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全三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新五代史(全三册)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新五代史(1-3册)(套装全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内容简介: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3册)》有本纪十二卷、 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共七十四卷。记载了自后梁开乎元年(公元九零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九六零年)共五十三年的 历史。
欧阳修字永叔,江西庐陵(今吉安)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一零零七年),死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一零七二年)。他在宋仁宗庆历三年 (公元一零四三年)任谏官时,参加了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活动,后被贬为地方官,一直到至和元年(公元一零一四年),才被调回宋廷中央,任翰林学士, 主编新唐书。新五代史编撰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裁,从他写给尹师鲁、梅圣俞等人的信来看,在景佑三年(公元一零三六年)前已着手编写,到皇佑五年(公元一零 五三年)基本上完稿,先后经过十八年左右的时间。
书籍目录:
卷一 梁本纪第一
太祖
卷二 梁本纪第二
太祖下
卷三 梁本纪第三
末帝
卷四 唐本纪第四
庄宗
卷五 唐本纪第五
庄宗下
卷六 唐本纪第六
明宗
卷七 唐本纪第七
愍帝
废帝
卷八 晋本纪第八
高祖
卷九 晋本纪第九
出帝
卷十 汉本纪第十
高祖
隐帝
卷十一 周本纪第十一
太祖
卷十二 周本纪第十二
世宗
恭帝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太祖即位,累遷戶部尚書。友珪時,以振代敬翔為崇政院使。莊宗滅梁入汴,振謁見郭崇韜,崇韜曰:「人言李振一代奇才,吾今見之,乃常人爾!」已而伏誅。
刑者所以禁人为非,孝者所以教人为善,其意一也,孰为重?刑一人,未必能使天下无杀人,而杀其父,灭天性而绝人道,孰为重?权其所谓轻重者,则天下虽不能弃,而父亦不可刑也。
嗚呼!作器者,無良材而有良匠;治國者,無能臣而有能君。蓋材待匠而成,臣待君而用。故曰,治國譬之於奕,知其用而置得其處者勝,不知其用而置非其處者敗。敗者臨棋注目,終日而勞心,使善奕者視焉,為之易置其處則勝矣。勝者所用,敗者之棋也;興國所用,亡國之臣也。王朴之材,誠可謂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時,外事征伐,攻取戰勝;內修制度,議刑法,定律曆,講求禮樂之遺文,所用者五代之士也,豈皆愚怯於晉、漢,而材智於周哉?惟知所用爾。
唐故事,知貢舉者所放進士,以己及第時名次為重。(和)凝舉進士及第時第五,後知舉,選范質為第五。後質位至宰相,封魯國公,官至太子太傅,皆與凝同,當時以為榮焉。
甚矣,五代之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谓乱世者欤!自古未之有也。
重胤,高祖弟也,亦不知其为亲疏,然高祖爱之,养以为子,故于名加“重”而下齿诸子。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新五代史(1-3册)(套装全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内容简介: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3册)》有本纪十二卷、 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共七十四卷。记载了自后梁开乎元年(公元九零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九六零年)共五十三年的 历史。
欧阳修字永叔,江西庐陵(今吉安)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一零零七年),死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一零七二年)。他在宋仁宗庆历三年 (公元一零四三年)任谏官时,参加了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活动,后被贬为地方官,一直到至和元年(公元一零一四年),才被调回宋廷中央,任翰林学士, 主编新唐书。新五代史编撰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裁,从他写给尹师鲁、梅圣俞等人的信来看,在景佑三年(公元一零三六年)前已着手编写,到皇佑五年(公元一零 五三年)基本上完稿,先后经过十八年左右的时间。
精彩短评:
作者:Irreversing 发布时间:2010-01-23 22:12:14
欧阳修这部书说教味道太重了 虽然文笔一流 但是确实二十四史里最少亲近感的一部...
作者:四部居士 发布时间:2016-06-04 18:06:33
南北史加春秋笔法
作者:李宏峰 发布时间:2016-05-26 16:43:58
有时我们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复杂,可能仅仅是认知方面出现了偏差,通过语言沟通交流可以发现并解决一些认知问题
作者:Latreia.Histor 发布时间:2017-03-01 10:30:45
我翻开新五代史一查,这历史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呜呼”!
作者:Adiósardour 发布时间:2014-12-11 19:11:48
在欧阳修看来,五代是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的“乱世”。真是“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因此,他采取了和编写新唐书不同的做法。在新唐书中,他重视典章制度,不厌其详地加以记载,而在新五代史中,由于他认为五代时期“天理几乎其灭”,是一个“乱极矣”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礼乐制度可谈,因而他说:“五代礼乐文章,吾无取焉,其后世有必欲知之者,不可以遗也。”因此,他除写了司天考、职方考以外,其他的典章制度一概没有写。在编撰体例方面,改变了旧五代史的编排方法。旧五代史分梁书、唐书等书,一朝一史,各成体系;新五代史则打破了朝代的界限,把五朝的本纪、列传综合在一起,依时间的先后进行编排。列传分为各朝家人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杂臣传,等等。
作者:亢龙无悔 发布时间:2007-11-29 16:51:22
文学水准大过史学意义,个人褒贬过于强烈,虽然文笔是无可挑剔的,但缺失的内容也太多了些
深度书评:
从《南明史》到《新五代史》,兼谈《新五代史》一处疑误
作者:墳的前面 发布时间:2018-03-26 03:53:55
我从2016年接触钱海岳先生的《南明史》开始,便逐渐萌发了要研读此书的念头。既然是立志要研读,那就要尽最大努力弄懂书中每字每词的意思。然而,钱海岳先生此书难在它不仅仅是一部史料的汇编整合,文字之间还暗藏了许多钱先生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即《义例》所谓:
“是非美刺,一本《春秋》,而窃取之义,时出独裁。”
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觉着史料的比对只要花足够的精力,总归会有个结果,但是那种“春秋笔法”就很难得出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了。儒家学派两三千年下来,各种学说混杂难辨,以我驽钝之智,别说全部弄明白,即使是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极难的。
不过既然想要研读了,就要迎难而上地一步步做下去。也是前年,我还买了欧阳脩的《新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出版说明》说:
“(欧阳脩)把‘褒贬义例’放在《新五代史》的首要地位,并以孔子编撰《春秋》的‘义例’,作为自己立论的原则,用‘春秋笔法’对五代历史进行褒贬。”
由此可以看出,《新五代史》在所谓“义例”发挥方面,比《南明史》是有过之无不及的。而且方便的是,《新五代史》的义例,欧阳脩同时代的徐无党已经给了不少的注释,很方便我们后人理解阅读。比如对于大臣的死亡,徐无党在《梁本纪第三》
“晋人克贝州,守将张源德死之。”
注:
“书‘死’,得其死也。”
《晋本纪第九》
“奉国都指挥使王清及契丹战于滹沱,败绩,死之。”
更详细注称:
“战将殁于阵、守将殁于城而不书死者,以其志未可知也。或欲走而不得,或欲降而未暇,遽以被杀尔。若不走、不降而死节明者,自书‘死’,如清是已。”
像“死之”这种写法,《南明史》中可说比比皆是,特别在《昭宗本纪二》:
“丙寅,缅人咒水戕从臣,吉王慈煃、……,黔国公沐天波、……,司礼监李茂芳、李崇贵等,死之;文安侯马吉翔、绥宁伯蒲缨、司礼监李国泰,亦被杀。”
处更为明显。由徐无党的注释,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钱海岳对马吉翔、蒲缨和李国泰的态度和上面那些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可见,《新五代史》可说是读懂《南明史》的一把钥匙。
不过,在读《新五代史》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疑问。
《汉本纪》在记载刘知远称帝改国号追尊祖考时,有一条称:
“以汉高皇帝为高祖,光武皇帝为世祖,皆不祧。”
这一条记载很奇怪。因为既然刘知远已经尊刘邦为高祖了,为什么他自己死后,庙号还会是高祖呢?
我把这个疑问发在了微信朋友圈里。没多久,一位网友表示“十六国的刘渊也是汉高祖”。我突然记起来,刘邦的庙号在汉代时并不是“高祖”,而是“太祖”。《史记》及《汉书》是这么说的:
“群臣皆曰:‘高祖(帝)起微细(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曰)高皇帝。”
颜师古在“高皇帝”后还特意做了注释表示:
“尊号,谥也。”
所以刘渊称“高祖”是没大问题的。但是《新五代史》是明文写着“以汉高皇帝为高祖”的,也就是说,欧阳脩认为刘知远在追尊自己祖辈为皇帝时,还把刘邦的庙号“太祖”改为“高祖”了。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刘知远自己后来又是汉高祖,不就和刘邦重复了吗?庙号是可以重复的吗?
按点校本的体例,原文如果有疑问或者错误的情况下,一般会有校勘记的。比如《唐本纪第七》:
“回鹘可汗王仁美遣使者来。”
校勘记在考释一番后,表示:
“是记载前后矛盾,非止本史,孰是孰非,有待详考。”
但是点校本在“高祖”这里并没有给出校勘记。《新五代史》的修订版已经出了,当我到书店查找这里时,仍然是没有任何标注的。难道欧阳脩这样写是没问题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资治通鉴》和《旧五代史》。不查不知道,查了才发现原来《通鉴》和《旧史》都没有记载刘知远把刘邦改庙号作“高祖”,而仍然是“太祖”!
1,“庚辰,制建宗庙。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皆百世不迁。又立四亲庙,追尊谥号。凡六庙。”
2,“庚辰,追尊六庙,以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为不祧之庙,高曾已下四庙,追尊谥号,已载于前矣。”
3,“‘又自古圣王,祖有功,宗有德,即于四亲庙之外,祖功宗德,不拘定数。今除四亲庙外,更请上追高皇帝、光武皇帝,更立六庙。’从之。”
(以上分见于《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七》、《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旧五代史·礼志上》)
那么,欧阳脩这里为什么会写作“高祖”呢?
首先的可能就是他记忆错误导致记载错误。但是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因为刘邦虽然从《史记》开始,在一般情况下便一直习惯被称为汉高祖,似乎“高祖”就是他的庙号,但是“太祖高皇帝”这个词,对于任何一个熟悉历史的人来说,都是如此的习以为常,何况博览群书的欧阳脩,更何况《新五代史》是欧阳脩前后花费了十八年左右时间才编撰好的。而且,《通鉴》在叙述这段史事时,只记录了追尊刘邦和刘秀的事,都没有把刘知远的“四亲庙”具体记载下来,可见对北宋人来说,当时追尊刘邦和刘秀是更值得记录的事。这样的一件事,欧阳脩会记错吗?
那么如此记述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他看到了薛居正和司马光都没看到的别的资料。但是从常理来推断,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即使薛居正是在欧阳脩之前,薛可能没看到欧阳脩看到的材料,但是司马光是在欧阳脩之后的。黄永年先生在《唐史史料学》便说“(《资治通鉴》)纂修在两《唐书》、两《五代史》之后,又可用这些已经提炼加工过的纪传史作参考”,这说明只有司马光参考欧阳脩的道理,而没有欧阳脩看到司马光没看到的材料再返回来改动《新五代史》内容的道理。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欧阳脩是故意这么写的。这个情况看似不可能,但是我个人认为是最可能的。欧阳脩修撰《新五代史》,如《出版说明》所述,是为了“垂劝戒,示后世”。欧阳脩认为“五代时期‘天理几乎其灭’,是一个‘乱极矣’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礼乐制度可谈”,而刘知远这个皇帝,徐无党在《汉本纪》注中即评价表示:
“汉高祖非有德之君。”
刘知远既然是无德之君,五代本身也根本没有制度可谈,那么后汉也就根本不会在乎同一个庙号用在两个皇帝身上了。也就是说,后汉追尊刘邦为“高祖”,就更能体现出他们的“无制度可谈”。这一点,就像辛德勇教授在《制造汉武帝》中谈司马光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的塑造不是史实,而是司马光为了证成自己政治目的进行人为构建是一个道理。
猜想是这么猜想的,我也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只能像上面说的“记载矛盾,孰是孰非,有待详考”了。
重看欧史,欲为文造题。作《五代答问》
作者:库库子 发布时间:2019-08-27 18:51:24
问曰:五代史事,素称纷繁无绪。五姓十三君迭相登场,其间又有子弑君父,弟篡兄国之事。契丹又颇预中国之乱。故使初学望而生畏,开卷即闭。又谈史者既说唐,遽说宋,五代之史事益不得晓矣。
吾欲得一线贯五代而明之,不知其说可得而闻欤?
答曰:可。
五代史事,一言以蔽之,曰:削藩,姑息
。
自黄巢起,藩镇之势益炽。唐虽引沙陀之援破之,然天子号令由此不能出长安矣。藩镇既无节制,遂互为兼并战。势均者交斗,力败者先亡,理固宜也。梁祖拥宣武之众,据四战之地,东征西讨,沙陀力不得渡河,淮夷亦无意于问鼎。十几年间,中原多为其所有,梁无敌于天下。唐天命已尽,昭宗遂为所制。梁祖于是行篡位之事。五代从此启也。梁祖生性残虐,嗜于杀害。氏叔琮、朱友恭、王重師之俦,皆披荆棘,暴霜露,披坚执锐,血战数载以助梁祖成大业者也。一朝有小过,卒被大戮。臣下见其如此,无不惴恐,相率奉命于朝廷,莫不唯唯,不敢有异词。故曰:梁祖者,以削藩为策之主也。
及末帝即位,国家不安矣。杨师厚制魏博劲兵,朝廷不敢问。师厚死,末帝竟私贺大臣于朝廷。其愞弱不堪天下之任,可知也。故十年之间,梁由强变弱,从攻为守。竟为唐庄所灭,梁社稷为丘墟矣。唐庄不习政事,特一斗将军帅耳,三四年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享国不永,是以不论。
至于唐明登大宝,姑息之政遂行矣。唐明本为乱兵所拥立,深知骄兵悍将之难制,惧其为乱害己,故将士行不法,亦释而不问。孟知祥自入川便怀不轨,天下共知。求得蜀王,已为大逆不道,然唐明卒听而与之。知祥以此益骄,故昨为唐臣,今为蜀帝矣。两川之地唐从此失之。此为唐明姑息之大祸也。然天下以此得稍安,百姓无得转于沟壑,兵祸不起于中原。当此之时,称为小康,唐明可谓五代之仁君矣。至于削平天下之事,则无能为矣。
迄于石晋,中国受制于契丹,皇帝称儿于蛮夷,其人虽不以为羞,天下耻之。石晋之事,何足道哉!契丹南下,晋遂亡。刘知远乘中国无主,起于河东,虽有受命之称,然无人君之德。是以二三年间,隐帝出奔,死于纛下。
周祖以枢密兼藩镇之重任,得诛灭之诏,起兵邺都,称兵犯阙,终迁鼎于周。周世宗即位,姑息之政遂息,削藩之策再起。简诸军,选精兵,募壮士,皆令詣闕。藩镇日弱,朝廷日强矣。是以王师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背叛不臣者无不应时覆灭。加之御驾亲征,北伐则收三关,兵不血刃;南征则破南唐,指划如神。四五年间,区夏混一之势遂定。
故曰:梁祖死而削藩之策停,世宗嗣而削藩之策行
。策停,则天下兵戈无已,生灵涂炭,家家思乱,故五十年而天下犹四分五裂,不见汉唐之时。策行,则朝廷尊而藩镇服,根强而枝弱。王师四出征讨,皆有克获。蜀帝颤惧,唐帝去号。奈何天不假世宗以永年,使宋太祖一朝登大位。良可痛也。世宗虽死,天下大局已定矣。后人但道宋祖功德如何,岂知世宗为之奠基乎!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小说多(73+)
- 四星好评(374+)
- 速度快(363+)
- 值得购买(484+)
- 在线转格式(531+)
- 赞(573+)
下载评价
- 网友 焦***山: ( 2024-12-27 16:10:26 )
不错。。。。。
- 网友 国***芳: ( 2025-01-07 02:49:35 )
五星好评
- 网友 訾***雰: ( 2025-01-08 12:09:55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扈***洁: ( 2024-12-17 17:03:1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宓***莉: ( 2024-12-24 15:45:27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步***青: ( 2024-12-14 01:48:59 )
。。。。。好
- 网友 印***文: ( 2025-01-07 19:18:3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邱***洋: ( 2025-01-01 17:47:44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沈***松: ( 2024-12-21 11:25:21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菱***兰: ( 2024-12-26 11:49:17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车***波: ( 2025-01-08 11:51:07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习***蓉: ( 2024-12-16 14:15:07 )
品相完美
- 网友 堵***洁: ( 2025-01-05 07:18:53 )
好用,支持
- 网友 濮***彤: ( 2024-12-23 01:26:5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曹***雯: ( 2025-01-09 20:43:5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孙***夏: ( 2024-12-29 03:31:56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中国磬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税收程序法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茶经译注(修订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法律硕士<法学>联考历年真题精解及考前5套题(冲刺2021备考2022)/法硕绿皮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梦圆北大•能力篇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职场写作很简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史酷比:蜡像馆之谜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小小的“我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谚语录 齐如山 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无忧售后 放心购买】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