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永恒的旋律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2:25

永恒的旋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永恒的旋律精美图片
》永恒的旋律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永恒的旋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751934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5.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2:25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永恒的旋律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永恒的旋律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永恒的旋律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不忘初心 发布时间:2022-02-11 21:31:54

    他是我童年最好的朋友

  • 作者:濑户内海 发布时间:2022-09-05 09:22:25

    smile 唉

  •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3 15:33:46

    个人关于文学与艺术的鉴赏类随笔

    对于具有相关知识储备与修养底蕴的人而言,能看到另一种角度,或感认同,或触共鸣,或得启发.

    而对其他人,只能说可以试图了解,但不是特别能吃得透那些观点吧,毕竟所提及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等都不是很了解需要百度.

  • 作者:Idee 发布时间:2022-01-04 07:23:09

    操作手册,挺实用的

  • 作者:有田为酒事 发布时间:2011-04-12 10:13:14

    答案是按章节分类的,适合分类强化复习

  • 作者:isismay 发布时间:2015-06-21 20:47:52

    看温尼科特如何做儿童治疗。 一口气读完的专业书一定是好书。


深度书评:

  • 从《大学之路》思考我的大学教育为什么失败?

    作者:一枚小姑凉 发布时间:2018-03-24 19:18:18

    我上个月在丹妮的推荐之下读完了吴军老师的《大学之路》上下册,感慨万千。我大学毕业至今即将五年,工作和生活都磕磕绊绊的,完全没有学生时代的意气风发。成长的阵痛剧烈地颠覆着我对生活的认知,也促使我不停地阅读,反思,试图找到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之上,《大学之路》对我而言就具有很具体的参考作用,我的经历、思路与作者的经历、思路两相对照,结论和结局就毋庸置疑。而我的状况和中国大多数学生的状况是相似的,因此,此种思考就更有了参考和记录的意义。警示自己,也警示想要争取好未来的学生们。

    一、关于大学教育的理念。

    吴军老师在本书之初介绍了大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教育理念,并分析了二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大学的基本教育理念有二,其一,纽曼的教育理念——倡导通才教育,本科阶段讲求知识面的广阔,要求更多的课外活动,而不要求专业的深度,专业的深造放到大四或者研究生阶段。具体像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本科生在入学时有足够多的课程可以选择,但不需要确定专业,本科学习的后期才要求确定专业,保证本科生能够在尝试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以确定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其二,德国洪堡教育体制,强调专才教育,要求学生入学时就选定发展方向,讲求专业的深度。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就来自洪堡教育体制。在纽曼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生一毕业并不能马上达到专业工作的要求,但事业和未来发展会有后劲。洪堡教育体制则更适合需要迅速发展生产的时代,比如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科学家的美国。洪堡教育体制下毕业的学生能够迅速为国家所用,实现自身脱贫,有助于社会的迅速工业化。

    对于以上理念,我认为,纽曼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帮助学生在尝试之中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可以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之下开展交流、学习,更能掌握学习的核心能力和学习以外的其他能力。我在上周末刚听了一场耶鲁大学whiffenpoofs合唱团的合唱音乐会,该合唱团不仅历史悠久(成立于1909年),而且团员主要是耶鲁大学高年级的学生。演出过程中,报幕的帅哥用很标准的中文介绍说,他曾经参加过汉语桥比赛,他们的团员分别来自耶鲁的法语,生物,数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等专业,他们都是耶鲁大四的学生,学校专门给他们一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听完之后,我心想:还有这种操作?后来一回想,这就是耶鲁大学纽曼式教育理念最生动的体现。在苏联式洪堡教育体制影响下的中国大学,这种学习方式几乎是没有的。当然,纽曼式教育理念由于可供选择的机会多,学生必须广阔学习,对于在较早时期已经确定了学习方向的学生来说,广撒网会影响他们专业的深入学习。

    在思考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优势和问题时,我想起高中时候关于文理分科的情况,觉得可以参照思考。大多数的高中是高一学习文理科所有的科目,在高二的时候要求学生进行文理分科不同学习方向的选择,有点类似于通才教育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一的学生要兼顾所有科目的学习,学习量非常大,但学生能习得文理科的不同思维方式,能够有机会通过尝试的方式找到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与此相反,当年我所就读的高中要求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就确定文理科的学习方向,老师在不同的班级教学深度和方向也有所不同。在文科班,理化生三个科目的教学不进行统一的期末考试,老师的教学也以高中毕业会考的要求为标准。对于早期就确定好了学习方向的学生来说,这有利于他们在自己发展方向上的集中学习。比如我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觉得更喜欢文科,更愿意从文科方向发展,因此高中三年就能轻松地忠于文科科目的学习,花更多的时间提高英语、地理这样自己喜爱的科目。但是对于最初不能完全确定学习方向的学生,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后期变换方向成本变大,在理科学习基础不够的情况之下,文科转理科基本上不可能,理科转文科的学生相对好一点,但也面临着知识深度需要查缺补漏的问题。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通才教育就像小时候密集的辅导班,要付出很多精力,但面对未来可以有更多选择;专才教育则像是主攻的一条路,学习深度足够,未来的方向选择上少一些,行业和专业的转换不是不可能,但会有壁垒。

    吴军老师说过:纽曼的教育理念和洪堡教育体制很难简单地说谁更好一点,而是要看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需要尽快发展经济,类似于工业革命背景之下的美国,显然洪堡教育体制下的大学教育见效更快。社会发展趋于稳定之后,纽曼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发展的后劲。我个人更喜欢纽曼的教育理念。

    二、各具特色的大学。

    根据吴军老师在书中的描述,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各个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及相对应的学生群体。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通才教育见长,哈佛有针对本科生的6000门各式各样的选修课,哈佛的学生还能到麻省理工学院去选课,耶鲁大学的本科生到了大三才确定专业,学生可以自由更换专业,学校更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给成绩也相对轻松。相比之下,加州理工学院更愿意收天赋异禀的学生,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则会要求学生在入学时划分学院。此外,根据考拉小巫在《考拉小巫的留学成长日记》中的记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社工学院有非常多的专业下属方向可供学生选择,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你还可以创立个性化的方向来满足自己的求学兴趣。

    结合我所了解的信息,对比中国的大学,基于苏联洪堡教育体制的模式,学校都采取了入学时确定专业的模式,不仅在专业选择上相对固定,而且专业之间的壁垒也非常高,虽然近年来才用双学位等模式,但是均带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国内的综合大学有的被拆分,分为了各类专门学院,有的又被合并,先后盲目地开设了非常全面的专业学院,但实际上,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模式,都没有形成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包括一些全民皆知的名校在内,大多数学校都是面目模糊的,看不清脸,这有点像中国的文化特色,追求统一,整体,但缺乏特色。

    三、如何选择大学?

    在各具特色的英美学校面前,吴军老师是如何帮助他的女儿进行大学的选择的?

    首先,在阐述了大学教育不同理念的基础之上,吴军老师分别介绍了一部分英美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包括该校建校发展的过程,学校所在的位置,教学特色,住宿环境,在校学生特点,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等内容。其次,吴军老师由于身在高校,有很多与高校师生,学生家长的接触机会,他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分别向他们求证他自己所听到过的一些说法,以此了解不同的大学和他们的特色。另外,吴军老师还带着女儿去参观了不同的大学,听在校的学生们介绍他们的学校,观察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特点,由女儿来具体感受学校的氛围。再来,吴军老师还选择了一些报刊数据,对英美大学的学校排名和专业排名以及排名所采用的标准和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他自己相应的结论。经过以上的观察,吴军老师女儿的梦华最终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

    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学选择就容易多了。我读到过一篇文章,叫做《不喜欢自己专业,最后能做什么?》,其中有一个人说:“我的高考志愿是从百度上来的。当时百度的内容是:女生最适合就业的工作类型有什么?就从教师、银行、公务员等等好几个职业里,挑了比较能接受的护理。真正到专业实习,才意识到不能再待下去了,不要这种体制内一眼看到底的生活。”这段话非常具体地体现了中国高中生的大学专业选择情况——那就是不假思索连蒙带猜地盲目选择。

    我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基本也处于懵圈状态,对大学和专业没什么概念,决策基本靠周围的长辈和家长的口头传说(其实他们自己多半也是听来的,甚至有的都传变样了)。财经类是热门专业,英语专业做翻译要费口水陪奔波,法学专业对口公务员体制内,新闻专业做记者太有风险,师范类专业不想读,高中语文又让我觉得学中文没有前途。我就这样听着这些说法,凭着自我感觉,选择了法学专业。对比吴军老师细致收集学校信息和专业信息的方式,我显得草菅人生,跟百度出一个未来没什么区别。这些年来,我听到国内大学生说的最多的字就是“迷茫”,这跟学生和家长对大学教育的不了解有很大的关系。如此草率的大学选择,如同一场博弈,选择对了的人,继续走预期的人生,选择不符合预期的人,将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除了专业之外,我在择校之中还考虑了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学校是否是综合大学这些因素。我当时非常渴望通才教育,设想在大学里能够跨地区多学院上课,开始自己疯狂的上课旅程,但上述考虑因素仍然是武断的,是没有经过信息收集的自以为是,仍然充满了博弈的色彩。

    四、如何安排大学生活?

    耶鲁的学生有非常多的课外活动可以参与,也有很多类型的课程可以选择。我曾经听过一位耶鲁学霸李思琳同学谈她的大学生活。和吴军老师在书里谈到的非常接近,她参加了生命之泉清唱团,去世界各地演出,到世界各地参加不同的项目,体验生命很多的可能性。我对此非常羡慕。在美国的欧柏林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的学生可以共享音乐学院所有的资源和课程,即便不能修学分,也能上课,还能听到一年500多场免费音乐会,见到各种大咖,想一想酷到爆。再加上美国的大多数大学都设置了学生到高年级才确定专业的机制,还提供了转换专业的丰富途径(哥伦比亚大学稍微难一些),学生来总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学在这方面的考虑稍微少一些。以我自己所在的国内某个211高校为例,学校的学生社团非常鸡肋,更像是一群人在一起小打小闹,不专业,也缺乏发展的动力。我在大一的时候心血来潮加入过戏剧社,英语角,还在院社联做干事,但大二之后,我对这些索然无味的东西就厌倦了,因为我们从来没打算做出什么成绩,英语角也变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泛滥,我也不愿意再参加这些活动。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活动也非常少,而且都需要自己支付高昂的费用,我当时作为一个穷学生,也就和这些机会无缘了。《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的作者考拉小巫和网红博主赵星都是因为获得去北大交流的机会从而受到了巨大震动而努力,最终改变命运的,我们学校也没有这种机会。我本科时就读的专业是法学,但开始学习之后没多久我就发现我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由于转专业难,我也偷懒,没有下定决心,就把专业这个问题pass了。当时我们专业只有转进没有转出,直到我毕业以后,才有第一个转专业的学妹,去了别的学院。可以修双学位的专业很少,基本集中在商学院,我也不太感兴趣。我在上大学之前幻想能够通过选课旁听等形式来学习音乐和文学,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校没有旁听的机制,且我所在的学院与音乐学院、文学院不在同一个校区,两个校区之间距离远,相互之间不开放选课,我根本不能利用综合大学的综合资源。转校在中国也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就这样并不愉快地读完了大学。

    五、关于学校的就业准备。

    欧美的大学针对学生就业有相对应的项目。考拉小巫在她的书里写道:“美国大学的很多专业学习都是非常注重知识和实践的结合的,不仅学生希望通过实践来夯实自己所学的知识,老师也会要求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所得来完成课堂讨论和课下作业。美国的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设立适合在校大学生的实习职位,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另外,《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有一章叫做就业咨询,里面谈到了学院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不同行业的信息,并且和每位同学约谈,以帮助他们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再针对就业进行课业上的准备,比如巫师银行业要求学生学过算数占卜,圣芒戈的治疗师对草药学,魔药学等科目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从侧面反映了英美学校对于搭建学习与就业相互沟通的平台是相对重视的。

    我们国内的学校似乎有就业指导科,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目前我也没有听到过有学生出来说自己接受过指导,我自己也没有。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就业方向大多数靠猜,一窝蜂考研,一窝蜂考公,一窝蜂做新媒体,每个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实习什么的基本靠自己,有目标的同学还好,暂时没目标的同学还容易荒废光阴。迷茫,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在干什么能不迷茫吗?

    六、关于事业发展的后劲。

    吴军老师在书里这样写过:“虽然专才教育能够培养出很好的执行层面的人(无论是科学家、工程师,还是律师和医生),但是却很难培养出拥有广阔事业的领袖以及实业家。当一个国家已经处于稳步发现阶段,当一个学生来自中上产之家,正朝着精英目标努力,这个时候,倘若缺少博雅的素质教育,路就跟难走得远。今天,中国的高中生一进高中就开始专攻那些高考必考的课程,而一进入大学,他们就被限制在不允许修改的专业中,这不仅失去了得到通才教育的机会,甚至被剥夺了培养自己学习兴趣的可能,我自己在读高中时受到了很多的通才教育,以至于到今天我所具备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足以让我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可以说,没有好的通才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毕业后来到社会,专才教育所交给我们的内容只是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面临的是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在这个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己在过去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能力来进行知识的迁移就变得更重要。如今的中国,一个产业从兴起到衰退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要求一个学生在四年前选择专业时就看准四年后工作的专业领域而不发生变动是不现实的,要求学生一辈子就待在与大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上也是不现实的。在国内的家长嘴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读了XX专业四年,竟然去做了另外的XX,你这个大学白读了。”但实际上,在离开校园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高效学习,如何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如何面对诱惑,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合作,如何选择和承担自己的人生这些能力才是大学时候应该培养的,超越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因此,我自己在大学时忽视了对自己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自然就得在社会上学习了,要补课,当然也就落后于那些在大学里较早顿悟,早作规划的同学了。

    七、对终身教育的认识。

    吴军老师在《大学之路》的序言里写道:“教育是一辈子的事,大学教育使我们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最终的成功更多地受益于不断地学习。在我们读中学读大学的时候,都有不少一起竞争的同学,但是越到后来,和我们在一起接受教育的人就越少。到了博士毕业以后,还能像我们一样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并不多。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当你大学毕业后,你们的同伴大部分不会再坚持学习了,只要那时候你们还在不断完善自己,你们就能赶上并超过别人。”

    关于终身教育最生动的例子是不久刚发生的36岁收费员哭诉除了收费啥都不会,83岁清华学霸被阿里巴巴年薪40万争抢,有人说这件事说明:“学霸老了还是学霸”。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人家的终身教育完全没有随着她人生经历的变革和年龄的增加而停止。我们60后一代的父母,成长遭遇特殊时期,物质和精神都比较贫乏,缺乏安全感,热爱稳定,把考公当做人生唯一的出路,但他们不曾想过的是,如同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英美一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颠覆了许多职业,数码相机被不断更新的智能手机取代,纸媒被电子媒体冲击,房价节节攀升,教育投资成为了一个家庭的巨大开支……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经决定了处于这个时代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学习不进步,不学习不进步就要被淘汰。就像我曾经和我父母说过的:大城市里的卖菜大妈为什么非得学会微信支付?因为你不跟着时代进步,别人就不来你这里买菜了。再反过来说回大学教育,大学时期学会的学习能力远远比知识重要,因为它是受用终身的,以不变应万变。

    八、关于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从吴军老师的字里行间,我能看出他理科思维,又做过学术研究的特点,他的用词非常严谨,收集数据和得出结论也都注明了来源,用语非常地平和,不具有攻击性。但与此同时,由于他还接受过比较完整的通才教育,又有多年的海外留学的背景,因此他的用语还显得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在另外一套书《文明之光》里,他还显示了他在美术、音乐、文化等多个学科上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他使用的句子,成分非常地整齐,有一种受英语书面语影响的工整感。上述特点很充分地显示了吴军老师在他的教育历程中所得到的影响。在工业革命以后,整个世界都意识到了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性,世界的大学蓬勃发展。吴军老师的经历是教育对个人施加影响的缩影,对我们个人非常地有启发。教育对于个人的影响,不谈其他,只独立思考这一条,就能封锁掉很多广为流传的谣言。

    所以,根据以上八个内容,为什么我的大学教育会失败呢?第一,不懂大学理念是什么,也搞不清楚大学教育要做什么;第二,不会收集大学的信息,不知道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发现对自己的专业没兴趣后不及时寻找其他出路;第三,没有认真研究该怎么度过大学生活,也没有通过尝试给自己规划适合的职业目标,荒废了大把的时光;第四,没有在大学时期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力,没有学会沟通、交际这些书本知识以外的能力,全都用毕业后来补课了;第五、在学校专才教育的影响下忽视专业以外的知识的学习,比如觉得毕业以后用不着英语就在学校就把英语丢了两年。以上做法都是极其短视的,导致我刚毕业的前几年过得非常痛苦,因为那些很重要的东西,到头来还是得补上。

    最后,回到这篇文字初衷:警示自己,也警示想要争取好未来的学生们。希望我自己谨记教训,也希望看到我这篇文字的人,不要再重蹈我和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覆辙,未来可期,我们继续努力!

  • 浅论花间词对宫体诗的继承和扬弃

    作者:懒鱼 发布时间:2009-07-30 20:16:41

    词在盛唐时期孕育于民间,而由文人进行创作则始于中唐,最终于晚唐五代渐趋成熟。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作为我国文人词的开山之作,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花间集》成集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公元940年),共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皇甫松、欧阳炯等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花间词人的创作观念和词学理念对后世词坛的发展影响重大,对宋词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和经验教训的作用,前人目之为“倚声填词之祖”、“长短句之宗”。欧阳炯的《花间集序》云:“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暗示了宫体诗与花间词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花间词的代表《花间集》成集于五代后蜀年间,而宫体诗的代表《玉台新咏》则成书于南朝梁中叶,两者相距近四百年时间。宫体诗在唐代受到猛烈抨击责难而近乎消亡,而滥觞于五代的花间词却在历经各代的褒贬扬弃之后,依然在今天展现着她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深受读者的喜爱。那么宫体诗和花间词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呢?

     

    一、花间词对宫体诗的继承和革新

     

    花间词人对于宫体诗的继承和发展,既体现了两者在风格上的一脉相承,又并非简单的照搬和因袭,而是有选择性地在继承中进行创造,突破题材和体裁上的限制,大胆地进行文体、艺术手法和审美情趣的革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艳情题材由诗向词的一次过渡和转移。宫体诗善于以艳丽绮靡的用语、色彩亮丽的意象来描摹女性的体态风情,后人目之为情调轻薄,风格艳丽而近于妖冶。站在文学史的主流观点来看,宫体诗的诞生是对于传统诗歌“雅正”观念的一次自发的叛逆,因此宫体诗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横加指责。由于中国传统诗文中主张“文以载道”与“诗以言志”的教化功用深深扎根于儒家的正统道德规范基础之下,所以对于“艳情”这一题材的禁区往往是选择“退避三舍”,谨守《诗经》以来诗歌应该“温柔敦厚”、“兴观群怨”的教诲。可以说,宫体诗对于艳情题材大胆直流的描写无疑是向正统文学观念的一次宣战,但是不可避免地囿于诗这一体裁的限制而在创作上仍然多蒙牵累制约,可谓是在“带着镣铐跳舞”。

    如果说宫体诗对于艳情题材的选择和重视是“诗人本情”天性的初次自然流露的话,那么花间词便是对于儒家传统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的的一次更为彻底的独立和反抗。清人王国维云:“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花间词正是充分发挥了当时社会上对于诗和词在表达内容上有所不同的价值取向,抓住了词自诞生以来“小道”、“为体不尊”的社会地位和“诗庄词媚”的文化心理,恰如其分地使用词这一文体来表现艳情这一题材,无论是在文体的选择上还是题材的承继上都可谓顺应自然。花间词的艺术风格趋于整体的统一性,即继承了宫体诗“以艳为美”的审美特质。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云:“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即为花间词艳丽风格的最好注脚。而词本身层次错落的句式结构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特质也较诗在文体上更胜任表现艳情这一题材。因此花间词完成文学史上艳情题材由诗向词的一次交接和过渡,并为北宋初期词坛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指引之路。

     

    (二)对于诗歌中女性意识的承继与改造。花间词继承了宫体诗“男子而作闺音”的创作手法,将笔触大胆地伸向了当时女性的日常生活,着重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各色女性的不同心理。诞生于齐梁宫廷中的宫体诗首开了诗歌中以女性题材进行创作的先河,在父权制的中国传统社会之下另辟了一条关注女性群体日常生活的“蹊径”,从而丰富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范畴。宫体诗主要以宫姬和倡女为描写对象,不遗余力地花大量笔墨对于女性的梳妆、歌舞、起居、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进行精雕细琢的刻画。但遗憾的是这种对于女性的审美观照,大多将目光停留在女性的服饰、容貌、体态、装饰等物质形态的刻画描写上,而较少深入女性的内心世界对女性的微妙心态和细腻情绪深入挖掘。“宫体诗中的女性,大多是男子眼中的形象,比较注意她们形体容貌的物化描摹。”宫体诗对于女性的这种物化描写使得女性在男性诗人的作品中成为了一种娱乐的工具和宣泄的对象,缺少了最根本的对于女性本体的尊重和关爱,而不时倒映于歌舞升平骄奢淫逸的腐朽宫廷生活中的对于性的追求更是使得宫体诗的整体审美格调流于低俗。

    如果说“宫体诗中所叙写之女性,大多为男子目光中所见之女性,其叙写方式大多以刻画形貌的咏物口吻出之”的话,那么花间词人对女性“美”的发现,已经开始由原来纯客观的“观者”的角度走向了介入女性生存状态和情感需求的“参与者”角度。花间词人自发地增加了同其作品中抒写的女性形象的情感互动,自觉地以女性形象代言人的身份来表达女性的种种喜怒哀乐,唱出她们生活中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用他们的文字来为闺阁中的红袖巾帼作传,将宫体诗中那种对女子轻薄调笑的不尊重与淡漠转变成了对于女性自身美的关注和肯定。

    与此同时,花间词中的女性更多地融入了一种男性自我的隐喻性,是一种男性本我形象的无意识写照。花间词人对于青楼女子们郁郁不得志、青春易逝、佳期不在的感喟反映了花间词人仕途失意的心理体验。花间词不仅是女性觉醒的自我意识的真实写照,也借女性多愁善感、离愁别恨的缱绻心事寄托了词人们对于功名的向往和致仕不能的苦闷。

     

    (三)对于诗歌审美情趣的升华和革新。花间词继承了宫体诗的审美特质,剔除了齐梁时期病态的审美心态,吸收了唐代诗歌中盛唐气象的文化积淀,同时也充分借鉴了民间文学的口语性和通俗化的抒情传统。同是香艳撩人,花间词过滤了宫体诗中那层淫靡浮艳的“油脂”,注入了一股明丽清新的风气。在中国的诗歌史上,花间词开启并奠定了词柔媚婉转,含蓄蕴藉的审美特质。如果说宫体诗是在永明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求声律,多能自然清丽,圆转流美”的话,那么像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在形式上则更加注重句式的参差有致,讲究文字声律之美,并发展了词的音乐性。温庭筠的《更漏子》中“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等词句,不仅创造了一组浓密幽深的意象,给人以含蓄之美;同时也深合音律,读之有一种跳动的音符之美,体现了词的应歌性。夏承焘先生评价温庭筠与韦庄两人的风格时认为温词“密而隐”,韦词“疏而显”。两人的词风虽有所不同,但在抒情的婉约曲折和用语的契合音律上却还是殊途同归的。

    而在内容上,花间词克服了宫体诗多注重形式的对偶和辞藻的浓丽,而较少寄托,内容上显得空洞贫乏的缺点,在男女恋情、莺歌燕舞为主的取材方向之外,引入了格调清新的风俗词与悲壮苍凉的边塞词,体现了以男女之情为主,咏史、边塞、田园、风俗等题材杂陈间现的包容性。值得注意的是,《花间集》中的一部分作品间接地受到了当时地方民歌的影响。《采莲子》、《南乡子》和《竹枝词》等带有浓重江南和西蜀民间风俗的曲调,使得花间词在浓丽香艳之外带有了几分清丽疏淡,可谓淡妆浓抹两相宜;而带有民间歌曲的口语化特征和纯朴自然的风格,又令花间词显得率真浅近,从而超越了宫体单调一致的香浓风格,在“精巧艳丽、婉约含蓄”之外充分注意文辞的雕饰,排除低俗的用语,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情景交融烘托气氛,最终形成了花间词独特的文化价值,被后人称之为花间范式。花间词的这种“引雅入俗”摆脱了宫体诗相对的浅近低俗,于柔婉纤丽中却少了几分浅薄庸俗,从而体现了从宫体诗到花间词的审美变迁。

    此外,温韦等花间词人在创作时更是自发地将士大夫的思想感情流露于小令之中,使花间词成为了士大夫文学与市民通俗文学交融结合的产物。花间词的创作正体现了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演进的历史轨迹。

     

    (四)对宫体诗娱乐游戏心理的继承。宫体诗的创作初衷,用《玉台新咏》作者徐陵的话来说即是“优游少托,寂寞多闲,厌长乐之疏钟,劳中宫之缓箭”(玉台新咏序),是作为当时生活空虚的宫廷贵族和文人们在酒池筵席上娱乐调笑、排遣寂寞的一种娱乐手段。而花间词则在继承了这一游戏娱乐的心理传统上与宫体诗人不谋而合。“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将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欧阳炯《花间集序》),花间词创作之目的,并不在于如杜甫“诗史”那样反映民间的疾苦,也并不承载着社会教化、改良风气的政治功用,而仅仅是作为酒席冶游,歌吹调笑的某种附属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花间词在削弱诗歌的政治功利作用的同时,也促使文学由追求社会功用转变为注重个人享乐、关注自身精神世界的审美价值。花间词人们通过写歌让歌姬演唱助兴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要,因此花间词有着极强的应歌性。而这种狎妓饮酒,倚红偎翠的风气也间接反映了当时城市中的市民文人的日常生活,从而开启词艳科娱人的社会作用,为后来柳永、周邦彦等词人在创作上对于词和音乐两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借鉴。

     

    二、花间词产生的的社会文化背景

     

    花间词“镂玉雕琼”、“裁花剪叶”(《花间集序》)的独特风格,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风貌;花间词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脱离不了当时西蜀独特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的熏陶。同时花间词人对于宫体诗审美意识的改造和娱乐游戏精神的继承也得益于当时城市文化的兴起和市民意识的觉醒。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这一朝代更迭、战乱动荡的历史时期。从大背景上看,唐朝自安史之乱开始便步入了由盛转衰的命运之中。藩镇割据、朋党执政、宦官弄权的政治舞台可谓腐败之至。而到了晚唐,政治的腐朽、社会的衰败较之中唐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曾经抱有一丝政治幻想的文人们随着幻想的破灭所产生的抑郁不得志无处排遣,于是由积极入世退避为消极地投身世俗享乐,纵身于舞榭歌台烟花柳巷和颓废放荡的犬马声色之中。时风决定文风。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花间词为当时的文人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寄情发泄解脱的避风港。由于是在教坊酒馆中依声填词供当时的歌姬们在酒席间演唱,所以花间词的内容多涉及香草美人、离愁别恨、男女相思、伤春悲秋、相思怨别等主题,由是也便形成了花间词香艳缱绻,以艳为美的风格和对于女性视角的关注和阐释。也就是说正是晚唐时期动乱的时局、荒淫的统治和颓堕的世风为花间词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最为适宜的土壤,从而滋养了花间风格的形成。

    此外从小背景上看,当时的后蜀经济富足,远离政治动乱的中心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较少经受到战争动荡的冲击。而偏安一隅于天府之国的巴山蜀水之中,良好的经济环境又保障了花间词诞生的物质条件。后蜀繁荣的经济促进了人们冶游娱乐、寻求精神满足和感官享受的社会心态,助长了市民阶层绮靡享乐风气的形成和对情欲物语的追求,也为花间词人提供了绝好的表现素材。而城市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城市文化生活得以迅猛发展,市民阶层变得重视世俗享乐,追求物质生活的精致华丽,贪欢于精神世界的自我陶醉。他们大量出没于街头巷尾的酒馆教坊之中,与歌妓进行广泛的交流。韦庄的《清平乐》中“何处游女,蜀国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翠地绣罗金缕”的描写,表明当时蜀地的社会环境助长了歌妓倡女群体同士人阶层的频繁接触,让那些词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歌妓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源泉。同时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开始解构,而离经叛道、放荡不羁的思想开始在市民中松绑,也为花间词艳科娱人的游乐功用提供了一定得文化基础。因此巴蜀之地繁荣的经济与城市文化便构成了花间风格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669+)
  • 图书多(417+)
  • 强烈推荐(577+)
  • 购买多(407+)
  • 收费(506+)
  • 无水印(480+)
  • 少量广告(177+)
  • 还行吧(277+)
  • 不亏(97+)
  • 书籍多(674+)
  • 图文清晰(665+)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4-12-29 02:44:05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寇***音: ( 2024-12-15 05:28:41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索***宸: ( 2024-12-14 23:16:47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龚***湄: ( 2024-12-24 15:17:51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融***华: ( 2024-12-23 11:29:31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孙***美: ( 2024-12-15 00:36:33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冯***卉: ( 2024-12-23 03:39:5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蓬***之: ( 2024-12-15 01:31:37 )

    好棒good

  • 网友 养***秋: ( 2024-12-19 13:12:37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濮***彤: ( 2025-01-04 08:18:3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陈***秋: ( 2025-01-06 04:29:0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冯***丽: ( 2025-01-07 16:40:57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石***烟: ( 2024-12-23 15:56:4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