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恐龙复活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9:45

恐龙复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恐龙复活精美图片
》恐龙复活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恐龙复活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806159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6
  • 页数:352
  • 价格:12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9:45

内容简介:

新科技改变了我们认识生命的方法,也带来了我们对恐龙的全新认知。

在本书中,那些封印在史前骨骼化石中的秘密被奇迹般地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恐龙的颜色、牙齿的咬合力、奔跑速度以及哺育后代的方式等。

当今最杰出的古生物学家迈克尔·本顿用专业而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走进发掘现场、博物馆与实验室。精美的插图再现了中生代生物的繁荣景象,我们仿佛正身处一个生机勃勃的恐龙世界。


书籍目录:

前言

科学发现是怎么来的 8

第一章

恐龙的起源 21

第二章

编制进化树 52

第三章

恐龙化石的发掘 85

第四章

恐龙的呼吸、大脑和习性 106

第五章

侏罗纪公园能成为现实吗? 133

第六章

从小婴儿到巨无霸 154

第七章

恐龙怎样进食? 186

第八章

恐龙的行走和奔跑 215

第九章

大灭绝 254

后记 286

各种灭绝假说 290

延伸阅读 294

图片版权 309

索引 310


作者介绍:

迈克尔·本顿(Michael J. Benton)是当下恐龙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也是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学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该团队被世界大学排名中心认定为全球最顶级古生物学研究团队。

目前,他出版了《当生命几乎灭绝》(When Life Nearly Died)等五十余本古生物学著作,其中一些已成为古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教科书。此外,他也经常受邀在媒体上为公众讲解恐龙领域的最新发现。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恐龙复活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恐龙复活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恐龙复活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新科技改变了我们认识生命的方法,也带来了我们对恐龙的全新认知。

在本书中,那些封印在史前骨骼化石中的秘密被奇迹般地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恐龙的颜色、牙齿的咬合力、奔跑速度以及哺育后代的方式等。

当今最杰出的古生物学家迈克尔·本顿用专业而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走进发掘现场、博物馆与实验室。精美的插图再现了中生代生物的繁荣景象,我们仿佛正身处一个生机勃勃的恐龙世界。


精彩短评:

  • 作者:Skywalker·果 发布时间:2022-06-22 19:04:05

    涨不少知识

  • 作者:宫园庭生 发布时间:2024-03-14 00:43:04

    读起来像生物考古学的论文,很专业

  • 作者:蛋烘糕四块一个 发布时间:2021-03-14 22:44:15

    这本好。像我这种反正也分不清各种恐龙的憨憨,反而是关于方法论的书更合适一点,即:“我们是用哪种哪种方法如何如何知道恐龙是这样那样的”。有一些奇怪笑话

  • 作者:宋叶舟 发布时间:2021-04-07 10:55:11

    认识了一堆古生物学家的名字和他们具体做的东西

  • 作者:殷顽民 发布时间:2022-08-17 09:32:07

    介绍了与恐龙有关的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知识及研究历程,囊括了截至2018年的最新成果(印象里邢立达推荐过,他也参与翻译了本书),考虑到恐龙曾令许多人儿时痴迷不已,这本干货满满的科普书非常值得一读。本书并非画册,对青少年读者吸引力不足,用纸似乎没必要这么好,导致定价偏贵,上了中图淘书团

  • 作者:登坂望云 发布时间:2021-02-17 20:52:55

    比起布鲁萨特那本略有纪实文学风格的《恐龙的兴衰》,本书的科学性要硬核的多。

    本书并没有将恐龙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科普,也不怎么介绍恐龙在中生代的演化历史,而是将恐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尤其注重恐龙作为一种生物的生活习性,这一方面着墨尤多。

    作者特别善于以话题的形式展开叙述,通过不断地抛出一些逻辑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叙述的主线不断推进。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也普及了当今学术前沿的成就。

    之所以说本书是硬核科普,是因为本书在写恐龙的过程中,不仅对一些基本的学术用语做了解释,而且还把许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一并做了介绍。甚至有时候,恐龙的内容只是方法论的案例。尤其是最后谈及理论和演绎法时,几乎就是在普及正确的科学观念了。

    作者用语浅显易懂,不乏幽默,再加上精美的插图,可读性很强,真的是部优秀的科普作品。


深度书评:

  • 《藏书ABC》中译本书评

    作者:阿罡书房 发布时间:2022-09-13 14:38:30

    约翰·卡特(John Carter 1906-1976年)这个名字本公众号的订阅者一定熟悉。他是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毕业生,传奇的书商,藏书家,英国目录学协会的委员,曾被苏富比聘用。

    ABC for Book Collectors是

    他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书话书(book on books)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自1952年初版本问世以来再版多次,如今已到第九版。

    卡特很谦虚。在初版序言中开头就说每个领域都会有自己的行话‘jargon’,这本书其实是面向新手、would-be藏书家以及“有读写能力的对于藏书感兴趣但未必会参与其中的大众”。

    卡特也很骄傲。初版本问世的当年9月,他在接受

    The Bookseller杂志采访时说:

    “Finally, the experienced collector will buy it—not, of course, because he expects to find anything useful or informative in it, but on the contrary because he happily (and quite correctly) assumes that it will be full of idiotic mistakes which he will then be able to impale, with a withering comment, on a postcard to the author.”

    “最后,经验丰富的藏书家会购买此书——当然并非因为他期待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恰相反,他得意地(并且也是正确的)认定此书谬误连篇,他会在明信片上罗列,再加上刻薄的评论寄给作者”。

    看着是自谦和自黑,其实暗藏着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专家最辛辣的嘲讽。

    卡特也很幽默。初稿发表后,一位书商抱怨作者对行业不尊重,一位藏书家觉得太商业化而一位拍卖行前雇员觉得他对拍卖业不公平,对此卡特感到很满意。因为这些反馈证明了他的偏见 "however regrettable, were at least evenly distributed"。

    这是译林出版社最新推出的第九版中译本,由

    TheBook Collector前

    主编尼古拉斯·巴克Nicolas Barker和美国Letterform Archive博物馆执行董事Simran Thadani联合修订,余彬和恺蒂两位女士联合翻译。早在疫情前就听恺蒂女士说在策划中,如今终于问世,真不容易。此书32开540页,厚近4cm。Don Dickinson在传记Jo

    hn Carter: Taste and Technique of a Bookman(2

    004版)中评论道:卡特像语言学家亨利·华生·福勒(Henry Watson Fowler)编撰《现代英语用法辞典》那样完成了这部作品。初版本有450多词条。而新版本增加了许多内容(包括诸如‘Internet’这样卡特在世并没见识过的词条),多达700多词条,涵盖了藏书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装帧、版式、插图、纸张、善本交易的行话、各领域技术性用语以及其他零零总总繁杂的术语。并附有不少图片,方便读者理解。末尾增加了一篇恺蒂女士与巴克先生访谈,妙趣横生。

    翻开书,先来说下缩写词表:

    表中未给出原名对照,颇为遗憾。

    缩写词条 Bd. (原文Bound)译为装帧,对应后面的词Unb. (原文Unbound)译为无装订本,并不妥。这里分别译为已装订,未装订(即散页形式)更为明了;

    缩写词条 Cf. (原文Calf)译为犊皮,不妥。易与Vellum 混淆。实际业内通常作“小牛皮”;

    缩写词条 Ex-lib (原文Ex-library)译为前图书馆本,有点生硬,业内一般称馆藏本。此处拉丁语Ex是来自的意思,非“前”。该词条见P184;

    缩写词条 Eng.,engr.(原文Engraved, Engraving) 译为雕刻的,木口木刻,不妥。应作雕线版的,雕线版画(或雕版的,雕版画,与蚀刻版画相对应),实际包含了木口木刻和雕线铜版画。

    再看正文:

    P21 Aquatint 腐蚀版画中的一种特殊技法,业内一般称“飞尘“。取名腐蚀制版,极易与后面P180 Etching 混淆;

    P40 第3行 ”镀金书背“(原文 gilt back),译为烫金书背更佳,保持上下文的一致。如后面P227 Gilt Edges 译为书口烫金;

    P43 第8-9行,“犊皮”都应作小牛皮,理由见上。类似情况此书还有多处,如P53;

    P46 最后一段理解有误。书中译文“但是,只要藏家仍然表现出对差异版和被名家加持过的版本的癖好,无视该名家实际能力的低下,那么书商就会持续引用一些不称职的书志学家的(只要对他们有利)的意见,聊胜于无”。

    原文:but that as long as others continue to cherish a variant or an issue canonised by however incompetent a bibliographer, so long will booksellers continue to cite even an incompetent bibliography (if it suits them) rather than none at all.

    首先这里的bibliographer指书目编辑者,并非此词条的第二种释义“书志学家”。其次,作者讽刺的不是名家本身的能力低。这里作者的本意是:

    但是只要有其他人珍视那些不合格的书目编辑者吹捧的差异版或某一形式(按书中对Issue的释义),书商就将继续引用这些不合格的书目(如果他们需要),聊胜于无;

    P47 有关定制布面装帧的第一段中,提到“法国小说”。这里补充下,作者已在前言中指出,“这是一本可怜的不列颠岛国之书”,针对的是英国读者。作者对于法国藏书文化的偏见处处可见,这只是小例子。比如序言中他提到装帧领域的一些术语是法语,“我们也许以为如果专家不喜欢的话这些词早已englished了,事实并非如此”;

    P48 最后一行“书票”用词不妥,易与后面提到的藏书票混淆;

    P51第4行 “资金雄厚的图书馆”原文well-found library,指的是馆藏丰富,并非是资金雄厚;

    P51末尾提到的两本目录本店经手过。其中J.R.Abbey是一位少校,同时也是知名的藏书家。1949年,英国艺术理事会为他举办了个人收藏展,此图录挺薄仅31页,图版16幅。有趣的是序言中称其为在世的唯一一位收藏法国当代装帧版本的藏书家。这批英国、法国的善本皆出自装帧名家之手,包括鸽子出版社的合伙人、著名的装帧大师T.J.Cobden-Sanderson,以及Douglas Cockerell等。

    另外那本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的图录全称《书籍装帧艺术史525-1950年》,是1957年美国Walters美术馆与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规格很高,有来自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借展的国宝级善本,也有国会图书馆、摩根图书馆、波士顿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等机构以及众多私人藏书家出借的珍品。该图录很厚重达1.4公斤,文字部分275页,选用上等半手工纸印刷,可见水印,图版部分106幅。

    P59 “空白页”一节第一句:这是印刷完毕后的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编目人员会记载录入,挑剔的藏家也会坚持要保有这些空白书页,除非是极其罕见的珍本,要求会稍放宽一些。原文 Where these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book as completed by the printer, the bibliographer will record, and the fastidious collector will insist on, their presence, though the collector may make allowances in the case of a very rare book. 理应译为:若空白页成为印刷师完成(印刷)书籍时必不可少的书籍整体的一部分,编目者会记录、挑剔的藏家会坚持空白页的存在。除非是极罕见的珍本,藏家会有所宽容。

    我补充下,空白页是早期印本流传下来的一种习惯。早期印本往往是普通装订(甚至散页装)需要藏书者自行委托书籍装帧师定制封面。也就是说书的最初基本形式是裸装,文字主题部分(即书芯)的前后几页(尚不能称为封面、封背)特别容易损耗。因此额外加印一些空白页是早期书商的习惯;

    P60第13行 ”链线“(原文chain-lines)应译作簾(帘)纹中的竖直纹。簾纹是传统造纸工艺通用的术语;

    P64第6行,应该译作木刻版画家使用的木刻雕版;

    P71 book-label其实就是设计比较简单的只有作者姓名或纹章的藏书票,一般都已归为藏书票领域;

    P71最后一行提到彭代尔藏书票,此处彭代尔指以英国18世纪家具设计师Thomas Chippendale命名的一种艺术风格。在纹章学领域指一种主体的盾形非对称构图,配以花纹枝条等纹饰的图案风格。许多年前本店还未易名时曾出售过一枚华盛顿的藏书票,就是彭代尔风:

    P72有关书架的描述,之前我在朋友圈里介绍过相关的背景知识,参见《书架的故事》;

    P86有关小牛皮的描述,我补充下。通常而言小牛皮的表面光滑细腻,有温润之感,这是和摩洛哥皮最大的区别。比如店里那本《鲁拜集》(左图)。小牛皮中有部分是所谓树纹小牛皮(tree calf),经过特殊处理形成了木纹般的肌理(右图):

    P87 将called for译为“提及”无法体现必要的意思。完整意思应该是“被提及的必要的”。比如没有霍克所提及的广告页,实际含义是没有霍克编目的目录里提及的该版本必须要有的广告页;

    P89 剑桥风装帧,我来配个图:

    P93 帆布一节提到莫里斯的Kelmscott出版社1891年之后那些自我感觉很好的书,也用帆布做书背衬布。这里“自我感觉很好”原文slightly self-conscious,有些自我的。作者虽然是资深藏书家,他亦不敢对莫里斯这位深刻影响现代设计理念的大学者有所不敬。配图是店里所售他创办的凯姆斯考特出版社一部善本,书脊就是这一布面材料,古朴低调;

    P95有关case字盘,我补充一下。这是活字印刷的基本工具之一,释义里提到了上层存放大写字母的铅字,下层存放小写字母。因此英语中uppercase, lowercase分别用来指代大小写字母;

    P103 链线 上文已提到,(原文chain-lines)应译作簾(帘)纹中的竖直纹。簾纹是传统造纸工艺通用的术语。配图来自莫里斯的凯姆斯考特出版社另一部善本,除帘纹外还可见水印(花卉和其姓名首字母)。竖直的chain-line和横向的laid line一目了然:

    P107 搭扣一节,我补充一下。除了作者提到的这一功用外还有重要一点。中世纪的善本大多用vellum犊皮装帧,易翘起变形,所以需要搭扣和系带固定;

    P108 关于书尾题署,作者的释义有点过时。如此译法并不十分确切。对于现代版本,不少书的书尾题署都出现在前面,甚至在标题页前,而不是在书尾;

    P126第11行 loose 译作松动并不妥。一般这个词指书页完全脱落;

    P128 同时期的,其实对应的一个词是modern,作者并未收录。比如contemporary binding, 指同时期(与出版年代相近)装帧,modern binding指后期(与出版年代较远)装帧;

    P129 铜凹版copper-plate,译者写道:引申义为铜版上的手写体。谬矣。此处原文by extensions, prints from those plates. 指用这些铜版印刷出来的版画。译者写道:进一步可引申为在英格兰和荷兰等低地国家形成的工整的商用圆体字。原文The regular round-hand script developed from italic in Holland for commercial and other use, and standardised in England by the end of the 17th century.

    此处有两个问题:

    作者在第二释义中称该词指代一种圆体字,并不错。但在字体设计领域,这一专有名字中没有连线,即必须为copperplate type连写。

    译者的形容词“工整”并不确切,可能是对标准化一词的误读;

    P131 乡村装帧风格,简而言之就是封面上下对称的村舍造型。配图一张就明白了:

    P133第2行 书封松散但书本洁净。原文‘loose in covers but a clean copy’其实作者的意思是书芯为散页但有书封,书本洁净。此处loose上文我已解释过,是散页的意思;

    P135 皮雕一节,配图店里那本1860年《天堂与精灵》,封面封背有莨苕纹的皮雕设计:

    P135 刻制版 译名和第一释义(指和文字一起的插图(以此有别于全页插图),可以采用木料或金属加以雕刻)都不太妥帖。原文 illustrations printed with the text (as distinct from plates), whether from wood or metal, and whether cut or engraved. 指和文字一起印刷(并一定是视觉上连在一起)的插图,无论是木刻版或金属版印刷的,也无论是木面木刻还是木口木刻。

    P140 有关毛边和毛边癖的论述,很过瘾了。感兴趣的可以看下我的公众号文章有详细介绍:

    论“毛边本时尚”

    P145 de Ricci 书目之所以重要,因为William Caxton是15世纪将活字印刷术带入英国本土的第一位印刷师,他印刷的书籍(自然都是摇篮本)有着无可替代的版本价值;

    P150倒数第3行 (也是书目实体)应译作(书志学意义上的实体);

    P155 drypoint 业内一般也称“干刻“;

    P157 补充下,dust-jacket是英式用法,dust-wrapper是美式的;

    P167 Halifax装帧,补充一张来自佳士得拍卖的书影,1783年版

    The English Garden: A Poem

    封面的犊皮其实是透明的,仕女画作于犊皮的背面,所以文中说“那么用于封面装饰时就不易摩擦受损”;

    P169 其他完美一节最后一句译法有误。原文‘Second impression, else fine’, noted by Carter, is an extreme case. 意思是:”如果卡特写道:第二印次,其他完美。那将是个极端的例子“此处卡特就是指作者本人,他自己就是位书商。这句话有点英式幽默;

    P185 篇幅一节最后,故表示为”x,390“ 补充下,按惯例,前页部分(即简介、前言之类)的页码往往用罗马数字。此例代表前页的页码到10;

    P189 奇谈书一节最后提到的《鞭笞史》

    A History of the Rod

    是一部奇书。作者James Glass Bertram是19世纪苏格兰作家,用“William M.Cooper牧师”的假名出版,在前言中他有句著名的宣言:

    “No apology is offered for what is recorded in this book: it was neither compiled for the prurient nor the prudish.”

    P194 展会一节提到了罗素饭店。感兴趣的可以参阅董桥先生文章《英伦日志半叶》,第一段便提及“十时至街角罗素饭店看旧书展”;

    P206 介绍对开本时引用了毒舌大王约翰逊博士的话:这个大小拿起来砸书商最趁手。其实作者本人与约翰逊博士有着近似的witty style。。。

    P240 第4行:如果书背为布料,书封为纸面,也称为半皮装帧。此处译法不确切,可译为半布装(即下一词条的Half Cloth)。因为该词条Half Bound并未指明材质,可以指各种皮,也可指其他材质;

    P251 Historiated 译为人形图案不妥。原文指人物或动物之类的图案,区别于纹饰花卉;

    P253 诚信本一节的末尾,有关法国藏书爱好者的论述我觉得是某种高级黑;

    P271 互联网一节的末尾,水井边的陶罐还没有全碎。出自谚语“水井边的陶罐总是要破碎的”,大意是一件东西长期使用总会毁坏。由《旧约》中的句子衍生而来;

    P274 最后一句,也可能是因为以前那些需要辨识差异的常见书现在已经很稀有了。这里补充一下方便读者理解,"所以不必以辨识差异来抬高身价了";

    P277 书衣一节,参见上文提及的P157;

    P278 接合一节,有两点需要指出:1. 作者所谓在书籍描述中很少需要提及书背接合,除非有什么问题。作为一个资深的从业者,这一说法让我震惊。因为接合部位是西式皮装本最脆弱的部位,如果是老皮装本,或多或少都有品相上的缺陷,也必然会在负责的书商描述里经常出现这个词。2. 书末有段采访,提及《纽约客》视频中一幅漫画上的老书商膝盖处“连接处松动”。此处连接处即该词条接合,同时在英语里也指代关节,所以有讽刺意味;

    P284 标签一节 为作者补充两个词条(事实上在修订的第8版上有)。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工艺美术运动时期,有些自学成才的或是参加集体学习班的装帧师会在前后衬页留下纸质标签,尤其是一些为参加评选或展览而制作的特别装帧。6.旧书店也往往会在前后衬页贴上自己的标签,作为营销手段。尤其是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这段时期。(我在豆瓣有个相关相册);

    P286 大纸本一节最后一行“活字依然是当中那一坨”不确切。原文意思是活字印刷的文字部分只是很小一坨;

    P294 图书馆装帧一节的第2行,提到艾略特,此处指George Eliot 我们通常所说的艾略特指诗人T.S.Eliot,这里最好译成乔治·艾略特;

    P295 图书馆印章一节最后一句“素色印章”,原文blind stamps 指盲印,即此书P63提到的素版压印;

    P296 限量版一节第3条“有助于提高销量”,出版商做成限量版控制数量显然不是为销量而是为整体的销售额,译为“有助于销售”即可;

    P300 松散一节,作者有些保守。实际上在今天的书商目录中,loose(上文我已解释过)就是散页的意思;

    P307 抄本、手稿一节最后一句“至于手稿或手稿的增补、注释或更正是否出自作者之手,无须提醒藏家,除非明确标注为亲笔手写”。原文意思:根本无需提醒(即众所周知)的是,手稿或手稿的增补、注释或更正并非自作者之手,除非明确标注为亲笔手写(autograph or holograph);

    P331 原始状态或原始书品一节第二段最后一句,意思颠倒。原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端装帧或装帧得当的书籍在多数藏家看来总是优于原始状态的装帧;

    P351 PBFA一节,可参考7月28号我在豆瓣发过一条动态,见图:

    P360 PMM一节提到的这本1967年经典之作(原文“the canon for its subject matter”),就是由作者和珀西·缪尔编辑的。作者也有不谦虚的时候;

    P368 馈赠本装帧一节的翻译意思颠倒。原文("used variously for")即可用于指代礼品装帧或作者装帧;

    P371 书坊版一节第二条提到威尔(Vale)和农萨奇(Nonesuch),分别指山谷(按董桥先生译法)和绝无仅有(按王强先生译法)出版社。以上译法基本在国内藏书者间已有些共识;

    P378 私家书坊一节提到了金鸡的吉宾斯。他是英国木刻复兴运动重要的艺术家,也是金鸡出版社的第二任老板。在他主管金鸡的岁月里(1924-1933年)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他用自己的眼光和人脉策划出版了数部永载史册的善本,许多版画名家都曾与其合作过,包括艾里克·吉尔;

    P465 页根一节,可以参见P92的配图;

    P474 织品装帧一节第二行”在同时期的书籍盘点中被反复印证“,原文’well attested in contemporary inventories‘ 应译为”常出现在当时的目录清单中”;

    P482 誊写本一节 按中国古籍的规范用语可译为抄本,相对于另一概念稿本;

    P501 牍皮纸一节,将vellum译为牍皮纸并不妥。因为此处是皮非纸,而牍皮纸业内一般称vellum paper,那是一种质感接近犊皮的手工纸,一般多见的来自日本。见P278 日本牛皮纸一节;

    最后说下此书的装帧设计。正文蓝黑双色套印,清爽利落,印刷精美,质感一流。装帧设计者为知名设计师朱赢椿先生,其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大奖。容我吹毛求疵一下。此书P34,P54,P106,P248,P342等多页顶端均出现了"whore's children"。

    何谓whore's children?著名的20世纪平面设计大师和理论家、字体设计领域权威学者扬·奇肖尔德先生(Jan Tschichold 1902-1974年)在其名著T

    he Formof The Book 《

    书籍的形式》中特别开辟了一个章节,以此命名。

    所谓whore's children简单说就是指一个页面的顶端出现了单行,上一段的末句落到这个位置是专业设计师“必须尽一切代价避免”的错误。如此业余的错误,委实让人遗憾。

    卡特在其另一部书话代表作《藏书的品位与技巧》的序言开头,引用了古诗人Paulus Silentiarius的希腊语警句:你是谁?你要对谁说?

    作为资深的藏书家和经验丰富的书商,卡特以其特殊的双重身份为所有对西方藏书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是新手还是从业几十年的pro(而非would-be)老鸟,奉献了一部无可替代的宝贵文献。尽管有不少瑕疵,这部《藏书ABC》中译本将是想要进一步了解西书收藏的国内学习者、书迷最佳伴侣。这一点无可置疑。

    而作为约翰·卡特的粉丝和同行,既然不能寄一张明信片给他,我就写下这篇书评向他致敬罢。

  • 私情和公义:曹操的纠结

    作者:坐看云起时 发布时间:2023-08-21 11:06:44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不亏(490+)
  • 简单(639+)
  • 图文清晰(212+)
  • 四星好评(125+)
  • 推荐购买(442+)
  • 章节完整(556+)
  • 五星好评(99+)
  • 无广告(85+)

下载评价

  • 网友 养***秋: ( 2024-12-12 22:41:2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曾***文: ( 2024-12-21 10:46:31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陈***秋: ( 2024-12-25 14:45:37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国***芳: ( 2024-12-24 20:04:01 )

    五星好评

  • 网友 益***琴: ( 2025-01-01 14:26:1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师***怡: ( 2024-12-18 04:29:18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戈***玉: ( 2024-12-31 13:43:53 )

    特别棒

  • 网友 居***南: ( 2024-12-11 05:15:42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蓬***之: ( 2024-12-27 06:55:42 )

    好棒good

  • 网友 龚***湄: ( 2024-12-23 15:13:33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饶***丽: ( 2025-01-06 20:50:3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