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家型法官司法意见精粹:侵权赔偿卷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全国专家型法官司法意见精粹:侵权赔偿卷 全国专家型法官司法意见精粹:侵权赔偿卷精美图片](https://qnmob3.doubanio.com/f/frodo/b9c30c34e0a0c4697919a65783703492eaf8b674/pics/subject/book_normal.png?imageView2/2/q/80/w/200/h/300/format/jpg/sharpen/1)
全国专家型法官司法意见精粹:侵权赔偿卷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呆萌的我 发布时间:2023-03-25 10:46:46
一家之言为什么要用“只有…才能…”的句式
作者:奇诺 发布时间:2018-01-01 19:50:59
《百年孤独》已经很累了
它只想讲一个关于马孔多百年来的家族故事
哪怕你们读完之后只是觉得神奇好玩
而不是凡是看到讲一个家族+神奇元素的故事就称作媲美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大作。
作者:图图 发布时间:2023-01-27 11:21:15
这本书好像不是我的……
作者:大小姐 发布时间:2009-08-20 20:09:47
书小,字大,行距大,字距大。
作者:小航 发布时间:2016-09-13 17:11:59
超好玩!开脑洞的一本“非书”
作者:赵三藏 发布时间:2021-02-11 17:13:10
观音上师表示,目前许多灵性书籍都非善灵所著。
请参考灵性书籍的黑白名单:https://mp.weixin.qq.com/s/dPOg79WYRW-2RYi1liP2fA
择书、报灵性课程之前的避坑必看视频,揭发各种灵修法门的乱象(包括阿卡西、高我、指导灵、灵气、动物沟通等等):https://www.theloveofkuanyin.com/doubleeggs/
一切星座、命理、塔罗、灵摆等都不建议接触:https://mp.weixin.qq.com/s/XDLPPFfN_XEOPdL4Xp9SKQ
我无法保证我说的是对的,请看过链接内容后用你的理性来判断♥
深度书评:
能指的游戏
作者:无敌潇洒 发布时间:2024-02-09 11:53:55
上学期某系列培训中接触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发现有一门学科叫符号学,这些学科与进化心理学,与文学,与一些实践如解梦绘画沙盘解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就知道世间万物都有联系(马克思哈哈),但是没想到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居然如此迷人,这些交叉点就像是一些曲折的小径,路过的时候,你总想去看上一看,但这也意味着深入变得困难,至少是一件非常花费时间与精力的事情。以下想到什么说什么
有一次培训老师讲拉康,没有PPT,纯脱稿,说实在的,那天我就对一些名词如大他者,圣状等等产生了兴趣。拉康告诉我们大他者是什么,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我们将他从无意识中拉出来仔细地看一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设想这样一个思想实验,事实上在影视剧中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这样一个情景:你在一个大澡堂洗澡,你和一位老者赤裸相见,商量了一下你俩决定互相搓背,于是你们无话不谈,后来,你突然发现这个老头是市委书记或者是某个学校的校长,然后在这个时候你突然觉得后怕,再见到他的时候,你会觉得不自在,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你会觉得后怕与不自在呢,这不就是符号界和想象界运作的结果吗?他所携带的符号打破了你与他原本的实在状态,让你进入了想象,而这种想象(多是无意识的),就带给你恐惧与敬畏了,同样的,你为什么会在人多的时候感觉焦虑呢?
另外,关于欲望这个东西,拉康让我们正视自己的欲望,欲望被拉康定义为请求减去需要剩余的无法言说之物,因为他无法言说,所以他无法被请求,也就是无法被符号化,比如简单的你肚子饿了,这是需要,然后你将其转化为符号请求:我要去吃龙虾。当你真正的吃龙虾到饱了的时候,你的需要被满足了,但是你仍然觉得缺少了一点东西,这种你说不出来的缺少就是欲望,欲望会引导你继续寻找能够满足欲望的东西,但是永远也无法被满足,于是永远在尝试在寻找。就像一个小时候缺少爱的人,他永远都在寻找爱,找到了一个又一个,但是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东西,直到一天,他回归神来,发现自己就是那个自己欲望的对象,于是他的索取就不再指向客体。
还有,拉康说要正视欲望,要分清楚到底这个欲望是主体(我)发出的,还是在欲望着他者的欲望呢,这里的他者可以是大他者,指带权威,如国家意志等等,也可以是具体的他者(大他者的原子)—某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公司,其意志是让员工努力奋斗,那我们的努力奋斗到底是为了我们的欲望,还是我们就是公司行使其欲望的工具呢,就如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到底是文化社会建构出来的欲望,还是我们本身的欲望呢,这是很难分清的,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同样的,我们穿衣打扮,到底是自己的欲望,还是在社会以及他人凝视之下被建构出来的呢
关于身体形象与身体图式这个点,我也觉得很有趣。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想象出来的,后者是实在的生来就有的(可以理解为一种本能的对于身体的控制,主要为生存服务),而身体形象是在他者的引导之下建立的一种想象,书中的一个例子,我就很喜欢:一个一米八五的大汉,身体形象还停留在母亲的视角上,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矮小的孩子,因此便懦弱,需要保护。别人如何看你,如何用语言描述你,这种他者的符号系统尽管夹带私货,却无法避免地被我们纳入自我形象之中,一个从小被夸乖巧的孩子,他真的很乖巧吗,还是只是为了维持形象而做的努力呢
符号学里有一句话:意义在场的时候不需要符号,符号总是具有指代性,指带不在场之物。当他说出:我爱你 的时候。这三个字的意义实际上是在飞奔赶来的路上,这就是语言的延异现象。符号学里,我爱你,这个词的发出的声音,以及它的表现形式如中文我爱你,英文I LOVE You ,是符号的能指,而它的意义是所指,这里的所指在每个人那里都不一样,在某些人那里是物质给予,某些人那里是精神慰藉,然后呢,拉康提出了一个疑问,这里的所指可以被无限地追问下去,如,什么是物质给予,什么是物质?既然无限被追问,总是在延异的现象中,那么能指—我爱你,就处与能指链条中的一环,我爱你—物质—财富—金钱—房子,而这个能指链是符号界的产物,最终指向大他者,也就是社会文化契约,规矩等等,这个链条就是我们的符号界结构,所以精神分析就是一种分析语言的学问。
最后想讲的是圣状,这个名字一听起来就很燃,神圣的症状,症状在拉康这里不是全消极的,它有功能性的一面,让我们的主体性得以保留,彰显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是要以区别于他者的特性而彰显的,因此症状宣告着我们与其他人的不同 ,而圣状,更进一步成为了我们维持人格结构稳定的一个节点,所以,享受我们的症状吧哈哈哈哈
我该怎样生活?
作者:potato 发布时间:2015-06-03 13:30:31
伦理学就是教人向善吗?基因自私吗?我们能从是推出应当,从实然推出应然吗?人文社会研究与科学研究区别何在?你想过生活的意义问题,或者说“我该怎样生活”吗?人怎么会知道却不做?科学能解释伦理学的困惑吗?理论能指导实践吗?德性能带来福报吗?善恶一定相对吗?你救人是因为你认为这样做合乎道德?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价值多元论或相对主义?
如果你曾经困惑于这类问题,或者对这类问题感兴趣,那么我由衷建议你读下陈嘉映先生这本书。当然,上面列出的只是我认为的一些较大问题。书中有意思的话题和讨论比比皆是。以个人的阅读感受,用心读完这本书,你会有很大收获。那么自然,我们首先会问:这是本什么书?
一、
初看书名,大家多半会认为这是本谈论人生感悟的随笔或者通俗哲学书。的确,陈嘉映的书不只一本被摆放在书店的随笔类书籍中,也不只一本被很多爱思考的普通读者捧读。但读过些陈嘉映著作的读者多半知道,这主要不是因为他讲的东西通常很通俗,而是他始终用比较易懂的方式来回答我们的困惑,来讲述深刻的道理。或者,我们可以说,他始终在真诚地思考,在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就本书而言,同样,这本书虽贴着我们的生活,问了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但这完全不是本幸福指南类的书,而是本名副其实的哲学书,或者说,是本讨论伦理学问题的学术书。
不过,不同于一般学术书“中规中矩的生硬文体”(《脚注趣史》),这本书延续陈嘉映一贯易懂的写作方式,用聊天一样的方式讲道理,用随笔那样的文字表达思想,罕用空洞、薄脊的概念,而且真正是语言凝练、文笔畅达,甚至时不时带上点反讽的幽默。所以初读完这本书,我的首先感受是跟着陈嘉映经历了一次精神探险,途中既看到了崇山险峰,又领略到平常看不到的旖旎风光,一路探幽索微,最后带着些许疲倦和收获,满意而归,珍藏一片美好回忆。这么来形容读一本一般的学术书,尤其是哲学书,可能会让人费解。但读过陈嘉映以往著作的人,我相信多少会有这种感触。我倒不主要是说陈嘉映写得易懂、文笔好,这当然非常重要、非常难得。我更想说的是,陈嘉映通过他的真诚思考,在思想可能的歧路口为我们立下警示牌,同时引领我们不断深入思想的开阔地带,在领会世界的同时,更深地领会自己。读他的学术书,我们有的是志意之乐。
二、
自然,这本书的特点是关涉伦理问题。看到伦理学书几个字,也许很多人又会没了阅读的兴致。伦理学,在不少人的理解中,多半是关于道德的理论。而且通常(尤指国内),有关伦理学的书无非就是提出某些道德发展的规律,罗列某些崇高的道德准则。这样的伦理学,不徒不增进我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更带来误解和偏见。但陈嘉映理解的伦理学也完全不是这样。上面简单罗列的几个问题就挺能说明问题。实际上,在他看来,哲学不提供理论,而就是穷理,是“系统地追索纷繁道理背后的更根本更普遍的道理”。因而,伦理学不提供所谓的道德理论,伦理学大致是对伦理规范进行反思、论证,或者说辨名析理。伦理学谈不上发现伦理规律或理论,它也不教人为善,其目的也不是塑造人们的道德观念。它的意义更多是,改变人们对伦理概念的流俗理解,使我们更明慧地实践。这种看法虽迥异于流俗之见,实契合很多大哲学家的一般看法。我个人对哲学和伦理学一度也抱持不切实际的幻想,但现在已经完全抛弃了那种想法,所以我非常赞同他的提法。
不过,这样来理解伦理学更多还只是形式上的,问题是,反思哪些伦理规范,辨析哪些伦理概念,阐明哪些生活道理?这就涉及了陈嘉映对伦理学实质内容的看法。此处不引详细论述,单只亮出观点:伦理学乃是在一般的社会背景下来探究道德善恶或者是说从道德善恶维度来探究社会生活。这首先就会涉及我们对人生、对生活意义等的看法。不难理解,良好生活当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论题。由于这也是书名,所以我们不妨就这个论题啰嗦几句。
初一看,良好生活的问题大概是很多人的困惑。但丁说:“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田德望译本)。和这时的但丁年纪相仿的我,现在多少也有类似但丁的困惑,困惑于今后的人生规划或者说生活道路。所以“何为良好生活”的问题,大概也是我的部分问题。但细体味良好生活的意思,显然既有生活幸福的意思,又有行为有德的意思。实际上,如陈嘉映说,这个词译自亚里士多德的eudaimonia,即人生之所向。中译也常译为幸福,但幸福的译法没有完全传达出亚里士多德原来的双重含义:日子过得好,行为良好。反之,良好生活一词中,我们倒是能琢磨到这两种意味,故而陈嘉映建议译为良好生活。
这样理解的良好生活,更多是“从品性、识见、有所作为来看待生活”。但并不意指存在一种客观、普遍良好生活标准,实际上,如陈嘉映所说,“只对那些自己在问这个问题的人,何为良好生活才是个问题”(74页)。就此而言,换个提法可能更合适点:我该怎样生活?
陈嘉映的回答也就是本书副标题说的:行之于途而应于心。用陈嘉映自己的话展开说就是:“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129页)。陈嘉映几十年专心致志地思考、写作,不怎么理会别人的议论,所以这话既是对大家讲的,更是陈嘉映对自己的要求和总结。
这里的两个关键词首先是:洞明和行路。这实际上就涉及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论题:知行关系。诚然,我们有时先知后行或先行后知,但在良好生活的问题上,不是说先是洞明,即“认识你自己”,继而按自己的洞明行事。陈嘉映通过对“知”的概念考察指出,这种洞明、这种认识不是科学那种明述的公共知识,不是理论之知,而是切身之知,是“嵌入行动者感知、身心”的知。这种意义上的知,陈嘉映称为深知,这种意义上的知,因为知得真切,所以必然会付诸实践,知行合一。在这个意义上,知即是行,洞明就是行路。
这种洞明和行路所依托的是自己的天性,所以这本书同样讨论天性、性与善的论题。按陈嘉映所见,这个自己,这个自己的天性并不是现成的存在,而是有待于在具体的实践中向自己逐渐显现。他通过对孟子等有关性善论的讨论及对善恶等所作的概念考察,揭示出天性这个概念中含有善的维度,人的真实天性就是“在不断自我完成的过程中所成就者”。所以贴着天性行路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依据自己的榜样,通过模仿,在成长和做事的过程中成就自我、充实自我。
对我而言,这里面令我印象深刻、不断想起的是有关理想的论述。谁不曾满怀理想,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实现了理想?陈嘉映一方面强调行路,强调理想须在实践中具体化,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要留意走路的方向,要对实践过程保持反思状态,尤其注意是否完全偏离了或者理想。
如果说,有关良好生活的论题,陈嘉映更多发掘自西方,那么有关知行关系和性善的论题则更多是通过挖掘传统思想资源。如我们所知,知行关系和性善问题更多是放在中国哲学中讨论,而且不知道被多少人讨论过,我们几乎会认为不太可能提出什么新意,但陈嘉映却通过层层剖析,展示出了新的、不同于流俗的深层理解,某种意义上赋予了这两个论题以新的生命。应该说,非常难得,也让人非常受益。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像陈嘉映那样对传统思想作创造性解读,那中国的思想面貌将极大改观。书中还涉及到很多别的重要论题,不妨择要提几个:
其一、功效主义论题。如陈嘉映所说,从伦理角度反思生活,最先来到功效主义。为此陈嘉映不仅对功效主义本身作了细致讨论,而且挖掘其根源,就经济学、社会生物学等社会科学中的类似主张作了深入辨析,澄清了利益、自私、自利等概念,破除了一些错误的看法。
其二、实然与应然(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论题。这是伦理学中基本的两分。陈嘉映一方面指出德行是实然和应然的和合,另一方面藉此阐明了伦理学与社会科学等的差异。
其三、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论题。这似乎是陈嘉映特别关心、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陈嘉映最早94年在《东方》上发表过相关文章,在《思远道》也收入进去。后来在《普遍性种种》和《说理》中都有涉及。本书中,陈嘉映从翻译—会通的角度来说明和回应相对主义,指出:涉及不同价值、信仰、政治主张的道理争论时,“要点不在于依循共相进路寻找和上升到抽象普遍性,而在于翻译—会通”(286页)。也就是通过营建思想的共有形式而达到思想的相通。就当今世界的政治诉求而言,我们更需要关注营建共识,尤其是为营建共识创造条件。
除开这些论题之外,还有几点值得一提:1、本书中陈嘉映对很多词提出了独到的译法并给出了理由,如:Phronesis译为明慧或聪慧,rational和nonrational主张译为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utilitarianism译为功效主义而非功利主义,righteous译为我对你错,eudaimonia译为良好生活等;2、本书为论理方便,提出了很多对举的概念,像实然与应然、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内向效用与外向效用、理论之知与实践之知、志意之乐与情绪之乐、外部角度与内部角度、薄脊概念与厚实概念等,这点尤值得我们从事相关工作时细加体会;3、本书特别注意概念考察,凡争论往往通过澄清概念间的联系、澄清概念用法寻找突破口。比如对自私、知、目的等概念的讨论多联系我们平常怎么说来考虑。
三、
在读陈嘉映书,感叹陈嘉映思想锐利的同时,我也常留意陈嘉映书中引用的书,因为这首先意味着一份好书书单,而且多少可以提示陈嘉映是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如何工作的。这当然不是说陈嘉映写这本书时就读了这些书。毋宁说,这些是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更多的书实际已经融化他的思想和论述中。单说本书引用的书,我大致清点了下,引书共有100余种。其中只有少部分我看过,很多我知道但没看过,还有一些则完全没说听过,只在陈嘉映这里第一次看到。细看这些引用的书及出现的位置,可以发现,陈嘉映绝不空发议论,相反,在对每一个论题展开细致讨论时一定参阅过相关领域的代表作,比如在讨论功效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特质时,他都细致参阅过很多种相关专著,而且作过笔记。就连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这一细节的讨论,也是既参阅过原著,又查阅过相当资料。印象中,他以前还就这个问题询问大家相关的研究著作。通过这些引用的书,我们可以想见,陈嘉映曾是如何努力地工作,又是如何真诚地思考。我不敢说,陈嘉映想的说的都对,但我想说,对思想的真诚是思想产生的前提。就此而言,这本书同样带给我们很多伦理学外的启示。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推荐购买(380+)
- 藏书馆(237+)
- pdf(343+)
- 服务好(537+)
- 中评多(585+)
- 无盗版(70+)
下载评价
- 网友 益***琴: ( 2024-12-20 12:04:3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印***文: ( 2024-12-31 19:51:45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潘***丽: ( 2024-12-11 03:35:59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堵***洁: ( 2025-01-05 18:46:16 )
好用,支持
- 网友 国***舒: ( 2025-01-09 22:55:32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苍***如: ( 2025-01-06 17:26:31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后***之: ( 2024-12-14 16:36:4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步***青: ( 2024-12-24 01:25:43 )
。。。。。好
- 网友 常***翠: ( 2025-01-04 02:11:39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通***蕊: ( 2024-12-17 16:23:13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权***波: ( 2024-12-25 03:38:44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薛***玉: ( 2025-01-03 09:20:1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焦***山: ( 2024-12-26 07:59:38 )
不错。。。。。
-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释义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新华书店自营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2017年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getting organized at work组织你的工作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不可不知的传统对联民俗常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杂记赵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打击乐考级曲集(第3版) 第7级-第8级第3版全国民族乐器演奏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系列丛书 人民音乐出版社正版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涂立森 投行家计算机科学家的数学育儿私家笔记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政策问答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