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探究活动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立体化探究活动促进幼儿快乐成长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课题引领
第二篇 户外探索
第三篇 科学探究
第四篇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moo 发布时间:2022-08-03 22:08:42
一颗星给前言,半颗星给最后一章的第一篇讲稿。中间这么多东西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堆砌出来的优美废话,大部分都让我觉得通篇找不到一句言之有物的话。
作者:五日 发布时间:2018-10-12 17:30:30
一本典型的民族志作品
作者:sorry打搅 发布时间:2016-05-10 08:56:12
封面设计得与鸡汤文集没差。
作者:小丸子 发布时间:2015-06-01 21:18:41
翻译一般
作者:臭屁山大王 发布时间:2021-07-22 16:51:57
在机场书店草草翻了一遍,适合粗读+实践的一本书。印象最深刻的两点方法论:细节➕情节➕价值观,金句➕故事➕使命
作者:木泺兮oO0 发布时间:2019-01-05 21:17:22
2019.1.5丨狗狗的常见问题基本都提到,但如果真的患病,还是上医院更好,毕竟书中没有深一步分析。
深度书评:
西游补比西游记强的地方
作者:穿风衣的小雨 发布时间:2010-02-12 16:30:06
西游记作为一部长篇巨制,优点在于人物塑造,以及前7回折射出的晚明解放思潮。不过其缺点1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想象力一般(不过是神话资料的汇总合整理而已)2六七十回后取经故事有点千篇一律(不是说故事差不多,而是说过程差不多,都是遇到一怪把唐僧抓了,孙悟空斗,遇到法宝或冤情,上天求神仙帮忙,最后救出来了)80年代版电视剧西游记基本上把经典的回目都拍了,凡是写的不太精彩的回目都正好没拍(说明导演确实看过书,知道哪段写的弱一些,这些回目出现在16年后拍的续集中)
西游补是火焰山之后的一段故事,但是和原书没多大干联。仔细比较西游记和水浒传,其实长得有点差不多(作者写作水平相似,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比西游更好,都有点虎头蛇尾),但是西游补比较有特色,在中国古代众多长得很像的小说中,确实有自己的个性和独道风味,绝对不会和其他小说弄混。他的重点不是人物塑造,而是。。
1想象力超凡,无论是凿天,还是万镜楼台的设想,以及过去世界、未来世界(估计是最早一部穿越小说),诙橘诡怪,令人望而生叹,作者完全是自主创新,自由发挥
2此书文笔清新优美,有散文之风,有大气,描写情景生动可爱。比西游记强多了,西游记那文笔啊。。。(小说文笔尚可,诗词歌赋。。。只能说是完成了“作业”)
3思想。鲁迅认为西游记不过一游戏之作,但处处折射人情。西游补作为玄幻小说,继承了折射社会的一面,思想比较深刻。比如万境楼台,有一镜子里面的景象很能让你想到儒林外史
4写作手法,有些地方和红楼梦挺像的,这部小说看上去比较现代,手法比较新颖,还真不像古人写的小说(如果忽略语言的话,其实红楼梦也尝试使用了很多现代或后现代手法),不知道红楼梦的谐音是不是学它(青青世界,小月王啊之类的)
此书值得一读,而且可读性强,比较有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唯一的缺点就是名字取得太不勾引读者了。。呵呵
新闻的骚动
作者:丁米奇 发布时间:2019-06-06 10:44:14
新闻如气体,无孔不入
现代社会虽然言必称教育,却都忽略了对现代人群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工具。无论课堂教育水平多高,最强大和持久的教育形式还是非电视电脑莫属。封闭在课堂内的时间毕竟只占我们人生最初的十八年左右,此后的生涯都交给了新闻媒体,而后者对我们的影响超过了任何学术机构,正式教育一结束,新闻就成为我们的老师。这是奠定公共生活基调、塑造我们对于外部群体印象的最强力量,同时,新闻也是政治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主创力量。正如革命分子所熟知的,要想改变一个国家的理念,不能奔着美术馆、教育部或者著名小说家的寓所去,而是必须开着坦克直捣国家的神经中枢——新闻总部。
我们如肉人形木偶,新闻对我们又提又拉
这些报道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比想象的更严重。在我们的大脑还没打算开门迎客之前,新闻就溜进来涂抹我们对陌生人的看法。读完这样的报道之后,很多事情都会因此变得更加困难。
我们会因此变得悲观:英国经济面临三重灾难
我们会因此害怕坐出租车:强奸案法官警告,女性乘坐出租车欠安全
也害怕乘火车:流浪汉在月台推挤八十四岁老妪致死
还会担心生病:“史上最致命”的新型流感病毒杀死三分之一感染者
但是更害怕上医院:三十九岁病人因八小时缺水且“无人问津”而丧命
我们会渴望青春再现:女歌手麦莉·赛勒斯身穿白色紧身热裤、脚蹬黑色长靴,热辣现身晨间电视节目
却不免失去了对纯真的信心:教师向十六岁学生提供大麻并与之发生八次性关系
我们开始担心自己的身材:女星科洛·塞维妮着字母短裤秀长腿出席《女子监狱》首映
并且也知道垂老时,人们将怎样评判我们:梅格·瑞恩的脸到底怎么了?
我们还在担心鸟的问题:死鸟惊现袋装生菜;令顾客大惊失色
以及昆虫:妇女在袋装蔬菜里发现活生生的巨型埃及蚂蚱
我们因此痛恨政客:欧盟领导人坚称布鲁塞尔预算已无节省空间,却在午宴时狂饮一百二十英镑一瓶的酒
但是对普通人也没抱什么希望:坐轮椅的五十九岁平权顾问因企图在旅店性侵五岁女童及其母亲而被判入狱
我们因此对男人抱有恐惧:男子在与女友争吵后狂甩十一月龄儿子并将其摔地致死
但对女人也同样害怕:四十三岁的母亲因与女儿的十四岁男友通奸被捕
我们会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多么平淡:超模凯特·莫斯、“黑珍珠”纳奥米·坎贝尔与格蕾丝·琼斯在众星云集的画廊庆典后狂欢至凌晨五点
且自己的爱情也乏善可陈:就像蜜月永不结束:凯拉·奈特莉与丈夫深情相拥
被新闻忽视的另一面
生活中比较光明的一面却从未能跻身新闻。有太多的新闻标题虽然真实无虚,却绝无可能获得发表:八十七岁祖母在十五岁路人的帮助下登上火车站三层楼梯 教师克制住对年轻学生的情感 男子经过短暂反省放弃杀妻冲动 六千五百万国民安度整日,既未杀人也未打人 我们的国家并不只有一双被砍断的手掌,一个被分尸的祖母,三个死于地下室的女孩,一位陷入绯闻的部长,数以万亿计的债务,火车站的双人自杀,海滨公路的五车致命追尾。我们的国家也是此刻教堂尖顶那朵无人问津的浮云,拿着注射器温柔贴近病人胳膊的医生,灌木篱笆下的肥胖田鼠,敲打白煮蛋壳的孩子和一旁满眼慈爱的母亲,胆大心细巡视海岸线的核潜艇,研制出首个新型引擎样本的工厂,以及虽遭百般挑衅却仍能保持克制和宽容的伴侣。这些同样也是现实。新闻中展示给我们的国家,并非全然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国家。
新闻——看不见的巨手
新闻所做的,不过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将某些报道置于聚光灯下,而将另一些报道淡出视线,从而塑造出选择性的事实。此间凝聚了一股巨大且未被察觉的力量:拼凑一国公民对彼此印象的能力;操纵我们对“他人”看法的能力;在我们的想象中塑造一个国家的能力。这种力量极其强大,因为新闻部署的选题终究会产生强大的自决影响。如果新闻日复一日地告知我们,周遭众多同胞都疯狂且暴力,则我们每次外出时肯定会觉得心惊胆战。如果新闻潜移默化地给我们洗脑,灌输金钱和地位的重要性超越一切,则我们就会对平凡生活感到羞耻。如果新闻暗示所有政客都满嘴谎言,我们就会默默地舍弃理想和纯真,并对政客的每一项计划和声明都嗤之以鼻。如果我们被告知经济状况是人生成就的最高指标,而萧条至少会延续十年,那我们恐怕就再也无法打起精神面对现实。
正视各事件的重要性
在视觉艺术中,掌握透视意味着能够准确把握不同事物间的真实空间关系。远处的东西看起来遥远、微小,近处的东西看起来贴近、庞大。学会如何在画布上表达正确的透视关系,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作,这也意味着,在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这项工作也同样困难。应用到新闻中,拥有穿透视角涉及比较的能力,也即将当前看似创伤的事件与整个人类史的经验进行比较,从而确认,为之分配多少注意力和恐惧心才公允合理。一旦拥有透视意识,我们马上就能领会到,与新闻所示意的恰恰相反,天下万物几乎没什么有十足新意,只有少数真正称奇,而绝对恐怖的则屈指可数。革命不代表历史的终结,只会以种种琐碎和复杂的方式改变许多事物。经济指标虽然相当严峻,但在过去一百年里也出现过很多次类似的衰退,就算出现预测的最差景况,也只不过表明生活水平倒退至几十年前,而那时的日子不是也照样在过?严重的禽流感也许会暂时打乱国际旅行并让现有药物失灵,但是研究实验室终将破解病毒并加以遏制。洪水看起来破坏严重,但终究只有小部分人受灾,且很快就会消退。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彻底了解癌症和心脏病的各种成因,但长生不老从来不是凡人所能追求。罗马帝国灭亡了,但六百年后,一切都几乎回归正常。
愤怒的原因——美好预设与现实崩塌而不给崩塌原因
新闻很少提及:为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困难?为什么掌握强大权势和资源的人物或机构无法一举解决难题?新闻从不引导我们进入思考的细微处,去关注那些让决定变得“艰难”的真正原因,只会让我们在积聚的愤怒中认定:怠惰、愚蠢和怨恨是目前所有问题的成因——并且能够借由几个睿智机灵的人(也许包括记者本身)三下五除二地解决。倘若能为我们揭开事件各方都竭力回避的内幕,让我们得以窥探各中奥妙;倘若能提醒我们所谓的解决方案有可能引起另一波问题;倘若能让我们感知会议桌上的火药味、议题中极为艰难的选择,以及(至少在某些案例中)许多与会者的基本善意;倘若我们能就艰难决定何以变得艰难得到循循善诱的分析,我们的愤怒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平息。新闻不应该排除愤怒的回应,但应该帮助我们愤怒得有正确理由、有妥当分寸、有始也有终,并且成为具有建设性的构件。
乏味与困惑的原因——只着眼单个事实而忽略背后的宏观主题
我们凑得实在太近了。以美术为比喻,这种新闻报道就好比让我们隔着一两厘米的距离欣赏一幅油画,入眼只见模糊不清的蓝紫色,上面零乱分布着边缘染白的几处黑色线条。以这种近距离观察,我们真说不清画中究竟是木星的表面,还是皮肤的淤青,或是某种史前生物的足迹化石——而且听起来都不怎么迷人。而实际上,我们凝视的也许正是西方艺术中最具心灵震慑力的肖像画:提香的《吉罗拉莫肖像》之局部,只不过距离出了问题——因为你必须至少离画一米,才能领略到这件大师作品的种种趣味。
事实、如何看待事实已经看待事实中可能存在的偏见
可惜的是,许多新闻机构都存在着一种打消受众兴趣的偏见,认为最能成就新闻声望的,乃是以冷静中立的方式陈述“事实”。例如, CNN的口号是“给您带来事实”;荷兰的《新鹿特丹商报》强调其“传递事实而非观点”; bbc则自诩为“全世界最可靠的事实来源”。问题是,当今时代已经不缺少可靠的事实。重点不在于提供更多事实,而是如何处置手头的事实。每天,新闻都像是在开闸放洪:标准普尔正在评估各国的信贷评级,政府开支法案获得延期,划分选区的提案被提交给委员会,天然气管道计划已经开始酝酿。但所有这些事实到底意味着什么?与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又有什么关联?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些什么?虽然我们对于偏见一词的理解常常受限于某些左翼或右翼的极端言行,但其实偏见就和人生观一样千姿百态,因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世界的有益镜片。例如,我们可以按照惠特曼或奥斯汀、狄更斯或佛陀的特有角度去解读新闻。我们也可以想象某个带有精神分析偏好的新闻媒体,会把焦点放在阿以冲突中双方的愧疚与嫉妒,敏于察觉政治辩论中的心理投射,怀疑经济萎缩 0 ~ 1%即导致全国陷入“萧条”的说法,或者经济增长 1 ~ 3%就认为幸福必将到来的观点。新闻机构值得称道的殊荣,不应该是简单收集事实的能力,而是明智地运用偏见、从事实中梳理相关性的技能。
无趣or扭曲
时至今日,任何形式的个人化叙事都被视为对客观性报道的侵犯。于是,国际新闻在报道时避免采用任何带有个性色彩的语态。但是,假如有通讯记者坦率流露出自己对事件的反应,由此导致受众对他国印象产生了扭曲,就算这样的做法确会给受众带来危害,那么,这种伤害相较之下也是微不足道的——毕竟,表面上看似客观且正确无误的报道方式,其实隐含了一种即便面对陌生事物也没有丝毫兴趣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免引发一种令人窒息的乏味感受,从而彻底扑灭了我们探索世界的各种渴望。
比新闻审查制度更可怕的
我们很容易认为,民主政治的真正敌人一定是凌厉的新闻审查制度,因此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应该是文明的天然盟友。然而,现代世界却让我们发现,要削弱人民的政治意愿,有些力量远比新闻审查更具危害,也更加愤世嫉俗,那就是——以足够紊乱、零碎和割裂的方式讲述事件,让多数人对政治感到困惑、乏味和分神,以至当面对最重要的议题时,都没有了持续关注的能力,无法摸清来龙去脉。当代的独裁者如果想要巩固权力,完全不必费力去做下达禁令这样恶名在外的事,只消确保新闻机构源源不断地播出各种没头没尾的简报,只要数量庞大,不做解释,时时变更议题,让人浑然不觉不久前十万火急的某件事与眼下另一件事之间的关联,再间或穿插一些重口味的杀人犯和影视明星轶闻,就大功告成。要削弱大多数人对政治现实的把握,或者打消他们改变情势的决心,这样做就足矣。完全没有动用新闻禁令的必要。只需依靠新闻洪水,就能将现状高枕无忧地维持下去。当民众普遍觉得政治新闻乏味,这就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当新闻无法通过其陈述技巧来抓取大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社会就无法克服自身的困境,从而无法调动民意,以引领社会变革与改良。但是,解决办法却不是简单地胁迫人民消费更多的“严肃”新闻,而是推动所谓的严肃新闻媒体学会用吸引受众的方式呈现重要信息。我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严肃的话题必定是,也理应是——有点乏味。此间的挑战在于超越目前的二分法:一派新闻媒体内容扎实但表达沉闷,而另一派新闻媒体哗众取宠且不负责任。在未来,理想的新闻机构会认真担当抽丝剥茧和深入浅出的重任,惟其如此,福利补助的报道和澳洲乱伦食人的报道才会(几乎)同样引人入胜。
庸见的原因——生来为迎合大众
由于新闻机构有营利需求,因此对于不可能快速赢得大量读者欢心的观点,新闻机构没有推进的条件。一名艺术家只要有五十个购买作品的客户,就可以过上体面生活;一名作家有五万名读者,日子也可以过得去,但是一家新闻机构的受众如果少于两千万人,恐怕连支付账单都成问题。
新闻机构在叙事技巧上的无能?
对此,新闻机构的标准反应是归咎于公众的浅薄,因大众对流行歌曲的关注,超过(且远远超过)部落枪击的关注;对某个英国皇室成员诞生的关注,超过中部非洲遭受佝偻和疟疾病的十万儿童的关注。但是,假如这种令人惊诧的冷漠程度,原来并不完全是由于受众的过错呢?假如观众和读者对于国外事件兴趣淡薄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特别肤浅或鄙俗,甚至不是因为事件本身空洞乏味,而只是因为新闻呈现的方式不够引人入胜呢?我们之所以对世界失去兴致,会不会是因为新闻机构对于向读者描述世界的方式,做出了错误的假定?真正折磨受众的那些原因,与新闻机构自我诊断的稍有不同:实际上,问题不是无知,而是漠然。在当今时代,关于世界各国的精准信息已经不难获取,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大众对此产生兴趣。一方面,新闻需要告诉公众:游击队的攻击或洪水的泛滥导致多少人丧命,贪腐的总统导致多少人倾家荡产——此间的难点在于技术与管理,要求记者具备耐心、勇气和吃苦精神;而另一方面,说服读者或观众对这些事件发生兴趣(新闻不太考虑这些),却涉及其他的技巧,而且这些技巧往往是新闻机构的国际部所忽视的。但是,“诗歌为生,新闻为死”这个公式并不是恒久的定律。“新闻”这个类别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就本质而言,这个词语代表的仅仅是这个世界在某个给定时刻发生的任何事情。问题并不在于新闻本身,而在其所大量采用的抑制“生命”的阐述方式。如果新闻编辑室里坐着托尔斯泰、福楼拜和索福克勒斯,也许媒体就能多提供一些东西,以使我们的灵魂免于“死去”。
外部的日常其实我们挺好奇的
记者和编辑都倾向于认为,任何事件的重要性都是由其离奇性和反常性所决定的,这基本上也就是等同于其表现出来的可怕、血腥和残忍程度。于是乎,一起炸死三十人的爆炸,就比小渔村的平静生活来得有新闻价值;某种三小时内导致患者肺部衰竭的热带疫病,就比农民的喜悦丰收更引人关注;部队使用酷刑的曝光,就比在俯瞰约旦河的田园里享用塔博勒色拉和葡萄藤叶酿饭的午餐聚会来得重要。这种理念的问题在于,除非我们知道某地区的日常状态是何等模样,否则,对反常状态进行估摸或表示关切就不那么容易。只有当我们适度了解一方水土的日常生态,以及一方人的日常活动、习俗惯例和朴素愿望,才能对悲伤和暴力的突发事件表现出真诚的关切。不过,就海外大部分国家发生的事件而言,即便新闻媒体的技术能力再怎么日新月异,即便有案头、通讯、摄影、剪辑等各路人才,对于那里的寻常生活,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我们不知道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人民是否有过一日安宁,因为从来没有一家西方媒体记录过这样的信息。我们不了解在玻利维亚上学或理发是怎样的情形,至于美满婚姻这样的事在索马里到底有无可能,我们也是一头雾水。说起土库曼斯坦的办公室生活和阿尔及利亚人的周末生活,我们对两者的无知程度不相上下。新闻只向我们空投所谓的“重要”事件——地震、黑帮抢劫、吸毒杀手不分皂白捣毁整个乡村——并且认为这些事件必然能使得我们震惊,从而引发我们的兴趣。但实际上,除非首先能接触到让自己感同身受的各种行为和态度,从而在这些国家中辨识到那些全人类共有的普世元素,否则,再悲戚的事件也得不到我们多少关注。把目光聚焦在这些细节上丝毫不会削弱“严肃”新闻的力量,反倒能提供一块基石,在此基础上让我们对骇人听闻的及干扰正常生活的事件产生真诚的兴趣。
国际报道的目的
谈到国际新闻报道的终极目的,还有另一种假定。如同目前的现状所示,国际报道遵从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即以国家的外交及经济关系为优先。因此新闻时事几乎只报道军事、商业或人道主义问题。国际新闻想要告诉我们:该与谁为敌、和谁贸易,或怜悯于谁。然而,这三个领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头等大事。在更深刻与形而上的层面,国际新闻应该给予我们和异族互通人情的手段,这里的异族指那些远隔万水千山、本能地与我族为敌、让我们感到乏味或恐慌的外人。如果没有帮助,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与他们有任何共同点。国际新闻应该建立途径,让我们在彼此眼里变得人性化,以克服表面上看似无法逾越的地理、文化、种族和阶级障碍,营造天涯若比邻的氛围。
数字vs活人
金融新闻里的数字和图表永远只是速记,只有背后的报道和图片才能让我们了解自己所建设的这个世界。从根本而言,商业领域的重要程度绝对值得大书特书,仅仅为投资人利益着想的报道远远不够。
流行程度vs需求喜欢
凭一己之力难以找到需要的艺术作品,这件事说起来既怪异又辛酸,因为人类历史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多接触文化的途径。技术发明让我们得以自豪地获取数以百万计的书籍、电影和图片,不仅速度惊人,而且成本低廉,但是我们发现,接触眼花缭乱的海量作品,和知道哪些作品可能适合我们,完全不是一码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促成了艺术的普及,但在将受众与最适合他们的作品进行匹配方面,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一定程度上,这种落差需归咎于新闻,因为新闻占据了文化洪流的源头位置。这个领域和许多其他的领域一样,呈现给我们的信息五花八门,因为记者在决定报道次序时,并不是依据对心理需求的细腻揣摩,而是顺从出版机构、电影和博物馆行业的宣传档期。评论页面的末尾,总是可见畅销书排行榜或者电影院上座率,仿佛单凭流行程度就可有效判定,自己接下来该读些什么、看些什么。
作品闪光之时:内容与受众内在需求同步
总之,如果邂逅作品的时机不当,就算作品本身具备合理的价值,却仍可能无法引起共鸣。我们可以找到那些对己有益的“伟大”的书籍、电影或展览,但却仍感到冰冷、乏味,并因此充满惭愧,概因批评家未能如药剂师那样,就作品适用的症状作出充分或巧妙的解释。说来令人尴尬,艺术作品的大部分甚至决定性的潜在价值,都取决于受众的心理状况。只有在其内容与受众内在需求同步的场合,才会闪耀出金风玉露般的光芒。承担药剂师的职责,去识别和推广这种匹配关系,正是文化新闻应该培养的能力,如此,文化新闻才能为人类提供最强大的精神疗法。
个性化新闻——自由的困境
不过,放弃客观的编辑指引,也会产生令人担忧的可能性,因为这将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我们之中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作为成年人,要想在现代民主国家过上良好的生活,就必须习得各种知识,来帮助我们维系道德品行、自知之明和身心安全,并帮助我们有效地履行各项公共和私人义务。然而,其中有些知识可能乍看之下并不诱人。当规划摄取新闻的责任落在自己肩头,我们恐怕会回避那些对自我成长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而这显然也是一种风险。“个人化新闻”也许非但没能帮我们开发出丰富而饱满的个性,反而加重了我们的病态,沉淀了我们的平庸。只有当受众对于自己的需要有高度成熟和全面的认知,个人化新闻较当今编辑制度的优越性才会得到体现。不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接近定制新闻的按钮之前,必须要对自己的灵魂了如指掌。只有完成了大量的自我反省后(也许还需要精神分析学家的帮助),才能做好准备,去设置个人新闻引擎上的刻度,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报道以挑战戒备心、扩大视野、激发适当的嫉妒。个人化新闻就像通向更多选择自由的关口,只会凸显明智选择的困难。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好评多(443+)
- 体验还行(369+)
- 博大精深(242+)
- 下载速度快(398+)
- 无广告(362+)
- 体验满分(292+)
- 三星好评(675+)
- 在线转格式(218+)
下载评价
- 网友 利***巧: ( 2024-12-11 19:31:12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屠***好: ( 2025-01-02 20:20:24 )
还行吧。
- 网友 相***儿: ( 2025-01-03 08:49:5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习***蓉: ( 2024-12-30 10:41:03 )
品相完美
- 网友 居***南: ( 2025-01-08 23:12:11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后***之: ( 2024-12-26 19:45:53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冉***兮: ( 2025-01-02 03:36:51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宓***莉: ( 2024-12-27 05:51:5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濮***彤: ( 2024-12-29 08:55:52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焦***山: ( 2024-12-14 19:50:16 )
不错。。。。。
- 成长中的私密问答:男生可以哭吗?(男孩生存指南。怎么做,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国内关注<前青春期>少年成长问题丛书之学生生存指南,连续畅销法国十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色彩静物基础教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华典故正版书籍全彩珍藏版 五千年文化智慧结晶 浓缩的历史 语言的精华 国学典藏中国文化概论故事中国文化精神 民间文学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魏晋南北朝经学学术编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卡拉马佐夫兄弟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人间词话 彩插精装版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 高考语文阅读必备丛书:三国演义导读与赏析(高中篇)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血染虎门——关天培 姜正成 海潮出版社 9787515706290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杜近芳口述实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学校的变革(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系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