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例诉辩审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3)/刑法分则实务丛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3)/刑法分则实务丛书精美图片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3)/刑法分则实务丛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3)/刑法分则实务丛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021074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2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4.02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8:45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基本理论与司法认定精要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罪名渊源及立法概况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客体及对象

(一)本类犯罪的犯罪客体

(二)本类犯罪的对象

(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客体和对象

(四)生产、销售特殊产品罪的客体与对象

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客观方面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客观方面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客观方面

(三)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观方面

(四)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客观方面

(五)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客观方面

(六)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客观方面

(七)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客观方面

(八)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的客观方面

(九)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的客观方面

四、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主观方面

五、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停止形态

六、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及适用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

(三)生产、销售劣药罪

(四)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五)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六)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七)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八)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九)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七、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刑事责任

(一)关于从重处罚的规定

(二)关于本节罪中法条竞合的处理

(三)单位犯罪双罚制度

第二部分 典型案例诉辩审评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案例1:李某田等诈骗案——如何认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伪劣产品”

案例2:毛某长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如何认定“不合格”产品

案例3:某县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销售伪劣产品案

——如何认定销售伪劣产品的客观行为

案例4:王某销售伪劣产品案

——销售金额和货值金额的认定标准以及伪劣产品在销售途中构成既遂还是未遂

案例5:夏某某、伍某某销售伪劣产品案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案例6:刘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证明全部产品为伪劣产品

案例7:屈某权诈骗、屈某意销售伪劣产品案

——销售伪劣产品罪、诈骗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之间的区别

案例8:梁某某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出租房屋时尚不知对方用途的行为能否构成共犯

案例9:陈某昌、吴某元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犯罪未遂情况下法定刑档次及罚金刑的适用

案例10:车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向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中掺杂的行为及明示产品缺陷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例11:朱某辉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生产伪劣产品的工人及犯罪场地提供者如何适用罪名

案例12:韩某杰等生产伪劣产品案

——为他人加工伪劣产品并收取酬金的行为如何认定

案例13:崔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被害人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后退回的货款应否从犯罪金额中扣除

案例14:曾某雄销售伪劣产品案

——想象竞合犯处罚较重罪名的确定及量刑选择

案例15:某水泥有限公司销售伪劣产品案

——单位犯罪的构成及其处罚

案例16:陈某某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能否认定生产伪劣产品罪未遂形态

案例17:赵某某、郑某某、车某某非法经营案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既遂的区别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

案例18:丁某明、张某行销售假药案

——如何认定假药

案例19:胡某某、黄某生产假药案

——连续实施同一犯罪如何认定及如何区分生产假药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

案例20:饶某某生产、销售假药案

——出售药品包装供他人生产假药亦构成犯罪

三、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案例21:刘某林、刘某合、刘某仲等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认定

案例22:马某某、张某某、杨某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而购买后意图出卖的行为如何认定

四、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案例23:张某某、姚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喂食肉牛“瘦肉精”并出卖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

案例24:吴甲等销售有毒食品案

——毒杀耕牛后将牛肉予以出售的行为如何认定

案例25:王某某、洪某某、陈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如何运用证据推定主观明知

五、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案例26:范某某等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

——产品标准的认定及犯罪行为连续而跨越不同法律规定的处理

六、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案例27:李某、王某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案

——生产伪劣“产品”自用并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行为如何认定

七、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案例28:段某某等销售伪劣农药案

——以不同种农药冒充销售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例29:潘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

——生产、销售伪劣兽药罪的认定

案例30:黄某、乙县化肥厂销售伪劣化肥案

——明知销售者掺假销售其产品仍然为其提供货源的行为如何认定

案例31:刘某斌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

——如何认定“伪劣种子”及如何评判普通人对规范概念的理解

第三部分 办案依据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类编


作者介绍:

刘晓刚,男,1955年7月出生,汉族,河南邓县人,本科学历。现任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曾任杭州市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处长、经济检察处处长、贪污贿赂侦查局局长,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检察长、党组书记。

文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刘晓刚主编的这本《刑事案例诉辩审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围绕刑法第三章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精选案例,从诉辩审评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各罪典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观点交锋,并就相应的观点和判决从法理和法律规定的理解适应方面做了分析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书摘插图



精彩短评:

  • 作者:方小孬 发布时间:2020-05-09 17:36:52

    内容可爱,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意,以及对东京生活的满满爱意。

  • 作者:流沙陷 发布时间:2009-03-17 12:24:38

    没想到会这么烂,

  • 作者:Yun 发布时间:2020-03-11 10:15:11

    敲可爱!买了口金,就准备做些,我爱海洋生物!金鱼的样式和颜色,让我觉得如果做些有中国味道的口金包也很不错。

  • 作者:藕片 发布时间:2019-10-13 02:55:13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

  • 作者:T 发布时间:2017-12-10 19:55:08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作者:记录生活的痕迹 发布时间:2022-03-20 18:38:56

    积分换的一本书,一度让我怀疑出书是很容易的事,随意编编故事就好了。想要管理好孩子的时间,还要从家长做起


深度书评:

  • 伟大的杰作

    作者:菠萝地瓜 发布时间:2007-02-08 12:43:53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

    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 回忆的叙事:迎向后灾难时代的档案与文学

    作者:彼得潘耶夫斯基 发布时间:2020-11-29 11:42:20

    《记忆记忆》是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一部哲学文献著作,一部充满了写作者主体声音的文学批评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散文诗美感与精确的微观想象力的文学著作,这本书有让人不安的气质,介于小说、诗歌、回忆录、家族史之间的某种混血,构造了一种作者本人评价其他回忆录的用词——结缔组织。斯捷潘诺娃致力于重建她家族的犹太—俄罗斯根源,对家族(也是民族)的过去进行编目和再思考。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和22章,中间加入6个“插章”,形成个人档案与宏达叙事交叉进行的叙述模式,在开头展示的书信等私人文件之后,叙事漫不经心又章法有力地滑入了世界史和民族史的“英雄”人物,作者的声音和暗示使我们把家人、家族与更大的种群,微不足道的平凡人与留名青史的人物,放在同样焦距的透镜下统一起来考虑。其中,斯捷潘诺娃尤其引申了一些关于“记忆诗学”的关键性问题:比如,如何“记忆所有人”;或者,对家族史而非个人经历的记忆,作为对家族内并非从事艺术,也无显赫经历且已经沉入茫茫黑夜之人的延续;第三,对记忆的记忆——记忆变成复写纸,就像“我”从童年就开始构思这本小说,但是每次都没有完成,尽管每次也都推进一步;同时,祖上对祖上的祖上的叙述,往往会添油加醋,最终制造一个和现实并不完全相关的过去历史。这些既是小说式的主题,也是近期关于记忆/历史一系列后/现代理论关注的重点。

    本书的主要叙事线索是讲述家庭档案的审查和随后的旅程,目的是恢复金兹堡——弗里德曼——古列维奇——斯捷潘诺夫血统中已经沉入历史暗处的细节。本书前两部分与作者祖先的原始文件(日记、书信)、照片和日常生活用品的描述交错在一起。个别章节是小品短文,包括关于约瑟夫·康奈尔、敖德萨等人、物和地点的随笔。 斯捷潘诺娃的著作,动力源显然在于作者拯救和保存的愿望,其所讲述的自己的家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只是俄罗斯-苏联社会剧变中影影幢幢的存在。作者这样做,不只是依据俄罗斯文学内部的体裁传统,也是依据玛丽安·赫希的后记忆概念和她在中多次引用的先例,所以我们在书中看到诸多混杂的来源,比如曼德尓施塔姆及其夫人的回忆录、本雅明关于摄影和机械复制的著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档案学、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安妮日记》、苏珊·桑塔格的日记等。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是回忆录的世纪,曼德尓施塔姆夫人等人创立的示范,必然对斯捷潘诺娃有所启发。书中对曼德尓施塔姆、茨维塔耶娃、阿赫玛托娃等白银时代诗人、作家的回忆和评价,也是顶好的散文、文学批评和回忆录。比如对曼德尓施塔姆(及《时代的喧嚣》等作品)的分析:

    曼德尔施塔姆在沃罗涅日创作的、讲述人们如何在最高程度充满生机的新诗作,不仅仅是对于集体劳作的贡献,也并非学术报告般雄辩的证明——证明他和包括帕斯捷尔纳克在内的所有人一样,有能力与五年计划赛跑——而是比这走得更远。这些诗歌所觊觎的,不是不久前的过往,也不是具体可感的现实,而是要跑到前面去,用裁缝的剪刀铰下一大块未来,用尚不存在的全国声音说话。而它们也的确做到了。

    作者以同道人的身份写下对这些作家的印象,叙述他们的交游和互相评价,斯捷潘诺娃以一个作家评价一个作家的方式,避开了一个研究者评价一个作家经常会具有的过于刻板、有距离感的论述。这些文字给读者一种相反的体验,即斯捷潘诺娃和她所评述的对象在理解力、想象力和词语的微观配置方面上是旗鼓相当的。在评价《时代的喧嚣》时,她认为它提供了另一种记忆的范型,伴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的到来,“记忆及其异母兄弟——文件——便被祭上神坛,大概是因为二者不断地向我们渗透:损失是可逆的,非终结的,即便是在一直更改事物秩序的世界里。”这和普鲁斯特、写下《说吧,记忆》的纳博科夫、塞巴尔德形成对照:斯捷潘诺娃区分了文档(档案学)与文学,前者仅仅是为了记录,是“一页又一页的结缔组织”,而后者还为了筛选和美,在这个意义上,曼德尓施塔姆“与20世纪的回忆录文学大军格格不入,尽管起初看来和余者相差无几”。在档案学的意义上,只要是终将逝去的事物,都是值得记录的。基于此,斯捷潘诺娃才有保留地认可茨维塔耶娃对曼德尓施塔姆《时代的喧嚣》的批评——认为其是“景物写生”(nature morte)。这里,曼德尓施塔姆作为前辈既提供了关于记忆诗学的示范,也成为斯捷潘诺娃记忆批评的样品,而其对白银时代文学状况的熟悉,使她的批评和随笔可以在不同作家、不同思想路线之间参差对照。

    另外,也有一些私人的来源被认为是和那些在文学与思想史上闪光的名字同等重要的,那就是作者接触到的家族成员及他们保留下的遗物,比如她的姑母的传记,文章起始处的书信,那些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方式(尽管是作为档案写作,不是一种文学写作),给她提供了不同的启发。斯捷潘诺娃的写作意图,部分即在于在她的不被公众知道的亲人和已经进入历史叙事的重要人物之间建立同样的典型性和文学性。在这里,私人的不可见的家史和20世纪俄罗斯公共文化以及文学人物的视角重合在一起。我们发现,作者把自己的家族成员作为和那些知名人物一样值得珍视的形象进行塑造,怀着福柯式的耐心考察他们的日常细节,而对于那些知名人物,她则像对待家人一样体贴,怀着善意的、亲人式的关切。正是她对待亲人的公共语调和对待公共人物的私密语调,把“文学史”的人物和她家族不被人所知的人物统合起来。

    体现在大人物身上的时代遭遇,也是斯捷潘诺娃家人们的共同遭遇,而家人的不被叙述,正是俄罗斯宏大历史进程中众多人们遭遇的一个阴影部分,也是这段历史的一个暗处。斯捷潘诺娃似乎拥有但丁那样的能力,以一己之力把私己的“爱人”置入了公共历史,把自己身边的、偶然性的人物与历史上的永恒形象用同一种语调和谈论方式连接在一起。更有甚者,有时候,她认为现实中留下来的祖先遗物比书中读到的那些光辉的名字和事迹更有意义。“但我一直坚信,总有一天,我会完成一部家庭之书,这曾一度被我视为毕生事业,而且不单纯是我个人的一生,而是众多人合而为一的一生。因为,我侥幸成为了整个家族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机会向外界发声的人——不再是家庭内部的私密交谈和体己话儿,而是面向集体经验的火车站台。”这里,作家承担了自己家族的责任,作为第一个有可能真正从事“写作”的人,作为近百年家族史中众多人物里唯一一个生活在“界面”上的人物,秉笔直书,希望给外界留下关于一个不闻名的小镇、不闻名的家族的百年历史的面貌,而这个面貌会强有力地补充和修订官方及正史版本的史学中的面貌。这不是单纯的回忆录,因为作者意识到自己是在微观史学中进行一种记录/勘误的工作。

    斯蒂格勒关于记忆的三种持存有如下的区分:第一持存,并非想象活动,而是对时间的感知这一现象,它是在一边流逝一边被持留的时间客体中对“刚刚过对过去时刻”的记忆;第二持存是在一般意义上的回忆中对过去时刻的再记忆;第三持存则是相对于第一持存(感知)、第二持存(记忆)来说的,大致可理解为一切以物质的方式记录、保持下来的事物。玛丽亚·斯捷潘诺娃尤其从这种物质性的遗迹中寻找到启发,比如家族前辈的通信、小玩意、家具等所携带的信息。作者有丰厚的当代思想史积淀,对于法国哲学的了解,也许要超过很多当代法国作家。这使读者自然地联想到她和诸如斯蒂格勒、德里达等名字的联系,后者关于记忆、影像、媒介的幽灵、“到达的不到达”的讨论,很多时候在玛丽亚·斯捷潘诺娃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印证。此外还有克拉考尔、罗兰·巴特等关于照相术(实际上也是关于记忆术)的讨论。有时候,斯捷潘诺娃对这些思想家熟稔引用的方式,给读者的印象甚至是这种印证太多了,也太过表面和直接,以至于它是显而易见且不须批评者刻意提及的。比如,当作者提到:

    绘画能将任何物体再现于笔端,它以“相似”作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目标,执着于自己的任务——使画像尽可能地完备且唯一,神似而非形似,致力于为画主提供一个自我浓缩像,其所指向的并非一时,而是一世。

    这也是时间影像的本义,时间影像的极致即是静态的时间影像,换言之,一切时间的流逝都体现在空间化了的图像之中,塔可夫斯基意义上的时间压缩即是如此。好的影像澄清事物的幽灵性,把过去、现在、未来统摄在拉奥孔式的“极富包孕性的时刻”中。 斯捷潘诺娃的这些思考可以自然而然地和20世纪哲学中关于记忆理论的探讨进行对话。

    但另一方面,作者的很多理论推敲,又是装点在蒙田随笔式的散漫衍伸的文字之中的。在博学和才思敏捷上,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类似本雅明或桑塔格,这也是她熟悉的作家,而不是那些“纯理论”。比如作者提到库兹明一部短篇小说中的故事,一位英国家庭女教师久居俄罗斯,和自己的亲弟弟失去联络,后来她看到了一段新闻影像,里面是穿着制式军服的新兵开赴前线的简短报道,她在队列中找到了她的弟弟,“但不是通过面孔(所有面孔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标记——裤子上的一个破洞”(第94-95页)。这里,同样,是裤子上的洞,而不是人本身的形象,制造了人的主体差别。这个故事可以作为斯捷潘诺娃记忆叙事的核心隐喻之一——我们多数时候只能通过破损、缺陷和不完美来把事物进行相互区分。这是一个摹本不再有原本的时代——在哲学上或许会有类似的表述,但斯捷潘诺娃用短故事的方式使这些思想充满潮湿的细节。还有其他一些类似例证,比如马林诺夫斯基所发现的,在某种文化中,说某个人长得“像”他的祖先是一种不洁的诅咒,帮助我们理解在我们的文化中,把一个人和其祖先或近亲的“相像”视为赞美的文化行为的限定性。斯捷潘诺娃通过在故事、传记、档案和哲学沉思之间来回穿梭,使读者注意到记忆的辩证筛选、时间线性进展所导致的变化的残酷,以及人们对传统、童年的渴望中的完美主义倾向,其中很多内容,都处在如上所述不同文体的交叉之中。

    这本书对像笔者这样俄罗斯文学的门外汉而言,最大的触动在于,玛丽亚·斯捷潘诺娃已经有效地参与了全球化的知识流通,其写作范式、所引用的文学与思想资源,提示了一种新的“星球文学”(cosmopolitan literature),她的写作,要想获得很明确的评价,就不能像对待之前的俄罗斯作家那样仅仅勾勒其国别和语言内部的线条。我大体上认为,即使在后现代主义流通这么多年之后,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这种方法对俄罗斯文学来说仍然是不一样的,因为她很显然不是从后现代小说理论中得到了关于非线性叙事、家庭档案、文体互渗等方面的知识,相反,她本书中的结构和安排,自始至终和她所讨论的问题是有相关性的,通俗地说,这本书很微妙地实现了文体和内容之间的对立统一,它跟过去情节小说的告别,部分在于作者意识到用纯讲故事的办法已经无法触及自己问题的核心了。如果用一个烂俗的表述,它是一部关于如何写作的“元小说”,就像“记忆记忆”也是关于记忆的“元记忆”。穿行在回顾性的散文、家庭档案研究、日记、照片、书信、电影、名人传记、回忆录、官方新闻报道和民间传说之间,这本书是一部对于“记忆”的知识谱系学和考古学研究。 这种记忆不仅涉及到人,而且涉及到斯蒂格勒的“第三持存”,涉及人类周围无所不包的物品的罗列,涉及到现象学和策兰的诗歌,以及作者家庭也被卷入进去的大屠杀。

    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对于犹太人大屠杀的回忆,是作者匿名的着重符,尽管一直隐而不彰,但是似乎是这些“回忆研究”的能量所在。像《安妮日记》一样,特殊的编排方式,也是一种精挑细选的讲述历史并使历史可见的叙事学,《安妮日记》使读者能够延宕死亡和灾难的绝对在场,在阅读中体会到安慰和反省而不是痛苦。《记忆记忆》的作者则致力于发掘诸神已经死去的时代人跟世界的各种微弱的联系,以及回复到某种伊甸园式的童年的幽灵般的希望,尽管她知道,就像20世纪的其他作家一样,要想表达她自己想到的“内容”,陈旧的叙事文体在形式上必须被中断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534+)
  • 体验好(601+)
  • 下载快(70+)
  • 值得下载(325+)
  • 无漏页(369+)
  • mobi(67+)
  • 无盗版(390+)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 2025-01-08 09:47:02 )

    品相完美

  • 网友 宫***凡: ( 2024-12-24 20:06:0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孙***夏: ( 2025-01-07 03:41:0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常***翠: ( 2024-12-12 05:58:45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师***怀: ( 2025-01-09 01:58:2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汪***豪: ( 2025-01-03 14:50:3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苍***如: ( 2024-12-29 13:31:26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康***溪: ( 2025-01-01 23:45:11 )

    强烈推荐!!!

  • 网友 邱***洋: ( 2024-12-28 09:35:45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通***蕊: ( 2025-01-02 05:02:46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