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会话百宝袋:英文说得出,用得上!(附MP3光盘1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生活会话百宝袋:英文说得出,用得上!(附MP3光盘1张)精美图片
》生活会话百宝袋:英文说得出,用得上!(附MP3光盘1张)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生活会话百宝袋:英文说得出,用得上!(附MP3光盘1张)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372930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6.3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3:45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读一点书长见识 发布时间:2022-12-13 17:32:06

    心理咨询师,因为工作的特殊,可以看到人世间的千姿百态,而在这些他们所看到的人生故事里,有非常多其实是有共性的,可能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生。所以,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我们都并不孤单,我们都可以从别人的生活教训里得到更多对于生活的认知,从别人人生改变的经验里得到收益,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一本由壹心理编著的书籍《当我们走进心理咨询室》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让我们感受着心理学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改变,让我们通过心理咨询师做出努力后收到的成效,给我们自己的人生以指导。

  • 作者:后浪 发布时间:2018-02-09 16:31:01

    《万物文明》和《万物创世上》的限量版珍藏套装礼盒!

  • 作者:大罗 发布时间:2021-07-29 15:18:04

    从东京奥运图标到北京奥运图标

  • 作者:一把一个仙人掌 发布时间:2022-03-18 11:20:47

    我也有今天

  • 作者:中国心 发布时间:2021-01-16 10:35:57

    早期的仪式表征着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的节奏,是诗歌艺术产生与演变的沃土。礼俗仪式展演性的诗学特征,仪式主体在心理层面与美感的契合,仪式诵辞体现着礼俗仪式自身的诗学意义。巫术、祭祀、礼乐这些仪式类型的演变以及其中所含的圣、俗转化,对早期诗歌的文体形态、功用,内容表达等产生深刻影响。仪式的展演还使得早期诗歌具有诗乐舞一体,诗“志”合一,诗颂同形,诗史同体等特征。礼俗与诗歌发展的历时维度:早期自然、英雄崇拜仪式催生出祝辞与颂歌为诗歌最初形态,社祭仪式使禹贡与诗歌的关系得到重估;殷商祭祖礼制制度化与商颂、大濩,占卜仪式中表谱刻辞与民族史诗最初形态;西周的籍田、宴饮礼等与相关诗歌;春秋礼俗互动与鲁颂仪式乐歌形态主题的转变,风诗的恋歌狂欢化;战国礼俗立体化融合与离骚等作品体现出的仪式歌诗向抒情诵歌的转变。

  • 作者:财小鲸的书屋 发布时间:2024-01-03 15:13:24

    这本书真的太美了,不仅知识丰富,而且有那么多珍贵彩图


深度书评:

  • 最悲观的猜想:真相并非二选一,死亡也无法逃脱克莱因壶

    作者:东城区夏洛克 发布时间:2021-04-26 16:24:11

    真亦真,假亦真。生亦死,死亦生。

    虽然宣传语说的是超前《盗梦空间》二十年,但本书的构想还是和盗梦很不同。《盗梦空间》的梦境是层层递进式的,像剥洋葱一样。但是本书是扭曲式的,像用两个镜子互相映照,没办法说清到底是谁反映了谁。另外,《克莱因壶》和庄周梦蝶也略有不同,虽然二者都可以推导出虚实难辨的相似结论,但庄周更多的是从哲学思想层面上讨论这一问题,冈岛二人若是从“克莱因壶”这个至少在四维空间才能存在的物体得到启发,则是从另一维度讨论内外的界限问题了。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如果顺着情节走,感觉就像走在莫比乌斯环上的蚂蚁,总会陷入某种鬼打墙似的困境里。所以我试着从书外寻找线索,最大的线索即是书名——“

    克莱因壶

    ”。

    克莱因壶是什么呢?

    (以下内容引自网页)

    克莱因瓶,在

    数学

    领域中是指一种无

    定向

    性的平面,比如

    二维

    平面,就没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克莱因瓶在

    拓扑学

    中是一个不可定向的

    拓扑空间

    。克莱因瓶最初由德国几何学大家菲立克斯·克莱因 (Felix Klein) 提出。

    著名

    数学家

    菲立克斯·克莱因在1882年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瓶子”。

    克莱因瓶的结构可表述为:一个瓶子底部有一个洞,现在延长瓶子的颈部,并且扭曲地进入

    瓶子

    内部,然后和底部的洞相连接。和我们平时用来喝水的杯子不一样,这个物体没有“

    ”,它的

    表面

    不会终结。它和球面不同 ,一只苍蝇可以从瓶子的内部直接飞到外部而不用穿过表面,即它没有

    内外

    之分。

    克莱因瓶是一个不可定向的二维紧流形,而

    球面

    轮胎面

    是可定向的二维紧流形。如果观察克莱因瓶,有一点似乎令人困惑--克莱因瓶的瓶颈和瓶身是相交的,换句话说,瓶颈上的某些点和瓶壁上的某些点占据了

    三维

    空间

    中的同一个位置。

    在二维看似穿过自身的绳子

    我们可以把克莱因瓶放在四维空间中理解:克莱因瓶是一个在

    四维空间

    中才可能真正表现出来的曲面。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它表现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我们只好将就点,把它表现得似乎是自己和自己相交一样。克莱因瓶的瓶颈是穿过了第四维度再和瓶底圈连起来的,并不穿过瓶壁。用扭结来打比方,如果把它看作平面上的曲线的话,那么它似乎自身相交,再一看似乎又断成了三截。但其实很容易明白,这个图形其实是三维空间中的曲线。它并不和自己相交,而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在平面上一条曲线自然做不到这样,但是如果有第三维的话,它就可以穿过第三维来避开和自己相交。只是因为我们要把它画在二维平面上时,只好将就一点,把它画成相交或者断裂了的样子。克莱因瓶也一样,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处于四维空间中的曲面。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中,即使是最高明的

    能工巧匠

    ,也不得不把它做成自身相交的模样;就好像最高明的画家,在纸上画扭结的时候也不得不把它们画成自身相交的模样。有趣的是,如果把克莱因瓶沿着它的对称线切下去,竟会得到两个

    莫比乌斯环

    如果

    莫比乌斯

    带能够完美的

    展现

    一个“二维空间中一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的话,克莱因瓶只能作为展现一个“三维空间中二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的参考。因为在制作莫比乌斯带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纸带进行180°翻转再首尾相连,这就是一个三维空间下的操作。理想的“三维空间中二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应该是在二维面中,朝任意方向前进都可以回到原点的模型,而克莱因瓶虽然在二维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无限前进。但是只有在两个特定的方向上才会回到原点,并且只有在其中一个方向上,回到原点之前会经过一个“逆向原点”,真正理想的“三维空间中二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也应该是在二维面上朝任何方向前进,都会先经过一次“逆向原点”,再回到原点。而制作这个模型,则需要在四维空间上对三维模型进行扭曲。数学中有一个重要分支叫“

    拓扑学

    ”,主要是研究几何图形连续改变形状时的一些特征和规律的,克莱因瓶和莫比乌斯带变成了拓扑学中最有趣的问题之一。

    因此,假如全书的故事都发生一个克莱因壶中,种种问题似乎就有解了。

    第一,开头的逃亡也好,结尾的自杀也罢,其实纠结于何时进入虚拟世界的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一旦进入克莱因壶,起点就会消失再也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得到。当上杉章彦察觉到不对劲时,世界的扭曲和崩塌早就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可能是从第一秒开始,也可能是从最后一秒开始,也可能是中间的任何一秒。

    那么,从哪里开始下笔好呢?就让我从试作品开始谈起吧。

    这里用到了“开始”一词,但是这真的是真正的开始吗?在正常的三维空间中,时间是线性的,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将来。但在四维空间中也是如此吗?当三维空间如莫比乌斯环一样扭曲成克莱因瓶,时空非线性发展,是否可以理解成将来也可以是因,现在也可以是果?

    第二,一旦入壶,虚拟和真实永远无法被清晰地区分,书中各种真真假假正过来想反过来想都对。例如上杉章彦捡到了梨纱的耳环,后来发现耳环莫名消失又莫名出现。这样对细小物件的描写让人很容易想到《盗梦空间》中旋转的陀螺,只要陀螺停下就证明回到了现实世界。但是梦境是以现实为参照物的,将陀螺必定会停下的世界定义为真实的现实世界,陀螺无法停下的世界则以此为参照定义为虚假的梦境中的世界。然而克莱因壶中的一切都没有参照物。上杉认为虚拟世界无法模拟出所有细节的全貌,所以捡到耳环应该是现实中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不可以反过来想呢?捡到耳环只是虚拟世界扭曲之后的加工,真实世界才是没有耳环。

    正如最后一章所写:

    这里是哪一侧? 我再度打量镜子。 “不管是在哪一侧,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我试着出声说话。既然缺少证明的手段,那么继续思考本身也就毫无意义了,反正答案非此即彼。不是壶内,就是壶外。

    镜子,映出了我的身影。 然而,入们为什么能断言自己在镜外、映出的影像在镜内呢?谁也无法直接看见自己的眼晴。想知道自己的瞳孔颜色,就只能窥视镜子。既然如此,或许双瞳仅存在于镜中,不是吗? 现在想想,与“克莱因壶”扯上关系的最初一瞬间,我就已经被吸进壶里了。一定是的。正如拿起镜子时,双瞳会被摄入镜中世界一样。一旦被吞入,就绝无可能爬出去。

    一般而言谜题是起点,答案是终点,但克莱因壶中二者互为对方的谜题和答案。同理虚拟应该是对真实的映照,但在克莱因壶中二者却互为映照无法被区分。换句话说,只有当谜题没有答案,虚拟与真实没有界限才是克莱因壶的本质。

    第三,作为三维生物的人类看到四维空间的克莱因壶的瓶身和瓶颈必定有相交之处,然而并非如此。

    (以下内容引自网页)

    生物看待事物一般是从自己生活的维度去观察,如蚂蚁的视觉看到的世界是二维度的,而三维度生物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张张重叠的平面组成,就好像每个平面都相交在一起,是互相结合的,可是一旦跳过蚂蚁的思维,从三维度的世界来看三维度的生命,发现蚂蚁眼中重叠部分并不是重叠了,而且成为了三维空间的高,呈现立体的形状,因此当我们人类用三维空间的眼光去观察四维空间的物质,也很有可能出现跟蚂蚁一样的错觉,以为物质之间是有交叉。

    克莱因瓶是内外相连,如瓶子中假如有一种蜜蜂,那么蜜蜂就可以跟随着瓶子的管道,从瓶子的底部往上飞,飞到瓶颈,之后接着飞到瓶子的瓶口,然后就可以飞到外面去,这个过程中,蜜蜂一直都没有穿过任何平面,而是跟随着瓶子的表面飞行。不过克莱因瓶在三维世界的人类看来,就好像是瓶颈穿过瓶身表面,然后直接与瓶口相通,这就是人类看待四维物质的视角。不过在四维世界中,克莱因瓶的颈部并不是穿过瓶身的表面与瓶底相通,而是绕过瓶身直达底部的瓶口,其实这个瓶口并不是在三维中,而是在第四维时间中,瓶口通过第四维时间与瓶底相连,使得整个克莱因瓶可以从瓶底一直延伸到瓶口,中间没有任何的立体物质交叉 。

    人类作为三维生物看到的四维克莱因瓶就是出现各种事物错觉 。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上杉和七美的表述对不上号了。

    “等一下。不太对劲啊,总觉得我俩的话完全对不上。我们从头开始说。我去了二子,你也去了二子,但我俩却没遇上。这也太奇怪了,完全搞不懂啊。我坐箱型车去了研究所,你却说箱型车没开出来。你给我从头开始好好说,我也会从头说起。”

    “从开始的地方开始,在结束的地方结束,对吧?”

    “对。”

    七美喝光咖啡,抬头看着我。

    在三维的空间里,两个人在同一时间去了同一地点肯定会相遇,但在四维空间的克莱因壶中却并非如此。打个比方,假如两人都在下午两点半约在某公园见面,一般人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两人的活动轨迹无法相交的,就像无法理解克莱因瓶的瓶颈和瓶身为什么不会相交一样。因此,两人的活动轨迹都是真的,对不上号只是四维在三维的投射导致的错觉而已。

    第四,关于上杉是死是活的问题,甚至我觉得只要死过一次,生死就成为永远并存的关系。不同于波函数坍塌后无数可能性的归一,死亡也无法逃脱克莱因壶。如果在壶内死了,他就在壶外活着。如果在壶外死了,他就在壶内活着。他哪怕再在生的那个空间内死一次,就再套娃一次,颠倒一次生死。再死无数次也是这样。

    这样想来,结尾其实不算开放式结局。因为循环本就没有结局,所以没有结局就是结局。

    ps.台版我打了五星,这个版本的《解说》真是自作聪明、狗尾续貂。五星打给原作。

  • 达尔文的启示

    作者:venokerlin 发布时间:2010-11-10 23:19:14

    昨天晚上和导师会面,他要我将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再斟酌一下。

    回来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以前曾经看过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其实就是很好的文献综述。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不是闭门造车,一定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换句话说,当你着手进行一项研究的时候,需要回顾一下以往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是让自己清楚,以往的研究已经进展到了什么地步,另一方面也是让读者清楚,自己的研究和以往的研究相比,创新的地方是什么。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一部分,即“本书第一版刊行前,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也就是他的文献综述部分,我看了有好几遍了。有了这一部分,才让我感到《物种起源》是一部完整的科学著作;也只有看了这一部分,我才对达尔文的伟大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

    如果没有读过《物种起源》,而仅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有所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一直以为,在达尔文之前,没有人认为物种是进化的,也没有人提出过自然选择,更没有人提出过环境的变化与物种进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达尔文之前,有许多人都提出过上面这些问题,只是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是不便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换句话说,达尔文的发现以及理论并不是完全凭空的。他列举了很多对这一问题有所认识的学者,并概括了他们的观点。他在“发展史略”中提到的有亚里士多德、布丰、拉马克、圣提雷尔、H. C. 韦尔斯博士、赫伯特牧师、葛兰特教授、帕特里克·马修、冯巴哈、拉菲奈斯鸠、雷尔德曼教授、《创造的痕迹》的匿名作者、M. J. 得马留斯·达罗、欧文教授、小圣提雷尔、弗瑞克博士、赫伯特·斯潘塞、M. 诺丁、凯萨林伯爵、沙福赫生博士、M. 勒考克、巴登·鲍惠尔牧师、华莱士、冯贝尔、赫胥黎教授、胡克博士。

    上述学者的文献的列举,达尔文是按照文献发表的世间顺序的。从1801年拉马克的文献开始(达尔文首推布丰,但是他认为他的见解在不同时期变动很大,也没有讨论到物种变异的原因和途径,因而没有详述),一直到1859年12月胡克博士的为止。正如达尔文自己所说,这些文献至少都表明,这些“少数”的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可见,物种是变化的,并非达尔文首先发现,或至少不是达尔文首先发表的(达尔文并没有在著作完成后就立即发表)。

    我注意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拉马克。他也提出了物种可变的观点,但是与达尔文不同的是,拉马克认为物种变异的途径“更重要的归因于使用和不使用、即习性的作用”。这就是著名的拉马克所谓的“用进退费论”。达尔文在“发展史略”中也提到了拉马克的观点。在当时,物种变化虽然不是共识,但是,先见的少数博物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现象。然而,究竟用什么理论去解释这一现象。而拉马克也有其自己的理论。然而,达尔文的研究正是要挑战这一理论,换句话说,对于同一问题,他要做出不同的解释。达尔文对拉马克的理论不无批评之意:他“似乎把自然界中的一切美妙适应都归因于使用和不使用的作用;——例如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伸颈取食树叶所致。但同时他还相信‘向前发展’(progressive development)的法则。”同时达尔文还提出了拉马克的理论在解释上的薄弱之处:“既然一切生物都是向前发展的,那么为了解释今日简单生物的存在,他乃主张这些类型都是现在自然发生的。”

    另一位是H. C. 韦尔斯博士。1813年,韦尔斯博士在皇家学会宣读了题为《一位白种妇女的局部皮肤类似一个黑人皮肤的报告》。当指出黑人和黑白混血种对某些热带疾病具有免疫力之后,韦尔斯博士提出,第一,一切动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变异的倾向;第二,农学家们利用选择来改进他们的家养动物。他接着说道:“人工选择所曾完成的,自然也可以同样有效地做到,以形成人类的一些变种,适应于它们所居住的地方,只不过自然选择比人工选择来得徐缓而已。最初散住在非洲中部的少数居民中,可能发生一些偶然的人类变种,其中有的人比其他人更适于抗拒当地的疾病。结果,这个种族的繁衍增多,而其他种族则将衰减;这不仅由于他们无力抗拒疾病的打击,同时也由于他们无力同较为强壮的邻族进行竞争。如上所述,我认为这个强壮种族的肤色当然是黑的。但是,形成这些变种的同一倾向仍然存在,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愈来愈黑的种族出现了:既然最黑的种族最能适应当地的气候,那么最黑的种族在其发源地,即使不是唯一的种族,最终也会变成最占优势的种族。”然后他又把同样的观点引申到居住在气候较冷的白种人。事实上,韦尔斯博士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了,他的理论的确已经很接近进化论了。他至少提出了变异——自然选择——积累,这一进化的途径。韦尔斯博士的研究,对达尔文十分有帮助,因为他非常感谢来自美国的罗利先生通过布雷斯先生使他注意到韦尔斯博士著作中的这一论述。虽然韦尔斯博士“明确地认识了自然选择原理,这是最早对自然选择的认识”,但是,达尔文在评价韦尔斯博士的研究时也表示“他仅把这一原理应用于人种,而且只局限于某些性状”。

    达尔文在综述了“发展史略”之后,在“绪论”中写道:“博物学者们接连不断地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诸于外界条件,如气候、食物等。从某一狭义来说,正如后面即将讨论到的,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譬如说,要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脚、尾、喙,如此令人赞叹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也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则是十分荒谬的。在檞寄生的场合下,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营养,它的种籽必须由某几种鸟传播,而且它是雌雄异花,绝对需要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才能完成异花授粉,那么,要用外界条件、习性、或植物本身的意志的作用,来说明这种寄生生物的构造以及它和几种不同生物的关系,也同样是十分荒谬的。”在这里,达尔文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以往的理论的不足。他很坚定地指出,仅仅将变异唯一可能的原因归诸于外界条件是荒谬的。因为,“外界条件”已经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现象。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达尔文之前,出现了许多博物学者关于生物物种在变异的观点,达尔文的确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开创性研究。简单说,由于达尔文收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在进化中提出了繁殖过剩和生存竞争的观点。也许,物种会变异只是摧毁了造物的上帝,但是,生存竞争这一理论却险些摧毁了人类。这便是达尔文理论的力量所在。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研究范例。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只是囿于专业,我们不知道而已。我相信,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是如此的。只有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且发现现有的理论在解释上的局限,才能够发现问题。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说是研究的开始。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小说多(389+)
  • 图书多(83+)
  • 排版满分(402+)
  • 在线转格式(233+)
  • 愉快的找书体验(160+)
  • 一般般(544+)
  • 内容齐全(263+)
  • 格式多(443+)
  • 藏书馆(494+)
  • 全格式(186+)

下载评价

  • 网友 焦***山: ( 2024-12-18 08:10:24 )

    不错。。。。。

  • 网友 寇***音: ( 2024-12-27 22:04:37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仰***兰: ( 2024-12-14 10:28:05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宓***莉: ( 2024-12-17 10:03:25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方***旋: ( 2024-12-12 16:27:5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邱***洋: ( 2025-01-06 16:59:39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通***蕊: ( 2024-12-29 05:41:48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冷***洁: ( 2024-12-10 18:24:05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印***文: ( 2024-12-31 08:50:24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寿***芳: ( 2024-12-26 08:10:35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常***翠: ( 2024-12-27 09:04:4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陈***秋: ( 2024-12-11 06:32:5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石***烟: ( 2024-12-19 18:55:5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20 00:45:47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潘***丽: ( 2024-12-29 10:57:53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晏***媛: ( 2024-12-11 03:53:54 )

    够人性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