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图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钱币图鉴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钱币图鉴:钱币收藏入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可供收藏的钱币品种的基本情况,包括先秦到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材质的流通钱、民俗钱,以及历史上流入中国的外国钱币;并对金属铸币的铸造工艺、纸币印刷技术及辨别伪品的方法进行全面细致地介绍。适合初入泉坛的钱币收藏爱好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钱币图鉴:钱币收藏入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可供收藏的钱币品种的基本情况,包括先秦到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材质的流通钱、民俗钱,以及历史上流入中国的外国钱币;并对金属铸币的铸造工艺、纸币印刷技术及辨别伪品的方法进行全面细致地介绍。适合初入泉坛的钱币收藏爱好者阅读参考。
精彩短评:
深度书评:
系统思考集成了诸多方法论
作者:aaronxu2010 发布时间:2011-08-25 09:38:23
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当然首先要了解是什么问题,方法很重要。
这本书遗漏了TOC,Thinking Process。比较遗憾。
在看这本书之前先去看看运筹学,第五项修炼或系统思考等(丹尼斯·舍伍德著,此系统思考非彼系统思考,系统动力学而已,此系统思考没有量变到质变的分析,让人郁闷)。
什么六西格玛,精益六西格或精益生产,这些流行的东西全是一大堆工具集成在一起,什么企业都在用,万能配方啊?!PDCA 不知道能流行到何时,又会变成什么形式。这些都是速成的东东。
实际上这本书还是有点复杂了,看第二遍才有点眉目。
我一直坚信,知识很重要,方法论更重要。学会思考的方法更更重要--哲学是个好东西。
梁捷:治病与治人
作者:【读品】 发布时间:2006-08-07 15:02:56
“疾病”从来是一种隐喻。赫尔岑曾说过,“我们不是医生,是疾病”。医生鲁迅也这么看。他一开始去学习治疗中国人身体疾病的医术,后来转向治疗中国人的精神。他发现只有文字才能触动“吃人”吃了几千年的国人心理,文字才是治疗国人疾病的“药”。福柯则更加直接一些,他从历史上看出,“贫穷”其实是一种病,穷人就是病人。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穷人就像麻风病人一样被隔离、被治疗。人们像害怕传染病人一样躲着穷人,所以,疾病从来不仅是个人事件,还必然是一种社会现象。
基督教是现代政治的基石之一。而基督教的兴起也正是伴随着“医疗”这一特定手段而实现的。《新约》里面,耶稣通过治疗疾病来彰显上帝的荣耀。到了中世纪,很多护教士为了传播宗教和哲学思想,不得不先用医术开路,阿威罗伊、迈门尼德无不如此,早年时都先著医书,传播名声,等晚年才敢小心翼翼地拿出真正想表述的神学思想。西方传教士为了能在中国传播福音,最早用来敲门的亦是医术。康熙皇帝病了,和尚作法不灵,神甫洪约翰却简单地用“金鸡纳霜水”治好了康熙的病。就这样,洋和尚打败了土和尚。我们还记得早在千余年前就发生过的“佛道之争”,民间各种本土的神仙的相互竞争也从未停止过,而“灵验才是评价宗教的唯一标准”。传教士的西药就是比和尚的作法灵验,传教士们用这种手段开启了通向中国政治空间之门。
疾病通常被视为是身体机能的异常或者扭曲。但西方近代有了“身-心”二分法,身体不健康是病,心理不健康也是病。中国人很早已明白这一点。毛病不仅要分内科、外科,还得分“正病”、“邪病”,有的病得看大夫,有的邪病就非得求神仙拜菩萨。小孩子刚生下来时,孩子也弱,母亲也弱,这也是病,得像病人一样看护着。老人、病人去世了,也得特殊对待,不能落葬就完事,还得履行一系列请神驱鬼的作法仪式,那种“卫生”状况本是人力所能打扫干净的。总之,只有不同类型的医疗手段才能对付不同的疾病。而这些医疗手段所占据的场域又相互重叠、扭结在一起。杨念群博士处理这一百多年医疗史变迁的过程,就必须同时处理这一整块的传统,没法简单拆散开来。这也是当代学者治史时始终面临的最大的方法论挑战。
在近代中国,特别是中国农村,始终面临着“中医-巫医”之间的对立和紧张。等到国门一打开,以科学理念为指归的西医就迅速蔓延开来,形势转换成为“中医-西医-巫医”的三足鼎立。与此同时,专门治疗"精神"问题的基督教福音也插进来,与巫医传统一道发挥着作用。福音与“顶香”并存,洗礼与“洗三”共生,这就把局面搅和得更加复杂了。
其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医学。在西医普及开来之前,这一点一直是为人们所接受的。以中医而论,在宋元时期随着“瘟疫”“战乱”的爆发和印刷术的普及而获得空前的发展,从而广泛传播开来。但必然的后果也就是把《内经》和《伤寒论》等著作通俗化,具体化,“医学”开始向“经方”或者“药学”转向。这是中医发展的一大契机。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张子和的“攻邪”与朱丹溪的“温补”就秉承完全不同的医疗理念,一攻一守,一进一退,这就与北宋南宋时代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关。清代更是兴起"温病派",涌现出“温病四大家”,把中医的基础由“扶阳”改为“养阴”。故而,中医内部的医疗理念不断在变迁,不断在斗争。
可到了晚清和民国,中医们发现自己不仅要梳理前辈留下的"温病理念",与更经典的"伤寒理念"做比较,还突然冒出新对手-西医。与张仲景、孙思邈时代的中医相比,晚清的中医已经部分做到“普遍化”和“同一化”了,但与西医的“制度化”和“社会化”相比,它还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中医毕竟是一门哲学,它本身的指导理念就决定了它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差距。表面看起来,1929年成为中医存亡的关键一年。因为这一年余云岫医生提出了“废止中医案”,直接威胁到中医存在的政治合法性。但是,这其实是制度化和社会化程度不够的中医,在现代政治体制下被逼迫的自然结果,也是必然结果。
现代医疗应该如何面对普遍化、势不可挡的传染病?医疗又应该如何地降低成本,来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程度健康?这是作为现代政治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体制所必须回答的。中医无法面对这个问题。正如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求一样,似乎也只有科学化武装起来的现代西医体制才能适应这一点。
而与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中医相比,巫医在近代仍能给自身维持一定的生存空间。因为它治疗的疾病,涉及的场域往往与"生"和"死"这两个大问题相关。这也是社会秩序和国家权威的根基。政府很难对这些环节直接插手和干预,这两个环节的运作逻辑就这样“自生自发地演化着”。
很多学者认为“医由巫起”“巫医不分”,这一猜想也渐渐为人类学家在对原始部落的田野考察所证实。而到了近代,巫和医却逐渐分开来,形成了有效率的分工。我们并不难理解为什么对“白色孝服”讳莫如深的农村民众却会坦然地接受遍地的“白大褂”,因为它们本就属于不同的场域。西医可以用杀菌消毒来改善环境,减少产妇感染的机会。但除此以外,还有看不见的卫生,还有与鬼神打交道的事宜,巫医是达致这个目的的唯一媒介。接生婆会被现代医院取代。但“吉祥姥姥”和“阴阳先生”要比普通中医大夫有着更顽强的生命力。
而且,西医很少有能力治疗精神层面的疾病,直至现代仍是如此。“心理学”或者“精神分析”至今仍不完全为科学所接受。而中医倒是同时处理生理和心理疾病的。在中医理念里,“七情六欲”的表现与“五脏六腑”的解剖观通过“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完美地联系起来。中医才是把人作为整体来看的。可是既然中医的政治合法性已经为西医所剥夺,它也就无法堂堂正正地治疗民间的精神疾病了。西医竟然这样为巫医扫除了竞争对手。各种“降神”“坛仙”以及“狐仙”都在民间蓬勃地开展起来。
但是,与中医相比,巫医仍然是更具“地方性”和“时间性”的治疗手段,它的灵验建立在神秘基础上,因此很难扩展开来。老百姓心中各有一套“神谱”,但差异性实在太大,有人拜“狐仙”,还有些人就拜“黄鼠狼”。它们可以共存,却无法融合。所以,巫医的盛衰周期非常短暂,甚至无法传代。华北地区曾盛极一时的“四大门”在进入“开放社会”以后,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下去。
最终,西医在这场持续了百余年的博弈里占了上风。我特别注意到,杨念群博士在本书的副题里把时间跨度定在了“1832-1985年”。1985这个年份,就意味着解放以后的“医疗队”“保健员”乃至文革时期的“赤脚医生”(赤医)制度都已经瓦解,或者说,这个年份至少可以看作“合作医疗体制”开始分化的开端。与经济上的“私人承包”浪潮相一致,医疗体制也朝着同样的方向进行改革。西医的大发展正是以国家集体动员和社会组织的目标为背景,到了1985年,发生了反向的大转折。
可是杨念群只用了最后一章来论述解放以后的医疗体制改革。他已经来不及叙述90年代医疗体制进一步市场化的进程,更不用说本世纪初很多学者对医改的惨痛反思和对过去20余年医改进程的负面评价。甚至他论述赤脚医生的篇幅也过于简略,没能大书特书这种制度在当时真正起到的作用。而这其实正是很多人所关心的。毕竟它离开我们不远,不用说老人,即使中年人对此也还有着最亲切、最温暖的记忆。
东北的王凤仪和刘友生这一脉传下来的“性理讲病”尤其耐人寻味。王凤仪解放前就有“善人”之称,一生的功绩就是讲病、兴学、劝善、度人、化世,垂四十年之久。他与人治病之法与众不同,不施丸药、不施针石,只是苦口婆心地说“伦常道”。王凤仪认为,父亲有父亲道,妻子有妻子道,婆婆有婆婆道,姑娘有姑娘道,各守其道,一心向善,必定身体安泰、邪症自灭。曾有很多人找他来看病,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症状的病。他也不看病症,就是给人家讲人伦,劝动人家恻隐向善之心。很多人说,只要真的动心,身体自会有反应,获是“大汗”或是“呕吐”或是“下利”,几下一来,邪毒排出,身体就康复了。无论什么病症都有奇效。
其实张仲景的治病八法中就有“攻邪三法”:汗、吐、下。王善人不通医道,却能够从讲述人伦讲述道理,直取本心,取得同样效果。以讲道而治病,这也正是医学的极高境界了。
毫不奇怪,过去这种形式的“性理讲病”一直和各种会道门纠缠在一起,龙蛇混杂,也多次被各种政府以“邪教”的名义取缔。而且,它的传播和发展确实和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的运行有关,故而解放后很长时间里不为人知。但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抹杀它取得的巨大疗效。就王善人来说,并不信仰哪一种宗教,只是劝善。他曾说,“五大教主(穆耶老孔佛),全是心存善心、行天道,宁肯牺牲身体,保全天理,发扬天性,没有是己非人的心。各教教主,既然能忍辱,哪会有争强夺胜的心呢?”所以,他主张“死心化性,万教归一”,这可是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宗教观。也正是这种宗教观,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影响着人们对医疗和健康的看法。
我们不应该苛求作者,这本书已经43万字了。作者来不及对最近50年的医疗体制改革进行深入剖析,但至少开辟了话语空间,留下大量值得继续讨论的问题。这也是作者急着把跨度拉到1985年的目的吧。但是我觉得,解放以后的医疗体制的语境与过去那一百多年的讨论完全不同,分别属于两套话语体系。在解放以前,医疗问题一直是一个横跨“政治-科学-文化-意识形态”的复杂问题,方方面面为此斗争。解放以后,它却被简化成一个“经济学”的技术问题,充其量不过是“制度经济学”问题。当然,这和其他制度变迁一样,也是现代性自发作用的结果,但很多重要维度被经济学所遮蔽。
现在,人们只关注医疗体制的有效性,关心如何保护穷人“免于疾病的自由”,关心国家如何设立“医疗保险体制”,关心如何平滑现今城乡对立的“二元医疗体制”。在前面那一百多年里,西医一直只是“中医-西医-巫医”三足鼎立中的一支力量,它的合法性必须反复被追问。但解放以后,这个问题似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它已经成为我们讨论问题的默认前提和共同背景了。我们的主流医疗话语里,中医偶尔作为点缀,巫医或者王凤仪这样的治疗形态则作为迷信或者邪教被取缔。
中医和巫医由于不够“科学化”而在理念上几乎被抹去,但在实践上却从来没有真正地消失。甚至在"赤脚医生"时期,中医还以特殊的“草医”等模式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复兴。巫医也一直以各种变型形式在民间流传。但是在过去20多年的医疗体制改革中,随着现代医疗教育体制不断扩展,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不断普及,中医这才遭受到最沉重的打击。这种危机甚至比1929年的危机还要沉重。1929年时,中医的传统还没断,认同感也还没丧失,时至今日,中医存在的土壤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了。
到了最近几年,学界突然重新对“中医-西医关系”表现出兴趣,涌现出一系列专著,他们纷纷追溯到西医进入中国之前的传统理论,希望能够跳出我们生活于其中多年的“中医-西医”、“科学-非科学”的语境来看待问题。杨念群博士的工作亦是这股潮流中的一支。我觉得这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反弹。杨念群常常被视作国内“后现代史学”的领军人物。“后现代史学”则常被诟病琐屑、牵强、以今度古等,而我们在这本大书中看到的则不仅是围绕医疗和疾病的大量片断,还可以发现,这些片断通过“人”(病人)的活动而联系起来。
1985年以后,杨念群停笔的地方,很多死去的医疗形态重新复苏。东北的刘友生继承了王凤仪的“性理讲病”,继续给普通百姓讲病,同样的传统伦理,同样的疗效显著。这不是西医,不是中医,也不是巫医,却把几种传统搅合在一起,让我们适应了中西医冲突的人,突然变得手足无措。“性理讲病”讲的是病,也是人,更是社会。西医看病,中医看人,“性理讲病”却是看社会。有形之病,无形之病,个人之病,社会之病,我们病了,我们这个时代也病了。我们需要身体的医生,也需要时代的医生。其实王凤仪一再强调的“恻隐之心”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每个人都是也应该是自己的医生吧。
中医总是自我辩护说,西医看的是病,中医看的是人;西医是分析,中医是综合;西医是微观,中医是宏观;西医是特殊,中医是一般。
而"病人"这个概念作为书的标题也贯串了全书。我们顺着杨念群的工作,从“病”切入看空间政治。政治学、经济学最终处理的对象也是“人”,看病也是看人,最终落实到这个“人”字上。这也是我们理解社会、理解历史的一种通道,开启了我们进一步讨论的可能性。文·梁捷@【读品】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602+)
- 品质不错(499+)
- 书籍完整(650+)
- 服务好(188+)
- 三星好评(620+)
- 强烈推荐(59+)
- 体验差(130+)
- 内容完整(519+)
- 一般般(228+)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 2024-12-19 04:22:5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敖***菡: ( 2024-12-24 12:32:37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隗***杉: ( 2025-01-06 01:47:5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堵***洁: ( 2025-01-05 00:08:30 )
好用,支持
- 网友 冉***兮: ( 2025-01-02 02:03:56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索***宸: ( 2024-12-15 23:21:06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晏***媛: ( 2024-12-24 12:58:49 )
够人性化!
- 网友 马***偲: ( 2025-01-09 00:27:3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邱***洋: ( 2024-12-20 18:13:0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习***蓉: ( 2025-01-08 17:05:39 )
品相完美
- 网友 利***巧: ( 2024-12-14 22:59:2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宫***凡: ( 2024-12-18 02:03:25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蓬***之: ( 2024-12-20 15:21:08 )
好棒good
喜欢"钱币图鉴"的人也看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抢分密卷 理科综合 2021版 天星教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全套4册 未来战警2 荒野追捕 八路著燃情热血的反恐作战故事 勇敢坚韧的维和少年之书 科普军事知识 增进安全意识 培养阳刚品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战胜心魔 施旺红 主编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与案例分析 人民邮电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冲刺美院:色彩人像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高级经济实务 保险 全真模拟测试 2023 中国人事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汉语语法演化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培养自驱型学习的7个好习惯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宏章版 政法干警2014《申论》(专科)考前冲刺命题预测10套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金太阳教育 2022新版快乐衔接小升初暑假衔接教材语文数学英语三3本套装人教版课程班小学升初中作业年级快乐假期暑假作业总复习(套装共3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喋血山河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情趣手工 迷人的串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房地产法律概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区块链能否彻底改变贸易?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经典译丛艾曼纽加纳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贸易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专题精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