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徐磊考研英语系列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34

徐磊考研英语系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徐磊考研英语系列精美图片
》徐磊考研英语系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徐磊考研英语系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2005考研英语系列之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
  • 页数:164
  • 价格:CNY 25.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34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桂道樂 发布时间:2020-01-14 21:56:42

    本科的时候读到就好了

  • 作者:安德烈大叔 发布时间:2019-11-08 22:25:26

    收录的文章比较杂乱,并无系统性,但字里行间大致能感受到梁先生的文人风骨与治学风范,仅凭他的个人魅力即可感召一部分读者。建筑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代表,具备社会学、美学与技术底蕴的建筑师与伟大的艺术家无异。更重要的还有士人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几次文化断裂的节点,梁先生这种士人的存在,犹如黑暗中长明之孤灯,守护着文脉的不断。梁先生七十年前对未来北京城市状况的预测终究还是应验了……遗憾的见证。(山西真乃中国中古建筑的天堂,需找时间按图索骥,一一拜谒)

  • 作者:Ray 发布时间:2020-10-11 08:04:36

    大部分优秀的心理学科普书籍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个怪圈:真正需要读它的人,往往是最不愿意读的。

  • 作者:晓柯 发布时间:2016-09-19 07:43:41

    本书给国内的语法书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有两点极为值得肯定:1,薄。大部头的语法书只能当做工具书,很难用来研读学习。市面上的大部分语法书都需要瘦身。 2,讲逻辑。传统语法诉诸权威,把一堆规则例句堆砌起来,让学习者自己埋头读书,而本书作者试图诉诸逻辑来说服读者接受某些语法结论,这一点难能可贵。 美中不足的是,本书的逻辑体系还很不完善,深度还很不够,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书中只字未提现代语法极为重要的动词范畴:体aspect。

  • 作者:影子鱼 发布时间:2022-03-14 18:05:20

    高三开始接触徐磊老师,目前大三。作为非专业人士,可以说是我目前看到过的没有任何瑕疵,可以自圆其说而且极其简洁但不简单的一本英语语法书。在这里我不能说徐磊老师的语法全对,但我可以说他没有错。由于某些原因而在市场上被封杀,属实可惜!!!

  • 作者:我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0-05-11 21:43:17

    很遗憾没有深入地讲解下去,主系表结构能讲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非常深入的了,但无奈主谓宾宾补句型中的宾补怎么来的没讲出来。

    其实我觉得徐磊是能把宾补像主系表一样讲解好的,但可惜只是粗略地将其和双宾语句型做了一个简单的区分,这点跟其它语法书没什么区别。

    整体学下去发现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语法就那么些东西,根本不需要厚厚一本语法书。

    适合跟着VIP尊享版视频一起学,那样会比较容易理解。


深度书评:

  • 时值母亲节前夕读《塑身与塑心》有感

    作者:亦大 发布时间:2023-05-09 10:18:44

    古语云,“十月怀胎,三年乳哺。”自古以来,乳房授乳就一直象征着母亲的生养之恩,关于母职的讨论也从来与女性的乳房紧密联结。

    在新书《塑身与塑心:近代中国都市女性乳房观念的变迁》中,我读到了近代都市中一些生育后的知识女性,借由笔端记录下自己关于乳房、生养的个体生命体验,她们会叙及科学哺乳的方式,从家庭伦理的角度记述母子之爱,也会记述下母职神圣话语掩盖下授乳的辛劳与疼痛。

    当都市母亲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乳养体验时,她们大都会首先提及不分昼夜授乳的辛苦,而授乳之余也无法免于家务料理之劳。养育和持家的辛劳使许多女性不得不放弃社会职务,陷于家务育儿与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两难境地。而她们的辛劳、牺牲、两难常常不得丈夫的体谅,或被视作理所当然,或被直接忽略;而即便有一些丈夫愿意体谅和分担,受母职话语规训的母亲们也会为此感到不安和抱歉。

    其次,哺乳也意味着身体的疼痛。哪怕是健康的乳房,授乳难免会有婴孩吸吮的疼痛和乳房自身的胀痛。

    再次,在忍受由哺乳本身带来的身心劳苦之余,新母亲还将面临因育养观念分歧带来的人际矛盾。尽管科学的哺乳指导充斥各类报章,但传统哺乳方式仍在翁姑、邻里长辈之间传播,有时甚至能左右新女性的哺乳体验。她们需要争取乳养方式的选择权,运用自我判断能力,在长辈权威、中医西医小儿养护指导差异之间做出哺育决择。

    最后,近代乳房审美观念的变化,也使女性哺乳的身体与审美的、健康的身体之间产生了竞争关系。哺乳会导致乳房松垮下垂,从而丧失美观,这一认识在近代都市中已十分普遍,丈夫的审美审视和性需求便左右着女性对待自身身体的态度。“漂亮的相貌,一哺乳就不能长久保存了”,因此都市新妇女们面对哺乳与审美的取舍常感到困惑,一些女性甚至下决心不再亲自哺乳。

    然而,放弃亲乳最终也不是母亲摆脱困境的最佳之策。无论传统中医还是近代西医均高度强调“生母亲乳”。中国传统社会普遍认为小儿的疾病是由于乳养不当所致,近代西医亦从科学角度论证生母亲乳对母子身体健康的益处。将母亲视为女性的“天职”,而哺乳视为母亲的“天职”,认为“凡做母亲的必须尽哺乳的责任;这是一种天然的定理,不应加以违抗”,此类观念普遍存在,无疑给不愿亲乳、不能亲乳的母亲带来无比巨大的道德压力和舆论压力。

    成为母亲,生育、哺乳只是一切开始的开始。伴随着子女成长的不同阶段,母亲也同样面临不同的困境和挑战。相比于传统社会,近代女性的“母职”身体的价值仍然体现在生育与哺乳上,比之于当下,母亲面临的辛劳、牺牲和挣扎似乎并没有太多变化。

    尽管如此,母亲依然选择了成为母亲。今天,我们庆祝母亲节的意义正是感念每一位平凡母亲的这一伟大选择。母亲节快乐!

  • 从欲望到需要

    作者:Martianpanny 发布时间:2008-06-23 15:42:08

    本来想拟题为《一半乡土一半城市的“半调子”社会》,来记述阅读费老《乡土中国》一书的感触,却又觉得所谓“半调子社会”是个感情色彩颇为浓厚的词汇,若是不仔细来看,竟也搞不清楚对此社会是褒是贬,无端端地生出许多曲解来。遂借由该书最后一篇论文的题目《从欲望到需要》来述己意。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往往是我身处于当前时代之中的感受,尤其是处于中国社会中时的体验。难道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以至于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遭遇?无意间想起费老的《乡土中国》,本科时曾为纪念费老的辞世做过一期专题,却囫囵吞枣,未竟对此书有切身的体悟。再读之中,却发现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线索嘛?或许是书所撰成之日离今日已远,却为我们试图如何了解中国社会辟开了一条路径。这条路径,需要有恒心,能吃苦才能行走,或许还需要一点智慧和宽容,才可抵达界碑。

    在《乡土中国》中,费老整理了十四篇论文。分别谈到了乡土之本色、乡土之传统、乡土之文化、乡土之政治制度、乡土之政治格局、从乡土到现代化之蜕变趋向。他以极为平实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之乡土本色,同时也为社会格局之大变所引发的种种现象提供了广阔的问题域。

    境遇

    我们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境遇中,几乎后天的决定了我们最为普遍的行为方式,这并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但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境遇中,我们所继承的“昔日”的情景,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当前”的选择,则是被大多数人忽略或有意规避的问题。从上世纪开始,中国社会时常陷入与传统断绝关系的一波又一波的巨大运动中,使得我们在从受教育之初,便习惯性的接受了某种关于“创新”的扭曲思想。之所以说是扭曲的,是因为这个“新”不具备更多的改善的意义,而在很大程度上被强调为一种带有革命情节的“不同”。只要是反着干,对着干,就是创新的。因此,80年代出生的人所表现出的叛逆一会被褒扬,一会被批判,其实是大家没看到这批人在从小到大的受教育过程中,所接受到的究竟是什么——师长们多么希望我们能在新的社会变革中玩出“新”来,但却没有人主动地意识到,我们所在的“境遇”中,有我们无法绕开的“社会共同经验”。当小学教育中众多的教育素材都是依照“社会共同经验”作为传授内容的同时,“创新”又成为最为重要的传授观念,这种矛盾必然导致了真正的“创新”无意见得,行为的混乱和思想的怪诞却成了最大的成果。可是,当80年代出生的人,目前已有接近一半的人离开校园,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时,那些叛逆被轻易的剥离,剩下老实巴交的躯壳,继续着生存斗争时。此时,便会发现以往那种生硬地要与传统对立的教育思想,造成了多大的负面影响。

    公共道德

    人都有私心或者私欲,本来是个很简单的经验事实。可是换作对自身的审视,则需要一番辩难。“我自私不?”或者“中国人自私不?”在不同的场合里,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有人对此大肆辩论。对中国人最尖酸的批评中有一句“一人是龙,三人是虫”似乎是个结论:中国人显然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又给了一条论证。从普遍道德的原则来看,这显然是低劣的。在“差序格局”的论证中,费老深入地讨论了,在中国社会中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之间的冲突与张力。费老有个精辟的“水晕”比喻——个人是仍入水中的石子,圆心在己;至亲的亲戚是晕出的第一圈水晕,伯叔姑嫂是第二圈,乡里党羽是第三圈……人的社会关系即是以人为轴心,不断地晕出水圈。每个水圈之间并无明晰的界限,水圈也可被推出无数个晕来。这自然不同于西方人的社会团体关系。因此,中国人讲情理,重血缘。这是有道理的。每个圈子都因“中心圈子势力的大小而变化”,这亦是颇有道理的。理不清圈子间的关系,所以有不少灰色的地带,也就滋生了不少潜规则。若圆心的私欲过分强大,也自然会产生以牺牲外面的圈子,来使内部的圈子受益的现象。这种社会规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在今天的网络社会也不可避免。如此观来,不打破中国的乡土性质,则民主无疑要毙命,公共道德根本无从实现。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公共道德也很多,费老也提到了一个在几年前争论颇多的话题“父子相隐”,认为从“亲亲”推扩出的公共道德,从根本上是不如墨翟的“兼爱”好的。当然,这个问题是家家有理。完全认为儒家的差等之爱能实现公共道德领域的普遍建设,显然是一种基于人之本善的道德假设,新儒家无论如何都会论证这种“差等之爱”并非现代民主之阻碍,而且,更是全球普世伦理的金律。可是,对于更多老百姓而言的并不是这种大传统,而是在大传统的笼罩之下,蔓延生长的小传统。费老是做社会学的,他从乡里乡间向我们提供了小传统中,这种差序格局下的私人道德是如何与公共道德所冲突的。

    家庭

    在中国,家庭的意蕴往往更为复杂而深刻,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任何以“家”为题出现的话题,总能引起一番骚动。我不知道在国外,有没有“第三者”这个概念,但在中国这绝对是个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词汇。眼见我不少同龄人纷纷落入“第三者”的团体,竟让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模糊感。“合男女之好”,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情况下,依旧是两个家族的结合。结婚实在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并不在于结婚本身,而是结婚后所要面临的诸多问题。比方说,婚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第三者”和注定遭遇的“婆媳关系”。费老关于家庭生活中男女有别及夫妇关系的描述,在今天或许已大有改观。但是家庭问题却已经是个绕不开的难题,家是人的避风港,可都市生活中,却成了一些人的“暴风港”,这些或许就是我们要从传统中抽身时,所必然遭遇的挑战。家庭中有三对关系,在传统乡土中国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在今天的中国部分家庭中,情况依旧。这三对关系,分别是夫妻间、婆媳间和父母与子女间。费先生指出,实际上的中国家庭中,关系向是纵的,而非横的。纵的,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以及另一方对这一方的义务。这种关系构成了传统社会的稳定性,但是一旦这种纵的关系失调,家庭的混乱则在所难免。文化心理是一种沉淀已久的状态,文化心理是广义文化范畴中最深层次的一部分,亦是最难改变的一部分。想今日中国家庭之多变,在结构和形式上,已经大不同于以往,只是我深刻地怀疑对于家庭的传统观念是否也如家庭之多变那样纷繁多彩起来。或者,只是一种心理与现实的拉扯,让许多的人陷入了无奈与挣扎中。

    民主法治

    在中国,不能用简单的横暴权利或同意权利来化约中国社会权利之形态,费老提出的“长老权利”在更深的文化层面上解答了传统社会的权利形态。长老权利的意义在于,它必须通过礼制来达到治世。礼制并非一种纯道德自制,也不如法制那样的强力,它多少显得态度暧昧。但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礼制成为了超道德和法律的一种社会公信。这种公信,相当于假设所有人都能对某规范达成共识,无论这些人是什么文化程度或家庭背景。这种礼制也不完全是道德性质的,因为有许多礼法也带有残酷、甚至愚昧的特点,比方说贞节牌坊。但是,礼制却是有序社会的良好保障。费老所提出的历代的“无为而治”,使得在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另一条清晰的路线,便是“静”的治国方式。“静”的方式,若观于天则会有深切的体悟。天不语,天亦无所谓动。动的是云彩,天只是安好于上,观照人间的一切。只是偶然有暴风骤雨,席卷过后,依旧平静如常。再观四季,亦是如此。所以,中国社会滋生不出西方的法律体制来,因为他们是相信人性恶,乃是要断了人的恶,惩戒人的恶。而我们更多的相信人性自然,或人性善。我们更多的需要教化和长老式的指导,“治”绝不是要强力相向,若能不伤筋动骨变可安定,为何又要劳命伤神呢?所以费老说:“乡土社会里的权利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这样看来,我们法制的土壤是没有的,民主的路子也断了,可是没有人该质疑,乡土中国在这样的状态下,运转良好。

    现代化

    但是时光不能总停留在乡土时代。无论如何,中国是要进入现代化,开展轰轰烈烈的城市运动的。最早是被迫,因为落后,因为匮乏,所以拼命的想要,想得到。对某种社会的向往,应该本于生命最原始的欲望。再后来,我们开始有了整体的社会计划,也就是如书中所言,“从欲望到需要”。现在,每个人都迫切的希望着现代化带来和社会飞速进步,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广泛交流,这自然是某种进步的象征。但是,城市化的速度让乡土中的中国人的社会认同度却越来越低。在乡土中,守着土地,自给自足的农民,愈发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找不到自己所处的地位。这种内心的迷失往往要比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冲击更为明晰。以往的“共同社会经验”已经不再可靠,婴儿哭不能再有接生婆来解决,因为这样的行为代表着某种不卫生、不健康、不科学,可是要进入现代化的医疗系统,接生婆的经验无以传递,便到此为止。那么,传统的“共同社会经验”失效时,新近社会的“共同经验”却还未积攒起来。在各个领域,人们都面临着困惑和不解,该如何解决?这种真正的与传统对话的失声,不仅仅光从文化自身来设想,而是综合了诸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现在已经在从欲望中逐渐清醒过来,而是要在欲望之外,人为地来进行设计。这个设计,是针对于我们的需要而言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新近的“火热”设计,是要从传统中重新发掘传统的光辉,使得我们已经断裂的文化传承,重新走上正轨。但是,所谓类似于“国学热”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陷阱。有人说过,孔子是中国历史中最倒霉的人。因为,当帝国有需要,他便成仙成圣;一旦帝国不需要,他便被焚烧摧毁。他生时未实现其理想,死后竟也被肆意摆弄。这样想来,还真是有一定道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兴起过“国学热”,国民党政府还将其划入正式的教育课程中,却被周予同等一批知识分子识破了其目的。如果今天的中国人,内心深处,还是坚定的传统心理,则此举是有所对症。但是,如果传统心理,已经被曲解、被改变,甚至被替代,那如何在小传统中实现国学复兴呢?亦或者只不过是应了“和谐”的口号,便让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

    研究方法

    老一代的学者,甚少有严格经过了现代大学体制中学科划分训练的。于是,看他们的书时,总会觉得过瘾。贯通古今,纵横中西,举一反三,畅游于我们今日所讲各个学科之间,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跨文化跨学科交流的黄金时期。可惜今日之学人,日日喁于一角,抱死书,死读书。从河这边,看不到河那边,稍涉他境,便毫无忌惮得称自己的研究是“跨界”研究。观《乡土中国》,作者用大传统中的经典来解释或反诘小传统中的社会现象,根据中国之实情,来看西方之研究。这比启用一大堆西方的现代工业社会的术语来解释中国的下里巴人,更容易让人切近理论。这种方法,是对做任何一个学科的人来说,都极为重要的。陈寅恪说对待传统要“了解的同情,同情的了解。”有不少搞传统研究的人都喜欢用这句话,来证实自身工作的意义,可是却又从不曾深入地去了解过,同情也就立刻显得虚伪了起来。中国的传统不是由现代性的学科分类划分出的,而是一个整圆。从某一个圆心,所辐射出的广大空间,若只切下一块来怕是盲人摸象,不可得其精义。

    费老因在乡村调查,不幸遇险,其妻也亡于此,真正算得上是献身。我读此书,是读出了感动。言不可尽意,是书便不难找出瑕疵,可惜的是,社会发展至今,与费老撰此书已隔多年,却竟见不到如此这般能对中国当代这“半乡土半现代”的“半调子社会”有所深入发现和探讨的社会学研究。我想,这是可惜,或许更是激励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体验满分(381+)
  • 内容完整(533+)
  • 收费(415+)
  • 经典(171+)
  • 还行吧(612+)
  • 品质不错(123+)

下载评价

  • 网友 后***之: ( 2024-12-16 21:14:4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马***偲: ( 2025-01-07 18:56:41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融***华: ( 2024-12-26 22:41:4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堵***格: ( 2024-12-30 00:05:18 )

    OK,还可以

  • 网友 蓬***之: ( 2024-12-18 11:27:06 )

    好棒good

  • 网友 敖***菡: ( 2025-01-04 03:25:40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养***秋: ( 2024-12-18 17:00:43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师***怀: ( 2025-01-09 08:36:15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晏***媛: ( 2024-12-11 04:06:14 )

    够人性化!

  • 网友 益***琴: ( 2025-01-05 03:35:1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仰***兰: ( 2024-12-26 20:42:5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訾***晴: ( 2024-12-30 05:27:48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宓***莉: ( 2024-12-18 01:38:38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曾***文: ( 2025-01-02 04:01:49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国***芳: ( 2024-12-11 04:38:08 )

    五星好评

  • 网友 曾***玉: ( 2024-12-12 16:39:4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