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师读本)/梦山书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师读本)/梦山书系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著名教育学学者、陶行知研究专家周洪宇教授在全面细致研究陶行知著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标准》,以教师素养必备的六大领域为纲,精选陶行知对这六个方面的论述,对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修为极有帮助,是一部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教师可常备的书籍。
书籍目录:
编 教育的信念与理想
我们的信条
共和精义(节选)
我的生活经历和今后打算——致罗素的信
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
教育研究法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试验主义与新教育
试验教育的实施
新教育
活的教育
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给文漠的信
自勉并勉同志
五族共和与教育者之责任
村魂歌
中国教育政策之商榷
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在劳力上劳心
以教人者教己
行是知之始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
山穷水尽——致凌济东的信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锄头舞歌
“伪知识”阶级
今后中华民族的使命
答朱端琰之问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
改作黄金时代歌
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
诗的学校
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线——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
手脑相长
手脑相长歌
创造的教育
生活教育
普及什么教育
教育的新生
普及教育运动小史
中国普及教育方案商讨
攻破普及教育之难关
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
生活教育之特质
我们的态度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
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务
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育才学校创办旨趣
育才学校校歌
我的民众教育观
谈生活教育——致一位朋友的信
我们不是企图取消学校教育——致潘畏三的信
创造宣言
创造的儿童教育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
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
全民教育
民主教育之普及
我之学校观
社会大学运动
社会大学颂
为新中国之新教育继续奋斗——致育才学校全体师生
第二编 教师的培养目标与职业定位
第三编 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第四编 教师的职业伦理与精神
第五编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第六编 师生关系
作者介绍:
周洪宇,1958年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第十、十一、十二届 代表,湖北省人大 会副主任。著有《教育公平论》、《教师教育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等著作20余部。主编《千年梦想圆于建国百年——小康社会与教育新使命》丛书。先后承担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多项重点课题,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美)等中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 代表的建议——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定对台立法、建立 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和 教师荣誉制度等被中央采纳。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影响力人物30人”、“全国有影响力的十位 ”。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著名教育学学者、陶行知研究专家周洪宇教授在全面细致研究陶行知著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标准》,以教师素养必备的六大领域为纲,精选陶行知对这六个方面的论述,对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修为极有帮助,是一部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教师可常备的书籍。
精彩短评:
作者:do you? 发布时间:2019-10-19 23:34:17
集合而已
作者:聊斋 发布时间:2020-10-24 09:35:31
陶老对中国影响之大可以从他点滴思考看出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12 22:06:38
常读常新
作者:塞北孤狼 发布时间:2019-06-10 09:02:50
教育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作者:不知 发布时间:2017-05-08 11:09:24
一般。就是一些漫谈编在一起,没有太大启发,还是该去读一点理论研究。儿童教育还尚可一读吧。
作者:颍原真吾 发布时间:2019-10-28 10:04:2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深度书评:
由安排物品到被物品安排——鲍德里亚《物体系》笔记
作者:杨寡言 发布时间:2019-07-14 13:07:15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知识的恐怖主义者”,“你这糟老头子坏得很”称号获得者之一。他的“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的命运”引发了欧美的轰动。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于上世纪60-80年代提出的“疯魔预言”再次得到印证,今日看来值得反思。《物体系》是鲍德里亚的第一步成文理论著作,发表于1968年。在书中他试图构建一个物体的体系,从而引出了物体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变化的过程以及走向,并预言了消费社会的到来。
让·鲍德里亚
鲍德里亚在这本书中的论述看似散乱,实则有比较强的逻辑性,这点在章节的排布中就可以看出,一切都指向了“消费社会”。下面就按照书中的章节来解释这本书。我本身并非哲学专业出身,读这本书也只是出于个人迷茫,想从书中找到一些启示。所以我的论述并没有采用哲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作为一个外行读者浅显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希望能够作用于自己的生活。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我手中的这本《物体系》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的版本,读起来还是非常晦涩的,至少需要三刷。二刷结束就写此文,定有纰漏,勿喷。
书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1.功能性系统或客观论述(室内陈设的结构,气氛的结构)
2.非功能性系统或主观论述(边缘物——古物,边缘体系:收藏)
3.元功能及功能失调体系:新奇的小发明和机器人(新奇的小发明和机器人)
4.物品及消费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模范与系列,信用贷款,广告)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是从第二部分开始,非常的绕,但全程高能,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做笔记非常值得。
文中大量摘抄了原书中的文字,力求简洁明了的同时还原作者本意,并辅以我的理解和例证。
《物体系》
第一部分:功能性系统或客观论述
(几组关键的相对概念:技术-文化,陈设-气氛,元件-座位,组织性-关系性)
室内陈设的结构:
回忆一下老一辈人的室内陈设,通常是以一张大床为中心,周围大衣柜,梳妆台等等物件延展开来,呈现群星拱月之势(可以参考铁西区工人村生活馆)。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摆设如下,作者所在的法国,布尔乔亚式的家庭室内陈设也呈现了这样的特点,有一种传统的风味在。这种布置呈现出一种整体性,封闭性和非移动性。家具的摆放也较为考究,家具之间会存在着某种空间关系,使人类的日常生活使用更加有序。
而现代的家具物则没有传统陈设那样厚重和稳定,它们更趋向于“可移动性,灵活性和方便性”,是对空间短缺的非自愿性适应。(可以参考宜家)这些家具变得可以随时折曲,伸展,消失,出场,相比于传统,它们获得了自由和解放,不再受制于封闭的结构。然而这样的自由也使原来的结构遭到破坏,原本的整体空间被割裂为种种功能区。简而言之,这些家具变成了“零散的元件”。
“零散的元件”,可以通过室内设计来整合,以弥补风格的缺失。墙壁与光线的设计,照明的设计,镜子与画像的淡化与消失,时钟的消失。这种设计可以看作是“演算”。总体来说,室内陈设的设计是以“物为人服务”的宗旨而进行的。在这个阶段,人能够完成对物的操控。
气氛的结构:
陈设对立于气氛。广告理论中,对于陈设的技术需求总是伴随着对于气氛的文化需求。就陈设而言,那是功能的演算;就气氛而言,则是色彩,材质,形式和空间的演算。
色彩:
传统的色彩是已被编码的文化意义,有着死板的暗喻体系。例如红色就是代表激情,蓝色就是代表平静,黄色就是代表乐观等等,非常封闭。汽车只有黑色,冰箱只有白色,这种情况经过了好几个世代后才被打破。粉彩疯狂的解放了原本固执的色彩体系,然而这种解放是用力过猛的,恨不得把所有能用的色彩都给用上,有种为了追求解放而解放的意味,立了个“自然”的牌坊,却并非自然。经历了狂热的解放,色彩搭配趋向于“函数”,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设计配色法则,与室内陈设配合,可以通过“演算”得到。
材质:
材质与色彩同理
色彩和材质,共同影响着气氛。气氛的室内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得生活其中的人们,和构成它的物品一样,进行热力和非热力的交换,亲密感和距离感的交替。
元件是最能表现陈设的物品,而座椅是最能表达气氛关系的物品。比如说,在一个晚会中,座位的整体布置和晚会进行中各位置的微妙交换,就足以塑造气氛,影响社交。座位间距离远会让人感觉生疏,而座位间距离过近会让人紧张。
如此,元件/座位的二元对立使我们看清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元件的组合,现代人进行他的组织性论述;坐在座椅深处,他进行他的关系性论述。它们的整体组合便是“功能”。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发现,房屋的陈设由原来非常“实诚”的以满足吃喝拉撒基本需求为主要目的,逐渐演变成吃喝拉撒的消隐,娱乐,待客,阅读等文化需求越来越大地影响了陈设和气氛构造。原来卧室,餐桌,冰箱等等是要占据住房很大比例,现在它们逐渐消隐起来,客厅娱乐设施,书房占据了更大空间。吃喝拉撒是技术的必须目的,文化趋向则是气氛改变的体现。系统的文化性回应了系统的技术性,这种变化也为后文埋下伏笔。
手势与形式:我们注意到,工具在悄然地发生改变。
以洗衣为例,原本我们需要一手握洗衣杵,另一手控制衣服,用捶打的方式完成洗衣。这一切动作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具象的,是可控的。而现在我们拥有了洗衣机,洗衣机内部复杂的结构能够保证完成洗衣这项工作,而我们只需要按几下按钮就可以。隐藏的洗衣结构变得抽象,脱离了我们的控制。由传统的劳力转变为现代的操纵,力量抽象化了,这意味着,
在今天,物体本身已变得比物体和人之间的行为更为复杂。物品几乎成为一个全面性程序的主导者,而人在其中不过扮演一个角色,或者只是观众
。
究竟人是机器,还是机器是人?也就是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占据主动还是处于被动?
吊诡的是,物品逐渐取代人居于主动地位,这种现象如今在被刻意掩盖。这个用来掩盖的牌坊依然是“自然”。比如汽车尾翼的仿生学,归于自然;车库也消隐于表面生活,退居花园深处;燃油煤气管线隐藏于腔内或地下。
整个第一部分,我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1.文化性取代技术性趋向(如今精神更重要于物质)
2.物品由被支配的客体地位变为主体支配地位的趋向。”我们安排物品“逐渐变成了”我们被物品安排“。
第二部分:非功能性系统或主观论述
边缘物——古物:
古物很有意思。比如说雍正时期的一个瓷碗,在当时是人吃饭的器具,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它作为古物出现,没有人疯狂到再用它来吃饭,它已经丧失了实用的功能,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一个古物。
古物具有“时间”的象征意义,人们在它身上,感受不到其它现时之物所带来的焦虑。它作为终结性之存有,让人产生心理退化,依附于先前时间的真确性。古物身上这种经历,这种历万时而依然存在的确定性,给人以安全感,好像能让人追溯到母亲的乳房那般。
到这里,古物可以被视作一个符号。作者提到的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1.我们对于古物的态度,可以反向思考成原始人对于玻璃瓶(代表现代文明)的态度。就像电影《上帝也疯狂》中表现的一样,原始人并不知道玻璃瓶的真正用途,他们对于玻璃瓶的争抢只是因为他们对于未知文明的向往。
2.在过去,老人是智慧的象征,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无尽的财富。但是现代技术的发展,使老人们的很多经验被否定,他们由于无法融入新技术之中,丧失了”智慧“的象征地位。年轻人对老人智慧否定,却对古物崇拜,这种矛盾表明了人们接受古物大多是因为其符号性。
3.人们都知道古物市场上大多都是赝品(例如北京潘家园),但还是趋之若鹜。家庭的陈设中,古物的仿制品也占据一席之地。明知是仿制品,依然购买,古物的符号意义不言自明。人们购买古物的赝品,是在购买其背后的符号意义。“如此,整个过去成为消费的形式目录,前来附加于现时形式的目录之上,并构成流行中一个超卓的领域”。
消费是为了符号意义,而非实用意义,这为鲍德里亚后面的消费社会理论埋下伏笔。
边缘体系:收藏(个人觉得这段论述非常非常精彩。鲍德里亚认为收藏物品的意义在于消解与逃离,正如我收藏这本书的意义。一针见血):
人对私有财产具有与生俱来的热情,这种热情甚至不会输于人性中的其他激情。有时在其它的热情缺席的情况中,只有它独自统领着日常生活。在这种意义之下,物品已在实用范围之外,在特定的时刻里成为一种别有意义的事物,和主体深深联系。这种别有的深意,即是“被占有”。物品因此不只是一个有抗拒性的物质体,而是成为一个我可以在其中发号施令的心之城堡,一件以我为意义指向的事物,一件财产,一份激情。
因此,所有的物品都有两个功能:或是为人所实际运用,或是为人所拥有。纯粹的对象(物),被剥除了功能,或是从它的用途中被抽象出来,则完全只拥有主观上的身份:它变成了收藏品。(这里印证了第一部分中我们得到的第一个结论:文化性取代技术性趋向)
当物品失去了其本身的功能价值,只剩下“被人所拥有”的价值时,这种极端的情况下,物品之间就没什么区别了,成为彼此相当,反正都是为了被占有所存在的(像去各种景点打卡一样,都是打卡一次就不再去了,各个景点之于主体的地位趋于等同)。这种占有(收藏)的狂热心理下,一间单独的物品就不够了,永远要是一连串的物品,甚至是能使计划完满达成的一个完整的系列。
收藏系列,好像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满足了他收藏的狂热心态。现代生活中,要成为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主宰实难做到,但当人在被他所拥有的物品环绕时,就仿佛达成了这个心愿。在人际关系中,这很难做到。人是独一无二的,收藏系列中每个个体却又趋于等同,这种矛盾是人类焦虑的持续来源。而由物品所组成的场域则相反,其中每一个项,有序列继承和同质对应关系,因此让人觉得安全。正如莫里斯·里姆斯所言,“对人来说,(收藏品)就像一只没有感觉的狗,它接受人的抚摸,而以它的方式,它也回应给人它的爱抚,或者应该说,它是一面镜子,它所忠实反映的,不是人的真实形象,而是人对自己所欲望的形象”。
里姆斯的这段话里,把收藏品比作狗,非常形象。狗是宠物的一种,它们令人感伤的存在正是人际关系失败的标记,如此才要乞援于一个自恋的家居世界,在其中,主体性可以在一种毫无纷扰的状况下自我完成。连带地,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动物并没有性别(有时是为了豢养的用途被阉割了),它们就和物品一样,虽然有生气,却没有性别,也就是以此为代价,它们在情感上才会令人感到安全,扮演人类阉割焦虑的导流者(人类精神上的追求丧失可以类比为被阉割,参照弗洛伊德《性学三论》,他将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官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不同的时期需求是不同的)。这是一条只剩下忠诚美德的狗,而且我可以看着它,却不比反过来被看,这便是为何所有人在人际关系中无法投注的心理能量都能被投注在物品身上。
聪明的人类意识怎么会落入这样的圈套呢?这就是主体性耍狡计的地方——一方面,我们需要物品是独特的,稀少的,独一无二的,但另一方面,一件物品是不是独一无二的证据,并不是在真实世界中取得的,这件物品被我所拥有,可以使我认识到,它对于我个人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存有。看明白了吗?这是一个庄严伟大的循环论证,就是因为它,才能建立起人和物品间如此强烈的关系。它身上可笑的心理操作方便性,给人带来虚幻而又强大的满足(实际就是无意识的自己造出大前提小前提,推出自己希望的结论,然后自己骗自己)。这种循环论证体系,人会把它迁移投射到数目无限的物品上,从而有助于创造一个整体的环境。由于前文已经谈到,物品是一个人欲望的形象。那么这种创造出来的环境,便是人类自我形象的整体化。
物体在缺席的时候,会有特别例外的价值。比如说小时候收集水浒卡,108张,当你收集到107张时,最后没收集到的一张,就具有异常的意义。此时,这一张的价值,与之前的所有107张是等同的,它是这个系列的终结项,是独一无二的事物。人为什么要执着于系列的完满呢?
鲍德里亚认为,系列的完满,象征着人类的死亡。人们用收藏系列,来消解对死亡的恐惧,消解精神上的空虚。物品,帮助人类消解和逃离。呈现出来的,很少是存在,而是缺乏(越展示什么,就是越缺少什么)。
手表,也是这样的例证。远古的时候,人们对于时间的判断,只是日升日落。随着季节的推移,这种计时法愈不精准。手表的发明使人们随时随地能掌握时间,它将时间实质化,同时又将它分割,使得时间成为一个被消耗的事物,不再是实践上具有危险的维度,它是一个被驯服的量。人“拥有”了时间,这种感觉成为一个文明人的精神养料,一种安全感。
有的理论认为,人类收藏物品,是为了延伸他的存在,并因此在死后续存。这种说法是一种天真的神话学,忽略了人在收藏过程中得到的满足。人在收藏的热情中,注意力集中于物上,往往会忽略时间的流逝。这是对于死亡的消解。一遍一遍的循环收藏动作(从一个收藏系列迁移到另一个收藏系列),更是一遍一遍的重复对于死亡的消解,从而得到心理的安慰。如果说,每一物品,以其功能,可称为愿望的中介物,作为以上描述的系统反复游戏的一项,它也是欲望的陈列者。
在收藏的终点,对物品的激情成为单纯的嫉妒,这会体现在人们把收藏品禁闭起来,以便一个人独自享用。比如说,我们不愿出借自己的汽车。物品不应该拥有自己的性格,它应该是温顺的,为人所掌控的。如果它引起了别人的好感,那么对于我自身是一种威胁,这样,物品给我带来的安全感和消解则会还原为焦虑的来源。同时,因为物是自身的投射,如果我们的汽车被损坏,那无异于是对自身的阉割。我们从根本上,是对自身的嫉妒,我们保管监视的,永远是我们自己。我们享用的,是我们自己。有时我们会听说歇斯底里的人会毁掉自己的收藏,比如摇滚歌手在舞台上砸琴,这种类似自杀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毁灭,是自己对于自身不满与焦虑的终极发泄,是“自己亲手毁掉自己”的仪式。
可怕的是,我们对于物品系列的看法,对于系列的完全占有欲,会迁移到人的身上,发展成对人的物化。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你爱我的双脚吗?”
“是的,我爱它们。”
“你爱我的腿吗?”
“是的。”
“我的大腿呢?”
“是的,”他再一次回答,“我爱它们。”
(接下来和前面相同,由下而上直到头发)
“那么,你完全地爱我?”
“是的,我完全爱你,”
“我也一样,保罗。”
我们在这段对话中看到,文中的人物对于对方的“肢解”,毫无人性可言。她对于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的认同感的追求,使得她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对象物。这种心理与收藏的心理等同。对于一个人的爱,需要用对任何一部分的爱来证明?这种心理是一种变态。
而收藏的系列性动机也会对原本的真实动机产生异化,从而形成对消费的异化(这里指向消费社会)。比如说我原本只是要购买“法国哲学研究丛书”中的《物体系》这一本,由于收藏的系列性动机在作怪,很可能会导致我接下来无意义的去购买这个丛书系列的其它书籍,买回来我也不一定会看。本来我会继续买这个丛书系列以外的书,但系列性动机将我的真实动机异化,两种动机相互排斥,只能以妥协的方式并存,而这个被异化的结果,显然已偏离了初衷,造成了浪费。(这点印证了第一部分的第二个结论:物品由被支配的客体地位变为主体支配地位的趋向。”我们安排物品“逐渐变成了”我们被物品安排“。)
整个第二部分,主要的结论是:
1.物品具有“实际功用”和“被占有的功用”两种功能。当物品的实际功用无法发挥,那么就只剩下“被占有的功用“。
2.物品是自身欲望的投射,物品即是自身。
3.我们通过物品来消解焦虑。收藏则是一种循环,来循环消解人的焦虑。
第三部分:元功能及功能失调体系:新奇的小发明和机器人
新奇的小发明和机器人:
“自动化”是人类对于完美的执念,机械的完美度与现代度被认为和它的自动化程度成正比。然而,要实现机械自动化,就必须要牺牲许多功能上的可能性,依它的功能把它定型化。否则为了保留许多功能的同步,则要匹配设计很多伺服系统,会使机械异常庞大。这里隐含着一个趋向——如果一个物品未被自动化,他仍有可能会被改变,已完成自我超越;如果一个物品进入了自动化程序,那么它的功能将达到单一的极致,陷入功能上的封闭与自我重复。
由于自动化物体“不靠外力,自己行为”,它便会强烈地让人觉得它和独立自主的个人具有相似之处,就像具有了人格,而这个令人着迷的特性影响了自动化发展。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物体拟人主义。物品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摧毁了(见第一部分,“物品几乎成为一个全面性程序的主导者,而人在其中不过扮演一个角色,或者只是观众”),但它却被另一种象征体系所取代,此一象征体系不再具有初级功能,而是属于上层建筑功能。人投射在自动化物品身上的,是人意识上的自主性,人的操控力,人的个体性,人的人格意念。这种体系取代了传统的“万物有灵论”,成为现代人默认依附的信仰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人找到了他的存在意义,那便是,一个最完美的万能事物及工具性的楷模。
换句话说,物成为了意识未觉醒的人,而人成为了无所不能的物。
(本书出版于1968年,随着近年来AI的兴起,作者当年由自动化趋向所得出的结论,经过现代AI发展的印证,显得更具说服力)
人类对于自动化的追求走向了极端。无理性的复杂化,对细节强迫性的注重,怪异的技术性,无意义的形式主义,使得自动化的发展走向了形式上的功能叠加与添充。“无论任何操作,皆要有一物品相应;如果它不存在,我们就一定要发明它”。这种思路没带来什么真正的发明,只是将典型化的技术简单地组合起来,便能诞生功能非常特别,但实际上毫无用途的物品。(例如现在游戏的发展,万物均可吃鸡,万物均可自走棋,只是简单的嫁接与拼凑。手工耿则是这个思路的反面,他的爆红是对这种思路的绝佳讽刺。他清楚的知道他的强行发明不具有实际意义,但是却又很强的娱乐性,就将它用在娱乐上。不知道如果鲍德里亚听说在50年后,遥远的东方国度诞生了这样一位鬼才,无意中利用他的理论在娱乐业风生水起,会作何感想)
这种思路所得到的产物,我们称之为“玩意儿”。我们明知道它们是没有什么大用处的,买来用过几次就会束之高阁,但还是对它们趋之若鹜。
因为这些“玩意儿”至少让人们在某个时间点相信,所有的问题(甚至是包括心理上的),都可以被一件技术品预见,警告,解决。
“它总会为我解决问题的,它会在某一时候为我消除一个大烦恼”,这种安全感使得“玩意儿”大行其道。前文已经说明,所有的物品都有两个功能:或是为人所实际运用,或是为人所拥有。(第二部分:“边缘体系——收藏”)在它具体的功能上,物品是一个实用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其非必要的面向而言,物体提供了一项社会和心理冲突的解决之道。正如迪希特在《欲望策略》中所说:
“不论任何个人或集体的冲突,都应该可以被一个物品所解决”
。(这句话我深以为然。世界上的矛盾并非都由物质所引起,但基本都可以通过物质缓解甚至解决。而获得物质的最通常途径,就是获得金钱,然后购买,即消费行为。所以,消费行为是解决矛盾的良药。这是消费行为合理化的外衣,也是社会逐利的根源所在)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我们不断地购买,寻求未知麻烦的解决,心理上的解脱。物品不断地失去效用,减少寿命,然后我们会将它抛弃,再度不断购买。物品越来越短的寿命,我们频率越来越快的消费行为,技术越来越快的迭代,是死亡的一次又一次象征意义的上演。人们通过购买,看见自己,救赎自己,解脱自己。
是玩意儿创造了我们的这种心理吗?其实是我们的这种潜意识创造了这些“玩意儿”。对于技术在人际关系中荒谬而极权的干扰所造成的破坏,我们比较敏感;而对人性在技术的演进中荒谬而极权的干扰所造成的破坏,我们便比较不敏感。埋怨技术给我们的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忽略了是我们的潜意识创造了这些“玩意儿”。
除去“玩意儿”这种物品的发展方向,非结构性配件的大量繁衍,也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就是在这些非结构性元素上(比如物品的颜色,尺寸,套餐搭配等),组成了时尚和引导性消费的社会通路。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中说:“就技术的角度而言,风格和形式的变化是不成熟的征兆。他们标志着一段过渡期。但资本主义使得这一段过渡期永久地存在。”他指出,在美国,经过1910年到1940年间一段风光的时期,汽车,飞机,冰箱,电视等都在此一时诞生,之后呢,发明几乎完全停止。改良,完善化,包装,追求的是物品的威望感,而不是结构上的创新。芒福德还说:“机械更完善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品味和流行与浪费和商业利益结合在一起。”
一方面,无关宏旨的改善,复杂化和附带体系都在培养一种有关“进步”的伪意识,而遮盖了基本变化的紧急性;但另一方面,时尚以它次级系统的无协调蔓衍,属于偶然的领域,因此也是无限再兴的领域,和市场开发最能发挥到极致的领域。在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被满足了的前提下,拥有闲余财富的人们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去追求这些东西。
(无数种无关紧要因素的排列组合,组成了无数种商品的样貌,总有一款适合你,总有一款能够让你心甘情愿的掏钱购买)(这里在第四部分“物品及消费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模范与系列”一章会有详细阐述。而且这个理论会延伸到鲍德里亚第二本书《消费社会》的丰盛与浪费概念的阐述中)
机器人是自动化主义创造出来的超级物种,它的功能全面,总括了潜意识在物的领域中的所有路径。作为最接近于人的物种,机器人抽象地体现人的力量,同时也引起人的焦虑。人的欲望投射在物品上,机器人作为物中之一,当人的欲望投射在它身上时,它类似于人的动作会让人恐慌,因为它代表了欲望,它的动作就像欲望在吞噬人类。因此,机器人的设计中,要彰显其机械上的特点(金属的外身,不连续的,一跳一跳的,没有人味的动作),以完全和人区别开来。这样,它宣示着自己仍是个物,自己仍受人的支配,是人的奴隶,使人在使用它们的时候没有焦虑。(《西部世界》中机器人外表与人毫无区别,而且具有人的意识,进而产生了伦理灾难)
由于机器人是人的奴隶,被人所控制,那么就总会与反叛的主题相关。通过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对机器人反叛的征服或是机器人的自我毁灭,都成功地化解了人类的焦虑。(《西部世界》)
在文明的演进中,存在三个相互竞争的层次:
(1)——物品的技术结构层次:功能的会集,整合,具体化,经济化;(物)
(2)——世界和自然的平行结构层次:征服空间,控制能量,动员物质,一个信息越来越流通和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人与自然)
(3)——人类实践的结构层次,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迈向更高的“相对性”和更大的动态,开放的整合,和最先进的技术产品类似的社会“经济”原则(人与人)
这三个相互竞争的层次,并非是同步演进的。技术会不断地前进,而人面对这些技术,则有道德上的落后。道德的停滞使得技术进步的身价大增,成为一种稳固的价值,成为我们的社会的终极作用机制:与此同时,生产体制便被除去罪嫌。在一个道德矛盾的遮盖下,我们避开了真正的矛盾,其真相便是,目前的生产体系一方面运作,一方面阻碍着真正的技术进步(并且由此阻碍了社会关系的重新结构)。认为技术,生产和消费会理想地汇合在一起,这样的神话,掩盖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反目的性。(例子: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996?)
整个第三部分,主要的结论是:
1.自动化使物品拟人化,具有对人的威胁,而我们在消解这种威胁。
2.人们相信物品终会解决未来的问题,为了满足心理的安全感要求,产生了不断的购买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呈加速状态。生产端也在迎合这种心理,使得新产品的推出周期不断缩短。人们的购买并非因为物品的交换价值或者使用价值,更主要的是由于物品的象征意义(符号价值)。
3.因为相信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会有一物品与之对应,并且具有对自动化的迷恋,物品的发展倾向于对非关键因素进行改变,从而产生无数种商品的排列组合,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了消费行为。
第四部分:物品及消费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
模范与系列:
物品的模范与系列,古代和现代是不一样的。
按照我的理解——模范,可以指模板,是某一类物品的样板;而系列,则是模范的大批量仿制与衍生。
在古代,模范与系列之间没什么关系。比如说一张“路易十三”的桌子是模范,当它从宫中传入民间时,百姓对它进行仿制,但由于是手工技艺而不是机械化,仿制品与仿制品之间亦有很大差异,更不用说和作为模范的原版“路易十三”桌子相比了。这种模范也具有很强的“风格”,社会体制把拥有者的地位赋予物品,贵族并非存在于一个社会系列中,他与普通人的区分是绝对的。
在现代,虽然大规模机械批量化生产使得系列物品之间没什么区别,但它们与模范之间的距离没有缩短。社会体制仍然把拥有者的地位赋予物品。社会上大部分阶层生活于系列性产品中,而其形式与心理价值则指向社会少数人生活中的模范产品。(例如旗舰机华为P30 pro与千元机荣耀畅玩8)对于一个普通人,模范可以说是一个奢华显赫的世界,而他因为金钱的因素,被毫不留情地排除在外。由于这样的原因,在进入模范的世界中有物质上的困难,退而求其次,在使用系列产品时,人们总会隐然或明显地预设其模范的存在。
而相对的,模范也不再固守于种姓式的存在,而是整合在工业生产之中,朝向系列性开放。它们会对外宣称自己是功能化的(而一件“有风格”的家具永远不会这么做),并且理论上人人都有得到它的权利。而社会上的每个人,通过最卑微的物品,都可以分享,参与模范。同时,纯粹的模范或系列也越来越少。两者间的过渡被分化到无限细微的地步。这一点是怎么做到的呢?个性化。
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某件消费品,但是我们的工业社会却给了我们一种“先验”的特权,作为一种集体的优雅和正式自由的标志,它就是“选择”
。
只有消费者拥有了各种各样的选择,他才能超越购买的严格必要性格,而个人地介入到更进一步的层次。事实上,我们根本已没有不做选择,而只是出于用途考量来购买一件物品这样的可能——今天已没有任何一件物品如此地提供给“零程度”地购买了。(比如买手机,你会有各种各样的选择,颜色,内存,各种套餐等)不论是自愿或者被迫,我们所拥有的选择自由强迫我们进入一个文化体系之中。
通过什么来实现如此多样的选择和个性化呢?通过差异化,边缘性的差异,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无关紧要的差异。事实上,就工业产品和其技术合理的层次而言,个性化的要求只能在非本质必要的部分获得满足。要使得一辆汽车个性化,制造商只能采用大量生产的系列性底盘,系列型引擎,将其外在的性质稍作变化或者增加一些配件。作为一件技术产品,汽车的基要部分无法被个性化,只有它非必要的部分才能如此。构成时尚的,便是这种二次度的系列性。
最后,所有的物品都因为这些边缘的差异而显得不一样,所有的东西都成为模范。而所有的东西都成为模范,也就不再有模范。普通人们的消费因此而得到满足。
那么模范去哪儿了呢?模范消隐为了一个理念。比如说购买了荣耀畅玩8,虽然只是一个千元机,但也能让你联想到华为这个高大上的品牌概念,使得这台机器完成了由系列向模范的投射,得到了满足。只有当模范只是一个理念的时候,个性化的程序才有可能进行。意识不可能化身为一个物品,这是荒谬的;它只能化身于一个差异之中,因为此一差异,在指涉一个绝对单一的理念(模范)时,同样也指涉了一个真实的所指,那便是使用者,购买者或如前所述的收藏者的绝对单一性。吊诡的是,正是通过一个模糊而共享的理念,才能使每个人感觉到自己的绝对独特。而相对地,也就是当我们在系列性的差异中寻求自己的独特性时,我们正是在重新运作模范理念在形象投射中的共识。个性化和整合程序完全可以携手同行。这便是
体系的奇迹
。
然而,这个体系的奇迹之下,掩盖了一个真相,那便是相对于真正的模范,系列产品的大量结构失调和价值减消。无论是从促进再消费角度还是系列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消退和符号价值上升的要求,系列物品必须变得脆弱,变得朝生暮死,才能满足要求。这种策略已为帕卡德所提出:“通过三种方式,我们可以有意地使得物品的寿命缩短,或使得它无法使用:
1.功能——可以用另一个比它更先进的科技来使得它失去领导地位(但这是一种进步);
2.品质——在一定的时间后,它自动地故障或是耗损,而且这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十分短暂;
3.外形——我们故意使它不再流行,虽然它的功能仍然完好,但让它不再取悦于人。”
工厂出产的产品的寿命都被故意地缩短,而这种政策正是我们的经济基础。
接下来的几页,鲍德里亚分别从风格,阶级,现实性特权,人格的厄运冒险讨论了系列与模范相比的缺失,这些观点前面已经渗透了,就不再赘述。
关于模范与系列,鲍德里亚总结两条规律:
1.在消费社会中,我们在物品面前越来越不平等。(我对于这个观点持保留态度,因为从古至今,我们在物品面前一直是不平等的,不存在“越来越”这一说。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由于物品的迭代越来越快,使得我们的喘息间隔越来越短,所以越来越不平等吧)
2.模范与系列,是滚动的关系,而不是替换的关系。
“没有任何机会,可以使模范过渡到系列,而又不同时被另一个模范所取代。系统以整体向前进,可是模范由一个取代另一个,从未以模范的身份被超越,而连续而来的系列也无法超越自己的系列身份。模范动得比系列更快,他们有现时性,系列则漂浮于过去和现在间的某处,为了追赶模范气喘吁吁。这种永恒的期望和永恒的失望,作为在生产层次即以计划好的动态,正是物品追逐战这个向度本身的构成者。
这好像是一种命定。整个社会朝向模范并依此组构,而生产体制则想尽办法要系统性地将模范解体为系列,将系列化为边缘性差异,不同变奏的排列组合,以至于物品生命短暂得有如一句话或一个影像,由这样的时候开始——当通过系列的系统性变化,整个体系变成了选项结构,但是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顺序——此时地位的梯级成为固定,而地位游戏的规则成为普遍——在这种被引导的会合中,在这种有组织的脆弱性中,在这个持续被摧毁的共时性中,不再有否定性的存在可能。不再有开放的矛盾,不再有结构上的变化,不再有社会辩证。因为通过技术进步的弧线,仿佛机动着体系的动力,并不能阻止体系在其自身之内成为固执而稳定。所有的东西都在运动,都在随时变化,变形,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改变。这样的社会,把自己投入技术进步之中,完成了所有可能的革命,但那只是在它自己之中的革命。它的生产力增加了,却不能带来任何结构性的改变。”(这段扒鲍老爷子的一整段原文,这文笔,啧啧)
信用贷款:
如果过去产权获得先于使用,今天程序则相反。信贷的扩张,反映了一个“独占”的文明,进入到“实际使用”文明的渐进过程。这种付款限期造成的焦虑非常特殊,后来它会形成一种平行程序,每天重压在心头;它萦绕着人对未来的计划,而不是立即使用。这笔债款永远都有可能被再次商讨,永远在变化中,受制于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我们这代人已经目睹了祖产和固定资本概念的烟消云散。在我们父母这辈人之前,后天获得的物品,一直全都是财产,它们是已完成的工作的物质化身。餐桌,椅子,还有汽车,在以前的年代,是一个长期节约的结果。一旦东西买到手了,他们便稳稳被攥在手上,不会溜走,它们便是过去的收据和未来的保障。
但今天,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钞票用以购买它们之前,物品就已经在那儿了,它们超前了它们所代表的努力和工作。因此可以说,它们的消费比它们的生产先行。我只是在使用它们,我对它们不再有面对面对祖产般的责任,没有人把它传给我,我也不会把它传给任何人。
我们可以想想,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人的世世代代在物品构成的稳定背景中相承续,这个背景逼人的寿命还长。如今却是在同一个人的一生中,可以看到物品一代代地,以越来越快的节奏相衔接。
在过去,是人在物品身上强加上他的节奏;今天,则是物品在人身上强加上它们不连续的节奏,它们不连续而又突然在那儿的方式,它们不需老去即会自己接体或被取代的方式。
节约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所面对的时代,是消费的时代,甚至将是浪费的时代。
通过信用贷款制度,我们回到了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也就是说有一段时间在事先已欠给庄主,欠给了服侍性的工作。然后,不同于封建制度,我们的体系操弄着一个共谋关系:现代消费者自发地吸收及负担了这个无止境的强制性要求;购买以便社会可以继续生产,如此他才能继续工作,以便可以为他所购买的物品付钱。
一个值得注意的幻觉是:社会给我们信用贷款,而以此形式自由为代价,实际上是我们在贷款给这个社会,因为它已经异化了我们的未来。
当然生产体制首先是靠剥夺劳动力而生存,但今天它又以这个循环的共识来增强自己,它甚至使得臣服被当作自由来体验,如此它可以自给自足,成为一个可以长久持续的系统。
以信贷来购买,相当于只是付出了一部分的真实价值,便占有了物品的全部。这就好像是说谎。说谎者以一个想象的故事,便可以获得谈话对手毫不相称的敬重。他实际上的投资很少,报酬却十分可观:可以说,他是利用了对一个符号的信赖,来占取真实的利益。他也是利用信用过活,这个信用存在于他人的信任之中。当然,很快地,说谎者就会面对他所预先占用的角色。谎言被揭穿时,他或者信用破产,或者便得再撒一个谎来挽救局面。用信贷购物者也会遇上款项到期的问题,这时他很有可能破产,要不然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再去别的地方借贷以偿还这里的贷款。但是最令人敬佩的特征在于,因果关系从未被建立:说谎者从来不会在他说的故事与遭遇的失败之间建立关系,用信贷购物者在他魔术赏赐般的购买和之后他得付出的期款之间,同样无法做出联系。信贷体系在此,把人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态度,推到极致。
至此,“模范与系列”的戏法使人们在消费的选择广度上无限拓宽,而“信贷体系”则在消费的时间维度上给予人们史无前例的形式自由度。这一切都在共谋着消费社会的运行合理化。
广告:
广告是“物体系”的最后一项补充。
广告是我们消费行为的无罪证明。我们的广告发展到今日,很少直接描述产品的功能与特点,这样做也使观众十分反感,像电视购物一样。如今的广告更多的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展示,对家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使用者的人文关怀。比如说“有家,有爱,有欧派”,欧派厨具的广告中并没有提到自己产品的功能特点,而是描述了美好家庭的氛围。这种广告给人以幸福的理念,我们被它所营造的氛围所攻陷。我们似乎被物品“爱上了”,因此投桃报李,我们的消费是对它给予我们爱的回馈。我们完美地通过广告消除了自己纵欲消费的负罪感,因此通过对物的消费得到毫无道德背叛压力的焦虑消解。
广告不提生产和市场的客观过程,也会忽略真实的社会和它的矛盾。它玩弄的是一个全面性集体的临在/不在,一个有关集体的推定。广告中常常描绘一个所有人都对产品趋之若鹜的场面,以集体的名义引导我们购买商品。然而如前文所说(第四部分“模范与系列”),我们购买商品需要通过它的使用来使我们和他人有所不同。此时,我们既满足了不脱离集体的目的,也满足了获得边缘性差异的个性需求。在模范(品牌)的引导之下,我们完成了对系列(具体种类的商品)的消费。
那么,物品/广告体系构成了一种语言吗?如果有语言,必须要在其中有一种构句法;而大众消费的物品,只能构成一个目录,而非构句法。商品的选择维度相互交叉,构成了次方级的商品排列组合,我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但是,选择哪一种商品,并不能唯一的指向某个意义和需求,每个人买一件商品的因由可能都不一样。但是,社会对于商品的偏见和经验,使得我们大概能够归纳出商品的层次,一个分级体制。这个分级体制不好界定,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心中。它们是“身份”和“地位”的符码。
所有的人都以他拥有的物品来决定其地位。新的阶级或种姓的道德,在最物质,最无法拒绝的事物身上,找到了附着的对象。然而社会并不会因此透明。社会承认的符码解释系统对所有的人都有效,却不会导致真正的民主。相反地,参考单一化中所具有的强制性,似乎只是使得区别的欲望更加强烈。
第四部分的一些结论:
“模范与系列”的戏法使人们在消费的选择广度上无限拓宽,而“信贷体系”则在消费的时间维度上给予人们史无前例的形式自由度,而广告则为我们的消费提供脱罪证明,解除了放纵消费的道德压力。这一切都在共谋着消费社会的运行合理化。
写在最后:
我仍然惊叹于鲍德里亚在1968年便如此彻底地对周遭的物品之体系给予如此透彻地剖析。40年已经过去,他的话语依旧振聋发聩。
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已然是密不透风的消费社会。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物品的奴隶——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地位与形象,需要物品来维持;我们自己与自己地和解,需要消费的支撑。这种情况已经是难以颠覆的了。
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完全地逃离,或者完全地入世。我们可以对于物品背后森严的符号体系不屑一顾,我行我素;也可以利用这个森严的符号体系,迎击时代的洪流。但是对于机会和成本,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秤。逃离难免意味着在他人眼中的失意;入世也必然会为物质的原始积累所累,但中庸地掩耳盗铃,绝对不是明智的做法。
顺着鲍德里亚的思路向后推想,人们对于物体系的崇拜,已然走向了顶峰,但跨越这个顶峰之后呢?会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跨过了对物的崇拜,我们将会对人的形象产生依恋。娱乐业对于偶像的加工已经工业化。偶像团体的背后,是如物品体系一般千百种选择。相对于冷冰冰的物体,被物化后的人,更具有被依恋,被消费的潜力。而这种崇拜的初级阶段,我们已经见到了,就是“网红经济”。随着社会继续发展,手段更加成熟,造星运动将由娱乐业拓展到各行各业(在考研教育行业已经初见端倪),届时,森严的“物体系”将面临被全面替换为“人的形象体系”,但是一切底层的运作规律,还是蕴藏在物体系的规律之中,这是本原。
用了一个月读过这本书之后,接下来的方向也有很多选择——比如继续读鲍德里亚的第二本书《消费社会》,完成对《物体系》的延伸;或者跳到他的老师居伊·德波那里,读《景观社会》;再或者向传播学延伸,挑战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但是得歇一段了,做点实践的事情。
2019.7.13
2019.11.18,我已新开了个公众号,名为“杨寡言”,读书笔记会放在上面。另外,B站“杨寡言”会有对应的视频讲解,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下,嫌麻烦就算啦。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有感
作者:塞北孤狼 发布时间:2019-06-10 09:04:51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购买多(426+)
- 无广告(673+)
- 不亏(532+)
- 经典(613+)
- 三星好评(555+)
- mobi(341+)
- 藏书馆(616+)
下载评价
- 网友 龚***湄: ( 2025-01-08 13:56:16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居***南: ( 2024-12-29 16:31:45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养***秋: ( 2025-01-06 13:55:4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堵***格: ( 2025-01-03 13:11:27 )
OK,还可以
- 网友 冉***兮: ( 2024-12-26 12:58:1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汪***豪: ( 2024-12-26 02:38:1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印***文: ( 2025-01-02 09:31:07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田***珊: ( 2025-01-06 03:20:10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屠***好: ( 2024-12-25 07:23:31 )
还行吧。
- 网友 郗***兰: ( 2025-01-06 01:36:51 )
网站体验不错
- My Own Very Lonely Firefly Coloring Book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0吉林省 甲级标准预测试卷(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综合知识)/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赠代金券)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法语口译实务3级 蔡小红 主编 外文出版社【正版图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俩人开伙快手菜158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网球王子(7)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南希·麦克威廉斯 著;钟慧 等 译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梦控师 追梦蚂蚁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5考研数学命题人全真终极冲刺8套卷. 数学一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服务的细节124:顾客主义:唐吉诃德的零售设计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过关必做600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