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中华之美丛书:中国哲学(英)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7:56

中华之美丛书:中国哲学(英)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华之美丛书:中国哲学(英)精美图片
》中华之美丛书:中国哲学(英)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华之美丛书:中国哲学(英)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854022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00.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7:56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HAC 发布时间:2023-12-09 22:37:21

    激发了学习各个业务模块知识的想法。

  • 作者:青山 发布时间:2015-03-24 15:22:29

    书后关于东北人文综述的文章写得主观性太强,以偏概全,相信大多数东北本地人看后都多好会有些反感。

  • 作者:阅世书生 发布时间:2020-03-01 10:34:48

    文字水平很一般

  •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03 22:33:14

    不能忍~

  • 作者:Harper 发布时间:2022-02-12 08:52:19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图文并茂,热爱跑步的人肯定喜欢。

  • 作者:ᡩᡠᡩᡝ 发布时间:2024-01-13 18:30:16

    ᠸᠠᠪᡠᡵᡠ ᠵᠠᡴᠠ᠉


深度书评:

  • 造词专家的微信长文

    作者:黑玺 发布时间:2017-08-21 00:39:20

    作者吴声,逻辑思维的创始人,各种互联网讲座的常客,可以说是互联网的理论家,也可以说是一个造词专家。新的时代,新鲜的事物涌出,总需要新的名词来命名,作者先后创造过的知名词语有,场景革命,超级IP,商业新物种,等等。

    这本书,就是造词专家所做,用场景一词把作者理解的移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经济都串联在一起。

    作者也说,这不是一本书,是一篇微信长文,是一篇很长的文案,是一份上百页PPT的图书版。读完后,我想,还是把书的主干梳理出来,如下:

    场景造物

    场景可以赋予事物新的意义,相当于为事物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场景可以连接情感、体验、需求和人性,场景可以社交、互动、跨界和混搭;

    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场景,是特定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具体画面,和互联网产品相关的场景,需要构成完整的用户体验闭环。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能够触发用户长时间停留的应用形态,可以看作是超级入口,场景就成为体验的入口。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不同群体或不同个体相互之间的连接点,就是场景,这样连接所创造的独特价值,就会形成体验,造就意义。

    场景,就成为互联网的入口。

    场景,依赖于人的体验细节,是人与产品的连接方式,是价值交换方式的表现形态。场景的构成要素,同样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连接方式五要素。

    作者说,场景的本质是对时间的占有,这点不敢苟同,场景的本质,如其所是,只是入口,是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入口。

    新场景,创造新的体验,新的需求,新的生活方式。

    思考的步骤

    场景洞察、场景延伸、场景方法

    一、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长在朋友圈中的碎片化场景

    微信是基于连接的最大公约数,是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

    朋友圈是最大的引爆场景,朋友圈刷屏是最重要的流行定义方式。

    朋友圈和H5是微信的两大利器,H5是连接微信公众号与APP的桥梁。

    社交需求是微信产品的第一法则,可视化是微信场景应用的基础。

    共享经济崛起的DNA

    共享经济是场景中产品与产品、人与人、人与产品连接方式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是不断强化更有效率的撮合能力。

    场景是共享经济模式创立的重要工具,新的场景意味着新的连接方式。

    新的用户需求构建新的场景,场景成为新商业模式指数级增长的关键。

    颠覆传统互联网入口的核心逻辑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颠覆流量和渠道,成为重要的互联网入口。

    静态的场景被动态重构,场景创造流量。

    传统营销理论4P中,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渠道是最容易被互联网颠覆的。

    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让场景成为入口核心,而不是传统的渠道。

    跨界和混搭,创造新的场景,成为新的入口,制造新的流量。

    LBS、支付场景的渗透、社交媒体的传播,是多个可选的跨界场景入口。

    需要专注洞察新的场景可能,激发用户主动传播分享,创造新的品类独占新场景红利。

    二、支撑场景的核心要素

    体验、链接、社群、数据

    产品即体验,体验即内容,内容即传播

    体验美学重塑新的商业价值逻辑

    场景,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体验,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让用户给品牌作贡献,比让利给用户更重要,更有价值。

    无论是小米手机,还是美图手机,它们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户社群的入口;

    创造的是新的品类或者跨界的混搭,是硬件+移动互联网+新电商+粉丝社群,或是移动+图片+LBS+社交,是建立了与用户/粉丝情感连接的入口。

    情感体验,让用户从价格敏感性变为价值敏感性。

    用户会为品牌作贡献,并且是自发地为品牌作贡献,为品牌传播,推荐和转介绍。

    价格敏感性会长期存在,但是体验成为决定用户消费意愿、消费动机乃至最后购买转化环节的核心。

    场景为用户创造卓越体验的方法

    塑造体验的层次感,体验的层次感决定了场景的真实性;

    体验要有细节,体验细节是场景成为流量入口的要点所在,细节足够真实,才能吸引用户加入,细节就是基于场景的互联网入口;

    提供基于长期消费伴随的拥护者养成类体验,并把控制权交给用户,养成,就是参与,是让用户为品牌作贡献,从而锁定用户,也是渗透到用户的成长过程中,与用户共同成长,植入用户情感,形成共同记忆和情感共鸣;

    空间链接变成新场景的定义指导

    互联网和新的生活空间融合,打造新的场景。

    链接创造的是乘数效应。

    O2O的本质是全渠道,是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无缝连接和自由切换。

    让场景演进为生活方式,塑造为亚文化载体。

    基于用户为中心的全渠道化,让线上模拟线下,让线下对标线上,让移动端改造PC端,多屏互动,多一个屏幕就是多一个入口,多一个乘数效应。

    社群是场景的动力机制

    场景要具有一种亚文化的力量,亚群体的表征和社群感,才能具备拥有大规模用户和商业应用的可能。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精神

    想要而不是需要;

    追求即视感,所见即所购;

    态度比功能重要;

    追求价值敏感性而非价格敏感性;

    自我表达与小众认同超过大众评价;

    社交网络评价大于现实沟通评价;

    塑造场景力

    对场景本身的定义能力和对亚文化社群的影响能力,称之为场景力;

    个性化的场景生态是以人为逻辑,以体验为核心,以连接为中心,以社群为最大公约数的商业环境,场景力可以帮助产品快速形成一种消费主张。

    在不同的场景里,用户痛点和痒点的维度是不同的,准确定义场景,就可以准确定位社群中目标用户的痛点和痒点,能够精准引爆品牌和产品的亚文化潮流。

    产品社群化,是产品链条的延伸和场景的延伸,将产品人格化,成为连接用户和粉丝的标签,变成一种小众/亚文化群体的态度,定价策略就会变成基于价值的敏感性,价格会提升,但对于用户来说却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聚焦长尾流量的亚文化社群,能够带来精准的营销。

    数据让场景精确匹配用户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人为中心的账号体系保证了数据在各个场景维度中形成相关性,最终也支撑了新的场景价值;数据流动性越强,生成的结构性也越多,使用者关系越清晰,新场景的创造也越清晰。

    收集可量化的数据,塑造可量化的全场景体验,用精准的数据匹配精心设计的场景。

    三、构建场景的四即方法论

    产品即场景

    产品等于场景的解决方案;

    分享即获取

    以人为中心的新分享能力,让品牌等于故事、文化和情怀;

    跨界即连接

    跨界的连接击穿了各种场景的区隔,形成的是新体验、新品类和新价值;

    流行即流量

    流行成为流量的新入口,占据亚文化流行趋势的制高点,才能掌控流量的话语权。

    产品即场景

    产品成为场景的解决方案,场景解决方案成为产品研发的核心能力,需要在场景中提炼出产品的核心能力,然后去不断叠加出新的场景。

    场景不存在线上和线下的区别,而是以用户体验和场景粘性为中心形成闭环。

    产品的功能属性+连接属性=新的场景体验

    找到产品的核心功能属性,然后叠加出连接属性,创造新的场景体验。

    叠加的机会,在用户某个生活环节中,适时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以及关联的产品或服务,可以考虑的三个方面:

    找到消费者场景体验的痛点,细节消费者需求,确定场景的呈现细节。

    围绕人的体验、生活、应用和消费场景。

    分享即获取

    分享,是场景的中枢,分享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人格的背书。

    分享,是连接,连接的机会越多,互为渠道的结合点就越多,更容易把品牌有限的市场预算变成倍数效应。

    分享,是获取,是双赢,是用户和朋友获利,是帮助品牌获得更多的市场和用户。

    分享的杠杆能力和乘法效应

    社交工具和移动应用的连接机会,越分享,连接的机会越多,互为渠道的结合点就越多,重要的是找到分享的引爆点。

    跨界即连接

    跨界深度形成新的定价依据和定价能力。

    跨界的深度,成为这个时代定价的关键。

    跨界,打造新的场景和新的体验。

    流行即流量

    互联网的入口被颠覆,消费者对相关的场景需求成为新的入口和新的渠道。

    场景流行最重要的成因是,亚文化现象和拥护者之间是真实的情感关系,用户甚至是催生亚文化的超级传播者。

    流量的关键是,产品自身能否形成一种用户主动搜索的能力,能不能催生流行的指数,能不能进一步形成基于指数的品牌力。

    产品需要变成某一亚文化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找到品牌的拥护者,靠人与人的口碑营销带来新流量。

    四、场景的商业应用

    场景重构商业模式

    场景动能=渠道

    场景成为传播的接触点和分享的触发点。

    社交媒体是场景时代必不可少的要素,用户不断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明确自己的喜好、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寻求的生活方式。

    产品维度,流量场景化;

    价格维度,基于场景的分享即获取;

    渠道维度,跨界即连接,连接无限可能;

    营销维度,流行即流量,场景引爆品牌;

    场景定义=战略

    场景方案=产品,用户参与前置,从产品研发阶段,把场景和用户的需求联系;

    场景动能=渠道

    关注渠道的重点是,能不能让人感觉到连环场景和连续转化;渠道的关键是,人的传播分享形成的场景链条;如此,场景才具备动态的能量。

    判断场景具有传播能力和动能的标准,

    场景本身是否有转发的欲望,有体验的动力,形成基于亚文化的人格,让人愿意亲近。

    场景势能=营销

    势能会在跨界和连接的过程中形成,场景有被连接的意愿和让人主动连接的可能性时,就是好的势能。

    场景细节=流量

    越具体,转化率越高;

    产品细节的核心是体验的细节,体验的细节形成了决策的依据,最终转化成高质的流量。

    场景故事=品牌

    场景故事的核心要义,让品牌更有人格,更加有情怀,更有场景的温度感。

    场景用户=社群

    用户被精确表达带来特别的身份认同,价值观越一致,社群动力就会越强。

    品牌要准确认识自己的产品,时刻洞察社群体验,做好内容运营。

    场景在商业应用中的分类

    高频场景容易获取用户,低频场景容易获取高毛利。

    重度场景容易形成产业链,轻度场景容易形成先到者先得的壁垒。

    低频场景发生率低,但场景本身稀缺,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赚钱。

    高频产品进一步,就是重度场景,可以形成产业链。

    轻度场景一般只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

    能够真正形成场景的定义能力和情感连接能力的,是密度场景,能成为超级入口。

    广度向密度的转型,核心方式是跨界和混搭,通过更加深度、强势的连接,形成新鲜度。

    开发基于密度场景的应用,实现多点的连接、连通和互动,是场景应用开发的核心标准。

    工具应用无法具备密度场景的能力,而具有亚文化和情感表征的社区应用有天然密度感。

    对有情感连接价值的密度场景,永远是真实的内容触动大于形式的华丽炫目。

    广度场景向密度场景转变,关键在于必须将品牌进行更加深度的连接,形成新的消费者心智确认。

    场景成为传统产业转型为数不多的机会

    产品从一开始就在迭代,一直都是未完成的。

    传统行业要完成互联网转型,就要成为年轻人的平台,创造基于新场景的附加价值,并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体验。

    场景同样是产品经理在做产品时,判断需求是否有存在必要性的标准,有典型的用户场景才是真实的需求。

    强场景和弱场景对应强需求和弱需求。

    脸萌和魔漫相机昙花一现的原因,是用户不能持续获得体验;

    从需求的角度讲,这类靠新鲜感和用户自我实现成就感驱动的产品,用户体验是短暂和缺乏长久粘性的,可以创造满足日常工具化需求的功能将用户留住。

    这是需求的游移。

    …………………………………………………………………………

    也许场景能解决所有问题,也许透过不同的视角更能够看透事情的本质。

    场景,不妨作为思考事情的维度之一。

    完。

  •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阅读笔记

    作者:废人王亮 发布时间:2018-07-02 11:31:13

    一、高高飞在大地之上的旅行

    “不过,小男孩想的是无忧无虑的日子,是有趣的玩笑,是冒险和自由,是高高飞在大地之上的旅行”。在尼尔斯决定与大雁们一起前往拉普兰,来一次真正的冒险时这样想。在这一刻,他甚至都不在乎还能不能再次变成人。

    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昭示了一种最美好的人类品质——自由、勇敢的探索和创造,无论在物质世界还是精神领域,并把这种探索和创造本身视为人生至乐。

    与之相对,在我家小区旁,常年支着一个卖广东烧腊的摊子,有时是父亲,有时是他尚未成年的儿子。有天,出于好奇,我问那个孩子,你怎么不去上学啊?他的回答让我无言以对——“上学有什么用?上完了还不是要回来卖烧猪肉?”

    他的回答里有一种近乎宿命的滞重。当然,这并不是说制作并贩卖烧腊的工作有什么不好(比之我的工作显然更有意义和价值),而是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选择他就已经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人并不多,正因如此,它才更显弥足珍贵。

    在我们人生发轫之初,大概每一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会怀揣梦想,想着去改变、创造些什么,去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在回忆时,这段时光被命名为“青春”而铭记。它是如此独一无二,而后来当我们屈从于重力,过着沉闷、麻木的生活时,似乎更映衬出它的轻盈、飘逸。就像《尼尔斯骑鹅历险记》里那些被大雁们嘲弄的家禽,在安全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之际,真正困扰我们的将不再是那些实际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无论能否解决,我们其实早已预知了答案——像顽疾般一直困扰,折磨我们的是那些本可以改变而终未改变,能创造而流于空想,想去过而却不了了之的另一种生活,它们一再复现,有时刺痛我们,有时又给予我们慰藉,它不断远离我们,飞升,成为“高高飞在大地之上的旅行”,却又似乎对我们不离不弃,让我们当下的生活成为它的影子,徒然地憧憬、幻想,觉得唯有如此,才 “飞离了各种各样能想到的不安、悲伤和烦恼”。

    我尊重这位父亲为他儿子选择的路——他是一位勤快、能干,洞明世事的商人,沿着他指明的方向,他的儿子必将在这世上获得一席之地。而且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比之那些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去学习自己一无所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的附庸风雅之辈要高明很多,后者除了败坏孩子对艺术的兴趣,滋长“无用且有害的专业主义”(罗素)外一无是处。但这条路太短也太窄,它永远通往这现实世界的某个地址:一个熙攘的菜市场,一个老旧的小区,或一幢树立在老家乡下的房子。它也可能通往逐步累积的财富,不断攀升的社会地位,但它始终还是在这个既成的世界里蜿蜒,最终还将形成一个闭合的环线,让世代的更替成为毫无希望的死循环。它无法将我们的孩子送往一个“光明的地方”(鲁迅),更无法将他们载往“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雅斯贝尔斯)。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想象这个世界要比单纯认识这个世界更为重要,不仅仅因为认识世界以牺牲多种可能性为代价,只指向唯一的对世界阐释(无论真与假),而且也因为在智力、情感的投入度上,想象世界要远远多于认识世界——任何一位读者,都能很轻易地构想并理解尼尔斯的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一个贫穷自耕农的儿子,他或者成为一个劣迹斑斑的乡村无赖,或成为像他父母一样吃苦耐劳、朴实无华却被牢牢焊在那小片土地上的农夫。因为这是生活的常态乃至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只需撇一撇嘴,说句“本来就是这样了”——但让他变小,骑上一只家鹅和雁群去旅行则不然,这里面有一种纵身一跃的超越性,以及非凡的创造力,尤其在那个人类刚刚制造出飞艇与飞机的年代。尼尔斯的先驱是驾驶日神车驰骋天宇的法厄同,是粘上蜡制翅膀飞向太阳的伊卡洛斯,而非今日踞坐于飞机舷窗之侧,倦于朝外再看上一眼的乘客:

    “他开始懂了,为什么这片土看上去有那么多颜色,有那么多方格子。他先认出了那些嫩绿的方格子:那是黑麦田,去年秋天播的种,在冬雪下也保持了绿色。那些灰黄色的方格子是谷茬地,去年夏天种过谷子;那些棕色的方格子是老的苜蓿草场;那些黑色的方格子是空荡荡的甜菜地或翻过土的休耕地。那些带着黄边的棕色方格子肯定是山毛榉树林,因为在这种树林李,大树是长在中间的,到了冬天都是光秃秃的,不过小山毛榉树长在树林边上,能把枯黄的叶子一直保留到来年春天。还有些深颜色的方格子,中间是灰色的;那是些很大的、四周盖着房屋的农庄,有变黑了的干草屋顶和铺了石头的院子。还有些方格子,中间是绿色的,四周是棕色的;那是些花园,里面的草坪已经开始泛绿了,不过围绕花园的灌木和树还是光秃秃的,露出棕色的树皮。”

    这些五彩斑斓的景象与其说是尼尔斯眼之所见,不如说是作者想象力作用的结果,这是一整片田野的变速突进和骤然紧缩,是大地随着语言的铺陈而随意赋形。这期间并没有多少语言技巧,像极了小学生的写景作文训练,但却有一种不证自明的确定性: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对自然的爱,以及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的爱。这确定性是文学的馈赠,当这馈赠的接受者是一个孩子时,它将具有某种类似护身符的作用——它将潜入我们意识的深处,在某一时刻以直觉,或一种领悟力的方式发挥作用。

    每当我看到那些以“启发了、学会了、懂得了、解决了”之类开头的儿童文学作品推荐语时,我都有要哑然失笑的冲动,他们这是在画蛇添足,因为唯有这种“高高飞在大地之上的旅行”才是文学可以给予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至为珍贵的礼物。

    二、“朝我脑袋上砸了一块石头”

    “貂鼠说:‘一点也不是我笨,你可别瞎说。我已经爬到了最底下那根树枝上了,正考虑怎么扑上去把整整一群大雁统统撕碎。就在这时候,有个还不如松鼠大的小毛头突然跳了出来,用那么大的力气朝我脑袋上砸了一块石头,我就掉进了河里。等我从河里再爬上来……’”

    这一段以及后来尼尔斯用小匕首痛击水獭脚蹼的段落是王之月最喜欢的,不但要求我单独挑出来重复地讲,而且每次都听得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有几次还会凭想象模仿尼尔斯投掷石块或用匕首刺脚蹼的动作。这一度让我相当费解,因为这一段从情节上看,相比本书的其它部分确实更为紧凑和紧张,但它显然很难吸引一位成年读者,而如果是一位文学阅读的爱好者,还会对其间故弄玄虚的“障眼法”(故意使用貂鼠的叙述口吻,把读者早已预知的,用另一种方式叙述)产生一定厌恶——这种幼稚、古旧的写作手法在本书中比比皆是,或许只有联系作者所处的写作年代,才有可能对其产生些许的谅解和怜悯之情。

    由此,我开始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屡试不爽的“俗套”?二是在我们对待儿童文学时,是否应该降低评价的标准,尤其是审美标准?

    作为一本写于近代的文学作品,《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比之传统,采自民间的格林童话、阿法纳西耶夫童话等更具现代精神和现代气质:故事虽然也像无数童话故事的开端那样,源自主人公一次意外的离家冒险,但所指向的却不再是普罗大众们的白日梦——不是尘封的宝藏、貌美如花的公主或未知国度的王位,它指向的是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所彰显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近代文明的成果:是滔滔不绝、泥沙俱下的地理、历史、民俗、科学知识——作为知识重要性的例证,放鹅丫头奥萨通过旁听科普演讲掌握的关于肺结核病知识,甚至具有了宗教告解般的巨大精神力量。它也是基于宗教博爱精神的道德品质——这也是本书的重要主旨,因此让它沾染了浓烈的说教气息。相比传统的童话故事,与之血缘关系更为亲近的实则为曾风靡欧陆文坛的“成长小说”,是狄更斯、歌德和凯勒们曾为年轻人量身订制的“成长指南”。因此当阿卡和老雁们为了感激和偿付尼尔斯一路来所做的,将他带到一个秘密埋藏金币的地方,尼尔斯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激动与雀跃(参照《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而是说出了:“我知道,今年我在你们这里学到的东西,比货物和金子更值钱。”这样现代读者更为期待的回答。

    尽管如此,它依然还是一本古旧、松散、驳杂、却气势恢弘的前现代庞然大物。一些在今日看来已被“祛魅”而失去光泽的传统文学套路、手法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比如曾为山鲁佐德增添无穷魅力的故事嵌套模式——这一文学套路除了完成推动情节发展,连缀不同故事等传统作用外,还肩负了完成“瑞典地理教科书”这一规定动作的重要功能——通常的情况是,小尼尔斯突然隐匿进了学生的口袋、老鼠的洞口或一块岩石的后面,然后一位心有灵犀的讲述者就会恰巧开始讲述有趣的地方风俗故事,或对某事物进行专业的讲解。这不但让整本小说显得支离破碎,而且也让那些穿插在故事中的知识更显说教与苍白。

    再比如上面引述的例子,我们轻易地就从貂鼠和水獭的身上辨别出那些活跃在童话故事,以及其现代嫡系后代卡通片里整齐划一的坏蛋形象:它们有着狡猾的性格、矫健的身手,为了让我们一眼识破和哈哈大笑,他们还必须兼具滑稽的外观和愚蠢的自大。无论他们具备何种眼手通天的异能,最终,他们还是会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于是,杀死邪恶女巫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多萝西,而她的武器是一盆误打误撞浇到女巫身上的水(《绿野仙踪》)。可能是为了照顾听众的理解力,也可能是为了将故事中为数不多的要素进行方便和高效的联动,这些策略看上去都未免显得简单、仓促,乃至于荒谬幼稚——这也是很多童话故事在读者长大到一定年龄后完全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卡尔维诺对此似乎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 “这些童话包含了对这个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而即便是面对那些最可怕的魔力,我们也总能找到办法来摆脱他们”(《论童话》)。

    而对我个人,尤其是当我陪着女儿一起读这些童话故事时,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两种观念间摇摆不定:天平的一端是要保持一个成年人所应有的理性与常识意识,不堕入迷信、妄誕;另一端则是固执于成见与童心的泯灭。更多时候,天平都向着后一端倾斜。因为我逐渐意识到,担心我女儿相信童话故事的逻辑并效仿其中人物言行纯属杞人忧天。她不会傻到去相信一盆水可以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浇融化、消失。因为她所接触到的环境每时每刻都会强化她的现实感——毕竟,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现实。但毫无疑问,这样去想是相当有趣的。在做这想象力的游戏时,她显然比我更少障碍,也更加投入。我猜想,在她听着尼尔斯痛击貂鼠与水獭的故事时,在她眼前浮现的画面一定比我所能想象的更为生动和有趣,并由此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满足。从孩子那里,我渐渐学习到对“俗套”的认知,实际上并不是外在的,比如通过别人的讲授和告知某种方式或手法属于“俗套”,对它的认知是经验式的,是随着阅历与阅读经验的积累,以及不断比较而逐步体悟的。对这一过程强行进行提速与延宕都是在揠苗助长。不妨把它视为一套不言自明的游戏规则,比如足球赛的规则,处处与规则作对,或只以遵守规则为目的进行游戏都无法获得乐趣,正确的做法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独立的,比如相对严肃文学作品不同的评价体系与较低的文学审美标准?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区分两类作品,一种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另一种是适合少年儿童的文学作品。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前一种,实际上是实用性文体,比如用儿童们较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知识,宣扬道德观念等。例如本书,作为一本经过巧妙装饰的少年儿童瑞典地理教材,无论格拉洛芙构思的如何精巧,一名异国读者实在很难对诸如“三个层级的台阶”、“分遗产”之类的故事及知识提起兴趣。而为众多学者、作家、读者推重并津津乐道的,本书所彰显的博爱精神、环保意识,在我看来也很难经得起仔细推敲:“以博爱为动机的行为并非真正的美德”(康德),当富裕的农庄主决定不再排干湖水,维持托肯湖现状,导致他做出决定的,并不是理智和恻隐之心,而是对失去孩子这一惩罚的恐惧以及“上帝不愿意我们去干扰他安排的秩序”的宗教虔诚。而大雁阿卡出于怜悯收养了老鹰幼雏果尔果,但它以教育大雁的方式教育老鹰(总让我联想起狼孩)在今日的读者看来,其间蕴藏的恐怖多过爱与善。这类文体最致命缺陷是时效性,当费解的知识成为常识,道德伦理观念发生转变,它的生命力就受到沉重的打击。

    第二种,也即适合儿童阅读文学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对此,“儿童文学与好的,或者与为各个年龄段特别聪慧的儿童所写的伟大作品没有什么区别”(哈罗德 布鲁姆)。一部以儿童的理解力与接受度为借口,刻意显得幼稚的作品必是拙劣之作。最优秀的儿童文学总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它们本是准备给成年人们读的,但它“恰巧”也为儿童所喜爱。就《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而言,它所讲授的知识将过时,它所使用“俗套”和技巧将落伍,它所宣扬的道德与伦理观念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而变革,但变小的尼尔斯骑上白鹅,冲上云霄,去进行一次“高高飞在大地之上的旅行”却不会,并将永远将它从无穷无尽的故纸堆中拯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四星好评(321+)
  • 快捷(414+)
  • 经典(144+)
  • 内涵好书(531+)
  • 内容齐全(558+)
  • 好评(395+)
  • 一星好评(651+)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芳: ( 2025-01-04 13:07:13 )

    五星好评

  • 网友 辛***玮: ( 2024-12-12 16:04:51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堵***格: ( 2025-01-09 01:06:40 )

    OK,还可以

  • 网友 康***溪: ( 2024-12-10 11:28:51 )

    强烈推荐!!!

  • 网友 通***蕊: ( 2024-12-17 21:30:03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沈***松: ( 2024-12-20 14:10:36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菱***兰: ( 2024-12-14 14:47:5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訾***晴: ( 2025-01-05 20:55:53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常***翠: ( 2024-12-17 06:25:10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敖***菡: ( 2024-12-12 04:05:24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习***蓉: ( 2025-01-08 23:31:05 )

    品相完美

  • 网友 曹***雯: ( 2024-12-17 11:24:2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饶***丽: ( 2024-12-31 14:15:2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訾***雰: ( 2024-12-13 17:35:3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步***青: ( 2024-12-31 17:18:33 )

    。。。。。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