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 周洪宇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新华正版全新 正规发票 多仓就近发货 85%城市次日送达 关注店铺可享店铺优惠!
内容简介:
本书从十四个方面精选陶行知关于教育的有名论述:即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科学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师范之教育、整个的校长、教师的素养、教育之研究
书籍目录:
一、教育的理想共和精义(节选)我的生活经历和今后打算——致罗素的信(节选)新教育(节选)五族共和与教育者之责任(节选)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致王琳的信今后中华民族的使命(节选)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作者介绍:
周洪宇,1958年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第十、十一、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稿按照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科学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师范之教育、整个的校长、教师的素养、教育之研究、学生的精神等十四个方面选择适合一线教师发展需要的陶行知教育名论,旨在一方面弘扬陶行知思想,另一方面为教师自我提升与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精彩短评:
作者:七支八搭 发布时间:2022-07-30 23:14:39
这种人也配出一本书对他大谈特谈么?
作者:小亚基 发布时间:2023-10-19 11:32:04
Dennett厉害在能针对一些非常通俗的理论,用非常通俗的解释方式,说出深刻(第一眼印象尤其如此)而且量级大到惊人(可能都有点啰嗦了)的见解。在成书后30年再看本书观点别有裨益,在某种程度上,就对“创造论/人类中心论”造成的潜移默化冲击而言,AI可能和进化论起到了类似的效果
作者:紫雨 发布时间:2021-04-13 18:22:15
书还是不错的,不是我想要的内容
作者:一位神秘美少女 发布时间:2023-07-04 10:19:28
拿到手挺厚的一本。总体来说,对终身寿险的介绍比较详尽,提供的保险架构方案也值得借鉴,解决了很多我对这种保险的疑问。要了解终身寿险,有这本书就够了。
作者:usless 发布时间:2021-11-23 14:50:16
公关书
作者:acel 发布时间:2013-11-02 08:45:24
不需要什么基础,也学不了什么硬件知识,有些意思吧。不过这么薄的书,这个价,相当贵了。彩色的也不至于吧。
深度书评: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扭腰客 发布时间:2008-12-29 11:01:06
大学之前我一直自诩好孩子,非常非常不喜欢霍尔顿,或者说,不喜欢他满嘴脏话的样子。相信一些女生也是讨厌这样坏坏的男孩子的,在校园里遇见了,会躲着走。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我一想起他的样子,就会会心一笑,虽然我并没有见过他。但书里说了,霍尔顿顶着一头乱乱的褐色的头发,水兵发型,短短的像刚被修剪过的草坪,让人特别想伸出手去摸一摸。他有一点邪邪的样子,经常翘起嘴角,坏笑。很迷人。
也是在霍尔顿那个年龄,还在念中学,我在书店里找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买回来就一直放在床头,睡觉之前翻上一翻。一遍,两遍,三遍,书一天天被翻旧,却也一天天有味道。有的时候,信手一翻就可以翻到有意思的句子,然后就想这句话要怎么说才更有味道。
霍尔顿的学校叫潘西,一个昂贵的私利学校,大家都说它很好很强大。然而他自己可不这么看,我也不这么看。萧伯纳说:学校是一个斯丧性灵的地方,对愈有天分的人,斯丧得越厉害。在霍尔顿的眼里,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个阴森可怕的地方。
满校园假模假式的装逼犯,他那有着魁梧肩膀的室友,他那爱挤粉刺的朋友,还有势利的专门巴结有钱人的校长,这一切都让他反感。于是,他反戴着自己的鸭舌帽,手提箱里塞进去他那四门功课不及格的成绩单,和被开除的通知,不要命地逃出了潘西,连一句像样的再见也没有。
其实这样多好,他早厌烦了这个空气里满是虚伪味道的地方。可到底要去哪儿呢?他拖着皮箱,在路旁发呆。
霍尔顿的生活,看上去很美。他富裕的家庭,他拉拉队员一样的女朋友萨莉,但是他自己心里知道:他喜欢的是她的身材和容貌。而他平常和她说的话,她从来听不懂。他真正喜欢的女孩子,是琴。那个和他下象棋的姑娘,那个一讲话嘴唇就会向五十个方向动的姑娘。被开除了之后,他想到给琴打电话,但听到接线的是琴她妈妈的声音,他就挂了。
他真的想离开这个城市,他真的好难过。他在深夜坐在电话亭的暖气旁发抖,哭得脖子一抽一抽的。于是你知道,这个时候,他不再像看上去的那么讨厌,他只是一个想找人说话的17岁的孩子。当没有人在身边的时候,他和我们一样寂寞。
战后的美国,迎来了何等悲观和无聊的五十年代。大批大批的青年人酗酒、抽烟、吸毒甚至群居。他们被称为The 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破破烂烂的T恤衫和牛仔裤,开着父母给的昂贵的跑车,抽一支接一支的大麻香烟,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亲吻,挑战社会传统和道德底线。就连克林顿都承认,年轻的时候也“尝过几口”大麻香烟。
那个年代,到处有半大孩子照着书上的霍尔顿打扮自己,学着他的样子讲话走路,满脸不屑的笑容,抻着自己尖锐的下巴,张口就是四字经。还有两用风衣,红色鸭舌帽,一个也不能少。冬天来了,用霍尔顿的话说“天气冷的像巫婆的奶头”,但是美国的年轻人们戴着耳罩,却不戴手套,因为书上写,霍尔顿的手套被人偷走了。于是,美国年轻人的那个冬天没有了手套。
霍尔顿和很多“垮掉的一代”一样,干尽一切离经叛道之事,亲手将自己的青春涂抹的血迹斑斑,在自虐中寻找自尊。他固执地以为大人们都不关心他,他想让大人为自己的坏成绩和夜不归宿心疼。当大人们担心的呼喊他名字的声音划过夜空的时候,他心里泛过隐秘的欢乐:他们担心我,他们在找我。
人有多少青春可以挥霍?不知道现在美国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喜欢披头士的那首《When I'm Sixty-four》:When i get older losing my hair,many years from now……现在,当这些嬉皮士真的六十四岁的时候,他们还会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么?还会在深夜流连在百花深处么?还会记得他们曾经深爱的霍尔顿么?
这些霍尔顿一样的孩子们,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他们逃避么?其实,旁人一眼就可以看穿,那些自以为是的张扬。那沸腾的荷尔蒙,那隐藏的黑暗和乖戾,那些割破的手指,那些吵得要死的音乐。他们真的是看上去那么快乐么?多少年以后,这些已为人父母的嬉皮士会怎样追忆那似水年华?
我想,他们应该不会羞愧,也不会后悔。青春的日子,总是要破坏一些东西,才会收获另一些东西。也许一个父亲年轻的时候比自己的儿子抽过更多的香烟,喝过更多的伏特加,甚至摇头磕粉一路张扬,但他现在一本正经地告诉亲爱的儿子不可以碰毒品。也许一个母亲年轻的时候比自己的女儿穿过更短的超短裙,约会过更多的男朋友,但她现在郑重其事地告诉去参加派对的女儿要小心被男孩子灌醉。
想起披头士的那首《Yesterday》: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re here to stay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yesterday, love was such an easy game to play.now i need a place to hide away.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曾经的肆意,换来了今日的清醒。那个时候垮掉的一代,现在早已经回归社会文化主流。时光雕刻了他们的面颊和心智,然后也许一个不经意的午后,再听到以前喜欢的歌曲,掩面而泣,老泪纵横。
而我们的霍尔顿,那个书里的长不大的孩子霍尔顿,在离开这个城市之前,带他的小妹妹菲比去骑木马。菲比骑在木马上,一圈一圈又一圈。霍尔顿想:我险些儿他妈的大叫大嚷起来,我心里实在快乐极了,我老实告诉你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她穿着那么件蓝大衣,老那么转个不停,看去真他妈的好看极了。
然而他还是没能离开这个自己深深讨厌的城市纽约,他被父母送进了医院,接受精神分析。为什么大人们总是以为我得了神经病?为什么不和我一起去中央公园走走,看看那里的野鸭子?但是霍尔顿的这些话,没有人听。他进了医院,书写到这里就完了。谁也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霍尔顿就这样,留给人们一个他前途未卜的17岁。
写到这里,想起高中的好朋友,他不喜欢读书,抽烟喝酒,打架斗殴,那样嚣张,却又那样沉默。打完篮球一起回家,他管我借《麦田里的守望者》。把书递给他的时候,夕阳下,我看到太阳染红他长长的头发,和一丝不易觉察的兴奋的笑。那个时候我告诉他:生命不是这样来浪费的,我们都会好起来的。然而他终于没有听,没有读大学。
这本书里,我们都喜欢霍尔顿的这么一段话:“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国庆回家后的第三天,我参加了一场婚礼。他在欢呼声中亲吻了自己的新娘,然后他朝我这边看过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个曾经的坏孩子,现在有一点胖。
【已发表于平媒,请勿转载】
梅园经典共读小组第二十三期——李恭忠《中山陵》沙龙讨论纪要
作者:江海一蓑翁 发布时间:2020-09-01 12:15:10
2020年时值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8月15日,群学书院联袂梅园经典共读小组,邀请南京大学李恭忠、李里峰教授,围绕李恭忠著作《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展开有关政治符号与历史记忆的跨学科讨论。
本文为论坛纪要,由姚丞华整理,已经嘉宾审阅。
作为政治符号与历史记忆的中山陵
文 | 姚丞华
图 | 刘青
△
论坛现场
写作缘起与修订经过
李恭忠
:本书的写作缘起于博士论文选题。我是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博士学位的,师从蔡少卿先生。入校以来,为敲定一个符合自我预期的博士论文选题,我陷入苦思冥想。直到2000年春天,因来访的北大友人相邀,我第一次前往中山陵。亲眼见到这个中国近代建筑经典之作,颇为震撼,并产生以之为博士论文主题的意向。回来后查询中山陵的研究概况,发现它在建筑史领域被研究得很多,在历史学领域则较少。因为孙中山葬于南京钟山这一事件,直接影响了后来国民党定都南京并将之打造成现代中国的核心都市,所以它在民国史中很重要。而当时的中国近代史学界,主要关注的还是政治、军事、外交等“经典领域”,这为新的探索提供了空间。于是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我便围绕中山陵展开了研究,2002年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
△
李恭忠著作初版
博士论文是一个很好的胚胎,想要成型还需经过不断打磨。所以毕业留校工作后,我对它进行了持续的修改。但我没有赶得很紧,到了大约2007年底,才最终定稿,2009年初正式出版,该研究也算告一段落。后来重拾中山陵研究,则与同为蔡先生弟子的孙江教授有关。也是2009年,在日本任教10余年的孙教授计划回母校工作,提前和我们这些师弟做了交流。他向我表示,记忆研究在东亚学术圈是一个新兴的话题,我可以在中山陵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视野,深化理论思考,与几位有相近研究旨趣的学者共同做一个以南京为中心的现代中国的记忆研究项目。
△
李恭忠著作增订版
这里便要提及前不久刚过世的陈蕴茜教授。在我读博期间,她已经是副教授了,刚好也开始读在职博士,但我们当时没有交流,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在做孙中山研究。期间她去了哈佛燕京学社访学,2003年才回来。后来我们有了交流,发现彼此的研究思路很像,但立意还是不同的。我更倾向于围绕中山陵展开具体的故事,陈老师则有更多的文化人类学层面的思考。她的著作同样于2009年出版,名为《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是一部学术力作。
△
陈蕴茜著作
此后,里峰老师为我们两本书一起写了书评,发表在《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书评中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是我修改时的重要参考。如今修订本得以出现,里峰老师也有着很大的功劳。
△
李恭忠
研究视角与方法
李里峰
:我和恭忠老师同一年到南京大学历史系读博,并受蔡先生的指导,迄今已有20多年的交往与共同学习经历。尽管研究领域不同,但我们有着共同的学术追求,即在详细梳理史料的基础上,希望对二十世纪后期以来欧美史学新的理论与方法有所借鉴。是以恭忠老师刚要做这个题目时,很多人不太理解,而我认为这绝对是个好题目。在他写作与修订的过程中,我们的交流一直很多,我也非常认真地阅读了2009年的初版。此外,陈蕴茜老师的著作我也仔细读了,两位老师还分别联系我让我写书评。他们都是和我关系很好的朋友,盛情难却,所以在再一次通读两本书后,我写成了恭忠老师刚才提到的书评。书评大概分为两段,前半段以肯定为主,后半段则以批评为主。后一部分其实我挺不好意思,因为我自己写不到两位老师的程度。而两位老师没有很介意,总体上接受了我善意的批评。
△
李里峰
两位老师的书,新在把政治史和文化史结合,将政治事件融入在象征符号中。这里的文化史关注可感知事物背后的象征意涵,即所谓的新文化史,所以我在撰写书评时,就想到以新文化史或政治文化史来描述两本书的学术特色,前者是从学术旨趣上讲,后者是从题材上讲。两书的共同优点是一方面借鉴了欧美学界比较前沿的上述两种学术路径,另一方面则是没有生搬硬套学术概念,而是将理论融入到坚实的实证研究之中。只需稍微翻一翻这两本书,我们就会发现书中所使用的资料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除档案、报刊、文集、回忆录等外,书中还运用了许多实物资料,这离不开两位老师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
接下来我再说说批评。政治史是相对务实的,文化史则相对务虚的,要关注观念、认同、记忆等面向。我觉得两位老师的研究在务虚上,即意义阐释方面,还不够到位。另外,两书都提及国民党试图通过建构孙中山崇拜来塑造国人对新民国的认同感,那么他们做得是否成功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解读民众从一系列象征符号中感受到了什么,可以说难度很大。正如恭忠老师所言,他在新版修订的过程中,在务虚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在后记中提到,我当时的这些批评并不针对这两本书,而是对所有新文化史研究作品的发问,即如何从实实在在的资料中解读出文化层面的意义,我以为很准确。
△
论坛现场
与建筑史的区别
李恭忠
:建筑史有自己的学科关怀,其侧重点主要是作为物的建筑本身的形制、风格、特点、美感等,如果涉及到物背后的人,则一般是建筑师、设计师,通常不会有更多的延展。我关于中山陵建筑特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参照了建筑史专家的见解。而作为历史学框架下的研究,仅关注中山陵的设计师吕彦直是不够的,还要发掘他背后更多的人。在中山陵建造过程中,吕氏是受委托方,因而还有委托方,即当时四分五裂的国民党。彼时国民党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蒋介石等人在党内地位的浮沉之类,都是我的重要关注点。书中通过考察中山陵这一符号生成的过程,从而透视国民党阵营的曲折经历,这反映出政治文化史的特点,即从文化入手来关注政治的话题,同时也与宽泛的新文化史研究取向相区别。
△
中山陵俯瞰(摄影:屠国啸)
实地考察的心得
李恭忠
:明清建筑多是纪念性建筑,如中山陵西侧的明孝陵,当时上至官员下至普罗大众都难以进入,且在外因围墙阻隔也无法观察其内部。而中山陵与之不同,从牌坊外的广场即可看到高处的祭堂,同时它设计的初衷便是能承载五万人参与的大型公共仪式活动,这些都体现出一种开放的纪念性。此外,与如今我们的旅游不同,当时人们前往中山陵被称为谒陵。我在书的修订版中,将初版中的一节展开为一章,专门讨论时人前往中山陵谒陵的行为模式及其背后的心态与情感。我认为,国民党官方高强度、周期性的集体谒陵,促进了中山陵肃穆氛围的营造。此后虽然中山陵转变成了旅游景点,但游人仍无法完全摆脱昔日氛围带来的感觉。可见,中山陵是现代中国的“记忆之场”(lieux de mémoire),浓缩着中华民族近百年的“集体记忆”(mémoire collective),这构成了中山陵的符号内涵与吸引力。
△
论坛现场
新文化史著作推荐
李恭忠
:大陆学界的新文化史研究,尤其是政治文化史方面的著作,这里自卖自夸一下,陈蕴茜老师的《崇拜与记忆》和我这本《中山陵》,还是可以读一读的。研究外国历史的,有一部著作很重要,即北大历史系高毅老师1991年出版的《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这部书当时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后来学者们才注意到它开了国内相关研究风气之先河。实际上,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具有新文化史意味的政治文化史研究,源自法国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法国的一批学者开始以新的视角关注大革命,产生了不少经典著作。这些作品有许多已有中文译本问世,如奥祖夫(Mona Ozouf)的《革命节日》(
La Fête révolutionnaire 1789–1799
)等,值得读者们关注。
李里峰
:恭忠老师已经说得很好了,我在这里稍作补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过一套“新文化史经典译丛”,收录了新文化史旗帜性人物林·亨特(Lynn Hunt)主编的论文集《新文化史》(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从理论上探讨了新文化史的学术渊源,较有深度。如果读者们想读一些趣味性高、故事性强的著作,我推荐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
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r Episodes in French CulturalHistory)
,书中通过近代早期(early modern)法国作坊主与学徒间围绕杀猫展开的较量,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世界与观念世界的变迁,在故事中蕴含着历史的深意。此外,林·亨特的《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和达恩顿的《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
Mesmerism andthe End of the Enlightenment in France
)等,也是兼具学术价值与趣味性的优秀著作。
如果大家对我在做的中共历史研究有兴趣,我也可以推荐几部该领域的新文化史研究著作。首先是香港学者洪长泰的论文集《新文化史与中国政治》。他还写了一部书叫《地标:北京的空间政治》,集中展现20世纪50年代天安门广场一带的空间改造过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红星”是怎样升起的:毛泽东早期形象研究》(『赤い星は如何にして昇ったか:知られざる毛沢東の初期イメージ』),2020年刚刚在香港推出中译本。这本书从一幅日本杂志刊登的与真实形象相去甚远的毛泽东画像讲起,讨论毛泽东的形象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是如何被想象与传播的,也是非常有趣的研究。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一般般(547+)
- 无颠倒(370+)
- 藏书馆(562+)
- 在线转格式(153+)
- 差评(426+)
- 图书多(458+)
- 盗版少(129+)
下载评价
- 网友 邱***洋: ( 2025-01-03 03:26:27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芮***枫: ( 2024-12-13 17:39:0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印***文: ( 2024-12-22 18:55:0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宓***莉: ( 2024-12-10 04:35:45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谢***灵: ( 2024-12-12 21:20:02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寇***音: ( 2024-12-18 21:13:54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冯***丽: ( 2024-12-31 12:15:06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饶***丽: ( 2024-12-14 23:55:43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詹***萍: ( 2025-01-01 04:19:56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林***艳: ( 2024-12-24 12:03:21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沈***松: ( 2025-01-02 10:10:46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菱***兰: ( 2024-12-30 21:32:08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扈***洁: ( 2024-12-16 06:30:55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曹***雯: ( 2024-12-15 19:04:35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带你去看音乐剧 余乐 编著 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正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爱的缓刑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管理咨询国际指南【售后无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迪士尼万能阿曼纸板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财务成本管理(轻松过关4)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前最后六套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高分范文101篇 李永新 山东人民出版社 9787209107068 蔚蓝书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4春 中学教材全解 九年级 9年级 初三语数英3本 下册 人教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海外直订Bus Striping Volume 2: Striping art for buses and trucks 公共汽车条纹第2卷:公共汽车和卡车条纹艺术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职场写作很简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引爆视频号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