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冷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编写的《冷战》是最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虚构作品,让我们靠前地感受到了世界在毁灭边缘时的情形。这是你看过所有间谍小说的真相: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当代的领导者们,从斯大林到,从里根到戈尔巴乔夫,心里都做何打算;情报人员如何密谋,以及东德度假者如何促进了柏林墙的倒塌。这是一个关于危机谈话、借口、暴君和权力争斗以及普通人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
书籍目录:
序言前瞻
第一章 恐惧的回归
第二章 死亡艇和救生艇
第三章 指令社会抗衡自发社会
第四章 自主的兴起
第五章 公正的恢复
第六章 演员
第七章 希望的胜利
后记观后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现为耶鲁大学罗伯特·A.拉韦特(Robert A Lovett)讲座教授,有名的冷战史学家和大战略研究家,曾被《纽约时报》称作“冷战史学泰斗”,2005年获美国“国家人文奖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著有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遏制战略》(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长和平》(The Long Peace)、We Now Know、The landscape of History、Surprise, Security,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George F. Kennan。
翟强 ,美国奥本大学蒙哥马利校区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和专长是中美关系史、冷战史和越南战争史。主要英文学术专著有China and the Vietnam Wars, 1950-1975 (2000); The Dragon, the Lion, & the Eagle: Chinese-British-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58 (1994)。
张静,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生(2007-2008年)。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前言
前 言 每个秋季学期的星期一和星期三下午,我都要给耶鲁大学的几百名本科生讲授冷战的历史。我在讲课时,不得不提醒自己:这些学生都不记得我所叙述的事件。对于我的学生而言,我所提到的那些人物,斯大林和杜鲁门,甚至是里根和戈尔巴乔夫,都像拿破仑、恺撒和亚历山大大帝一样那么遥远。比如,当柏林墙被推倒时,2005届绝大多数学生还只有五岁。他们知道,冷战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因为他们曾经被告知冷战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家庭的。他们中间有些人——但绝不是所有的人——知道,如果在冷战的几个关键时刻,政策决定是以不同的方式做出的话,他们可能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我的学生在选修我的课时,对于冷战是如何开始的,冷战的目的是什么,冷战为什么是以那样的方式结束等此类问题,一无所知。对于我的学生而言,冷战就是历史,就像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历史一样。 但是,当我的学生在学习了那场主导20世纪后半叶的大对抗以后,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都对冷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少人对冷战中的对抗表示震惊。有些学生在听了古巴导弹危机的课后,是浑身颤抖着离开教室的。“妈呀!”他们惊呼(有的同学还用了更粗俗的词汇)。“我真不知道人类会离自我毁灭如此得近!”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太不可思议了。”对于这些在冷战以后的年代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冷战既遥远又危险。他们会问:既然我们现在知道苏联是一个虚弱的、虚张声势的和昙花一现的国家,但是为什么在冷战中人们会那么害怕这样一个国家?他们自己思考并问我:我们是如何从冷战中生存下来的?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既是为了回答学生们的上述问题,也是回应学生们常问我的一个具体问题,这个问题没有那么深奥。他们注意到,我过去写过好几本有关冷战史的书,我还经常指定他们读其中一本,那本书用了近300页的篇幅分析冷战,但也只讨论到1962年的事件为止。有的学生客气地问我:“你能不能用少一点的篇幅讨论更长的冷战年代?”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我的出版代理人安德鲁?惠利是个很有说服力的人,他也和我的学生有同样的想法。他建议我写一本简明扼要、面面俱到、通俗易懂的冷战史。 这个建议也是以婉转的方式告诉我:我以前写的几本有关冷战史的书,没能做到简明扼要、面面俱到、通俗易懂。我的太太也认为写一本简明的冷战史是一个好主意。对于我来说,学生的建议,我的代理人的建议,我太太的建议,都很重要,我应该写一本简明的冷战史。 因此,《冷战》这本书主要是为新一代读者写的,冷战对他们来说绝不是“目前的事件”。我也希望那些经历过冷战的读者会发现这本书有用,因为马克思[我指的是格鲁科?马克思(Groucho Marx),不是卡尔?马克思]曾说过:“除了狗以外,书是人类优选的朋友;而在狗肚子内,太黑,没法看书。”当冷战还在进行时,人们很难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冷战已经结束,苏联、东欧和中国的档案已经开始开放,我们现在对冷战知道得更多了;事实上,我们现在对冷战的历史知道的那么多,以至于很容易被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淹没。这也是促使我写这本冷战简史的另一个原因。如何看待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大量有关冷战的新事实?我想用已故的耶鲁同事罗宾?温克斯(Robin Winks)常讲的一句名言作为我的写作指南,这句名言是:“意义在哪里?” 再说几句本书并不想达到的目的:第一,这本书不是一个基于档案研究的原创著作,冷战史学家会发现我这本书的内容很熟悉,部分原因是它吸收了他们的许多研究成果,部分原因是我重复了一些自己过去写过的东西。第二,这本书不想从冷战历史中寻找后冷战时期出现的各种现象(比如全球化、种族清洗、宗教特别主义、恐怖主义和信息革命)的根源。第三,本书无意对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任何贡献,因为该领域本身已经麻烦重重了,不用我再去添乱。 如果我对冷战的总体解释能够为理解冷战中的各个具体事件指出一些新的认识角度的话,我将很高兴。一个使我印象深刻的新视角就是乐观主义,而人们往往并不把乐观主义和冷战联系在一起。我坚信,正是因为冷战是以那样一种方式进行的,正是因为冷战是以西方作为赢家而结束的,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今天,没有人担心发生一场世界大战,或独裁者会全面胜利,或人类文明本身行将结束这样的前景。但在冷战开始时,人们却没有这种乐观的态度,也就是说,他们当时非常担心发生一场新的世界大战、非常担心独裁者当道,以及非常担心人类文明的终结。尽管冷战中有很多危险、屠杀、离经叛道和道义上的妥协,冷战就像美国内战一样,是一场必要的对抗,这一场对抗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一些根本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去惋惜冷战已成为历史,但是,考虑到如果西方没有与苏联冷战,而导致后来世界出现了另外一种结局的话,我们也就没有道理来抱怨冷战的发生。 冷战是一场在很长的时间内,在不同的地点,在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展开的对抗。任何将冷战的历史仅仅归结于大国的作用或仅仅归结于有影响力的领导人的作用的做法,都不能如实地反映冷战,任何用单一的叙述方式概括冷战的做法,只会造成混乱和误解。因此,我决定每一章侧重一个主题,这样做可能会产生时空上的重复,但我可以不受地展开讨论,从讨论大趋势到深入刻画具体事件,然后再回到大趋势。冷战是如何结束的事实影响了我的写作视角,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视角来写冷战史。 最后,我要感谢那些激发我的灵感、帮助我进行研究以及耐心等待我的书问世的人。这些人当然包括我的学生,他们对冷战所表现出的持续不断的兴趣也延续了我对冷战持续不断的兴趣。我要感谢安德鲁?惠利,我相信未来的学生也会感谢他,一是因为是他建议我在写这本书时,用简明的文字叙述更多的冷战年代;二是因为他还帮助我的几个学生出版了他们的著作。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纽黑文 序言 前瞻 1946年,一个叫艾瑞克?布莱尔(Eric Blair)的43岁英国人,在地球的边缘租了一个房子,他准备在这个房子里度过余生。这个房子位于苏格兰一个叫朱拉(Jura)的小岛的北端,坐落在一条土路的尽头,既不通汽车,也没有电话,更没有电。往南走25英里才能到离这个房子最近的商店,那也是这个小岛上专享的商店。布莱尔选这么遥远的地方居住是有道理的:他因为最近丧妻而伤心低沉,又身患结核而开始咯血;他的国家由于军事胜利的代价巨大而摇摇欲坠,而且军事胜利既没有带来安全,也没有带来繁荣,更没有让人们感到自由的生活方式能够延续不断。欧洲正在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整个世界似乎也要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由于原子弹可能被使用,任何一场新的战争都将导致世界末日的来临。最后,他必须完成一部小说的写作。 小说的书名是《1984》(1984),这个书名是他完成小说的那年——1948年的后两位数字颠倒而成。小说于1949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作者署名是布莱尔的笔名乔治?奥威尔。《纽约时报》评论说,有关这部小说的书评“大多是充满钦佩”,但是,“在赞扬声中也夹杂着恐怖的惊呼”。这样的评论是不奇怪的,因为《1984》再现了35年前的世界,当时极权主义到处横行,个人精神被抹杀,法律、伦理、创造力、开诚布公、对历史的诚实都被抹杀,甚至爱都不被容许,除非你不得不爱那个像斯大林的独裁者——“老大哥”和他的对手们,他们统治着一个永远处于战争状态的世界。“如果你想要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奥威尔笔下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一边受着又一轮无情的严刑拷打,一边被告知“你就想象一个皮靴永远地踩在一个人脸上”。 1950年初,奥威尔英年早逝,他死在伦敦一家医院内,而不是他住的那个小岛上。他在临死之前得知,他的小说让第一批读者既感动又惊吓。在那以后,无数的读者以同样的方式,对《1984》做出反应:在二战以后的年代中,《1984》对未来世界的图景进行了最震撼人心的描绘。因此,当现实世界的1984年来临时,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将现实世界的1984年和奥威尔所想象的那个1984年进行比较。结果是,这个世界还没有接近被极权主义统治,但是独裁者控制着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世界上有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而不是奥威尔预见的三个超级大国,美苏之间的战争危险,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那个看上去永无止境的冲突,即冷战,没有表现出任何一丝结束的迹象,奥威尔还活着时,冷战刚刚开始。 1984年1月16日晚上,美国总统里根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奥威尔过去做电影评论人时认识里根,因为里根曾经是电影演员。里根此时的形象是一个坚定的冷战斗士,但在电视演说中,他却为世界的未来描绘了一幅不同的图景: 请大家和我一块假设一下:如果在同一个等待室或因为大雨或风暴躲在同一个避雨处,有一个叫伊凡的男人和一个叫安娅的女人遇到一个叫杰米的男子和一个叫赛莉的女人,语言不同并不能阻止他们互相认识,在这种环境中,他们会去考虑对方政府的不同吗?还是他们会去谈各自的孩子和他们是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他们甚至会决定在不久的一个晚上一块吃晚饭。他们将向世人表明,老百姓不发动战争。 里根的讲话令人意外地但婉转地向世界建议:人类应该抛弃皮靴、独裁者和战争机器。就是在奥威尔所描绘的1984年,里根的讲话引起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实现了人们抛弃军靴、独裁者和战争机器的愿望。就在里根演讲以后的一年中,一个极权主义的坚定反对者在苏联掌权。六年以后,苏联对半个欧洲的控制崩溃了,几年以后,苏联本身也不复存在了,正是这个国家促使奥威尔当年对未来世界做出那样悲观的预测。 苏联对东欧控制的终结和苏联自身的解体,并不是因为里根发表了一个演讲或奥威尔写了一本书。本书以对未来的预测为开端,因为对未来的预测揭示希望和恐惧,而历史则决定是希望,还是恐惧,最终获胜。
书籍介绍
《冷战》,最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虚构作品,让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世界在毁灭边缘时的情形。
这是你看过所有间谍恐怖小说的真相: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当时的领导者们,从斯大林到毛泽东,从里根到戈尔巴乔夫,心里都做何打算;情报人员如何密谋,以及东德度假者如何促进了柏林墙的倒塌。这是一个关于危机谈话、借口、暴君和权力争斗——以及普通人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面对新的读者、使用新的材料重述了冷战时期的历史……惊人的原创作品。 ——安妮•阿普尔鲍姆(Anne Applebaum)(普利策奖得主,《古拉格》作者)
对冷战全面而睿智的调查。即使像我这样不完全认同他的所有判断的人也能从他的研究和调查中获益颇多。——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冷战史学泰斗用这本书总结了冷战。一部精彩的历史作品,引人入胜的权威之作。——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Lt.-General Brent Scowcroft)(陆军中将,1989—1993年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危险和政治在每一页朝你扑面而来。——彼得•亨尼西(Peter Hennessy)
扣人心弦!——莱恩•戴顿(Len Deighton)
“一流……重大事件的大集合”——英国《星期日独立报》
“扣人心弦且清晰易懂……令人振奋的一本书”——伦敦《标准晚报》
“才华横溢”——英国《独立报》
“生动、值得阅读的一段历史”——英国《泰晤士报》
“令人信服……加迪斯谨慎的为这一代人描绘了冷战”——英国《观察家报》
“关于那些几乎将超级大国带向战争的政治内容和事件的大师级调查……由一位大师级历史学家撰写……一流”——《英国广播电视公司历史杂志》
“伟大的冷战历史专家”——《文学评论》
“美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的精妙、值得一读的研究内容”——《每日论坛报》
“新鲜、令人钦佩的概括性故事……加迪斯对材料的高度熟悉,用他娴熟的风格和视角来讲述那段历史让他的新作赏心悦目”——《经济学人》
“简洁明了地论证的报告……富有激情的叙述,内容清晰明了,这是对本书内容的最理想的介绍”——《苏格兰人报》
“近二十年来我读到的最雅致的非科幻书籍……令人着迷”——The Tablet
“着眼世界、极具风格,但是语言平实直接,内容简单同时解除了疑惑,但有深度而且睿智,它描述了复杂历史事件最扼要的内容,关于历史争端的新的观点,还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威廉•塔博曼(普利策奖得主,《戈尔巴乔夫》作者)
“针对复杂冷战战略的大师级指导”——英国《每日电讯报》
精彩短评:
作者:印奥采 发布时间:2017-05-22 18:09:25
美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民主及共和党中央党校教授力作。
作者:门柱 发布时间:2018-04-30 19:35:34
1945-1991 大时代的梳理,一口气读完。但今时看去,我怀疑这只是“冷战”这个大故事的第一乐章,经过了25年的空窗,今天冷战的第二部正在开启。核威胁、专制抬头、意识形态对抗、超级大国,第一部里的大元素都在,而主角的设定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共产主义阵营蜕变为国家资本主义阵营,裂变为两个超级大国;民主阵营在资本主义的几次失败后被民族主义者裹挟;统一后的德国在一位女性的率领下艰难支撑着欧洲共同体;人民沉浸于大众媒体与社交网络中不再自拔,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度是历史上的最低点。故事还没完
作者:nothing传叔 发布时间:2017-02-09 20:07:41
平装版只得2星,裸脊、软封套、再生纸,最讨厌的东西集合在一起,内容又是比概论还要概论,简称:概概。用最讨厌的事后诸葛亮的口吻,天真地问道:为什么是西方世界最终赢得了胜利???沈志华懒得理会,并扔过去一吨前苏档案。。。
作者:沉睡的青春 发布时间:2017-02-08 10:16:35
这算得上是一部很漂亮的作品,叙事维度和观点都非常凝练且清晰,作为初步了解冷战史的普及性读物很适合,翻译也很赞。缺点是倾向性还有些明显,对很多大国领导人尤其是毛的评价略失偏颇,不过这样的书能够上架,也说明环境越来越开放了。
作者:布鲁斯 发布时间:2013-01-14 19:04:25
把初试用过的书标一下,列个豆列好了= =
作者:Aloysius 发布时间:2019-02-19 23:55:19
加迪斯倾向和立场太强烈了,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的对抗不免让人觉得都是些陈词滥调,还是文安立的书读来舒服
深度书评: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斜杠青年的秘密武器,副业的思维方式
作者:文思语 发布时间:2021-02-15 08:10:30
怀旧学生时代《飞碟探索30年》
作者:抚顺读书人 发布时间:2011-09-22 07:35:50
手里拿着《飞碟探索30年》这本书,感觉沉甸甸的,装帧设计远非当年可比。尤其是打开书,扉页上面的那些红色边框的老杂志封面,一下就把我拉回到了童年。
年不看《飞碟探索》了,可是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就会想起学生时代。还是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看到过《飞碟探索》杂志,不过那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不知道被多少人翻阅过的旧杂志。后来上了中学,在学校门口有一个小书亭,书亭里面就有《飞碟探索》,定价只有几角钱。每个月《飞碟探索》都会让我们期盼,可是等书到了,却又在琢磨怎么才能够说服大人拿出这笔钱。等到书买到了手里,心里马上乐开了花,在男同学们的面前,好像一下子长高了很多。
那是我的初中时最开始购买的杂志,后来还买过《集邮》和《奥秘》。不过《飞碟探索》的地位还是最高的。喜欢《飞碟》是从封面开始的,那个年代是一个视觉匮乏的年代。能够看到一幅好图,真的是一种震撼。到现在还能够清晰的记得八十年代飞碟杂志的封面。在孔夫子网上看到老飞碟的封面,马上就能想起各种细节来。当年曾经多少次贪婪的观察那些图片啊!印象最深的就是1988年第一期封面上的那座高高的蜂巢一样的大楼,没想到现在的迪拜塔,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那种现实。
那时候我和好朋友经常进行争论,争论最多的就是有还是没有外星人。我们的依据最多的就是《飞碟探索》,那时候飞碟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有无上的权威。远比现在的百度更可靠。因为《飞碟探索》杂志都在我家,所以无论我选择哪种观点,最后他都辩论不过我。其实辩论中最重要的是证据,当你的证据足够多,你只要选择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那部分,就可以胜利。
没想到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人到中年,《飞碟探索》也迎来了三十岁的生日,好多好多年没看过这本杂志了,但是它留在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
书的前面还有两个加长页,里面图片和内容的丰富远非当年可比。各种目击者和图片中总结出来的各种飞碟外形,还有历史上最著名的飞碟事件,都能够看出《飞碟探索》为了这本书的确下了大功夫。里面的内容和图片同样精彩。三十年来这份杂志竟然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活了下来,而且成长起来,真的非常不容易,想一想当年很多杂志现在早已灰飞烟灭,或者改换门庭,一个偏远甘肃的科普杂志能够坚持下来真的,凝聚了编辑部的很多心血和汗水。作为《飞碟探索》杂志三十岁生日的贺礼,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作为一个老《飞碟》爱好者,这也是一份青春的记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无广告(638+)
- 图文清晰(515+)
- 排版满分(438+)
- 体验好(329+)
- 强烈推荐(627+)
- 五星好评(417+)
下载评价
- 网友 居***南: ( 2024-12-23 19:12:3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陈***秋: ( 2025-01-02 13:39:0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仰***兰: ( 2024-12-12 00:06:1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宫***凡: ( 2024-12-19 20:21:36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索***宸: ( 2025-01-02 21:52:37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戈***玉: ( 2024-12-15 13:41:51 )
特别棒
- 网友 龚***湄: ( 2024-12-28 22:17:13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沈***松: ( 2024-12-28 05:22:57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濮***彤: ( 2024-12-11 11:40:55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冯***卉: ( 2024-12-23 07:01:37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晏***媛: ( 2025-01-01 02:26:16 )
够人性化!
- 网友 益***琴: ( 2024-12-14 20:16:53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屠***好: ( 2024-12-19 13:38:41 )
还行吧。
- 网友 薛***玉: ( 2024-12-16 03:47:3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孔***旋: ( 2024-12-15 02:43:45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Fourth Edition: A Practitioner'S Guide 9780470635605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2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房地产事务案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每天半小时读懂道德经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 姚昆仑 中国地图出版社 978750318685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我的手作轻食便当3 (荣获日本料理食谱大奖!精选百万粉丝人气菜谱!)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9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全国通用一级消防工程师19新大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正版全新】 汉民族与荆楚文化研究:汉民族学会2012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段超,张昌东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787516143230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萌宠小恶魔 职场幽默四格漫画图像小说欧美漫画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乌龙院大长篇系列前传8 敖幼祥 编绘 新世纪出版社【无忧售后 正版图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