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犯罪研究 李锡海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文化与犯罪研究 李锡海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精美图片
》文化与犯罪研究 李锡海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文化与犯罪研究 李锡海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1109318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01
  • 页数:409
  • 价格: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1:29

寄语:

全国三仓发货,物流便捷,下单秒杀,欢迎选购!


内容简介:

我与李锡海教授相识,是从认识他主编的学术期刊开始的。李先生长期担任《山东公安丛刊》的主编,该刊一贯突出刑事法学,富有个性,特色鲜明,学术精品不断,一向有较高的转载率,因而深受学术界喜爱。细读这份学术期刊,深感刊如主编其人,从总体策划到栏目设置,从学术导向到新生力量培养,都刻意追求创新,可以说,创新理念鲜明是该刊的一个重要特色。

20世纪90年代初,我读过李先生所著的《侦察思维学》。该书首开我国侦查思维研究之先河,把思维科学的一般研究成果运用于犯罪侦查,揭示侦查思维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侦查主体实现思维方式科学化、现代化,进而提高侦查思维效率和侦破水平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书拓宽了犯罪侦查研究的领域,从选题到体系构建,再到基本理论阐释,都充满了创新精神,且明显具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特征,因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先生的学术专著同他主编的学术期刊一样,把理论创新作为根本的价值理念,这是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绩的重要原因。

李先生一直重视犯罪学的理论研究,不仅他主编的刊物很重视,而且他自己也很重视,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关注文化与犯罪研究由来已久。记得90年代初,他发表过一篇论文,叫做《文化、文化环境与青少年犯罪》,因观点新颖,被学术界认为是犯罪本源研究上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之一,并将其概括为“文化本性说。”这种概括是否准确暂且不论,论文因观点新颖而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却是事实。这部《文化与犯罪研究》实际上是上述论文理论观点的全面展开、丰富、补充和发展。

关注文化与犯罪关系的研究不仅是很正确的,而且是很重要的。因为,文化不仅影响犯罪的产生,文化还可以定义(或否定)犯罪:对于“母亲携其两名子女集体投水自杀”的行为是不是犯罪,不同国家就有截然相反的判断。文化与犯罪的关系具有根本性,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具有“终极”性的关系。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很久以来就引起了犯罪学家们的关注,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西方犯罪学家的“文化冲突论”和所谓的“亚文化论”等都是在这方面很有影响的学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这个问题予以关注。他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中,有专门一章讲“犯罪者的文化”,并在论文中提出“为了了解犯罪,必须了解犯罪发生的文化”和“犯罪问题只能以文化来充分解释”的著名论断,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外国人和我国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不算很少。但是,文化与犯罪关系的问题是个永恒的研究课题。文化是具体的,是一定时空内的具体的东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文化与犯罪关系是个永远有现实意义的学术课题,值得犯罪学家们去不断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再者,如果说文化与犯罪的关系具有根本性,那么,一个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与犯罪的关系的学术研究水平,也应当是这个国家整体犯罪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相信,随着我国犯罪学研究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对文化与犯罪关系的研究将会不断有新的成果问世。但长期以来,我国犯罪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重视不够,因而成果不多,尤其对文化与犯罪作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很少,这对我国犯罪学界来说是件遗憾的事情。李先生的这部学术著作是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尝试的一部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著作,一定程度地弥补了这个遗憾,因此它的问世值得庆贺。

本书把文化与犯罪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文化与犯罪的本体研究,到文化与犯罪的一般研究,再到文化与犯罪的分类研究,对文化与犯罪的关系进行了分层性的探讨,既深入探讨了文化与犯罪的基础理论,又深入揭示了各种文化存在形式对犯罪的影响,还着重阐发了各种亚文化形式对具体犯罪类型的作用,多侧面地揭示了文化与犯罪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征,构建了该课题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其创新性的一种表现。

本书实际上是以文化学与犯罪学的交叉为切入点来研究犯罪问题的,因而具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征。这要求作者必须熟悉和了解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从本书的内容看,无论是其对文化与犯罪的本体研究,还是一般研究和分类研究,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尤其在文化环境与犯罪、文化传播与犯罪、文化消费与犯罪、文化冲突与犯罪的研究中,涉及到的文化学理论知识不仅具体,而且具有前沿性。由于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实施犯罪行为有其复杂的心理动因,所以,从事这项研究除了涉及到文化学外,还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分类研究中,由于要弄清各种亚文化形式与一些具体犯罪类型的关系,还涉及到更多具体学科的知识。比如,研究市场文化与经济犯罪,涉及到经济学;研究帮会文化与有组织犯罪,涉及到历史学;研究权力文化与腐败犯罪,涉及到政治学等。从众多学科的视角,对犯罪进行交叉研究,角度新颖,知识新鲜,这是其创新性的又一种表现。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把握一些宏观文化现象与犯罪联系的切入点及其影响犯罪产生的机制。李先生对这些难点问题不回避,直面问题,努力攻关,因而得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理论见解。这再一次表现了作者的创新性。比如,在研究文化环境影响犯罪的机理时,本书认为,文化环境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在于,它能为人的动物性和文化性的彼此消长创造特定的外部条件,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促进文化性的强化和动物性的弱化,为文化性克服动物性创造有利的条件。恶劣的文化环境则能导致文化性的弱化和动物性的强化,为动物性摆脱文化性制造必要的条件。犯罪行为是人的动物性恶性膨胀,文化性遭到排斥的结果,所以,恶劣的文化环境是犯罪发生的催化剂。再如,在研究文化冲突导致犯罪的机制时,本书认为,文化冲突之所以能引发犯罪,不但在于它能导致行为规范上的冲突,而且在于能促进犯罪心理形成,并弱化犯罪控制,其中包括法律控制和道德控制。文化冲突之所以能弱化法律控制,在于它能造成价值选择的迷茫,之所以能弱化道德控制,在于它能造成人格崇拜的迷茫。这些观点都是很新鲜的。可以说,本书同李先生以往的学术论著一样,把理论创新作为其最重要的追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科学研究的生命之所在。在学术界浮躁之风日盛的今天,大力倡导和鼓励创新精神应是当务之急。衷心希望犯罪学界能有更多的创新佳作问世。


书籍目录:

编 文化与犯罪的本体研究

章 文化与犯罪的概念

一、文化与犯罪概念的多义性

(一)文化是一个长期争论的概念

(二)犯罪是一个可从多学科定义的概念

二、对文化与犯罪概念的界定

(一)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化概念

(二)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第二章 文化与犯罪的本质

一、文化即人化

(一)“文化即人化”的内涵

(二)确立“文化即人化”理念的意义

二、犯罪即非人化

(一)必须确立正确的人性观

(二)人的动物性与犯罪非人化

(三)人的文化性与犯罪控制

第三章 文化与犯罪的起源

一、文化的起源

(一)文化起源与人类起源的一致性

(二)文化起源的过程

二、犯罪的起源

(一)犯罪与文化都起源于原始社会

(二)原始社会犯罪的形式

(三)由犯罪起源引发的思考

第四章 文化与犯罪的进化

一、文化的进化

(一)文化进化的历程

(二)文化进化的动力

(三)文化进化的趋势

二、犯罪的进化

(一)犯罪进化的历程

(二)犯罪进化的原因

(三)犯罪进化的趋势

第五章 文化与犯罪的功能

一、文化的犯罪功能

(一)文化具有影响犯罪观的功能

(二)文化具有诱发犯罪发生的功能

(三)文化具有促进犯罪手段发展的功能

二、犯罪的文化功能

(一)犯罪具有促进法文化发展的功能

(二)犯罪具有促进规范文化发展的功能

(三)犯罪具有促进科技文化发展的功能

(四)犯罪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二编 文化与犯罪的一般研究

第六章 文化环境与犯罪

一、文化环境的内涵和分类

(一)对文化环境的界定

(二)文化环境的分类

二、文化环境对犯罪的影响

(一)文化环境影响犯罪的机理

(二)几种文化环境对犯罪的影响

三、优化文化环境,加强预防犯罪

第七章 文化传播与犯罪

……

第八章 文化渗透与犯罪

第九章 文化消费与犯罪

第十章 文化冲突与犯罪

第三编 文化与犯罪的分类研究

第十一章 市场文化与经济犯罪

第十二章 帮会文化与有组织犯罪

第十三章 权力文化与腐败犯罪

第十四章 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

第十五章 科技文化与智能犯罪

第十六章 色情文化与性犯罪

第十七章 大众文化与农民犯罪

第十八章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我与李锡海教授相识,是从认识他主编的学术期刊开始的。李先生长期担任《山东公安丛刊》的主编,该刊一贯突出刑事法学,富有个性,特色鲜明,学术精品不断,一向有较高的转载率,因而深受学术界喜爱。细读这份学术期刊,深感刊如主编其人,从总体策划到栏目设置,从学术导向到新生力量培养,都刻意追求创新,可以说,创新理念鲜明是该刊的一个重要特色。

20世纪90年代初,我读过李先生所著的《侦察思维学》。该书首开我国侦查思维研究之先河,把思维科学的一般研究成果运用于犯罪侦查,揭示侦查思维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侦查主体实现思维方式科学化、现代化,进而提高侦查思维效率和侦破水平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书拓宽了犯罪侦查研究的领域,从选题到体系构建,再到基本理论阐释,都充满了创新精神,且明显具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特征,因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先生的学术专著同他主编的学术期刊一样,把理论创新作为根本的价值理念,这是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绩的重要原因。

李先生一直重视犯罪学的理论研究,不仅他主编的刊物很重视,而且他自己也很重视,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关注文化与犯罪研究由来已久。记得90年代初,他发表过一篇论文,叫做《文化、文化环境与青少年犯罪》,因观点新颖,被学术界认为是犯罪本源研究上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之一,并将其概括为“文化本性说。”这种概括是否准确暂且不论,论文因观点新颖而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却是事实。这部《文化与犯罪研究》实际上是上述论文理论观点的全面展开、丰富、补充和发展。

关注文化与犯罪关系的研究不仅是很正确的,而且是很重要的。因为,文化不仅影响犯罪的产生,文化还可以定义(或否定)犯罪:对于“母亲携其两名子女集体投水自杀”的行为是不是犯罪,不同国家就有截然相反的判断。文化与犯罪的关系具有根本性,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具有“终极”性的关系。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很久以来就引起了犯罪学家们的关注,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西方犯罪学家的“文化冲突论”和所谓的“亚文化论”等都是在这方面很有影响的学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这个问题予以关注。他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中,有专门一章讲“犯罪者的文化”,并在论文中提出“为了了解犯罪,必须了解犯罪发生的文化”和“犯罪问题只能以文化来充分解释”的著名论断,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外国人和我国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不算很少。但是,文化与犯罪关系的问题是个永恒的研究课题。文化是具体的,是一定时空内的具体的东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文化与犯罪关系是个永远有现实意义的学术课题,值得犯罪学家们去不断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再者,如果说文化与犯罪的关系具有根本性,那么,一个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与犯罪的关系的学术研究水平,也应当是这个国家整体犯罪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相信,随着我国犯罪学研究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对文化与犯罪关系的研究将会不断有新的成果问世。但长期以来,我国犯罪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重视不够,因而成果不多,尤其对文化与犯罪作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很少,这对我国犯罪学界来说是件遗憾的事情。李先生的这部学术著作是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尝试的一部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著作,一定程度地弥补了这个遗憾,因此它的问世值得庆贺。

本书把文化与犯罪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文化与犯罪的本体研究,到文化与犯罪的一般研究,再到文化与犯罪的分类研究,对文化与犯罪的关系进行了分层性的探讨,既深入探讨了文化与犯罪的基础理论,又深入揭示了各种文化存在形式对犯罪的影响,还着重阐发了各种亚文化形式对具体犯罪类型的作用,多侧面地揭示了文化与犯罪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征,构建了该课题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其创新性的一种表现。

本书实际上是以文化学与犯罪学的交叉为切入点来研究犯罪问题的,因而具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征。这要求作者必须熟悉和了解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从本书的内容看,无论是其对文化与犯罪的本体研究,还是一般研究和分类研究,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尤其在文化环境与犯罪、文化传播与犯罪、文化消费与犯罪、文化冲突与犯罪的研究中,涉及到的文化学理论知识不仅具体,而且具有前沿性。由于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实施犯罪行为有其复杂的心理动因,所以,从事这项研究除了涉及到文化学外,还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分类研究中,由于要弄清各种亚文化形式与一些具体犯罪类型的关系,还涉及到更多具体学科的知识。比如,研究市场文化与经济犯罪,涉及到经济学;研究帮会文化与有组织犯罪,涉及到历史学;研究权力文化与腐败犯罪,涉及到政治学等。从众多学科的视角,对犯罪进行交叉研究,角度新颖,知识新鲜,这是其创新性的又一种表现。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把握一些宏观文化现象与犯罪联系的切入点及其影响犯罪产生的机制。李先生对这些难点问题不回避,直面问题,努力攻关,因而得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理论见解。这再一次表现了作者的创新性。比如,在研究文化环境影响犯罪的机理时,本书认为,文化环境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在于,它能为人的动物性和文化性的彼此消长创造特定的外部条件,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促进文化性的强化和动物性的弱化,为文化性克服动物性创造有利的条件。恶劣的文化环境则能导致文化性的弱化和动物性的强化,为动物性摆脱文化性制造必要的条件。犯罪行为是人的动物性恶性膨胀,文化性遭到排斥的结果,所以,恶劣的文化环境是犯罪发生的催化剂。再如,在研究文化冲突导致犯罪的机制时,本书认为,文化冲突之所以能引发犯罪,不但在于它能导致行为规范上的冲突,而且在于能促进犯罪心理形成,并弱化犯罪控制,其中包括法律控制和道德控制。文化冲突之所以能弱化法律控制,在于它能造成价值选择的迷茫,之所以能弱化道德控制,在于它能造成人格崇拜的迷茫。这些观点都是很新鲜的。可以说,本书同李先生以往的学术论著一样,把理论创新作为其最重要的追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科学研究的生命之所在。在学术界浮躁之风日盛的今天,大力倡导和鼓励创新精神应是当务之急。衷心希望犯罪学界能有更多的创新佳作问世。


精彩短评:

  • 作者:P子 发布时间:2010-06-12 00:02:46

    只有1、2、5

  • 作者:ˊ_>ˋ 发布时间:2023-10-05 15:17:56

    5/24/B/04/03

  • 作者:欣然忘食 发布时间:2019-06-05 14:06:02

    作者有功力,一本好书

  • 作者:物外 发布时间:2013-10-03 11:31:02

    很喜欢 电视剧版好像根据这本小说改编

  • 作者:flower 发布时间:2019-01-29 10:38:28

    景点:大雁塔、钟楼、西安城墙、德福巷、大唐芙蓉园、万寿八仙宫、法门寺、黄帝陵、兵马俑遗址、华清池、壶口瀑布、寒窑遗址公园(千年爱情)。美食:肉夹馍、臊子面、灌汤包子、羊肉泡馍和葫芦头泡馍、蜜枣甑(zeng)糕。历史: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以丰镐为都。秦朝建都城咸阳,阿房宫建在西安。汉朝,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意,立名“长安”。隋朝,长安叫“大兴城”。唐朝,安史之乱,长安的命运一落千丈。明朝修建西安城墙。西安之所以现在改成十三朝古都那是因为,在人们最早的思维中,只有大一统王朝才可以认为是正统的王朝,说是六朝古都,分别是秦,西汉,新,隋,唐这六个大一统的王朝。其中在这中间有些小的王朝就是时间较短在此建都,比如西周,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这七个加在一起一共是十三朝古都。

  • 作者:大大大头 发布时间:2023-01-03 11:51:27

    希望大家能够感受道垣内担保法的魅力


深度书评:

  • 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大纲笔记(有偿0.99元-9.9元)

    作者:牛一月J.M 发布时间:2021-12-17 12:45:53

    因为兴趣,我做了做了整本书的完整笔记;本思维导图为个人独立整理,前后历时两周完成,将近5万字的内容,更包含了部分基础知识的延伸(百科知识和数学公式等),方便小白入门以及从业考试的同学,创作整理不易,感谢各位的支持,祝考试顺利!

    以下为内容展示:

    1-思维导图视图部分内容-预览模式

    2-思维导图视图部分内容-预览模式

    3-大纲笔记视图部分内容

    购买渠道:

    (1)淘宝店铺搜索:馒头杰夫_JeffMental(店铺名)

    笔记共分三个版本

    ①版本1:在线浏览版本,仅需0.99元,感谢支持!完成付款,并

    确认收货,将通过旺旺发送访问链接和访问密码,请注意查收。

    ②版本2:PDF版本(思维导图排版格式),完整内容笔记,完成付

    款,并确认收货,将通过百度网盘发送下载链接和密码,1天有

    效期,请务必注意及时查收。

    ③版本3:PDF版本(大纲排版格式),完整内容笔记,完成付款,

    并确认收货,将通过百度网盘发送下载链接和密码,1天有效期,

    请务必注意及时查收。

    (2)MindMaster,导图社区,搜索: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用户名:JeffMental

    ------------------------------------------------------------------------------------------

    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 严飞、项飙:重构丢失的“附近”

    作者:理想国 发布时间:2022-11-24 13:56:34

    重构丢失的“附近”

    引言

    ——严飞

    这场围绕《悬浮》的公共对话的意义在于,在当下这个“悬浮时代”,看到身边每一个普通人的迁移与流转,以践行布迪厄的方法论主张:个人性即社会性,最具个人性的也是最非个人性的。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异乡人。

    2020年秋,我开始寻求如何将非虚构写作与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更多维度的共创。因此,我开始把田野中的一些故事尝试着用非虚构的写法写出来。2021年初,我和项飙老师、田丰老师分别参与并发起了一些有关非虚构写作的沙龙和研讨,我们都有一个共识,觉得也许可以推动做出一些有趣的实践。

    《悬浮》最早的两章完成后,我发给身边师友,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可以在经验层面给“附近”这一概念做出更多的支撑,同时启发更多的人去关注自己的附近,看到身边的具象的人。2021年的8月,《悬浮》书稿基本完成,我带着学生和项飙老师进行了一次闭门的讨论,就书稿中的8个故事再次展开交流。可以说,项飙老师是见证这本书从最初的想法,到样章出炉、书稿完成,再到漫长而波折的出版流程,直至最后终于出版落地这一全过程最紧密的师友,也因此,在新书终于得以出版的11月,我邀请项飙老师和我一起,在更广泛的环境下,开启了这一次的公共对话,也作为书中末章我们俩文字对话的进一步延伸。

    以下为11月14日,严飞X项飙在理想国视频号连线直播对谈的内容摘选——

    严飞:诸位在线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邀请到著名人类学家项飙老师,在这里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就我的新书《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做一个简短的交流。

    我自己在牛津读书的时候,项老师算是我的老师,尽管我没有上过项老师的课,但是非常亲切。今天的主题叫做重构我们丢失的“附近”,大家都知道项飙老师一直在讨论“真实的附近”的概念,而且明确提出我们身边的附近正在消失,消失的不仅仅是我们周围的街道,同时消失的也是一些既近且远、若即若离的一种社会网络的关系。“附近”真的对我们这么重要吗?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意含?

    昨天晚上还有朋友和我聊天说,两位老师一直在推“附近”的说法,并且提示我们要重视附近,但是好像我们经常会和“附近”产生摩擦,比如和小区里的保安、门卫发生不愉快。到底怎样和与“附近”的社会关系修复?甚至到底什么叫做附近?都是值得特别讨论的事情。

    项飙: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见面,特别是跟严飞对谈,祝贺严飞新书的出版。社会学界、人类学界,或者整个社科界,跟设计界、艺术界的实践者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话题,开始推进。这样的话,这个研究不仅仅是学者和学者之间的对话,而且是学者跟社会大众的对话。这个话说出来容易,能够做到我是很高兴的。原来所谓的研究,是学者之间内部的对话,很多时候是说说而已,那就是互相引引,建立一些文字上的联系。但是真正共同关注的一件事情需要做、需要干预、需要分析、需要记录、需要一起发声去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口号上的一起去喊,是一起去分析、去记录,做得比较扎实。

    一旦学者和学者之间的对话是真实的,这个对话就必然会向公众打开,为什么?因为学者和学者之间如果有真实的对话,这个话题本身一定来自于真实,除非是非常技术性的、方法性的,那个就不叫“对话”,那就是“切磋一下”,相当于两个木匠坐在一起说“你这个刀是怎么回事”,但两个木匠究竟坐在一起说我这个家具怎么打,打出来能够好用、好看,这肯定要跟最后用你家具的人一起聊。所以今天有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希望成为今后一系列这样一种思考、对话方式的开始。

    严飞:刚才项老师提到学者和学者之间的对话,我印象里关于“附近”的讨论,学者和学者之间的对话其实非常少。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源自项飙老师和许知远在十三邀的一次访谈,然后不断发酵,之后更多的是学者和艺术界的人士,包括和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之间的对话。我知道您也在不断地推“附近一公里”的艺术实践。您关于“附近”的这篇英文论文也是发表在一本关于中国艺术研究的英文期刊上,之后才转到社会学的领域中。

    项飙:对,首先我们应该祝贺自己,它能够出圈,能够引起艺术界的关注,能够引起普通读者、非学术读者的兴趣。首先一个问题,为什么它能够有一种“打动”,因为艺术家觉得这个概念有意思,它能够引起他非常直接的、有视觉效应的、有一种打动效果的思考。“打动”是人们感知世界、特别是感知人文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我们以前都讲理解、知识、分析等等,但是“打动”是最重要的,“打动”就是勾起你自己以前积累的生活经验、你的记忆,给你塑造出一种问题感。 比方说“附近”,它能把你放在一个你完全可以把握、可以想象的具体场景里,又让你觉得这个场景里面有一些问题,这个问题是你可以非常直接地去理解、感知和想象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跟你很具体的生活场景,从而也就跟整个世界发生很具体的联系,这就意味着你成了一个思考主体。 你作为一个普通人怎么思考?你有的时候会用一些概念、一些信仰去理解,但大部分是通过自己的经验,经验里面的那种问题感,哪里有些不对、有点奇怪、有点让你不安,但这个东西有的时候不太能说清楚,但你要很具体地感知到。而这些东西如果被勾起来后,为什么有效果?因为那一刻你是思考的主体,你的生活、你的世界在你眼前,你在那里思考。

    我们常规的社会科学研究不讲“打动”,它替你思考,读者只需听着。常规的研究是要给出结论,给出答案,让别人信服,你要去劝说别人,要告知。如果要引起学者更大的讨论,就需要更进一步地深化,要跟哲学联系起来,要跟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认识论联系起来,要跟人的能动性联系起来。在现在这个历史条件下,什么叫想法?什么叫做思想?因为我们的教育水平、科技条件跟以前大不相同,一个社会主体怎么思考,怎么理解思考的意义,跟以前都不一样了。

    “附近”可能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概念。而到底什么是“附近”?我自己一直的信念是,一个概念最重要的是它的效果,不是它的意思。当然我们需要定义一些概念,那是为了下一步讨论更加方便,澄清一些基本的定义,有一个讨论的起点。但一个概念的生命真正来自于它的效果,因为在生活里面,很多概念的意思是很不清楚的,但是这些概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异化”这个概念,你要去定义它永远定义不清楚,但是它给人力量,让你去思考,让你变成思考的主体。所以“附近”在一定意义上,从学理上讲,它是以这样的逻辑去探索新的知识方式,对学者来讲是新的研究方式,同时也是新的交流方式;对大众来讲是新的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的方式。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常规的学术界,我们的讨论有点“局外”的味道。

    严飞:我非常同意项老师提出的这一点。所谓“附近”,依赖于我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感知。在感知这个层面,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又勾连出关于“附近”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讨论,即到底空间距离上多远算是“附近”?或者说,本来它是一个同质性的空间,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不断延展,变成一个异质性的空间,或者变成一个混杂性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跳跃的、离散的,不一定是连续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悟呢?因为我自己在今年春天时就经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我邀请了一位在福建泉州工厂里生产一线的工人和我们做了两次交流,因为我当时在做一个“不一样的社会学观察”的项目,邀请一些学者和非学者,以及对社会学写作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参与这个项目,所以这位在福建泉州流水线一线的工人给我们投了一篇文章。因为他非常热爱文学作品,所以写得非常好。随后在一门叫做“社会调查与研究”的方法课上,我邀请这位工人通过腾讯会议和我们学生一起做访谈,听他怎么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他非常贴切地描绘了自己的工作环境,以及刚才项老师提到的“异化”。他讲到自己如何理解异化,以及他对文学的热爱。当他因为热爱文学而受到来自他周围工友的排挤的时候,他感到孤单。对于他身边的工友们,下班以后的人生就是抽烟、打牌、喝酒、宿醉、讲黄色笑话,而当另外一个工人在认真读张爱玲、卡夫卡的时候,他会被问“为什么你在做这样的事情”?

    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他突然说出“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悬浮的状态”这样的话,当时给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我和他从来没有在线下见过,但是当他讲出“悬浮”这两个字的时候,那时候我的书还完全没有出来的影子,他也没有听过项老师在清华大学的讲座讨论的关于悬浮的社会状态,但是他会主动讲出,觉得自己是一种悬浮的状态,不仅是工作的“悬浮”,而且因为他热爱文学作品,被自己的工友们排斥在圈子之外的一种“悬浮”。所以当他讲出“悬浮”两个字的时候,我和在场的学生们都惊呆了,我们受到一种冲击和震撼。对于我来讲,这种冲击会更加强烈,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他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在福建泉州流水线上的生产工人,而是我们俩一下子产生紧密的情感交集,这样一种情感交集一下子把“附近”、把遥远的地理距离拉得非常非常近,我们在心灵的空间里一下子找到了一个会合点,并且这样的会合点让自己的思想得到释放的感觉。这样的释放感觉,看上去是从日常生活经验当中抽离出我们自己的体验,我相信这位工人朋友就是从自己日常生活经验中抽离出“悬浮”两个字,我们也是从学术研究当中抽离出“悬浮”、抽离出“附近”这样一些社会学研究的术语,来描绘一个真实的世界。当学者去描绘一个真实世界的时候,他抽离出的社会机制,和一个一线工人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抽离出当下的一种状态可以是一样的。

    所以在这一瞬间我们俩心灵、思想得到一种彻底的释放,仿佛两个人产生了深度的情感的绑定。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访谈过程,想跟项老师和大家分享。

    项飙:对,这是讲到“附近”的空间性,也可以说是它的精神性,这个可以再去讨论。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附近”,第一,我们要强调的是在地的,不是精神性的,不是想象性的。因为邻居是搬不走的,这是“附近”很重要的一层意思。这个保安可能很令人反感,我们有很令人讨厌的邻居,但是他存在,而且这些人不仅仅是存在,他们也在生活,他背后有这一套、通过这样非常具体的、坚韧的,有时候让你不愉快的异质性,让我们去培养一种,我叫它“社会智能”。就是你懂得怎样去理解这些不同,去欣赏这些不同,怎样去处理这些不同,有时候你需要幽默一下把这个事情化解开,你不能够太钻牛角尖。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理解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对整个社会、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有一种新的深度,你不会漂在那里,根据一些浪漫性的、想象性的原则来理解。所以他一定是在地的。

    第二,它是不是连贯性的、跳跃没有边界的?我个人感觉它没有很具体的边界,应该是连贯的,怎么连贯?因为附近就是最初五百米,什么叫最初五百米?最初的起点是哪里?起点是你自己,所以你走到哪里,这个附近就在哪里。当然有一些附近是临时性的,你在地铁里面车箱也是一个附近,这个附近完全是当时临时构成的。但这里也有很多东西可以观察,你可以去看,这些人有什么行为、怎么说话等等,这个车箱也是一个临时的小社会,当然也不可能有太多内容,但是你每天去观察也是能够培养一种看人的能力,一种“社会智能”。

    你刚才讲到跟福建朋友的对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很感人。但我的理解是,他在那里工作,我在想我会对他说什么?我们对他当然有一种非常resonance,“打动”和心灵相映,但我一下子想不出来对他说什么,我可能会向他推荐另外一些书,你的《悬浮》就是其中一本,因为他必须要了解到绝大多数人在那种,他当然知道工作的单调,下班之后那样的情况,应该是很正常的。他因为特别敏感,会去读卡夫卡、张爱玲,他应该把它处理为一种,首先知道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同时又跟别人的打牌、喝酒,在本质上也不能说完全不一样,所以不能把它对立,觉得自己被孤立。

    所以那位朋友有这样一种对生活的敏感非常可贵,但是我有一点心疼,可能我年纪比较大了说这个话,我特别不想让他感到被孤立,被他的工友“异化和悬浮”,我完全理解他那种感觉。但是我在想,他能不能到更高的层次来观察,同时他可以参与工友们,比如出去野餐什么的,有时候讲讲山路上的风景,也会去一些名胜古迹看看,那时候谈一些东西,其实大家都会感兴趣的,从历史典故里面讲出一些有趣的、对人生感知的反映,工友里面肯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我不了解张爱玲的作品,但是卡夫卡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对这种苦恼、荒谬,和在无解的情况下,如何面对人生的无解问题,没有什么方案,但是有很多有趣的说法,可以去分享它,这对工友也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话。

    所以回到最后,我个人不会把那个叫做“附近”。如果你和福建工友那一刻的感应叫做“附近”,这其实是比较大的挑战,在社交媒体下面,现在这样的感应非常多,而且我们知道通过大数据什么的,给你制造出很多感应来。关键是在不感应的情况下你怎么发现可以潜在的那种打动的,观察到跟你无关的、跟你很不一样的人背后的温情?那个可以潜在、让你打动的、心里面非常柔软的一面,这是我强调的“附近”。这也是你的书里面很有意思的一个说法,就是交集,不仅仅是两个个体在某一刻的感应,而是交集。什么叫交集?交集不仅是你和我的互动,我和你互动的时候,我背后也带着一层的关系,你背后也带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你有你的历史,我有我的历史,我们在不同时候是两个历史在发生交集,这可能是“附近”很重要的含义。这在网上,仅仅是情感上的或者现在有很多是志趣群体的、俱乐部式的社交媒体,那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个是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大数据和网络技术筛选之后的某一种对接和感应,而没有那种多维度的交集。

    严飞:刚才项老师提到“附近”要有一个明确的边界,物理空间上的boundary的边界。在这个边界里面任何人之间会有交集,说到交集我想到徐志摩的一首诗,叫做《偶然》:“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通过徐志摩这首诗去理解什么叫交集,交集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但它是交汇式的,交汇的时候会互放光亮。交集有即刻的交集,那种瞬时的、一次性完成的交集,这样的交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只是大家会忽视。比如陌生的电话进来,一接是外卖小哥、快递员说你的东西到了,我们就回答说请放在门卫,或者是我现在不在家等等,十秒钟、十五秒钟这个交集就消失了,这是即刻性的交集。另一种是延续性的交集,所谓的延续性交集是我们会发现,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这个外卖小哥、这个小区的保安,他一直都在这个地方派单、做小区门卫的守卫等等这个类型的事情,所以一开始是十秒钟、十五秒钟的即刻交集,但是慢慢的这个对话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长,慢慢地你就会进入到对方的世界当中去。

    我在这里想到自己的一段经历,我在北京,也是《悬浮》副标题里面的异乡人。来到北京以后,我在学校边的五道口租了一个房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衣服送到小区里的一家小小洗衣店去洗衣服。一开始就是即刻性的交集,“老板我要充值”“充值以后打几折”“我什么时候来取”这样的对话。但是一来二去,和洗衣店老板娘的对话会不断深入,老板娘上门送洗好的衣服的时候会带着她的孩子一起,我就会和小朋友聊两句,也和这个小老板聊一聊,“你这个孩子多大了,现在在什么地方上学,老家在什么地方”。慢慢的我们聊天的次数越来越多,老板娘一开始有一个孩子,后来又有了二胎,二宝妹妹来了,现在在微信里面妹妹会和我讲话说,“叔叔,我们要来了。”我说好,“妹妹你来吧。”来了以后给她发糖,太太会给她一些童书。我们的关系就这样越来越近,以至于上两周,她和我发了一个微信说,“严老师,幼儿园的老师请我写一封家书。”给她的孩子写一封家书,但是她不知道怎么写,就来问我是不是可以帮她写一封家书,我就很开心的当天晚上吭哧吭哧的帮她写了一封家书。我写书的时候会代入她的情境,代入她的生活场景,用她的口气去写给她的孩子。而为了代入我会和她进行更多的对话,了解她对于孩子的期待,她对于未来的期待等等,这样的话又把我们两个之间情感的纽带更加进一步的进行强化。

    我现在会觉得,这个“附近”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延续性的交集,而且这个延续形交集和我做不做研究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我就在她的场域里面、生活场里面出现,她也在我的生活场里面出现,我们都在同一个附近的生活场里面,我们的边界是有高度的重叠。所以我是通过不断的非正式的交流深度地进入她的生活情境,她也进入我的生活情境,我们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另外一点是做正式访谈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我们进入到一个田野,进入以后就会有离开。这个离开是最难的,有时候我们不舍得告别,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从田野里面抽离出来,然后我们这些被访对象就变成了一个个在微信里再也不会跳动的头像,他们就变成了田野的一个符号,再也不会有任何联系。所以我们最害怕、最担心的是离开田野,就和访谈对象失去了联系,不再是“附近”里面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我和洗衣店老板娘的交集不会仅仅只是止于洗衣服、止于这一封家书,这个交集会继续持续不断的往后延展。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会很期待和她再碰撞出交汇时互放的光亮,我觉得这就是“附近”带来的特殊魅力。在这本书里也有八个小故事,都是在我的附近、在我的生活、在我的身边发生的,我希望把他们的故事进行本真性的呈现,因为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

    项飙:首先说明,你这些年洗衣服的能力没有提高,所以交集一直在继续(笑)。这个对社会学者蛮有启发的,你在书里讲到,我们研究者作为“附近”里面的一个人,和他在共同空间里面生活的人,我们的观察不会带着理论的假设开始,带着预先的问题去做,我们会比较放松,他们也会比较放松,慢慢的去观察,这样观察的东西,一点点叠加起来的东西,包括中间很多预期不到的惊讶,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跟以前有设计的研究不一样。

    另外一面,这个书很有价值的地方,除了向研究者推荐这个研究方式之外,对于非研究者也有另一面的价值,他们也可以把“附近”当做一个研究工具,所以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两个又是对上,研究者把自己放到“附近”里面作为一般的人,但他到最后要进行系统分析文章。我前面也讲到,特别在中国,尤其在城市,教育程度比以前大大提高,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对理解自我、理解周边、理解社会的渴望非常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受过大学教育,甚至像你前面讲到的,你书里很多对文学有兴趣的人,其实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那些人都是研究者,让他们怎么样通过“附近”,开展对他们自己生活有意义的那种社会研究。这是我很希望推进的。

    社会科学是干什么?社会科学很重要的功能是自我理解,让普通人能够强化对自己的理解。自我不是对自我个人,它跟心理咨询不一样,但是它把每个人变成思考者、观察者,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存在的空间进行理解。

    回到前面你跟洗衣店老板的关系,一方面是怎么样把学者的观察常人化,另外一方面关于“附近”悬浮的讨论,是不是也可以把常人自己的自我感知和思考系统化、研究化,更加具有反思化。所以这个双向是另外一种在小巷里的奇遇,也可以放出新的光亮。

    严飞:您刚才提到期待看到普通人、常人对于“附近”的思考,这让我想到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为主体的表达。这样的主体性的表达也许还要进行一个划分,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说我们自己普通人,因为我们深深嵌入到日常生活的图景当中去,正是因为我们深深的嵌入其中,所以“附近”的日常对我们来说太容易被熟视无睹,我们每天都在“附近”里买菜、吆喝、打招呼、下班的时候朝保安门卫挥手,保洁阿姨来清扫的时候唠嗑、聊天,有的没的都会聊,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在这样的日常生活当中,正是因为太正常,所以不会把它进行理论化的提升。

    另外一方面,现代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充满着流动性,对于很多人来讲,他在自己的“附近”里面,因为他是不断流动的,他也许在自己熟悉的“附近”里愿意多和周围各类人群进行交流,但是流动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后,他自己也变成了社会流动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高度流动的状态之下,因为他知道下一站又要开始新的一段的流动,所以也许,他并不想和“附近”产生过多的交集,“附近”仅仅只是一个暂时的落脚点。对于后者,请问项老师怎么看?

    项飙:这个现象肯定存在,不管是方法论上还是理论上都是很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为什么要讨论“附近”,不仅仅因为有“附近”这个现象,而是说“附近”本身隐含着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一定是什么坏的事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它提出一个问题。“附近”提出什么问题?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它的消失,它的消失为什么是问题?它的消失首先是整个城市空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是社区管理是怎么样开展的。所以“附近”的消失跟社区的消失是完全两码事,因为我们知道社区完全没有消失。第三是商业的。现在到黄金地段搞个大卖场,没有人给你投资,为什么?有些人都是电商加最后一公里、最后五百米的配送,所以社区的配送中心成为非常重要的投资点,资本也在下沉。跟这些结合在一起的是大数据,不管是行政管理意义上还是商业配送,都有“最后五百米”。第四是社交网络。人们在社交网络里,要么完全追求自己个人的喜怒哀乐,要么是关注天下大事,对这个邻居是谁、附近的人是谁完全没有概念,没有兴趣。

    所以我刚才讲那么一大通是说,“附近”为什么值得讨论?是因为这些力量很强,有的是让你把“附近”变得完全无意识,比如社交媒体让你对旁边这些人都没兴趣,要么就想着远方,要么只是想着绝对的最后的个体。有的是对“附近”的肢解或者重新构造,变成跟你没有关系,你变得非常被动。所谓“最后五百米”,他从上面下来,最后你是末梢,他要见到你,而我们讲“最初五百米”是从你出发,这个“附近”是从你出发。

    另外,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面谈谈“附近”,现在有这么一些大的事情在发生,我们生活怎么样被重组,不仅在物质意义上怎么样被重组,在感知上怎么样被重组,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提出“最初五百米”,看你和世界,而不再成天看社交媒体上那些非常情绪化的爆炸性的事件,根据那个来理解世界,你会根据很具体的人,他有不同苦恼,来理解世界。比如你知道衣服谁给你洗的,他们小孩上学,上学意味着什么,写家书,家长还要请别人替写,孩子在学校里面知道这个事情,学校的教育又是那样一套非常程序化的、浪漫化的东西。欧洲很多童话故事,儿童的(故事),里面有很多残酷的、阴暗的、复杂的东西,童话是让孩子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但我们的教育都是玫瑰色的,像一个大蜜罐,把孩子泡到大蜜罐里面,不允许你出来,孩子知道这是蜜罐,知道蜜罐的父母不在这个蜜罐里头。这些都是“附近”里面才会出现的问题,如果你没有附近感,这些都不是问题,你要么泡在蜜罐里,要么突然跳出来觉得世界怎么回事,彻底的无力感,或者眩晕感,无感,不知道怎么去感知。这是为什么要谈“附近”。

    回到你前面讲的,现在具体的生活里面,可能有两种对于“附近”的感知,比如年纪老一点的人会有一种“附近”,是非常日常化的、非常程序化的;或者刚刚搬过来的年轻人,“附近”就是一个驿站。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感知,在我看来它不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今天的任务是说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有这样大的力量重新组织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做一个具体的人,我们不可能改变结构,也不可能更直接的跟技术力量抗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和我应该怎么办?一个办法就是从“附近”开始,你的“附近”如果是非常熟悉的“附近”,你要稍微刻意的把它非熟悉化一下,看一下这些天天打招呼的人,你真的理解他们是谁吗?真的知道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年轻的打工的,刚刚搬过来,你会觉得这个“附近”让你很烦,一切都让你很烦闷,工作不顺心,或者各种问题,那你是不是也刻意想想,这个“附近”就是你的世界,这个世界不美好,但对不起,这就是你的世界,这是你的起点,如果你抛弃起点,你就抛弃了一切。你抱着这个眼光去看,也不一定说去爱,你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但你要想清楚不喜欢那个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不管怎么样,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那还是个人,他肯定有他的嗓门大或者怎么样,他有他的喜怒哀乐,有他的道理,你能不能从这个角度去想一下他?

    所以“附近”是观察世界的一个方法,它不是一种给定的生存方式。你跟“附近”的具体关系不一样了,那都没有关系,你就从这里开始。

    最后一点是什么?我觉得今天,相对在操作上来讲,把“附近”当做一个方法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很多年轻人跟“附近”的关系都是你说的第二种类型,那种非常常规化的,好像非常熟悉,非常自洽的在那里;但更多的都是不自洽,看见邻居有点害怕或者烦,这就有一种距离感,比较容易看一些反思,所以我们提出让你写身边经常见面的陌生人,这些人我们天天看见,就像你讲的,所以我是有点怀疑,这个快递小哥天天给你送,会不会发展出、沉淀出一种关系?对于这点,我是有点怀疑的,因为都很程序化了,快递小哥也没有时间,他们得催第二个赶快送,没有时间跟你唠,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你要稍微刻意一点出去,那时候不是快递高峰时期,是他休息时期,在那里跟他唠,这就需要稍微有一点意识在。所以对年轻人来讲,他已经有点不自洽在里头,不舒服在里头,这个不舒服如果稍微用理性,这个是需要一点社会科学的感觉,不舒服我们都认为是很重要的,人要从不舒服开始,不舒服说明你和这个结构出现裂痕,这个是谁的错?这个裂痕多的很,裂痕不怕缺,关键是怎么把那个东西开始去思考,这个确实需要一点工作,需要我们提供一点语言,比如你的书,我们这样的讨论。否则你光说感觉不愉快,去思考不愉快,一般人没有事情做也不会做这个事情。但你有一个说法在那里,有一个环境在那里,想想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还蛮有趣,想了以后心情好一点,好像还想通了一些事情,看到一些原来没有看到的东西,这是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些语言在他周边绕。

    严飞:刚才项老师提到不仅要打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进行细致地倾听,成为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在这本书里我提到一个新发地卖菜的红芹姐的故事,我自己印象也非常深,因为我突然感受到我变成她的树洞,我们之前也有很多交集,她也会不断讲她的故事,但是在这次,当我们坐下来做一个长时段讲述的时候,她会不断的进行讲述,我就变成她的树洞,甚至我会觉得,我会成为一个让她的生命意义的获得都有赖于这次讲述的一个倾听者。但在课堂的教学里面,我曾经跟大家说,做质性研究田野访谈后,被访者的大段引用应该怎么样在我们的文章当中得到体现?我自己在课上一直和同学们说:“要特别注意了,被访者话语的引述不要特别长,也不要整页都是,最好有一段引述有一段分析。”但是在我自己书里面,作为倾听者,红晴姐的讲述太重要了,太有吸引力,太有征服感,所以我有七到八页纸,整整都是她的一段讲述,我中间完全没有打断。从讲她自己16岁是村里最漂亮的村花,广东有一个地产商的老板想让她嫁给自己,送她一套房,她拒绝了,嫁给一个比她家里还要穷的,结婚的时候连棉袄都没有的一个人,一起从零开始奋斗;一直讲述到她对于孩子的期待、对于未来的期待。我觉得这样长长的七八页中是她自我生命故事的一种陈述,我不忍心去打断,实际上最后也变成书里面很精彩的一个部分。

    这本书最后有一个附录,是我和项飙老师在去年做的三到四次的对话,我把它们整合到了一起。其中有一段关于“附近”的讨论,我们今天继续把这段讨论再往前延展。我们之前讨论“附近”这个边界里面有自己的交集,刚才又从交集进一步讨论到打开,从打开讨论到倾听,我们继续再往前推一下,我想知道我们的“附近”为什么消失了?这里当然有很多原因,我们会说看见的关系得到一些重新的构造,剧烈的社会变迁不断带来很多结构性的撕裂,还有刚才提到的现代性的特征就是流动性在这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微观层面的流动性,还是在宏观层面的现代性,社会的宏大变迁、城市空间的更新和改造等等,都让我们的“附近”变得越来越离我们越来越远,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的象征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又有一些新的“附近”正在慢慢地重新被构造出来,但是这些被重新构造出来的“附近”,仿佛又和我们之前特别熟悉、特别适宜的、特别感到自在的“附近”产生了一定距离。所以我还是想和项老师进行讨论,这个“附近”怎么消失了?还是说,消失的是我们热爱“附近”或者认知“附近”、观察“附近”的能力?

    项飙:“附近”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消失是跟城市发展、地产为主导的小区式的管理有关的。小区内部住的人都是差不多的,然后有保安,卖菜的人进不来,再加上社区管理网格化、数据化,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这些因素等等,我们前面都谈到过。但更大的问题我觉得是你后面提到的,是感知“附近”能力的消失。“附近”作为一种规制你行为或者给你提供帮助的这么一个集体性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变得非常稀薄,但显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更加自由,而是我们直接被一些完全不能控制的事情所规训。其实“附近”的消失意味着这样一种参与式的自由的消失。听起来好象有一点奇怪,觉得太自由了,个体流动性很大,所以“附近”消失了,但这个“附近”消失之后,人作为社会人自由的根基是你跟集体的关系,如果你跟具体的集体失去具体的联系,你就不可能是自由的,会感到有很大的力量在规训你,我们感到一种无力感,种种压力感,其实都是这种具体意义的自由消失的结果。

    所以这种对“附近”感知的消失,或者感知“附近”能力的消失,显然跟前面讲的一系列物质性的条件有关,包括跟流动也有关,但这又是不必然的,这就需要具体分析。因为“附近”这个概念在我脑海里呈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原来对浙江村的调查就是面对流动人口,这批流动人口怎么可能在八十年代的北京闯出这么一片天地?这在政策上完全是不允许的,不能想象的,怎么会有十万人到帝王之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服装工业?靠的就是“附近”技术,什么叫“附近”技术?例如他租场地,睁大眼睛看他的周边的一个空地,这块空地也不是归于当地那个乡管,因为在北京周边有各种各样的单位在,有企业,有市属企业,有区属企业,区属里面有一轻局、二轻局的企业,又有中央媒体、市媒体的,部队的,部委的,所以你说它是部委的还是不是部委的,都说不清楚。一般我们都认为北京控制非常严,但在他们眼里面,控制严意味着什么?控制严意味着有很多很多的裂缝:控制严就会造出很多控制的手段、控制的单位、控制的主体,而主体和主体是有裂痕的。但在当地,你说这块一个三角空地谁处理?谁都不服谁。平常人们天天在那里生活,从来没有发现有这么一块小地是“三不管”的,可以租下来,可以盖简易房做衣服,或者盖简易房住人。但是他们就看到了,这就是“附近”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地图式的,从外面往里看一块一块,好像都是规划好的。他们看到的不是地图,而是景观、是迷宫,是三维甚至四五维的立体。怎么叫四维、五维?三维立体空间的背后,还有各种各样的传递关系、利益关系,潜在和不潜在的利息关系,显性的利益关系。

    这些都是“流动”,是“流动”培养了对“附近”的敏感性。这又讲到前面你提到的,现在好像年轻人对“附近”没有归属感,是不是“附近”的话题不成立?我觉得相反,因为你需要一种距离感来分析,所以才把“附近”的要素调动起来,变成你看世界、理解人生、理解别人的一个视角。所以它的消失,如果我们要问原因的话,确实是管理、商业上面的,当然很重要的是技术上面的变化。商业不仅是狭义的商业,包括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土地财政、房地产促动下的城市化,但是这些现在走到尽头了,所以现在又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因为现在整个城市政治经济学出现结构性的变化,方向性的变化,这些小区下一步应该怎么发展,这些空房子怎么办,但是这个已经建的,你住的房子可能今后就是你的住所,不是一个财产。原来的人们买房子,一天到晚觉得自己住到财产里面,当然也挺高兴,房价天天涨,感觉你住的,人家说“诗意的栖居”,我们是“财产化的栖居”,住在财产里面,想着它能一直涨价,这个当然也给你一点意义;但现在不涨了,不能再“财产式的栖居”,你怎么个栖居办法?所以现在是很具体的一个问题。

    这些是大的、很重要的问题,理解到为什么“附近”消失,或者“附近”为什么成为一个议题。我们不能仅仅从非常直观的生活经验去出发,确实还要想到这些大的背后的,我们的生活经验是怎么样被塑造起来的,要从这个高度去看这个事情,而且要看得很细,高和细要结合起来。

    观众提问环节:

    1. 如何在构建“附近”的同时保持相应的边界感?

    严飞:这个问题我在书里我也讨论过,让我想到社会学家齐美尔在一篇文章《大都市的精神生活》里面提出:大都市人的生活特质就是保持矜持。我在《悬浮》提到,有一个高档小区的保安,他觉得自己在北京生活有一个便利性,或者有一个自在性,那就是我可以保持自己身份的边界,而不是回到村里面,在一个熟人社会,不断的push我,问“到底怎么回事?你回不回来?你孩子怎么回事?未来怎么办?”,这些push让他不断觉得自己的边界受到冒犯,但是在城市里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他觉得这是大都市带来的自在和舒适的便宜性。

    项飙:我的回应会是这样,我们现在是靠边界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一定意义上的自主,我完全理解大家期待这样的边界感,但这个确实是不太可持续的方法。在城市社区里面,邻居怎么样对你指手划脚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在家庭里面可能是这样,有时候你觉得父母,你给我一点边界感,给我一点自主性。这里的重点不是说有没有边界,而是说有没有尊重,为什么会做那样的判断。边界划清了,你也不用管我的事情,我也不用管你的事情。但另外一个方面,不要边界,你了解我,我也了解你,但是了解之后尊重、欣赏,有的时候不理解也可以,这是你的(事),我也不用担忧。严飞说的红芹姐女儿的那个故事,也很感人。对孩子的那种爱是不可承受的,这当然在中国社会是非常普遍的,很难通过划边界来解决。在世界各个文化当中也不是靠划边界来解决,而是通过一种尊重,但有时候会用“边界”这个概念来说,你如果实在觉得尊重不了,因为人的代际差别,有时候你不得不判断,但有的时候也必须划一个边界,也就到此为止,如果实在说不通,也只能够到此为止,但那是最后性的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一个技术性手段,不能靠这个东西来解决。

    这就回到前面一个问题,也是很真实的,比如回到村里,在小镇上,这个“附近”是非常亲密的,但那个“附近”一点都不好玩,对年轻人来讲,是没有吸引力的。包括里面的这种人情、这种复杂性,当然包括很多,工作单位也有这样的问题。这并不是原因,不是人际关系太亲密的问题,而确实是人际关系不平衡,前面讲到的缺乏对多元性的宽容和欣赏。你觉得办公室里面关系非常复杂,显然并不是说关系亲密,在公司办公室里面这个情况可以分析,每个人都没有自己的自主和自由,都是上面安排,互相之间有利益,互相之间的利益好像又非常敏感,其实这不是你的错,因为它就是这么设计的,设计出来就是让大家互相之间都很敏感,互相说话也非常小心。你觉得这样的“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当然一直想的就是怎么去逃避它,但最后你逃避不了,你真正要打破那个,要建立真实的“附近”,就是你办公室的同事和同事之间,有没有可能形成非常基本的distance——基本的人情,不告密;基本的公平,多劳多得;基本的理解是你过得好,也允许别人过得好,你也不去帮助别人过得好,允许别人过得好,这些也算是建立“附近”的一个贡献。如果你有那样一个基本的,根本不是高尚,就是正常的原则,能做到以后,互相之间的猜忌、互相之间的害怕,就会稍微的减低一点,这个“附近”也不一定到温馨的程度,但至少不让你烦恼、害怕。

    年轻人回乡,有没有可能年轻人自己想办法破除这种“附近”给你造成的压力。不是有了人际关系就复杂,显然不是这样,我们觉得人际关系多了就复杂,这个想法完全是错的,因为人际关系多,但是多的方法不对,或者被某一种东西给操纵了,操纵之后它就变得非常复杂,这和多和少没有关系。到最后的解决办法还是靠人际关系的多,你要互相信任,互相形成一定的团结性,互相的尊重,对多样性的容忍,这个是出路。

    严飞:项老师有一点提到特别好,无论是人际关系的多重的维度,还是如何,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逻辑要在,日常生活的基础逻辑就是一种“过日子的逻辑”,这样的逻辑在今天特别强调宏大叙事的社会图景下,我们会发现它在日益丢失。其实人生就是由我们的日常生活组成,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核心要旨就是它的非必要性,但是今天这种非必要性也在不断消失,所以这是当下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完整对谈内容请见理想国视频号“直播回放”。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目录完整(326+)
  • azw3(388+)
  • 品质不错(455+)
  • 内容完整(291+)
  • 一星好评(652+)
  • 小说多(554+)
  • 收费(176+)
  • 超值(119+)
  • 速度快(521+)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 2024-12-19 20:41:26 )

    我说完了。

  • 网友 薛***玉: ( 2024-12-16 09:49:4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13 01:13:2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马***偲: ( 2024-12-15 23:26:30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菱***兰: ( 2024-12-21 01:15:2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焦***山: ( 2024-12-25 22:28:35 )

    不错。。。。。

  • 网友 融***华: ( 2025-01-08 03:40:3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曹***雯: ( 2024-12-17 21:41:1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訾***雰: ( 2024-12-28 05:08:57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丁***菱: ( 2024-12-12 13:30:5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