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9:18

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精美图片
》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255011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7
  • 页数:236
  • 价格:3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9:18

内容简介:

《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以翔实的资料,论述与分析了中原文化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时代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时也探索总结了中原文化向中国其他地区传播的特性、方式、路径;它与整个华夏文化逐步交融的特点,及在各类文化的发展态势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从中可窥中国文化是怎样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热潮,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从盘古开天地直至清代,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圈中先进文化的象征,并且也逐渐成为正统文化的代表。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王保国,男,河南邓州人,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后分别在吉林大学和郑州大学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后,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出版《两周民本思想研究》、《河南地方史》等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以翔实的资料,论述与分析了中原文化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时代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时也探索总结了中原文化向中国其他地区传播的特性、方式、路径;它与整个华夏文化逐步交融的特点,及在各类文化的发展态势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从中可窥中国文化是怎样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热潮,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从盘古开天地直至清代,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圈中先进文化的象征,并且也逐渐成为正统文化的代表。


精彩短评:

  • 作者:糖罐儿 发布时间:2015-01-04 13:30:25

    可以一读

  •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05 23:29:07

    少女画家自杀在湖边,20年后,高中的恋人回去调查纯子的死因。纯子她谁都不爱,只爱她自己。

  • 作者:顾中一 发布时间:2016-11-26 13:18:58

    作者个人感悟的总结,有点心灵鸡汤的意味,毕竟不是科学试验检验,但是对于我很受用。我看了70%还以为是本十几年前的书,怎么这里出版时间是未来……

  • 作者:我干了你随意 发布时间:2023-05-11 20:03:47

    很全面、系统,但是初学者会有一点难度,作者默认读者了解基本的心理学概念没有做过多描述

  • 作者:咸南海東 发布时间:2024-01-10 00:43:01

    看完了图书馆借来的,还是决定扫描下来,部分观点虽然老了些,但确实相当清晰。

  • 作者:石衣戈 发布时间:2022-02-01 17:48:26

    2009,大学之初。


深度书评:

  • 游戏、网络、恋爱成瘾了,怎么办?实在忍不住,就来看看这本漫画吧!

    作者:简诺诺 发布时间:2022-10-18 17:56:02

    这书是不是装订有误啊?怎么封面和开口是相反的?

    ”刚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我一头雾水。

    我正准备码字,向客服询问,是不是印刷厂把书印错了,旁边的朋友看到这本书,就直接将外面的那层透明膜给撕掉了。

    “完了,这会想退,估计对方也不愿意接了吧?”但朋友全当我没看见似的,自顾自地看起来那本书,还时不时说,这可比看心理学的专业书籍有趣得多,她一个平时不爱看书的人,也看得津津有味的。

    不对啊,要是印反了,不至于看得这么痛快,我从朋友那一把夺过书籍,简单翻了几页,还真是“没印错”!

    只是这本书,是按照日本文章的排列方式布局的,需要从后往前、从右往左读,还真是很神奇的一种感觉。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很好奇,这到底是哪本书呢?它就是由插画师汐街可奈创作的《有瘾,就是忍不住:成功戒瘾,夺回人生主控权》。

    汐街可奈还是一名漫画家,曾有过轻度网络成瘾和在黑心企业痛苦工作却欲罢不能的经历。她曾写就的《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在日本热销,销量远超12万册。

    这本《有瘾,就是忍不住》主要通过漫画和对话的方式,来解释人们的上瘾行为以及戒瘾的过程,非常有针对性。

    接着,分享我读完这本书的三点感受。

    01 戒不掉瘾,不是因为你的意志薄弱

    对于自己戒不掉的瘾,你是不是在苦哈哈的坚持呢?

    认为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自己能够戒掉为止。

    说好的减肥,年前说了,年后吃喜酒时,看到美味摆在自己面前,哪管什么三七二十一,先吃为敬,不知不觉,到了一年年底,发现自己还是胖了,然后重新制定减肥计划,打算再来一次。

    说好的每天只玩一个小时手机,可还没有坚持到三天,你又恢复原状了: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看时间、回回别人发来的消息、刷刷新闻和最新动态,然后一天就又这么混过去了。

    可每次失败,你都会觉得,是自己的意志力太薄弱了,要是自己在坚持一下,就一定能成功。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书中提到,戒不掉瘾,最根本的不是你的意志薄弱,而是你没有了解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

    02 了解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才是戒瘾的关键

    I小姐,33岁,公司职员,曾经同时有五个性伴侣,一周轮流切换,因为她觉得,只有恋爱才是她的归宿。

    但在她30岁之前,其实她都只跟单一对象交往,直到两人相处六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男方以她是自由职业者而拒绝结婚,并断绝了关系。

    就这样,她失恋了,回家后母亲对她没什么好脸色,倒是早就嫁出去的姐姐,经常带着外甥女回家,身边人也常说,让她早点嫁人吧!

    于是,这也就演变成了,

    她和很多男性朋友存在暧昧关系,经常性地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后来,I小姐逐步意识到,自己这么下去,是不对的,于是她开始自我觉醒,关心和照顾自己,主动切断和别人的暧昧关系,打造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而后,在一次工作坊中,她找到了自己曾经不安的原因,她不喜欢姐姐,总感觉姐姐在家,就没有了她的容身之所,但她又是喜欢姐姐的。

    于是,她跟妈妈和姐姐一起出去旅行,看到了姐姐的不容易,又和妈妈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妈妈每天早上的早安,不是她所理解的监视,而是一种关心。

    渐渐地,她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再次去谈恋爱时,遇到了渣男,她不像之前那样沉迷,而是果断抽身,最终收获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是书中有关轻度恋爱成瘾的小故事,非常生动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了解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的重要性。

    我们之所以成瘾,表面上看是因为不正常的原生家庭,而背地里,其实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我们的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比如爱、尊重、理解、被认可等。

    觉察并理解这些,然后从内而外的改变,成瘾行为也就会不攻自破。

    03 漫画和对话形式,读起来很轻松

    如果你是一个看书困难户,看着密密麻麻的汉字,没翻几页,就忍不住打哈欠,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能够治愈你。

    漫画的的形式,字少、图多,看起来不费劲,每个故事也都很简单,十来分钟就能看完一个小故事。

    也不需要从头到尾的读,最想知道和了解哪个上瘾行为,就按照目录的指示,从那页看起就好。

    而且,还是对话的形式,真的超级轻松,分享书中的几句有意思的对话:

    A:妈妈知道我适合穿什么衣服,好厉害!

    B:你不知道吗!?

    A:嗯,与其说没有不满,不如说我连不满都不能有......

    B:这有点可怕啊。

    书中90%以上是这种对话,读起来很轻松有趣,也不累,感觉超赞。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妈妈特别喜欢给我编双马尾,直到小学三年级,我看到同龄人的孩子,都只扎了一个,而我还是两个,这让我感到有些心里不舒服,第一次向妈妈提出了抗议。

    那时的我,才真的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想着逃离母亲的掌控。

    写在最后

    人生就像在沙漠中行走,上瘾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将我们牢牢地困在原地,不愿继续前进。

    但也不是毫无办法的,只要我们眼前有一道光,可能是前途,也可能是梦想、家人、健康,朝着那道光的方向走,便是成功戒瘾的开始。

    《有瘾,就是忍不住》中提到,戒不掉瘾可能真的不是我们的意志薄弱,很可能是去我们内在有什么因素,限制了我们的改变。

    想要戒掉上瘾,从找到到心理需求开始。

    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我为什么写作“文明三部曲”?

    作者:Farmer 发布时间:2021-03-25 21:51:45

    文/张笑宇

    来源:澎湃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821736

    2020年的疫情冲击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也震撼了我们所有人的认知,尤其是大洋彼岸的那个被我们绝大多数人当作标杆的国家,仿佛变了个样子。对历史、社会和世界稍有认知的人,都不免会发出疑问,不免会期待回答:这是为什么?

    当然,对我来说,我并不是说或者认为现在应该开始“批判”这个国家,因为历史尚未终结,无法盖棺论定,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也不要随便批判一个至少在历史上曾经伟大过的国家。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反思我自己过去的认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将其当作标杆的对象,却被大多数人认为未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在这样去思考之后,我发现,问题可能出在这里:之前我是在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上把那个国家当作不同的标杆,却没有注意到,这些意义和价值取向本身却有可能是彼此纠葛、互相掣肘甚至冲突的。

    比如,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在《美国生活的反智主义》中追溯过福音主义抗击现代化的历史,讲解过民主政治如何导致绅士的没落,描述过实用主义如何导致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轻视……其实仔细琢磨,构成美国反智主义传统的每一个要素,在另一个维度上恰恰被我们当成过构成现代社会的必要要素认许过、追求过。福音主义的兴起是符合现代社会关于多元主义、公民自组织和信仰共同体的安排秩序的;民主主义是符合现代治理中的基本原则与应有之义的;实用主义是一个现代商业社会的成熟价值观与思考方式。然而,它们却都有可能与理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相冲突,甚至,它们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龃龉。

    当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美国的反智主义,而在于我们如何认清自己的来路,明了自己的方向。我们(至少曾经)把美国当作标杆,这没有什么不对,因为任何愿意学习的人一定会去学习最强者,而不是学习较弱者,但我们对美国的理解背后,更根本的是这个形象寄托了我们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而我认为,当下(尤其是2020疫情与总统大选)的认知误差,一定关系到我们对现代社会的认知误差。

    自中国近代史开端以来,救亡图存,自强奋进,变法改革,是统摄每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有自觉头脑者的最大的问题意识,是所有对话展开之语境与场域,是观点与学说交锋之前提。而所有的变法、救亡、改革、图强,指向的都是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如何现代化。

    但在此之前,我们下意识地认为“什么是现代”的这个答案,前提已经明确,内容已经存在,标杆已经活在现实之中。

    但如果仔细想一想,梳理一下历史的来龙去脉,恐怕未必如此。

    启蒙运动中的那些伟大思想家们对于自由、平等、理性等价值的论证已经高度完善,也构成了现代社会政治与人文价值的根基。然而,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和狄德罗等人从未见识过工业革命,比如,没有充分意识到瓦特的蒸汽机、特莱维希克的铁路……对人类文明将产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

    托克维尔对革命的反思、约翰·密尔对群己权界的厘定、马克思对社会不公的批判,都诞生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扩散的初期,他们也不可能预判到自动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现象,并给出精彩的分析与解释。

    自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思想家们到十九世纪的自由主义者们对大众民主都表示过高度警惕,但技术的重大变迁却推动着主要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在20世纪全面推行普选制,以缓解情绪高涨的阶级矛盾。在技术的“硬实力”面前,思想家们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就被迫缺位。

    自十六世纪以来,种种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冲突的、战斗的、你死我活的力量、概念、主义、理论和思潮混斗在一起,嘈嘈杂杂、跌跌撞撞、裹挟着一路冲过了十七、十八、十九和二十世纪,一直冲到今天,被我们体认为一种东西、一个传统,被我们将其取名为“现代社会”,围绕它阐发种种概念,树立种种标杆,甚或把这一切价值都寄托在一个最强大的国家身上。

    然而,我们已经很少人去追问,这些是不是就是文明的真相?或者,这些可能还不是(至少不完全是)文明的真相?

    我曾因为机缘巧合而在多年前就认识了很多领域的研究者,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并且试图寻找和阐发一种可能更接近真相的历史框架。而疫情的爆发,更令我觉得这一工作的必要性: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对立当然是一个真实问题,但关于现代社会何以到来的叙事,却不像我们曾经设想过的那么简单。

    而在这个叙事框架中,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因素之一,就是技术力量。

    原因也很简单:倒退到十年之前,中国思考者怯于思考技术,因为我们既未直观体验到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也不自认为有资格讨论前沿科技变化带来的转变——我们下意识地认为最前沿和最成功的技术诞生在大洋彼岸。我们能讨论的是关于社会制度的问题,只有社会制度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才有资格讨论科技问题。

    然而十年来,在一些领域,优秀的国内技术从业者们已经可以与大洋彼岸平起平坐了,甚至还可以向外输出经验,我们才惊觉,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与技术的先进与落后,其内在关联与顺序,也许没有我们之前想得那么简单;我们才惊觉,原来技术可以如此快速、大规模、基础性地改变人类物质世界的底层结构,因而也是可以对上层文明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力量。

    以上思考出于我作为一个人文社科脉络中学者的真诚反思,也构成了《文明三部曲》系列第一部《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的部分写作前提:这部书与其说是一部技术史的梳理,不如说是一部与人文、历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思考者的对话。

    我关心的不是技术发展本身的脉络,而是一些影响人类历史走向最重大的事件背后发挥着隐秘作用的技术力量,比如,中国先秦时代的大一统必然是一个影响人类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它背后有怎样的技术驱动机制?新教改革与自由思想的传播当然关乎我们现代社会的诞生,技术又怎样在其中决定着关联者的“生死时速”?现代资产阶级革命牵涉到国家政体与结构的根本变化,但这在何种意义上又是由关键技术进步引发的链式反应?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思潮——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又是在怎样的技术变革中突然爆发出来的?

    《技术与文明》撕裂了人文社科思考者曾经关心与熟悉的历史叙事外层。它涉及到的都是耳熟能详、老生常谈的大问题,然而,我力所能及地提供了新角度。

    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够先剥开这些旧叙事的外壳,接触到历史那鲜活的、生气勃勃的、带着血淋淋赤诚之心的真面貌,那他就有机会问出更为重要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现代社会?不同文明会通往相类似的现代性还是不相同的现代性?现代性是伪命题吗?关于现代社会的不同理解会撕裂这个世界吗?

    这些问题由《技术与文明》这本书发端,但却注定不能通过这本书得到回答。就写作而言,一本书能够承担“破题”的工作,同时还兼顾有趣,于我而言已经是相当吃力的工作。就学理而言,我经过审慎思考后,认为这个问题也不能在“技术领域”得到全盘解答。但幸运的是,“破题”的思考努力的确令我注意到隐藏在立宪、民主、法治、平等、科研、地缘、文明冲突、世界秩序等种种表层之下的真正框架与力量,而且我认为那也是一个简单的、优雅的、能够切开很多“戈迪亚斯之结”的答案。

    《文明三部曲》的第二部《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就是一部切开“戈迪亚斯之结”的作品。什么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由何而来?我将在这本书里向诸位读者捧出这个答案。

    在这之后,我们的许多疑惑也许会变得相对清晰明朗,对历史的进路也会有更加明确的认知,但这依然不意味着现实问题的全盘解决。人文与社科思考者们未将许多要素和力量充分纳入观察对象与理解框架,并不代表世界未曾被它们改变。近二百年来改变我们世界的最重大力量是什么?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我们将怎样在文明的逻辑与这些力量自身的逻辑之间寻求平衡点,令世界得以相对向着更“善”的方向演进下去?我希望在第三部书,也就是《产业与文明:事关人类物种命运的博弈》(暂名)中给出一些更为现实的、更能导向可行方案的分析方向。

    这就是《文明三部曲》想要回答的事。

    此外,关于本书的写作风格与思考表达方式,我也想多说两句。

    我是研究政治学与政治思想史出身的,一直习惯于关注历史中的大问题;然而,我相信的是,越是重大的问题,就越与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着看不见的但却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越重大的问题,越需要简单、朴素的答案,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越过理解专业学术问题的门槛;而要他们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就不能把答案变成理论的玄学与知识分子的自说自话。

    老子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希望我在这三部书中“日损”去的是知识分子的自矜自傲、封闭自固与不谙世事,保留下来的是我个人一点点真诚的观察与想法。或许我给出的答案并不正确,但它若能击中另一个同样在思考类似问题的灵魂,那我觉得这套书就已经具备了它应有的价值。

    最后,对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说一句,谢谢你的支持,愿你至少觉得我的书足够有趣。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524+)
  • 无缺页(529+)
  • epub(336+)
  • 推荐购买(619+)
  • 图书多(654+)
  • 无广告(368+)
  • 引人入胜(566+)
  • 不亏(347+)
  • 盗版少(324+)
  • 中评多(291+)
  • 好评多(510+)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 2024-12-21 16:19:48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石***致: ( 2025-01-02 07:32:50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车***波: ( 2025-01-09 11:24:4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益***琴: ( 2025-01-07 04:58:37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寇***音: ( 2025-01-03 20:54:55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居***南: ( 2025-01-08 10:33:3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郗***兰: ( 2024-12-15 16:13:3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养***秋: ( 2025-01-01 20:29:5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冯***丽: ( 2024-12-11 20:26:48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国***舒: ( 2025-01-08 10:56:3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利***巧: ( 2024-12-18 10:08:12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沈***松: ( 2025-01-08 07:49:39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师***怀: ( 2025-01-04 08:09:39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