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55--声东击西 王泽 绘 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正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老夫子55--声东击西 王泽 绘 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正版】精美图片
》老夫子55--声东击西 王泽 绘 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正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老夫子55--声东击西 王泽 绘 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正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244521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6
  • 页数:119
  • 价格:5.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48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4:25

寄语:

全国三仓发货,物流便捷,下单秒杀,欢迎选购!


内容简介:

《现代版系列老夫子55:声东击西》讲述了:《老夫子》曾在台湾红编全岛,现在,又在香港风靡一时——30万中小学生都在看它,都爱看它。该书以“老夫子”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故事。故事贴近民俗,展现人生百态,亦庄亦谐,令人无味无穷!四十年来老夫子漫画角色已深印在我们脑海里,老夫子漫画在华人社会被誉为“漫画界的长青树”,乃实至名归。


书籍目录:

成语教室

一物二用

珍藏亮相

人物档案

囧人囧事

口香糖

我与老夫子

老夫子喳喳百科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看老夫子请不要笑太大声,倘遭白眼,那老夫子就跟你没得玩了!


书籍介绍

《现代版系列老夫子55:声东击西》讲述了:《老夫子》曾在台湾红编全岛,现在,又在香港风靡一时——30万中小学生都在看它,都爱看它。该书以“老夫子”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故事。故事贴近民俗,展现人生百态,亦庄亦谐,令人无味无穷!四十年来老夫子漫画角色已深印在我们脑海里,老夫子漫画在华人社会被誉为“漫画界的长青树”,乃实至名归。


精彩短评:

  • 作者:虫群之心 发布时间:2015-12-04 15:23:39

    有趣有史料有深度

  • 作者:解意 发布时间:2017-01-26 21:20:52

    文笔挺流畅的,而且写的比较有大历史和各学科的广度,还是比较推荐的

  • 作者:伊川 发布时间:2020-02-06 23:40:19

    对恐怖主义活动的数据分析的虽然比较简单,但还算有作用,对于60s-90s的恐怖主义基本情况能有个大概了解

  • 作者:把噗 发布时间:2024-01-02 11:00:09

    我要是编辑,每一句都想给他改……

  • 作者:大壮他爹 发布时间:2020-04-23 14:12:04

    《老夫子》漫画原作者为朋弟,抄袭者王家禧,欺世盗名,说自己是原创者,可以参考冯骥才《文化发掘 老夫子出土》。

    传到儿子王泽的时候,不但画工更差,格调更低,笑点更是不断重复,真是抄袭都抄到自己头上了……

  • 作者:歆索 发布时间:2011-09-12 16:18:38

    这个,有得卖么


深度书评:

  • 《两性社会学》:马林洛夫斯基对弗洛伊德的三重证伪

    作者:Z的无限次幂 发布时间:2023-06-26 20:12:29

    20世纪初,精神分析学说成为“如日中升”流行品。与此同时,也开始因其“对于性和人类许多可耻的卑污虚荣等心理加以公开的研究”而“最遭人恨骂”。然而,马林洛夫斯基指出,精神分析的对象的转变——对儿童心理学和个人历史的研究、对人生“不正式不被承认”的方面的专注极有科学价值。

    精神分析学说跳出传统生物性的心理分析,而更加注重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结果作文化的阐释。对性的研究不是研究性本身,而是研究性的社会学。

    随着研究的深入,马林洛夫斯基理性而客观地指出,自己对精神分析学说的认识经过了从迷恋到反思的阶段,“我的研读越进步,越觉不易全盘接受弗洛伊德的结论,而且更不易接受精神分析的其他结论”;并强调学者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批评,不应该是“它公开用相当的注重研究了性,乃是因它将性研究错了。”

    那么,马林洛夫斯基所认为它对性研究的不合理性在哪里?

    不妨反思一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性研究。弗洛伊德的烝母复识理论的得出,是基于大量的以儿童和精神病人为实验对象的心理学实验,通过经验材料归纳出来的科学理论,有其权威性和科学性。但是,该理论被弗洛伊德绝对化、普遍化了。弗洛伊德认为烝母复识是人类社会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心理情节,将没有表现出恋母情结的人——比如感情十分融洽,毫无敌意的儿子和父亲、女儿和母亲,归纳为“恋母情结被完全被压抑或是同性恋的表现”;此外,在弗氏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 弗洛伊德把“恋母情结”扩展到一个更为广泛的程度,认为“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起源都系于恋母情结上,于是“恋母情结”成了人类文化的起始原因。

    本书即是针对这两点展开的反思:精神分析理论的烝母复识是否具有普遍解释力,能否适用于所有社会?其次,如果在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复识”(complex),他们又会对当地的社会生活产生何种影响?

    马林洛夫斯基结合自己在美拉尼西亚社会的田野调查经历(美拉尼西亚西北岛民社会的母系家庭)和生活经历(现代文明的父系家庭)进行比较分析进行了证伪式的说明。其核心观点有两点。首先,精神分析学说不能适用于“普遍人寰”,不同社会“被抑窒的欲望”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家庭复识”和社会禁忌(抑窒——渴望——禁忌的连环关系):父权社会形成了烝母复识,有杀父娶母的欲望;而在特罗布里恩德岛母系社会形成了母系复识,则有杀母舅娶姊妹的欲望。其次,无意识(the unconscious)/复识(complex)是文化的副产品,并伴随此过程发展,而不是文化的原因。以下作详细论述。

    一.对“烝母复识”的证伪,对“核心复识”的升华

    马氏通过跨文化比较的案例证伪烝母情节的普遍性。比如,是否所有的孩子都会对母亲产生依恋?父亲是否永远是震慑与威严的化身?是否都会有恋父情结与恋母情节隐含的与母亲/父亲的同性竞争?如果不同复识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什么样的社会势力会造成这种不同?

    作者根据生物学和社会学的标准划分了婴儿期(infancy)、幼孩期(babyhood)、成童期(childhood)和青春期(adolessence)四个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并举出例证。

    1.“母职”

    母职的真相是母亲与婴孩的情感联结不仅是生物性的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有社会塑造施与的影响。广义上讲,社会的各种风俗、道德规律和理想,都是为了助长这种母性的生物学冲动。比如生育前和孩子婴儿期中,美拉尼西亚的妇人“都一定表现着对孩子的渴望,周围的社会也在赞助她的感情,培养她的倾向,并用风俗和惯习使之理想化......使孕妇出人头地,得到荣耀。”生育后的妇女会和孩子避居一月左右,此期间会产生母子浓厚的情感基础;但在基督教的雅利安社会中,“妊娠对于下等阶级则是重累与麻烦;即对于富人也是烦恼不适”,会产生把孩子送给被雇的养母抚养到第一岁、用人工食料取代母乳喂养的做法。

    断乳期是儿童乞求依恋但不得不离开母体、走向独立的时期,也是儿童的欲望“必定被害,得不到顺遂”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处理不好,便成为了孩子生命中的“一个遗憾,一个渴望,一个未能满足的需求”。尤其是下层阶级之间,家户逼仄,孩子和父母同床成为累赘而遭到父母的排斥,敌对的抑窒暗长。而特岛的孩子断乳很晚,这时孩子已经能到处跑随便吃,所以减少了内心的初期扭伤。同时,特岛的母亲也会一如既往的抚弄他们,与他们玩耍。马林洛夫斯基总结的欧洲母亲与美拉尼西亚母亲最大的两点差别为:1.后者更溺爱,社会中较少道德教育和教训,较少使孩子受到严厉的惩戒。2.特岛的孩子较少有求悅于母亲和求得母亲称许的愿望,这也使得其关系更加自由自然。

    2.“父职”

    “父职”的不同是对父亲角色抑窒心理的形成因素,而特岛的儿童较少与父亲产生僵硬甚至敌对的情绪,证明了俄狄浦斯情节并不具有心理普遍性。首先在生育上,宗族纽带即被文化传统切断了。特岛的人们并不认为孩子与父亲存在着肉体上的关系,孩子的产生,“多因母族女魂将幺小精灵送入母怀的缘故”(母系社会的大祖母崇拜呈现于此)。由此而来,“父亲”一词没有欧洲语境上的“宗亲”、“高等权威”、“经济供给者”、“惩罚”等含义,这些含义都让渡给了“母舅”——母舅代表家庭以内的纪律、权威等势力,遗产由外甥们继承。“父亲”作为外人,只是子女的亲爱仁慈的朋友。

    但是,马氏指出了非常讽刺的一点——父职的悖论,野蛮社会的父职反而比现代社会的父职承担得更好。

    野蛮社会的父亲对子女的照顾,是对丈夫对妻子性的劳役的享受回报,而非是西方社会中认为的“妻子的义务和丈夫的权利”,对她的子女尽心看顾、表示亲爱来得比西方社会更加有责任感。

    在西方社会中,“父亲对于婴孩生活所做的事务,实在很少。为着风俗、惯习和仪度的缘故,富有的丈夫都被摒在育婴室以外;农夫或工人则须在24小时的大部分,将孩子留给他的妻子,更许气恨婴儿所要求的注意和婴儿所占用的时间......在通例,父亲对于小孩,既不帮助,也不干涉”。这与特岛上温婉而亲爱的“父亲看护人”的形象大相径庭。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家庭内的一切关系都是家庭权力的象征,父权制家庭中,父亲保有父权制的地位,“他是家庭的头目,血统的联络者,也是经济的供给者......因为他是家庭的绝对统治者,所以容易变成暴主。”欧洲社会所给予父亲的社会要求和权利,使得父亲成为绝对的主人而相对应的妻子、孩子退为附属品,这使得他在面临着抚养孩子的诸多困难与付出之“恨”时,开始与自己天性中亲和孩子的“爱”进行比对,最终这种两面同值的爱憎失去了平衡。

    孩子对于父亲,总是充满了矛盾的心情,正如马氏所描绘的父亲情操,是一个“虔敬与蔑视、亲爱和恨恶、温婉和恐惧”的混合体。而在特岛社会,描绘了理想的家庭生活状态,这是一种更加纯粹的、以人为本的生育观和抚养观:“子女永远见不到母亲被父亲所屈服,被父亲所虐待,或卑微地依附在父亲的面前。就是平民子女嫁给酋长,女子也没有屈服的态度。子女永远感不到父亲的重手加到自己身上,父亲既不是子女的宗人,也不是子女的主人,更不是子女的恩人。父亲并没有权利或专权,然而他仍然像世界上常态的父亲一样,对于子女感到强烈爱意。”社会较少的权责要求,使其全身心地、不计得失地本能投入,因此美拉尼西亚社会永远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综上,对社会环境的考证(西方上流社会对下级及粗鄙社会之考察的重要性)往往被精神分析学说所忽略。马氏通过家庭组织的差异性进行假设反驳,家庭并不是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样的,从组织形式(“群婚”-“血缘婚”-“一夫一妻家庭”等)到权势分配(父权/母权)等不一而足。马氏尖锐地指出,弗洛伊德派“俄狄浦斯复识”的隐含假设背景为“父系家庭及父权/被罗马法律和基督教道德所保障且为近代资产阶级的经济条件所加重的经济形式与父权”,以此种经济与文化基础,必然产生为不同于美拉尼西亚母权制土壤的表现形式。

    基于此,马林洛夫斯基将普遍性的“烝母复识”证伪后,将其发展为“核心复识”/“家庭复识”。“家庭复识”是较之“恋母情结”更高层次的概念,它揭示了“复识/情节”与社会家庭型式的内在联系。并定义为,

    “在儿童生活史的末期,已经达到成熟期后,我们见到对于父母、弟兄、姊妹(或母舅)的感情,结晶成为情操系统,那就是每个社会里都有代表性质的系统......叫做‘家庭复识’(family complex)或‘核心复识’(nuclear complex)”。

    简而言之,通过家庭生活施与个体的影响,儿童在家庭的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某几种恒久态度或情操”将沉淀到“无意识”之中,影响其人格形成与未来发展,并进一步影响由人建立的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等等,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社会文化熏陶模式。马林洛夫斯基认为核心复识依赖于家庭组织和家庭生活,不同的社会、家庭组织必然产生不同的核心复识,同时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家庭与工人阶级家庭)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其次,性的道德也会影响核心复识的形成,尤其是儿童性阶段的抑窒与回应。

    二.对性发展阶段的证伪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教养方式也使得弗洛伊德所言的普遍性的性发展理论有待商榷。

    弗洛伊德将性心理发展期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

    1、口唇期:出生-1岁 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因为婴儿从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喂食是特别重要的;

    2、肛门期:1-3岁 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大小便训练可能引起父母与儿童之间大的冲突。父母创造的情绪氛围有持久影响;

    3、性器期:3-6岁 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情节或恋父情节);

    4、潜伏期:5-11岁 性器官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的内化,自我和超我持续不停地发展;

    5、生殖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这种冲动。

    马林洛夫斯基肯定了在欧洲社会中弗洛伊德所言的儿童性心理发育过程的存在(尤其是代指肛门期的隐秘消遣的“邪僻游戏”/“下层世界”)。但就马氏做出的调查,他对儿童普遍的性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质疑。他的核心观点为:特岛的儿童没有肛门期、性器期和潜伏期,并且没有恋母情节引发的“敌竞”。

    他指出,母女之间和父子之间的性的“敌竞”并不开始于四到六岁。这个时期中孩子根据性别开始展现不同的品格和气质,父母会将赞美的情操转移向异性幼儿,是因为其展现了自己在“女形/男形里的化身”。因此这种吸引力并非是性的吸引力;其次,他通过在美拉尼西亚的调查发现,特岛的孩子在性上没有任何蒙蔽,他们自然地与同伴们进行性的消遣,玩“交歡的游戏”,除了极端重要的“兄弟姐妹的禁忌”之外,完全自由、随心所欲地享受着“想象和浪漫的趣意”。不会像欧洲儿童被父母抑窒了自然的好奇心而养成“邪僻”的世界,所以并没有肛门期等性冲动。

    这证明特岛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欲,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社会因子而非生理因子的作用,是对弗洛伊德性发展理论的第二重证伪。

    三.母系复识与乱伦禁忌

    “人性不但有被动的展性,也是有自动的弹性的”。这同样也证明了本书乃至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观点:抑窒源于渴望,渴望产生禁忌。禁忌的出现其实正是抑窒渴望的目的。弗洛伊德认为禁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无意识中都有性欲、攻击欲、贪欲等诸如此类反社会欲望的需要。这些欲望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为了压制人们无意识中那些最强烈的本能欲望,社会从外部给人们强加禁忌。

    因此,禁忌的出现正能够有力地说明 无意识中乱伦欲望或俄狄浦斯情节存在的普遍性,因为,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乱伦禁忌是原始人最严厉、最重要的禁令,而禁令总是禁止人们竭力去干想干的行为。如果任何人对此都不感兴趣,那么就没有必要设置禁令。禁令越严格,说明有关的欲望和倾向也就越强烈。

    西方社会中儿童性发展有破裂期(潜伏期),并不是自由自在随心而行的。儿时母子的分离产生了情感上的渴望,之后当儿童产生性的趣意(interest)后结合了对异性的肉体幻想,加上社会通过道德、制度的抑窒作用(弹性作用),逐渐形成了烝母复识的结晶。

    将特岛与美岛进行对比,由于幼时与姐妹分隔、感情受禁忌影响的毁伤,“弟兄对于姊妹永远念念不忘”。相比于文明社会的抑窒,美岛儿童主要受“母权制的部落法律的臣服”和“族外婚的禁令”,部落法律的代言人母舅同样面临着“两面同值”的困境。一方面要求儿童产生对声誉、光荣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儿童的继承权只有在母舅死后才可行使,伴随儿童的成人,双方面临着新的“敌竞”。美岛的儿童在性上没有太多的规范,享受并消耗尽了母亲的肉体趣意,而“转变成为旁(姐妹)的肉体趣意”成为自然而然的事。父亲与母舅的权威代表,母亲与姐妹的欲望代表,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复识原型。

    就文初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母系复识既与烝母复识不同,那么它对当地的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有什么影响?

    马林洛夫斯基从神话传说、疾病、梦境、谚语等方面进行分析,关键词依然可以套用俄狄浦斯复识的术语,杀母舅娶姊妹。比如,当人们问土人的恋爱梦境里会不会出现母亲时,他们会“安静不惊的否认”,而当询问他是否会梦见姊妹时,“则会有强烈的感情反应”。实际上,这种模式的梦是经常存在且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姊妹乱伦的梦,有所发现即要留下深刻的痛苦记忆。”而当梦见死亡时,通常是外甥预梦母舅的死亡。

    当乱伦型的话语被用来咒骂人时,也此类反映也可见。尤其是恋爱神话之中兄弟姊妹乱伦的传说,以及特岛著名的飞行魔法和飞行女巫的故事中,也可见母系社会中兄弟、姊妹关系与欧洲社会的异质性:“按照律法和道德,弟兄和弟兄或母舅和外甥应该是朋友,应该联盟,共有一切感情和趣益。至于实际生活,则在某种程度上(并在神话里很公开地),他们是仇敌,彼此相欺,彼此相杀,彼此得到的是怀疑,是仇视,不是友爱合作”。

    四.对“杀老”与图腾禁忌的证伪

    弗洛伊德坚信的图腾传说来源于他归纳的两点图腾崇拜的现象:

    1.对图腾的杀害是原始民族最大的罪恶,全族人都将举行报复。

    2.图腾代代相传而不因婚姻而改变。

    3.在原始社会普遍实行外婚制,严禁乱伦。弗洛伊德认为其中第一点和第三点是最基本的要求,且与俄狄浦斯的两大罪恶相一致,因此,图腾产生的前提就是俄狄浦斯情节。

    弗洛伊德采取了罗伯逊·史密斯的献祭餐的观点和阿特金森“大家庭”的假说,拟构了关于图腾崇拜起源的故事:儿子们杀掉了掌握氏族所有资源的父亲,从此拥有了荣誉和女人(包括母亲和姊妹),从此父亲成为图腾。一方面要尊崇保护图腾物以排遣对父亲的愧疚,另一方面在狂欢节日大肆宰杀、食用图腾物以期获得勇气、重现荣耀(“双面同值”)。并且一致形成最重要的禁令,禁止族内婚和乱伦禁忌。

    马林洛夫斯基借对琼斯博士的评论探讨了文化与图腾之间的关系。琼斯博士采取了弗洛伊德对人类文化起源的假说即文化产生于图腾宴,对于这一点的否认,是马林洛夫斯基的第三重证伪。琼斯和其他精神分析家认为烝母复识是绝对的东西(母系复识只是烝母复识核心框架上的变形和替身),是原始的根源,是各式各物的起源。

    马林洛夫斯基指出,“在我看来,核心的家庭复识,是靠着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机能形体的......若将复识看成各事各物的初因,看成文化、组织、信仰等独一无二的根源,我真不能设想。我更不能将它看成玄学的实体,不能以为它是创造的,不是被造的。”如果说烝母复识是“元复识”,是“文化的原始原因”,那么可以回顾一下弗洛伊德的图腾故事,

    “那些杀父的儿子们,紧接凶行之后,忙着制作法律宗教等禁忌,建设社会组织之形式......文化的原料,已经存在了吗?”

    马氏认为, 图腾宴是文化的产物, 复识也是文化的结果而不是产生文化的根源,有的复识产生于文化的起点,但不是“复识”产生了文化:“那就是我们叫做文化的物质条件、传统以及铸成刻板的心理过程等总体。这个媒介是超个人的,不是心理的。它为人所范铸,也反过来范铸人......复识是文化出现的自然副产品。

  • 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读鲁迅?

    作者:宝木笑 发布时间:2019-12-24 21:50:11

    文/宝木笑

    2010年代进入最后一个月,某公众号写了一篇《贪财的鲁迅》,作者将鲁迅描述成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说鲁迅“凭借过人的商业天赋,在文字变现上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殊不知离开了独立的经济来源,鲁迅的骨头还能硬多久”,在文章结尾作者又卖起了理财课……这件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广大网友特别是年轻人并没有像此文作者估计的那样——被他的“妙论”倾倒,自然也没有买他的理财课。相反,无数人在力挺鲁迅,大家站出来说话的那份愤怒,在默默传达着一个信息:即使在商业化发达的今天,一个民族的精神底线依然是不可触碰的。

    那位身体瘦削,皮肤黄里带白,脸色憔悴如大病初愈,留着隶书“一”字须,头发仿佛根根直立的先生,其实早已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底线之一。这位19世纪的80后,当年也像我们一般“跨世纪”,然而他却遭遇到近代中国最艰难和困苦的时代,在无数愤懑和压抑的夜晚,他毅然弃医从文,走向了那条普罗米修斯之路。那位原名周树人、曾经游学东瀛的绍兴青年,环顾四周如铁的暮色,在蓦然发现自己已然“奔四”的时候,于人生最困顿迷茫的时刻,愤然开始写作一篇叫做《狂人日记》的小说,并启用了自己的新笔名——鲁迅。

    鲁迅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写作600余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我们在语文课上已经学习了其中不少名篇。鲁迅先生的杂文犀利异常,几乎独步当时文坛,散文、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翻译和古籍校勘等都造诣颇深。其小说虽然没有长篇,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均达到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质量顶峰。今天我们主要以《鲁迅小说全集》为例,从鲁迅先生的小说入手,去思索为何鲁迅先生凭33个中短篇便在文学史上不朽,《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社戏》等名篇,为何最终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学基因和精神重构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为何这位我们很小就在课本里读到的大师会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鲁迅是怎么把近代中国人写透的?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学期我们的中国现当代只学了一位作家,那就是鲁迅。后来成为我导师的那个干瘦老头当时就说,谁小瞧鲁迅,谁就是相当无知和没文化。老头是个老愤青不假,但学问绝对好,他当年的教诲至今萦绕耳边。老头儿愤然说起很多人对鲁迅小说的误解甚至是刻意的贬低,说起小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说为什么文学理论小说创作部分这么多年一直将“塑造人物”置于“构建故事”之前,鲁迅小说是如何把近代中国人写透的,“国民性”是怎样从此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一直十分警惕的阿喀琉斯之踵……

    每个版本的《鲁迅小说全集》其实都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再次研究和整合。我们将《故事新编》神话、传奇和故事的重新解读和弦外意义暂且搁置,那么《呐喊》和《彷徨》则最直接地反映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事变,是名副其实的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鲁迅小说并未刻意追求当时世界小说最时髦的写法,反而回归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刻画传统,通过对小说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最终完成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史写作。

    正因此,鲁迅先生几乎每一篇小说里都塑造了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小说人物。“阿Q”、“孔乙己”、“狂人”、“祥林嫂”、“闺土”、“涓生”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早已成为我们独有的文学符号和精神意象。如何写透中国人的形象?这实在是一个过于宏大的问题,然而却并非无迹可寻。我们这个民族经过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儒家舍己入世的群体理性教化和乡土亲缘社会的育成,渐渐决定了我们的形象不会由某个单一的性格人物显现,我们是一个更偏重于群像特质的民族。鲁迅小说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写透中国人,就是因为将这个本质看得透彻,所以鲁迅先生才会提出他的小说人物是“拼凑起来的角色”的著名论述。

    鲁迅先生用“杂取种种人”的特征来塑造自己的小说人物,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就在这片土地上如此地生活。张三不是我们,李四不是我们,王五不是我们,但张三、李四和王五在逛街、公司、学校、饭店、开车、吵架、购物、恼怒、嬉闹中的种种片段拼凑起来,就是我们。所以,鲁迅说他笔下的人物“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而“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孔乙己不是一个个例,而是当时千千万万个饱受封建教育和文化毒害的读书人中的一个,在他的身上有许多下层知识分子的弱点和悲伤。阿Q更是个多面体,他的懦弱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性格,他的精神胜利法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创造,他背地里吐唾沫的动作是我们在某个街角的愤愤不平,他面对欺辱的自我安慰又是我们苍白含泪的平庸日常。所以,阿Q才成为最经典的小说人物形象屹立不倒,因为他不是一个人。

    我们都是天生的卧底者,我们习惯于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而这也是我们从小受到的熏陶。要写透中国人,还需要长期的沉观默察,需要抓住我们某个暴露自己内心的瞬间,用精准的白描之法进行画龙点睛。这种方法在《故乡》里杨二嫂的描写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鲁迅只用了短短几百字,就勾勒出她那圆规形的身材和尖嘴薄舌、能说会道、泼辣放肆、非常爱占小便宜的性格。而鲁迅在《孔乙己》中只用“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话,就把孔乙己这个人物已经失去走进酒店里屋喝酒的资格,却又不愿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愿意走进劳动者行业的悲剧性格揭示得清清楚楚。

    为什么现实主义并不是鲁迅的全部?

    当年的鲁迅因为见到太多国人的麻木,愤然弃医从文,立志要通过自己的文字“改革国民性”。所以,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现实主义是绝对的主体,是根骨,是内核。他写每一篇小说,塑造每一个人物,都怀着一种早已植入内心深处的宏大目的:完成对当时中国的针砭时弊,开启对当时大众受到的残酷压迫和思想上的扭曲毒害的沉重控诉。但这往往给很多人一个错觉,认为鲁迅的小说其实是凭借批判现实主义的主题取胜,是革命性的胜利,而不是文学性的胜利。这其实是不完全了解鲁迅小说的最突出表现。

    事实是,鲁迅作为百年前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他和当年那批著名的民国学人和大师一样,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学养功底,学贯中西。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把中国的小说写作传统梳理研究得明明白白,而这种文学史研究没有东西文学比较的深厚功底,是不可能出优异成绩的。鲁迅对于西方小说的创作手法是捻熟的,一向主张“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他认为作家“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因此,在鲁迅的小说中,批判现实主义是根骨和精神,而在具体的小说笔法上鲁迅多采用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狂人日记》寄托着鲁迅批判现实主义的核心目的,他要揭露封建统治表面上的仁义道德和骨子里的吃人残忍。但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中,鲁迅则完全打破了笔法的束缚,他的小说写法即使放在今天依然十分“前卫”和“时髦”。《狂人日记》是鲁迅最有明显象征主义色彩的作品,他描写了一位患“迫害症”的精神病人,由一个狂人的疯言疯语,揭示自己的文本主题。鲁迅在狂人关键性的疯话里,精心安插了含有深意的双关语,比如从每页写着“仁义道德”的书本里看出满篇写着的却是“吃人”两个字。

    另一名篇《药》写了两个悲剧:华老栓愚昧迷信,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最后小栓还是丢了性命;反清革命志士夏瑜,因为伯父告密被杀害,一腔反清热血却成为连给别人治痨病也治不好的“药”。在小说近乎哥特风格的阴冷暗黑的叙事中,鲁迅不动声色地将象征主义等内容掺入其中。比如两个悲剧的主人公一家姓“华”、一家姓“夏”,合起来恰恰是我们中国的古称“华夏”。这样便一下子把两个家庭的悲剧上升成了一个民族的悲剧,把小说中蕴含的意义升华到了一个源于现实主义却又高于此的层面。

    这种让人喘不过气的笔法也并非鲁迅的全部,鲁迅还用浪漫主义等手法从另一个角度塑造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他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凭借小说的力量,唤醒人们的良知和勇气。在《社戏》里,鲁迅回忆儿时和朋友一道看社戏,回忆许多年前“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中人们的生活情趣。这很有点儿当下80后、90后怀旧的味道,那时的人们生活虽不富裕,却是那样自如愉快。那时的人们纯朴诚挚,所有人都热情好客,甚至会引人“偷”自家地里的豆子请客。那时的人们每个人都有李子柒的范儿,辛勤劳作,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充满自豪,六一公公因为自己种的豆子受到“迅哥儿”的称赞而高兴得“感激起来”。现实主义不是鲁迅的全部,鲁迅的小说抨击黑暗,但也一直为光明留着足够的空间。

    鲁迅精神为什么永不过时?

    除了主角和配角,鲁迅小说中还有一类人物的塑造极为经典,甚至成为鲁迅小说最鲜明的标签,那就是小说中的“群像人物”或者说“看客角色”。鲁迅小说的主角和配角大多是典型形象,他们性格丰满,给人印象深刻。而典型形象周围的“看客”角色则相反,鲁迅在小说中几乎没有对他们进行过肖像描写或表情描写。在鲁迅的笔下,这些“看客”是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小说中没有眼睛、没有嘴巴、没有形体、没有衣着,有的只是一些声音和一些语言。比如《药》中的康大叔,《祝福》中的卫老婆子、柳妈,《明天》中的红鼻子老拱,《长明灯》中的阔亭、三角脸、方头,还有华老栓茶馆里聚集的“茶客”、咸亨酒店的“酒客”以及社会上众多的“胖孩子”、“花白胡子的人”、“驼背五少爷”等等。

    在《呐喊》与《彷徨》中,“看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仿佛是无思想、无意识、行为盲目的僵尸。但他们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活动载体,他们对社会的最大危害在于在暗处制造舆论、传播消息、推波助澜。更让人痛心和愤恨的是,“看客”几乎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深谙那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和处事规则,他们活得很好,活得很开。他们欣然接受自己舆论工具的角色,他们欣喜于在暗处起哄和在道德高地上指指点点的快感,他们让人心烦却又挥之不去,他们就是鲁迅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国民性。

    鲁迅其实在“看客”群体的塑造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因为这些“看客”从阶层划分来说依然属于“广大群众”,他们的品质中依然有着大众的基本特性,比如质朴、勤劳、懦弱等。然而,鲁迅偏偏要特立独行,要“以偏概全”,偏偏要去写他们在生活中的无聊、卑下、恶毒和愚昧。而这也让鲁迅在当年就受到极大非议,攻击他的人仿佛抓住了天大的“把柄”,认为鲁迅这是在给民族和国家抹黑,这是对民族和国家的背叛,是对广大民众的诋毁和敌意。

    其实,这正是鲁迅精神之所在。鲁迅的精神是独立的、批判的、怀疑的和战斗的。终其一生,鲁迅都在坚守着自己“爱人类”的方式。爱的方式有很多,充满温情、甘为孺子牛的方式是爱,而如尼采那般拒绝同情和怜悯,以决然的姿态直刺人类阴暗的方式同样是爱。鲁迅精神的独立、批判、怀疑和战斗并不是为了圈粉而哗众取宠,并不是为了带货而故意制造话题。他的目的是深沉厚重的,他要“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根本不是丑化群众。

    鲁迅和他的小说,鲁迅和他的精神,就是要让中国人摆脱千年以降“看客”的国民性,还我中华民族本来的昂扬向上和热血阳刚。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对于鲁迅和他的精神,除了开篇我们所说的那些无知、无良甚至无耻的个别情况,今天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一种蓬勃的朝气和幽默的善意。鲁迅的很多名句被引用和改用,鲁迅同时代的很多作家在今天的互联网世代中已经陌生,但唯独鲁迅反而爆红。非常冷峻的鲁迅圈粉无数,成为超级大网红,甚至有网友调侃:“所有网红合起来都抵不过一个鲁迅”。时代在变化,表达支持和崇敬的方式也在变化,网络时代成长的我们并没有忘记鲁迅,因为这个世界虽然日新月异,但鲁迅先生的精神永不过时。

    对于“看客”,鲁迅先生曾经说他要“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是的,先生虽然严肃冷峻,但却是外冷内热,他内心最深处一直满含着深情和期待。所以,不管是鲁迅的小说,还是他的杂文散文,除了我们提到的那些创作技法的精妙之外,世人爱戴鲁迅更是因为他看待世界的锋利眼光、对待世界的独立精神以及拥抱世界的深沉感情。他所生活的20世纪前期的中国,国家衰亡、战争不断、血雨腥风、生灵涂炭,整个国家和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整个民族和民众处于价值观的轰毁之下。

    什么是底线?什么是良知?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国民?应不应坚守?如何去坚守?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被抛在中华民族的面前,需要每个炎黄子孙去扪心自问,用心作答。当《故乡》里中年闰土嚅动着叫出“老爷”时,当《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说自己像“蝇子”一样“飞了一个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时,当阿Q死到临头还浑浑噩噩地为没有画好一个圆圈而懊恼时,当祥林嫂直到临死前还在执拗地提出有没有地狱的疑问时,当《孤独者》魏连殳那受伤的灵魂连同他那像深夜里狼嗥一般的哭声一同崩裂时……我们明白,先生的答案就在他的文字里,先生的精神就在那里闪着光。

    这,就是鲁迅,虽然他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有些陌生,但他永远不会过时。

    因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要真正活着,就一定得有那么一点点精神。

    后记: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他的寓所与世长辞。从10月19日至22日安葬四天间,赴万国殡仪馆瞻仰先生遗容以及参与葬礼者,前后多至数万人,先生灵柩上覆盖着由宋庆龄和沈钧儒制作的白绸旗子,上面绣着三个遒劲的大字:民族魂。

    叶圣陶先生在《相濡以沫》一文中写道:“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一个个自动组合的队伍,擎起写着标语的旗子或者横幅,唱着当时流行的抗敌歌曲或者临时急就的歌曲,从上海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墓地,大家动手铲土,把盖上‘民族魂’的旗的鲁迅先生的棺材埋妥。这样的事,上海从未有过,全中国从未有过了。”

    —END—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epub(189+)
  • 差评(550+)
  • 图文清晰(568+)
  • 收费(251+)
  • 少量广告(285+)
  • 三星好评(564+)
  • pdf(148+)
  • 情节曲折(280+)
  • 超值(577+)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 2024-12-14 23:55:4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谢***灵: ( 2025-01-03 19:16:22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陈***秋: ( 2024-12-10 18:22:0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融***华: ( 2024-12-25 10:34:39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冯***卉: ( 2024-12-14 08:06:18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冉***兮: ( 2025-01-08 14:02:1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潘***丽: ( 2025-01-01 22:28:45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瞿***香: ( 2024-12-29 11:57:0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曹***雯: ( 2025-01-02 13:13:17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孔***旋: ( 2024-12-23 04:17:48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苍***如: ( 2024-12-16 12:22:37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隗***杉: ( 2025-01-04 23:12:3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冷***洁: ( 2024-12-31 18:30:0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邱***洋: ( 2024-12-15 01:45:5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石***烟: ( 2024-12-20 13:25:24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