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8:21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精美图片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861086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72.00
  • 纸张:铜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8:21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一本从多角度对中国古代纺织和刺绣品的装饰纹样进行考证、分析、论述的专著。本书稿以大量出土及传世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织绣文物为研究实体,对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的物质组成进行了梳理,探讨了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工艺;从造型、结构、布局、配色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织绣纹样的美学构成,展示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从商周至明清历代织绣纹样的整理归纳,展现各个时期织绣纹样的发展风貌和时代特征;对织绣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析,开创性地将具有文化共性的织绣纹样整合在一起,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阐述,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织绣纹样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认识。


书籍目录:

章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的物质发展基础

节 中国古代织绣的组成

一、中国古代织物的类别

二、中国古代织物的装饰方法

第二节 中国古代织绣的存世情况

一、出土织绣

二、传世织绣

第三节 与中国古代织绣纹样发展相关的工艺技术

一、纱线的加工工艺

二、织机的发展

三、丰富的刺绣技法

四、织绣的用金装饰

第二章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的美学构成

节 织绣纹样的造型方法

一、织绣纹样造型的视角样式

二、织绣纹样造型的表现方式

第二节 织绣纹样的组织形式

一、单独形式

二、连续形式

第三节 织绣纹样的配色艺术

第三章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发展史

节 萌芽与兴起:商周至秦汉时期的织绣纹样

一、商及西周时期的织绣纹样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织绣纹样

三、秦汉时期的织绣纹样

第二节 纹样大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的织绣纹样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织绣纹样

二、隋唐五代时期的织绣纹样

第三节 传承中变革:宋元时期的织绣纹样

一、宋辽金时期的织绣纹样

二、元代的织绣纹样

第四节 华丽的成熟:明清时期的织绣纹样]55 .

一、明代的织绣纹样

二、清代的织绣纹样

第四章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的文化解读

节 织绣纹样中的等级象征

一、十二章纹

二、至尊龙纹

三、品级纹样

第二节 织绣纹样中的宗教意象

一、织绣纹样中的原始宗教意象

二、织绣纹样中的道教意象

三、织绣纹样中的佛教意象

第三节 织绣纹样中的自然情怀

一、生机盎然的花鸟景观

二、热烈生动的狩猎场景

第四节 织绣纹样中的异域风隋

一、吸收融合——汉晋至隋唐时期织绣上的外来纹样

二、多元并存——元代织绣上的外来纹样

三、上流风尚——清代织绣上的外来纹样

第五节 织绣纹样中的文人意趣

一、形神兼备的织绣绘画

二、挥洒自如的织绣书法

三、别出心裁的织绣碑拓

第六节 织绣纹样中的吉祥观念

一、谶纬学说影响下的祥瑞表达

二、世俗化吉祥纹样的兴起

三、纹必有意,意必吉祥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刘远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专业硕士,现就职于北京艺术博物馆。长期从事古代纺织品文物的保管、保护和研究工作,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浅谈回潮法在揭展出土粘连纺织品文物中的应用》、《古建改造库房内纺织品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清代缂丝艺术浅析》、《裤褶服发展源流探析》、《裤褶服形制考论》、《用适而兼美——清代宫廷织绣中的铺陈实用品》、《清代刺绣小品概览》、《清代皇帝龙袍上的吉祥纹样》、《云肩文化述略》、《清代女子服饰及其装饰艺术》等多篇,参与学术论著《明代大藏经丝织裱封研究》、《中国文物图案造型考释•织绣》、《中国文物志(可移动文物篇)》织绣部分的编撰工作,策划完成《丰繁竞秀——清代服饰文化精品展》、《美人如花隔云端——中国明清女性生活展》、《锦绣天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清代织绣精品展》等多项展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相比以往关于织绣纹样的论著,本书稿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不同研究层面对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既有对织绣纹样发展演变及各时代特征的整体性把握,又有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入化论述,由整体到局部,由表象至本质,力图系统而全面地阐述对织绣纹样的理解。

二、采取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建立以时间为轴展开的纵向视角体系和以文化共性为定点向外辐射的发散性视角体系,分别应用于对织绣纹样时代特征及文化内涵的探讨。

三、大量引用历年出土和传世织绣纹样图片,与文字论述紧密结合,相互对应,为论证提供直观清晰的依据,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媒体评论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是中国古代织、绣品的灵魂和生命之所在,它为美化人民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写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的书籍有几本,除了回顾先生所著的《中国丝绸纹样史》一书之外,多为历代纹样的堆积与罗列。像《中国古代织绣纹样》一书,能从织绣纹样中的等级象征、宗教意象、自然情怀、异域风情、文人意趣、吉祥观念等六个方面,阐述每个历史时期纹样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我国织绣文化所蕴藏的博大精深的底蕴。

      此书以纹样所表达的文化为突破口,将织绣纹样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同文化属性的织绣纹样,分门别类地比较研究并综合分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织绣纹样进行深入剖析,客观地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织绣纹样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

      此书的问世,将对我国的纺织和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宗凤英)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以织绣著称的文明古国,以丝绸为代表的织绣生产对中国古代社会乃至世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美轮美奂的织绣艺术品,其工艺之精湛,样式之华美,时至今日仍令人叹为观止。织绣纹样是织绣直观、表象化的组成元素,是织绣形式美的直接体现。早在商代的织物上就有几何纹样装饰,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织绣纹样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完备体系,其题材广泛,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不仅体现了古代织绣工艺的高度发达,也承载着文化、艺术等多元化的内容。研究织绣纹样,对中国古代生产技术、社会状况、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远洋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员,长期从事纺织品的保管和研究,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关于织绣纹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料,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归纳,融合自身的研究理论,完成了这本《中国古代织绣纹样》。该书对织绣纹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既有对影响织绣纹样发展的多方面因素的分析,又有对其美学特色的概括,同时遵循织绣纹样发展的时间顺序系统梳理了由上周至明清各个时代的纹样特征,并以归类比较的方式总结了不同内容题材的纹样在文化表达上的共同点,从一种新颖的角度对织绣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读解。书中收录了大量考古出土及传世织绣实物的图像,与文字论述相互对应,对其提供直观而生动的注解和依据。该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谨此推荐。(张琼)



精彩短评:

  • 作者:Tennyson 发布时间:2011-08-01 22:43:57

    在野草书店4折买的,买到的时候很开心因为那时候网上已经没有了。但是稍微有点小失望,可能是不及之前看过的他的小说那么有力吧,前版本的节奏觉得稍微有点平,而且不知道怎么的总觉得莫莉这个角色没交待清楚。最后的高潮及结局还是有点SHOCKING的,但是前面的铺垫好多哦~~~对于音乐的描写挺厉害的只不过我不懂。囧。

  • 作者:mogumogu 发布时间:2022-02-01 20:41:44

    噗噗噗!

  • 作者:树叶的叶 发布时间:2015-04-11 20:54:44

    此生无望……

  • 作者:砍脖厮 发布时间:2008-02-16 23:07:52

    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 作者:sopp 发布时间:2013-10-16 21:12:54

    对目前官方历史政治学话语造型有兴趣的可以一观。欣慰的是,至少别有用心、丧心病狂之类的词语没怎么看到。

  • 作者:端平 发布时间:2022-03-10 11:50:04

    很好的专业书啊,也兼顾了趣味性,竟然没有评论,讲了织绣的历史沿革,美学构成和文化解读。尤其是吉祥图案很有意思,五谷丰登,岁寒三友,松鹤延年,玉堂富贵,四季平安,太平有象,喜上眉梢。


深度书评:

  • 日近长安远,准备再读一遍,。

    作者:布衣女子 发布时间:2019-09-25 19:07:02

    "每个人都活的不易,每个人都在兴致勃勃地活着"。《日近,长安远》,一部关于女性成长与自我觉醒的爱恨悲歌,一个关于底层小人物生存的琐屑与真实。读完此书忍不住掩卷叹息:芸芸众生,谁的一生又不是像一棵树?按部就班的发芽,抽枝,开花,结果,衰老,死亡…我们其实都不过是命运将要收割的一棵庄稼,如此而已。意犹未尽,打算再读一遍。

  • 对世界的(乐观)高水准解释: World is an interpretation, brain is the interpreter.

    作者:masterplan 发布时间:2016-09-03 17:38:20

    Po 一下 10-18 章的笔记. 这本书越到后面越精彩.

    ## 第10章: 苏格拉底的梦

    -----

    *认知论*

    > 触摸一个物体的感觉并没有发生在我们体验到它发生的地方, 即不在手触及的地方, 而在头脑里的某一处.

    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世界是一堆信号: 光学, 声学, 触觉, 嗅觉, 听觉信号: 因为意识所在的大脑封闭而黑暗, 见不到光, 摸不到手还泡在组织液里接触不到新鲜空气. 之所以我还能确认自己站在地球上, 是因为大脑对上述信号做出了*解释* (外物 -> 信号 -> 大脑 -> *解释* (易错!) -> 世界意识). 而解释说不好听一点就是猜想:

    > 我们仔细琢磨我们的猜想, 然后把其中最好的猜想塑造成某种现实中清醒的梦.

    这让我联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个观点: 吸海洛因的人没有办法真正戒除: 不管一个人的意志多么刚强, 经历多么牛逼. 有人的解释是毒品把人感受幸福的神经搞坏了, 我觉得这符合上面的解释: 毒品与"幸福激素"有关, 穿过解释层直接作用于世界意识; 与之相比, 道德/法律/感情都是解释世界的东西, 双发不在一个层次上.

    于是:

    > 我们坐在这里, 永远禁锢在黑暗, 几乎完全封闭的头盖骨中, 猜想着.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必然犯错, 误解不可消除, 真理无法触及)以后, 自然的追求是: 犯错后如何扳回来, 修正道路? 这就导向了波普尔那基于"改进"的易谬思想: 批评和改进非常重要, 因此也应当受到欢迎, 而不是压制.

    > 我们雅典关注的是改进, 而斯巴达只追求--静止.

    > 对斯巴达的停滞而言, 雅典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致命威胁, 不管这种存在有多么和平.

    这里的斯巴达简直就是如今的伊教嘛. 严格的教义把易谬性掐掉了, 就是现在这个局面.

    *科学学习*

    > 这些重点关注历史是很奇怪的, 与其他所有学科形成鲜明对比.

    > 我读大学和研究生所学的全部物理课程, 从来没有哪一次是学习从前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原始论文和书籍.

    这背后的观点非常好! 读书是为了*实效*而读, 不是为了品位, 那么就不需要"慕名"读最初的原始论文. 最初的作品很少是足够完善的, 因为完善几乎都需要修正和积累.

    ## 第11章: 多重宇宙

    -----

    *幻想世界*

    > 不止是好科幻小说的情节在这方面与科学解释相像,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 所有好的艺术都是这样.

    这让我想起了同人于野的那篇"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一些科幻小说之所以好, 一些艺术之所以好, 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世界的一种新的解释, 而一个好的解释需要符合逻辑规则(即使是臆造出的逻辑规则)而自治, 因此不会是完全天马行空而不着边际的.

    这里举的例子是, 考虑那种能看到听到, 却无法影响世界的穿越者. 对于这个世界他只是一个幻影, 但是: 能看到说明这个世界的光线能作用于他的视网膜, 那么他必然会阻挡光路, 从而在这世界投下影子; 能听到说明这世界的空气震荡能作用于他的耳膜, 那么这世界的空气必然与他处于同一位面, 那么他必然能在这世界发出声音!

    因此:

    > 好的虚构科幻小说是很难创作的, 这一点并不奇怪: 它是真实科学的一个变种.

    *分裂与干涉*

    原始干涉产生不同的世界 (a -> a or b), 而通过干涉, 这些世界重新合并 (a or b -> a). 但是如果在 (a or b) 这一步, 粒子影响到了外部世界, 那就发生了纠缠, 无法再通过干涉合并历史, 从而成为了两个不同的宇宙. 这可以解释原子核-电子模型: 既然正负电相吸, 为什么电子不会陷入到原子核里面? 书中的解释是:

    > 处于最低能级的电子完全没有环绕原子核运动, 而是像一团墨渍一样待在那里 - 测不准原理使它扩展的倾向刚好被静电作用力抵消.

    因为纠缠(粒子与环境的交互)的存在, 干涉要么在分裂之后立即发生, 要么不发生. 因此, 物体越大, 越复杂(这样它与环境有更多的交互), 干涉就越不明显. 用这样粗颗粒的视角来看, 历史可以称为普遍意义上的"宇宙", 也就是人看到的, 接近"确定"的世界.

    > 测不准原理: 量子理论的一个(严重地名不符实的)推论, 对于一个物理对象的实例的任何可互换集合体, 其中一些属性必定是多样的.

    这很有意思, 相当于说宇宙拥有本质上的多状态性. 用程序设计的观点来说, 就是一个变量有多个取值, 在你引用这个变量时, 它按照概率收敛出一个值给你. 是不是可以推出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 (类似惰性求值, 在惰性求值上再做一层手脚 ; > )

    -----

    ## 第12章: 一位物理学家的坏哲学史以及对坏科学的若干意见

    ### 坏哲学史

    量子理论为什么没有被普遍接受? => "如果预测有效, 干嘛还要关心解释?" => 违反了科学的批评传统, 属于坏哲学.

    波尔: 否认"把现象视为客观存在来谈论的可能性", 认为"只有观察结果才是现象" => 工具主义, 回避解释. 对马赫-曾得儿干涉仪中光子路径选择, 认为只有观察到路径之后, 才可能谈论路径; 提出波粒二象性, 指出微观粒子具有宏观粒子没有体现的特点: 具有两种相互排斥的属性, 根据观察者的情况, 粒子选择性地呈现其中一种属性.

    进一步: 海森堡把"未被观测"时的属性称为潜能, 测量完成时, 潜能转化为实在. 但观测为什么能把潜能转为实在? 隐含的回答是这是人的意识导致的(作者认为这一点在哥本哈根诠释的大多数陈述中得到说明), 也就是说, "心外无物", 这明显是比较扯淡的. 主要原因是人实在是很平凡的, 很难相信有什么东西只有人能看到. 哲学再往后面走就是实证主义(不承认观察不到的东西)以及逻辑实证主义(不能通过观察验证的陈述毫无价值, 并且毫无意义); 再之后哲学就玩完了(哲学家不再试图去理解科学), 到现代更是带有反智倾向(不再试图理解任何事物). 我想到了现在的民粹潮流, "认为客观真假, 显示和关于现实的只是都只是话语的传统形式, 表示特定人群赞同特定思想观念."

    这里我想到了当代美术的失败. 美术失败体现在艺术话语权的失去: 人们不再崇尚画家这一职业. 背后是这一行的哲学高度, 跟不上科学的哲学基本已经是一门死去的学科, 不进则退已经不能引领人的思维.

    然后, 作者反对这一点(以及随之而来的"如果你懂了量子力学, 那就是没懂"之类学院中的扯淡). 作者给的替代就是多重宇宙理论.

    ### 精确度(至少是估计的精确度)

    "..事实上, 你报告的结果如果不包含精确度评估, 报告就毫无意义. 但是, 除非你有一个对所研究事物的解释性理论, 否则就没法得出精确度评估."

    "..科学理论的实质是解释, 任何不同寻常的科学实验, 其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对错误的解释.. 你出的错越大, 结果就越激动人心, 如果他们属实"

    -----

    ## 第13章: 选择

    决策不是根据固定公式在现有的选项中做选择, 决策中重要的是价值衡量的部分: 你看重什么, 对于各种价值/利益, 你分别给出什么样的权重?

    各个解释之间是不兼容的(因为两个解释本质上不一样, 否则就是同一个了), 对两个解释进行折衷, 其结果可能比任何一个都差. 兼容两个解释需要额外的创造性行动.

    波普尔的民主: 民众可以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改变政府决策, 即使在政府不情愿的情况下. 作者认同这一点, 并且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允许对这样的思想观念进行改造, 检验, 修改和舍弃", 选举只是其中的形式之一. 同时, 选举本身是有不自治的地方的, 这方面美国已经遇到过了, 其国家科学院的数学家表示, 没有不产生悖论的名额分配方式.

    -----

    ## 第14章: 花儿为什么美丽

    论证了"通用"美的存在("美分为两种类型 .. 另一种是通用的, 像物理规律一样客观"). 这种通用的美是人与人之间达成认同的介质("人类艺术家是在跨越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这种鸿沟与花朵和昆虫之间的物种鸿沟有着同样大的尺度." 论证的过程用了花的例子: "花在人眼里总是美的, 而它们的设计是为一个显然与人类无关的目的进化而来, 这一事实显示美是客观的."

    "理查德·费因曼说过, 理论物理学家需要的设备只是一叠纸, 一支铅笔和一个废纸篓, 有些艺术家工作时的样子酷似这一画面. 在打字机发明前, 小说家用的是遇着完全相同的设备."

    "我们天生厌恶待在很高的地方或者跌落下来, 然而人们会去玩跳伞: 并非不顾这种感觉, 而正是因为这种感觉. 对这种天生的厌恶感, 人们可以把它重新诠释成一幅更大的, 有吸引力的图景 .. 人们可以学着去把许多东西看成美的或丑的."

    -----

    ## 第15章: 文化的进化

    > 我们最好记住, 我们试图去做的事情: 持续创造知识, 是此前从来没有成功过的.

    阐释 "The Selfish Gene" 里 meme 的概念. 和基因不同的地方在于, 基因的传递不需要表达, 而 meme 一定要表现出来才会传递.

    meme 的另一个特点是无法完美复制, 它比基因更容易处变化, 或者差错. 那么, 以一个静态社会的视角来看, 维持现在的 meme 只能是一个辅助手段(因为很难维持), 主要的手段还是消灭人的创造力, 阻止新的 meme.

    在不包容的静态社会里,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那套东西确实存在. "静态社会倾向于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确实倾向于为社会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福祉." 在这种社会状态下, 创新的风险和自然界中变异的风险一样大(也就是很大), 因此这样的社会难以诞生新的思想. 和自己以及本朝的思想风气比较了一下, 重合度还蛮高的. 这点要注意, 不能陷入狭隘.

    静态社会主要的坏处显现在创造性: "在静态社会中, 大多数变化是进化而来, 没有哪个参与者发挥了高度的创造性. 但在动态社会里, 科学和技术创新通常是创造性地产生的." 服从权威, 反对怀疑的亚文化属于静态社会. 因此, 静态社会发生变化的尺度很大(在人的一生中不会发生太明显的变化), 而由理性 meme 主导的动态社会能快速演进.

    -----

    ## 第16章: 创造力进化

    人类和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的能力通过 meme 传递, 而动物依靠基因. 依靠 meme 的方式更不稳定, 然而其保留新能力的速度比基因提升了千百倍, 这才使人类积累的文化大大超过动物.

    meme 具有模糊性, 需要"隐性知识"来理解, 这包括对社会体制, 人性, 对错, 时空, 意图, 因果, 自由, 必要性的假设. 我们并不是从书本和条文上得到这些隐性知识, 而是通过事先拥有相关的*隐性理论*来处理 => 基因"知道"这些理论.

    学波普尔说话的鹦鹉并不拥有波普尔学说的 meme, 因为 meme 需要被*理解*, 同时包含了理解之后的多种呈现. meme 传播的核心是理解, 而不是重复(学生可能通过一堂课掌握了一个 meme, 但无法重复教师的每一句话). "理解"背后的原因是, 人类不是单纯*模仿*, 而是试图*解释*, 创造解释根植于我们的基因之中. 波普尔: 我们并不是模仿-归纳, 而是试验并消除错误.

    => 1) 试验-除错-归纳 是学习的过程. 俗话说学以致用, 实际上"用"了才能"学"; 而不是死读书把东西"印"在脑子里. 后者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解释", 不能真正复制 meme(考虑中学时期靠抄板书学数理化的做法, 这就是模仿大于解释).

    => 2) "归纳"也不是简单机械性的过程. 实际上是"重新(在心里)创造(meme 的内涵)". 因为我们的输入是声光味的片段, 定理和知识通过 解析输入->试错->重新发现(定理, etc) 得到, 学习归纳是一个创造力的过程!

    -----

    ## 第17章 不可维持: 世界本质是不可持续的

    "气候比亚热带的复活节岛恶劣得多的不列颠岛, 现有的文明维持的人口密度比复活节岛巅峰时期的三倍还多, 生活水平也高得多." 这是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力量. 现在也是如此! 现代社会是不可"维持原状"的, 我们面对比复活节岛原住民曾面对的艰巨得多的挑战; 如果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复活节岛的悲剧就会更加惨烈地重演.

    作者是乐观的: 我们已经通晓了 1) 创造性, 2) 易谬主义; 同时, "自然规律不可能对进步施加任何约束(否则就是超自然)", 因此: "他们的文明由于缺乏一些我们早就发现的东西而毁灭了, 这个事实不能成为对我们未来的警示". 我没有这么乐观: 易谬主义和创造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 但并不是第一推动力, 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 甚至都没有足够多的人听说过它); 因此, 我们应对挑战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

    我怀疑当前社会的能力, 但赞赏作者的乐观精神: "要实现任何不被物理规律禁止的物理转变, 都只是一个知道怎样去做的问题". 作者反驳"枪炮, 细菌与钢铁"中的地理决定论: 为什么美洲没有在欧洲人来之前发展出技术文明? -> 美洲缺乏适合驯养成驮畜的生物 -> 南美洲有羊驼, 但在地理上有隔离 -> 商人其实可以发挥能动性把羊驼运过来, 问题就解决了 -> 真正的原因在于大脑中有没有这个想法. 仅当岛民没有掌握远距离航海时, 复活节岛才是"与世隔绝"的; 仅当岛民的生存技巧至少强过我们时, 复活节岛才是"适宜居住"的.

    可持续的静态社会和不可持续的动态社会: "悲观主义者看来, 人是浪费者, 他们取得珍贵的资源, 疯狂地将它们转换成没有用的彩色图像; 在乐观主义的观点看来, 人类是问题的解决者, 能创造出不可维持的解决方法, 并带来新的问题." 我们追求的不是仅仅"可持续发展", 根据"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铁律, 我们需要直面"不可持续", 发挥创造力和纠错能力, 投入到这无穷的开始之中.

    同时, 由于不可持续带来的不可预见性(70年代对人口灾难的预言, 对彩色电视机与稀有元素的预言都失败了), 重要的不是"预防", 因为问题根本上不可预见也就没法预防; 而是事后的"对策". 这里的一个例子是全球变暖: 世界讨论着不计代价地减排, 而实际上应该讨论的是减低温度/在高温下繁荣的方法: 世界本质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应该抛弃那永远留在温暖子宫里的幻想.

    -----

    ## 第18章: 开始: 未来不可想象

    "我们的世界比埃拉托塞尼的世界更大, 更统一, 更复杂, 更美丽,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控制程度, 对他来说就像神明一般. 然而, 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与对他而言同样的神秘和开放."

    科学并没有终结, 相反, 它其实刚刚开始: "我们现有的科学知识包含了大量深刻的根本性问题, 数量之多在历史上罕见. 我们所指甚少并且及其无知 .. 我们最好的理论显示, 它们自身与它们要解释的事实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实惠(324+)
  • 收费(188+)
  • 五星好评(114+)
  • 推荐购买(202+)
  • 强烈推荐(576+)
  • 情节曲折(242+)

下载评价

  • 网友 温***欣: ( 2024-12-29 12:37:01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融***华: ( 2024-12-31 13:40:5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戈***玉: ( 2024-12-19 04:47:52 )

    特别棒

  • 网友 益***琴: ( 2024-12-28 06:37:5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索***宸: ( 2024-12-11 11:20:5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瞿***香: ( 2024-12-12 04:27:33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相***儿: ( 2025-01-01 19:49:49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马***偲: ( 2024-12-22 13:00:1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仰***兰: ( 2024-12-23 02:30:5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居***南: ( 2024-12-11 08:49:25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习***蓉: ( 2024-12-27 13:22:11 )

    品相完美

  • 网友 寇***音: ( 2024-12-21 16:16:25 )

    好,真的挺使用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