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王国维传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王国维传》新的看点:全面追述了王国维代溥仪撰“谕葬”张勋碑文的前因后果、酋次权威披露了谕葬张勋的“忠武碑文”的全文、生动揭示了溥仪小朝廷与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段祺瑞等人的关系与矛盾。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生须惜少年时 一 出生与时代 二 故乡的人,故乡的潮 三 清寒家境传书香 四 私塾·庭训·游戏 五 笃志坟典,心向新学 六 艰难备尝的科举考试第二章 维新潮中露才学 一 来到了《时务报》馆 二 入读“东文学社” 三 知遇罗振玉 四 忧愤赋诗咏“变法” 五 予固非匠石,而公则精梓也 六 学以致用攻英文第三章 世纪之初再抉择 一 参加“出洋考试” 二 书赠《咏史二十首》 三 咏史图自强,加注斥排外 四 试译《势力不灭论》与初介歌德《浮士德》 五 题照别罗氏,悲欢世纪初 六 留日忧国运,归来逢“变法”第四章 迎来了“兴学热” 一 “兴学热”中忙编译 二 辨哲学之惑,论教育宗旨 三 就任通师教职,质疑张謇“废庙立学” 四 《叔本华像赞》与《西洋伦理学史要》 五 “独学”中的辉煌:《红楼梦评论》第五章 邀游“教育世界” 一 主编《教育世界》 二 礼赞孔子,推尊托翁 三 译介“教育小说”,益以编者所闻见 四 本“独立、自由”之精神,批驳张之洞“废哲读经” 五 痛诋“平凡主义”,抨击“以官奖励学问”第六章 从《人间词》到《人间词话》 一 沧浪亭畔寻诗去 二 在学术反思中返读康德,为梁启超指“谬” 三 做了“相国门生” 四 在“官书坐位”中译刊名著,向辜鸿铭叫板 五 你的词就叫“人间”吧! 六 《人间词》的哲学意蕴 七 《人间词话》的写作与问世 八 文论的明珠,不朽的经典第七章 在“学学山海居”里耕耘 一 北京安家 二 “学术转向”中的第一著:《戏曲考原》 三 “学学山海居”里的奠基作:《曲录》 四 学术遗迹:“词山”“曲海”间的几项耕耘成果 五 《宋元戏曲考》的写成及其开创性贡献第八章 辛亥东渡 一 定计东渡,寓居京都 二 咏史痛诋“狐媚”术,辛亥风云蕴笔底 三 《颐和园词》:封建王朝的最后挽歌 四 攻究文史,发兴“温经” 五 以新眼光论述国学,协同罗氏考释攻关 六 新著迭出,硕果累累 七 应约撰札记,艰难度岁月第九章 丙辰归国 一 新春佳节返上海 二 “包办”杂志,拒迁“哈园” 三 二考一论,轰动学界 四 面对新文化大潮 五 指导演习古礼,讲授《经学概论》 六 《观堂集林》背后的故事第十章 “骑马”紫禁城 一 进了“南书房” 二 上书溥仪“论政学” 三 竭尽“愚忠”发抗议 四 煞费苦心撰“忠武碑文”第十一章 清华园里欢与悲 一 清华研究院第一位到任导师 二 娓娓动听讲古史,老老实实说“不知” 三 长子英年之丧与挚友断交之痛 四 自沉昆明湖 五 自沉以后的遗响:遗书、遗折与遗墨第十二章 沉痛的历史教训,不朽的学术业绩 一 巨大的社会反响 二 沉痛的历史教训 三 划时代的学术贡献 四 引领学术新路的不朽业绩后记
作者介绍:
陈宏祥,1937年出生,上海嘉定人。长期从事文史编辑、研究、写作的资深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所著《王国维与文学》、《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王国维年谱》、《王国维传》及《注批》等论著,曾相继获北方十五省、市、区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曾荐其《王国维与近来东西方学人》、《王国维年谱》为研究王氏生平学业“不可不读之书”;《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评论》及《新华文摘》等均载文评价陈著诸书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国维研究之新水平,影响普及海内外。此外,其执笔统纂《谭震林传》、《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等传记著作,亦享有广泛的声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王国维传》新的看点:全面追述了王国维代溥仪撰“谕葬”张勋碑文的前因后果、酋次权威披露了谕葬张勋的“忠武碑文”的全文、生动揭示了溥仪小朝廷与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段祺瑞等人的关系与矛盾。
精彩短评:
作者:子清慕竹 发布时间:2012-05-08 09:16:14
走进王国维
作者:Roger 发布时间:2021-11-08 09:51:53
搬砖需要而读。
作者:糖水圆子 发布时间:2022-10-26 15:15:41
资料非常翔实,一看就是耗费了著者很多心血。可惜驾驭资料的能力稍显不足,读起来时有游移冗余之处。
作者:Gina 发布时间:2010-12-31 17:12:17
国学大师,传记
作者:有椒 发布时间:2022-09-08 22:34:55
了解王国维生平及学术大致的很好的读物。以辛亥后赴日和归国为界,王国维学术生命约有三段,第一段关注美学、哲学及近代教育、心理等;第二段关注经史考据学,但其中酝酿着近代的学术因素;第三段是第二段的延续,亦是王国维政治生涯的主要阶段。书中对王国维词用典有不少解释。
作者:西峰秀色 发布时间:2021-09-06 20:48:28
我只感到,为了现在暂告一段落的工作的完成,需要休息!为了新的探险,需要自由!——奥雷尔·斯坦因
西域游历丛书第3本ーー《尼雅遗址和安迪尔遗址》看完了。斯坦因是一位富有学养,多愁善感,精力充沛,极其热爱考古事业,对历史研究有着异于常人的耐心和信心。
最后有一个斯坦因半法学调查的事情特别有趣!
开始看下一本:《重返和田绿洲》
深度书评:
失行孤雁逆风飞——违抗进化潮流的王国维
作者:倒悬之民 发布时间:2016-07-04 08:36:01
浣溪沙
王国维
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
陌上挟丸公子笑,座中调醯丽人嬉。今宵欢宴胜平时。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及词中的“造境”与“写境”,“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浣溪沙》之“天末同云”便属于王氏典型的合乎自然所造之境。而此“自然”,也刻画了一只逆风飞的失行孤雁,无家可归,遭到了陌路上携带弹丸的“公子”所击落,最终也因符合“弱肉强食”的“自然”之理,而成为欢宴中的一味加料菜。熟悉自然进化之理的王国维,对于“弱肉强食”之境,也曾作出过客观之介绍,他赞扬《列子》“齐田氏祖于庭”一篇中的“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生之”是“不可谓非一卓见”而“别开生面之见地”。对于中国传统所流行的人本主义目的论而言,自然进化之理,也代表着一种超越人本中心的立场而客观看待万事万物的超越思路。然而,“体素羸弱,性复忧郁”的王国维,对于那“客观可信”的自然进化之理,也不能让他捕获到情感中的“可爱”,只因它缺了点人情味,虽然这人情之理并不能用那冷冰冰的科学进行证明。失行逆风飞的孤雁,作为弱者的一方,如若也注定了被自然天理所淘汰的命运,这一自然的正确,所带给王国维的,也只能是又一次的悲叹了。
词人所造之境,再怎么贴合词人自己之心境,那刻画出来的外境,毕竟也只是与己无关的他人之遭遇。虽然王国维也曾在《红楼梦评论》里,论述求得解脱的两种路径——天才之解脱与通常人之解脱。观他人之解脱而求得自己之解脱,此为天才之解脱,就如惜春与紫鹃,这种解脱是超越的,神明的解脱。而通常人之解脱,一定要觉自己之苦痛,自己亲身经历着世间的冷暖与苦痛,疲于世间之是是非非而求得解脱,就如贾宝玉一般,这种解脱是人类的解脱,美学式的解脱。王国维自己也正如他所构造出的理论一样,走了一条通常人之解脱方法,同时,也违背了他自己的理论,用自杀的方式帮助自己走上了解脱之路。深谙世事炎凉的王国维,可以创造出孤雁的惨剧,也可以分析出解脱之道的路径,而却无法在自己的生命信念遭到危机之时,为自己寻求到解脱之境,而不得不求死以求解脱。王国维理论否定死亡,而为何选择了死亡,这成为了一个思想之谜。
要解答这一思想之谜,恐怕又得回到“进化”一词上来理解。自从严复翻译《天演论》之后,进化一词成为了知识界的一股全新的浪潮,并成为了用以改造社会的理论依据。而又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化与科学成了一对孪生兄弟而相互依托。进化符合科学之理,反之遵循科学又必须去追求进化。而吊诡之处在于,我们整天把科学挂在嘴上,而百年来中国又几乎未在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上获得哪怕一丁点的突破,而同时科学却又几乎成了每个中国人心目中的一种世界观,并用这样一套科学的世界观来解释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发展进程被解读为科学理论式的发展。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科学理论在当时的中国以至于今天,都迅速地僭越为科学主义,科学主义不在于解释自然的变迁,而毋宁是用来解读社会与改造社会。第一个明确把科学与进化的历史观糅合在一块的思想家,非黑格尔莫属。黑格尔自信着自己的体系是一种科学,他一生的工作都是要将哲学上升一个台阶,达到科学的境界,他借助着辩证的发展,使得科学成为了一种必然发展的进程,进程的前端也正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乌托邦。科学与进化,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了一股全新的信念,自信着要走向那没有硝烟的人间天堂,为了快速实现乌托邦而大步向前走,并需消灭掉现世间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阻碍。对于进化的狂热,对于未来的自信,整个国民都为之疯狂。在那个年代里,少数清醒并明确摆脱进化至上观这一思想的思想者之中,章太炎算是鲜明的一位。章太炎对于进化的解构是彻底的,他不是直接地否认进化,而是在肯定进化的前提之下,看到了进化的双向性,以不同于其他进化论中的单向性。单向的进化论塑造了由恶向善的进化,由不完整向完整的进化,由欠缺向完美的进化。章太炎却站在进化的立场上,发现了善在进化的同时,恶也在进化;道德在进化的同时,不道德也在进化。章太炎揭示出了二元对立的双方都在共同进化,这一思想突破了单向进化的空想性,也把进化极点的那个至高无上的终极目标给瓦解,使得进化无法抵达到一个彻底完美而无恶的乌托邦。章太炎的思考是理智的,然而章太炎一个人的理智又怎能扭转当时为进化所驱使的民众与精英们的狂热感?
而早已深谙进化之理的王国维,却在进化这一观念成为席卷全国的浪潮之际,虽未能如章太炎这样明确地用学理来瓦解掉进化论,而他的一系列举动,更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违背着当时社会的潮流,成为了他在《浣溪沙》中所创造的那无家可归,又在逆着风向飞行的“孤雁”。如果大风猛烈吹行的方向正如历史进化的潮流的话,那逆风飞的孤雁,不就犹如违背这一潮流的孤寂者吗?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在名义上灭亡了,同时中国也在名义上实现了共和。当时事实的进化与否或许未必能做出立刻的断言,但观念上的进化已然成为了知识界和民众的信念。而一直以来引进着西方近代先进思想的王国维,在清朝覆灭之后,没有走上那顺应观念中的进化的潮流,而是毅然当上了清朝的遗老,留着那根遗老象征的辫子。辛亥后,王国维随罗振玉东渡日本避难,在日本的他也时刻关注着国内局势的演变。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后,袁世凯按耐不住寂寞,终又洪宪称帝,过了一把皇帝瘾后在全国的唾骂声中死去。王国维自然也隶属于倒袁者之一,只不过王国维痛骂袁世凯不是因为他称帝,而是因为他称着和清不一样的帝。1918年,王国维满载着学术成就和心中些许的不安,拖着那遗老象征的长辫而回国。辛亥以后,王国维的学问做出了最终的转向,经过了这一次的转向,他彻底抛弃了可爱的人生哲学和文艺理论,转向了可信的历史考据,在一个他理应相信而在情感上又完全不爱的时代里,王国维把自己的情感用故纸堆与古文字进行了掩盖,在金石甲骨与历史考据中获得了惊人的成就,每一项研究都足以开历史研究风气之先,王国维成就之高以至于被胡适认定为当时旧学功底极强的四人之一,另外三人则是梁启超、章太炎与后来被农民革命军所处决了的叶德辉。他的学问转向了旧学,他的政治寄托也停留在旧的清王朝,在旧时代曾经“先进”的王国维,到了新时代却突然变得“落后”。而先进与落后,这样的言说方式,又是彻底进化论式的思维方式。对于秉持着进化思维的我们而言,终究难以理解,王国维为何甘于守旧,旧时代对于王国维究竟又有什么值得他去迷恋的地方?从利益上而言,他与那些因大清灭亡而失去自己曾经优越地位的遗老们不同,王国维本是科举考场的失意人,清王朝时期也未能谋得一官半职,旧时代没能给他带来一点的利益。在时务报馆工作之时,还一度落魄到生活拮据,亏得罗振玉的赏识与救济才摆脱了生活的窘迫。从功利的角度而言,王国维没有任何守旧的必要。从思想的先进性而言,他又早已在1904年批驳张之洞“废哲读经”的教育理念之时,提出了“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并且于1905年,在批判张謇“废庙立学”的文章中,最早地呼喊了正义与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这些思想的公开发表距离清朝灭亡还有六年,距离新文化运动还有十年,王国维真可谓是最早地触碰到西方政治思想精髓的中国学者。可就是这样一位曾经超越时代的学者,在清王朝灭亡后,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清王朝这边,进了紫禁城,当上了南书房行走,成了大清皇帝同学少年,整日陪溥仪皇帝读书。当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之时,直系军阀冯玉祥突然倒戈,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溥仪皇帝驱赶出紫禁城,一件在进化者眼里大块人的一次事件,在王国维心目中却是一次毕生之大耻,还一度要拉罗振玉一起去投河自杀,亏得家人阻止方才幸免。这一系列看似愚昧守旧而不可理喻的观念与行为,发生在他的身上,也确乎难以理解。然而,我们虽很难理解王国维的守旧而不先进,却能明确看到王国维那股守旧的决心,与一般的因清朝灭亡而利益丢失的遗老决然不同。
因此,对于王国维的守旧,也就难以用“奴才”或“落后”等言语来解释。较为合理地理解依然是陈寅恪所解读的“文化”信念,“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爲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而旧式的清王朝,又是旧文化所依托的国家制度,制度的灭亡也势必象征着文化的灭亡。陈寅恪的解读可以比较地具有着通透性。然而,又难以为时人所理解的是,陈寅恪为何又将王国维的自杀与“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相关联。王国维所迷恋的旧制度与旧文化,在五四以来的叙说话语中,与现代的民主、自由等理念决然对立,对于旧文化迷恋的王国维,在哪一个角度可与“独立”与“自由”相联系?
实则陈寅恪所甚赞的“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只能用以针对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类群体即文人士大夫。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自古就有一股违逆潮流的犟劲,他们从不担忧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是否符合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从不因为自己的“落伍”而惊慌失措,相反他们在意的只是理念是否符合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理想是否在现实的世界中得到实现。时代的潮流往往演变成为一种典型的政治正确,顺应这一潮流也就成为了向时代作出低头与屈服。而在进化观念猖獗的百年中国,历史进化的潮流不仅是历史事实,更是每个人所必须秉持的信仰,成为了一种伦理。在这一信念之下,任何不符合潮流的旧文化、旧人物与旧事物都相继遭到了淘汰。而淘汰的过程,在进化信念的执有者这里不再是一个苦痛的过程,相反是一个激情亢奋、迈向新时代的理性自信感的彰显。孙中山用最为通俗的话语将这股自信表达了出来,他在王国维的家乡海宁县题下了“当今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著名历史预言。这样的断语开启了百年激烈的革命历程,革命成为了进化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根本推动力,只因革命能迅速地将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存在给消灭,迎来新时代中的新事物,正所谓“不破不立”。同时,革命的至上也使得革命成为了一种伦理,违背伦理甚至成了一种罪责——反革命罪。反革命罪出现于20年代的北伐,结束于改革开放的90年代,在90年代反对“反革命罪”的学者议案中,学者指出“反革命罪”成为了政治上对于不同意见者压迫的法律工具。“反革命罪”在它演绎的最后命运退化为单纯的权力斗争工具,但如若在“反革命罪”形成的初期就将它理解为单纯的“权力”之间的斗争工具,就未免太轻视了“反革命罪”这一法律背后对于革命的那种信念感,那种自认为自己抓住历史潮流的自信感,对于孙中山历史断言的尊崇感,这样的一种信念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旧事物,都顺理成章地必须被消灭,这种信念所带来的危害,不是信念中的邪恶感,反而是信念中的善良感。
在推动国家未来善良感的驱使之下,善良的信念在进化的科学原则指导之下施行着革命中的杀人这一邪恶举动,目的的善良与行动的邪恶,成为了百年革命历程中的最大的悖论。于是,任何行为中的罪恶,因为目的的合理,开始变得顺理成章。反对农民革命的叶德辉,在这一善良的目的中,被善良的革命者用邪恶的手段所处决,这不得不说,深深地刺激了北京的王国维,或许他已然感到,留有辫子的王国维,等待他的也将是被善良的目的所“拯救”——改造思想或消灭。这对于尊严至上的士大夫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屈辱命运的必然,为此,王国维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内心早已认定自己饱受屈辱的王国维,已然不能接受那善良的感化与消灭,对于一个独立人格的士人,莫过于最大的耻辱。作为孤雁的王国维选择了死亡,选择了违逆历史的潮流。而历史却又证明,在历史进化疯狂的革命年代中,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地紧跟时代,终究也被时代的狂飙所吞噬。
进化啊进化,多少罪恶借汝之名。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生
作者:森林沐雨 发布时间:2019-08-31 20:05:18
1
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1877年12月3日,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一户书香门第,随着一声不算响亮的啼哭声,一名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后来享誉中外、星耀中国文学史的国学大师——王!国!维!
据传,王国维出生时,突降大雨,站在屋外等候儿子出生的王乃誉,仰观天象,心中喜忧参半。喜则:天气骤变,预示着出生之人必不平凡;忧则:不甚嘹亮的哭声,说明婴孩身体羸弱。
王国维字静安,出生之地盐官,是钱塘江著名的观潮胜地,而海宁市自古名人辈出,最著名的要数著有《搜神记》的魔幻小说鼻祖,东晋文学家干宝。
如果你对干宝不熟,这里再举一个晚王国维二十年出生的文学大咖——徐志摩,他也是浙江海宁人。
王国维出生寒门,三岁丧母,父亲王乃誉是位承传书香的儒雅君子,做过县衙里的师爷,对书画、金石颇有研究。
王乃誉对长子王国维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六岁送他进私塾,不惑之年辞职在家,亲自教儿子题诗对作。有趣的是,放在今天,王乃誉绝对称得上育儿教主,他把儿子成长足迹通通写到了日记里。
例如,他在1891年的日记中,提到督责儿子练字时的情形:
“初为静安指示作字之法。游衍随意,尚不足遣。盖久闲欲骤坐定甚难,可知懒惰害人,而人不自觉,犹马之脱辔,鹰之脱 鞲,一纵不可复收。少年宜自惩戒也。”
父亲的谆谆教诲,使王国维唯惜时光,苦读不辍,十六岁考中秀才,跻身海宁四才子之首。这时的王国维常与同伴谈古论史,校勘疑误,已初具学者风范。
他在词中咏道:“跌宕歌词,纵横向书,不与遣年华。”
若你认为王国维只知道啃书本,那就大错特错了。
王国维可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除了与书册为伴,文玩、金石、猜谜、摔跤,课业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呀!
不过,从照片上看,大师瘦弱的身板,摔跤应该差了点。
鲁迅曾说王国维老实得像个火腿,胡适也曾直言,读王国维的诗,以为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实则人很丑。
虽然长的难看,但古训有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才华高迈之人,从来不靠脸吃饭。
青年王国维
2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少年就名噪乡里的王国维,还只是个穷秀才,离一举登科,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要想做官,得先考中举人。
辛弃疾在《鹧鸪天.送廓之秋试》里写到“待到明年青云去,笑看人间举子忙。”说的就是考中举人后的惬意。时值青春年少的王国维,虽只有秀才功名,却已有此轻松的心态。
因不屑时文八股,他在秋闱考试中交了白卷。
牛X吧!
貌似老实的王国维,骨子里自有他的桀骜不驯。清王朝的衰落,科举考试的腐败,使王国维向往新学,奈何家贫无钱供他留学。迫于父亲的压力,王国维五年两应乡试,皆名落孙山。
此时的王国维,年过弱冠,奉父命,未立业,先成家。
1898年元宵节刚过,王国维进入上海《时务报馆》,顶替朋友担任书记员兼门房,他的老板就是大名顶顶的汪康年。
先敬罗裳后敬人的上海滩,衣着落拓的王国维,犹如土包子进城,难免不遭人欺负。本是顶替朋友入职,本该同工同酬,可发工资时,别人二十块,他只有十二块。
王国维当然不服!找账房理论,得到的答复是:“你就这么多!”言下之意,你爱干不干!气得王国维差点辞职。幸有父亲劝慰,才有之后结交罗振玉,进入东文学社学习的机会。
有时候忍一忍,就会海阔天空。
尽管被老板克扣工资,但在时务报期间,王国维眼界大开,见到了许多维新派人士,受新思潮影响,使他忧心时局,眼见风雨飘摇的清政府,面对外强割据,毫无招架之力。
他在忧愤中写道:“欲从鸿鹄翔,铩羽不能遽。”这一年,王国维21岁,身居斗室,却有魂驰关山的志向。
可惜,王国维的才气并不受汪康年的待见。这只能说汪康年没有眼光,他没想到自己手下的门房,以后会成为中国响当当的国学大师。
好在,千里马总会遇到伯乐。
一天傍晚,同事都下班嗨皮了,王国维就着半包花生米,二两白酒,在工位高声吟诵《两都赋》,声音苍凉凄美,恰好被来报馆谈业务的教育家罗振玉撞见,攀谈间,罗振玉惊叹这个其貌不扬的门房竟是个饱学之士。
罗振玉赏识王国维的才华,请求汪康年减少他的工作量,让他可以有时间到东文学社学习外语。汪康年表面答应,私下不但没减少王国维的工作量,反倒给他增加了许多译文事务。
王国维整日疲于奔命,终于累倒了。
罗振玉得知后,二话不说,帮他离开了时务报,免费让他在东文学社学习,还委任他为学社的事务老师,每月发三十元的工资,比《时务报》增加了一倍多。
这是王国维人生一次重要转折,从此他的人生和罗振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国维和罗振玉
3
一餐灵药便长生,眼见山河几变更
慈禧扑灭戊戌变政,王国维悲伤不已,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学习英、日文上。在东文学社的两年半,他接触到了西方康德、叔本华的哲学,严译了《天演论》、《势力不灭论》等西方著作,并在罗振玉的资助下留学日本。
一心科学救国的王国维,选择进入东京物理学院。文科生选择理科专业,难免悲剧。四个月后,因为专业不对口,加之脚气病发作,王国维提前归国。
可见选择专业,一定要从兴趣出发。
1901年7月25日,颟顸无能的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按着脖子签订了《辛丑条约》。可叹,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近代屈辱的百年史。民族蒙耻,国家遭难,垂帘听政的慈禧,只知享乐,无力回天。
王国维在家中休养,等待考取“官派”留学的机会,改赴西洋。罗振玉来电极力劝说,王国维放弃留洋计划,1901年9月追随罗振玉进武昌农校任职。
同年,慈禧假借光绪之名,推行辛丑变法,兴学热席卷全国。王国维感叹道:“今天子下兴学之诏,时与势殆将至矣。”
不得不说,王国维极具历史眼光,四年后科举被废,再过六年,亘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寿终正寝,随后社会变革,民国开启,这是后话。
在这股强劲的兴学热中,王国维淡然处之,潜心哲学,对于张之洞奢言新政,抱慈禧大腿的行为,嗤之以鼻。
“云若无心常淡淡,川如不竞岂潺潺。”他在《杂感》七律中反讽张之洞急功图名,要知道张之洞可是罗振玉的大BOSS。数年后,他又痛批张之洞办学改哲学为读经。
可见王国维是个不折不扣的直男。
1903年4月,王国维经罗振玉引荐,到张謇创办的通江师范学校教授伦理学和国文,他自译洋教材,上课不时夹带英文,让听惯了之乎者也的贡举生们目瞪口呆。
哈哈,我们的国学大师就么fashion!
王国维敬仰张謇的才学,但对他“废庙立学”并不认同:
“原此寺之建,未必不由社会之物力。然僧侣之居处之经营之者,且数百年,则其为个人之财产,固已久矣已。乃不顾一切,以强力夺弱者之所有而有之,并使之无所控告,则自僧侣言之,谓之烈于盗贼,诚非过也......”
王国维借这篇《寺庙与学校》提出“生命、财产、名誉、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这在当时简直非主流啊,可今天看来,妈呀,太超前了!
4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在通州师范学院的半年间,王国维对叔本华和康德的研究日益精深,写就了他的第一篇哲学论文《哲学辩惑》。1903年8月,又以四言古体写成了《叔本华像赞》和《汗德像赞》,翻译了英国伦理学家西额惟克著的《西洋伦理学史要》,广泛涉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尔文、伏尔泰、卢梭、黑格尔等名家著作。
王国维的闲暇时间几乎都在写作中度过。他在《偶成二首》中写道:“玉女灿然笑,照我读奇书。”
玉女?
千万别乱想,这里玉女指的是明月。而他读的奇书,除了外国名著,也包括《红楼梦》。
1904年,王国维发表了令他名震中外的《红楼梦评论》,他以叔本华悲观哲学为立脚点,对比歌德的《浮士德》,指于《红楼梦》是超越《浮士德》的宇宙大著作。原因在于:浮士德之苦是天才之苦,而宝玉之苦则是人人所有之苦痛。
“天末同云黯四垂,失群孤雁逆风飞。”每个人的生活都在重重欲念和重压下,寻求解脱。
如果曹雪芹看到这篇评论,一定会为二百年后遇到的知音感动的落泪:“还是王静安懂我啊!”
此时的王国维已辞去通州师范学院的教职,主编罗振玉在上海创刊的《教育世界》。他一个人包揽了编、撰、译,每月写七万多字。除此之外,每天坚持读书三四个小时,然后再挤时间著书立说。
牛叉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雷打不动的自律。
通过《教育世界》的窗口,王国维抨击兴学中的腐败,痛诋“以官奖励学问”。学校应该授之以学,传之以道,而不是轮为做官的唯一“正途”,更不应该“唯学历”去评判一个人。
对于废科举之初,让成年人和年长秀才一律降受小学教育,王国维更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王国维认为,在师资严重缺乏之际,应该在普及小学的同时,兴办大学和专职学校,把年长的才秀召集起来,通过培训扩充师资力量。而不是一股脑把才秀们都撵回小学“回炉”。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回看王国维的这些观点,仍是字字珠玑。
王国维一生颠沛流离,1905年2月,随罗振玉到江苏师范学堂任教。1906年7月,又随罗振玉到了北京,出任学部总务司行走,通俗点说,就是图书局的编译,虽算不上什么官,但也算入了宫门。
可惜一直期盼他做官的父亲,已早几个月先逝。
父亲过逝不久,1907年6月,王国维的妻子莫氐也相继离逝。结婚十年,两人感情笃定,育有三子。在王国维到北京赴任前,莫氐再度怀孕,这一胎是双胞胎女婴,王国维十分高兴。
然而,时隔数月再见,妻子因“产褥热”奄奄一息,诞下的两个女婴也已经夭折。王国维聘请名医,守在妻子床前半月之久,也没能留住莫氏的生命。
“冉冉蘅皋春又暮。千里生还,一诀成终古。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来生,只恐来生误。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
与爱妻相约来世,可谓字字断肠。
数月后,噩耗再次传来,继母亡故。接二连三的打击使王国维一度颓废。膝下三子无人照顾,王国维在岳母主持下,娶了莫氏表甥女潘氏为妻,举家迁往北京。
35岁的王国维
5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
如果说《红楼评论》是王国维学术的第一次辉煌,那么在他浩繁的著作中,《人间词话》绝对称得上是第二次辉煌。这本书大部分内容写于1907年秋冬至1908年夏秋,正是他接连痛失三位亲人的时期。在悲痛中,他堆首书帷,独上高楼。
他在《人间词话》里写道:“古今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关于这本书的成就,无需赘言,现今爱好国学的人,几乎人手一本。或许他早料到这本书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所以在《三十自序》中的写道:
“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
果然,天才的第一特征就是自信!
与《人间词话》同时问世的还有《戏曲考原》,之后,王国维转攻戏曲,亦是硕果累累。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王国维和好友罗振玉为躲避战乱,迁居日本京都。次年,王国维仅用三个月就写成了堪称他三大著作之一的《宋元戏曲考》。
通过考据,他大胆揭示,关汉卿的《窦娥冤》与莎士比亚的悲剧相比,毫不逊色。《宋元戏曲考》的问世,把被世人冷落的中国戏曲,请进了文学的殿堂。
在京都生活的四年多,是王国维人生最为平静的时光,没有外事分扰,平均每月就写成一二本著作,什么《简牍检署考》、《明堂庙寝通考》、《流沙坠简》、《宋代金文著录表》、《古礼器略说》等等。
甭管什么学术领域,他要么不学,学就学成专家。
鲁迅曾夸赞王国维的《流沙坠简》:“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要谈国学,王国维先生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这时的王国维名满天下,生活依旧清贫。
家中九口人,主要靠他的稿费、和帮罗振玉整理书目的工资度日。有一次,妻子和他商量柴米之事,王国维仍手不释卷,妻子一气之下,差点把他的书烧了。
1916年2月,王国维归国。
清朝已亡,民国开启。这时上海滩首富是“哈同夫妇”,哈同花园是名流政要的聚会之所。夫妻俩附庸风雅,欺世盗名,在园内开办仓圣大学,哈夫人的男妾更是以“仓颉造字”为由,信口胡诌“仓学”。
为了能请到王国维主编杂志,他们提出把花园内的两幢豪宅留给王国维及其家人居住。王国维一身傲骨,当然不受。他在给罗振玉的信中写道:“盖我辈如能委蛇取容,则辛亥以前早可得意。”
以他的学识,若贪图名利,早赚得盆满钵满。可以王国维还是受聘了。
小伙伴们别急,王国维不是奔钱去的,而是奔着园中收藏的甲骨文拓本去的,这些对王国维来说,都是可供研究的宝贝呀!
王国维婉拒园方提供的别墅,要求一手包办杂志内容,什么鬼话“仓学”坚决不刊发。
就这样,他巧借哈同花园的资源,编撰了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巜续考》,解开了甲骨文三千多年的历史。并在此期间著成了令梁启超、郭沫若等名人都赞叹不已的《观堂集林》。
清华四大导师
6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1923年清明之际,王国维突然接到溥仪小朝廷的“上谕”封他为南书房行走,官至五品,相当于现在副厅级干部,具体工作就是侍奉皇上读书。
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是已经和王国维结成儿女亲家的罗振玉,他的三女儿嫁给了王国维的长子,正是这一层关系成了两人日后决裂的导火索。
王国维被罗振玉推进了南书房,可笑的是,溥仪当面下旨让他每日侍奉其读书,可实际王国维很少见到溥仪,根本无事可做,更谈不上师生情谊。
简直浪费学者的学术生命。
1924年1月7日,溥仪心血来潮赐王国维“紫禁城骑马”,简单讲就是可以骑马进出紫禁城。这件事着实让王国维受宠若惊,不难理解,自古受此恩赐者象征拥有某种特权。
但是......这时的紫禁城皇上出门都坐小汽车了,皇后、皇妃都在学自行车,骑马又算得上什么呢?!
1925年11月5日冯玉祥逼宫,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王国维也在随从之列,他深感受辱。加之亲家公罗振玉在小朝廷争宠夺利,使王国维无法避免的陷入政治漩涡。
这些都使他内心极度痛苦。
1925年2月,清华大学一纸聘书给王国维带来了转机。
胡适牵线,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亲自登门,恳请国学泰斗王国维出任清华研究院导师。在此之前的数年间,日本的京都大学,南昌的东南大学、还有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都曾向王国维抛出橄榄枝,王国维均没有接受。
如今背负溥仪老师的尴尬虚名,王国维对公开授学更是顾虑重重,最后清华大学三顾茅庐,以研究院筹备处主任吴宓手持聘书、登门行三鞠躬之礼,才请得王国维出山。
王国维感动得无以复加,1925年,4月18日举家迁入清华园。之后清华又请到了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坐阵清华研究院,这就是著名的清华四大导师。
正是秉承“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使清华后来者居上,很快成为了学术重镇。
清华给了王国维很优厚的待遇,不但提供住房,每月放发四百元薪水,这在当时绝对称得上金领了。
这一年,王国维48岁,身居幽静的水木清华,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他的六子二女,有三子已经学业有成,拥有高薪职业。奔波半生的他,终于可以喘口气专心治学了。
可命运偏偏不从。
安稳的生活只维持了一年,1926年9月26日,王国维最爱的长子因病早逝,年仅27岁。
犹如五雷轰顶,使王国维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人变得呆郁郁的,精神几近崩溃。就在他最需要朋友安慰时,亲家公罗振玉不但没有给王国维安慰,反而因为一点误会,就把女儿带了回家,也就是王国维的长媳。
罗振玉心疼女儿守寡可以理解,可这样做未免太绝情。
可怜王国维一片苦心,他把长子的抚恤金三千元全数寄了过去。罗振玉不但不收,还以富人不受贫,侮辱王国维的人格。随后又寄来了绝交信。
气得王国维怒道:“难道我连媳妇都养不起?!”
相交三十年的挚友就此决裂。
平心而论,王国维虽受过罗振玉恩惠,但两人是相辅相成,互为成全的关系。罗振玉办教育、编书刊,王国维付出了无数心力。
由此可见,再好的朋友也不要结亲家。
颐和园鱼藻轩
7
万古离怀增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
1927年春末夏初,北伐军逼近北京,清华园内气氛凝重,梁启超听闻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运动,作了“不能不亡命”的准备。天性忧郁的王国维,在痛失爱子的打击下,变得越发沉郁。
时局动荡成了他悲观厌世的催化剂。
1927年6月2日上午8时,王国维一如往常上班打卡,和同事交待完学生考试成绩,又商量了下学期招生事宜。上午九时,他和同事借了五块钱,雇黄包车至颐和园。信步入园,在鱼藻轩前点燃了卷烟,世间纷杂,如乱云飞度在脑海中渐行渐远。
11时,留下一地烟蒂的他,纵身一跃,坠入昆明湖。
一代国学大师,就此陨落。
其实湖水并不深,王国维是以必死之心,把头扎入淤泥中,窒息而亡。他在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正应了杨万里的那句诗,“自古诗人多薄命”,王维死时只有五十岁,正值壮年。假如他的生命再加十年,在学术上定会有更多伟奇的发明和造就。
王国维的死,震惊了海内外,也震惊了在天津的罗振玉。他怀着愧疚之情自编自导了王国维“殉清”的戏码。
什么“王国维跪奏,为报国有心,回天无力,敬陈将死这言仰祈圣鉴事......”他让其四子罗福葆仿王国维的笔迹伪造了一份《遗折》,给王国维带上了殉清的高帽。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以死捍卫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是王国维真正的死因!后来坊间流传王国维是被罗振玉逼债而死,纯属罗振玉的政敌郑孝胥胡诌。
1927年6月3日,按照王国维遗愿,清华研究院为其举行了简朴的丧礼。陈寅恪扶在灵前,以三跪九叩之礼疼别挚友,吴宓亦随其后,行跪拜大礼。
很多同学深受感动,纷纷跪别大师。
1929年6月,王国维逝世两周年,由梁思成设计、陈寅恪撰写碑文的《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在清华园内落成。转眼九十多年过去,如今漫步清华园,在第一教室楼北端后山麓,仍可见此碑。
我常想,先生千古,假若生在当代,他身上的悲剧色彩会不会少一点?
然,“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时代亦是如此,那个拖着一条长辫子,一辈子没穿过皮鞋,喜欢吃红烧肉的王国维,也只属于他的时代......
2019年8月31日,家中落笔完稿。
参考书目:《独上高楼王国维传》——陈鸿祥
《王国维年谱》——陈鸿祥
《三十自序》——王国维
《人间词话》——王国维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格式多(533+)
- 盗版少(363+)
- 方便(679+)
- 情节曲折(225+)
- 章节完整(393+)
- 二星好评(573+)
- 中评多(291+)
- 愉快的找书体验(492+)
- 实惠(630+)
- 书籍多(318+)
下载评价
- 网友 冷***洁: ( 2024-12-23 00:05:21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冯***丽: ( 2025-01-04 04:32:44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林***艳: ( 2024-12-20 09:30:30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瞿***香: ( 2024-12-24 23:10:2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师***怡: ( 2025-01-04 08:20:43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訾***晴: ( 2025-01-02 18:26:51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国***舒: ( 2024-12-27 02:19:01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方***旋: ( 2024-12-30 20:04:21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温***欣: ( 2024-12-19 14:41:55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濮***彤: ( 2025-01-02 14:38:2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西游记(上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3中公版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现货2023秋 宇轩图书 阳光同学 默写小达人+计算小达人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共2本 大字护眼版 小学同步作业本 含听写本 扫码听写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978750497591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品味串珠DIY:时髦串珠玩偶篇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通缩之问 (德)巴格斯 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兄弟姐妹心理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共和国之恋 戴于吾,刘喆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考点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RJ 高二下 新教材人教版 2023版 高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走向职场成功的36个密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