反而容易让初学者在学习技术的时候混淆概念。

为了便于初学者了解音乐治疗的实操性知识,本书在技术介绍部分特意按照“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这五大技术板块来分类。这种技术分类方式,能让非音乐治疗专业的初学者在音乐治疗临床技术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专业技术资源优势,有的放矢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初级技术,专业音乐治疗人士也能学习和借鉴。

在适用人群应用领域的相关章节里,本书并没有针对某一个既定的特殊人群来单独介绍某一种临床技术,因为同一种音乐治疗临床技术很可能适用于不同人群。在介绍适用人群的过程中,我把各种人群的健康需求目标与音乐治疗技术的可能实施方向结合起来进行介绍,这样能让人看到各种音乐治疗技术实施过程在各种人群需求中存在的更多可能性。

本书第十章专门为大家介绍了六个有技术代表性的经典案例。这些经典案例分别以“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等技术板块中的某一种技术为主。本章尽量通过案例来生动呈现技术实施的完整过程。

在介绍案例的过程中,我对案例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会做一些修改,其叙述方式及文字表现风格也会更加文学化,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案例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如果某一案例的某些细节与个别读者的相关治疗经历有相似之处,纯属巧合,希望读者能够对此予以理解。

此外,为了巩固读者对每章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我在每章的后部分设计了“本章值得回顾思考的相关问题”,这样可以提示读者回顾每章的核心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巩固每章的重点内容。

本书附录部分为“部分歌曲曲目功能选择分类清单”“团体音乐治疗(器乐技术)自制评估工具参考模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治疗性元素功能清单”“筹建音乐治疗室基本硬件及乐器配备需求清单”等内容。这些工具性内容,除了能够对音乐治疗师实施相关临床技术起到提示作用,还能为打算建立音乐治疗室的机构提供场地、设备的硬件筹备参考。

第2版内容说明

音乐治疗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在2014年写这本书的第1版内容以前,我十分忐忑,因为我希望完美而全面地呈现该学科临床技术的各个细节。但后来了解到太多读者有这方面的阅读需求,又考虑到音乐治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作为一个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者和研究者,应该拿出抛砖引玉的勇气来做一些学术知识推广的尝试,所以我终还是决定把这本书的第1版内容写出来,奉献给读者。

在自2015年本书第1版出版至今的五年时间里,由于读者的热心追捧,第1版已经加印五次。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本书会受到广大读者和相关学术及临床领域同行如此热切的关注。他们在阅读了第1版内容以后,还通过多种途径向我指出他们在学习音乐治疗技术过程中的很多盲点,并且希望学到更多具有实操价值的技术细节。此外,广大热心学员在跟我学习音乐治疗技术的过程中(多年来,我一直在进行音乐治疗临床技术培训),站在学习教材的角度,对本书提出了更深层的内容期待。

鉴于以上原因,我终决定进一步补充更加实用的技术内容。在搜集近五年读者及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之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音乐治疗》第2版终于可以与读者见面了。第2版主要增加了第四章中的“团体技术的指导语技巧”“观菩提音乐冥想技术”、第五章中的“团体音乐心理治疗中歌曲的选择”、第七章中的“音乐诗歌剧”等内容。针对近年来特殊人群心理干预的临床技术学习需求,本书还在第十章增加了“毒品之殇”的经典案例。此外,为了让歌曲技术的实施者对功能性歌曲有对照性的了解,第2版的后还在附录工具中增加了“部分歌曲曲目功能选择分类清单”的内容。

鸣谢

首先要特别感谢郭馨阳女士从心理学应用及文化传播的角度给予我的宝贵意见;另外要感谢陈珊女士给我的一些专业性建议,有个别板块的内容是在她的建议和帮助下完成的;此外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李欣玮女士,她以多年出版发行的专业经验,在本书的内容结构及文字表述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大大提升了这本专业性图书的可读性。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还得到了心理学领域许多前辈的鼓励,尤其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张鸿懿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的杨凤池教授,他们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作为心理学界的晚辈,我对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开放的学术思想表示由衷的敬意。

后需要感谢的是广大热心的读者。尤其是在第2版写作过程中,我听取了很多身为音乐治疗爱好者的读者的宝贵意见。他们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本书技术内容的层次以及表达视角,从而让第2版内容立足于音乐治疗临床教材的角度,对学员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实操性指导。

在此,我仅代表我个人,对关注、支持这本书的朋友、同行和热心读者表达由衷的谢意,感谢大家对音乐治疗临床技术及学科体系建设的热切关注。希望各位读者及同行继续为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书籍介绍

音乐是超越语言、穿透人心的艺术,音乐治疗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本书详细介绍了音乐治疗的源流、发展、理论流派及实用操作技术和技巧,其最大特色在于按照大众易于区分的音乐类别,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技术,包括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等,并详解了适用的不同人群,以及针对各个群体制订的音乐治疗策略,如儿童及青少年群体、部分边缘人群、残障及精神病患者群、老年人群、心身疾病及神经症患者群等。同时,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非常具有阅读价值,对于学习音乐治疗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来讲,本书是最恰当的入门书。关注心理健康的社会大众如果能够运用音乐治疗的一些简单方法,就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精彩短评:

  • 作者:越石赋扶风 发布时间:2020-10-19 02:00:08

    本书是关于王安石事迹最详细的年谱,作者上穷碧落下黄泉,基本将所有史料文献网罗殆尽。关于王安石,我想恩格斯的这句:“他一生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也同样适用于评价他。

  • 作者:巴乔 发布时间:2021-01-25 17:01:51

    100多年前的美国股市,没有相关背景,没有太看懂

  • 作者:豆友251564042 发布时间:2023-04-10 07:00:05

    非常可爱的书籍!书籍配乐质感一流,真是地道的美式休闲

  • 作者:亲爱的猥琐猪 发布时间:2015-07-05 22:57:18

    以野兽的姿态展现人类的境况,以冷漠的笔触勾勒世间的温情,以侦探的名义追寻真相的意义,现在我可以肯定,这些,就是墨萨德系列独一无二的浪漫。

  • 作者:huyouyou 发布时间:2023-09-02 10:01:47

    翻译得有些拗口,不过有些观点还是很有借鉴意义。#20230902

  • 作者:韧勉 发布时间:2021-05-18 11:01:12

    对于家人而言,最大的担忧往往反映出临终患者最大的担忧。临终患者也想知道他们所爱的人是否平静。本书作者克尔和马多罗锡安指出临终关怀有别于过往认知中仅仅是语言关怀与护工陪伴以外。当患者不能说话,闭上双眼时,临终梦境和幻觉可以帮助家人逐渐接受患者的离世——这是熬过哀痛的关键。临终体验有助于填补空虚、怀疑或恐惧所造成的空白。临终体验使患者着迷,给他们带来安慰,它将孤独的死亡过程转变为一种积极的联系。这对家人和临终患者来说同样重要。患者的临终体验所带来的抚慰作用会令其家人在此后数年时光里温暖受益。


深度书评:

  • 别跟我说你懂台湾

    作者:贝果在唱歌 发布时间:2015-01-29 15:33:02

          关于旅游我有一点想法,那就是要了解一个地方,你得花大把的时间呆在那里,走马观花是不成的。说起来我就很羡慕我的一个同学,他读博士的时候获得了一次交流机会,去台湾一年,这个时间跨度,我想是了解台湾,甚至只是了解台北的一个起码的底线了。那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几十年呢?

        在一个地方生活和旅游完全是两个概念。旅游的人,花着钱占着时间,所以必须要仔细感受,希望在这仅有的时间里深切地了解他所行走的地方,所以他对所见所闻都印象深刻。然而也是因为时间上的局限性,旅行的人对于一个地方的认识往往充满了偶然,这种偶然又会被旅行者那种深切渴望放大,最后简单地形成成见,或好或坏,但很可能不真实。生活在一个地方就完全相反了,他们不会因为偶然的见闻对家乡产生或好或坏的成见,因为他们有着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地方,去纠正所有的误解。

    大陆客

        音乐人高晓松的脱口秀节目,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讲述关于台湾的历史,开篇语这么说:“这里有大历史碾过的痕迹,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这里保留了我们的过去,并预示了我们的未来。”打从两岸开放旅游之后,越来越多的大陆文化人拜访了台湾。而他们又无一不对台湾印象良好,比如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台湾保留了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而我们这边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断裂了。作家韩寒的原话是这样:“是的,我要感谢香港和台湾,他们庇护了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留了下来,让很多根子里的东西免于浩劫。”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共识,就是不少人在台湾丢了钱包都被找回来了。诸如此类的具体印象,让高晓松们得出了“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这样的结论。

        当然,也有人会反思大陆人对台湾的这种观感,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台湾,还是添加了我们的视角?比如蒋方舟,她在文章里写到:台湾人的确很好,温良恭俭让,亲切友善温和有礼。其中有多少是源于大陆人对台湾所投射的期望呢?而他们,正如台湾钱永祥教授所说,“台湾人正在努力做到大陆人所投射的期望。”“换言之,大陆人乃是台湾人的‘有意义的他者’”。就好像罗永浩说的,既然牛已经吹出去了,我也只好努力向那个境界靠拢。但问题在于,台湾的美好主要来自大陆人不由分说地赞美。最近几年,大陆对台湾的溢美热情得令人尴尬,连台湾人自己都忍不住问:“我们真有这么好么?”

    台湾仔

         写出《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就说:“整个大陆的年轻人都喜欢用台湾去投射大陆社会。比如前几年说台湾社会是温良恭俭让,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蒋方舟和韩寒去了台湾,都会丢手机丢钱,然后又找到了,白岩松也在台湾丢过东西,也找到了。很奇怪,我在台北丢了手机,就从来没有被人送回来。”对于丢东西这件事,蒋方舟倒是解释过,台湾当地警方之所以那么积极,主要是因为蒋方舟大陆游客的身份,这里有面子问题。当然,我想要谈论的不是丢东西的问题,而是廖信忠和他的新书《我们台湾这些年2》。

        廖信忠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仔。说土生土长,是因为他是地道的“本省人”。2009年的时候,廖信忠因工作关系,被公司派到上海。闲得无聊,他就在天涯上写自己在台湾的成长史,结果写出了《我们台湾这些年》,畅销百万册。我没赶上天涯的连载,是后来看的书籍。这本书与其说是历史书,不如说是个人回忆录,讲述的是时代烙印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故事。语言也轻松活泼,类似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火大了,这是廖信忠始料不及的。他俨然成了台湾的代言人,这让他惶恐起来,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了某种使命感,作为两岸青年沟通的一座桥梁,他有责任以更为严谨的态度来讲述台湾。于是就有了如今这本《我们台湾这些年2》。

        当然,态度上的严谨并未破坏文字的轻松。廖信忠并没有放弃他的小人物视角和讲故事风格。他说:“的确有很多写台湾的书,但那些都是很宏大的历史,没有小人物的视角,其实我个人感兴趣的是小人物的身边事。所以我的书里,都是从一些民间传闻、都市传说、街头巷尾的耳语之类的,去拼凑出整个时代气氛的转变。”

    民风彪悍

        我个人以前对台湾的了解,或者说对于台湾的兴趣,是起始于1949年的。因为这之后的台湾历史与大陆发生了深远的联系,而这之前,这个小岛上的故事,我其实是不怎么关心的。比如台湾的原住民,在看电影《赛德克巴莱》之前,我的印象仅止于他们的歌曲。在高晓松的节目里,对于1949年以前的台湾史,也是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就带过了,显然他知道观众真正想听的是什么。

        台湾的族群问题,可能是台湾历史中最重要而又往往被我们所忽略的部分。我们更多关注和了解的是“二二八惨案”以及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矛盾。而这之前,本省人自己的矛盾,我们往往不感兴趣。但实际上,是本省人历史,塑造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如果我们细看这段历史会发现,那时候的台湾人跟“温良恭俭让”真是毫不沾边,用“民风彪悍”来形容可能更恰当。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生物的进化,在人类社会中也是适用的。台湾作为一个岛屿,上面的居民基本上都是移民,原住民也不例外。汉族人去台湾,主要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在海运不发达的年代,去台湾是要冒巨大风险的,当时谚语有云:“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所以那个时候,台湾海峡也被称为“黑水沟”,而朝廷政策的反复,又让渡海者有了政治上的风险。然后并不是到了台湾就万事大吉了,你还要生存,还要竞争,你要对抗水土,还要抢夺资源。你想想,在这样残酷的淘汰下,能在台湾繁衍下来的都是些什么人?有勇气、有毅力、还得身强力壮。

    闽南与客家

        早期汉人和原住民的关系,特别类似于早期北美殖民地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关系。汉人把原住民称作“番”,这词和蛮夷类似,透着贬义。原住民的土地渐渐被汉人蚕食,要么被同化,要么就向穷乡僻壤里移民。这让我想起罗永浩的一个段子:我们管人家叫“高山族”,那是被汉人赶到山上去的,猴子才住在山上呢。

        更激烈的竞争爆发于汉人内部,来自福建的闽南人和来自广东的客家人。闽南人主要来自于福建漳州和泉州,他们移民台湾更早,人口也更多。客家人主要来自广东的潮汕地区,当时在台湾的移民人数也就是闽南人的十分之一吧。据说客家人移民人数少的原因是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施琅坚决禁止客家人迁台。所以客家人的移民谚语比闽南人惨烈多了:千个人去无人转。因为客家人没有户口,所以也就没有土地,他们主要是给闽南人做佣工。这关系你说好得了吗?而真正让他们变成世仇的,则是几场战争。比如康熙末年的朱一贵抗清事件。

        朱一贵是漳州人,养鸭大王。为了反抗台湾知府的压迫,打着明室后代、反清复明的旗号起义了。而另一个漳州人杜君英,带领着他的客家佣工也起义了。很快两家起义军兵合一处,打败了清兵。然后狗血的剧情又开始了,朱一贵为争夺起义军领导权,给杜君英设下鸿门宴,杜君英侥幸逃脱,但他的客家大军只剩下一万人了。他派人突破封锁,回到客家聚集地,告诉客家人被他们被闽南人屠杀的情况。客家人立刻对周边的闽南村庄实施血腥报复。朱一贵一看闽南人被客家人屠杀,于是决定派兵南下。客家人人少自然不是对手,怎么办,客家人选择了拥护朝廷。在客家人和清兵的合击下,朱一贵起义被绞杀。这件事有两个后果,一个是清朝解除了粤籍人来台的限制,此后潮州、惠州客家人纷纷渡台。另一个后果则是闽南人和客家人就此结下了血海深仇。也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多少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悲剧。

        在很长一段历史里,闽南人和客家人的争斗不断。而当权者为了统治,往往选择纵容这种矛盾。台湾地方史就常有“治时闽欺粤,乱时粤杀闽”的记载。即使是到了国民党来台之后,面对“外省人”的强大势力,双方仍然难以和解。比如在闽南人眼里,台湾人的组成是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客家人被剔除出本省人之外。而客家人对于各种不公正也十分敏感。前不久发生一件事,台湾公职人员考试,国文科出现闽南语民歌《补破网》歌词的阅读测验。客家人不干了,纷纷抗议。最后考试院屈服于政治压力,宣布该题不算分。客家人抗议的,不是考试没有客家话的题目,而是出现了福建佬话试题,是可忍孰不可忍。

    宝岛一村

        早听说过眷村这个名字,具体了解细节是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叫做《伟忠妈妈的眷村》。伟忠姓王,是台湾著名的综艺节目制片人。王伟忠拍这部片子,是因为他生长的嘉义建国二村即将拆迁,而王伟忠父母一辈,在这里居住了五十几年,其中的感情可想而知。

        所谓眷村,就是来台军人及其眷属聚居的村落,有点类似于大陆这边的部队大院。在全台湾的部队附近几乎都有眷村,而在本省人眼中,外省人的群居地通通都叫眷村。眷村类似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当然按照军种和等级,眷村也有好坏之分,好的类似于美国郊区的小区,坏的则和贫民窟相仿。然而不管是哪个等级的眷村,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员构成复杂,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一个眷村,就像一个小小的中国,于是形成了特有的眷村文化,而眷村最著名的文化,是乡愁。

        最初的时候,人们根本没想过会在这里住一辈子,以为过不了几年,就可以跟着“蒋总统”去“反攻大陆”了。王伟忠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讲父母当年的事儿,当初他爸爸带他妈妈去台湾,跟他妈妈的父母保证去玩玩就回来,结果直到最后开放大陆探亲才能再回去。他母亲回去哭着跪在伟忠姥姥面前,老人说,你会玩呀,一玩就是40年……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描述这种离别,“在那样的一个大时代,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

        王伟忠的眷村情结很深,除了这部纪录片,前几年他还和戏剧导演赖声川合作了一部舞台剧《宝岛一村》,这部剧在大陆巡回上映后引发了大陆观众对眷村的极大兴趣,感觉眷村的生活是如此美好,简直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地步了。那是眷村吗?那是桃花源。大陆观众的反应也把台湾的外省人吓了一跳,他们再次生出了“哪有那么好”的感叹。

        究其原因,一方面怀旧这种思绪往往容易让人把过去美化,只留住美好的东西,而忘掉苦难的记忆。另一方面,王伟忠出身的建国二村乃是空军眷村,条件在眷村里本来也是好的。起码在廖信忠这样的本省人的眼里,眷村远没有文艺作品所描述的那样美好。

        眷村里最惨的,莫过于基层的单身老兵。一开始出于战争考虑,他们不被允许结婚。到了后来政策改了,他们却找不到对象了。本来外省人中女性就不多,而且主要都是家眷。而本省人,即便不谈族群的隔阂,谁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些又穷又老的老光棍啊?最后这些嫁给老兵的台湾女人,有一部分是智能或肢体障碍者,有一部分是精神病人,有一部分是原住民妇女,有一部分是家庭贫困想靠女儿“改善家境”的人……像高金素梅,她的父亲就是外省老兵,母亲是原住民。廖信忠说:眷村始终是台湾重度智障与重度精神疾病人口最多的小区,在台湾各地的精神科门诊(尤其是东部地区或荣民总医院),常常可以看到一幅景象:八十几岁的荣民父亲,带着他智障或精神疾病的妻子,来探视刚刚发病住院的子女,那是个你一看就忘不了的震撼场面。

        这才是眷村的一体两面。而更大的误会在于,人们以为1949年来到台湾的外省人,都住在眷村里。事实上在来台的150万外省人里,有机会住进眷村的人仅仅只占了六分之一。所以,“伟忠妈妈的眷村”不代表眷村的全部,而眷村的生活方式,也代表不了整个外省人群体。

    都不容易

        这本书讲述了很多台湾历史的残酷一面,那是因为这一面往往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但这又是真实的一面,不了解这一面,我们又怎么敢说自己了解台湾。张雨生有一首歌叫《心底的中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对他们这代人来说,中国是属于他们父辈的乡愁,是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很遥远的地方。一切印象都是主观的,都是情绪化的,都是道听途说的。直到有一天,你能亲自去看看,听那里的人讲讲,你才能得到一个血肉丰满的印象。对台湾人如此,对大陆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然后彼此执手相看泪眼,感叹一声:大家都不容易啊!

  • 有感《情商中国》

    作者:浙江人美——高宝 发布时间:2013-08-27 16:06:12

    徐老师,最近所做的《情商中国》,本人拜读感觉非常受用,是现如今比较实用的中国情商类图书之一,对于中国当今社会以及现有办公环境下的兄弟姐妹们,人们如何利用现有情商去平衡利益和情义,确实是件棘手的事情,本书从现实角度从实例中指导你共性,在大多数情形下,应该如何取舍,如何平衡。同时也能指导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可能的达到你想要的最终结果。那本书可以为你做到。不妨试着拜读一下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值得购买(489+)
  • 少量广告(584+)
  • 图文清晰(407+)
  • 盗版少(295+)
  • 傻瓜式服务(297+)
  • 差评少(506+)
  • 体验还行(490+)

下载评价

  • 网友 扈***洁: ( 2024-12-28 22:28:5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冯***卉: ( 2024-12-20 01:09:26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陈***秋: ( 2024-12-23 07:57:16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冯***丽: ( 2024-12-25 22:47:58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丁***菱: ( 2024-12-10 23:39:2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石***烟: ( 2024-12-20 22:22:15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20 04:56:19 )

    还行吧。

  • 网友 田***珊: ( 2025-01-01 03:06:52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相***儿: ( 2024-12-14 02:18:1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益***琴: ( 2024-12-31 02:56:1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利***巧: ( 2024-12-20 06:03:59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焦***山: ( 2025-01-02 03:25:41 )

    不错。。。。。

  • 网友 濮***彤: ( 2024-12-24 14:17:00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晏***媛: ( 2024-12-29 11:52:33 )

    够人性化!

  • 网友 邱***洋: ( 2024-12-25 10:51:04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国***舒: ( 2025-01-05 22:49:3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