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谈美书简 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智慧熊图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7:47

谈美书简 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智慧熊图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谈美书简 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智慧熊图书精美图片
》谈美书简 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智慧熊图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谈美书简 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智慧熊图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016879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7:47

内容简介:

 《谈美书简》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通过丰富的例证、生动精妙的语言,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阐释得通俗易懂,对普及美学知识,促进美学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自1980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谈美书简》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通过丰富的例证、生动精妙的语言,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阐释得通俗易懂,对普及美学知识,促进美学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自1980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精彩短评:

  • 作者:黑猫黑长 发布时间:2017-11-17 11:54:17

    男主换成任何一个中国人,读这本书都会让我觉得虚假。实用主义的中国人一定没法理解,男主选择一个HIV携带者做伴侣到底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轻易即可摆脱身陷的恐惧与焦虑,中国人一定立即扔掉爱情。男主纠结那么多的问题,却从来没纠结过中国人最纠结的“值不值得”。他只是觉得遇到了一个人,她早上醒来闻起来像热腾腾的羊角面包,人生观是诗学主义的。但实用主义的我们没有比他们过得更开心。另:对异端人生的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陪高圆圆你好意思说自己深情?

  • 作者:恺音Kyin 发布时间:2018-09-19 21:58:31

    值得借鉴

  • 作者:苏德正寒 发布时间:2022-12-20 17:49:55

    人的价值是相对而言的。

  • 作者:小仙 发布时间:2014-04-22 21:42:58

    花了两天听完了,我觉得挺不错的,特别是愿望和现实的接封口处理的很自然呢,魔法什么的也是需要依靠努力来实现的

  • 作者:大甜甜~~ 发布时间:2022-10-27 20:12:02

    挺民间的一种趣味。

  • 作者:丶可怜的小白菜 发布时间:2013-05-11 21:37:51

    总体较差,不过有很多错字,而且解释的不通俗,内容很少,感觉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很着急,有好多兵法与实例不同


深度书评:

  • 自己的笔记从来不看,别人的笔记价值百万……

    作者:魔云兽 发布时间:2021-07-14 21:30:12

    各位想过一个问题没有?为什么已经有了txt和word,还有人要付费购买类似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这样的app服务呢?

    你的笔记痛点,总有人关心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因为人的笔记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你写txt文档时,插图就不如word方便。你要是需要整理、同步你的笔记,甚至分类查询等,word就不如印象笔记方便。

    我自己写公众号每次花很多时间排版,那我就不如用Typora写markdown文档方便,这时候bear、Ulysses笔记本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笔记应用层出不穷,正是开发者在满足一代一代的新生需求。

    那么最近如果大家留心,会发现各种笔记app,传统的也好,新生的也罢,都开始集体添加一些关联的新功能:双链、关系图谱和块引用等。Roam Research、Obsidian首当其冲,主打双链笔记这样的概念。Notion和印象笔记也火速加入了双链笔记功能。

    别人在用的双链笔记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双链笔记,就是你在记笔记的时候,可以非常方便地给一些关键词创建一个链接(在obsidian里面,你只需要输入“

    [[

    ” 这样的符号即可 ),这个链接可以直接创建一条新笔记,而且这个新笔记还可以方便地链接回来。你可以看下图:

    这个功能有什么好处呢?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作用,就是方便建立我们自己的网状的信息库。通过超链接,你可以从一篇笔记链接到其他任何一篇笔记上去,以前你做这样一个效果,是先有链接再复制,现在你随时随地都可以直接插入。

    可能有人会很诧异:就这吗?这不就是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维基百科吗?如果我们这么想,只能说“对了一半”,卢曼卡片笔记法配合现在的软件工具,确实能产生你自己的维基百科。但是伴随着卢曼的笔记体系,网状的笔记其实不仅是存储和分类,按照卢曼的笔记法来使用的话,这一套东西其实是自生长的有机体。能帮助我们发现关注的不同话题间隐秘的联系,能让我们拓展研究课题的新思路。

    什么是关系图谱和块引用?

    配合双链还有关系图谱和块引用,所谓关系图谱就是像下面这样的东西:

    你的双链笔记一旦建立,在不少软件中,这个图谱就自动出现了。它的意义在哪里?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能帮我们发现笔记之间的联系。第二个是能让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去思考我们关注的知识和信息。你看着这些图片,其实跟看思维导图的感受很一致。如果你认同思维导图的价值,我想你不难明白这种视图对一些人的意义吧。

    所谓块引用,就是一个笔记里面,你可以建立同一个笔记页内部的超链,还是用一个图来展示吧:

    这个块会自动生成一个代码,你编辑这个代码为一个容易记的东西,可能在你写长文的时候,引用比较方便。

    好了,当我们知道这些概念以后,我们大概对双链笔记有个印象了。那么就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了:

    这一波软件的群体性的变化,到底满足的是什么需求?真有那么必要吗?

    我们普通人要不要跟?

    我先直接说后一个问题我的看法:这一波潮流确实值得跟一下,如果你热爱写作,有志于持续不断地输出内容,那么双链笔记背后的理念是可以学习的。这个东西的关键词就是“卢曼卡片笔记法”,出版物里讲这个问题讲得最清楚的是这本书——《卡片笔记写作法》,原书名叫《How to Take Smart Notes》,在国外很火。

    新变化反应的需求本质是什么?

    一个刚接触双链笔记的人很容易会对它宣称的意义不以为然:一个双链,还值得写一本书来讲吗?百度百科不也链来链去的吗?并没有觉得对记笔记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没错!

    这正是卢曼笔记法不好推广的原因。传统的笔记思路几乎全部重点都在精华知识点的存储和分类上。这时候你会觉得“一支笔,一个本子,足够了”。

    如果你几乎不进行深度工作,不经常深度思考,也没有大量输出,那么双链笔记的收益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是,如果你工作和生活里有一些问题需要长期思考,你需要统合多种书的相关信息并发现未被注意到的部分,或者你有大量的写作计划。那么恭喜你,双链笔记满足的正是这类人写作中的高频需求。

    告别信息坟场,要关注检索思路

    双链的价值不在于方便地检索,你要只是检索,那任何可以打标签的笔记工具都能满足。说到这个,我特别想推荐Utools工具里的备忘。这个备忘它的应用场景就是随时用快捷键调用高频易忘的信息,所以你给备忘打标签的时候,就要思考了,尽量不要以归纳总结的方式来打标签,而必须是假设你将来怎么也想不起来,你觉得什么词儿最有助于你想起那个信息来,那你就用那个当标签。

    Utools备忘的这个思想,也正好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精髓之一。当你记笔记的时候,你的目的不是把它存在你的电脑上,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些东西你迟早是要用的。那么既然是用,你总不能到用的时候才从N万条信息里面寻找吧。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当我们笔记越积越多的时候,确实它就成了一个负担。这东西不仅是搜标签很麻烦,有时候你甚至不记得你曾经记录过。所以,构建笔记的脉络,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惜Utools备忘没办法让人看到笔记间的联系。如果你的资料是海量的,又强相关,用这个工具效果就次一点了。

    构建笔记脉络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我们并不把笔记软件当一个知识库,而是要发现我们关注的问题是怎么一点点变清晰的。我们不要非常勤奋地复制粘贴,最后把软件变成了永远不去使用的所谓信息库,这种笔记那它就是一个信息坟场。卡片笔记的最终目标之一是让双链笔记app服务于人的思考。

    所以,便于提取笔记资料的方法,这是卡片笔记法最提倡的东西。而双链笔记工具在这个层面上能给标签检索法增加很多便利。

    找到不是目的,发现才有意义

    传统笔记观中,如果你脑力足够强,你都不一定要记笔记。但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看来,卡片笔记完全可以作为第二大脑来用。换句话讲,不管你脑力是不是强,这一套笔记方法是会直接促进你的思考的。

    跟我们想象的生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维基百科不同,也跟Utools的备忘不同,卡片笔记法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效率地阅读和思考。

    当我们长期研究一个主题的时候,其实它会衍生出很多新问题来。这些问题并不会灵光一闪你就找到解决方案,你经常需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去阅读和消化你发现的东西。这个时间跨度是如此之长,如果你没有这种辅助工具,仅凭记忆能力,效率就上不来,看新的忘旧的,然后只能硬想。

    但是卡片笔记法的思路就不同了。因为它记笔记的时候,就要求你思考新内容跟你关注的重点之间的联系,所以搭建这套系统的时候,笔记之间内生性的脉络也在交叉互动。围绕你关注的核心问题,会产生一个又一个新的视角、新的议题。尤其是双链笔记app可以非常方便地构建这样的链接。这样,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并不单纯把笔记当成是分类和保存信息的工具,相反,它直接促使我们思考,并发现那种类似跨界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你不断添加笔记,你的这个问题关注体系就在变化,你就能发现更多的脉络和线索。而且由于现在软件一般都能很轻松地展示知识关系图谱,所以卢曼这一套东西就更能助力你的研究。

    一个“粗糙”的卡片笔记案例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吧。我本人其实也勉强算这种笔记法的受益人。

    我的工作是要把优秀的绘本推荐给需要的家庭。这样我就需要通过写文章,或者做视频的方法,把一本书展示给目标受众看。

    因为要打动买家购买,所以我必须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去展示一本书的价值。而要展示价值,首先就要发现价值。

    发现一本书的价值,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绘本被设计成为它最终的样子,会有一些背后的理由。但是绝大多数的书很少就这个问题去解释更多。所以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查资料去了解一本书。当我们真正发现一本书背后的理念,尤其是它的核心价值的时候,这些案例就会被我们收集起来,成为学习拆解其它新书的参考资料。

    这些书就像卢曼的卡片盒子一样,摆放在我们身后的书架,还有我们乱糟糟的办公桌上。当然,我们也会把这些案例写成公众号的文章。但是,最终我们使用的时候,很少会拿着这些文章来看,相反,我们总是顺手从书架上把书拿下来。

    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特别的书会成为重要的节点。你比如《儿童艺术大书》和《当孩子遇见书》。

    《儿童艺术大书》介绍了很多艺术大师的创作细节,你能感受到一些思考的过程。拆解这样的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内容跟我们其它书是有联系的。毕竟,某种程度上,绘本也算是一种艺术创作。比如,我们看到书上作者问孩子名画儿上发生了什么,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儿童视角是很关键的。这样我们找出来以前的书,会发现有的有明显的儿童视角,而有的书其实没有这样的意识。

    而第二本《当孩子遇见书》则让我们对阅读塑造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这就带来另一个价值发现的视角:一本书在塑造一个孩子的方面,起到了何种作用?我们用这个来衡量一本需要发现价值的新书时,可以更快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它最终的效果。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惑,这跟卡片笔记有什么关系?

    卡片笔记的精髓在于通过构建新旧笔记的联系,而发展创见。我在办公室的操作正暗合这样的模式。

    我把这些书的笔记记录下来,还写了推荐,但是这样的文章并不方便研究使用。尤其是疫情期间,当我在家办公的时候,因为没有丰富的书架,我整个创作的效率都慢了下来。那会儿,我才意识到我对书的依赖,本质上是因为我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随机浏览书从而激发灵感。

    当我前几天看完《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时候,我发现我日常工作其实潜意识已经把一些书归类,或者也可以说把它连成了一些链条。看到实体书,相当于一种知识图谱,这种全局性的预览让潜意识形成了真正的想法。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的笔记整理中,关注两本书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我们几乎是用碎片化的时间,把设计还有儿童心理还有绘画一类的东西重新学习了一遍。我们没有时间自上而下的去系统学习相关课程的时候,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这里我们也必须得强调一句,卡片笔记也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绝对优于树形笔记。事实上,我们在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还是有按照树形笔记指导我们的学习。

    可以这么来讲:

    「在学习的时候,树形笔记给我们提供了完整的知识架构,而当我们探索的时候,卡片笔记法指导下的双链笔记则给了我们无限可能。」

    让笔记变成自生长的智慧体

    写到这里我还可以再补充一件小事。当我在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时候,看见了这样一段话:

    刻意制造变化和对比可以促进学习。内特·康奈尔和比约克在实验性地教给学生不同的艺术风格时,就揭示了这一点。首先,他们采用传统的方法,将同种风格的不同画作一次性展示给一批学生。然后,他们又故意把不同风格的画作随机呈现给另一批学生。后者更快学会了区分艺术风格,而且在将画作(他们从未见过的)与艺术风格和艺术家相匹配方面也更加成功。由此可见,与按主题分类相比,详细阐释笔记的异同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建立合理的分类方式。

    我立刻把它放在了我的Obsidian笔记本里,并且让它跟《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还有《谁是谁?那些相似的动物》这两本关联了起来。

    与此相关的另一则笔记则是这样的:

    我们的大脑通过重复扫描周围环境,将注意力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从而进化出注意细节的能力。大脑在扫描的时候比在专注的时候更容易注意到细节。”(Zull,2002)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把所要思考的事物放在眼前时,思考就会更有效的原因之一。这是我们的天性。

    而我之所以把它们联系起来,并不是因为他们都出自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而是因为它们跟我目前工作遇见的事情高度相关。这也是这个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精髓之一,你的初心和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自己最关心的那些问题。也只有这样,你的笔记才会在你与它的互动中,变得越来越复杂,但也越来越有用和清晰。

    《卡片笔记写作法》教给我的事

    最后,我们分享一些这本书里我觉得笔记核心的信息吧。

    第一个,创建一个【闪念笔记本】来搜集我们的灵感;

    第二个,创建一个【读书笔记本】来做简短的读书笔记;

    第三个,创建一个【永久笔记本】来收集根据以上两个笔记本而形成的思考。

    第四个,梳理这些思考,并在他们之间建立链接。

    第五个,长期去投喂你的笔记,然后思考你关注的核心问题。从永久笔记中发现新的主题或者新的关联。

    第六个,把你发现的东西写成文章。这时候可能你会继续寻找论据。但是你已经发现,碎片化的输入居然真的可以成为像模像样的篇章。

    为了让这个系统跑得通,所有这一切,也要遵循一些原则。

    第一个,做这类笔记,一定要简洁。其次,也要克制。并不是什么大事小情都要记录在卡片日记系统里。

    第二个,要经常性地整理你的笔记,该删的删,该留的留。

    第三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偏好,但是往往我们意识不到这种偏好本身的弊端。所以作者在书里建议我们做笔记的时候,唯一的标准是能否对已有笔记的讨论构成补充,而不能是我们的偏好。很多时候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观点,才带给我们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最后还有一点,叫做写作者和独立批评家角色的分离。就是说,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创作过程可以高度自由,但是当你真要发布的时候,你应该以批评家的角色来要求自己。千万不要错位,就像很多人写一个东西开不了头一样,这就是独立批评家角色跟写作者错位了。其实你没必要一气呵成,能写哪部分咱们先写,写完再开头不好吗?

    其实,这本书远不止以上这些内容。卡片笔记写作法,它作为一个系统,肯定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让大家意识到它的好的。这也是为何作者能写一本书的原因。所以,如果你真的对深度思考有兴趣,要长期保持写作习惯,那么这本书确实值得一看,也许你这个笔记系统改变了,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另外,我也特别建议大家思考《卡片笔记写作法》最后那个flomo·浮墨卡片笔记联合创始人刘少楠写的文章,TA的笔记实践对我很有启发性。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的是任何方法技巧,都不会让你瞬间脱胎换骨。我们需要做的是坚持,还有永远保持思考的习惯。

  • 怀念那个叫ECHO的女子

    作者:康韵笛 发布时间:2007-02-10 23:30:33

    很小时就开始看她的书,心下十分羡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洒脱。

    只穿一件蓝棉布裙,往凉帽上插一把香菜就可以走路去结婚了,那种平平淡淡的简单,让小女生在拥挤的红尘中向往不已。

    爱她的生活态度,寻求自然与单纯,从台北到德国,从撒哈拉到美利坚,这个自由而又敏感的女子,用她的一生,注解了一种传奇。

    私心里是不爱她后期的作品的,如<万水千山走遍>,名字虽叫得好,却太刻意了些,但终究还是珍藏了,因为一种心痛,爱她的作品,爱成了习惯。

    前几天一个朋友来借书,偏偏看中了她的<爱马>。我毫不客气,说:她的书是谁也不许碰的,其他随意。这份不肯妥协的小气,学的也是她。如果有人拿了心爱的书,心里有一部分如随书去了,书不回来,心里是放不下的。有人说我矫情,我是但笑不语的,我本来就矫情嘛,还用你来提醒。

    那本稻草人手记,那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是翻得快要背下来的。除了红楼梦,再没有书能让我那样忘情了。为了这份痴,是怎样被人骂小气也值得的。

    她说自己是一匹黑羊,不肯好好在上帝为每个人作好的圈子里生活,一定要跳出去,作一个异乡人。她讲过,她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而她也是这样作的,不停地走着,从故乡到异乡,她且歌且行。就连找丈夫,她也说成是找个人来一起走走人生的路。

    对她而言,是将驴行进行到底了。

    她去了有十年了吧,我从来没有写过任何关于她的东西。不是不怀念,只是那份喜欢,已变成如呼吸般的自然,无论写成如何的文字,都觉得是粗糙的,对不起自己那份千回百转的心。

    说白了,谁懂呢?世间敏感的人,大多有着无比的无奈,因为少着理解,也因为少着满足。

    她是与众不同的,她是超凡脱俗的,但她是不快乐的。

    快乐是什么?儿女绕膝的天伦,围炉打盹的安乐,才是最让人快乐的吧。红颜薄命,她是无缘消受这些的。她在人世间来来去去,虽然她一直爱着简单的快乐,一直说自己是简单的人,但其实,她说的正是她作不到的。

    她的脚步是不停的,也从来没有哪一处的风景留得住她。

    后来有很多的传闻,说她这般那般。

    朋友总是不让我看,怕我看了生气。但我看了,没有生气。真的不气,她若有知,也是不会气的。

    她如果是那样在乎的人,就不会跑去作一只特立独行的黑羊了。

    今天忽然想起了她,也许是太寂寞了吧。

    写在这里,给所有记着她,行走着,却孤独着的人看。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五星好评(539+)
  • 好评多(608+)
  • 微信读书(234+)
  • 无水印(315+)
  • 排版满分(600+)
  • 收费(537+)
  • 无多页(72+)
  • 一般般(282+)
  • 超值(368+)
  • 还行吧(374+)
  • 章节完整(188+)

下载评价

  • 网友 戈***玉: ( 2025-01-08 08:38:08 )

    特别棒

  • 网友 利***巧: ( 2024-12-19 16:03:29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饶***丽: ( 2024-12-20 17:58:4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孙***美: ( 2024-12-29 18:18:12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仰***兰: ( 2024-12-23 15:28:2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融***华: ( 2025-01-06 09:03:09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游***钰: ( 2025-01-02 15:18:29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邱***洋: ( 2025-01-03 21:09:21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曹***雯: ( 2024-12-16 05:39:4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