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2堂感恩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2堂感恩课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2堂感恩课》主要内容: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支柱教育的综合体现。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意识,一种感激的情怀以及行为。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会感恩,是一种礼仪、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做人的境界,它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2堂感恩课》主要内容: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支柱教育的综合体现。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意识,一种感激的情怀以及行为。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会感恩,是一种礼仪、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做人的境界,它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精彩短评:
作者:浮生若梦 发布时间:2016-04-15 21:20:15
测了一下我是绿色
作者:沉碧 发布时间:2015-11-04 12:02:33
开始我觉得,行文这么浮夸是作者的问题,直到在《镜中的孤独迷宫》看了另一个版本的翻译,我才意识到完全是译者的问题啊!美感的蕴藉和露骨就隔着一层墙纸,本书的译者完全把它捅穿了……
虽然文字过于浮夸艳丽,我还是对蓝色的诗人有好感。完全是因为别人讲的那个蓝鸟的故事才来看达里奥的。黄金玫瑰水仙百合珍珠象牙水晶长笛竖琴萨提洛麦布莎乐美娇柔甜蜜妖娆奇妙……这些字眼堆砌得再多,都比不上“春天来了,我为可怜的蓝鸟打开了笼门”。我有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总觉得脑子里住着蓝鸟的是达里奥自己。
达里奥的现代性不是那种很让人难受的现代性,骨子里还是古典气质,艺术家的天真迷乱混在先锋式文字里。我喜欢他写中国的几篇小散文,非常可爱。偏袒中国,因为中国有神秘的艺术。西化之后即大失所望。我们俩仿佛终于有话可说了。
作者:danyboy 发布时间:2023-06-19 23:58:15
一开始以为是解剖眼球之类惊悚的医学记录,原来是关于欧洲的催眠术、通灵术以及更大众化的魔术、极限逃生之类,利用人视觉来营造不可能任务的集子,作为消遣也是津津有味,毕竟图多。
作者:陈良军 发布时间:2022-10-04 11:14:06
一口气看完了,挺不错的书。都是很新鲜的实战经验,比很多新闻教科书强。学新闻、做新闻的可以把这本列为必读书。
作者:LeegerJiang 发布时间:2022-01-06 16:32:06
《丰子恺给孩子的阅读写作课(写人状物卷)》这本书由丰子恺先生著绘,张伟峰点评。书中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的《我的母亲》、《王囡囡》等佳作,文中对于人状物的描写生动形象,非常经典,特别是经过张伟峰老师的点评解析,使读者更轻松地理解、领会丰子恺先生的写作精髓。这本书对于中小学生,甚至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都是一本非常经典的阅读、写作指导书。
作者:阿尔茨与海默 发布时间:2023-07-17 13:30:57
新华书店就那么几本书。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生产厕纸吗。
深度书评:
治愈真实的方法
作者:高密葱子 发布时间:2019-11-07 12:08:23
读这本书是挺久以前的事情了。最初是被它的画面吸引,不管勾线还是配色都很现代,整体画风与冷漠疏离的主题相当契合,同时由于这种略显超前的画风,喜欢和不喜欢的人很可能形成两个极端。可以欣赏的人在审美方面应该多少受过训练,而对图像感知力较弱的读者恐怕会认为画面过于简单。因此,首先得迈过对画面的接受这一门槛,其次才能谈内容。
而内容方面,由于其并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恐怕又要筛选掉相当一部分以娱乐为目的的读者了。布克奖的提名或许可以被看作一种暗示,即《消失的塞布丽娜》并非我们过往常见的那种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漫画,“故事”之外尚有大量细节等待读者品味发掘。
此外,“网络暴力”或许并非作者真正想表现的主题,只是顺便罢了。在互联网几乎全知全能的现代社会中【真与假的辩证关系】才是本书意图引领我们思考的,作者狡诈的地方在于并未给出结论。
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1. 开篇以假乱真的苹果
漫画开头,Sandra造访Sabrina,拿起桌上的苹果说“我总以为这是真的”,Sabrina则说“我刚刚给它们刷过色”。这一开头似是对全书内容的隐喻,真与假在一只苹果上面叠合,对话发生的当下,仿佛所有人都知晓了“苹果乃假”这一事实。然而苹果可以不断被上色,正如虚假的东西可以不断被矫饰,最终成为一些人深信不疑的真实。仅对于这只苹果而言,真和假的边界尚且清晰,但这一意味深长的开头已经暗示了贯穿后文的一条线索——真与假之间暧昧混沌的关系。
2. 痛苦的置换
痛苦要靠新的痛苦治疗。我们会持续活在某种痛苦的阴影中,直到新的烦恼如新的光源般出现,产生比原先更强烈的痛苦的阴影。
就拿Teddy来说,起初,失去Sabrina对他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他茶饭不思,不与人交谈,对一切询问只保持最低限度的回应。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他从Calvin的阁楼上偷拿出收音机为止,然后一切就发生了转变。阴谋论电台成了一种荒谬的映照,给Teddy造成的错乱感成为了他“失去Sabrina”这一密度极高的痛苦的裂缝。
Teddy在整个听收音机的过程里完成了两种角色的切换:起初,他对电台宣扬的阴谋论怀有兴趣,甚至多少有些相信,他的情绪显然已经被调动起来,甚至开始怀疑一直对他施以援手的朋友Calvin,在门后手握刀子与他对峙,此时的Teddy几乎已经被洗脑成功;接下来发生的转折相当巧妙,即Teddy作为Sabrina事件的当事人,当他不可避免地听到广播中谈起最近大热的Sabrina事件,并坚称这是一场政府阴谋、所有人都是演员的时候,Teddy从阴谋论者鼓吹的“真实”中跌回了一直以来围绕他的真实。肆虐各种媒体的阴谋论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的边界,作为一种略带滑稽的困扰,足以搅乱固有的真实造成的坚不可摧的痛苦。从“听众”到“当事人”的身份转换,促使Teddy丢掉了收音机。可以想见的是,一旦原本的痛苦出现裂缝,它的宿主摆脱这种痛苦的监禁、开始新的生活只是早晚的事。
果不其然,在书临近末尾的时候,Teddy显而易见地从失去女友的悲痛中走了出来,作者不着痕迹地置换掉了Teddy的痛苦,通过让Calvin家的猫走丢来制造了新的烦扰。如此一来,丧猫的悲痛替代了丧女友的悲痛,人类的痛苦机制也就这样被描绘了出来。我们最初见到的那个在痛苦中登场的Teddy,已经留在当地成了宠物收容所的职员,他失去了女友也失去了猫,但是在一系列的心情转变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个结局恐怕难以让追求戏剧性的读者满意,却是最顺理成章的结局。
3. 事件之外,仍在流动的真实
书中费了不少笔墨描绘与Sabrina事件完全无关的事情,比如用一整页呈现了一则青年助人为乐的新闻,此类事件与故事几乎无关,但是既增加了真实感,又暗示了时间的流动,也成为了本书区别于大部分娱乐向漫画的特质之一:并不把全部笔调放在具有故事叙述功能的部分,一些看似无关的“废笔”,其实对于氛围塑造的作用不容小觑。
4. 遍布全书的谜团和巧合
全书弥漫的氛围比起悬疑更像是“迷疑”,呈现的是一个略微飘离在现实之上,屡屡令人相信又屡屡令人怀疑的世界,也可以说是由“几个世界”的局部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不断切换构成的动态的世界。
有几个疑点是我在阅读过程中观察到的,甚至不必去猜想其含义,仅仅感受这种无处不在的错乱感足以造成一次绝无仅有的阅读体验。
a. “看向画面之外的眼睛”
杀戮视频中的Timmy Yancey被指“始终看向画面之外”,而Calvin的女儿Cici在与Calvin进行视频通话时也始终盯着屏幕上方的某处,仿佛那里还存在某个不可忽视的他者。
b. 临近街区的陌生人
在故事开头,我们得知Sabrina正是在离自己家附近只有几条街的地方失踪的;在故事的末尾,深夜外出找猫的Teddy被附近的陌生人搭讪后坐上了他的车。前文塑造的“小心住在你家附近的陌生人”这一观念,为后来的Teddy上陌生人的车这一事件提供了紧张感,仿佛两句话构成的漫不经心的玩笑:“陌生人不能信任。”“有谁这么说过吗?”
c. Sabrina
Sabrina本人的出场时间其实相当短暂,仅仅到第11页为止。而她在场期间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首先,她上周去面试了“奇怪的工作”,面试她的人打扮怪异,穿着一件粉色毛衣,戴着一块昂贵的手表,“一看就是个骗子”,这一事件难以判断与剧情是否有关,但确实加重了迷疑的氛围。
其次,Sandra谈起了自己去五大湖骑行的计划,并且邀请Sabrina一同前往,后者出于对安全的顾虑想要拒绝,Sandra便谈起了自己十九岁那年一次远行的经历,这无疑对Sabrina产生了某种影响,导致她答应加入五大湖骑行,而全书最末Sandra在五大湖骑车的场景也呼应了开头。
最后,Sabrina的最后一次出场,是她离开家门的场景,全书没有明确描绘出其后发生了什么,但是彼时出门的她背着双肩包,还特意给家人留下了便笺,显然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这与她的消失有什么联系吗?
以上仅仅列举几点,阅读过程中会遇到更多有趣但令人迷惑的细节。
5. Calvin的梦境,真实与虚幻的又一次叠合
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已经发现了,P199Calvin梦境中的全部对话都在前文出现过,有出自同事之口的、出自前妻之口的、餐馆服务员说过的等等,经由梦境排列组合后成为了与Timmy Yancey之间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对话。种种来自真实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后成为了一场漂浮在真实之上的梦境,一如全书的基调。而这一半真半假、对前文起到某种总结作用的梦境,最终被旅馆走廊上“哐哐”的砸门声这一“真实”唤醒,将这一幕安排在书末其实大有深意,这种唤醒似乎也意味着全书描绘的一场故事的终结,真实也好,虚假也罢,梦境结束后又是一场新的生活。
合上这本书后我有一种感受,即【辨别真实与虚假其实是一种爱好】,特属于那些无关人员的爱好。而对于当事人来说,真实或虚假其实都是笼罩着生活的一团团互相纠缠的迷雾,真正踏实的只有生活,因为生活才是土地。人总有对痛苦感到不耐烦的一天,新的痛苦会如期而至。雾气会消散,生活也总会愈合。
有关人物、写作手法、思想的一些个人分析
作者:四月 发布时间:2012-12-19 15:32:10
提纲:一、主要人物分析 二、写作手法分析 三、思想分析
正文
一、主要人物分析
托尔斯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而又迥然不同的角色,每一个都是那么地立体生动富于真实性。下面根据出场顺序对一些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1、奥勃朗斯基
奥勃朗斯基最大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奉行享乐主义。无论是在对待婚姻和爱情问题上,“我现在吃饱了饭,经过面包店,奶油面包有时想的令我克制不住,又会进去偷面包”,“如果有兴趣,为什么不去呢,我乐得快活快活”;还是在政治选择上,“他选择自由派,并不是由于觉得自由主义比保守主义更有道理,而是因为自由主义更适合他的生活”;等等都展现了奥勃朗斯基享乐至上的人生追求。可以说,追求享乐的人是自私的,从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周遭的人有什么影响,就像奥勃朗斯基自己说的那样,“这不会有什么后果的,对我的妻子不会有什么损害,我乐得快活快活”,在全书中,奥勃朗斯基沉迷于花天酒地,到最后家里一贫如洗使得一向忍让的妻子陶丽也要跟他离婚;他自始自终也没有表现出对五个孩子的一点怜悯和关爱,一开头的零星父爱也带有偏爱和虚假成分。但尽管自私如奥勃朗斯基,他还是受到所有人的喜爱。这与他另外一个最大的性格特点有关,那就是他的圆滑。“他从不固执己见,不妒忌,不同人吵架,不发火”,“凡是认识奥勃朗斯基的人都喜欢他”,“谁遇见他都会笑逐颜开地叫起来”,这样随和乐天的人总是大家都离不开的,就像那次在他家宴会上,“客厅里缺了他,局面就很尴尬。”
2、
陶丽
陶丽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传统女性的代表——贤惠而又隐忍。她深谙奥勃朗斯基背地里的一切作为,她憎恶他,但仍保持和他的婚姻关系。陶丽在洞察人心方面是卓尔不群的,在去拜访安娜与伏伦斯基那次中,陶丽仅凭几个细节就得出结论伏伦斯基才是家中大小事务的管理者,甚至在安娜面对安妮时说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多余的人时,陶丽立即反诘:“我看正好相反。”这都证明了奥勃朗斯基形容陶丽洞察人心方面时说的“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不无道理。在书中其余众多夫妻关系中,陶丽也凭着自己的善解人意去充当调和剂。但托尔斯泰并不满足于此。陶丽也有着自身个性的闪光点。除去善良贤惠与善解人意,陶丽是不卑不亢的。在去拜访当时已经受众人唾弃的安娜那一部分中,体现得最为突出:首先,她赞成安娜的非法爱情;二来,陶丽也不甘心自己在“怀孕、面对孩子夭折、教育孩子、抚养孩子、留给孩子的财产”庸碌一生;最后,在面对英俊阔绰的伏伦斯基和打扮比自己还要时髦的侍女时,“她感到的并不是羞耻而是尴尬”表明陶丽并不因为自己穿着用度的小家子气而感觉低人一等,她只是认为自己和他们不处于一个世界,并认为他们都配不上安娜。在最后,奥勃朗斯基终于为自己的为所欲为付出了代价,陶丽也终于不再逆来顺受,拒绝用自己的大宗财产接济丈夫,并决心与之离婚。
3、
列文
列文是托尔斯泰极力刻画的核心人物。列文除了善良淳朴,谦逊有礼外,是个百分百的理想主义者,体现在多个方面:对农业方面,他有着一套新颖独到的农业经营策略,他一直试图去改变农民、改变贵族们,可是屡屡碰壁,无人赞赏;对爱情方面,他只想和自己心中的天使结合,结婚时也不在意一切的现实问题,婚后也屡次因为小事萌生醋意;在交际方面,列文总在喧嚣繁杂的莫斯科感到惶惶不安,因为他的愤世嫉俗与城市生活、上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自己身上,列文总是严以律己,有时他总会因为自己的窘迫而更加窘迫;有时他有为自己的狭隘而自责,“他常觉得心里有个英明的法官,能区别是非,分清好歹,他的行动稍有差错,立刻就会发觉”,总之列文的严以律己不仅表现在行为上(绝不虚伪),更表现在精神上——要求自己绝不能有一切狭隘的念头;在事业理想方面,“以前(几乎从儿童知道成人,当时想做些对大家、对全人类、对俄国、对全村有益的事时,他觉得愉快,但做起来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对活动是否必要也缺乏信心。再有,活动本身总是初看很有意义,越到后面越无足轻重,最后竟显得毫无意义了。婚后他越来越纯粹为自己而生活,虽然想到自己的事业并没有什么乐趣,却坚信它是必要的,看到他比以前兴旺发达,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信仰方面,“他就这样活着,不知道,也无法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活在世界上,为了什么,并且因为这样的愚昧无知而痛苦得想自杀,同时又坚定不移地走着它独特的人生道路。”但理想主义者总是避免不了是性情中人,就像列文哥哥柯兹尼雪夫说的那样,“脾气太容易激动,心血来潮,要么凭一股热情拼命大干,要么什么事也不做”,另外列文有时也会像奥勃朗斯基说的那样,“过于一丝不苟,同时要求别人也一丝不苟。”
4、吉娣
吉娣毋庸置疑是一个天使般的姑娘。但在她出国之前,她还只能说是一个美丽而又天真无邪的女孩儿,对世上的人和感情并没有十分的洞察力。但当她在温泉浴场遇到了施塔尔夫人和华仑加后,她领悟到了关于爱的真理。这在她婚后体现得非常突出。她婚后完全转变为一个温柔娴淑的好妻子:对列文的深爱,对列文哥哥尼古拉的爱屋及乌的仁爱,分娩之前对婴儿的怜爱。吉娣也变得非常贤惠,作为一个新婚少妇,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十分难得。吉娣还十分诚实,她的一切思想活动都敢于与列文倾诉。总之,吉娣天使般的性格在各个方面都闪烁着可爱的光辉,几乎无可挑剔。
5、伏伦斯基
伏伦斯基用托尔斯泰自己的形容再恰当不过:“风雅、英俊、慷慨、勇敢、乐观,沉溺于各种情欲而不会脸红,对什么事都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而伴随着玩世不恭的,一定有着自命不凡。这一点在赛马和军团方面都有体现,在陶丽去拜访他和安娜那次,伏伦斯基处处夸耀,骄傲自大展露无遗。而另一方面,伏伦斯基虽然之前对待感情放荡不羁,对母亲也鲜有尊重,但在对待安娜的爱上,他做出了很大改变甚至试图自杀,但可惜的是,这个转折点并非在他爱上安娜那天起,他的自杀也绝非单纯为安娜殉情,一切只是因为他在安娜病榻前见识到了卡列宁的宽宏大量。可以说,这一点也充分证明了伏伦斯基之前的自命不凡——卡列宁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后来,伏伦斯基与安娜私奔,过上离群索居的生活后,伏伦斯基违背本性地仍坚守着对安娜的爱,面对安娜的情绪的反复无常和无理取闹,伏伦斯基表现出极大的包容与耐心,并纵容安娜,自己打理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放下自尊去跟陶丽谈心并恳求她的帮助,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褒奖的。在安娜死后,伏伦斯基表现出的悲恸也是深刻的。可以说,虽然伏伦斯基算是悲剧的始作俑者,但是之后的发展伏伦斯基并没有推波助澜而是尽力朝着积极方向改变,值得我们正视。
6、安娜
所有人见到安娜的第一眼都是惊艳。除了无与伦比的美貌外,安娜也有着非凡的气质——稳重端庄,落落大方。这一切让安娜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醉的风韵,无人不为之倾倒。但是,安娜虽然在外在品质(教养)方面无可挑剔,但其内在品质的优劣有待考证。安娜虽然对自己的行为诚实,但其实这种诚实只是为让自己免于愧疚,这种诚实对于别人来说很多时候会成为一把刀子。究其本质,安娜是自私的。这自私无处不彰显着:对卡列宁的残忍,对自己行为无数次兜着圈子地自我安慰,对女儿安妮的忽视,对家务事的撒手不管坐享现成,对伏伦斯基无休止的折磨,甚至在自杀的动机方面也是意在惩罚伏伦斯基等等。虽然安娜深受由于自己的情欲冲动而造成的万劫不复折磨,但她从不自省,在无数次的痛苦挣扎中安娜每一次都用“错不在我”为自己开脱。乍看上去,安娜是个勇于追求爱情与自由的进步女神,但在迈出那一步之后,安娜做的只是尽其所能逃避现实,不在意这样对伏伦斯基和其余所有人的煎熬。甚至,在最后,安娜的自私放大到无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安娜最底线的人性光辉——对谢辽查的母爱——也泯灭了。但安娜在至少有一点上是对的:她的死是唯一手段——但并非惩罚伏伦斯基的——而是让安娜自己以及所有人获得解脱的唯一手段。
7、卡列宁
在书的开篇,卡列宁给读者的印象是一个固执死板、毫无生气的男人,在得知安娜的背叛行为后,卡列宁选择的不是富有男子气概的决斗,而是整日思索着怎样去保全自己的面子。这些都在无形中让我们站在了安娜的一边,让我们理解安娜甚至赞赏安娜。但在安娜临死的病榻前,卡列宁内心深处的善被激发出来了。他那宽宏大量的高尚品格让人敬佩。在安娜与伏伦斯基私奔后,托尔斯泰更是展开深入了卡列宁这个形象——描述了卡列宁的身世,我们才发现,卡列宁之前那些令人反感的作风都是源于小时候起由于孤苦无依而必须的自我保护。安娜这个完美妻子曾经就像一束光照进卡列宁的生命里,而后来,托尔斯泰那句“他现在罗德古蔺另一个人,受尽屈辱嘲弄,谁也不需要他,人人都蔑视他,仿佛这一切就是他饶恕和疼爱妻子所得到的报答”让我们无一不为之心酸,为之愤慨,甚至天地也为之低昂。就算卡列宁最后还是拒绝与安娜离婚,我们也是站在他这一边了。
二、写作手法分析
作为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令人称奇的。其中有对比,有象征,有伏笔,有比喻,有悬念,有用不同视角刻画人物等等。
1、对比
托尔斯泰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奥勃朗斯基的圆滑世故与列文的毫不做作;伏伦斯基的自命不凡与列文的谦逊有礼;安娜的自私自利与吉娣的博爱贤惠;吉娣面对死时出于天然的母性的仁爱与列文对死唯恐避之而不及……
在刻画人物关系时也同样:安娜与伏伦斯基的关系与吉娣与列文的关系的对比:安娜总是无理取闹对伏伦斯基极其不信任,而吉娣总是善解人意,与列文之间更是互相信任到无以复加;安娜享受于勾引每一个来访的男人,并且伏伦斯基毫不在意甚至为之得意,但列文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萌生醋意,同时吉娣也只忠于列文一个并把自己的情绪都与列文倾诉;安娜与伏伦斯基无时无刻不处在痛苦煎熬中,更可悲的是两人都做不到互相体谅,无法感同身受对方的苦楚,而列文与吉娣则截然不同,当吉娣在分娩时,列文心理上的焦急与痛苦甚至和吉娣生理上的是等同的;安娜与伏伦斯基和吉娣与列文过的一样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但前者永远在骚动着,而列文与吉娣则享受着静好岁月……虽然这些不同的根源在于处境不同——安娜是没有退路的,她与伏伦斯基的关系是非法的。但这些对比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爱情的本质不是情欲冲动,而是无私、忠诚、交流与信任。
不仅在人物与人物关系上,托尔斯泰也对比描写了书中的两处情节发生点:莫斯科与彼得堡:莫斯科是“死水一潭”,而彼得堡则是“五光十色”,但其实不管莫斯科多么“死水一潭”,对比列文的乡下,都仍是那么地喧嚣繁杂,歌舞升平。
2、象征
书中多处托尔斯泰运用了耐人寻味的象征手法:安娜在从莫斯科返回彼得堡的火车上听到伏伦斯基的示爱后强作镇定,把裁纸刀的刀面贴在面颊上,这象征了与伏伦斯基的情欲纠葛不过是酷热难忍时一剂新鲜的冰凉触感,它终究会散去,悲剧仍旧是悲剧;在展现卡列宁令人反感的一面时,托尔斯泰用了两个意象就轻松自如达到了目的:卡列宁那两只硕大的耳朵和卡列宁扳手指指关节发出的咯咯响声;在描写柯兹尼雪夫在纠结要不要向华仑加求婚时,以他先走进树林而后走出,象征了他从思想包袱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过程;在描写尼古拉的死时,托尔斯泰致力于表现他死前的留恋与挣扎以致最后身边众人都盼望他快点死,这层情节看似是没有必要的,但若仔细品味不难发现,托尔斯泰意在用此象征安娜的死。他想说明,安娜的悲剧不可挽回,她的死恰恰是对于所有人的解脱;在安娜死的刹那,在铁轨上干活的嘟囔着的乡下人象征了漠然的世人;那只蜡烛则象征了安娜的欲火,虽曾“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但终究罪恶的欲火只能昙花一现无法持久,等等。
3、伏笔
托尔斯泰介绍伏伦斯基出场时第一句话便是“伏伦斯基从来没有过过真正的家庭生活”,可以说这一句话便暗藏了之后的悲剧。而最大的伏笔在于安娜与伏伦斯基初次相逢时出现了一个被火车轧死的人,正是由于伏伦斯基的慷慨助人使安娜萌生了第一股好感,开端也昭示了同样的结局;等等。
4、比喻
全书中托尔斯泰的比喻可谓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比如在伏伦斯基遇见心爱的女人的丈夫卡列宁时,“就像一个口渴得要命的人走到泉水旁边,却发现那里有一条狗、一只羊或者一头猪在饮水,并且把水搅浑了”,“他的镇定自若碰到卡列宁那冷冰冰的自信,就像镰刀碰在石头上一样”,“卡列宁一字一顿、清清楚楚地说,好像说一个字就是抛出一个卢布来”;在列文初次见到自己的儿子时,“他看见接生婆把那双张开的小手臂像柔软的弹簧一样夹拢”;等等。
5、悬念
全书最大的一处悬念设置便在于安娜死后作者没有急于立即去描写众人的反应,而是从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柯兹尼雪夫入手,描绘了一幅众人尘埃落定之图景。这个悬念设置表明了托尔斯泰的立场——对安娜这种以死来惩罚他人的心态是鄙夷唾弃的,于是他偏不满足她。
6、从不同视角刻画人物形象
这是托尔斯泰的巧妙之处。在描写后期的安娜时,作者通过陶丽和列文的视角生动丰富了安娜后期的特征;在描写打猎时的列文时,作者甚至用到了猎犬拉斯卡的视角;等等。
三、思想分析
1、爱情
托尔斯泰对待爱情有着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前文提到,托尔斯泰通过列文与吉娣表明他对爱的理解,即爱是无私,忠诚,交流与信任。托尔斯泰对于这种爱是大加赞赏的,他甚至认为人们在世间追求的一切比起这种爱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托尔斯泰又设置了一个度。他通过安娜与伏伦斯基试图阐明,追求这种爱情不可以是自私自利的,必须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何况很多时候,人们所认为的“真爱”极有可能不过是情欲冲动罢了,安守本分才是万全之策,向前一步便可能是万劫不复。尽管托尔斯泰对待真爱是热情积极的,但是他也表现出无奈与遗憾——灵魂伴侣可遇而不可求。这就是为什么就算是书中最幸福的一对——吉娣与列文——也不是灵魂伴侣的缘由。吉娣始终无法理解全部的列文,她能做的也只是尽其所能去包容和信任列文。的确,灵魂伴侣可遇而不可求,而托尔斯泰对此也持有另一种主张。那便是通过柯兹尼雪夫与华仑加表明的:灵魂并不匹配的二人,也许应该当断则断,即使他们看上去多么登对。
2、婚姻
托尔斯泰通过多对婚姻关系表明了他对婚姻的立场。 他认为无交流的婚姻关系必然将导致其中一方为寻求外界的新鲜感而出轨,而为家庭孩子庸碌一生丝毫没有自己的追求的妻子也同样会使得丈夫背离家庭出外寻欢作乐。但凭借美貌拴住丈夫,而不想与丈夫有爱的结晶的做法,托尔斯泰同样认为不可取。最美好的应该是列文与吉娣的婚姻关系,他们虽然经常吵小架,但从没有隔夜仇,他们做到了真正的无私,忠诚,交流与信任,这也许不是最好的爱情,但一定是最好的婚姻。
3、命运
托尔斯泰对于命运的看法就像扉页上说的一样:“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因此,他并没有在书中刻画任何一个反面形象,他认为,决定每个人的命运的不在于特定的某个人,而是周围一切人和关系的共同结果,就像安娜死前说的那样“我不要让你再折磨我了”,这个人不是伏伦斯基,不是安娜自己,是所有人,是命运。
另外,托尔斯泰在书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信仰的看法,以及当时农业、绘画、医术、音乐等等方面的批判。
全书深刻揭露了当时上流社会腐朽阴暗、人性泯灭和迫害人性的本质。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内容完整(626+)
- 书籍完整(555+)
- 小说多(110+)
- 体验差(640+)
- 微信读书(506+)
- 中评多(300+)
- 目录完整(63+)
- 体验还行(169+)
- 赞(201+)
- 一般般(632+)
- 下载速度快(633+)
下载评价
- 网友 马***偲: ( 2024-12-20 20:10:5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隗***杉: ( 2025-01-02 10:46:3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焦***山: ( 2025-01-03 05:21:14 )
不错。。。。。
- 网友 晏***媛: ( 2024-12-22 06:04:46 )
够人性化!
- 网友 饶***丽: ( 2024-12-28 12:33:49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国***舒: ( 2024-12-20 00:54:42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宫***玉: ( 2024-12-14 01:25:06 )
我说完了。
- 网友 屠***好: ( 2025-01-06 05:14:03 )
还行吧。
- 网友 步***青: ( 2024-12-13 10:08:43 )
。。。。。好
- 网友 邱***洋: ( 2024-12-11 09:28:1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习***蓉: ( 2025-01-05 02:45:19 )
品相完美
喜欢"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2堂感恩课"的人也看了
2023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八年上册生物地理人教版2本 5年中考3年模拟八年上册地理生物人教版 五三八年上册生物地理人教版 53八年上册生物地理人教版2本套装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2023春阳光同学一线名师全优好卷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数学+英语(套装共3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系列用书:质量员考试大纲习题集(土建施工)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围棋死活妙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新经典法语(教师用书3)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东财社 会计(第七版) 常勋 常亮 “十一五”国规 普通高等教育精品 本科会计学专业新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设计色彩(张磊)( 货号:712238192)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现代物流概论 慕庆国 编 著作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BRAINFRUIT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意大利语发音与纠音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WTO反倾销协议(规范与承诺)/WTO参考书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江恩投资实战技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电脑故障排除现用现查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小提琴考级曲集 第2册 4级-6级 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考级委员会 编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