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梁思永,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次子,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本书的作者梁柏有(梁思永先生之女)以深情的笔触,穿越八十年的时光,记叙、回思了一位考古学大师、一位良师益友、一位慈父的生命历程。作者通过大量亲身经历,结合对同代人的采访,广泛搜求 历史信息,缀合时代碎片,为读者还原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梁思永的真实形象。
————————————————————————————————————
父亲的故事,考古的故事,家族的故事 ——写在《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出版发行之际
王志伟(故宫出版社 宫廷历史编辑室主任 本书责任编辑)
“思文”二字,语出《诗经·周颂》:“思文后稷,克配彼天。”意思是说,后稷的文德,当配享于天。引申为后世对先贤事迹的追念。这部《思文永在》就是一部追念先贤的著作,满怀一位女儿对自己父亲长久的眷恋与怀念,父亲的名字——思永,在嵌入书名的同时,更是深深地嵌进作者的记忆中。
梁思永先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先驱,被誉为“中国接受西方正规考古学训练之第一人”,其在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名人簿中,应当占据相当靠前的位置。梁先生之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文化层”的概念,在于找到了“后岗三叠层”这把钥匙,在于改进了现代考古方法,在于培养了新中国的考古人才……现在看来,他的这些贡献与新会梁氏这个显赫家族的出身似乎并无太大关系,更多地是源于他后天艰苦卓绝的努力,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他短暂而丰富的一生,无一日不是记取乃父梁启超先生的殷殷嘱托,担当起“中国第一位考古专门学者”的名誉,他做到了。
记得刚刚接手这部书稿的时候,本书的作者梁柏有女士给我们的感觉,用傅斯年先生寄语史语所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为什么呢?梁老师总是说:“我父亲走的太早了,给我留下的资料太少了。”确实是这样,梁先生去世于1954年,时年50岁,那时除了30年代以来梁先生发表于国内外的专著、论文以外,相当一部分关于其工作状态的资料随着史语所的播迁,已经远徙台湾,以至于后来有人向她问及父亲的考古事迹时,她竟然有着无言以对的尴尬。与父亲生命交集的二十余年的回忆,就成了她所保存的关于父亲最珍贵的遗产。
2013年开始,梁柏有女士以80多岁的高龄,开始“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但凡与父亲有关的文献、资料、照片,她通通收纳其中,以一股孩子气的坚持,克服眼疾,提笔著文,寒暑两载,终成大观。交稿那天,一份沉甸甸的资料被铺排在编辑室的书案前,编辑们无不为老人的执着所感动,女儿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回忆,连同世间能够找到的关于父亲的资料,被一股脑地“灌装”成初稿,编辑在兴奋之余,不免有爬梳冗余之感,因为作者孩子气的收集,再加上孩子气的整理,生怕遗漏本就不多的关于父亲一字一句的信息。如此,交到我们手中的初稿,着实让我们摸不着头绪。
一直以来,我相信:编辑司职,以不删一字一句而成文隽雅为上;以斟酌损益而增改修添为中;以越俎代庖而捉刀揣测为下。对于这部回忆录性质的书稿,作者每一字的回忆,都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第一手信息,绝对不可因为前后逻辑的些许错乱而大删特删。于是,一条关于编辑此书的铁的纪律被确定下来:必须忠实于原稿,先做组稿的加法,再做编辑的减法。对每一条史料、每一篇参考都予以充分重视,帮助作者理清回忆的思路,形成文字的系统。如此一来,一部信息量庞大、有血有肉的回忆录便初具规模了。
在这部回忆录的编辑过程中,给我的感觉,真的不仅仅只是与一位作者磨合文字、往还资料,而是完全深入到整个家族对梁思永先生的深切缅怀之中。通过这些文字、照片、档案,不经意地,我们触碰到了一个人的历程,一个家族的聚散,一个国家的荣辱。在梁思永先生奋斗不息的身影背后,我们感受到了梁启超先生如山的父爱,梁氏兄弟姐妹们真挚的手足亲情,李济、傅斯年、金岳霖等人在工作与生活上的鼎力扶持,还有史语所考古组“十兄弟”们不羁的豪迈……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生动如昨的画面,在在体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学者们百折不挠的乐天精神。在这部回忆录中,“个人”与“国家”的互动,是一条作者没有点破的主题。当一个人的命运开始与国家的命运起伏相合的时候,那么支持他奋斗的动力会被赋予国家的力量。梁思永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擎起国家的力量而奋斗终生的人。
这部回忆录的成书过程中,除了作者梁柏有女士之外,还有多位梁氏后人参与其中,有些甚至是高龄命笔,数易其稿。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女士,当时以84岁高龄,撰写出一篇一万余字的纪念长文,缅怀三叔;梁思庄的女儿吴荔明教授,深情地回忆了与三舅共同度过的时光;梁思礼的女儿梁忆冰女士,感怀三叔为中国考古学鞠躬尽瘁的一生,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题,著文纪念;还有梁家的第四代人于葵女士,以其专长,将梁思永先生早年的英文学习笔记翻译成中文,收录于本书;更需要一提的是,梁思永先生的八弟,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梁思礼先生,在89岁高龄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血脉兄弟,一纸难言。完全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这个与国家命运同呼吸、共患难的家族强大的凝聚力与责任感,才有了《思文永在》这部回忆录的出版。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全书25万字,插图200幅,包括梁思永先生各个时期的工作与生活留影、学习笔记、考古标本、往来信函等,在以女儿的口吻追述其生平事迹的同时,亦收录多位国内考古界知名人士的回忆文章,以及前文提到的梁氏家族成员的怀念文字。尽可能全面地将梁思永先生其人、其事、其精神、其贡献展现出来。
一本书,一群历史的亲历者,一段难以割舍的回忆,希望这部关于中国现代考古学先驱者梁思永先生的回忆录,能够为今天的读者带来启迪。
转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kyMzgwMA==&mid=2818954871&idx=3&sn=3beb7d1c947bb7718969520a65b49356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梁思永,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次子,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本书的作者梁柏有(梁思永先生之女)以深情的笔触,穿越八十年的时光,记叙、回思了一位考古学大师、一位良师益友、一位慈父的生命历程。作者通过大量亲身经历,结合对同代人的采访,广泛搜求 历史信息,缀合时代碎片,为读者还原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梁思永的真实形象。
————————————————————————————————————
父亲的故事,考古的故事,家族的故事 ——写在《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出版发行之际
王志伟(故宫出版社 宫廷历史编辑室主任 本书责任编辑)
“思文”二字,语出《诗经·周颂》:“思文后稷,克配彼天。”意思是说,后稷的文德,当配享于天。引申为后世对先贤事迹的追念。这部《思文永在》就是一部追念先贤的著作,满怀一位女儿对自己父亲长久的眷恋与怀念,父亲的名字——思永,在嵌入书名的同时,更是深深地嵌进作者的记忆中。
梁思永先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先驱,被誉为“中国接受西方正规考古学训练之第一人”,其在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名人簿中,应当占据相当靠前的位置。梁先生之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文化层”的概念,在于找到了“后岗三叠层”这把钥匙,在于改进了现代考古方法,在于培养了新中国的考古人才……现在看来,他的这些贡献与新会梁氏这个显赫家族的出身似乎并无太大关系,更多地是源于他后天艰苦卓绝的努力,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他短暂而丰富的一生,无一日不是记取乃父梁启超先生的殷殷嘱托,担当起“中国第一位考古专门学者”的名誉,他做到了。
记得刚刚接手这部书稿的时候,本书的作者梁柏有女士给我们的感觉,用傅斯年先生寄语史语所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为什么呢?梁老师总是说:“我父亲走的太早了,给我留下的资料太少了。”确实是这样,梁先生去世于1954年,时年50岁,那时除了30年代以来梁先生发表于国内外的专著、论文以外,相当一部分关于其工作状态的资料随着史语所的播迁,已经远徙台湾,以至于后来有人向她问及父亲的考古事迹时,她竟然有着无言以对的尴尬。与父亲生命交集的二十余年的回忆,就成了她所保存的关于父亲最珍贵的遗产。
2013年开始,梁柏有女士以80多岁的高龄,开始“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但凡与父亲有关的文献、资料、照片,她通通收纳其中,以一股孩子气的坚持,克服眼疾,提笔著文,寒暑两载,终成大观。交稿那天,一份沉甸甸的资料被铺排在编辑室的书案前,编辑们无不为老人的执着所感动,女儿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回忆,连同世间能够找到的关于父亲的资料,被一股脑地“灌装”成初稿,编辑在兴奋之余,不免有爬梳冗余之感,因为作者孩子气的收集,再加上孩子气的整理,生怕遗漏本就不多的关于父亲一字一句的信息。如此,交到我们手中的初稿,着实让我们摸不着头绪。
一直以来,我相信:编辑司职,以不删一字一句而成文隽雅为上;以斟酌损益而增改修添为中;以越俎代庖而捉刀揣测为下。对于这部回忆录性质的书稿,作者每一字的回忆,都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第一手信息,绝对不可因为前后逻辑的些许错乱而大删特删。于是,一条关于编辑此书的铁的纪律被确定下来:必须忠实于原稿,先做组稿的加法,再做编辑的减法。对每一条史料、每一篇参考都予以充分重视,帮助作者理清回忆的思路,形成文字的系统。如此一来,一部信息量庞大、有血有肉的回忆录便初具规模了。
在这部回忆录的编辑过程中,给我的感觉,真的不仅仅只是与一位作者磨合文字、往还资料,而是完全深入到整个家族对梁思永先生的深切缅怀之中。通过这些文字、照片、档案,不经意地,我们触碰到了一个人的历程,一个家族的聚散,一个国家的荣辱。在梁思永先生奋斗不息的身影背后,我们感受到了梁启超先生如山的父爱,梁氏兄弟姐妹们真挚的手足亲情,李济、傅斯年、金岳霖等人在工作与生活上的鼎力扶持,还有史语所考古组“十兄弟”们不羁的豪迈……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生动如昨的画面,在在体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学者们百折不挠的乐天精神。在这部回忆录中,“个人”与“国家”的互动,是一条作者没有点破的主题。当一个人的命运开始与国家的命运起伏相合的时候,那么支持他奋斗的动力会被赋予国家的力量。梁思永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擎起国家的力量而奋斗终生的人。
这部回忆录的成书过程中,除了作者梁柏有女士之外,还有多位梁氏后人参与其中,有些甚至是高龄命笔,数易其稿。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女士,当时以84岁高龄,撰写出一篇一万余字的纪念长文,缅怀三叔;梁思庄的女儿吴荔明教授,深情地回忆了与三舅共同度过的时光;梁思礼的女儿梁忆冰女士,感怀三叔为中国考古学鞠躬尽瘁的一生,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题,著文纪念;还有梁家的第四代人于葵女士,以其专长,将梁思永先生早年的英文学习笔记翻译成中文,收录于本书;更需要一提的是,梁思永先生的八弟,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梁思礼先生,在89岁高龄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血脉兄弟,一纸难言。完全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这个与国家命运同呼吸、共患难的家族强大的凝聚力与责任感,才有了《思文永在》这部回忆录的出版。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全书25万字,插图200幅,包括梁思永先生各个时期的工作与生活留影、学习笔记、考古标本、往来信函等,在以女儿的口吻追述其生平事迹的同时,亦收录多位国内考古界知名人士的回忆文章,以及前文提到的梁氏家族成员的怀念文字。尽可能全面地将梁思永先生其人、其事、其精神、其贡献展现出来。
一本书,一群历史的亲历者,一段难以割舍的回忆,希望这部关于中国现代考古学先驱者梁思永先生的回忆录,能够为今天的读者带来启迪。
转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kyMzgwMA==&mid=2818954871&idx=3&sn=3beb7d1c947bb7718969520a65b49356
精彩短评:
作者:七元里美 发布时间:2016-11-27 23:07:10
天不假年。鞠躬尽瘁。闪耀的流星。在那群星璀璨时。
作者:浦发银行 发布时间:2024-02-18 14:49:25
看得出梁柏有(梁思永女儿)对梁思永生平不太熟悉,尤其是求学和考古工作的经历,所以前面有些内容是依托其他学者的纪念文章编撰的,不过通过本书可以略知梁思永的生平纪事,特别一些生活小事很动人,细节之处显露出性格中的活泼开朗,与治学的严谨作风形成反差。今年是梁思永诞辰120周年、逝世70周年纪念,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作者:这么奇怪一个人 发布时间:2017-07-26 14:43:38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传记没有火起来,也许梁思永先生不足50岁的人生太短,而考古又太过小众
作者:靖不渝 发布时间:2021-11-08 17:32:41
梁先生是了不起的人,可惜英年早逝,他的家人对他了解太少,材料甚缺,传记自然一般。如果此书由高去寻先生和梁先生的家人共同书写,想必会很好。可惜了!
作者:飒然 发布时间:2024-03-28 21:29:25
开篇作者很诚恳地说对父亲了解不多,读来确实如此。书的大部分篇幅像资料汇编,从中了解了一些梁思永的成就,只是女儿写父亲,总会让人多一些期待。书中的大部分亮点还是关于梁家的边角。结尾二位亲人的撰文略显生硬,作者加的按语太多余。和梁思永相熟相亲的吴荔明写的更自然动人。
作者:健忘的猫头鹰 发布时间:2023-02-22 15:36:25
第二本川端康成的作品,暂时还没能进入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
深度书评:
中国考古第一人
作者:sansansss 发布时间:2020-12-11 22:34:42
刻意而为的纪念,不如不念
作者:豆芽 发布时间:2018-01-12 18:49:37
2星不是针对梁思永个人,而是给这本书。原本该给5星的,但书中居然有那么低级的错误,减1星;女儿对父亲明显的不亲近不了解,减1星;对某些事心知肚明却打压一方吹捧另一方,减一星。
考古专业的事情,不懂,不说。
书中除了考古,还有很多篇幅说家务琐事,这个大家都懂,可以说一说。
之所以买这本书,坦白说就是冲着家务事去的,虽然梁启超一家的生活,在公开出版的信件以及外孙女的书中透露了很多细节,但关于梁思永,还是略感单薄,尤其跟他年龄相近关系很好的哥哥梁思成相比,思永面世的生活信息,少得可怜。因此,当知道女儿为了纪念爸爸,做了一本书,立刻非常期待,不远万里托朋友带给我。
但看完全书,非常失望。
1,几乎没提供什么新鲜素材,该有的地方都没有
关于梁思永的生活细节,之前公开的不多,原本以为女儿的书中总会有些新内容新东西。但很遗憾,居然没有。除了女儿说——对父亲最深的印象是小时候自己生病,父亲让自己吃蓖麻油。除了这一点,全书基本没有原创性的对梁思永的生活展示。
这个,显然不太正常。其他不说,就看思永哥哥妹妹的子女,后来回忆自己父母,写出的文章,都是言之有物,素材丰满,感情充沛,文章中提供了很多细节,温馨的审美的感人的生活细节,让人对梁思成林徽因梁思庄,了解更多,也感动更多。而这本书完全没做到这一点,全书明显缺乏那种女儿对父亲独特的亲密感,因此也无法给读者带来审美性的现场感。
虽然本书的编辑曾发文说梁柏有是如何为了这本书不辞辛劳,四处收集父亲的资料。但从最后的成书效果看,编辑的话显然言过其实了。关于梁思永的生平,空白太多,女儿完全放任不管,怎么都看不出她为了收集父亲资料所做的努力。
举个简单例子:
梁思永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硕士都在哈佛。作为最著名的常青藤盟校,哈佛的学籍管理应该不差。可是,梁思永的学业信息,怎么就一片空白呢?与之对照,梁思成林徽因当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习情况:学籍卡,成绩单,参加的学校活动,如今都被人找到原始资料。珠玉在前,梁思永的女儿就算自己没想到,参照下伯父伯母的情况,也该为父亲搜集这些信息呀。如今又不是过去,得亲自跑去美国,电话传真邮件,非常方便,而且,梁家后人好几位在美国,就在纽约,到哈佛大学也不远,拜托亲戚去找一下,也是一种途径。
如果说梁柏有不愿意麻烦亲戚,肯定不对,书中最后有几位亲戚写的纪念梁思永的文章。让80多岁的叔叔表姐写文章,远比让亲戚去哈佛大学找点资料困难吧……很困惑梁柏有既然想纪念父亲,怎么就留下这么一处明显的缺失?
全书素材的缺失不仅关于梁思永的求学经历,其他很多方面都是。梁柏有跟父亲在一起生活很多年,但书中没有父女间那种天然亲切的亲近感。如果父亲为人严肃,不喜言笑,或许也算个理由,但思永明显不是啊,女儿也承认,爸爸是幽默开朗风趣的,那么,女儿写父亲,怎么就那么干巴巴枯燥乏味呢?
除了求学经历空白,梁思永的恋爱状况也几近空白。思永的妻子,寿命很长,活了101岁,2008年去世,几乎一辈子跟女儿生活。一般而言,恩爱夫妻感情的最初开始,是每个女人内心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之一,比如林徽因,中年之后,会跟学生回忆当初跟梁思成的恋爱细节,比如梁思庄,一直保存着丈夫给自己的书信和情诗,直到晚年还时不时拿出来看……李福曼那么高寿,跟女儿又在一起那么多年,总该有些时候母女俩谈到思永吧?可惜,全书完全看不到李福曼对早逝的丈夫的怀念和追忆。甚至,女儿笔下父母感情的最初开始,也是单薄苍白得让人诧异。
2,令人惊讶的低级错误
全书虽然是梁思永的传记,但花了很多篇幅讲梁启超,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梁启超这样的文笔才华数百年才出一个。作者虽然没见过梁启超这位亲爷爷,但多花点笔墨描述也算正常。
可是,可是,做为嫡亲的孙女,既然已经意识到梁启超对家族的卓越贡献和影响力,那么,关于爷爷的信息,能不能稍微上点心,稍微核实查证下,不要再那么以讹传讹了?!
导致梁启超最后逝世的病情,坊间一直有些传闻,甚至传播较广。做为梁启超嫡亲的孙女,写的书中关于这一段,居然跟谣言一致,跟林洙的说法一致,说协和医院错误地切除了梁启超健康的右肾,留下来有病的左肾,从而导致了梁启超的过早病逝。
看到这一段真是……,对作者一下子感觉不好了。
谣言没关系,外人不了解情况;
林洙瞎七搭八乱讲也没关系,她这个人一贯就是胡说八道,有心理准备了,也不算太意外;
但作者是梁启超的亲孙女啊,从书中文字看,对梁启超非常推崇怀念的,结果,居然连爷爷是怎么病逝的,那么多年都没搞清楚,一把年纪还在信谣传谣……
梁启超的手术,最后阶段的病情,是铁证,实证,而不是似是而非,可以有异议的事。
梁启超的病例,协和至今仍保留着,2006年协和医院举办病例展,公开展示过;
梁启超当年病逝,引起的社会反响非常大,梁启超最亲近的亲属,梁的弟弟梁启勋,梁的儿子梁思成,分别写过文章,叙述梁启超的诊断治疗经过;
因为协和错割肾的谣言传播很广,有人专门考证过,曾在医学专业媒体《健康报》上发文,很多媒体有转载。
以上种种,外人可以不注意,不了解,不知道,但作为梁启超的直系晚辈,难道不应该及时更新下自己的信息?何况,梁启超最后的日子,梁思成一直随侍在侧,梁启超去世不久,梁思成的说明文字就公开发表了,后来这篇说明被全文收入《梁启超年谱长编》,这本书解放前就完成初稿,先印刷了一批给亲属友人,请大家勘误补正。梁启超的子女,总该收到一本吧。
解放后,这个年谱历经修订,上世纪80年代出版发行修订版,是研究梁启超的最重要资料。任何研究梁启超的人,肯定要看这本书。那么,既然梁启超的后人们说起来都对爷爷(外公)敬仰有加,非常怀念,爷爷的生平总要看一遍吧,只要翻过那本梁启超年谱,就能看到梁思成的文章,就该知道梁启超最后的病因,治疗经过究竟如何,怎么还会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误?
协和医院真的算厚道了,或者说,它很有底气,对这种显然的诽谤不以为意。如果协和计较,按转发500就算造谣罪的话,梁家人不知道可以被抓几回了。
因为这个问题上令人惊愕的错误,让人对这本书不那么有信心。最起码,细节反映出作者完全不严谨,也不上心,对爷爷,并不是她文字说的那么有感情。
关于梁启超最后几年的病情:
https://www.douban.com/note/609097240/
除了爷爷的病情,作者对奶奶的描述也很匪夷所思:
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1924年9月病逝,虽然李蕙仙不是作者的亲奶奶(作者亲奶奶是梁启超的小妾王来喜),但父亲的嫡母,爷爷对自己夫人非常有感情,在李蕙仙去世后家中常设灵位祭拜,梁启超去世后与夫人合葬,据说王来喜也是每年带梁家众人去扫墓的。
根据以上,作者应该很清楚李蕙仙的逝世时间吧,至少年份应该知道。但是,书中居然写1928年梁思永回国跟李福曼确定关系,李蕙仙很高兴地赞成这门亲事。
——托梦呢,还是闹鬼啊?!就算李蕙仙不是作者的亲奶奶,以传统说,李蕙仙在梁家的地位远高于作者的亲奶奶王来喜,这么个时间也不算难记,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3,选材的明显偏颇
可能作者对父亲了解并不多,因此全书内容除了考古专业内容之外,其余部分都比较单薄。为了支撑起一本书的体量,作者把相关人等的事情也都写进去了。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既然写了,能不能不要这么明显的厚此薄彼?
李蕙仙做为梁启超的原配正室,不仅对梁家贡献卓著,梁启超本人也与夫人感情深厚,梁曾自称与夫人是美满姻缘。李蕙仙去世后,梁启超为妻子写的悼文,是他自己很满意的文章之一。梁启超文风的汪洋肆意酣畅淋漓,在给妻子的悼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书中对李蕙仙的堂哥,非常详尽地给予介绍,收录了贵阳李氏家谱中关于李端棻的生平经历。而跟梁启超梁思永关系更紧密更深厚的李蕙仙,反而只有寥寥数语描述。梁启超本人,留下很多纪念回忆夫人的文字,书中一句都没有引用。
反而,对于自己嫡亲的奶奶王来喜,写了很多。具体槽点太多,不胜枚举,反正,不了解梁家情况的话,会以为梁启超娶平妻了呢,甚至,会以为王来喜对家庭的贡献和地位,远在正室李蕙仙之上。而且,全书回避了“纳妾”,“小妾”等等词汇,只说梁启超与王来喜结婚……
把家中丫环收做通房纳妾也算结婚的么?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有必要回避粉饰美化么?
全书该写的不写,不必写的倒是写了很多。
书中放了很多李福曼的妹妹们的照片,即梁思永的小姨子们的照片——这跟书的主人公有关系么?有关系么?有关系么?
如果照片中有李福曼,倒也算了,作为梁思永的妻子,算半个主人吧,可是照片中完全没有李福曼,更没有梁思永,也没有作者自己。李福曼家9姐妹,在梁思永的传记中,放那么多小姨子们的照片,到底是想怎样?为了凑篇幅凑版面也不能这么弄吧——从来没在其他学者的传记中见过这么奇葩的思路。
如果真的要凑篇幅,跟梁思永有关的几件事倒又全部省略不提,很奇怪。
在美国留学期间,梁家几位孩子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恋爱非常起劲,纷纷在一边为哥哥梁思成鼓劲,梁思永更是写了幅对联调侃兄嫂——梁思永的留美生活,信息非常少,这个很有爱幽默的细节,是挺好的素材,但是,女儿的书中,完全没提。
另外,梁思永和李福曼结婚,这个是人生大事,居然也是语焉不详,很简略地一笔带过,甚至连具体的结婚日期都没有!
4,对某些事实的故意淡化刻意美化
作者大概太想抓住一切机会给亲奶奶王来喜加分刷存在感,书中再一次说梁启超去世后留下遗产不多,全靠王来喜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们养大,还千万百计凑了400美元让最小的儿子去美国留学。
说实话,看到这些,真的太倒胃口了,也很有感慨:梁启超不世出的大才华,不过2代,居然就成了这副不上台面的虚荣虚伪,完全置事实不顾的谎话连篇,有意思么?
梁启超的遗产,很多人不知道,少数知道的人出于某些目的,总是回避不谈,或者避重就轻,因为他们想要打造梁家小妾王来喜坚贞善良美好淳朴的高大形象。但根据公开的信息,梁启超的遗产其实不少,不仅不少,而且很多,如果放在当年的社会背景下看,就更多了:
梁启超留下的遗产中,光不动产就至少3处:
1),天津的房产,后来做为梁启超故居,现在的梁启超纪念馆,民国初期从日本回国后梁家的主要住所。
其中一幢是这样的,上世纪20年代建造,梁家人称之“新楼”,建好后梁启超的书房,卧室一直在这里
另一幢是这样的,1915年建造,梁家人称之“老楼”或“旧楼”,新楼建造之前,梁家人都住这里
2幢房子离得很近,就是隔壁。占地太广,合影只能拍个局部,2幢房子当年都属于梁家
2),度假胜地北戴河的一幢2层小楼,及周边大片土地。
梁启超于1025年8月15日以1万大洋的价格从章宗祥手中购得(对的,就是那个因为签订不平等条约,五四运动时期被学生爆打的章宗祥)。
北戴河的2层小楼大开间有8间,面积都很大,另有小屋4间,下人房,厨房,浴室等7间,周边土地18亩,转让出售时还附带房中家具。梁启超很喜欢那个房子,说光那些家具就值3000了。
这幢房子从得知售卖信息,到最后完成交易手续,只用了半个多月时间——1万的交易额,那么短时间就决定购买并成交,且现金交易非贷款,梁家的经济实力可见一斑。(大约等于现在的140万)
3),北京西山卧佛寺边的大片土地。梁家买来做墓地,梁启超和夫人李蕙仙的合葬墓就在那里。之后,梁启超的弟弟和妻子,梁启超1932年逝世的儿子思忠,也葬在那里。
梁启超生前,买有很多公司的股票,每年有利息可收;
他还把家中的闲钱交给女儿思顺打理,25年思顺的丈夫周希哲任驻加拿大领事,工作之余也自己做生意,梁启超前后几次投入的资金是数万元;
梁启超生前的主要收入:任职的工资;演讲的劳务费;稿费;书籍出版的版税。
前面3项本人去世后没有了,但书籍版税还是有的,书卖得好的话,这笔收入一直都会有;
除了以上,梁启超和当年绝大多数文人雅士一样,喜欢收藏。梁启超1912年回国不久,就在百忙中去逛了琉璃厂,买一些前朝古画,书籍等等。后来随着他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尤其是后来完全转身从事国学著述,这方面的爱好肯定更甚。梁家收藏的那些古玩,字画,古籍,也是价值不菲。
综上,梁启超的遗产至少包括:2处房产,1处地产,公司股票(金额数千元),投资理财的本金(金额数千元),书籍版税,收藏的古玩字画古籍等。
天津梁家的房产之一,上面图片第一张,梁启超曾打算开价4.5--5万元卖掉,可见它的价值。
收藏品不算,其他遗产价值最保守估计10万肯定有的。当年的10万元是什么概念?——与现在大约相差140倍,今天的1400万。
上世纪20年代的物价水平是——北京大米每斤3分钱,猪肉每斤1毛钱。M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每月工资8元,已经可以够生活了。北京4口之家每月伙食费12元,已经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929年,北京小手工业者,每个家庭每年大约200元就足以维持生计,平均每月17元。
而梁启超家,从信件可知,梁家的开销基本都千元计——梁家在社会上是什么消费层次,不言而喻。哪怕不看数据,光看天津那2幢小楼好了,住在其中的人家,是怎样的经济实力,大家心中都有数。
那么一笔为数相当客观的遗产,梁思成什么都没拿,全部被小妾王来喜所得。
忍不住想:梁思成这是怎样的一种崇高神圣的境界啊,林徽因能对此一言不发,安然接受,什么气魄胸怀啊!起码很多人做不到吧,梁林2人30年代初回到北京,自己都是租房子住,梁家那么大的房产,居然没他们份了说……王来喜,绝对需要刮目相看。
半个多世纪后,梁家后人为了给王来喜洗白,第一完全不提王来喜得到全部财产,第二说梁启超留下的遗产不多——究竟多不多的,看看上面最外围的简单总结好了,自己想到底多不多。
全书关于王来喜的内容不算多,但洗白美化得非常强烈,完全睁眼说瞎话的感觉,非常无趣。
5,若干疑惑
子女纪念父母,是人之常情,如果父母出色,有所成就,那么这份纪念往往会对社会开放,比如出版一本书。这本书说是女儿对父亲的纪念,但很多细节又令人困惑:
作者写出的关于梁思永的生活信息,非常少,完全不像跟父亲生活在一起20多年的样子;梁思永去世60多年了,文坛的回忆风潮已经盛行了将近20年,如果真的怀念,早就该写文章纪念了,怎么到了现在才动笔?而且,就算写了,居然这么枯燥单薄,除了父亲让她吃蓖麻油治病,其他信息全是早就公开的事情,非常疑惑:难道,在思永去世后的那么多年中,李福曼从来不跟女儿谈起她的爸爸吗?如果有,怎么女儿对父亲这么疏远不了解?
几年前开始,“一门三院士”被很多媒体转载成为热门话题,由此引发,梁启超的子女后人以集体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相对于早已成为公众人物的梁思成,当时还在世的梁思礼,梁思永在3人之中,最不被人所知,大概,作者感觉到某些方面的缺位,这才想要给爸爸出本书吧。
既然写了,那就好好写,认真点,偏偏全书各种漫不经心或低级错误,该在乎的不在乎,没什么的却很较真——
书中有个地方很匪夷所思:梁思永去世后,郭沫若题写墓碑(以郭沫若当时1954年的社会地位学术地位,这个待遇算很高了),上面写“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梁思永先生之墓”。
对此作者用比较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不满,称:这是郭沫若对梁思永的不敬,说思永的成名来自他对考古学做的贡献,是以考古学家的身份创造的,而不是考古所副所长这个官僚职位可以概括的,甚至说,“失去了考古学家的头衔,梁思永便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崇敬有加的梁思永,也不是1948年当选院士的学术大师,而只能是宦海浪潮中,一个整日战战兢兢的刀笔小吏。”(书中P152)
看到这段话,真的是……再次为梁启超感叹下,那么优秀的DNA,怎么就没遗传下来一星半点呢,后人这都什么思路啊,“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和“考古学家”,2者是矛盾的敌我关系么?是承认一方就等于否定另一方么?明明书中之前还写了,解放后因为梁思永在考古学领域的贡献和成就,这才任命他为考古所副所长。
这种自动脑补假想敌实在令人无语,作者把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副所长,任性地指称为“宦海浪潮中,一个整日战战兢兢的刀笔小吏”,那些既有学术成就,又有行政职务的学者们,无辜躺枪,情何以堪……唉!
李福曼说起来也是在梁启超家长大的(11岁之后都在梁家生活),燕京大学毕业,身体健康,但后来几乎一辈子不工作,更在亲戚家一住就是22年,惰性,皮厚,不识相拎不清的程度远超一般水平,跟着这样的妈,女儿的各种不靠谱也不算太意外。
其他不想说了,一句话总结:
考古专业的,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有没有错误就不知道了);其他围观群众,完全不必看。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510+)
- 下载快(308+)
- 种类多(203+)
- 不亏(211+)
- 赞(346+)
- 可以购买(571+)
- 目录完整(516+)
- 一般般(536+)
- 经典(475+)
- 中评(550+)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 2024-12-10 10:12:16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孙***夏: ( 2024-12-10 06:05:28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田***珊: ( 2025-01-08 10:38:05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养***秋: ( 2024-12-18 16:35:3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步***青: ( 2024-12-11 21:57:05 )
。。。。。好
- 网友 谭***然: ( 2024-12-16 06:24:00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宫***玉: ( 2024-12-14 15:13:45 )
我说完了。
- 网友 邱***洋: ( 2024-12-17 14:13:0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堵***格: ( 2024-12-15 19:00:15 )
OK,还可以
- 5G时代的无线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桥牌中的扣叫 (美)肯·雷克斯福德 著,连若旸,黄水怒,康蒙 译 成都时代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语文人教+数学人教+英语人教【全套3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意大利语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精编(B1-C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信托业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从小看世界:人体真奇妙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全新正版图书 历代名家诗品田秉锷上海三联书店9787542674852 古典诗歌诗歌欣赏中国普通大众人天图书专营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鲁米尼航海记6:铁之岛蝴蝶危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父亲梁漱溟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最有效教养:好孩子不用管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