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考试解析与指导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2019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考试解析与指导精美图片
》2019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考试解析与指导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19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考试解析与指导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4050451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1.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2:08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JC 发布时间:2018-02-10 23:11:02

    还债:2011年3月4日标记在读,2018年2月10日读完

    综合评价:半本好书,比mckinsey way差一点点

  • 作者:小贝戈 发布时间:2013-03-21 13:43:13

    买错了,本来想看戏曲剧本没想到是小人书,嘿嘿。。。改编得很粗糙。

  • 作者:面片and七化 发布时间:2023-06-29 20:10:23

    盛世之牛马,乱世之炮灰

  • 作者:鹿皮火车 发布时间:2013-03-27 16:27:33

    四级 网络工程师。。保佑我过了吧~

  • 作者:艾拉也是Isla 发布时间:2012-04-10 17:29:37

    贵 T^T

  • 作者:婺州海东青 发布时间:2012-07-27 14:09:16

    读过的最详细最系统的版本!


深度书评:

  • 闲逛的人在深入观察生活

    作者:夏有热风 发布时间:2020-12-22 22:55:35

    从朋友那蹭读了这本沉甸甸的书。一本很难归类的书,出版方定义是“图像小说”,CIP分类是“儿童小说”,其实这书既非国外的“graphic novel”,也非儿童向读物(当然孩子读也没问题的);这个形式让我想起Nora Krug的《Belonging》,但那个是完完全全的纪实回忆录。《寻谣记》准确地说应该是用图文的形式讲述了一段寻找散落民间的童谣的历程,有纪实也有想象,有故事也有写意。如果漫画语言里有散文的话,这本书应该属于这个类别吧。

    特别明显的直观感受是,这本书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创作者自己的风格——真的难能可贵。从目录页开始,手写手绘扑面而来,正文还没开始呢,拙朴写意的调子已经起来了。

    目录

    整个讲述大体还是按时间线来的。开篇的节奏很舒缓,讲寻谣的小队伍怎么建立起来,从哪里开始寻,其中小伙伴熊熊的形象实在太可爱了,把戴帽子的小河的主角光环抢了去,我一直在看熊熊的动作表情,悠闲靠在椅背上的熊,皱眉思索的熊,开心大笑的熊,开车像睡觉的熊……

    接下来便是寻谣过程中遇到的老人们,节奏开始有了起伏。老人们的儿时大概是70年代前后,他们的故事也跟那个年代紧密相连,说起来也没什么异于常人的精彩剧情,但总会让人回想起一些过往的历史。这些事情如果没人听,也就静悄悄变作历史的尘埃无人知晓了,但记录总归是有意义的。讲到他们的故事时,漫画画风也会随之变化。

    现在想起书里那些老人家,在北京城区坐拥自己的楼房,每天逛公园,唱歌,真挺幸福啊。我们这一代也一样捱啊忍啊,到老的时候,也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吗?——跑题了不好意思。

    相比其中有温度有口述历史价值的故事,我更爱看书里那些写意的篇章,像是歌里平淡又有味的间奏。书的视角是寻谣过程中的所见,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闲逛的人是对生活有着深入观察的。寻谣不得的闲逛时刻,会出现躲在岩石间的小猫,偷藏松果的松鼠,望着远方的小鸭子,乌鸦和松枝的虬影……(我喜欢的好像都是小动物的观察……)

    “透过柿子树的月亮显得很可爱”

    回到书名里的“谣”,虽然书里只能看歌词,但稍微也能得到些乐趣,比如这首《劳动最光荣》,我想大家都无法用普通话念完这首童谣,看一眼脑子里旋律就出来了……

    还有这首《我戴上了红领巾》,看这词,我有理由怀疑这是我们小时候那首《上学歌》的前身。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大雾)

    书的最前面有一篇张玮玮的推荐序,读来非常熨帖(搜了下网上竟然找不到这篇文字),原话已经记不清了,大概说一位从前常跟小河吵架的朋友,感叹说小河变了,不愤怒了,不批判了,张玮玮则另有一番评价。我想起从前看的小河的现场,听他唱那首《寻人启事》,“他们他们去哪儿啦”,招魂般的歌十分震撼。这么些年过去,小河还在“寻”,但并不是躲进名为“童谣”的安全屋去了,他还是在找有力量的东西,做有力量的创作,在书里也能略窥一二。

    不得不说这书很考验读者的耐心,要是真抱着看“小说”的想法翻开,故事可能没法满足期待,想看漫画的,恐怕这漫画又太“私”了。须得等到一个心绪平静的时刻,一段可以无所事事的时间,跟着书里的步调走上一遭寻谣路,最后发现没得到什么,又好像有点隐约的快乐。

  • 编舟记 ——《船》编辑手记

    作者:Jellybean 发布时间:2015-09-24 15:26:40

    编舟记

    ——《船》编辑手记

    文|小bean

    有一种说法,小说书写的滥觞高地和发展重镇欧美(主要是西欧),几百年来,由于过度耕作,已呈疲态,虽各种现代后现代手法排闼而至,企图在这穷途上另辟蹊径,其成就也确乎斐然,然而于普通读者而言,这些现代后现代小说往往艰涩深奥不堪卒读,令人敬而远之。例如,屡列二十世纪各大百部小说书单之首的《尤利西斯》,有几人开卷后手不能释、咂摸有味,以致完整地跟踪布卢姆走完一天?本雅明叹讲故事的人行踪杳渺,颇得我们同感。肉嫩汁美、香气清爽的小说果实如今似乎只长在西方文明之外的异域——拉丁美洲(爆炸文学的魔幻土壤)、东欧、非洲、东南亚等,似乎那里的书写者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有太多的人情风物要抒,“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起的时候尚需要用手去指”。当来自相对来讲还是文学处女地国度的作者,去到叙事艺术成熟乃至过度的文明,往往如掀开厚沉帘布的一道风、搅动凝重潭水的一阵澜,引得人们注意,他们的作品常被冠名为“移民文学”。

    像特立尼达裔英国作家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和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胡诺特•迪亚斯的《沉溺》一样,《船》也是越南裔澳大利亚籍移民作家黎南的处女作短篇集,也同样甫一出版即获赞誉无数,这些赞誉包括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奖、迪伦·托马斯奖等不一而足,并获得无数评论家、作家的鼎力推荐,更是那年众多媒体年度书榜的座上常客,目前已被翻译成至少14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作家,原籍又是这样一个在世界文学版图上寥寥无闻的小国——越南,何以一时间大红大紫、令多少自视甚高的欧美权威不吝赞美之辞?

    接手编辑此书时,已不知最初的出版缘起了,因前任编辑工作变动,关于她如何成为作者的狂热拥趸,并提出选题希望引进本书,无从问起。但在编稿途中,于她对作者的青眼,很以为然。尝对同事讲,以为黎南的短篇隐隐有大师范。此篇名为编辑手记,实际上,从校对、核红到文案、封面,虽几经周折,但已是工作上的家常便饭,其中似乎没有太多可着重一讲的地方。倒是译者的译笔值得一提。译者小水是一位年轻的哲学系学生,想是年龄接近以及气质相投使然,他的翻译精准到位,很难得地保留了原文的语感与风味:或尖刻戏谑,或体恤多情;或生猛呛人,或诗意温存;或俚俗粗鄙,或绵密细腻。

    对这样一部灵性(在不同时空腾挪转换)、好看(恢复了讲故事人的手艺)的短篇集子,更想谈的是它本身的丰赡内容、繁复肌理。尽管纳博科夫告诫:评论暴露了评论家的智力水平或诚实与否。好在对我这样智力不逮的人,纳博科夫还留了条后路,这里就“诚实”地,说说在看稿中对这部书甚或对小说之一种产生的一些个人(因此也是局限、不自量的)想法吧,也是姑妄言之。是一孔之见,是从无数梅花斑点里窥得的一片,希望引致读者的兴致,不带先见地亲访这本小说集歧路丛生、小径分叉的花园(像一句名诗说的,这是想象的花园,却有着真实的蟾蜍)。这园子,正像迈克尔·伍德在《沉默之子》中讲的,它是一条要被走的路,而不是一个要被命名的目的地。

    七窍

    人得先有心才能体会别人的心。

    ——福楼拜

    如果我们有敏锐的目光和感受去体察普通人的生活,那种感觉就会像聆听青草生长和松鼠心跳的声音,寂静另一侧的巨响或许会要了我们的命。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

    传统小说往往以叙事见长,它无意于抽象、推衍、概括的宏大论断,而是在芸芸众生里与实在、具象的渺小(正是“小说”的“小”字)个体一起摸爬滚打、仆仆风尘。它以谦卑的、低在尘土里的姿势(试想小津的低角度镜头)引我们看一个人的七情六欲、五官四肢、三心二意,讲述并不存在于官方数据统计表、正史、理论上的家长里短、街谈巷议。爱说故事的马尔克斯这样谈自己:“我不得不用趣闻轶事来解释大部分事物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不具有任何抽象的能力。”保罗·奥斯特一部小说里也有这样的句子:“轶事作为一种知识形式。”连百科全书式的横跨符号学、历史学、哲学、文学诸领域的怪才安伯托·艾柯也说:“对于那些我们无法将之理论化的东西,我们只能叙述。”

    并不是说,小说于思辨一事无所用心,而是说,小说作者及其读者的思考必须有所附丽,须仰赖于鲜活的声音、气味、面孔、胴体、记忆、情绪,将心比心,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由于经验、背景、性别、年龄的差异,这双鞋未必合脚——实地感受胝足的行走以及被生命中总不时滑入的碎石子硌着的不适,以心来思考,用头脑来感受,把认知和体会、理智与情感黏合起来,以求获得“一颗智慧的心”(一位法兰西学者的小说评论书名)。这智慧是这样来的,“编织在实际生活体验中的劝告,便成为智慧”(本雅明)。

    小说作为一种移情器具,有着其他手段难望项背的好用、合手之处,当读者在床头灯下与主人公私下相见,这是一对一的“孤单相聚”(惠特曼),需要倾注大量的想象力(否则如隔靴搔痒)和智识(否则只见皮相)。当我们这么做时,某些边界被渗透了(借用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短篇名),读者仿佛直接用书中人物的眼睛来睹物、微笑、蹙眉、落泪,我们成为“他者”,获得“他性”,并最终遇见一个有点不一样的“我”。小说是这样一面“途中的镜子”,你看到的虽是众生相,但你是用“他”或“她”的眼光来看的,你像做梦的爱丽丝般闯入,打量着这个镜中世界,还打量着镜外的自己,醒来,你的目光已被慢慢改变。

    《船》的开篇小说里有这么一段描写:

    有那么会儿,我看着他,觉得自己也遁入了梦乡。在片刻中,我变成了我父亲,看着他熟睡的儿子,想起那些——都怪他儿子——他不断努力想要忘记的东西。

    “我”变成了“我父亲”,变成了“他”,在“他”内心的起伏之上颠簸,看着“我”自己。是了,这就像小说带给我们的、像帆船一样把“我”从画地为牢、唯我独尊的藩篱摆渡到“他”的开阔彼岸的旅程。

    这个开篇小说的名字叫《爱与荣耀与怜悯与骄傲与同情与牺牲》,你或许已经猜到?对,这是福克纳的诺贝尔奖获奖致词里的话:“没有这古老的普遍真理,任何小说都只能昙花一现,不会成功;这些真理就是爱、荣耀、怜悯、骄傲、同情与牺牲等感情。”有些开宗明义的意思?恐怕也不是,小说里,这句话是一位朋友在“指点”遭遇写作瓶颈的“我”,并将之与写作族裔文学划上等号,仿佛族裔文学天生即立场正确,易招致同情与怜悯,就是“古老的真理”:“哪怕写得再无聊,只要打上族裔文学的旗号,就像有了一道免死金牌。”这位朋友进而指责:“你明明可以尽情探索越南题材。可你倒好,反而去写那些女同性恋吸血鬼、哥伦比亚杀手、广岛遗孤——还有患痔疮的纽约画家。”对“我的小说被那样贴上标签”,“我”难免心生不快。事实上,可以看出,这也是黎南的夫子自道、耿耿于怀之处,他想必是小心翼翼地规避常加诸己身的移民作家、族裔文学等标签的。他借另一篇小说《德黑兰热线》的人物之口说:“我不想被贴标签。一个有着创伤经历的异国朋友。”因为标签是这样一种东西,浮皮潦草而不鞭辟入里,心安理得而不忡忡不安,僵化定势而非处在不断的生成、迭替之中。即便是福克纳的至理名言,若只是一味附会、信手拈来的话,难免也有浅薄俗套的标签化之嫌。没有切实可感的厚度、温度、稠度以及错综复杂的纹路,它们不过是宽泛抽象的名词而已。而抽象,正是小说力图绕开的礁石。

    兰克神甫用的都是那些可怕的抽象的词:海伦成了“这个女人”,成了“场合”,而不再是那个紧握着集邮簿、听着巴格斯特在门外吼叫的仓皇失措的孩子;这叫通奸,而不是宁静、黑暗、温情和怜悯的时刻。(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

    正是通过切身感知主人公内心的隐秘风暴,我们才对《去见伊莉丝》这部短篇中那位“患痔疮的纽约画家”的外遇产生理解,对他的颓唐老境有所同情和怜悯,而非像他的妻子和女儿将他拒之门外,或像那位带着职业性表情的医科学生冷静到近乎无情——

    她表现得就好像每天都在看这种东西一样:一个大汗淋漓的男人,身上仅剩一件翼尖领的正装衬衫没有剥光,肛门在滴血,像胎儿一样蜷躺着,抖抖索索地抽着烟。她的冷峻让我感到似曾相识。

    因为人和他们的行为往往并不是你看到或以为的那个样子,人性的微妙复杂抗拒着道德上的成见。因为小说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场所:“以道德砥砺激情、以激情砥砺道德”(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因为“我们离事实永远不够近”(纳博科夫)。因为“每一部小说都对读者说:事情比你想象的复杂”(昆德拉)。因为冲突的人和冲突的观念各有各的美丽、疮疤,而“阅读小说意味着以一种非笛卡尔式的逻辑理解世界。我的意思是,要有一种持续不断、一如既往的才能,同时相信互相矛盾的观念。我们内心由此就会慢慢呈现出真相的第三种维度:复杂小说世界的维度”(帕慕克),“在文学里,真相这码事,它的对立面也可能是真的”(苏珊·桑塔格)。

    如果有一颗同情的“智慧的心”的话,那么它除了始终敏感、不易被磨蚀钝化,像宝玉之心——“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它还像黛玉之心——“心比比干多一窍”,它多生了几个“心眼”,察见了常人不曾留意的盲点和死角,它必然对应着人和人生的暧昧晦暗、枝枝蔓蔓、流动不居,有着一个复杂的形状。

    这本由七个故事组成的小说集,就有点像这么一颗形状复杂的七窍玲珑心。

    七屋

    人心的房间比婊子旅馆里的客房还多。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每一间房舍都是一架烛台/芸芸众生在烛台上燃烧着孤单的火焰,/而我们不假思索的每一步/都在迈过别人的各各他。

                                                 ——博尔赫斯《陌生的街》

     

    亨利·詹姆斯把小说家比作工匠,其工作是建造“有着千扇窗户”的“小说之屋”,每扇窗户外都有不同的景象,每间屋子都提供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每扇门都通往另一个国度。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觉得讲得很好:

    空间是肉身所在,也是文学所系。文学即感受这个肉身共存的空间里自己与其他鲜活生命之间的关系。杜鲁门·卡波特有一部小说叫做《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文学,就是去努力倾听自我之外的别的声音,去尝试走出自己的房间,走入别的房间。鲁迅在去世前不久写下文字,“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张定浩《逆流》)

    鲁迅的那段文字,还让人想到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哭。

    无端端在世界上哭,

    在哭着我。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笑,

    无端端在世界上笑,

    在笑着我。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走。

    无端端在世界上走,

    向我走来。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死。

    无端端在世界上死,

    眼望着我。

    还有一位土耳其诗人写的这么一句: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塔朗吉《火车》

    不多说了,我们来看《船》里驶过来的是什么样的“乘客”,从这七座屋子望出去是怎样的景致。

    起首这篇《爱与荣耀与怜悯与骄傲与同情与牺牲》,带着很强的自传色彩,想必大部分取自作者的真实经验:在艾奥瓦作家工作坊的“我”离交期末小说还有三天,却遭遇写作瓶颈,偏偏这时忙中添乱地,远在澳洲的父亲造访了。“我”想写一部关于父亲在越战中经历的族裔小说,却遭致父亲的反对。虚构与真实,“我”和多年来彼此隔阂的父亲,“我”和“我”坚持的写作,父亲和他不愿勾起的回忆,在这篇小说里对抗着,并期待着和解。

    《卡塔赫那》:哥伦比亚的一位杀手,因为不愿杀害自己的朋友,被其代理人“神父”传唤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像格林的小说《一支出卖的枪》《布赖顿棒糖》告诉我们的那样,杀手也有他的柔情和善念,有他的梦幻之土——卡塔赫那。

    《去见伊莉丝》:一位患结肠直肠癌的老画家想去见他十多年未见的大提琴手女儿,却屡次遭到妻子、女儿和她的男友拒绝,他只能沉溺于和导致这场家庭悲剧、已逝的外遇对象的昔日回忆中。这篇和擅长(在我眼里,是最擅长)写衰老和欲望的马尔克斯、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一样,有着令人心碎的调子。

    《哈弗里德湾》:一个小渔镇里的少年,爱上了学校里男生头头的女人,面临着一场决斗。他有着一个“身体是个疼痛、不听话的存在”的母亲,父亲为生病的母亲着想,打算搬离此地,然而无论他还是他母亲,都想留下来,尽管这里是他有一次钓到一只海鸥不知所措、最终还是母亲搬起石头将受伤严重的海鸥砸死的地方——他“所知道的最悲伤的地方”。

    《广岛》:斯大林(其实更可能是某个比他聪明、明白的人)说,一个人死去是一场悲剧,一百万人死去只是个统计数据。同时,诗人们又这样告诉我们,“人类的真正敌人是概括。人类的真正敌人是所谓的历史”(米沃什),“人群是一个幻觉。它并不存在”(博尔赫斯),“让我们一直为个体,而不是为世界祈祷”(e.e.肯明斯),“行善,总是具体而特定的”(威廉·布莱克)。他们可以用集体的名义杀戮一群人,我们脆弱不堪荷的心一次却只能惦记一个。让我们记着“编年史没有提到的人类生活的细节”(米沃什),记着这篇短篇里小真耶子的那张脸,当原子弹爆炸的那道白光亮起时,她想到的是父亲的话——别怕,别眨眼——她想把自己最好看的面孔扬起在相机前。

    《德黑兰热线》:怀揣感情挫折的女子回到伊朗,试图理解这个国度和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的女友,以及,试图理解她自己。是黎南对女性视角的一次尝试,读来让我想到最近看的另一部稿子《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船》:一条拥挤不堪的偷渡船在海上颠沛的十三天航程,遭遇了恶劣天气、传染疾病和各种不幸。越南少女梅是其中一名乘客。当船最终抵达陆地时,与梅相依为命的一位小男孩却危在旦夕……

    唉,这样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篇篇张力充足、细节丰富的小说实在是很笨、很不相宜的。最好的道路永远是穿过,最好,还是请读者自己上船,去作一次旅行。

    七河

        现在 我已造好潜水艇

        可是 水在哪儿

        水在世界上拍打

     ——翟永明《潜水艇的悲伤》

    七条河穿过广岛,每条河中都住着一位神明。

    ——黎南《船·广岛》

    你看,“舟”编好了,就等你来了,等你来让它在阅读的目光中载浮载沉。

    等你乘着它偏离自身的主干道,进入一条条不熟稔、因而风光更诱人视界愈开阔的支流,每条支流里都住着一位神明——不是可拜也可疑的大神,而是卑微的神灵,微物之神、细节之神。

    黎南这么谈他自己的创作动因:“我确实相信你永远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更别说坐在你身边的人或者千里之外的人;与此同时,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像小说那样让你全身心投入别人的意识和生活。”

    “好的阅读要冒巨大的风险。它会使我们的身份、自我变得脆弱……我们像中了魔一样,在敬畏中前行,在残缺的认识中前行”(乔治·斯坦纳)。是的,就是这般船续前行,或许最终我们会抵达得离他人、离自我更近。尽管一直以来也有对小说移情作用的质疑,像斯坦纳就怀疑过我们对虚构人物的同情是否削弱了我们对邻人苦难的敏感,但或许我们应该问的是,虚构人物是否真的虚构非真实?真实人物我们是否把他们看得真实非虚构?或许,作为一种道德操练、一种布罗茨基所说的道德保险体系,我们不该放弃阅读小说。因为,“道德的最高形式是在自己家中而不觉得在家”(西奥多·阿多诺)。

    “阅读,让我们成为移民。”(弗罗斯特)我想,这才是我们把这部《船》称作“移民文学”的最合适理由。

    你不一定要抵达,然而,

    当你启航前往伊萨卡

    但愿你的旅途漫长,

    充满冒险,充满发现。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已买(417+)
  • 速度慢(100+)
  • 值得购买(326+)
  • 服务好(428+)
  • 赚了(559+)
  • 藏书馆(622+)
  • 超值(592+)
  • 章节完整(482+)
  • 盗版少(571+)
  • 目录完整(395+)
  • 情节曲折(348+)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 2024-12-12 22:19:09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权***波: ( 2024-12-23 22:21:14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扈***洁: ( 2024-12-29 07:15:20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堵***洁: ( 2024-12-23 23:25:03 )

    好用,支持

  • 网友 家***丝: ( 2024-12-16 00:39:22 )

    好6666666

  • 网友 印***文: ( 2024-12-25 03:58:59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曹***雯: ( 2025-01-09 00:38:3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师***怡: ( 2025-01-02 17:15:5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冯***丽: ( 2024-12-31 06:03:32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宫***玉: ( 2025-01-05 09:46:17 )

    我说完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