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我是怎样一个人——梁漱溟自述(第二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5:16

我是怎样一个人——梁漱溟自述(第二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我是怎样一个人——梁漱溟自述(第二版)精美图片
》我是怎样一个人——梁漱溟自述(第二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我是怎样一个人——梁漱溟自述(第二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541027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70.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5:16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反映了梁漱溟先生入学读书、任教北大、参与乡村建设运动、参加抗战、为民主建国奔走等经历,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梁漱溟先生在“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两者支配下的人生。从梁先生为中国、为人生而思考和活动的实践中,理解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对读者应也是有较大帮助的。全书共九个部分,前七个部分是各个阶段人生经历的记述;后两个部分分别是梁漱溟先生对于自己思想历程的总结以及在接受采访时对自己的个人评价。


书籍目录:

我的成长 / 001

我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 003

我的父亲 / 004

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 / 006

经过两度家塾四个小学 / 008

从课外读物说到我的一位父执 / 010

自学的根本 / 015

五年半底中学 / 017

中学时期之自学 / 020

自学资料及当年师友 / 022

初入社会 / 026

激进于社会主义 / 028

出世思想 / 032

学佛又学医 / 033

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 / 034

当年倾慕的几个人物 / 036

思想进步的原理 / 038

东西文化问题 / 039

回到世间来 / 039

在北京大学 / 041

我到北大任教的经过 / 043

当时有关佛学的其他讲座 / 045

哲学系的盛况 / 045

蔡校长在北大的一段历史意义不寻常 / 047

雄辩会 / 050

行知会 / 050

 

致力乡村运动 / 053

我为何有“乡村建设”的主张 / 055

我致力乡村运动的回忆和反省 / 071

 

抗战以来自述 / 077

1941年二三月间的一段经过 / 079

“七七”以前的讲演 / 092

“八一三”以前的文章 / 095

国防参议会 / 100

访问延安 / 108

国民参政会 / 122

改善兵役运动 / 127

解决党派问题的我见 / 132

巡历华北华东各战地 / 144

统一建国同志会 / 164

上年4月间的一个提案 / 170

总结全文 / 175

 

调查李闻案 / 179

回忆参加调查国民党暗杀李闻案 / 181

李闻案调查报告书 / 188

 

为民主建国奔走 / 217

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 219

我的努力与反省 / 227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经历 / 291

1950年后在北京中南海颐年堂的几次谈话 / 293

略记9月9日至18日的一段经过 / 304

在政协整风小组会上向党交心的发言 / 308

向党交心后在小组会上的发言 / 331

批林批孔中学习小组上的一次发言 / 335

批林批孔中的发言 / 337

批孔运动以来我在学习会上的发言及其经过的事情述略 / 339

敬答一切爱护我的朋友,我将这样地参加批孔运动 / 343

 

我的思想历程 / 347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 349

两年来我有了哪些转变? / 358

谈我的思想问题 / 374

我的思想改造得力于《矛盾论》 / 383

我怎样理解辩证唯物论? / 387

 

自我评价 / 391

我不是一个学者  / 393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 393

我是一个乐天派 / 395

我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儒家跟佛家 / 395

我佩服的人 / 396

在生活和思想上对我影响的人 / 400

我一生重要的事情 / 404

一念不起与放下期待 / 405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 407

我想做的事情都做了 / 408


作者介绍: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成才。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1949年秋,《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出版,他在自序中表示将:“尽力于思想而以行动证诸旁人。”自1950年迄于逝世,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工作以著述为主;继其成名之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之后,又写出《东方学术概观》、《人心与人生》,实现了在东西文化之间架一座桥的心愿。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我常常对人表示我不是一个学者。……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并且是本着自己思想而去实行、实践的人,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如果能够对我的根本的思想—就是对佛家跟儒家多了解,比什么都好,比了解我的过去的一些事情都重要。

 

对前途不必悲观,既然事实发展要如此,你悲观有什么用呢?事实要发展,发展总是好的,我认为发展总是好的。……我好像是一个乐天派。

 

                                                 ——梁漱溟


书摘插图

自学的根本

在上面叙述了我的父亲,又叙述了我的一位父执。这是意在叙明我幼年之家庭环境和切近之社会环境。关于这环境方面,以上只是扼要叙述,未能周详。例如我母亲之温厚明通,赞助我父亲和彭公的维新运动,并提倡女学,自己参加北京初创间女学校“女学传习所”担任教员等类事情都未及说到。然读者或亦不难想象得之。就从这环境中,给我种下了自学的根本:一片向上心。

一面是从父亲和彭公他们的人格感召,使幼稚底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般世俗谋衣食求利禄底“自了汉”生活。更一面是从那维新前进底空气中,自具一种迈越世俗的见识主张,使我意识到世俗之人虽不必是坏人,但缺乏眼光见识,那就是不行的;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顷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

这种心理,可能有其偏弊;至少不免流露一种高傲神情。若从好一方面来说,这里面固含蓄得一点正大之气,和一点刚强之气。—我不敢说得多,但至少各有一点点。我自省我终身受用者,似乎在此。

特别是自十三四岁开始,由于这向上心,我常有自课于自己底责任;不论何事,很少须要人督迫。并且有时某些事,觉得不合我意见,虽旁人要我做,我亦不做。固然十岁时爱看《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几乎成瘾,已算是自学,但真底自学,必从这里(向上心)说起。所谓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单是求知识,却不足以尽自学之事。在整个生命向上自强之中,可以包括了求知识。求知识盖所以濬发我们的智慧识见;它并不是一种目的。有智慧识见发出来,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假若求知识以至废寝忘食,身体精神不健全,甚至所知愈多头脑愈昏,就不得善学。有人说“活到老,学到老”一句话,这观念正确。这个“学”显然是自学,同时这个“学”显然就是在说一切做人做事而不止于求些

知识。

自学要紧是在生活中有自觉。读书不是件事,件事,却是照顾自己身体而如何善用它。—用它来做种种事情,读书则其一种。可惜这个道理,我只在今天乃说得出,当时亦不明白的。所以当时对自己身体照顾不够,例如:爱静中思维,而不注意身体应当活动;饮食、睡眠、工作三种时间没有好的分配调整;不免有少年斫丧身体之不良习惯(手淫)。所幸者,从向上心稍知自爱,还不是全然不照顾它。更因为有一点正大刚强之气,耳目心思向正面用去,下流毛病自然减少。我以个一孱弱多病的体质,到后来慢慢转强,很少生病,精力且每比旁人略优;其故似不外:

一、我虽讲不到修养,然于身体少斫少浪费;虽至今对于身体仍愧照顾不够,但似比普通人略知照顾。

二、胸中恒有一股清刚之气,使外面病邪好像无隙可乘。—反之,偶尔患病,细细想来总是先由自己生命失其清明刚劲、有所疏忽而致。

又如我自幼呆笨,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自十四岁虽变得好些,亦不怎样聪明。讲学问又无根底。乃后来亦居然滥侧学者之林,终幸未落于庸劣下愚,倒反受到社会的过奖过爱。此其故,要亦不外:

一、由于向上心,自知好学,虽没有用过苦功,亦从不偷惰。

二、环境好,机缘巧,总让我自主自动地去学,从没有被动地读过死书,或死读书。换句话说:无论旧教育(老式之书房教育)或新教育(欧美传来之学校教育)其毒害唯我受的少。

总之,向上心是自学的根本;而所有今日的我,皆由自学得来。古书《中庸》上有“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两句话,恰好借用来说我个人的自学经过(原文第二句不指身体而言,句意义亦较专深,故只算借用)。

 

 

思想进步的原理

思想似乎是人人都有的,但有而等于没有的,殆居大多数。这就是在他头脑中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思想或云一种道理,原是对于问题的解答。他之没有思想正为其没有问题。反之,人之所以有学问,恰为他善能发见问题,任何微细不同的意见观点,他都能觉察出来,认真追求,不忽略过去。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读书在其内),生活实践,则是它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自然蔚成一大系统。思想进步的原理,一言总括之,就是如此。

往年曾有《如何成功今天的我》一篇讲演词(见于商务馆出版的《漱溟卅后文录》),又旧著《中国文化要义》书前有一篇《自序》均可资参看。

东西文化问题

我既从青年时便体认人生唯是苦,觉得佛家出世合我意,茹素不婚,勤求佛典,有志学佛。不料竟以《究元决疑论》一篇胡说瞎论引起蔡元培先生注意,受聘担任北大印度哲学讲席。这恰值新思潮(五四运动)发动前夕。当时的新思潮是既倡导西欧近代思潮(赛恩斯与德谟克拉西),又同时引入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我自己虽然对新思潮莫逆于心,而环境气氛却对我讲东方古哲学的无形中有很大压力。就是在这压力下产生出来我《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这书内容主要是把西洋、中国、印度不相同的三大文化体系各予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适当的位置,解决了东西文化问题。

回到世间来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在人生思想上归结到中国儒家的人生,并指出世界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是我从青年以来的一大思想转变。当初归心佛法,由于认定人生唯是苦(佛说四谛法:苦、集、灭、道),一旦发见儒书《论语》开头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直看下去,全书不见一苦字,而乐字却出现了好多好多,不能不引起我极大注意。在《论语》书中与乐字相对待的是一个忧字。然而说“仁者不忧”,孔子自言。“乐以忘忧”,其充满乐观气氛极其明白;是何为而然?经过细心思考反省,就修正了自己一向的片面看法。此即写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由来,亦就伏下了自己放弃出家之念,而有回到世间来的动念。

动念回到世间来,虽说触发于一时,而早有其酝酿在的。这就是被误拉进北京大学讲什么哲学,参入知识分子一堆,不免引起好名好胜之心。好名好胜之心发乎身体,而身则天然有男女之欲。但我既蓄志出家为僧,不许可婚娶,只有自己抑制遏止其欲念。自己精神上就这样时时在矛盾斗争中。矛盾斗争不会长久相持不决,逢到机会终于触发了放弃一向要出家的决心。

机会是在1920年春初,我应少年中国学会邀请作宗教问题讲演后,在家补写其讲词。此原为一轻易事,乃不料下笔总不如意,写不数行,涂改满纸,思路窘涩,头脑紊乱,自己不禁诧讶,掷笔叹息。即静心一时,随手取《明儒学案》翻阅之。其中泰州王心斋一派素所熟悉,此时于东崖语录中忽看到“百虑交锢,血气靡宁”八个字蓦地心惊:这不是恰在对我说的话吗?这不是恰在指斥现时的我吗?顿时头皮冒汗,默然有省。遂由此决然放弃出家之念。是年暑假应邀在济南讲演《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题,回京写定付印出版,冬十一月尾结婚。

 

我致力乡村运动的回忆和反省

乡村运动是我一生中一桩大事,在事隔多年之后,今天有必要回忆,略加叙述,同时也就反省批判之。因有旧著如《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乡村建设论文集》等书可资考核,今为此文只须联缀前后之事却无需详述了。

远从几代祖先以来,我家世居大城市中,对于乡村生活实多隔膜。只因中国是一大农国,是一大乡村社会,城市知识界人终不能不关心乡村耳。但我之注意到乡村则更有其特殊原由。

原由在我生逢国家多难之秋,受先父及父执彭翼仲先生影响,自幼关心大局政治,在清季则由请愿开国会而激进参加革命。清廷退位,袁世凯当权,破坏临时约法,解散国会,民间曾无抗阻之力,甚且容其出现帝制运动。顿悟广大人民根本没有民主要求,所谓宪政徒托空言是不行的。我所梦想的议会政治政党内阁,要必先养成国人的政治能力,而建基则在地方自治。我之下决心去乡村,盖志在从小规模的地方自治入手也。

质言之,我初不过幼稚地在学西洋而已。但不久便觉悟得中国不可能走西洋资本社会之路,而有农村立国之想。试检看《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后觉悟》一书便知。这种想法,我袭用了古有的“乡治”一词。1927年我在广州曾分十个小题目做了《乡治十讲》,其稿今不存。1928年并在两广政治分会提出设立乡治讲习所建议案。1929年春从广东出来游历各地,考察乡村工作,写有《北游所见记略》一文。北方朋友王鸿一先生此时则已创刊《村治》月刊于北京,并帮助河南彭禹廷、梁仲华、王柄程诸君创建河南村治学院。我适因粤局有变化,无意南返,即应鸿一介绍参加了《村治》月刊社和河南村治学院工作。因而写出《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一文。

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之后,河南村治学院被迫停办,原河南省主席韩复榘转任山东省政府主席,邀请原河南村治学院副院长梁仲华暨诸同人在山东继续进行工作。同人协议不延用“村治”或“乡治”名词而改称“乡村建设”。于是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选定邹平县为其实验区,于1931年年初开始工作。又由我写成《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缘起及办法概要》一文,自此“乡村建设”一词遂通行于世。

1932年后连年有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之自动地三次集会,以迄其后有乡村建设学会之组成,盖非偶然。要言之: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形成高潮,实以全国农村经济的大破坏大崩溃为其前导。此大破坏在国际贸易进出口上表现为不出亦不进,引起上海金融界的惊呼;救济农村遂为当务之急,南京政府因以特设农村复兴委员会;同时乡村改进工作乃纷纷见于全国各地矣。

1935年后山东乡村工作之大展开,则激于日寇侵略,悍然唱出“华北五省(晋、绥、察、冀、鲁)三市(北京、天津、青岛)自治”口号而来。原计划以三年时间全省各县普设乡农学校为基层地方行政机关,并适应国防需要,负责当地壮丁的军事训练。惜只进行得七十余县而日寇遽侵及鲁境,加以省当局自违其初衷而失败。—以上情节可参看抗战初期我所写《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

上为回忆部分,下为反省批判之文。

旧著《乡村建设理论》一书曾标有“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字样,可见其自许之心情。我以为中国民族之前途即在走向社会主义、为世界人类先导。就当时的两大党(国民党共产党)而论,中共固旗帜鲜明,国民党创建者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内涵正同有社会主义思想。但我以为他们所走的道路均不足副其志。

却不料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下统一了全中国,稳定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我所致力者则落空。落空了,岂能不引起自己反省与批判。经过对照比较而后觉悟到我自己错失所在。试分为三点申论之。

一、过去我认识得西人所长中国所短要不外:(一)科学技术,(二)团体组织而已。西洋人以及摹学西洋的日本人,所以表见其威力者要在此;吾人虽泱泱大国,然而在人事方面则一向散漫和平,在学术上则又夙短于制服自然、利用自然的技能。近百年来的失败在此。今者急起直追又须避免再走他们的资本主义道路。而要从组织乡村农工合作入手;以合作组织吸收运用农工生产上的科学技术。合作组织一分的扩大,生产上科学技术的运用随以一分的增进;生产上一分的增进又引发组织上一分的扩大。而随着合作组织的开展,科学技术的利用又得提高一步。如是彼此往复推动着前进。经济上的生产与分配问题相缘不离,学术上生产上一切进步掌握于广大社会,悉为社会造福,便顺理成章地进入后的共产社会。

这自是偏从主观愿望而来的一篇说话,缺乏客观形势的分析。客观形势分析的话,在我不是没有;先见于《乡村建设理论》,后见于《中国文化要义》中,此不重述。无奈,阶级观点不强,此即输于之处。由于缺乏阶级观点,初则强调团结抗敌,继则强调合作建国,奔走各方非不尽心尽力,而终于落空者,则避分求合不懂矛盾统一之理也。不然,他从团结愿望出发,而先之以分清敌、我、友、建党、建军、建立统一战线,有分际地有步骤地行进,末后便把全国人统一到自己周围;对照下来,我之错失所在便明白了。

以上所说可参看我早先写的下列各文:

1.《我的努力与反省》。

2.《我的学习改造得力于〈矛盾论〉》。

3.《请王克峻同志指教的一篇话》。

二、如上所说,我诚然错了,却并非全无是处。老中国社会既有其特殊性之一面,另一面亦有其一般性,即略同于他方社会者。强调阶级斗争,从阶级斗争来解决复杂的中国问题,以武装革命打败了反革命的武装,建起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此其成功就在抓住中国社会的一般性那一面。在其专政时期善走群众路线。百废并举,国势蒸蒸日上。但世无久而不变之局。关系全局的本身即在转变,况乎其他种种讵能久延哉?具有数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社会之特殊性一面,卒必将显现出来。

此特殊性是什么?从秉持阶级观点的口中曾说出的一句老实话:中国社会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见于他对美国朋友斯诺的谈话中)。正确地诠说:老中国社会近二千年恒观为散漫和平消极相安之局,而不见有西洋那样凝固的阶级集团斗争。有资产阶级而后有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专政是它翻身起来压资产阶级而专其政;在散散漫漫原乏两大阶级相对形势的中国,只能一时借用之,或为引申譬喻而用之。一旦中国社会本质(特殊性)彰显,全国以一党为支柱的政治局面便没有根据基础,将起变化。

我虽不能说变化出什么模样,但我可以断言其前途先见分化,后则为多元中心的合作。分化出于事实所不可避免,合作则我民族固有精神之所归趋也。

什么是我民族固有精神?此对照世界其他各方面而可见,我夙括举之曰:人生向上,伦理情谊。请检看旧著《乡村建设理论》中《村学乡学须知》各文,将从其具体事例的设计而得晓然。

“人生向上,伦理情谊”两句话是我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理解认识,亦是其概括。同时亦是对人类前途的理想所寄。距今四五十年前我径直提倡其实行,而不知道非其时。世局的历史发展不是直线前进的,舍开中国特殊性而走社会一般性(阶级斗争、社会革命)道路却为对症施药。他的道理浅,我的道理深;我正失之于所想深奥耳(掉转说,又不够深,若更深进一层就好了)。

三、如我所说,我诚然错了;然而所见仍然没有错,只不过是说出来太早了。—失之于太早。

早在五十多年前我便预测世界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语见旧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五章。早在四十年前便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图实现其萌芽(注:村学、乡学)正为所思所见一贯不易,言之不觉重复。

若问将在世界近未来所复兴的中国文化,具体言之是什么?扼要言之,那便是从社会主义向共产社会迈进时,宗教衰微而代之以自觉自律的道德,国家法律消亡而代之以社会礼让习俗。请细审旧著《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所阐明的要义,此不絮陈。


前言

梁漱溟(1893—1988)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

梁先生的著作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主张,同时可以品味出他的崇高品格是如何造就的。然而一般大众往往无力遍读其著作,因此影响了对梁漱溟先生的全面准确的了解。为了帮助一般读者较为全面而便捷地了解梁漱溟先生的思想、经历、品格,我们编选了这套“梁漱溟作品系列”。

本书从梁先生的著作中,选取他自述和解剖自己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的作品,主要是通过梁先生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体味他人生成就的底蕴所在。

这样的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说,有自传的意味,虽然不那么系统,但以梁先生本人的叙述,忠实可信地反映了他的人生脉络和思想。所选文章原则上保留原题,除明显错别字、用字规范依现行规定改正和统一外,作者的表述风格、文字均不作修改。

本书编选过程中,得到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宽、梁培恕二位先生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他们的出版授权,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当代中国出版社编辑部



精彩短评:

  • 作者:艾可 发布时间:2018-05-06 08:21:35

    通过这样一本书让孩子们在虚拟出来的世界中来上一次神奇的冒险,孩子很开心。也正是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当下的电脑游戏。

  • 作者:Candice.zhao 发布时间:2017-06-16 11:10:13

    一个喜欢的人送的书,初读并没有太多印象。半年过去书中的人句子故事及经验时常跳出来,莲花盛开,清凉涌现。自己境界尚浅,或可作为一种启示

  • 作者:这太容易了 发布时间:2021-12-15 13:48:26

    作者写了一本书来推销自己的网站——一个内容营销的案例。内容本身有点水土不服,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倒是可以在案例和一些同样面临的困惑中得到些慰藉和一些思考上的指引。

  • 作者:novich 发布时间:2013-10-21 12:02:04

    从这三百多份书信和短简中,明显可看出马勒对待妻子的心态变化,从一个凌驾其上的教导者和庇佑者,到晚期剧烈(多少有些绝望)转变成爱情的渴求者,开始平等对话。彻悟虽然来得晚些,情绪却异常浓烈感人。面对婚前以文艺女神出名的妻子,除了寥寥几封,马勒书信中很少谈创作和艺术,至多是自己的事业进程汇报。书信边上的大量附录和说明对阅读极有帮助,不过不是如豆瓣内容简介中说是译者所编(虽然两位译者的译品很高),而是照直翻译自Cornell大学出版社的马勒书信集原版的编者们文字,东方出版社的版本对原版未加任何说明,打了一个多少有点令人不舒服的擦边球。

  • 作者:云影琉璃 发布时间:2022-04-05 10:18:08

    能看到对问题分析的一步步思路,不拘泥于语言学本身,会从其他学科旁征博引。真诚为语言学地位申辩,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语言学并为之不断奋斗的教授!

  • 作者:苏宁 发布时间:2011-05-06 13:36:24

    这本书读起来很畅快。想到身边的各种人群,其实不论如何,他们的情感一旦公开鲜明的表达出来,马上就有一些虚假的东西,成了做戏与卖弄。真诚的人从不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的情感总是蒙了一层面纱。只有虚伪的人才用情感作秀,为了给大家看他们有多敏感。


深度书评:

  • 交流之中的交往关系

    作者:童年的消逝 发布时间:2012-06-05 13:06:37

  • 我有一个妹妹

    作者:_ 发布时间:2012-11-25 12:41:42

    通读过两次变形记。第一次读的时候很小,看完记住了第一句话,一觉睡醒我变成了甲壳虫。然后接连噩梦几日,早上醒来先挥舞一下,确定我的手还是手。第二次在基图的负一楼,读小说比看电影这种活动更加投入,读完发现已然天黑。这次,印象深刻的是文中的“妹妹”这个角色。

    第一次出场,是她的声音。

    在另一侧的门上他的妹妹也用轻轻的悲哀的声音问:“格里高尔,你不舒服吗?要不要什么东西?”

    于是他父亲走回去吃他的早饭了,他妹妹却低声地说:“格里高尔,开开门吧,求求你。”

    没有按时出现在早餐桌上的格里高尔,得到了母亲的一次询问,父亲的几次催促。从他们的语气不由得读出这催促是带着权威和逼迫的,儿子得上班,家里才有钱用。而妹妹的出现,与父母形成了对比。她不但轻轻地、哀伤地,似乎察觉到了哥哥与往日的不同,而且求哥哥开门,体现出妹妹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也想有一个这样的妹妹,小小的,温柔的,全身心的依赖着我,关心着我。而格里高尔害怕亲人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害怕妹妹发现。

    格里高尔低声嘟哝道;但是没有勇气提高嗓门让妹妹听到他的声音。

    右面房间里他妹妹啜泣起来了。

    他妹妹为什么不和别的人在一起呢?她也许是刚刚起床还没有穿衣服吧。那么,她为什么哭呢?

    于是两个姑娘奔跑得裙子飕飕响地穿过了客厅——他妹妹怎能这么快就穿好衣服的呢?

    格里高尔对妹妹是怎么想的呢?他完全相信自己在妹妹心目中的分量吗?不尽然吧。否则为何害怕以原形出现在妹妹身边,为何处处留心妹妹的动作?他可以失去的,工作,职位,薪水,却不想失去妹妹对自己的依恋。

    格里高尔在众人前的亮相,描写精彩无比。公司经理等旁人的逃跑在意料之中,而母亲的惊恐和父亲的驱赶,情理之中却着实让人心寒。这里妹妹却没有出场,而在格里高尔从昏迷中醒来的寒冷夜晚,甜牛奶和面包屑的温暖象征着妹妹,“虽然牛奶一直是他喜爱的饮料, 他妹妹准是因此才给他准备的”。

    次日,“ 他的妹妹衣服还没有完全穿好就打开了通往客厅的门,表情紧张地向里张望”,“她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就把门砰地重新关上。可是仿佛是后悔自己方才的举动似的,她马上又打开了门, 踮起脚走了进来,似乎她来看望的是一个重病人,甚至是陌生人。“

    而且,“妹妹马上就注意到了,她很惊讶, 发现除了泼了些出来以外,盆子还是满满的,她立即把盆子端了起来, 虽然不是直接用手,而是用手里拿着的布,她把盆子端走了。”

    两句话中都有转折,但这时妹妹的行为,与前日所受到的对待相比,简直是天使的化身。而之后,”她给他带来了许多种食物,全都放在一张旧报纸上。“并且“她考虑得非常周到, 生怕格里高尔不愿当她的面吃东西,所以马上就退了出去,甚至还锁上了门, 让他明白他可以安心地随意进食。 ”妹妹不仅一心一意的照顾格里高尔,而且颇能领会此时哥哥尴尬的心情和所想要的东西。多么可爱的妹妹。有人关心并不难,而有人能如此理解且周到的关心,多么可贵。

    ”她间或也会让格里高尔听到这样好心的或者可以作这样理解的话。’ 他喜欢今天的饭食。‘”,“她有点忧郁地说:’又是什么都没有吃。’”。在这期间,给他喂食的,打扫他的房间的,都是妹妹,而文中对兄妹关系不多的正面描写,更加看出他们深厚的感情。“只有妹妹和他最亲近,他心里有个秘密的计划,想让她明年进音乐学院”,这些天真的往日旧梦,都堆砌成了格里高尔内心痛苦的高墙,与他变形的身躯一起压迫着他。

    “他往往躺在沙发上,通夜不眠, 一连好几个小时在皮面子上蹭来蹭去。他有时也集中全身力量,将扶手椅推到窗前, 然后爬上窗台,身体靠着椅子,把头贴到玻璃窗上, 他显然是企图回忆过去临窗眺望时所感到的那种自由。”

    想象在一个小的房间里,一只甲壳虫靠着扶手椅,将头贴在窗玻璃上,试图看清窗外的景象。然而他视力衰弱到只能看见灰蒙蒙的一片,因此内心更加疲乏。与此同时,天使仍然在身边,——“他那细心的妹妹只看见扶手椅两回都靠在窗前, 就明白了;此后她每次打扫房间总把椅子推回到窗前, 甚至还让里面那层窗子开着。 ”

    在《不可触碰》中,老头喜欢黑人护理,是因为黑人护理很直白,当面羞辱他,从来不曾表现对他的怜悯,这恰恰让老头觉得,黑人把他当做一个正常的人来看。而格里高尔的心情是否与老头类似?“如果他能开口说话,感激妹妹为他所作的一切, 他也许还能多少忍受她的怜悯,可现在他却受不住。”当服侍哥哥的生活日复一日,看不到尽头,善良的妹妹也感觉疲劳,这时她的举动,我们也都能理解。格里高尔更加理解,然后理解并不能避免这举动带来的折磨。“她走进房间的样子就使他痛苦。她仿佛快要窒息了, 用双手匆匆推开窗子,甚至在严寒中也要当风站着作深呼吸。 她这种吵闹急促的步子一天总有两次使得格里高尔心神不定。”

    为了不给妹妹添加负担,赎罪一般,格里高尔想方设法的让自己消失在妹妹的视线之中,“当格里高尔小心翼翼地用头把被单拱起一些看她怎样对待新情况的时候, 他甚至仿佛看到妹妹眼睛里闪出了一丝感激的光辉。 ”

    在摘抄描写妹妹的句子时,又通读一次文章。愈发觉得,从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分析出人性的复杂性。还是仅仅从妹妹来谈吧。

    妹妹发现格里高尔喜欢爬动,甲壳虫不就喜欢四处爬来爬去么?于是主张将他房间内的家具移走,方便他四处活动。而对于妹妹这一行为的心理分析,真是点睛之笔:“她作出这个决定当然不仅仅是出于孩子气的倔强和她近来自己也没料到的,花了艰苦代价而获得的自信心; 她的确觉得格里高尔需要许多地方爬动,另一方面,他又根本用不着这些家具, 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她这种年龄的少女的热烈气质, 她们无论做什么事总要迷在里面, 这个原因使得葛蕾特夸大哥哥环境的可怕,这样,她就能给他做更多的事了。”可以想象,一个常常被父母指责的平凡姑娘,在家庭生活中从来没有什么地位,只能依附于兄长。而在这一巨大的变故之后,父母愈发发现了女儿身上的优秀品质,在格里高尔的生活及生存问题上,妹妹是绝对的专家,她获得了父母的认可,不仅格里高尔完全的依赖她,父母也将她视作精神支柱。而她的权威的举动,是否符合格里高尔的心意,这并不重要。她到底是为了让格里高尔能够舒畅的爬动,还是带着是的,反正他永远都是一只甲壳虫了,不会再变回哥哥了,就让他从人类社会中脱离出去吧,这样的心情,一样一样撤走了提醒着格里高尔他曾是一个人类的家具呢?对格里高尔来说,“她们在搬清他房间里的东西,把他所喜欢的一切都拿走”,“因此他冲出去了--两个女人在隔壁房间正靠着写字台略事休息--他换了四次方向,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应该先拯救什么”,而后两个女人出现在门口,“她的意图格里高尔非常清楚; 她是想把母亲安置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再把他从墙上赶下来。好吧,让她来试试看吧! 他抓紧了他的图片绝不退让。他还想对准葛蕾特的脸飞扑过去呢。”

    之后发生的一切太残忍。看一次真是需要花费巨大的体力。文中提及父亲这一角色不多,但两次与格里高尔的正面交锋是两次大高潮。满血后一定再读几次。

    后来妹妹为了赚钱养家,无暇顾及,请了个老妈子来照顾格里高尔。

    而格里高尔一点一滴从人向虫的转变,更是读的胆战心惊。

    ”他对自己越来越不为别人着想几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有一度他是很以自己的知趣而自豪的。“

    ”他现在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已经不屑于像过去有个时期那样,一天翻过身来在地毯上擦上几次了。尽管现在这么邋遢,他却老着脸皮地走前几步,来到起坐室一尘不染的地板上。 “

    而这冒失的举动再一次引起了剧情的高潮,而这次,是妹妹用她的稚嫩和权威,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亲爱的爸爸妈妈,”妹妹说话了,一面用手在桌子上拍了拍,算是引子,“事情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你们也许不明白,我可明白。对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我们照顾过他,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我想谁也不能责怪我们有半分不是了。”

    “我们一定要把他弄走,”妹妹又一次明确地对父亲说,因为母亲正咳得厉害,根本连一个字也听不见,“他会把你们拖垮的,我知道准会这样。咱们三个人都已经拼了命工作,再也受不了家里这样的折磨了。至少我是再也无法忍受了。”

    “他一定得走,”格里高尔的妹妹喊道,“这是唯一的办法,父亲。你们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认为这就是格里高尔。我们好久以来都这样相信,这就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这怎么会是格里高尔呢?如果这是格里高尔, 他早就会明白人是不能跟这样的动物一起生活的,他就会自动地走开。 这样,我虽然没有了哥哥,可是我们就能生活下去,并且会尊敬地纪念着他。可现在呢,这个东西把我们害得好苦,赶走我们的房客,显然想独霸所有的房间,让我们都睡到沟壑里去。瞧呀,父亲,”她立刻又尖声叫起来,“他又来了!”

    ——是的,第一个将格里高尔当做虫子,而非人看的,不正是一直悉心照料他的,而之前一直被他所悉心照料的妹妹吗?

    “他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

    格里高尔一向是善良的,善良而软弱的。他所有的愿望无非是家庭的幸福。当他变成甲壳虫后,他的每个想法都以家庭出发,我还能上班吗?还能养家吗?家人还能接受我吗?我能以家庭一员这个身份生存下去吗?而正是他生活目的的家人们,一步步耗尽了他活的希望。文中每个人看来都是善良的,所作所为都是合理的,然而悲剧酿成是注定的吗?描写不多的母亲,始终抱有看到格里高尔变回人类的希望,而父亲,则对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完全丧失信心。而打击最重的,塑造最成功的,妹妹,导演了这戏剧。她处处体谅甲壳虫的生活,而其实每个动作都是自私的注脚,从第一眼起,她就没有当这只爬动的甲壳虫还是她的哥哥,最后逼死格里高尔的,正是天使般的妹妹。

    而这之后,得知格里高尔死讯后家人脸上短暂浮现的忧伤笑容,和摆脱包袱后明朗的心情,以及会意的看向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儿的眼神,这是下一个悲剧启动的前兆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481+)
  • 赞(97+)
  • 格式多(632+)
  • 书籍完整(595+)
  • mobi(668+)
  • 图书多(518+)
  • 内容完整(140+)
  • 排版满分(363+)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 2024-12-14 02:51:04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步***青: ( 2025-01-03 22:36:38 )

    。。。。。好

  • 网友 冷***洁: ( 2024-12-22 07:47:56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隗***杉: ( 2024-12-19 01:07:2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汪***豪: ( 2024-12-15 11:19:16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寇***音: ( 2024-12-22 04:30:23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马***偲: ( 2024-12-18 08:08:3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仰***兰: ( 2024-12-25 16:47:1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菱***兰: ( 2024-12-16 05:15:29 )

    特好。有好多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