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44

人类群星闪耀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人类群星闪耀时精美图片
》人类群星闪耀时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人类群星闪耀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704166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6
  • 页数:240
  • 价格:29.8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44

内容简介:

照亮人类文明天空的十二颗璀璨巨星

决定世界历史走向的十二个巅峰时刻

强烈坚定的个人意志×无可抗拒的历史宿命=?

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列宁、陀思妥耶夫斯基……

太平洋的发现、拜占庭的陷落、滑铁卢一分钟、南极探险之争……

这些真正的历史性时刻,有如星辰绽放光芒,永恒不变,照亮空幻的暗夜

“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可不读的传世杰作!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本书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2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2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太平洋的发现、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滑铁卢的一分钟、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以及南极探险之争等。当强烈坚定的个人意志与无可抗拒的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璀璨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书籍目录:

译 序

作者序

不朽的逃亡者

拜占庭的陷落

亨德尔的复活

一夜天才

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

玛里恩浴场哀歌

黄金国的发现

壮丽的瞬间

飞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逃向上帝

南极争夺战

封闭的列车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作品包括小说、人物传记、诗歌、戏剧、散文等,以及部分翻译作品。上世纪20、30年代以出色的中短篇小说蜚声世界文坛,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而著称。

译者简介:

高中甫

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潘子立

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教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疲劳,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而每做一件事,都会使人身心解放,即使把事情办坏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在日常生活的二十四小时总是艺术家,他所获得的重大的、恒久的成就常常出自难得的灵感闪现的一瞬间。同样地,那被我们誉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的历史也是如此,也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创造。尽管歌德虔诚地将历史称为“上帝的神奇作坊”,但在这个作坊里仍然有许许多多平淡无奇、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那些崇高而难忘的时刻都属凤毛麟角。历史仿佛是一位编年史家,漠然而执著地使一段又一段历史彼此相连,就像把一个又一个环扣串联成数千年悠久的长链,因为一切激动人心的事物都需要准备,一切重要的事件都要有个过程。一位天才的出现,需要一个国家的泱泱百万之众;千百万无谓流逝的时光过后,真正的历史上的关键时刻才会出现。

  不过,倘若艺术上一旦有一位天才出现了,他就能常存于世,并影响到百年的文化史;而世界上一旦有一个重大的时刻出现了,便能决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进程。就像整个大气层的电流都聚到了避雷针的尖端,那些不可胜数的事件全都凑到最短的时间内发作。这些从容不迫按照先后顺序发生或者同时发生的事件都被压缩为一个时刻,这个时刻决定了一切:一个是或者不是;一个太早,或一个太迟,都成了几百代人无可挽回的一个关头,它决定着个人、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命运。

  这种戏剧性地凝聚起来、而且关乎命运的时刻,往往发生在某一天,某一个小时,甚至常常仅为一分钟。虽然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历史的进程里都难得一见,但它们的决定性却超越于时间之上。在此,我将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点回顾那些星光灿烂的时刻。我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时刻,因为它们就像永恒的夺目的星星,照耀着暂时的黑夜。我无意通过自己的编排来渲染或扩大这些事件内在和外在的真实,因为历史把这些崇高的时刻表现得十分完整而无需佐助。它就像诗人和剧作家那样精心地创作,任何作家都别想超越它。


对一个睿智的人而言,任何一种形式的流放都是一种使内心宁静而致远的推动力


所有的巅峰时刻需要绸缪,所有非凡之事需要酝酿。

它们平日优哉游哉按部就班地行进,却在一个决定一切的时刻,一个决绝的肯定的或否定的时刻,一个对众生来说,无法逆转的或早或晚的时刻,聚集在一起。这一时刻决定了个人的生死,民族的存亡,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序言


人类第一双同时见证过环绕我们地球两片大洋的双眼,永恒的熄灭了神采。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照亮人类文明天空的十二颗璀璨巨星

决定世界历史走向的十二个巅峰时刻

强烈坚定的个人意志×无可抗拒的历史宿命=?

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列宁、陀思妥耶夫斯基……

太平洋的发现、拜占庭的陷落、滑铁卢一分钟、南极探险之争……

这些真正的历史性时刻,有如星辰绽放光芒,永恒不变,照亮空幻的暗夜

“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可不读的传世杰作!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本书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2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2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太平洋的发现、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滑铁卢的一分钟、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以及南极探险之争等。当强烈坚定的个人意志与无可抗拒的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璀璨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精彩短评:

  • 作者:MX 发布时间:2019-04-12 23:52:32

    滑铁卢战役那一节似乎在课本上出现过?

  • 作者:Hygge 发布时间:2021-12-08 20:22:52

    我们生活在群星照耀下的天空之下,也许今天的生活早已经是意料之外,但我们仍然会一直被默默注视着

  •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02 13:50:15

    :

    H152/1444

  • 作者:namik_ercan 发布时间:2020-02-19 02:24:50

    《人類群星閃耀時》不同於同樣出自茨威格手筆的《三大師傳》與《三作家傳》,後者是細膩而嚴謹的人物傳記,而前者頗有些“地攤文學”的野趣,4顆星

  • 作者:恶魔的步调 发布时间:2019-01-10 23:41:25

    说句题外,达米恩·查泽雷的《登月第一人》这部电影说起来也是"人类群星闪耀时"手法了…距离斯蒂芬·茨威格的最后一个故事,过去也已超过一个世纪了,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另一片陌生的星空下。

  • 作者:伊娃 发布时间:2018-06-14 22:28:50

    嗯,其实描述很精彩,短篇阅读速度也相对较快,难怪是青少年读物。


深度书评:

  • 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剧作家

    作者:spencer 发布时间:2006-11-17 20:21:20

    读完这本书花了我几乎两周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花了太多时间用红铅笔在书上划下史蒂芬·茨威格的那些或美妙或雄壮的词句,它们有的是绝妙的比喻,有的是经典的论述,光是这些生花妙笔下的语言,就可以让此书名垂千古了。

    从此书中可以看出来,茨威格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作为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自己的民族和国籍并未在他的书中烙下太多的印记,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显然反对沙文主义。书中倒是能看出他对于整个欧洲的自豪和热爱,恐怕这也是他最后自杀的原因——对他的“精神家园欧洲”毁灭的痛心。

    茨威格相信历史是多数人在多数时刻写下的是编年史,平淡无奇,但是少数人在少数时刻“群星闪耀”,却是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他认为“虽然历史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它也不可能持续不但地进行新的创造。”而且,“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意见,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但是,这些时刻一旦出现,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书中的这些时刻:

    1、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这篇所写的是欧洲人发现太平洋的经过,巴尔沃亚在发现太平洋的时候几乎是一名逃犯的身份,他把探险也当成一次出逃,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2、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这篇所述的事件,在茨威格眼中恐怕是一次悲剧,基督教世界的一次惨败,而这惨败却恰恰是由于他们的互相猜忌而导致。茨威格毫无顾忌地赞美这位土耳其苏丹征服者的智慧和勇气,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他也痛斥了他的凶残。此篇尤其精彩的是,茨威格使用了文学的手法,记述了那座被忘却的城门“凯尔卡门”的失陷,从而让君士坦丁堡的悲剧,更显出十足的戏剧性,让人为英雄们的大意扼腕。而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此篇的一个中心,感人的战前弥撒和战后所遭到的劫掠以及被改成清真寺,则现出了历史的残酷与顽皮。

    3、韩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韩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我想说的是:茨威格在这一篇中的描写可一点都不像一个出身于无宗教信仰家庭的人,而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认为这是他真情的表露而并非什么写作技巧。

    4、一夜之间的天才: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此篇最戏剧化之处,就是鲁热在那一晚的不朽和之后的平庸,他“仅仅作了一夜的诗人”。可是《马赛曲》却成为法国国歌而被永远传送,让人感到这历史确实让人捉摸不定,它赐予一个平庸的人伟大的天赋,仅仅几个小时,也许只是为了让这激扬的旋律,带给法国人民胜利,带给自由胜利。“《马赛曲》就像长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奈基,在法国的所有战场山翱翔,给无数的人带来热情和死亡。”

    5、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这一篇恐怕是全书中最为不“群星闪耀”的一篇,因为在这一篇中,没有什么人性发光,主角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生生葬送了自己皇帝的伟业。对此,茨威格说: “有时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时刻——命运之线在瞬息时间内是掌握在一个窝囊废手中。英雄们的世界游戏像一阵风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辈卷了进来。但是当重任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与其说他们感到庆幸,毋宁说他们更感到骇怕。他们几乎都是把跑过来的命运又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

    茨威格把历史的这一秒钟充分的戏剧化:就是这一秒钟,格鲁希虽然听到了滑铁卢开战的炮声,但依然决定不去支援;就是这一秒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按照这一战的历史意义以及法国在大革命后独特的世界地位,这一秒钟确实至关重要。

    一个平庸的人葬送了一位天才的事业,茨威格评论道:“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是,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是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6、玛丽恩巴德悲歌: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74岁的老翁不但爱上了19岁的少女,而且还请人代向她求婚,以现在人的观点看来,幸亏这求婚遭到敷衍,否则那婚姻才是真的悲歌……此歌写完后,“歌德从此永远告别了爱的激情带来痛苦的时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

    7、黄金国的发现: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今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

    茨威格其实在此篇着重笔墨在于苏特尔对于加利福尼亚的开发,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淘金热之后,四处涌来的人民霸占了他的田产、房产和牛羊,而这广袤的土地本是他的私产。苏特尔状告1722万名在他的种植区安家落户的农民,要求他们从私自强占的土地上撤走,并向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各索赔 2500万美元。汤普森法官判定他对于土地的拥有权合法,苏特尔几乎又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这个判决却没有被执行,愤怒的人民害死了他的三个儿子,而他剩下的残生就一直在华盛顿的法院大厦附近晃悠,乞讨,为了食物,也为了公正。

    他死的时候口袋里藏着一份申辩书,他要求按照世间的一切法律保证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财产。

    开发加利福尼亚的人就得到了如此的下场,历史确实是无情的,人民的怒火很多时候,也并非那么正义。

    8、英雄的瞬间: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枪响前一霎那,传令官送来了沙皇的赦免令,把刑罚从改枪决为苦役,在生死界限上走了一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从此转折。

    这是全书中唯一一篇诗歌形式的历史特写。充满了对于基督教信仰的描写和暗示,很难相信茨威格没有宗教信仰。经历此转折,“陀思妥耶夫斯基摒弃了社会主义信念,用宗教的精神来解释人民的理想,提倡弃绝个人欲望、逆来顺受,宣扬人人都有罪孽,罪犯就是“不幸的人”等观点,并试图用道德感化来替代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幻想求得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和解。”

    有趣的是,译者对此种转变唏嘘哀叹,而茨威格却保持着肯定的态度,仔细一想,还是与茨威格是人道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有关,不用说,他一定反对暴力革命。

    9、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1858年7月28日,在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的推动下,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通话,实现了。

    这篇历史特写歌颂了勇敢的冒险精神以及菲尔德不屈不挠的努力。在第一次电缆的铺设中,失败了两次,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但是在菲尔德带领下,人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终于,在7月28日开始的这次铺设为人类在大西洋海底建立了一条电的通途。而不幸的是,这条通途很快就出现了故障,原先狂喜的人们把愤怒发泄到了菲尔德身上,说他是骗,菲尔德沉默了。六年后,他用成熟的电缆技术,又一次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次不但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而且还找到了上次的故障原因,使美洲和欧洲之间,有了两道桥梁,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此篇中茨威格毫不留情地讽刺了那些在成功时欢呼,失败后怀疑的墙头草、以及他们的闲言碎语和无理重伤,与他们相比,菲尔德无疑是时代的英雄。在此篇的最后,茨威格写道:“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而不被那种想不断去破坏这种伟大统一和用战胜自然的同样手段来消灭人类自己的灾难性的狂想所一再迷惑。”

    当然,这只是一个梦而已,茨威格自己的自杀就是这个梦破碎的时刻。

    10、逃向苍天:1910年10月末,列夫·托尔斯泰终于摆脱了束缚自己近30年的精神枷锁,离家出走,把自己的信仰和言论用行动来证明,最后,11月7日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与世长辞。

    要承认茨威格的想象力,用续写《光在黑暗中发亮》这一托尔斯泰遗作的方式来描述这段历史,实在是让人惊叹。这篇三幕戏剧用最恰当和激动人心的方式记述了托尔斯泰在人生的尽头,被大学生们震动,终于下定决心出走的过程。其中有很多经典对话:

    “隐秘的事愈多,灵魂也就愈不高尚。”

    “通过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种符合道德的制度,因为任何一种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在产生暴力。一旦你们掌握了武器,你们也会很快建立起新的专制主义。你们不是破坏专制,而是使它永存下去。”

    “即便是罪人,也还是我的兄弟。”

    “-如果他们把托尔斯泰也抓了起来……

    -不,他们不敢。这是一个只要讲讲话也要比他们所有的人有力量的人。不,他们不敢,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用自己的拳头把他救出来。”

    “(指托尔斯泰)因为象他过的那种生活是违背他自己的言论的,这当然是一种耻辱。他们逼着他扮演着伯爵的角色,时间够长的了,他们用阿谀奉承扼杀了他的声音。”

    “(警长)-要是能知道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指沙皇)的态度就好了。

    (站长)-(十分平静地)我相信真正的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始终充满善意……”

    “经常是这样,妨碍一个伟人和他使命的人恰恰是那些爱他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之中的生活都与其的思想矛盾,正如大学生们所说,他用着银质的餐具,写着人间的苦难,因此,他出逃了,也因此:“走得也正及时,因为只有这样死去,才算完成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一生更加高尚。”

    对于托尔斯泰的仁慈、人道主义以及对上帝的崇拜,茨威格明显抱持赞赏的态度。

    11、争取南极的斗争:1912年1月16日,英国上校斯科特到达南极点。

    本篇是此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而茨威格在记述人来到达南极点这一历史时刻的时候,并没有去写那位第一个达到此目标的挪威人阿蒙森,却挑选了比阿蒙森晚了近 1个月才到达的英国人斯科特。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斯科特在整个探险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更因为他和他的四名队员一起,牺牲在了回程的路上,因为“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在此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更因为,“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起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

    此篇中最感人的部分是斯科特上校一行人被暴风雪困在帐篷中,心知生还无望,开始在日记上写下一封封的信,给妻子,给朋友,给祖国,茨威格盛赞这些信是“写给他认识的人的,然而是说给全人类听的;写给那个时代的,但说的话却是千古永垂的。”本篇中把斯科特队长以及他的队友们的勇敢、爱国表现得淋漓尽致,斯科特在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最让人动容的是,最后一篇日记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写下:“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寡”。

    这确实是人类精神最伟大的时刻之一,这确实是将永远照耀我们世界的时刻之一。

    12、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很明显此篇中茨威格赞赏列宁的国际主义和反沙文主义立场,对于暴力革命倒是没有多提。客观地说,列宁回到俄国确实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回到祖国后的列宁,很快发表了《四月提纲》,之后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开始了。

    以上就是本书中的12个段落,写完这些摘抄和感想,我不禁由衷感叹茨威格说得非常对,最戏剧化和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发生在历史之中而不是剧作家的笔下。最后,表达一下对于翻译者舒昌善的敬意,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出色,让人体会到了茨威格的语言之美,完美的表现出了一个个史诗般的场景,满含深情,让人叹服!好的作品需要好的翻译阿!

    群星闪耀的时刻并不经常出现,但毫无疑问,在我们的时代,它即将来临。

    欢迎光临我的BLOG:

      闲话小记:

    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电影与书籍:

    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 律动的节奏,高远的意境

    作者:果麦文化 发布时间:2019-07-30 15:21:26

    评姜乙译《人类群星闪耀时》

    文 / 胡丹(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硕士生导师)

    茨威格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之一”。但实际上,他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文学。他笔下的十四个故事与其说是试图再现历史上十四个著名的场景,倒不如说是利用这些场景作为背景,来虚构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典型心理和典型行为。他是以文学的笔触虚拟出导致历史结果的进程。其主要的依据并不是历史的,而是心理的。翻译这样的作品便对译者的语言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译者可以不必精通这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但必须对中德两门语言有深刻感知力,并洞察人情世故。

    姜乙译版

    就这一点来说,姜乙翻译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译本。茨威格在着力刻画的这十四个场景时采用了不同的体裁,有诗歌、有散文、有戏剧。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也根据不同的体裁和语境选用了不同的语体。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译者在翻译诗歌时所采用的诗化的语言风格,使得译文不仅能从语体上与原文相匹配,也能产生出强大的渲染力。

    在翻译诗歌时,译者在形式上选用了诗行长短不齐、不拘韵脚、纯粹以节奏取胜的自由诗。这就要求译者对于诗歌分行所带来的节奏感必须有非常精准的把握。诗歌分行的基本作用是在流畅的阅读进度中加入一种故意的停止,为接下来的纵身一跃埋下伏笔,从而产生出一种“欲擒故纵”的效果。

    《英雄的瞬间》中有一段描写,刻画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行人被押赴刑场时的画面:

    他们昏沉的双眼艰难地

    凝望一方阴暗的世界。

    几间平房围成方形,

    低矮的屋顶挂着肮脏的霜,

    圈住的广场布满黑暗和雪。

    二字和三字组的交替构成了这段诗歌的基本节奏。第一行是规律的二字/三字组的交替。中间的两行基本上全是单调的二字组。这种单调便可以在阅读中营造出一种“抑”的效果,这便是“擒”,也便是“节”。再读下去,就可以在最后两行收获“纵”的愉悦,也便是“奏”。最后两行构成字数相同、但意境悠长的对仗。而在节奏上,这两行诗歌的节奏又是富于变换的。这便和前面两行在节奏上的单调形成了对照。“节”字的本意是“止”,是“制”;“奏”字的本意是“进”,是“走”。明明是要“进”、要“走”,却偏偏要“制止”一下。这样便产生一种自然的姿势,那便是非跳不可!走路原是连续的,可那是散文的语言。在跳跃之前却要故意制止一下,这便是诗的语言。如果没有这样的停止,不为后面的跳跃埋下伏笔,那么节奏将变得毫无意义,意境也将成为一种空谈。以上这个例子说明,译者的自由诗没有了韵律和字数的束缚,就可以为了意境这一目的而不择手段,最终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的境界。而这恰恰是自由诗所最擅长的。因为相比于小说,诗歌天然的劣势就是缺少故事性;相比于戏剧,诗歌天然的劣势就是不可能烘托出冲突。

    又如《马琳巴德哀歌》。年迈的诗人歌德坐在马车之中,思绪汇成一首诗:

    今日仍是一朵未开之花,

    又能对再会作何期盼?

    天堂、地狱由你定夺,

    我的心绪啊,纷繁不宁!

    每行诗歌的字数大致相等,都在八至十个字之间。四行诗均以一个四字组结尾。第一行和第三行的前半部分均是二字组,而第二行和第四行的前半部分则均是二字/三字组交替。这样的一种节奏,其功能正如舞蹈上的鼓板的作用,有规律的隔着一定的距离而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这就是一种均匀的节奏感。接触到这样的节奏就不禁会感染到它的力量而想要跳跃起来。因此,它在诗歌上就有利于语言的飞跃。这样的译文是一种有规律的均匀的起伏,仿佛大海的波浪,人身的脉搏,第一个节拍出现之后就会预期着第二个节拍的出现。这预期之感具有一种极为自然的魅力。这预期之感使得下一个诗行的出现仿佛是在跳板上,欲罢不能,自然也就有利于语言的飞跃。

    姜乙译版

    除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属性之外,译者的译文还有一种“深入浅出”的特性。它不仅是大众的,也是小众的。说它是大众的,是因为它所用的语言是贴近大众的,并不去堆砌一些什么华丽的辞藻,只是偶尔因为原著而有一些排比的句式。说它是小众的,是因为要理解用这样的语言所刻画出的意境不仅需要读者具备相当高的文学素养,也需要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大众”意味着“浅出”的表达,“小众”则呼唤“深入”的理解。译者正是试图通过自己语言的“浅”引出读者内心感受的“深”。这样的译文,初读起来不会给人以莫测高深的畏惧心理,接触久了也不觉得其所营造的意境浅陋,打通了由浅入深的一条通路。这就是第一等的好文字。所以它才可以既是大众的,也是小众的。这样的译文也与原著作者的语言风格暗合:在描写那人类历史上的闪光时刻之时,尽量克制创作时的激情与冲动,将紧张而又高潮迭起的心理活动蕴藏在平静流淌的文字之中,给人以一种静水流深的印象。

    译本的语言质量不仅体现在对诗歌的翻译上。在对散文的翻译上,译文也能够做到不愠不火,在字里行间中呈现出一种散文诗的特质。而在翻译书中的戏剧时,译文也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冲突里所蕴含的紧张气氛。这些地方都需要读者好整以暇地去细细品味了。

    姜乙译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还行吧(59+)
  • 书籍完整(378+)
  • 值得下载(341+)
  • 内容齐全(458+)
  • 一般般(527+)
  • 少量广告(492+)

下载评价

  • 网友 蓬***之: ( 2024-12-11 09:26:09 )

    好棒good

  • 网友 隗***杉: ( 2025-01-05 01:13:1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常***翠: ( 2025-01-06 17:05:09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通***蕊: ( 2024-12-21 00:04:52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邱***洋: ( 2025-01-02 20:19:27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冯***卉: ( 2024-12-13 02:09:44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23 03:33:2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宓***莉: ( 2024-12-12 18:02:0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田***珊: ( 2024-12-14 00:56:5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