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即政治[美]史蒂夫·科尔文汇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石油即政治[美]史蒂夫·科尔文汇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精美图片
》石油即政治[美]史蒂夫·科尔文汇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石油即政治[美]史蒂夫·科尔文汇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962051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
  • 页数:556
  • 价格:189.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8:52

寄语:

代寻稀缺书老书,有问题可联系在线客服15011482491


内容简介:

对财富与权力的争夺总是伴随在石油周围。这种争夺动摇了世界的经济、支配了战争的结果并且改变了人和国家的命运,所以石油公司、金融集团和各国政府之间一直联系紧密。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谁就能控制对手。”

石油企业一直都站在全球权力的顶端。世界五百强中的前十大公司中,半数都是石油公司。作为全世界私人石油企业的代表,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为这家公司拥有雇佣军、外交部和情报部门,掌握着国家能源命脉,可以直接安排元首会晤、左右国内政策制定,代替国防部做战争评估、支配战争的结果,还能在一些地区行驶大使馆的外交职能……所以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雷克斯·蒂勒森辞职后,能够直接出任美国国务卿。因为管理一家石油公司和治理一个国家的工作内容几乎一样。

翻开本书,挖掘石油和政治之间看似简单、实为深奥的内在联系,看石油企业如何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成就今日世界的政治格局。


书籍目录:

序章我要向白宫报告 / 1

第一部分易得油时代的终结

第一章标准答案 / 25

第二章铁屁股 / 41

第三章地球真在变暖吗? / 62

第四章你们真的想与我们为敌吗? / 84

第五章未知伤害 / 108

第六章赤道几内亚月 / 121

第七章骆驼和豺狼 / 135

第八章我们的目标只是石油公司 / 154

第九章真正的男人——他们发现了石油 / 168

第十章这也不像听上去那样糟 / 186

第十一章海法输油管道 / 199

第十二章我们能够飞多高? / 219

第十三章一个更好的地方 / 245

第十四章社会精英阶层 / 263

第二部分风险周期

第十五章以我的荣誉起誓 / 289

第十六章乍得离了石油也能生存 / 305

第十七章埃克森自求多福吧 / 325

第十八章我们需要目击者 / 345

第十九章现金瀑布 / 358

第二十章私酿酒 / 381

第二十一章中情局和美国海军也束手无策吗? / 395

第二十二章一个吃掉3400多只橡皮鸭的人 / 418

第二十三章我们必须终结石油时代 / 434

第二十四章我们是走是留? / 446

第二十五章纳税的不是我们 / 467

第二十六章我们能找到新的预定石油储备 / 488

第二十七章 1+1=3 / 505

第二十八章只是凑巧发生了而已 / 528

尾声 / 546


作者介绍:

史蒂夫·科尔,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前《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纽约客》编辑、新美国基金会的CEO。他得过两次普利策奖,两次海外记者俱乐部奖,一次美国笔协的加尔布雷斯奖,一次亚瑟·罗斯奖,一次美国记者协会利文斯顿奖,一次肯尼迪新闻奖,一次吉布尔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Every meeting at every Exxon office, no matter the agenda and no matter the personnel assumbled, had to begin with a "safety minute," akin to a blessing before a meal, in which a randomly chosen employee would speak briefly about one safety issue or another...


Even the most nationalistic governments might welcome Western companies as technology partners and hire them strictly as contractors to drill, produce, and refine oil and gas... Such fee-for-service contracts could be the basis of a profitable business -- Schlumberger and Halliburton were examples of companies that built lucrative franchises in this way. But deals of this kind stopped short of allowing the contractor to own any oil beneath the ground. Exxon's business had always been premised on owning oil, which required greater risk taking but promised much higher profit than a contractor could hope to earn.


To reach global markets, Exxon formed a consortium to build a 660-mile pipeline across Cameroon's forests to teh town of Kribi, on the Atlantic Ocean. From there it would pipe the oil an additonal 7 miles to an offshore marine terminal.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met global standards for the management of oil revenue and involved credible plans to relieve Chad's poverty, Exxon enlisted the World Bank... During the mid-1990s, Exxon and the bank conceived an unprecedented plan: In exchange for loans from the World Bank's finance arm, Chad's government would be pressured to accept covenants requiring that it spend most of the royalties and taxes it received from oil production on health services, education,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pe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s. To ensure that Idriss...


resource curse - when poor countries became suddenly rich in oil or minerals, they could often expect to go backwards rather than forward.

When nations became enthralled by the short-term riches offered by a finite national resource, capital and talent often migrated away from more productive and self-sustaining economic sectors such as agriculture.


Davies (Greenpeace)'s strategy was to "pillory this company," document its "wrong behavior" on climate, and "force other companies to run away from that model."


Geologists knew that Qatar's North field held natural gas - lots and lots of gas... 800 trillion cubic feet eventually became a common estimate, the equivalent of more than 130 billion barrels of oil.... By comparison, Mobil's highly lucrative gas field in Aceh, Indonesia, held only about 17 trillion cubic feet... For all practical purposes, the size of the North field was infinite; it would last for generations, probably beyond the point when fossil fuels would be a dominant source of energy supply for the world economy...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对财富与权力的争夺总是伴随在石油周围。这种争夺动摇了世界的经济、支配了战争的结果并且改变了人和国家的命运,所以石油公司、金融集团和各国政府之间一直联系紧密。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谁就能控制对手。”

石油企业一直都站在全球权力的顶端。世界五百强中的前十大公司中,半数都是石油公司。作为全世界私人石油企业的代表,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为这家公司拥有雇佣军、外交部和情报部门,掌握着国家能源命脉,可以直接安排元首会晤、左右国内政策制定,代替国防部做战争评估、支配战争的结果,还能在一些地区行驶大使馆的外交职能……所以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雷克斯�6�1蒂勒森辞职后,能够直接出任美国国务卿。因为管理一家石油公司和治理一个国家的工作内容几乎一样。

翻开本书,挖掘石油和政治之间看似简单、实为深奥的内在联系,看石油企业如何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成就今日世界的政治格局。


精彩短评:

  • 作者:打油 发布时间:2012-01-17 18:59:33

    这个版本的注释真的非常棒!不愧是上海古籍!看完了我有一种自己做一辆微型车的冲动……

  • 作者:冲鸭 发布时间:2020-01-08 21:24:25

    全是叙事。EXXON的CEO蒂勒森直接出任美国国务卿,管石油公司和管国家真是差不多。两者间的互相干预也半斤八两。

  • 作者:韬子@Tower 发布时间:2019-05-24 00:09:20

    讲述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故事,类似当年威尼斯的商团一样,无比固执坚硬毫不动摇且富可敌国的公司如何在两任老板——李.雷蒙德和蒂勒森的执掌下,和地缘政治翩翩起舞的。书中强调了美国政府一再认为他们的中东政策不是石油但事实却打脸地证明石油背后的国家能源安全一直是美国的核心利益。而极度推崇自由市场主义的埃克森美孚似乎成为了当下国际地缘政治背后真正意义上的影舞者。作为资深作家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作者在平衡观点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教科书般的规范。有时候确实很难看出对埃克森美孚究竟是褒是贬的态度。从另一个层面上看,这本书如果当成是另一种反向操作,试图提振埃克森美孚长期较低的社会声誉的一种媒体运作,无疑是成功的。老司机终究还是套路深。作为了解美国石油政治学的入门读物,这本书写得诚意十足。推荐。以上。32/96

  • 作者:圆钉钉钉钉 发布时间:2018-12-26 14:17:05

    半夜睡不着看 石油和政治

  • 作者:琸洳 发布时间:2019-06-09 21:16:35

    国际石油公司的逻辑与选择很多时候都是一致的,Hsse文化、M&A逻辑、Risk Mitigation的方法论,几乎都是一样的。书本里有意思的一些闪光点来自于“商业社会对欠发达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亚齐,比如尼日利亚,比如乍得。还有一些来自与美国国际政策的互动,比如伊拉克战争。”本书开始于一场泄漏事故,也结束于一场事故。对于这个行业而言,always finger crossed.

  • 作者:Hilda 发布时间:2018-12-19 22:18:27

    本以为说石油巨头怎么影响本国政治,没想到更多的是整个全球的政治格局,尤其是那些资源禀赋比较好但政治发展不太好的国家。

    资源替代率很重要!

    在石油公司上班还挺危险的啊。事故就不说了,居然还有绑架之类的事。

    几位当家人的性格都写了进去,还挺有意思的。也明显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感觉。

    技术啊~太影响公司生存了。


深度书评:

  • 永夜漂流:给“都市病”的你

    作者:未读 发布时间:2018-06-27 11:57:00

    异乡人缩影

    7:30,闹钟准时响起,你关掉它放空了几分钟,起床刷牙洗脸,气温骤然转高,你推开衣柜,稍费一点时间找到堆积在里层的夏装,换好继而出门。地铁今日不算拥挤,说不定下一站会有一个座位,这样你可以有十分钟的时间闭目养神。公司楼下的卷饼味道不错,营养均衡,足以支持一上午的工作。一天的时间有些紧张,要加班一小时,或许不必。同事三俩成群奔向地铁口,你便顺手也合上电脑,暮色将近,所幸天气还不赖,雨已停。小区楼下有泰迪在打架,散步的夫妻俩,你听到热油在锅里滋滋作响的声音,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热炒土豆的香气,很家常的味道使你有片刻的抽离,但又在推开房间门的瞬间被拉回,衣柜敞开依然是早上翻乱的痕迹,十几平的空间被很多东西填满,书本、洗漱用品、生活器具,拥挤且无序。

    “也许这么做是为了让房间看起来不那么空旷 — 让周围空间布满自己的痕迹,这样一来,叫嚣着的孤独仿佛被冲淡了不少”。

    在《永夜漂流》里,奥古斯丁是这样,他孤僻乖张,然而在极地的这一场自我放逐,却使他倍感孤独,无枝可依。在“以太号”飞船上,宇航员苏利也是这样,在任务成功之时,地球突然沉寂无言,茫茫宇宙里,前无通路,何处是归途。现实生活与小说情节产生了暗合,似乎印证了一些东西。数年求学、工作,太多人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异乡人”,在不同的城市努力,却始终不属于那里,而故乡也在渐渐疏远模糊,最终只是心头的一个概念,已不再具象。

    未读·文艺家《永夜漂流》

    都市病的隐喻

    ”最后还是一个人,没有神,你孤独的生存”。

    ——五月天《第二人生》

    2011年的时候有一个热议的话题,关于2012年所谓的世界末日,大家反复在问,如果末日真的来临,如果地球上只有几个幸存者,你们会想些什么?那年12月五月天发布了这张专辑。有人说,末日传说像一则寓言,它大概代表着过去被解构,即将迎来的被重新定义的“第二人生”。时隔六年再回顾当时的热烈讨论,其实有些疑惑,为什么已经被辟谣的事情却被反复提起,末世传说甚至成了一个大IP?而在《永夜漂流》里,刚好给了这样一个末世的设定,或许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奥古斯丁和苏利像是两座孤岛,他们在各自的内心筑起一道高高的围墙,冷漠甚至有些无情,很多时候,他更愿意做一只动物

    “无须思考,只需本能。有的只是饥饿与困倦。赶上合适的时节,则还有欲望。但永远没有爱,既不会怀有愧疚,也不抱任何希望”。

    他们把自己封闭,把所有的情绪给了浩瀚磅礴的宇宙,

    “只有宇宙才能激发他内心磅礴的感情。或许,他感受到的是爱,只是他从未有意识地称之为爱。他废寝忘食、一相情愿地眷恋着的,是交织着虚空与完满的整个宇宙”。

    这很像一个有关都市病的隐喻,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带来了通讯的方便,而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却被牢牢地锁在了手里的那部通讯工具里。于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孤独在深夜会被无限次放大,你越是孤独,也越是恐惧。他们给自己的心上了一把锁,而钥匙却丢进了深不可测的谷底。这个城市变得越发像荒野,像海洋,像无尽的外太空,让你失掉了与他人相处的机制和爱的能力。

    亘久的孤独中的全新联结

    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经不在;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所有的记忆也将不在了。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宁愿选择悲伤。

    ——福克纳《野棕榈》

    《永夜漂流》里,奥古斯丁在与身世神秘的小女孩艾莉丝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内心升腾起一些新的情绪。

    这种感觉如此陌生,如此令人意想不到,感化了他内心的一些东西,一些陈旧、沉重又顽固的东西。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他开始意识到责任,寂寥的内心有了牵绊。

    “他想给她一些不同的东西 — 联结,爱,集体。他不愿再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寻找借口,好像除了把自己的空虚传递给她以外,无法再给她任何东西”。

    他解除了对爱的种种困惑,真切地感受到了所谓爱为何物。

    而苏利用回忆来稀释破碎的内心、轰然倒塌的理想与不可预测的未来,渐渐地,“

    她产生了一种……说联结感不太确切,因为外部没有可供联结的东西,但她觉得不那么孤单了”。

    在与外部联结的渴望使他们在无线电波中找到了彼此,似乎也找到了另一个自己,她在他身上辨认出一些东西。

    “一种根深蒂固的孤独。孤独不只来自境遇的隔绝,本身也是他的一部分,她怀疑他一向如此孤独。即使是在拥挤的房间,即使是在繁碌的城市,即使是在恋人的怀抱里,他也是孤独的。她能从他身上辨认出这种孤独,因为她也一样”。

    同时,他们都找到了他们所对抗的所缺失的东西是什么,是温暖,还有真诚。“那些不曾有机会成长起来的东西,是这些缺失的根源”。

    面对生而孤独的苍凉,我们何以慰藉,何以对抗。当这个城市被拓展至宇宙的尺度,能汲取温暖的唯有爱与记忆,了解爱的机制,真诚地面对自己,这应该是《永夜漂流》带给我们的一份礼物。

  • 存在是一门太深奥的学问

    作者:长虎牙的羊 发布时间:2007-08-09 22:00:46

    (一)

    用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来讲,《香水》写的是一部追求史,对价值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对存在的追求。

        作者给了味觉天才葛奴乙一个最最低谷的背景——鱼肆!多么悲惨的环境,对嗅觉超级敏感的人被丢在臭鱼烂虾和各种动物尸体混合的世界里,估计不啻于屈原老先生投河前的感受。不不,应该还要悲惨得多,因为葛奴乙差点连这样的环境都没有了,差点一出生就被妈妈抛弃,和这些烂鱼肠子一起铲到河里去,于是他用尽所有的力量大哭,哭声引来人们的注意,这一嗓子救活了他,也让他的妈妈因杀婴罪被判死刑,葛奴乙,一生下来就注定与爱绝缘,因为老天摆在他面前的选择题是如此残酷:A,妈妈;B生存。这是葛奴乙首次为追求存在做出的努力

        然后他在各种各样的残酷环境下挣扎,无一例外地没有爱。或许当一个人适应了没有爱的生活以后,感情的部分也就干涸,可以更理性、更顽强地适应生活中的残酷,所以他奇迹般地在死人如麻的孤儿院、在皮革作坊里活了下来,而且越活越顽强,虽然在这期间他变了形,越来越丑,但是他胜利了“因为他活着,他有了一份自由,这份自由足以使他生存下去”——他的存在开始添加了内容。

    扩大的存在状态为他带来了闻到卖李子女孩的机会,在肮脏的生活环境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美——用他深刻而唯一的理解方式就是"香",“象一段闪闪发光的薄绸......象蜂蜜一样甜的牛奶里融化了饼干......这种气味无法理解,无法形容、无法归类”,他不由自主地走上去。世界阔大,空若无物,渴望的东西就在眼前,可是走上去,却被透明的物质隔开,手足无措。如果强行挤破呢?碎片哗然,布满整个世界,女孩子被他惊吓,继而被他无意中勒死,安静地,变成碎片,然后牛奶饼干烟消云散。

    一个美好生命的消散如一堂课,告诉他只有存在是不够的,存在的扩大可以让他见到美,但生命的本质却是保存美,两者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有多远?一个美好生命的存在和保存美之间孰轻孰重?保存美的本质又是什么?遥远的那边是清晰的美的存在,荡人心脾,似乎触手可及,但伸出手去,是一道一道的玻璃墙。葛奴乙,他并不轻松,就像每一个你我在青葱之年的样子,迷惑得几近狼狈。

    (二)

    但或许这样的狼狈状态正是一个出口,真理的阳光撒下来,一丝一丝,若有若无,狼狈的人由于急于寻找出路,会紧紧追随,顺着细若游丝的光线攀登,到上天那里寻找穿越玻璃墙的法术。葛奴乙,他从此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是寻求保存美的方法。

    此后的故事,更象是一部创业史,一部天才的成长史,一部外省青年的奋斗史。他学习萃取香气,学习用分子式表达自己的构想,可是,他还是遇到了玻璃墙:他没有办法离析生命的香气,他可以萃取花的气味,但是没有办法萃取玻璃的气味,用传统的方法,他只能得到那些轻易献出香气的物质的香气,但是,世间的一切香气?怎样捕捉它们?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他所有的理想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梦。

    多少人满足于获取容易得到的灵魂?多少人认为拥有心中致美的灵魂不过是一个梦?多少人忘了这个梦想,或者在偶尔想起的时候唉叹?

    葛奴乙却是病倒了,几乎死去。物质随着梦想的泯灭而迅速奔向消亡的终点,这时候,以前忍辱负重的功课开始提取报偿了,因为他的重要,老板请最好的医生给他看,亲自守候在他身边,甚至还说出了一条能穿越玻璃墙的道路——在格拉斯有三种办法,人们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得到一切芳香中最美的芳香。

    若是依旧在皮革商那里,可有人会这样守候,即使并不是为了爱他?很多东西,是需要有价值这个衡量体系的,而一个人的价值,往往是在辛苦很久之后才能提取,天道有恒,但似乎并不是迅速地与和取,又或许正因为天道有恒,凡人太过渺小,才会认为获得的过程太漫长了吧。

    且慢,并不是知道了穿越玻璃墙的通道就能马上走过去的,为了一张满师的身份证明,葛奴乙又干了三年,帮助老板完成了贪婪的野心,接收他所有苛刻的条件,只拿了仅供几天生活的钱和物品,从仆人出入的门口出去了,老板几乎连手都没有跟他握一个。

    但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老板自有他离奇死亡的命运,而葛奴乙,在野外单纯的气息里得到了解放。

    (三)

    这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因为存在问题引发的另一个岔道口出现了。

    关于存在这件事,萨特把它分为两个领域,外部世界是"自在的存在",意识活动是"自为的存在"。前者是没有必然性的一个存在着的事实,它不被创造,也不能创造他物;后者是一种虚无,自身缺乏又总想成为什么的趋向,是变动不居而又具有否定作用的存在。

    葛奴乙在自然中找到了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山野里,没有人气的熏蒸,一切都是造物主提供的自在的存在,他吃爬虫,喝溪水,住洞穴,似乎找到了一种终极的存在方式。实际上,人拼命地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海德格尔说诗意的栖居,那么这种让人安静下来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最典型的诗意呢?当一切人类造成的压迫和灾难都不存在,当没有了任何纷争、歧视、等级的时候,当温饱可以满足,睡眠可以保障,心灵可以安静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无忧地生活下去了呢?

    葛奴乙没想那么多,他只是住了七年,七是个神奇的数字,夫妻间的“痒”往往出现在这个时候,而葛奴乙心头的痒也在这个时候冒出了头,这个“痒”的起源在于——他发现自己没有味道。

    晴天霹雳。

    万事万物都有味道,这味道界定着它们的属性,标志着它们来过这个世界,而葛奴乙,这个以味道为生命的实质的人,他没有味道。

    没有味道也就没有了意义。这个发现使葛奴乙从“自在的存在”中睁开眼睛,转向了前面提到的“自为的存在”,就是去获取自己缺乏的某种东西,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拥有自己缺乏的某种东西证明自己来过这个世界,看来,只有安静的客观世界是不够的。人一定要证明自己存在过,这个想法通向终极意义的入口, 是人类背负的希望,或者,亦是一种绝望。

    万事俱备,故事的高潮部分一点一点地来临。

    (四)

    葛奴乙圆熟地骗过了一切人,顺利地来到格拉斯学习萃取香气,他甚至给自己配了几种人味的香水,根据需要喷洒,以达到在人群中的各种目的,比如某种香水能使猪肉店的老板娘母性大发,多给他割些肉,有些使他不被人注意,可以让他一人安然地在住处做香水,他用气味调整着生活中的林林总总,不被人注意地指挥着他们的反应。

    然后就是一个一个地取香了,他要的香惊世骇俗——那是生命的香气,无法言说。他萃取,在世人看来是残忍的杀害。

    到了那些最著名的情节了,12个格拉斯城的美女,带着各自迥异而奇特的美,一个一个地被杀害,萃取,她们根本无处躲避,因为他是靠鼻子找到她们,她们的弱处便是身上无法摆脱的本质。最后一个,最美,有一个有权势有头脑的父亲,苦苦地保卫着她,但谁让她是葛奴乙香水的主调?在她12岁时葛奴乙就盯上她了,一直在等她长大,没她就没有葛奴乙的梦,岂能放过?

    好一番争斗,还是得了手,美女父亲靠逻辑,而他靠本能,真是很美的女孩,由内到外的美,我曾想葛奴乙会不会爱上她,放过她,但没有,在气味面前,她不过是载体,在他眼里,她不过是一小瓶香水的主调。

    万人空巷,看他行刑,全城恨他入骨。

    但是他走上刑场,挥动手里沾了香水的手帕,顿时让万人迷醉,13个绝世少女的体香变成了他的“香”,另所有人迷醉。人们突然从这个人身上体会到无以伦比的爱,他们坚决不相信他是凶手,他们把他当作神灵。教皇当场宣布:葛奴乙无罪。众人在香味中狂欢,不知今日何日。

    他拥有了无力伦比的权力,这权力超越世上的任何人造的威力——“如果他愿意,他在巴黎不仅可以使一万人,而且可以使十万人围着他欢呼发狂;他可以散步到凡尔赛去,让国王来吻他的脚;他可以写封香水信给教皇,宣布自己就是新的救世主;他可以在巴黎圣母院当着国王和皇帝们的面涂上圣油成为太上皇,甚至成为人间的上帝--若是他还可以作为上帝涂圣油的话…… ”

    他拥有的是唤起爱的权力,通过气息。

    亦舒借喜宝的口说,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不可以就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再不可以就要很多很多的健康。可是,一个从未真正拥有过爱的人,突然拥有了被爱的权力——被很多很多人爱的权力,会怎么样?

    答案是

    他不想活了。

    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对香水没有反应的人。他依然没有发自心底的爱。

    他制的香,颠倒众生,只不包容他。他沉迷地追求了一个过程,走到出口时却发现,自己依然被生命的本质驱逐在外,他想要的,依然无影无形。

    众人愚钝,却有幻象可以沉迷,而他,再也无可皈依。

    无所沉迷是真正的虚空。

    或许,存在的本质是关系、是包容、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与周围任何东西的能量交流,生命是专注、是全身心地付出和获取的一个过程,就像他制香的过程。

    如此而已。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无广告(391+)
  • 好评多(354+)
  • 强烈推荐(160+)
  • 字体合适(145+)
  • 赞(595+)
  • pdf(508+)
  • 愉快的找书体验(469+)
  • 排版满分(350+)
  • 二星好评(183+)
  • 不亏(109+)
  • 实惠(254+)

下载评价

  • 网友 居***南: ( 2024-12-13 12:50:27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利***巧: ( 2025-01-07 20:07:4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索***宸: ( 2024-12-29 18:19:4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孔***旋: ( 2024-12-14 20:43:1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步***青: ( 2025-01-05 12:45:51 )

    。。。。。好

  • 网友 潘***丽: ( 2024-12-21 18:28:19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方***旋: ( 2024-12-28 23:50:3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仰***兰: ( 2025-01-06 21:22:50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訾***晴: ( 2024-12-31 00:36:07 )

    挺好的,书籍丰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