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危险方法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9:03

危险方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危险方法精美图片
》危险方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危险方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473376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5
  • 页数:552
  • 价格:5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9:03

内容简介:

“当一个人开始相信自己拥有一种能力,可以用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另外一个人时候,其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

这是弗洛伊德、荣格与一位女病人之间的一段三角关系,无关浪漫的风花雪月,无关勇攀科学高峰的教育意义,只关乎三条被放在火上煎熬的灵魂。

20世纪是精神分析运动的世纪。在这个故事里面,所有的人最终都被一个幽灵给吞噬了。这个幽灵不是什么冤魂,而是一个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倾听的方式。这种倾听人类苦痛的方式就是精神分析。

1907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开始了一段极为重要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友谊。而在六年后,两人却反目成仇,纠缠在激烈的明争暗斗之中,个人的、情感的、理论的以及专业上的争斗纠结在一起,不可开交。在两人之间,有一个名叫萨宾娜•施皮尔赖因的女子 ,她是荣格的病人兼情人,又是弗洛伊德的同事兼密友,而后来,她也成长为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精神分析师。

约翰•克尔经过多年的研究,还参考了一些深藏已久、最近才得见天日的资料,完成了这部极具魅力的作品,重构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三角关系。围绕着临床方法与政治手段、神经症与反犹主义、婚外情与尔虞我诈,《危险方法》显得渊博而充满人道主义色彩,以强有力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描绘了一段伟大悲剧的惊人历史。


书籍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一个癔症病例

第一章 她父亲的手

第二章 精神病修道院

第三章 荣格的试验病例

第四章 天性虚伪的女人

第二部分 关于神经健康的新学说

第五章 苏黎世学派的兴起

第六章 荣格与弗洛伊德

第七章 关于童话故事的科学

第八章 性与心理学研究

第三部分 运动

第九章 美国之旅与核心情结

第十章 有两片头盖骨的房屋

第十一章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中的唯灵论倾向

第十三章 垂死而又复生的上帝

第四部分 密友事件

第十四章 关于转换

第十五章 一场友谊的终结

第十六章 唯余沉默

第五部分 余波

第十七章 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

第十八章 寻找伟大的命运

后记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作者介绍:

约翰•克尔,1950年生,曾在纽约大学接受临床心理学训练。现任专门出版精神分析著作的分析出版社的编辑。著有《〈魔鬼的迷魂汤〉:荣格的“神话学”以及弗洛伊德“中毒情结”的解决》等论文与《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历史》等专著。1993年,历时八年的创作后,《危险方法》出版。同年,著名的精神分析批评家、享有盛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坎贝尔•克鲁斯在《纽约书评》上发表文章,导致《纽约书评》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读者来信。

本书出版后不久,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汉普顿就曾想将它改编成电影,但因种种缘故,计划搁浅。但汉普顿仍将其改编为舞台剧《谈话治疗》,并于2003年开始公演。2011年,大卫•柯南伯格根据《危险方法》改编的同名电影公映,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聚光灯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奖,伦敦剧评人奖全英年度最佳男演员奖,加拿大吉尼金像奖最佳艺术成就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音效奖、最佳音频剪辑奖,加拿大导演协会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视频剪辑奖、最佳音频剪辑奖等多个奖项,还获得美国金球奖、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美国卫星奖、俄亥俄州中部影评协会奖等提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危险方法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危险方法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危险方法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我最后还想提到的一点与“移情”有关。移情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会将自已对早年重要抚养者的某些情感转移到当前的客体(尤其是心理治疗师)身上;或者说,人们会在他们与当前客体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与早年重要抚养者交往时未曾得到适当处理的某些情感。专注研究“自恋”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将自恋移情分为了以下三种:理想化移情(将对象高度理想化,并向对象的人生方向发展)、另我移情(将对象看作是另外一个自己,并加以欣赏)、映射性移情(不断通过对象向自己做出的反应和行为来完成对自我的肯定)。

  根据这种分类,我认施皮尔赖因对弗洛伊德应该是理想化移情,对荣格则是理想化移情和映射性移情的混合;荣格对弗洛伊德是理想化移情,对施皮尔赖因也存在着理想化移情;弗洛伊德对荣格是另我移情,而他对施皮尔赖因则不存在移情,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利用了施皮尔赖因而已(但是施皮尔赖因的才华及其构建出来的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弗洛伊德)。当这些移情带来的幻梦完全破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都遭到了重创。施皮尔赖因由于荣格的抛弃而陷入精神崩溃,荣格则在“背叛”弗洛伊德之后发作了严重的精神病。而弗洛伊德的情况又如何呢?


  弗洛伊德对荣格的另我移情也许可以看作是他向永恒的死神发出的有力挑战:如果他的王储和继承人继续贯彻他的理论和思想,那么,他也就借着这个“儿子”的生命复活了。弗洛伊德的这个幻梦自然也走向了破灭,

他一边恼羞成怒地侮辱并仇恨着荣格,一边又深深地陷入了失望。然而,移情的破灭也并不见得完全是坏事:施皮尔赖因最终留下了震撼人心的理论和故事(虽然我们在最近这些年才接触到了这些历史事实);荣格也终于脱离弗洛伊德,成为了属于他自己的大师;当时已经年老的弗洛伊德也从这段关系的破裂之中恢复了过来,将精神分析学派推上了一个几乎不可企及的巅峰。那他向死神的挑战就此结束了吗?显然没有。这位伟大的斗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死神的自由:他选择了安乐死。在经过无数次的癌症手术治疗之后,他将自己的医生叫到了床前。他说:“我想,时候到了。”他选择了自己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方式。这种勇敢和他在最终时刻来临前表现出的从容,是属于他自己的伟大胜利:不再寄希望去追逐虚无缥缈的永恒的生命,而是坦然地接受了终将而至的永恒的死亡。

  回想自身,我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也是一种理想化移情,它带给我的幻梦也在阅读和翻译这本著作的过程中生生破灭了,留给了我一片空虚,以及这种令人恐惧的空虚所带来的深深思索。死者长已矣,我们不能苛责他们为何掩藏这段重要的历史,但是精神分析学界在弗洛伊德已然去世几十年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性地忽视了这段历史,恐怕还得归因到精神分析学派内部普遍存在的理想化移情上面。2004年,克雷格·查尔奎斯特博士(美国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在亚马逊网站评论此书时说道:《这本可读性极强而且研究极为深入的书已经出版十余年了,居然没有任何一位精神分析师、荣格主义者或者弗洛伊德主义者在这里对此书进行过评价,这难道不是一件奇事吗?

  对偶像历史的回避,就是对自身的回避。唯有清醒地承担移情破灭带来的剧痛,才能真正地返回自身。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当一个人开始相信自己拥有一种能力,可以用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另外一个人时候,其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

这是弗洛伊德、荣格与一位女病人之间的一段三角关系,无关浪漫的风花雪月,无关勇攀科学高峰的教育意义,只关乎三条被放在火上煎熬的灵魂。

20世纪是精神分析运动的世纪。在这个故事里面,所有的人最终都被一个幽灵给吞噬了。这个幽灵不是什么冤魂,而是一个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倾听的方式。这种倾听人类苦痛的方式就是精神分析。

1907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开始了一段极为重要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友谊。而在六年后,两人却反目成仇,纠缠在激烈的明争暗斗之中,个人的、情感的、理论的以及专业上的争斗纠结在一起,不可开交。在两人之间,有一个名叫萨宾娜•施皮尔赖因的女子 ,她是荣格的病人兼情人,又是弗洛伊德的同事兼密友,而后来,她也成长为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精神分析师。

约翰•克尔经过多年的研究,还参考了一些深藏已久、最近才得见天日的资料,完成了这部极具魅力的作品,重构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三角关系。围绕着临床方法与政治手段、神经症与反犹主义、婚外情与尔虞我诈,《危险方法》显得渊博而充满人道主义色彩,以强有力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描绘了一段伟大悲剧的惊人历史。


精彩短评:

  • 作者:待注销 发布时间:2013-05-29 17:50:00

    电影上映一年多,原著中文版终于来了。这本书涉及到两段关系的决裂:荣格和萨宾娜·施皮尔赖因,荣格和弗洛伊德。一个基督徒,两个犹太人。弗洛伊德对施皮尔赖因说:我们是,并且永远都是犹太人。但他忘了在最初,正是借助他这个基督教的“王储”,才将他的精神分析引进了心理学界的视野。荣格将女病人搞上了床,面对病人母亲的指责,他说是他的温柔让她误解,并且将每次幽会计算成门诊时间索要诊金。但是这个被荣格抛弃又被弗洛伊德利用来抛弃荣格的女人,她是荣格的“阿尼玛”,她给弗洛伊德提出了“死本能”,她成了皮亚杰、卢里亚、维果茨基的督导师,她让苏联心理学迈进了20世纪。男人们固守信念而分道扬镳,女人成了伟人们脚下踩的肩膀。那些人,即使能够看透其他人内心的渴求,也仍旧逃不脱自己的深藏的欲望。

  • 作者:尧尧 发布时间:2017-06-03 14:41:55

    被判老师是因为自己成长了 如果老师用经验 用地位 打压你的成长 那他就变成了控制者 buy your dream so they can sell your soul.

  • 作者:laneo 发布时间:2012-12-02 15:17:00

    极力推荐

  • 作者:什谈谈 发布时间:2014-05-23 00:53:21

    精神分析除了童年期对成年后的影响十分巨大之外,通篇的性 梦 太有主观性的潜意识真是接受无能。对于老弗,雪茄就可以只是单纯的雪茄了?呵呵

  • 作者:八月的可乐 发布时间:2019-04-24 19:50:17

    这不是一本很好读的书,作者事无巨细地叙述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始末,引用了无数信件、文献,很厚而且字很小。但我还是一字一句读完了,因为这是一本很珍贵的书,作者把他能收集到的所有材料对话按时间顺序逐一呈现,还原了精神分析理论发展的过程,让我对三位献身于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大师肃然起敬。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简直就是精神分析的活现,力比多、生死本能、投射、俄狄浦斯情结、乱伦幻想……各种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在三者的关系中都能看到。弗洛伊德凭借不多的案例发展出精神分析理论的模型,荣格不论是忠诚和背叛都是那么地投入,施皮尔赖因更是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与荣格的关系中,无形中推动了荣格的理论发展,进而又扰动了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关系,可以说这三位是用生命谱写了精神分析的初期历程。

  • 作者:自然数 发布时间:2018-06-26 16:48:56

    细腻入微的精神分析学发展史,读完很震撼,发现自己对心理学所知甚少......


深度书评:

  • “力比多”秘史

    作者:NULLAND 发布时间:2013-07-22 13:31:58

  • 致命的沉默:精神分析史上的一出悲剧

    作者:严杰夫 发布时间:2013-08-07 10:31:21

    文/严杰夫

    1936年,在弗洛伊德的80诞辰上,托马斯•曼、罗曼•罗兰和其他近200位西方知识分子给予弗洛伊德如下的评价:这位勇敢无畏的先知和救人疾苦者,他一直是两代人的向导,带领我们进入了人类灵魂中未曾有人涉足过的一些领域……如果我们这个种族有什么业绩能够永垂青史的话,那就是他探索人类思维的深度所创下的业绩。”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法在现代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另一方面,从弗洛伊德生活的那个年代开始,他和他的理论就从来不乏质疑。也正是这种极端的毁誉参半的现象,让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成为现代心理学乃至于文化史上一道独特风景。

    当然想要彻底了解精神分析艰深晦涩的理论体系,对于普通人来说挑战巨大,不过弗洛伊德和他的弟子,特别是另一个大名鼎鼎的精神学家卡尔•荣格间的恩怨情仇,却一直都是大众最感兴趣的文化话题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两位大师在早期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上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关于那段历史的真相,至今仍旧笼罩在各种扑朔迷离的流言“迷雾”之中。于是,到底弗洛伊德和荣格,以及他同时代的精神学家们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将精神分析推到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学的巅峰?精神分析学派在欧洲大陆又是如何迅速地繁荣又迅速地分崩离析?这一切都是始终萦绕在每一个“弗洛伊德迷”心头的疑问。

    拨开历史的“迷雾”解决这些疑问,首先自然要求具有传统历史学家考据的方法,其次又需要对精神分析理论在专业上足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美国作家约翰•克尔显然正是这样一位学者。他经历八年研究于1993年发表的《危险方法》,第一次为读者全面细致地重现了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历史。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为我们展现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早期精神分析学派此前并不为人所知的一面。笼罩在那段历史上方的“迷雾”,在克尔的努力下终于渐渐露出它本来的面目。

    《危险方法》事实上包含了三位主角。除去弗洛伊德和荣格外,克尔还着重描写了一位女性人物——萨宾娜•施皮尔赖因。这样一个三角人物关系让克尔的这部非虚构作品,看上去似乎有了一点畅销作品的元素。然而,随着作者叙述的深入,我们会发现这个女性人物对于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的关系,乃至于对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萨宾娜•施皮尔赖因在一开始是作为荣格的病人“登场”的。来自俄罗斯的施皮尔赖因生长于一个富有的家庭,据说她的母亲可以随意更改本地高级中学的课程,以使自己的女儿不用学习关于生殖的课程。从小在“过于细心”的照料下成长的施皮尔赖因,在青春期时却出现了奇特的“癔症”症状:“在吃饭的时候会想到排便;她无法触碰父亲的右手”,有时“她又会想象着父亲用他的那双手惩罚她,这些生动的想象每次都会伴随着性兴奋”,“她时而陷入重度抑郁状态,时而又大笑、哭泣或者尖叫”。这个奇特案例的出现,给予当时供职于“苏黎世学派的中心”柏格尔茨立精神病院的荣格一个机会:尝试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对其治疗。这段故事一定会让我们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关系有新的看法:与传统观点认为弗洛伊德提携了荣格成为精神学大师不同,事实上,正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精神病医院”的医生的荣格对施皮尔赖因使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才给予了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法走上历史前台的机会。

    施皮尔赖因在弗洛伊德和荣格间的出现,也为精神分析学的历史增添了更多的传奇。由于荣格使用精神分析来帮助施皮尔赖因,施皮尔赖因在治疗过程中对荣格产生了“理想化移情”,而由于自己的个性,荣格对施皮尔赖因也产生了“理想化移情”:也就是说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爱情。施皮尔赖因和荣格之间的感情纠葛,从那时开始就一直影响着荣格在精神分析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之后,与荣格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恋人”的施皮尔赖因进入苏黎世大学医学院学习,并成为了一位精神病学医师。但由于荣格妻子发现了荣格的这段“婚外情”,再加上忌惮于一直帮助自己的前辈弗洛伊德会对此有所看法,荣格最终选择与施皮尔赖因在感情上做出“了结”。这段痛苦的感情经历,让施皮尔赖因决心成为一位能够与荣格比肩的精神病学专家,并于其后转向弗洛伊德影响下的维也纳学派。然而,为了打击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荣格,弗洛伊德却利用了施皮尔赖因。随着弗洛伊德与荣格最终正式走向决裂,施皮尔赖因也发现自己原来遭到了利用,三人自此在私人关系上也就分道扬镳了。

    如果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那么剧情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然而这却是发生在精神分析学派中几个重要的人物身上,背后牵扯的是众人对精神分析学领域权威的争夺。因此我们的三位主角的分崩离析,最终也间接导致了国际精神分析学组织走向崩溃。尽管此后三人在各自的领域,依旧对精神分析学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却再也没有看到他们曾经一起创造过的“黄金时代”。

    从叙事气质上来看,克尔的这部作品无论如何都像是一部恢弘的“历史小说”。在开篇的引言中,荣格以一种俯视的视角,全景式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崛起的历史背景,同时还对弗洛伊德和荣格二人间的关系走向,及其各自在精神分析理论上的贡献,做了概述和评论,这种极具画面感的描写让整部作品一开始就让人有一种“大戏上演”的感觉。在此后的章节中,克尔也一直未忽视历史事件的发生对笔下人物的命运具有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世界掀起的各种危险的思潮和社会运动,乃至于最终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自然都会给三位主角或多或少带来影响,施皮尔赖因回到祖国发展自己的事业,间接地帮助创立了俄国的精神分析中心,正是出于这样的历史原因。这种叙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晦涩精神病学理论带来的阅读困难,并为《危险方法》增添了一丝历史叙事中特有的诱人魅力。

    然而,这种叙事的“魅力”却没有削弱作品在专业上的价值。一方面是因为,克尔的这种历史叙事是建立在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之上的,荣格、弗洛伊德和施皮尔赖因三人间的书信成为整部作品的叙事基础,即使是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作者所作的推测也是建立在相关人物的书信与论文之上;另一方面,作者心理学专业的背景,也帮助他在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观点时,拥有足够的专业储备。

    在结尾,作者为三人间的复杂关系做了一个极为文学化的总结:“当这三个不同的领域(性、宗教和理论)开始纠缠起来,形成了一张无望之网,弗洛伊德和荣格无法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也不能和其他人谈论……正是由于这种致命的沉默,我们今天所知的精神分析学派带着它自身固有的那些矛盾,终于走向了衰落”。这个总结为整部作品抹上了一股浓郁的悲剧色彩。如今来看,这种悲剧的发生一部分是由于精神分析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更关键的还是与主角们各自带有的强烈性格有关:弗洛伊德的霸道,荣格的孤傲,都对他们的学术命运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产生着致命的影响,而作为病人、学生、同事和恋人的施皮尔赖因更是被夹裹在两位大师的恩怨之间,无法自拔。对于后来的读者而言,他们自然会唏嘘于大师们也与普通人一样常常受到性格缺陷的困扰,不过也正是伟人的“失误”带来的历史悲剧,才是精神分析发展史上最有“魅力”的地方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四星好评(214+)
  • 引人入胜(477+)
  • 无多页(102+)
  • 体验差(415+)
  • 无盗版(483+)
  • 还行吧(193+)
  • 五星好评(392+)
  • 下载速度快(334+)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芳: ( 2024-12-15 08:40:42 )

    五星好评

  • 网友 郗***兰: ( 2024-12-31 02:49:4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游***钰: ( 2024-12-11 04:31:3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晏***媛: ( 2024-12-18 18:11:28 )

    够人性化!

  • 网友 苍***如: ( 2024-12-15 19:37:28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蓬***之: ( 2024-12-24 07:35:33 )

    好棒good

  • 网友 戈***玉: ( 2024-12-30 10:40:05 )

    特别棒

  • 网友 习***蓉: ( 2024-12-13 12:42:36 )

    品相完美

  • 网友 瞿***香: ( 2025-01-02 09:30:0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索***宸: ( 2024-12-25 02:11:35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车***波: ( 2024-12-19 10:04:33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冯***丽: ( 2024-12-30 18:50:32 )

    卡的不行啊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