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3:14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精美图片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134227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2
  • 页数:406
  • 价格:59.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3:14

寄语:

精选法国文学经典著作及其代表性汉译本,一部兼具学理性与实用性的文学翻译指南。


内容简介: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为研究性系列文学翻译丛书《外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的系列图书之一,该书以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经典汉译为评析对象,通过译文与原文的对照分析,引导读者对文学翻译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全书共分为二十四个章节,每章节选取一部法国文学名著及对应经典汉译,分别对相关作者与作品、译介历程及主要译者进行简要介绍,并附译作选段及相应原文,着重对译文进行分析与评价。该书重点关注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传译效果,对文学翻译的要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书籍目录:

章  拉伯雷《巨人传》

第二章  蒙田《随笔集》

第三章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第四章  伏尔泰《老实人》

第五章  卢梭《漫步遐想录》

第六章  夏多布里昂《阿达拉》

第七章  雨果《巴黎圣母院》

第八章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第九章  乔治·桑《魔沼》

第十章  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第十一章  巴尔扎克《高老头》

第十二章  司汤达《红与黑》

第十三章  小仲马《茶花女》

第十四章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第十五章  左拉《萌芽》

第十六章  莫泊桑《项链》

第十七章  法朗士《诸神渴了》

第十八章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第十九章  纪德《背德者》

第二十章  莫里亚克《爱的荒漠》

第二十一章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二十二章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第二十三章  加缪《局外人》

第二十四章  勒克莱齐奥《沙漠》


作者介绍:

许钧,总主编,编者,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并担任META、BABEL、《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外国文学》等国内外10余种学术刊物的编委。已发表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近300篇,著作11部,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30余部,译著及著作作品多次获国家与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先后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

王克非,总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兼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主要研究语言学、翻译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两次获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奖,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首都劳动奖章,是北京市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刘云虹,主编,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赵世良讲座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青年人才入选者,兼任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获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精选经典法国文学及汉译作品,在对二十四部文学作品及其译著的介绍中,读者得以一览法国的文学长河,同时能够借以管窥法国文学在中国译介的历史流变。本书亦是一本文学翻译指南,以译文评析为主体内容,在讲解文学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同时,注重对读者的价值引领。

在作品选择方面,编者精心选择法国不同时代的文学经典,凸显出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的各异的文学特质,进而对不同特质的文学经典作品的译介进行评析,为读者探索文学翻译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

在译文评析方面,本书通过对文本与文字的分析展现译者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对译文在词句、修辞到风格、文体等层面的传译和再现进行了客观的评析,将译文的得失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加深对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理解。

在价值引领方面,教材重点着墨译文背后的译家,强调译者在文学跨文化再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彰显译者主体性赋予译文的温度。

综上,该书将读者的关注点引向文学翻译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同时提升文学翻译水平。


书摘插图


前言

    自中世纪起,法国文坛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取得了辉煌成就。文艺复兴时期,拉伯雷的《巨人传》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抒发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蒙田的《随笔集》则开创了欧洲随笔式散文体的先河;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既是杰出的思想家,也是革新文学样式的伟大作家;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流派相继登上法国文学舞台,涌现出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意识流、荒诞派等文学高峰迭起,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世界文学资源。法国文学在其优异的传统与根基之上不断寻求突破,在写作题材、创作手法、叙事技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推陈出新,这使其得以长期屹立于欧洲乃至世界文学之林,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持续贡献宝贵的精神财富。

    法国文学与中国有着特殊的“缘分”,而缔结这一缘分的正是翻译活动:我国部完整的外国文学译著正是于1899年出版、由林纾和王寿昌合作翻译的小仲马著作《巴黎茶花女遗事》(今译《茶花女》)。在此之后,为数众多的法国文学作品不断被译入国内,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译介特征,例如二十世纪初对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作家的翻译热潮,五四时期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重点推介,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集中引进,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对法国新小说、现代派文学等的多元译介活动。翻译在文学的经典化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是通过翻译,法国文学经典得以丰富我国翻译文学的基本构成,对我国本土文学的创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译入语读者的文学观念与艺术审美。本教程选择的二十四部法国文学名著正是这一译介历程中的“典范”,它们在中国均有多种译本,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反复阅读、诠释,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与价值。从节译到全译、从文言到白话的发展过程中,翻译文学的经典化受到译入语文化语境中多重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积极且无限的生成,这要求我们以动态、发展的目光看待法国文学汉译,关注作品在中华文化土壤中的诞生与成长。

    考虑到文学翻译的特性和翻译教学的实际需要,本教程共分为二十四章,各章均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一是作者与作品简介,二是作品译介历程与主要译者介绍,三是译作选段及相应原文,四是译文评析。在部分,我们着重介绍所选择的法国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简要分析作品的文学特色与艺术价值。在第二部分,我们回顾并简要梳理对象文本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历程,重点关注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阶段性成果,对被选定用于评析的译本及其译者进行介绍,阐明选择的原因。在第三部分的译文与原文节选中,我们注重所选文段的典型性和相对完整性,使其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作品的文学特色,另一方面也能够与具体的翻译问题紧密结合。例如在关于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章节,我们选择了“小玛德莱娜”这一书写感觉与记忆的著名片段,以探讨译者对长句的处理和对词语的精确把握;在关于孟德斯鸠书信集《波斯人信札》的章节,我们则选择了三封完整但风格各异的信件,讨论译者对叙事、讽刺和说理三种不同文体类型的灵活再现。第四部分是本教程的主体部分,以译文评析的形式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传统的翻译教材设置。

    翻译评析是翻译批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包括对译文和原文的对比分析,也包含在此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判断。在每一章节的评析部分,我们都将目光聚焦于文本和文字,因为无论是译者主体的能动性,还是影响翻译的多重内外部因素,都是在文本和文字层面形成其可感、可知的表征。诚然,评析活动难免带有主观性,但这与我们在具体的译文分析与评价中力求观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不相悖,后者正是评析活动有别于零散、自发性评论的关键所在。评析过程中,我们注重分析汉语和法语各自的句法结构和语用特征,从忠实性、文学性和可读性等多个层面对译文进行综合审视,力求有理有据、重点突出。翻译评析对于译文读者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体悟译文的得与失,并对整个翻译过程及其中的各类影响因素予以观照,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关于翻译的理论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翻译的探索与研究。在追求学理性的同时,本教程也力求明晰实用。我们在每一章节都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译例,对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进行探讨,涉及的问题包括“名词与形容词的翻译”“句式处理”“修辞的再语境化”“风格再现”“音乐性的传达”“副文本的价值”“标点符号的处理”等等。我们重点关注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方法以及达到的具体效果,既对成功的译例加以总结和提炼,也指出有待商榷的部分,帮学生把握文学翻译的要点和难点,提高文学翻译能力。

    本教程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对翻译家的关注。文学经典的跨文化生成过程中,翻译家可谓厥功至伟,他们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关键摆渡人,更是拓宽思想厚度、推动社会进程的重要启蒙者。李青崖、傅雷、李健吾、罗大冈、许渊冲、郝运、柳鸣九、李恒基、施康强、郑克鲁……,这些伟大的名字应在中法文学交流历程中被永远铭记。他们博学、严谨、真诚,他们以各具风格的笔触将异国文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使文学跨越地域疆界和语言文化区隔,在异质文化土壤中延续其“来世生命”。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着自己“情投意合”的法国作家,如罗曼•罗兰和巴尔扎克之于傅雷,福楼拜之于李健吾,莫泊桑之于李青崖。也正是基于这种审美倾向与精神旨趣的契合,其译作才得以分外传神,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教程选择名家名译,关注翻译家的翻译历程,关注他们的翻译观念与原则,关注他们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关注他们的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同时,我们也力求将翻译家视为鲜活的生命个体,探索其精神世界,感受译者与作者及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探析其翻译选择和翻译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与价值取向。翻译不是机械冰冷的文字转化,通过翻译者的在场,文字与符号有了温度,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也便不会固化。我们认为,新时代的翻译教学不应只是理论讲授和技巧指导,更应是一种价值引领,一种对多元文化交流的关注、对经典的致敬和传承,这也是本教程编写中所遵循的重要理念。

    法国批评家圣伯夫曾表示,经典能够丰富并推进人类思想,并在看似洞悉一切的内心重新捕捉到某种永恒的激情。这一观点针对文学经典,同样也适用于翻译经典。通过遴选法国文学经典著作并对其代表性汉译本加以评析,本教程既构成一部简明法国文学史,也构成一部浓缩的法国文学汉译史,文学与翻译在此有机地交融。同时,它也是一本实用的文学翻译指南,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文学翻译的本质、主体、功能、价值、方法等各个方面,并在这一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翻译观,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受篇幅所限,每一章节仅选择了一种译本进行集中评析。我们深知,作为一项以创造性为本质特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无定本,即便是被公认为经典的译本也不完美,会存在缺陷,其文字也可能随着历史发展而趋于老化。当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综合考量译文品质、影响力和接受度等诸多因素后所做出的选择,是文学翻译之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度补充,展现翻译中不同“声音”的碰撞与互动。对教程中涉及较少的问题,例如原作内容、作者与译者信息、译介史料等,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与研究。此外,诗歌与戏剧的翻译具有特殊性,本教程没有纳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需求,选择补充有关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评价。后,囿于编者有限的学识和经验,本教程难免有疏漏与错误,评析部分的某些观点也可能需要更进一步展开探讨,诚恳地希望使用本教程的老师和同学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书籍介绍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为研究性系列文学翻译丛书《外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的系列图书之一,该书以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经典汉译为评析对象,通过译文与原文的对照分析,引导读者对文学翻译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法国文学经典汉译评析》全书共分为二十四个章节,每章节选取一部法国文学名著及对应经典汉译,分别对相关作者与作品、译介历程及主要译者进行简要介绍,并附译作选段及相应原文,着重对译文进行分析与评价。该书重点关注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传译效果,对文学翻译的要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精彩短评:

  • 作者:爆发吧!小波利 发布时间:2013-01-18 23:00:40

    就看了语义分析法,理论方面的细节可以看这本书

  • 作者:ivyzhu 发布时间:2013-07-13 14:07:01

    干货只有一两篇,不过那也就够了。

  • 作者:孙熙霁 发布时间:2013-02-18 22:04:45

    延伸阅读: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专念,专念创造力,大师的创造力,让大脑自由

  • 作者:大甜甜~~ 发布时间:2012-05-13 00:23:43

    有些书,读着直教人不知今夕何夕。

  • 作者:方枪枪 发布时间:2024-01-10 14:18:38

    这本书独辟蹊径,将小说和纪实文学的中间地带作为叙事展开。既有真实的采访记录,也有虚构与想象。作者将从韩国慰安妇老人们的证言中摘录的无数记忆碎片连接起来,像缝拼布被子一样拼凑出记忆的拼布,把世上独自流浪的所有故事完整地用“一人”的记忆来复原。让人看到慰安妇遭受的残酷人生,也让人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丑陋面目……

  • 作者:Nirb君 发布时间:2015-03-12 13:19:03

    给的分底一半是自己感受,一半是对人智学的不认可。人智学里有些指导方法可能是有效的,但理论由于偏向了神秘和神学,在科学之光照耀下有点无地自容。


深度书评:

  • 他在幻想的羊水中写作

    作者:阿廖沙在吗 发布时间:2020-10-10 06:57:03

    去年夏天,我读到了《音乐家》。读完最后一个字,我想,如果这个叫做陈春成的陌生人能出小说集,我得为他写点什么。这种急迫乃至草率的欲望,出于什么?出于一个被满足了的读者的舒适,出于一个被挑逗了的评论者的好奇,出于一个年轻人对另一个年轻人成熟程度的惊讶,出于焦虑的缓解:夏天来临,年轻一代的文学还不至于早衰。

    由于肉眼可见的文学质地,事实的进展和想象一样迅速。很快,陈春成的小说便进入了理想国的出版序列,我也在今年夏天拿到了试读本。为了确认我初读的激赏并非仅仅源自阅读快感,我又一次,穿过庭院回廊一样慢慢穿过了这些故事。当然,在一些短故事中,我经历了激情的冷却。但在几篇长故事中,我再次踏入了同一条眩晕的河流,再次被淹没、包裹、浸透,在美的诱惑中落水。于是我想:值得动笔,而且应该动笔了。

    为了描述的方便而非精确,我认为,可以像面对一具血肉之躯一样,面对陈春成的故事:血是古人的,肉是博尔赫斯的,骨是奥威尔的,心是陈春成自己的。血、肉、骨、心,对应着语言、叙事、主题与美学风格。但我要再次强调,评论的力量和局限,都在于评论是一种概括,这种概括在提供认识的方便的同时,不可以代替对故事本身的阅读。真不可以代替美,真要引渡美,美才能流传。

    一、古人的血:灵的扩张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首先,重温这些诗句。陈春成的语言,常常让我回到这类诗句的意境中。在词法、语法与修辞法上,他不是现代的,而是古典的,但他不是古典的写实派,而是偏向古典的浪漫派。这里说的浪漫,当然不是西方的罗曼司,而是东方的浪漫:动与静的参差,人与物的圆融,有与无的错落,醉与醒的交汇,肉眼与心眼的所观。根子里,是佛道与文学的联姻。

    但是,这种语言描述仅仅是外观的。如果追究下去,我们会发现,陈春成写下的每个事物都是“有灵”的。“有灵”即是说,讲出的一切,都是活的,有灵魂的——至少作者相信是的:山峰是活的,躲在听瓮里的耳朵可以听到山峰生长的厚重声音;音乐是活的,可以化身一个人形进入你的脑海;字是活的,刻在碑上的字潜入了石头,在石中流转、游走、闪动,《红楼梦》中的文字为了不被篡改,竟然自行崩溃为偏旁和部首。

    这是一种原始时代的艺术语言。那时,生命平等地分配在草木鱼虫鸟兽人身上,因为万物的生命都来自一个巨大生命体的分解:夸父。万物是平等的、联通的、一体而分立的。他们共享一个“灵”。所以,文字的灵可以跑到石头身上,书的灵可以进入人的体内。由于来自同一个生命体,这些散落的灵一直有“聚”到一起的愿力,它们频繁进入彼此的体内,成为彼此的本体与喻体,来回串通,疯狂生长,企图将世界重新汇为一体。因此,造成了“灵的扩张”——这种扩张,落实到修辞层面,就是众所周知的“通感”。

    由于智识尤其是逻辑理性的发展,“万物有灵论”的“巨大生命体”后来彻底崩溃了,之后是分化的“多神论”的语言,再之后是强迫的“一神论”的语言,最后,因为启蒙运动,理性战胜了神秘主义,语言被去魅了,成为了“无神论”的语言。所以才有法国波德莱尔那一小撮人,以“象征主义”为旗号的语言运动:他们要复活的就是语言的通感。

    到此,我们才算把握了陈春成的语言:外观是古典浪漫派的,内在是原始的万物有灵论的——总体是古人的,同时呼应着象征主义的现代通感。

    二、博尔赫斯的肉:美的侦探

    小说集里的故事与博尔赫斯之间的师承关系,是显然的。(让我们不要因为缺乏原创性而羞谈自己的师承吧。)我谈到博尔赫斯的时候,不单指那个阿根廷小说家,也指以《刀疤》《第三者》这样的经典文本为代表的一种现代小说的传统。这个传统就是:在通俗小说尤其是侦探小说的结构中,填充进知识分子的美学意识形态。在流通的叙事包装里,藏进稀罕的高级货。将解谜的趣味游戏,提升为解人性之谜的严肃游戏。

    博尔赫斯对侦探结构的借用,拯救了《尤利西斯》之后接近瘫痪的现代小说结构。这种借用两全其美:既保存了小说的意味,又顾及了阅读的趣味。陈春成的理想是一样的,他的幻想故事在铺陈美的同时,都套用了一个侦探的结构外壳。这个结构的外壳简单来说就是:开头抛出一个谜面,结尾解开一个谜底。

    但注意,与通俗侦探小说的区别在于,陈春成的故事是一个弱侦探结构。之所以弱,是因为故事的谜面无关性、暴力、血、死亡等欲望因素,而是一些美的因素:无字碑、《红楼梦》、笔、湖水、乐谱。通俗侦探故事里,谜面为钩子,用来诱惑读者上钩。但弱侦探结构里的谜面,则是姜太公的钩——无钩之钩。不诱惑,不强迫,钓到的,都是自愿上钩的美的志愿者。

    由于采用了侦探的结构,故事展开的过程,就变成了收集线索的过程。只不过,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血的侦探,而是美的侦探。他搜集的不是血的证据,而是美的线索。某个古人的小传,苏联人古廖夫的档案,寺庙的布置,园林的格局,蛱蝶碑的来历,照世杯的传说……各类奇闻怪谈,稗官野史,只要隐隐与谜底有关,与美有关,都被作者娓娓道来。由于谜面是一个弱谜面,搜集证据的过程丝毫不必紧张,不必推理,不必陷入技术的功利主义。

    终于,故事行进到最后,侦探结构也迎来了高潮:揭示谜底。这里展示了陈春成小说技巧的特点:在揭示谜底的时候,他一次性揭示出了两种谜底:智力的谜底与美的谜底。我称之为“双生子谜底”。

    《竹峰寺》的故事就是如此。竹峰寺有名的蛱蝶石碑,经历变乱,被老和尚们藏到了山中,人们遍寻不得。“我”上竹峰寺后,也想要将美好记忆的残留物——老家的珍贵钥匙藏起来。在“我”琢磨要藏到哪儿的时候,“我”破解了和尚的心思:果然,在日日途径的石桥下,“我”找到了砌入桥体的石碑。这个谜底,一方面是智力的谜底:灯下黑,无人在意脚下。一方面,又是美的谜底:“我”和老和尚对藏宝处选择的一致,是“我”与老和尚生命体验与内在音乐的一致。我们都想把最珍贵的美,藏到一个无常中的恒常之地,万变中的不变之地。山下的世界是梦幻泡影,故乡、老屋、文明、制度,一切都会消殒,当然不能藏。山上相反:稳固、安宁。那在山中藏起来的、无人知晓的碑,作为变乱人间的一个秘密,就更稳固、更安宁了。保存一个秘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个秘密,藏进另一个秘密——猜出这个谜底不能靠智力,要靠爱美的心。

    三、奥威尔的骨:躲藏的艺术家

    我们已经谈到了陈春成小说的一个重要动作:躲藏。《竹峰寺》,忍受不了梦幻泡影的“我”要躲到山上去。《<红楼梦>弥撒》,主人公的精神躲在书中苟活。《音乐家》,古廖夫躲进别人的名字和虚构的命运中,期望自己的音乐逃过审查。什么引起了躲藏?追捕。什么在追捕?某双动乱的、控制的、奥威尔式的眼睛。

    《裁云记》里,元首取笑破破烂烂不规则的云彩,官员们便开始设置云彩管理局,裁剪云彩,完成万物的一统。《<红楼梦>弥撒》以科幻寓言的方式,描述文化遭受迫害、改造和利用的过程。《音乐家》仿佛是一个苏联时期地下小说的译文: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艺术家对无处不在的审查之眼的神经反应,古廖夫的身上,寄寓着那个时代中知识分子的普遍结局——“人格分裂”。所以我说,这些故事有着奥威尔的骨,奥威尔的勇气。

    奥威尔笔下的角色有两种的精神状态:一是“渴”,为获得美和自由而渴,所以冒险。二是“怕”,因失去美和自由而怕,所以躲藏。《音乐家》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为了演奏自己的音乐,他躲来躲去。躲到物理空间失败了,他就躲到内心的地下室;内心的地下室被发现了,他就躲到音乐造就的平行宇宙:虚构的溪水、温暖的花苞、童年的雪花玻璃球……我想起波拉尼奥的句子:“这歌声就是我们的护身符。”是的,面对敌人,艺术家身上没有盔甲,只有护身符——艺术就是艺术家的护身符。

    四:陈春成的心:在分娩前夜的羊水中

    我们说,陈春成的故事里,主人公一直在“躲”:躲到石头里(《竹峰寺》),潜水艇里(《夜晚的潜水艇》),书里(《<红楼梦>弥撒》),音乐里(《音乐家》)。现在,让我们抛开故事,在艺术心理学的深度上,重新理解这个“躲”吧。由此,我们才能理解陈春成的小说美学是如何发生的。

    人为什么要躲?因为害怕身处的环境。躲,就是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转移到一个安全的环境。那么,人究竟要躲回哪里?在大街上吹冷风的时候,想躲回家里。在家里受伤的时候,想躲回妈妈的怀里。在母亲的怀里也感觉不安全呢?答案是:躲回母亲的肚子里。是的,躲的心理学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返回母腹”。返回母亲尚未破损的温暖的羊水中。那是怎样一个天堂啊?一切营养环绕着你,层层保护膜守卫着你。没有敌人,没有危险,有的只是天长地久的安全。这是人类种种基础心理尤其是安全感的来源。我们不妨把这个黑暗中的安全阶段称为:“分娩前夜”。

    在漫长的“分娩前夜”中,人基本是一个未成形的胎儿。胎儿的体验,是一种“溶解体验”:一切混沌,一切不分,无真无假,无色无空,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总之,这是一个分别心尚未产生的“乌托邦时间”。而后,“分娩的黎明”到来了。人从胎儿,变成了婴儿。婴儿降世的体验,是一种“分裂体验”:分娩这个动作,凿开了混沌的七窍,分开了天堂与人间,主观与客观,夜与昼,轻与重,真与假,女与男。总之,分别心诞生了,我们进入了无涯的“苦海时间”。因为分别心的产生,人的内心才出现了幻想与实在之分,心动与幡动之分,真实与虚构之分,现实与小说之分。

    在我们的经验中,普遍见识的都是“分娩的黎明”之后的艺术:成了人形、破了羊水、断了脐带、落了人间的艺术。在这个意义上,谈论艺术的虚实是合理的,因为虚实已经在艺术身上分开。

    但在此之前,在“分娩前夜”,其实还有一种虚实不分的艺术,我们可以称之为“羊水中的艺术”:胎儿在羊水中踟蹰着,迟迟不肯落地,迟迟不想变成一个有分别心的婴儿。这里五色、五音、五味一应俱全,心却不会发狂。颜色、声响、气味,浑然一体,“全息”出现。世界没有被理性的分类学撕裂,没有被真实与虚幻的斗争撕裂。这里储藏着人类最丰沛的美,最自由的幻想,最古老的安全。

    这里,温暖的羊水,就是陈春成写作的地方。羊水中的心,无分别心,就是陈春成写作的心。“万物有灵”的语言、通感的修辞、幻想的美学,全部从这里诞生。现在的他,是一个耽溺的胎儿,耽溺在艺术的羊水中。他会耽溺多久?“分娩的黎明”会在他的身上到来吗?毕竟“分娩的黎明”之后,那个分别了的世界,更能考验出一个作家的深浅。

  • 论不平等主要脉络

    作者:FeelingLoved 发布时间:2008-06-11 19:13:05

    前前后后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也发现自己水平确实不过尔尔。关于本书,个人认为这个版本翻译很不错,只是没有说明注释是由谁写的,也没有说清这个版本是根据哪个版本翻译而来,不是很地道。

    18世纪下半叶,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如此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却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卢梭借助当时的博物学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人类的不平等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还是源于社会?在卢梭看来:“人与人原本是平等的,就像其它各类动物,在种种自然因素使它们身上发生我们目前尚能观察到的变异之前,同类的动物从来都平等一样。(P63)”那么,原本平等的人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平等呢?卢梭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把人的社会性剥掉,把人还原为一个自然的人,才可能知道人和人的自然本性是如何在社会中一步步地演化为我们现在的这样的,才可能知道原本平等的动物界,怎么会形成了这个充斥着不平等和压迫社会。

    为了区别“人为的人”与“自然的人”,卢梭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述“自然的人”的生存状态。自然人,或者说野蛮人的需要仅仅是填饱自己的肚子,再或者也就是满足一下性的需求。由于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过活,而能够自给自足,他们也就不用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稳定的联系纽带,就像我们所见的动物界一样。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个体,既然没有组成社会,也就自然没有社会关系。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美德、恶习,还有竞争与压迫,在野蛮人那里,都是没有这样的概念的。

    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只有两种情感:自爱心和怜悯。所谓自爱心,也就是保存自己生命,维护自身的生存的本能;而怜悯即是对同类苦难的同情和不愿无故伤害同类的情感。它认为这两种情感是动物界所共通的本能,而不仅仅是人类。另一方面,原始的人类还处在自然的蒙昧状态,他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见的社会上的各种恶习与压迫。在卢梭看来,“野蛮人不是恶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人的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P94)由此,卢梭证明了,“自然的人”不存在不平等现象,他们有的只是自爱与怜悯,过着自给自足、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

    那么,究竟是什么产生了不平等?在卢梭看来,私有制的建立是社会的万恶之源。卢梭很清楚,从原始人那种孤立而愚昧的状态,到产生私有制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人类必须获得许多进步,获得许多技艺和知识,世世代代往下传下去,并且不断地使之增长扩充,才会走到自然状态的末期。”(P106)这个过程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同为动物的人为什么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程度,而其它的动物则没有呢?卢梭认为,人与兽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具有自我完善化能力。他举例说,一只猫在谷堆里肯定会饿死,而人却学会了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他们不仅能够采集果实,还能打渔捕猎。正是人的这种能力使得人能够学会他原本没有的本领,并成为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者(而不是仅仅靠本能生存),最终逐渐摆脱了自然状态。

    在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之前,语言的产生似乎是必要的。试想,没有语言,仅凭直觉,人类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大”,又用什么自然界中的什么东西来代表“善”,用什么来描述“快”?可是语言只能产生于频繁的交流之后,各个孤立的语音符号能被广泛接受而形成语言,必须借助于长期、广泛、稳定的交流,即人类的群居生活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正是在群居生活和人们的交流中,早期的人类逐渐掌握了语言,慢慢地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原先孤立的野蛮人是如何走向群居生活的呢?卢梭并没有找到充分的必然性,而是借助于大自然中偶然因素,以及上帝有意为之。这被认为是他本篇论文的一个薄弱点。

    群居生活既然成为必要,也就意味着此刻开始在生活中需要他人。另一方面,随着语言的产生,人类的大脑得以开发,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形成,人们得以在各种交流中进行比较。结果,“谁歌儿唱得最好,舞跳得最好,长得最漂亮,最强壮,最机灵,最有口才,谁就最受青睐。这就向不平等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是向堕落迈出了第一步。这些最初的偏爱情绪一方面产生了虚荣心和鄙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羞耻心和仰慕之情。”(P112)正是在群体生活中,人们才学会了把自己与其同类进行比较,知道了什么叫自尊,也懂得了什么是侮辱,最终学会了报复这个可怕的恶习。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我们这个社会却正是一种豪迈,为世人所推崇。

    人的群居生活在心理方面产生了比较、偏见与自尊这些社会情感,在物质方面也使得技艺的传承与积累成为可能。此后,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很快就不是随便找一棵树栖息了,也不是简单地隐居于山洞中,他们很可能学会了自己造房子。卢梭说:“这就到了第一次变革的时代。这场变革确立了家庭,产生了一种私有财产,也由此产生了纠纷和斗殴。”(P110)在马克思那里,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富余产品的产生,还有随后的社会分工,才促成了私有制的产生。卢梭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冶金和农业是引发这场革命的两种技艺,是铁和谷物使人走向文明,同时也让人类走向没落。

    技艺的进步以及生产方式的改进,使得人类可以享受到更为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是,由于人类本能的惰性,人们一旦习惯了一种舒适,就再也不觉得它有多么舒适了,相反没有它却会感到难受。有意识的、无止境的追求更高的享受的活动由此开始了,于是,人类就在这种追求中逐渐改变了模样。

    在私有制建立之前,人们必须学会区分“你的”和“我的”,所有权必须得到确认。正是生产的发展,使得人们在填饱肚皮以后还有剩余产品;正是人们对未来更好的生活的追求,使得人们对多余的产品或者说财富有了占有欲。这种占有欲让人们开始强调什么东西是我的,进而也就知道了什么东西不是我的,是你的。那么人们如何能向别人宣称自己对某物的所有权呢?在卢梭看来,除了劳动,别无其它。他说:“只有劳动才能赋予种地的人对他所耕种的土地上的产品的拥有权,从而也赋予他对这份土地的拥有权,至少到庄稼收获为止。这样年复一年地拥有,也就是持续不断地占有,这份土地就很容易转变为他的财产。”(P116)

    私有制、自尊心到底给原本心态平和、与世无争的人类带来了什么?卢梭写道:“从人需要别人帮助之时起,从有人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好处之时起,平等就消失了,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广袤的大森林变成秀丽的田野,要用人们的汗水来浇灌,而且不久就看到,奴役和苦难也随着地里的庄稼一起发芽、生长。”(P114)

    最初的人们仅仅只是在身体素质上存在差别,如力量、智力、美貌等,但是不久后,在私有制下,人们很快就会发现因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原因,人们的财产最终会有多有少,财产的不平等就产生了。有私有制,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富人,会有穷人。穷人可能穷得无法生存,得依靠富人的财富才能生活,他们要么抢劫富人的财产,要么寄生于富人;同时富人必定会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财富,于是让一部分穷人成为自己打手。奴役便这样理所当然地产生了,身份地位便这样分开了。卢梭设想,在最初的无政府状态下,富人会凭借他们的强势贪得无厌地剥夺他人的财产,而穷人也把他们的贫困与生存当作抢劫富人的权利。“平等被打破了,接下来就是可怕的混乱。富人们巧取豪夺,穷人们盗窃抢劫,双方都怀有非常强烈的偏见,……人就这样变得贪得无厌、野心勃勃、凶狠毒辣。”(P119)人类原本孤立的宁静变成了社会中可怕的战争状态。

    一个人如何在斗争中取胜呢?在自身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最有效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有相似利害关系的人结盟。在社会中,斗争向来与集团是共生的。在卢梭看来,为了结束社会可怕的混乱,富人与穷人最终达成了某种契约,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这个社会由一系列的规则或者说法律维系,并产生了行政官,最终又产生了专制政府。他认为各种不平等发展的历程有三个阶段:法律和财产所有权的确立、行政官职位的设立、合法权力向专制权力的转变。“第一阶段认可富与穷的分野,第二阶段认可强与弱的分野,第三阶段认可奴隶主与奴隶的分野。”

    只要有一个社会产生,别的人要么加入这个社会,要么也只能结盟来反对它。也就是说,别的社会也会跟着产生,任何人任何群体都不可避免地会建立社会。从此,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在社会内部被国家牢牢控制住,代之而起的是社会与社会之间的规模空前的集团化战争。这样,掌握政权的那群人现在不仅要控制国家以维持自己的巧取豪夺,还要控制国家进行对外战争或掠夺,并以此为名加剧对国内人民的剥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以外,我们看不到别的物种对其同胞的大规模屠杀,但是,“民族战争、谋杀、报复这些伤天害理的罪行,还有那些把溅洒人类鲜血当作荣耀列入美德的可怕偏见”却为人类所颂扬,“最有教养的人也学会把屠杀同胞当作自己的责任。”(P122)

    另一方面,卢梭认为,在社会中的人即使没有政府的介入,人们也会因相互比较而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人与人之间声望和权威上的不平等就不可避免。他认为,人们主要用财富、身份等级、权势、个人功绩来区别各自的社会地位,并进一步指出:“虽然个人身份的不平等是其他不平等的根源,但是贵族身份、权势和功绩最终都能化为财富。因为财富最直接有益于人的福利,还可用于交换,所以能方便地收买一切。”(P134)

    当个人身份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个人利益的事实在每个人的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之后,当自尊成为一个道德底线之后,人就不再仅仅是为自己的需要而活了。这时的人们为荣誉而奋斗,他们“很看重世上其他人的意见,这种人自己的幸福和满足不是由自身的感觉来证明,而是由别人来证明……野蛮人为自己活着,而社会中的人永远是身不由己,只会按别人的意见生活,也就是说,只是从别人对他的评价中,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P138)至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已经“变成了其同类的奴隶”。

    “这个社会为某些人带来了荣华富贵,为大多数人带来了苦难,并为一切人都带来了不幸,卢梭要揭露的就是这一真相。”(P11勒赛克尔为此书写的《导论》)

     抄几段经典的话:

    P77:人的思考状态是一种反自然的状态,能思考的动物是一种堕落的动物。

    P92:但是,要是我对“苦难”这个词的意义理解得不错的话,这个词并没有什么意义,或者只表示一种令人痛苦的被剥夺状态,是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然而,我非常希望有人指出,一个心神安宁、身体健康的自由人会遭受到何种苦难。

    P114:然而,从人需要别人帮助之时起,从有人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好处之时起,平等就消失了,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广袤的大森林变成秀丽的田野,要用人们的汗水来浇灌,而且不久就看到,奴役和苦难也随着地里的庄稼一起发芽、生长。

    P122:因为大集团之间的这种自然状态,比组成集团和个人成员之间以前的那种自然状态更为有害,民族战争、谋杀、报复这些伤天害理的罪行,还有那些把溅洒人类鲜血当作荣耀列入美德的可怕偏见,就是由此产生的。最有教养的人也学会把屠杀同胞当作自己的责任。

    P137:相反,公民则终日不停地忙碌,劳累流汗,兴奋不已,焦虑不安,为的是追求更加艰难的工作。他劳作终生,甚至为了能够生存而赴死,或者为了永生而弃生。

    P138:但是,这个野蛮人要想知道文明人这么辛勤工作用心何在,他的头脑就得拥有关于权势和声望的概念,就应该知道有一种人很看重世界上其他人的意见,这种人自己的幸福和满足不是由自身的感觉来证明,而是由别人来证明。实际上,造成所有这些差别的真正原因就在于:野蛮人为自己活着,而社会中的人永远是身不由己,只会按别人的意见生活,也就是说,只是从别人对他的评价中,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虽然我们不乏漂亮的道德说教,但怎么会由于这种性情而对善与恶的问题变得如此冷漠呢?为什么随着一切都趋于表面化,荣誉、友谊、美德,常常甚至还有邪恶本身,统统变得虚伪造作,而我们却终于从中找到了自我夸耀的秘诀呢?总而言之,我们为什么老是问别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从不扪心自问:人类已经创造了这么丰富的哲学思想、人道精神和文明成果,制订了这么高尚的道德准则,可我们却只有一副徒有其名的骗人外表,再就是那些没有美德的荣誉、没有智慧的理性、没有幸福的欢乐?

    http://pmate.blog.163.com/blog/static/51768920085117153192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经典(487+)
  • 一星好评(101+)
  • 四星好评(238+)
  • 小说多(255+)
  • pdf(610+)
  • 快捷(503+)
  • 服务好(84+)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4-12-29 08:08:50 )

    OK,还可以

  • 网友 菱***兰: ( 2024-12-19 07:39:4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国***芳: ( 2024-12-14 07:58:46 )

    五星好评

  • 网友 焦***山: ( 2024-12-29 20:29:49 )

    不错。。。。。

  • 网友 潘***丽: ( 2024-12-10 04:59:12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辛***玮: ( 2024-12-26 16:30:5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堵***洁: ( 2025-01-05 11:11:38 )

    好用,支持

  • 网友 习***蓉: ( 2024-12-25 10:32:22 )

    品相完美

  • 网友 马***偲: ( 2024-12-25 14:10:34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訾***雰: ( 2024-12-13 21:29:27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方***旋: ( 2025-01-08 22:25:1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田***珊: ( 2025-01-06 18:03:53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曾***文: ( 2024-12-29 16:45:52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家***丝: ( 2024-12-20 06:32:05 )

    好6666666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