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实用大典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3:23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实用大典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实用大典精美图片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实用大典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实用大典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581467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5
  • 页数:496
  • 价格:36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3:23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实用大典:古代钱币收藏与鉴赏(套装上下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钱币丰富的种类,使读者通过钱币了解钱币所能够表现出的各个时期的社会工艺、书法风格,以及反映出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钱币也是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自从原始的金属货币出现以后,它的表现形式、铸造工艺、通行范围、适用法律无不反映着我国历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整体水平和随之而来的变化与突破。其中,很好的代表者,集生产制造、生活使用、工艺美术于一身,反映着从先秦、秦汉至南北朝、隋唐、宋元以来的,如何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向准确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书籍目录:

上卷

第一章 古钱历史文化

第一节 古钱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 古钱文化

一、古钱的铸造工艺

二、古钱文字与书法

三、中国钱币学发展进程

第二章 古钱的收藏与投资

第一节 古钱的价值评估

一、古钱评估综述

二、古钱的评估依据

三、古钱的品相定级

1.样品或精制品

2.全新品或未使用品

3.美品

4.佳品

5.劣品

第二节 古钱鉴定与保养

一、古钱作伪

1.改刻法

2.翻铸法

3.嵌补法

4.黏合拼接法

5.色泽作旧法

二、古钱的鉴定与辨伪

1.鉴定古钱需具备的基本知识

2.依钱文辨真伪

3.看锈色辨伪

4.看形制辨伪

5.看制作工艺辨伪

三、古钱的保养

1.醋浸法

2.开水浸泡法

3.干刷法

4.加热法

5.刀刮法

第三节 古钱币收藏市场分析

一、收藏古钱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初入古钱收藏行列应避开的几个误区

1.只收藏大钱的误区

2.只收藏名钱的误区

3.只收藏铜钱的误区

4.只收藏好钱的误区

三、日趋理性的市场与人群

四、钱币收藏的市场发展与变化

第三章 中国古代钱币收藏与鉴赏

第一节 夏商周钱币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钱币

一、贝币

二、布币

……

下卷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实用大典:古代钱币收藏与鉴赏(套装上下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钱币丰富的种类,使读者通过钱币了解钱币所能够表现出的各个时期的社会工艺、书法风格,以及反映出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钱币也是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自从原始的金属货币出现以后,它的表现形式、铸造工艺、通行范围、适用法律无不反映着我国历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整体水平和随之而来的变化与突破。其中,很好的代表者,集生产制造、生活使用、工艺美术于一身,反映着从先秦、秦汉至南北朝、隋唐、宋元以来的,如何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向准确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精彩短评:

  • 作者:游游龙 发布时间:2020-11-16 17:39:38

    编排混乱不堪

  • 作者:BIOTD 发布时间:2010-09-29 15:03:29

    在无数次的地铁上看完了。。。方便携带 大致有个准备

  • 作者:depola 发布时间:2019-10-31 11:13:21

    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

  • 作者:华北 发布时间:2020-07-18 13:40:40

    比较失望,一堆垃圾,作者编辑脸都不要了,新手小白通读一遍得了。钱币历史背景一笔带过比高中历史书还简略,不如不写,所谓收藏鉴赏也是说了些废话毫无用处甚至还不如鸡肋,配图不全,画质感人,顺序随意凌乱。好一个烂字了得,有这个钱各位去买泉谱吧,然后省下时间去逛社区论坛。

  • 作者:时间之葬 发布时间:2020-04-22 18:37:27

    漂亮且可爱,字面意义的与引申意义的

  •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12 00:03:21

    朱德庸系列的书 我都看过


深度书评:

  • 《国士无双:韩信传奇》后记部分

    作者:周明河 发布时间:2022-04-16 21:50:56

    后记

    就像有的人把李斯看作一个人生奋斗的典型一样,于千百年与千万人之中,我也是独独的相中了他—— 一代名将韩信。而且,青春意气的他还更多了一种生命的飞扬,直教我辈百代之下犹不禁想见其人!

    可是,若仔细说来,这也应该算不上是什么奇遇,因为只是到了人生的某个应该成熟、蜕变的阶段,猛一回首,才由衷地发现——自己与某个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感觉有些特别的灵犀相通,或者说他更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罢了。

    然而这种发现,或者也并不是偶然的。

    (一)

    老实地说,认识韩信至少应该是十岁左右时的事情,那时电视剧《淮阴侯韩信》正在播出,虽然从那以后再没有看过此剧,但仍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又在书上看到一句“韩信能忍胯下辱,登坛拜将保汉朝”,就再也不能忘了此人。

    不过,韩信的惊人事迹,我在六、七年前头脑中都是一片模糊,比如“背水一战”,那时的自己还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甚至他“兵仙”的名号我也是近两年才晓得的。而且我也越来越发现,现今倾心于他的人,数量只在有增无减。兴许,这也表现了我们对于自己民族及其历史的自信。

    先前时候,我对于历史也可以说颇有天赋,而且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但少有深入钻研,真正让我倾心的还是文学,更是西方文学(受其影响,这部小说也表现出了我对于探究人物心理的兴趣)。我那时对于当代的人和事更感兴趣,虽然钻在书里的时候还是多些。

    终于,当我有一天从自己那多少有些虚无飘渺、不够声色的文学梦中醒来时,人生的阅历也使我突然便加深了对于历史的理解,这样我才似拨云见日般的顿悟到——原来,历史是这样的精彩,原来历史的细节是这样的富有生气,原来中国的历史不都全是让人丧气和压抑的东西……偏偏就有偌大的历史角落中那么狭隘的一隅,偏偏就有那么几个鲜活、不甘寂寥的人物,却让自己的心灵竟禁不住为之反复的震颤!从而一扫那落拓人生的灰土之色。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最终将“历史”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历史乃是有志者的天空”。至于这此中的内涵,也许是大家需要一点心思细加体会的吧。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多是司马迁的功劳,也许吧,《史记》一书中太史公的感情色彩实在是太浓郁了,点点心血渗透于字里行间,读者于不经意之间就会被他的感情所俘获,从而与他走向深切的共鸣。

    也因此,我在06年的时候就想为韩信写点什么,主要的自然是给自己鼓劲儿。但我首先想到的却不是小说,因为我一直以来就对于历史小说(还有单纯的“故事体”)存有极大的偏见,以为这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货色,我中“西毒”实在太深。即使是此刻,我也不能不承认,在感性经验的等级上,历史观感只是次等,其中的“客观性”相对弱了一些,而“主观性”太强。

    好比从前我批评《战争与和平》的一段话:“这本书也有它塑造人物狭隘的一面,尤其他表现的是50年前的历史场景,所以不可能把握的如此精确,只是一种自己意想的观感罢了——托尔斯泰亲历过俄土战争,他只能将这种感受尽量去还原那种历史性的感受!也就是说,他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情实感,而只有类似的逼真的感受,这样感性等级上就差了一等。”

    但那时候,我确实为韩信写了一点随笔式的东西,虽然很不成熟,虽然写了一个时代和一大批人,但毕竟还是写了。这样,事情也便暂时告一段落了。

    (二)

    可是过了半年多以后,我因为受了几部历史剧的影响,其中就有《成吉思汗》和韩剧《商道》,忽而又大发思古之幽情,以及指点江山、建功立业的历史豪情。更因为自己那卑微、琐碎的现实生活环境。

    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每每乘疾驰的汽车行走在视野开阔的大路上时,放眼车窗外,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那里真如千军万马正在拼杀、征伐的战场……还有,当我伫立在一些大河的桥头时,我又怎么可能不会对着脚下的宽大径流,情不自禁的做一番类似的联翩浮想,那男人的英雄梦啊……

    这时候就不能不想到创作一部关于韩信的历史小说了,这正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这倒使我想起前年的自己的一桩心愿,正好也与韩信有点关系,那时候正看一个韩剧《商道》,感觉很不错,很受感染,尤其忘不了寒夜那堆树林里的篝火,人要喝含有砒霜的酒取暖,那火燃烧得使人尽生思古之幽情……还有对于亲近自然的深深向往!对于人们历尽艰辛然而不无成就感甚至神秘的美感地在自然中行走,突然就把这种意象嫁接到了去构思一部历史小说上……也如这部电视剧含有这种深刻的自然和人生主题……也就是说将历史中的人物作为生命去观照,而不拘泥于强调他只是个历史人物……我想主人公应该也是个有志者,很孤独,比如韩信,他在自然中生存、思考和行走,有种种奇遇,有种种成长,当然这都是他从军前……总之尽量不离开历史真实……”

    那时候也正是寒冷的冬日,我一个人漫步在冷寂的夜空下,禁不住举头去细瞧天上的那一颗颗闪亮的寒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那些曾经光耀一时的历史人物们,不正是如天上一颗颗永不坠落的星辰一般嘛,正是他们的不朽存在,很多时候,便会照亮那一个夜行迷途者的前程。

    “于是我就发誓想写,然而我就必须首先自己先到自然中去体悟,去感受……可是,就我自己的现实条件,是具有很大困难的,而且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感觉还可能肤浅,就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可是内心也还是深深向往,希望有一天终于实现……”

    (三)

    后来我就读了点罗马史,风云一时而难逃悲剧宿命的迦太基统帅、同为首屈一指的军事战略家的汉尼拔的一生,令我触动很深。这样,很容易就联想到了与他同时代的韩信,如此将二者两相比照,就有了一篇两万多字的《韩信评传》。

    可是不久之后,我自己对于这篇仍显粗糙的文章就很不满意了,也主要是在这之后我的人生经历了一个重大转折。而从表象上看,我从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城乡村,到了北京这样一个车水马龙、人情汹汹、纷乱喧嚣的超级大都市。自然,自己的内心会迅速地起一些变化,也感觉自己更加孤独了。

    这之后不久,我又用较为细腻的笔法写了一大批历史人物,而我也终于悟到:欲为历史人物传神写照,则莫过于去多加勾勒他们的人生细节,哪怕我们无史实可依据;而即使所谓的“史实”、“正史”,其实也不是绝对客观的,有些更是后人的“八卦”(比如关于“竹林七贤”)。

    这样,我也终于有了一丝再次将韩信这一历史人物小说化、私人化的想法了,在内心酝酿了很久之后,我就将小说的题目选定为了《寒夜孤星》——很明显,“寒夜孤星”这一意象正是我个人对于韩信的理解。而为什么我会将他视为一颗“寒夜”的“孤星”呢?首先,在我的头脑、直觉中,历史的夜空是寒冷的,历史中的现实是冷峻和残酷的,历史拥有苍凉的底色;而“孤(星)”,主要是我对于艺术真实的一种诉求,也就是说我会尽量把自己心目中的韩信塑造成那样的人物。

    当然,后来又出于对韩信的独特推崇,才不得不定其名为《兵仙纪》。因为战神之类的人物有很多,可我们的“兵仙”却是独一无二的。

    我也曾想到,现在有人写文章给韩信盖棺定论为“淮阴侯”或“大将军”,那其实不应该是今人的视角,那是小瞧了他,起码是低估了他在历史活动中所释放出来的惊人能量。他一生的辉煌定格应该是“齐王”或者“楚王”——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王”,而不是一个等而下之、有名无实、处处受人掣肘的“侯”!何况,他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位影响深远的经典人物。

    也因此,我将他视作一颗“星”,而不是其他或相对渺小、或相对暗淡的东西。只要你走近他,走近这位独一无二的天才……

    (四)

    其实,在写这部历史小说的初稿之前,我还真的没正经读过几部历史小说,倒是这其间

    两年发奋读了不少,而此前给了我莫大启示的倒是福楼拜的《萨朗波》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后者据说也深刻地影响了著名的历史小说《金瓯缺》)。

    我曾经感到小说大师福楼拜是一个厌倦现实平庸生活、而痴恋古典梦幻的人,即在他的心底,古典世界的英雄传奇一直都是他所深深向往的东西。于是在完成了名著《包法利夫人》之后,他最终转入了历史小说《萨朗波》的创作。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与其说福楼拜写出的是一部历史小说,倒不如说他写出的仍旧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著作。因为在他的这部历史小说中,除了结尾部分(女主人公萨朗波的突然倒地身亡)略显一点浪漫主义的味道外,整部小说的气氛仍旧是沉重和压抑的——这不仅是历史的沉重和压抑,更是现实的沉重和压抑!因为福楼拜通过自己的细致刻画所要深刻表现的,还是永远让人愉悦不起来的人性,贪婪自私、粗鄙嗜血的人性。

    《萨朗波》的主题思想是一如既往的悲观、消沉的,只是它也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无所谓纯粹的“历史”小说,一切历史的都无不是现实的。这就有点像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断。

    后来,我也不能不慢慢地想到,其实《战争与和平》在本质上也是一部历史小说,虽然他离作者生活的年代比较切近,然而那毕竟还是历史,而托尔斯泰仍然要“义无返顾”地去表现这段历史——正是根基于它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样乱七八糟的想着,我自己就有一些释怀了。也因为我从前对于历史真实有着近乎病态的苛求,我总害怕去扭曲历史——然而我也慢慢发现,任何“真实”其实都首先被涂上了一层主观真实的色彩。

    不同之处正在于,你的这层“主观真实”是否涂抹得鲜亮,是否涂抹得动人,又是否涂抹得别具意味……

    (五)

    于是有过一些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经验、也自以为通史的我,就不揣浅陋地开始了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最早的设想是具有相当的规模的,起码要在四十万字左右的篇幅,因为也只有这样也才能保证去足够揭示很多、很重大的东西。

    可是,由于自己平常的写作时间不多,以及加之一点急于求成的心理,结果这部小说仅仅写作了一百天、十七万字的篇幅就草草结束了初稿。在我自己,对此自然是极不满意的,所以在间隔了一个多月之后,又经过一番用心的思考、探究,便决定花大力气充实一下原稿。

    之后,我又付出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修改稿,这一次才稍稍有些心安理得了,乃至有些成就感。不仅使得描写细腻化了,而且还着重把韩信军事战略思想的形成表现了出来,又对先秦兵家、兵学思想来了一次大巡礼(比如韩信与萧何谈兵论道一节),尤其细致地刻画了那几场重要的战役,如此便不失为一部合格的历史军事小说了。

    在这之后,我也曾相继投稿到几家出版单位,总体得到的评价还不错,尤其我的文笔为人所一致称道。其中,有一位编辑很认真地读了此文,他认为我还需要再修改完善一下,对此,我深表赞同,因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我一向的坚定观念。

    但可惜的是,此后我琐事缠身,根本无心也无暇修改此文,而且对于“韩信”这个历史人物难免一时有些审美疲劳了。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我也认为没有足够的阅读经

    验是

    成不了气候,因此才不得不先静下心来读完了历史小说名家唐浩明、凌力等人几乎全部的著作。

    尤其《金瓯缺》、《曾国藩》与《少年天子》这三部书

    令我备感震撼,既从根本上树立了我对于历史小说这种体裁的信心,也由此坚定了自己对于创作历史小说的信念。

    而今,时隔

    两年

    有余,我终于又有闲暇完成了此历史小说的再次修改。用心之余,也始知“呕心沥血”为何物!不但多了些白头发,还重重地病了一场,夜不能眠更如家常便饭!

    这部书的定稿文字仍不足三十万,虽然这最终与四十万字的初衷相去甚远,但它在艺术上却绝对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因为笔墨只是较为集中在了韩信一个人身上罢了。当然为了烘托韩信,也把项羽仔细地刻画了一番,尤其重新推敲了这位大英雄的形象,即正视了他的军事天才——而他的真正失败处,只在于其具有缺陷的个性及政治方面而已——这同韩信的悲剧几乎如出一辙。

    说起来,我能完成一部历史军事小说的写作,也应该不是偶然的,虽然我从小就没往这上面想过,我其实从小就被灌输了深深的自卑。

    我本人虽然生性柔弱得很,尤其近些年为了多读书、多做事便更加忽略了运动,可是我自小便个性活泼好动,更非常爱好军事,爱好研究军事。其实,我在书里面提到的韩信小时候玩的那种军事游戏,便有我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我是拿跳棋、塑料小兵一块摆着玩的,而且都13、4岁了还乐此不疲。再者,我对于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也算都有些研究吧,上学那会儿只要能看到的,一般都不会放过,尤其那时候解放战争史比较容易得到,所以这段历史就了解得要相对丰富一些。

    另外,像《三国演义》中的那种夸张的、突出将领个人武艺的战争描写,更是我所极力反对的。古代战争尤其大兵团作战,那绝不会如此简单——这便是军事指挥及军事谋略驰骋的天空,所以才有人将韩信称为中国历史上“谋战派”的代表人物……

    (六)

    说起来,那些感情戏并不是我凭空就加进来的,也不是为了当作一般的佐料,历史小说创作中“戏不够,情来凑”的观念也是我所不屑的。因为这些所谓的感情纠葛,本就是我个人对于人生、爱情的理解。当然,韩信是古人,他的“花心”,我们绝不能用今人的眼光苛责于他吧。

    如果说我的这部小说的所谓特色,除去表现了一个从微末走向伟大的男人的奋斗历程外,更应该有他的人生悲剧——骨子里的傲气!而其他较为显明之处也在于,表现了一群女人,表现了一群精神觉醒、人格独立的女人。这也总是我想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所刻意追求和强调的东西,那就是爱情双方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也就是说,她们对于自己追求什么、反对什么,都有着自己清晰、透彻的了悟,甚至作为女主角之一的英乔,她对于男人更是可以不在物质上依附的,这也即是最终塑造出其独立人格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现实要素——她的得以善终,其实就是我刻意营求的结果。

    其实到底什么是“精神觉醒”,只要再想一想林黛玉就可以大概意会了,她总不愿看人脸色、活得不像“自己”……这也并非是超时代的,而是秦汉时代的妇女本身就要比唐宋尤其明清以后的妇女要在社会生活中积极、活跃得多,也就是说社会地位要高得多。

    还有就是一些间接从翻书得来的经验,我倒觉得这可能有些是他人所忽略的历史真实。就比如说,前些年我因为钻研了一段“江湖”的缘故,看了一些《中国游侠史》之类的书籍,结果我就发现原来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一个与官府、与正常社会秩序相对立的——秘密社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江湖”,且它的能量往往非常巨大。

    这个问题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在我自己的这部小说中,我基本上只是从一个细小的剖面,略一表现了秦朝时的“江湖”。

    既然是倾心过文学的人,自然我对于艺术的“美”有相当执著的追求,我一直以来就有这种体会:真理因为其常常的相对性可能不会是永恒的,但“美”却一定是永恒的。

    我在尽量不脱离历史真实的同时,表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韩信。好在关于韩信的历史记载并不是很多,他身上有太多的历史盲点留给了我们加以推敲和想象的充分空间,但他若是东汉以后的名人,可能为了小说就必须要伤害多一些的历史真实了!

    但是,虽然这部小说与历史记载几乎没有什么冲突,但历史小说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仍旧是与其历史原型有很大区别的:有时可能是根本不同的两个人,虽然看上去很相似。不得不说,文学形象绝不等同于历史形象,而且每个人所理解的也都会有所不同,正所谓见仁见智。比如即使写人物传记,可能同样的史料,不同的人写出的味道也是大异其趣(这一点明史专家樊树志就说过)——更甚者,可能历史记载去历史真相都还有相当的距离呢。

    一部文学作品总是有自身鲜明的主题,我的这部小说的立意即在青春与励志,这也是受了《大长今》的感染。总之,虽然我不能保证每个人读过它之后都会喜欢,但我却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你读过之后肯定会有所收获,尤其于一个有志气的人而言,它可能会让“韩信”纠缠你的一生。

    如果说我自己还有什么不凡的抱负的话,那就是我很想将“兵仙”的辉煌事迹尽量广泛地传播发扬,无比使得“兵仙”一词能够深入人心!

    ——2009年10月初稿,2013年2月于北京蜗居改定

  • 有书有盈|“泰山石敢当”起源考

    作者:马东盈 发布时间:2014-02-12 20:28:07

    “泰山石敢当”,是最具有泰山特色的建筑符号之一。“石敢当”一词在汉代已经出现。西汉史游《急就篇》写道:“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但一般认为,“石敢当”之前加上“泰山”二字,这一结合不早于明代。

      2005年7月,我参与泰山石敢当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的论证工作,整理了泰山石敢当信仰在国内外传播的专题资料。8月,我向山东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主任叶涛教授提供了新发现的文献资料,证明至迟在宋金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泰山石敢当”的石刻。史料来自傅斯年圖書館珍藏善本圖籍書目資料庫:

      書名:金如意院尼道一首座幢記

      版本:拓本

      標題:拓本

      年代:無年月

      附註:.首題:大金燕京易州淶水縣如意院尼道一首座幢記

      .題:泰山石敢當

      .正書,有梵文

      .十行行十四字

      數量:2幅;每幅141.5x23公分裱于145x55公分

      索書號:T613.634607

      其他書名:如意院尼道一首座幢記

      收藏:排架號:YB21

      書名:金泰山石敢當蒙古文

      版本:拓本

      標題:碑碣-拓本-金(1115-1234)-中國

      年代:金皇統六年[1146]

      附註:蒙古文

      數量:7張

      索書號:T660

      这一发现,首先解决了“泰山”、“石敢当”结合为“泰山石敢当”的时代问题,为泰山石敢当申遗成功提供了重大论据。可惜的是,此一发现,不少研究泰山石敢当的权威人士对此毫无察觉。甚至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泰山石敢当习俗”列入之后,申报组文本起草人接受《齐鲁晚报》记者的采访,有的专家仍然如此介绍:“在明代以后,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在各地石敢当的石刻中,有的加上了‘泰山’二字。”(霍晓蕙:《有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泰山在身旁》,载《齐鲁晚报》2006年5月28日)

    所幸,此一文献发现,由叶涛教授写入其专著《泰山石敢当》(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9~10页)一书:

      我一直认为,明清之际才出现泰山石敢当的说法不准确,但又苦于没有确凿的史料能够证明早于此期泰山石敢当便存在。

      2005年8月,我在泰安主持召开“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届

    会议暨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承蒙马东盈先生见教,告知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有金代的泰山石敢当拓片。当年10月,王桂秋先生邀请我参加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召开的学术会议,我有幸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傅斯年图书馆调看了该馆收藏的泰山石敢当的拓片,证明了我先前认为泰山石敢当应该早于明清时期出现的猜测。

      该书同时附录了拓片的图版。据图版,“金如意院尼道一首座幢記”,全名“大金燕京易州涞水县如意院尼道一首座幢記”。记文披露,尼道一为范阳(今河北范阳)人,“俗姓邢氏,父讳师古,业进士也。绰有文誉,秀而未实,壮年而逝。母刘氏,端厚慈明”,云云。其上有“泰山石敢当 安镇 吉利”字样。“金泰山石敢當蒙古文”,首张有“元亨利贞 泰山石敢当 安吉”字样,第八张有“维皇统六年岁次丙申朔二十五日乙时建”的时间表述,其时为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

      2005年11月,我出差到北京大学,住在勺园宾馆,登陆北大网站查询资料,又发现了一条新的石刻拓片史料:

      正題名:泰山石敢當殘石

      責任者:佚名撰

      金石年代:元(1271-1370)

      金石所在地:北京門頭溝區

      版刻及説明:原刻

      書體:正書

      版本及說明:民國拓。

      典藏號:D304:161

      館址: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庫

      这条史料,进一步补充了元代“泰山石敢当”存在的真实证据。

      以上三条重要史料使我们进一步推断,宋金元时代,“泰山石敢当”在北方地区的存在已经较为普遍。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65+)
  • 傻瓜式服务(262+)
  • 中评(321+)
  • 不亏(64+)
  • txt(84+)
  • 四星好评(97+)
  • epub(173+)
  • 一般般(560+)
  • 盗版少(675+)
  • 经典(527+)
  • 微信读书(127+)
  • mobi(147+)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 2024-12-27 01:16:4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丁***菱: ( 2024-12-10 19:34:4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权***颜: ( 2024-12-27 03:18:5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养***秋: ( 2025-01-05 05:35:28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曾***玉: ( 2024-12-21 00:42:35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国***芳: ( 2024-12-24 12:33:32 )

    五星好评

  • 网友 车***波: ( 2025-01-06 18:18:3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邱***洋: ( 2024-12-10 01:42:22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冯***丽: ( 2024-12-11 09:51:39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堵***格: ( 2024-12-19 20:24:52 )

    OK,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