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万唯官方授权店】 100%正版保证 闪电发货(85%城市隔日达) 破损包赔 售后无忧;团购联系客服
内容简介:
分析全国近3年约450套中考试卷,总结匹配“八上”教材内容的新考法(新形式·微行为点评、新问法·概括主题、跨数学·图表分析等),命制新考法试题。 近3年全国中考试题设问角度更灵活、考查形式更新颖,如:2022年北京、陕西、安徽等。本书总结并细化中考新考法维度,设置新考法试题,帮助师生提前掌握中考新动态。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团购联系在线客服或联系“15836485458”微信
书籍介绍
分析全国近3年约450套中考试卷,总结匹配“八上”教材内容的新考法(新形式·微行为点评、新问法·概括主题、跨数学·图表分析等),命制新考法试题。 近3年全国中考试题设问角度更灵活、考查形式更新颖,如:2022年北京、陕西、安徽等。本书总结并细化中考新考法维度,设置新考法试题,帮助师生提前掌握中考新动态。
精彩短评:
作者:瑛 发布时间:2020-12-05 17:11:11
我以为会有如何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结果只有前十页,后面的二百多页都是其他内容,实在是单位太无聊全看完了
作者:在路上的鲁宾逊 发布时间:2022-03-22 19:14:28
罗杰斯在本书里记录了他与妻子于1999年到 2001年三年期间做环球旅行时的见闻和感悟。
虽然内容有点老,但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有趣的视角—在世际之交的那几年世界是怎样的?罗杰斯彼时对未来的期望又是怎样的?而他的判断都对了吗?
从20年后的今天回看世纪之交的那三年,你会发现那期间发生的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走向,中国进了世贸,美国遭遇了911,普京上台…
罗杰斯在书中对未来的预测并不都是准确的,比如对韩国男女人口比例的担忧等。但他那时对这个世界的许多认知,现在仍旧适用。
还有一点,尽管很多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也有很多事在本质上却始终不曾改变,即使岁 月变迁让其变了花样,换了说法,亦或选择了新的攻击点。
作者:不知所 发布时间:2023-05-24 11:03:02
完全没有实践性,举的例子都是表面的,根本没有深入分析
作者:采姑娘的小蘑菇 发布时间:2016-01-08 15:35:40
很刻板的教科书,读起来很无趣,觉得是一个应付差事的东西,里面给天辰院的气化炉做了不少广告,但是感觉挺差劲的
作者:joel 发布时间:2023-11-13 06:42:05
大杂烩分析不深入
作者:魏白寒 发布时间:2022-02-03 19:12:21
还好,亲切的东北风格,离开老家整二十年了,看到这本书觉得特别亲切,故事一般,语言风格适合我。在外这么多年最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东北人有自己独特的幽默,其他地方的人未必会懂。
深度书评: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作者:一了 发布时间:2007-03-03 14:52:54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一)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比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
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待续)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二)
(一)在“男女有别”一节里,提到Oswald Spengler曾说西洋有两种文化模式,一是Apollonian亚普罗式的,一是Faustian浮士德式的。前者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维持它。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后者认为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费老认为乡村社会是前者,现代社会是后者。
且不说是不是,我对这两种文化模式很感兴趣。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对理想世界的拙劣的模仿,还有圣经中对于原罪的解释,原来都是前一种思想的表现;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观,“生命是障碍的克服”,苦难越大,生命力因之越强,生活的意义因之越深。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结论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结果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进而推论,我们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经历更多,这就是存在主义者加缪的观点——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二)对于男女感情,费老又说“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最后的统一是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男女的共同生活越是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障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需更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费老这里说的是性别差异带来的异性吸引力和爱情。我不由想到我们在感情中体会到的爱情,如果抽去了表层的性欲和生活,其实就是这种依恋感,这种恨不得和对方变成一个人的冲动。卢克莱修说“情人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情爱的牙齿顶着牙齿,但他们不能在另一方销魂,也不能成为另一个自我。”正是这种永远不能克服的距离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很多人难以体会这种本质的爱情,甚至用性或者“在一起”代替爱情,无疑是对爱情的肤浅的理解。
(三)在“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四)接着,在“无讼”里,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
我想到在我的家乡,很少有争端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家务纠纷或者两家发生了争执,一般都是找村里能说会道的“明礼人”来“评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打官司被认为是“丢人”的,不管你有理还是无理。当然过了这么多年,中国农村的乡土性已经有所稀释,乡村里的家长和长老们的影响力慢慢下降,村里以前经常为人评理的人现在只不过是个婚丧嫁娶仪式的主持者,平时喜好赌博,在乡亲中已经没什么威信。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三)
在下面几节里主要讲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具体统治进行方式。
(一)在“无为政治”里。费老总结论权力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社会冲突和剥削统治产生了权力,一种认为社会合作和社会分工产生了权力。一个来自于暴力,一个来自于契约。费老认为两者并不冲突同时存在,前者成为横暴权力,后者称为同意权力。接下来费老认为中国乡土社会这两种权力都很微弱,因为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剩余价值不多,横暴权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被陈胜吴广之流推翻;另一方面农业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关门自给。”所以依赖社会分工存在和壮大的同意权力也很微弱。最后费老说“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维持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的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这个我不是很同意,依我的生活体验,中国农村的权力基本上还是以同意权力为主的,因为上面说到“礼治社会”,所谓“礼”难道不是大家在生活中相互协调达成的一致吗?乡绅和长老们的调节纠纷的权力和威信,不是同意权力吗?
(二)在“长老统治”里,费老在上述两种权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化权力的概念。它产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或者说是爸爸式的,是Paternalism。家长对孩子的权力是既非横暴又非同意的,是基于血缘事实和社会经验的。孩子们必须遵从长辈的意愿,以适应这个他并不了解的社会,他没有选择的机会;但是父母并不从教育孩子这件苦差事上面得到实际的好处,父子之间也没有本质的利益冲突。但是“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的手下过日子为难过。”孩子们受到的教化是全方位的、深入到每一个生活细节的。而且教化的权力由于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又扩大到成人之间,这就是长幼之别,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长幼分得这么清楚,兄弟姊妹叔伯,每个前面都要加一个数字“大哥”“三姐”“二叔”,相比之下,英语中只有brother、sister、uncle等。
(三)在“名实的分离”中,费老又提出了时势权力的概念。与教化权力产生于社会继替不同,时势权力产生于社会变迁。哪个占主导是由社会变迁的速率决定的。如果社会的变迁速率慢得和社会继替的速度相同,那么就没有革命的需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社会变迁被父子之间的更替消化掉了。但是社会变迁快到社会继替消化不了的时候,就会出现“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旧的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加速的改变和革新了。这时候就会出现“时势造英雄”,由有才能的人出来充当文化英雄或者政治英雄,推动社会向前变革。从这个角度看,苏俄的专制统治和沙皇的统治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横暴权力,而前者是时势权力,社会主义者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充当了文化英雄的角色,带领苏联国家和人民加速实现现代化。这样也可以理解英国为什么可以不流血的实行各种富于基本性的改革,就在于社会的领导者可以及时顺应社会变迁和历史潮流,所以不致发生流血革命。
回到乡土社会,“中国思想史上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之外,自从定于一尊之后,也就是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相适应。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儒家经典只有那几部,但是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诠释版本,一代又一带人对经典做着自己的诠释,经典诠释著作要比经典多得多。形式没变,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中国人虚伪的劣习也由此而来,因为长辈和经典的权威不可侵犯,只有通过歪曲解释和阳奉阴违来实现自己的意愿。就像费老说的,“虚伪在这种情形下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
(四)在最后一节“从欲望到需要”中,费老认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还举了北方人爱吃大蒜为例,这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对欲望有着筛选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但是我不同意,爱吃打算并不能说是欲望,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是所有的“我想”都是欲望,“我想吃饭”是欲望,但是“我想吃米饭”就不能说是欲望了。因为欲望应该是人之本性,很多地方的人们饿了并不想吃米饭。这种应该叫需要,需要是带着个人、文化和地域的烙印的。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欲望是什么呢?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延绵,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会有五味之好。”
我觉得“食色性也”这句话揭示了欲望的本质,“食”是为了人个体的生存和延续,“色”是为了代际之间的继替和延续,满足了这两点,一个物种就可以绵延不绝,这样看来,人类只是一种普通的生物而已。所以说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动物性,是人类之所以能够繁衍到今天的生物机理。但是单纯的欲望并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节制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人会思考,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之快,能够有计划地行事,通过长时间一系列的活动来达成目标,才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以前我说理想因为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不是人的本性,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与生俱来的是动物性。动物的意识中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它们只生活在现在,而人生活在一个延续的历史中,不仅是个人的延续,也是代际之间的延续。
这才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完>>
不让马未都
作者:詹姆士的爹 发布时间:2010-09-01 22:10:24
马未都和周仰东
近两年玩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带得马未都先生也跟着火起来,连“百家讲坛”都请他去讲。借着“百家讲坛”的电视优势,马先生的书出了一本又一本,都跟收藏有关,谈瓷器,说玉器,讲杂项。马先生火,追马先生书的人就多,追着追着,这些书就成了畅销品种。马先生之外,把收藏搞出名堂的人不少,但能把有关收藏的书写得好看的人不多。印象里,最近两年,白明的《打眼》和《片面之瓷》挺有意思,吴树的《谁在收藏中国》也有新内容,再就是这本《古泽初霑》。
《古泽初霑》的作者周仰东,是名医吴阶平的外孙,吴阶平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算是位大人物。看两人的相片,真有点儿像。大概因为家庭影响,周先生学的也是医,还拿过医学博士和人文学硕士学位。但他自小就喜欢古玩收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兴趣只涨不退,久而久之,竟因此放弃了医学,专玩古董。他若生在古代,肯定会被说成玩物丧志。难得周先生家人开明,吴阶平作为外公,非常支持,还为周先生求过赵朴初先生一幅字。这种教育,令人赞叹。在这样的环境下,古玩慢慢被周先生玩出了名堂。如此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言不谬。在这本《古泽初霑》中,周先生讲述了他一部分藏品的收藏过程,其间穿插了不少收藏知识、历史掌故,专业却不枯燥,与马未都先生的书相比,一些也不差。
阿弥陀经
周先生在琉璃厂中国书店曾经捡过一个漏儿。中国书店办拍卖预展,他去逛,见到一本手书的《阿弥陀经》,金丝楠木的框子,装帧精美,年代标着中国民国十三年,抄经的人叫齐振林,上款是“恭逢芝泉师宪六秩大庆发愿写阿弥陀经一册敬颂”。人不是名人,年代也不久,周先生就没在意。待要走,忽然觉得“芝泉”两字挺熟,于是去楼下书店翻名人字典,结果发现,“芝泉”原来是段祺瑞的字,而中国民国十三年正是段祺瑞六十大寿。大概因为没人注意这个款,所以拍卖时周先生很便宜就把那本经拿下了。
拿到经书,周先生去查资料,结果推测出一段历史。齐振林毕业于保定陆军学堂,段祺瑞曾经当过他的老师,齐振林知道段祺瑞信佛,于是在段六十大寿时抄经呈送。乍一看这事没毛病,可周先生推测,这“马屁拍到马腿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段祺瑞曾经当过清朝的一品大员。在清朝,段这个级别的官一旦亡故,朝廷方面会给个谥号,再给他的孩子封个职务。皇帝方面则会派10名御前侍卫吊孝,并赐一床陀罗经被,在下葬时盖遗体用。陀罗经被上绣着整篇的《阿弥陀经》或者《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后来演变了。乾隆时,皇上想要哪个大臣的命,可又不好公开罪状时,就赐一床陀罗经被。当官的一见这个,马上就明白皇上什么意思了,赶紧自尽,以便保住子孙的荣华富贵。齐振林没在清朝做过高官,这个事不懂,可段祺瑞懂,一看自己六十大寿来了这么份礼,“大触霉头”,肯定不会高兴,这马屁还不拍到马腿上?齐振林估计没得段祺瑞什么好果子吃。
周先生还借此事在文中讲了一些与佛教有关的知识,其中关于佛教历史部分还较为准确,但关于佛教的深层含义那部分,个人感觉,值得商榷。
关公神了
周先生曾收过一个明代铜质关公造像牌位。关于这牌位他没多说什么,但在文中交代了一些与关公有关的逸事,算是知识,比较有趣。
三国时,关羽曾水淹七军,杀了魏军的大将庞德。后来刘关张和诸葛亮先后故去,魏军举兵攻打蜀国,刘禅投降。庞德的儿子庞会在魏军里当差,进了成都以后,公报私仇,带人灭了关羽满门。所以周先生说,关羽的直系到这儿就断了,后来有自称是关羽后代的,那都是旁系,或者是假冒,比如《水浒传》里的大刀关胜。
关羽自宋以后被封为大帝,关帝庙供的就是关羽。中国人把孔子当文圣人,把关羽当武圣人。圣人也好、大帝也好,都不同凡人,所以凡人称呼他们或者写他们名号的时候都要避讳。周先生介绍,关羽的“羽”字,从甲骨象形文字以来,一直到隶书、楷书都是六个点儿,但为了避讳,大家就都少写两点儿,久而久之,“羽”字就成四个点儿。到了今天,因避讳而写的四个点儿的“羽”倒成了正规文字。
还是因为避讳,过去演戏,扮关羽的人一律自称关某,而一块演戏的,不管在戏里跟关羽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都称他为关公,以示尊重。清朝有一段时间,因为怕演关公戏亵渎武圣人,干脆就禁演。后来逐渐开放,但“走麦城”一段仍在禁演之列。那时候演关公规矩很多,演出头一天,演员要斋戒沐浴,上台之前还要拜关公神位,再揣上神码。袁世凯任大总统的时候,很怕孙中山。赶上他做寿,底下人明白他的心思,为了拍马屁,排了一出新戏,拿孙悟空影射孙中山先生,然后在戏里安排孙悟空拜袁世凯,说白了,就是糟蹋孙先生。这出戏,当时的名角杨小楼、谭鑫培、孙菊仙等人都不肯演。最后,袁世凯手下找着一个叫刘鸿声的,刘不大懂这里面的事,就演了。演了以后,有人警告他说:你把中华民国领袖给糟蹋了,就算他不理你,他手下人也不会放过你。刘这才明白过来,于是决定唱一出关公“刮骨疗毒”的戏,想往回找找面子。结果上台的时候他忘了揣神码,没想到就这么寸,演华佗那位手下没准,把刘的胳膊划了个口子,流了不少血,当时刘可没觉出来,一下台才发现,急忙去医院治,也没耽误,但足有半个多月抬不起胳膊来。人都说这是因为他接错了戏,关公给的惩罚。
阿房宫的玉
周先生买过一块秦代玉磬残件,据说是阿房宫废墟里出来的。为了确定这个说法,周先生查了一些资料,最后提出了三个可能,让人很长见识。
第一,这块玉磬残件是秦王朝的祭祀神器。项羽火烧阿房宫时,宫内珍宝被毁,这块玉是其中一件,后来被发掘出。这个说法最符合民间说法,但周先生查过资料后发现,秦始皇时期有三个大工程——长城、皇陵、阿房宫,耗费了很多人财力。秦始皇死的时候,几个工程都没完工,可皇上死了得葬,于是他的儿子就急忙调集人手加紧修建皇陵。人手从哪儿调的呢?就从阿房宫。这就导致了秦灭亡的时候,阿房宫还没建完,既然没建完,就不可能把珍宝放进去,也就不存在被烧。而且今天看阿房宫的地基,没发现被烧过的痕迹。所以周先生说,这个可能基本不存在。
第二,这块玉磬残件一直放在秦国的咸阳宫里。秦国当初统一六国时,对楚国下手尤其狠,所以项羽拿下秦国时也一点儿没客气,上手就把咸阳宫烧了,宫内的珍宝,一部分被抢走,一部分被毁掉埋了起来。周先生觉得这个推理也有说不通的地方。因为当初是刘邦先进的关,也就是说,秦国那些珍宝先从刘邦手里过了一水,像这样的好东西刘邦应该不会给项羽,即便给了,以项羽那种小气的性格,也不会把这东西给毁了。
第三,这块玉磬残件来自秦始皇陵或者周围的陪葬坑。周先生说,古人陪葬东西有两种方式,一是完整地放在墓主旁边,一是打碎或烧掉后再放在墓主旁边。秦朝多半是后一种,从目前出土的兵马俑可以看出,有些就被烧过,而且烧之前被有计划地破坏过。秦人的陪葬祭祀制度很严格,秦始皇死的时候,曾经用活人殉葬,大批工匠同时被杀殉葬。在当时人看来,只有把陪葬的物品毁掉、烧掉,这些东西才能跟着秦始皇上天。换个角度说,兵马俑被烧这事不大像是项羽干的,因为坑里很多兵器、黄金等都没被动过。周先生还进一步推测,项羽是秦国的世仇,如果秦始皇陵里有珍宝,就算再坚固也挡不住他挖,秦始皇陵现在保存得这么好,说明项羽他们肯定知道秦国的陪葬制度,明白就算打开皇陵也找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所以就没动。这块玉磬残件可能就是当年陪葬坑里的一件东西,被毁掉、烧掉后埋起来了。周先生说,如果第三种推理成立,那么,当有一天人们打开秦始皇陵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珍宝都是被毁过烧过的。周先生对项羽没有挖秦始皇陵的推测,我有个不同看法。我觉得就算项羽他们知道秦始皇陵里没东西,但为了解恨,把皇陵打开把秦始皇拖出来扬尸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这本《古泽初霑》实在很好读,论知识性和趣味性,决不逊于其他同类书,就算说不让马未都也不为过。
摘自新星出版社《无间书道》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值得购买(596+)
- 超值(519+)
- 购买多(625+)
- 已买(500+)
- 服务好(346+)
- 内容完整(292+)
- 值得下载(568+)
- 品质不错(118+)
下载评价
- 网友 扈***洁: ( 2024-12-15 16:40:06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曹***雯: ( 2024-12-18 06:51:4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龚***湄: ( 2024-12-19 16:42:2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詹***萍: ( 2025-01-04 08:55:40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堵***洁: ( 2025-01-04 16:15:08 )
好用,支持
- 网友 马***偲: ( 2024-12-11 17:31:1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常***翠: ( 2025-01-07 14:12:58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敖***菡: ( 2024-12-24 10:57:04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养***秋: ( 2025-01-09 13:31:2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喜欢"万唯中考大小卷八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 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的人也看了
- 土地.第一部 .第一卷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职场路线图:人力资源总监手记 汪漪??著 语文出版社,【正版保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附音频】正版 零起点意大利语多媒体课堂发音词汇句子会话 你好意大利语自学入门教材 速成意大利语语法日常口语发音单词学习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上中下第4版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李博色彩静物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Bernhard Martin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媒体创意与策划(第3版)/新闻传播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生活商务日语会话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The Art of the Long View 前瞻的艺术——不确定世界的规划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朗文视听说英语教程学生用书.中高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