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教材由13章组成,包含了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及理论前沿、贸易政策和措施以及主要区域和国家国际贸易的实践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体系基本涵盖经贸管理类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学习的内容。本教材对上一版教材的内容、观点和数据等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修订, 以更加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新版教材符合教育部《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诸多国外*新的教材和研究文献, 补充了国际贸易*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性研究成果,兼具新颖性和通识性,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崔日明,经济学博士,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邀专家。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政策、跨国经营与管理、区域经济合作等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美贸易摩擦转向升级与对策研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世界经济》《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贸易》《经济学动态》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李丹,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入选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助理、辽宁省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家》《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动态》《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贸易》《亚太经济》《现代财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和省级奖励。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委托课题、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辽宁省财政科研重点课题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教材由13章组成,包含了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及理论前沿、贸易政策和措施以及主要区域和国家国际贸易的实践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体系基本涵盖经贸管理类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学习的内容。本教材对上一版教材的内容、观点和数据等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修订, 以更加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新版教材符合教育部《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诸多国外*新的教材和研究文献, 补充了国际贸易*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性研究成果,兼具新颖性和通识性,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精彩短评:
作者:ZERO 发布时间:2024-03-14 16:58:15
我服了,“伟大的白人爸爸”,儿童文学了能不能不要带这种没脑子的种族优越感啊
作者:冯橙橙 发布时间:2012-10-29 19:21:24
泸州老窖的高端宣传册,但作者博古通今,读下来十分受教,好书一本!
作者:三头六臂Miss一 发布时间:2023-08-14 12:28:37
安娜是每个人,每个人都是安娜
作者:ViviENZ 发布时间:2011-12-06 06:35:14
一开始翻的时候好像和教材么啥关系。。不过看进去之后还不错,有很多种讨论和观点。对于我这种没有实践经历的学生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作者:巴伐利亞酒神 发布时间:2021-03-16 16:42:35
比去年那本插画精选集看得更过瘾,阿扎克和格鲁贝特少校这两大经典男主一次让你看个够。第一篇就很有意思,相信也是很多人脑海里构筑过的小场景。全书最喜欢《人类好吃吗》《法拉格纳西亚停靠站》和《希库里号的来客》这几篇。费里尼说不敢给墨比斯打电话,因为他太完美了。好在佐杜洛夫斯基敢,所以墨比斯永远是那个不可能拍出来的《沙丘》的美术设计。这是遗憾的,也是美好的。
作者:BreakerChange 发布时间:2024-04-13 11:53:11
肤浅是真的
深度书评:
陌异的语言,燃烧的肉身,不朽的灵魂——安托南·阿尔托《对诗歌的反叛》读书笔记——更新到读书笔记7 第二十二章 《爱尔兰之旅(1937)》
作者:不玩豆瓣 发布时间:2022-12-10 00:37:52
原创手绘素描1
阿尔托在《圣女贞德蒙难记》中扮演曾想诱惑贞德的英俊的修道士
你看他的眼神——目光如炬 锐不可挡 如闪电 如雷暴⚡️⚡️,能穿透万物!映射出他火焰一般被炙烤的内心和掩藏在灵魂深处的呐喊。
不得不佩服导演德莱叶的选角,真的好眼光!
电影《圣女贞德蒙难记》剧照,阿尔托饰演一位亦正亦邪的修道士
原创手绘素描2
从罗德兹精神病院出院后,外貌完全变形了,骨瘦嶙峋,憔悴苍老
原创手绘素描3
注:本人所手绘的素描未经本人允许请不要转载挪移,谢谢!
==============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对阅读国内首次(由新行思)引进的阿尔托文集(非全集)的阅读笔记,也仅以此纪念阿尔托留给后世的文学瑰宝——那是由他倍受精神火焰炙烤并折磨着的肉身及灵魂最深处发出的呐喊———也是他最终回应了癫狂对他的召唤。
记录下来,也是鞭策自己持续保持阅读不停歇,并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自己阅读此全集的整个心路历程和真实感受:由好奇、激动、惊奇、困惑、质疑、不安、甚至恐慌的各种情绪起伏组成,不啻为是一场精神上的修行与苦炼与探索。
因为不是按着书页的顺序而是跳着读的,所以混乱琐碎, 但这也不正是阿尔托他整个人,整个破碎的人生、他的精神状态、他的思想碎片,他的诉诸于纸端的那些全部文字的特色吗?
之后全集完整读毕后,自己会再编辑做整合的。
以此留念,2022 11.18开始阅读
读书笔记1
P258页
第十三章 关于电影(1929——1933)
连续读了好几篇阿尔托写给治疗医生的信,看的太痛苦了,这个人是把自己完全大卸八块来呈现给你看血血淋的,读的不堪重负~~
换一下心情跳着读几篇有关电影戏剧的
阿尔托绝对维护默片的呀,他认为电影是(剔除了声音{台词}的干扰)后才称之为电影(影像),他非常排斥拒绝有声电影的诞生,他讨厌来自外界的一切噪音杂音的扰乱,这可能也和他在精神病里一直被迫做电击治疗有关,那刺耳的声响会持续地(幻听)响彻他的耳膜并蔓延全身;
而他形容一位演员,貌似在默片时期还挺有名的,名叫哈里.博尔在一部名叫电影《波兰犹太人》中的夸张和做作的浮于表面的拙劣表演,表述非常维妙维肖,各种精巧甚至促狭的比喻比比皆是,让人捧腹,画面感太强了,哈哈哈
下图为这位演员
而后续上面的相关内容,是一篇关于有声电影配音的文字——配音的痛苦(他的痛苦)
他文中提到的这个译制,就是和我们国家一样的,早期的译制片配音啊!!(在他所提,就是把英语译配成法语),但这也是他非常不愿待见的,不知道阿尔托活到今天,看到到满屏满全世的有声电影还有3D4DVR……光怪陆离,他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大声惊叫出来,并同时昏厥过去呢?…
他说到:他们发明了配音,配音!也就是译制,要用等同的声音,用等同的朗诵,从那时起,演员们的面部肌肉就在拍摄期间(要预先)被细心地“管控”。配音语言的面部表情必须和原语言的口部运动一致(不由想起早年看过那时候上译厂那些著名的配音金嗓子在配音棚里手无舞足蹈四肢乱晃的样子了)
他形容译制配音这种行为:喜剧的发端,但这不是银幕上的喜剧,而是生活的喜剧,这是不幸与荒謬构成的喜剧。当我们为早期那些配音艺术家声情并茂配制的外国电影所倾倒的时候,这是来自1933年的阿尔托的声音和看法,如果他能再活得长久一些,会不会慢慢改变他的看法呢?
由此也看出阿尔托也是一个很传统、固执的人,难以接受新事物的出现和冲击,他以绝对绝然的否定姿态将它(有声电影)拒之门外。
在关于根据布莱希特的剧本改编的法版电影 《三分钱歌剧》也被他所诟病,他大大地赞美了德版,称它配得上全部的热情和全力的捍卫,但G·W·帕布斯法版不是,尽管, 他自己也参演了此片演了一个角色。 这两部默片都没看过,要找机会补看一下的!
读书笔记2
P58页 第二章 与雅克.里维埃尔的通信(1923——1924)
这是一份阿尔托与当年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刊物《新法兰西杂志》主编的交流通信的真实纪录,阿尔托迫切想想让自己的两首短诗作发表在这份刊物上,但主编一开始拒绝了他的要求,一来一往,后来两个人最终达成和谐,并经过阿尔托的同意,将两人的通信以《一场通信》为名发表在刊物上。
两个人的情绪的递进和关系的递进可以通过来回的书信深切的感知。在阅读过程中,我也自己不断代入到阿尔托的精神状态当中去,想象自己是当事人……可以说,真的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疲累不堪,更为阿尔托感到心痛。
先是主编一份言简意骇的明确的拒绝信,三言两语,看似礼貌周全,但是是完全的客套式的回绝:
接下来是第一封阿尔托的回信,一上来就看出了他的焦虑和急迫,急于想要表达自己的强烈欲望!呼之欲出。他要为他的诗歌正名,他要力证它们是值得刊登的!
在试图要证明之前,他不得不把自己,整个人掏心掏肺地自陈在主编面前,他写到:“一种精神疾病折磨着我。我在的思想在每个阶段上都抛弃了我。” 他写了一直处于糟糕的精神状态,甚至冒着主编会继续误解他的危险,
他是如此真诚,如此迫切,因为这些诗是他灵魂深处最真切直接的反应和意象,它们是源自于他思想的深深不确定混乱中的产物,但这也是他所仅有的——
他写到“我已经一无所有了,将来也不会再有作品了”,,这是他的思想遗迹 仅存的。
“比起一首形式完美但缺少内在振荡的诗歌,一首 不完美但充满强大美妙之物的诗歌,其文学上的本真性和有效性会显得更少吗?“这是他的诘问,遵循事物一定形式和刻板规格的才是最完美的吗?除此之外,那些看似残缺粗陋散乱但极其真实的表达就不值得登上大雅之堂吗?
阿尔托不甘心,他要主编一个答复,再一次给他写信,给他的诗一个新的、正确的评定
主编回复了,仍是非常礼貌温柔,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但他完全忽略了阿尔托在信中对他所述的关于自身精神灵魂上的缺失和”短路“的混乱状态,他仍只是针对他的诗做出了理性的,作为一个通常意义上对“正常人“的评价,他说”您的诗作确有笨拙之处,与其说它们是您无法掌控意念结果,不如说它们反映了您慎重的努力“。他肯定了阿尔托诗作上的优点,但最后话锋一转,他希望阿尔托稍作修改,去掉某些突兀的意象用笔,”您必能写出完全有条理、和谐的诗歌“。
而后阿尔托的回信,看时间差不多隔了有半年之多,这封信里,他更加愤怒了,那是一种种被无端辜负冷落忽略的愤怒!充满了埋怨和不被理解的痛苦!
他说到:“我如疯子般,如真实的通灵异人般向您呈再我自己,而您的回复则是一种关于诗作的文学判断!?”(潜在词:我向您敞开了我自己,难道你不知道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全部的意志写下的这些诗吗)
他因自己的诗不被理解感到难过委屈,他根本不想按主编的要求矫正修改他的诗,如果那样去做的话,那将不再是阿尔托的诗,是个屁吧!他信中所写,我们可以看到,他原本以为”慧质兰心“、感性的主编定会准确地接收到他发出的信息,认可欣赏他的诗,他认为他的精神是稀世罕见的,他认为主编心灵极度敏感,甚至接近病态,所以,会接受理解悟到,他——作为一名世俗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所写下的的这些诗句,他曾想把自己作为一个病例”奉献“给主编,希望他能关注到他诗里思想的真实价值,虽然它们如此残缺不堪,散乱无序。
他再一次请求主编接受他们,承认这些现实的真实,承认它们(这些诗)的鬼祟,因为这是他时好时坏的不稳定的精神请绪下的最新产物,他请主编真正做到纯粹,从内心出发,正确感受评判这些诗,噢,不仅仅是诗,而 是一整个的阿尔托,一整个活生生的灵魂!他请主编三思,如果重新评估后还是排斥这些诗,他,阿尔托服从他的评判。
随后仍是他又附上的一封短信,请主编给予回复,并自比做傻子阿尔托,似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然后,主编又回信了,这一次,主编认真了,动情了,触动了,洋洋洒洒,感情洋溢,所谓真心换真心,莫不过如此吧。
他首 先是非常惊叹,他写到阿尔托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诊断描异常精准,与他的那些杂乱呓语般的诗歌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OMG。
而他原来竟然自信地想充当精神医生的角色,想试图安抚阿尔托,甚至治愈他。。
这位主编是有多自信啊?!
而后他写到:他们(医生)宣称要治愈疯人就不要相信他们的疯话(他当然是把阿尔托做为传统意义上说疯子来看待),我的所作所为如那些精神病院的医生,他们认为疯病是独一无二的异类,只要强迫(治疗)他们就能恢复正常,现在,他知道他错了,他说:我后悔使用了它。“ 他已经从阿尔托来信的字里行间深切的感受到了诗人真实的痛苦、震颤、崩溃,不用任何证据,阿尔托的信就是最直白无疑的证据,字字滴血的信,终于像剑一样刺进了主编的心里。
他也有他的质疑,准确的说是一种好奇心,一个所谓通常意义上的”正常人“,对一个天才疯子的内在的灵魂的好奇:但您(阿尔托)试图向我详细说明您的病症时,您又是如何完全逃脱(抽离)了它们后再冷静地自我分析的?
而后他分析出,如果阿尔托能暂时脱离阿尔托自身,而站在一旁分析自己的精神状态,并且达到了成功,这必然会增添他(阿尔托)对自己精神的信心——虽然它如此残缺脆弱。
然后主编旁征博引,毕竟是堂堂大杂志的主编也是满腹才华,知识渊博,在各个领域均有深厚的涉猎。他谈了精神的本质,谈到了他所认为的精神的力量,精神的脆弱性,思考的力量。他认为阿尔托的痛苦部分来自于他对自己的精神的过于放逐,任其自由散发遨游,脆弱的精神需要呵护起来,它是要有一个边界的,需要一个藩篱把它围栏保护起来——不能越线过度,否则精神会受到伤害。正常人也是一样呵!
这是他对阿尔托友好而善意的提醒和建议,而不再是站在高人一等的”正常人“的身份下说这些话的。
他也彻底理解了阿尔托在何种精神状态下写下了那些繁杂的诗,知道了诗人通过写诗获得了某种暂时的精神上的解脱和释放,这些诗并不是精心编织罗列的工整华丽的语句,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肉体灵魂深处呐喊的具象体现,而当它们通过灵魂,经由电击过的大脑中枢神经,最终通过手和笔落到纸面上,他(阿尔托)才会觉得安全,稳定和(得到暂时的)力量。
他理解了阿尔托的那些诗,那是他灵魂瞬间闪现通畅不“阻塞”时抓住的思想碎片,他让阿尔托把剩余的诗也再寄给他。
阿尔托又回信了,这次他明显感觉疲累了,也不再想刻意地解释表达自己,有一种无力感,他在信中询问主编如何处置之前他寄给主编的那些诗(到底发不发表)。
雅克.里维埃尔回信,这次这封回信将在日后成为阿尔托事业的一个分水岭,一段传奇,成就一段历史(那就是主编决定把两个人之间这些日子以来的通信结集发表在《新法兰西杂志》上,然后顺便收录发表一些阿尔托的诗歌(作为附带)————他说“其整体会构成一部相当不同寻常的书信体小说”。
从信中可以看出,他仍觉得阿尔托来信中的自我剖析的那些触及他灵魂深处的文字更胜于他的诗
在此,作为读者的我不禁有点哭笑不得和一点点心痛(替阿尔托)咳咳咳,怎么“主次颠倒”了呢,就很戏剧化啊!
阿尔托又回了信,他的反应非常的激动,感动,而倒没有很介意主编还是没有看上他的诗
他非常愿意发表这些信,但他不想用虚构的身份,而是做为一个真实的人,他希望他的信可以从第一封到最后一封全部出版,以一种真实真诚坦然的姿态去面对读者。他非常满意主编能“把他的这些碎片结集出版”。
然后后面又是一段长长的自我剖白,他太孤独了,太需要有人来倾听了,特别是懂他的人这封信看得我要哭出来了,这副躯体,这身皮囊下包裹着的是怎样一颗时刻痛苦甚渊挣扎着的灵魂。
他在信中说他无法将精神集中于一个物体上,这是一种生理缺陷,然后他写了以下一句话,我会一直记得,他说” 我 真 的 可 以 说 我 非 人 世 中 人“,这就是他对世界,对外界对公众的郑重宣告,他并不属于这个世界,虽然,他来自于娘胎中。他又一次努力来推销他的诗,他认为他们单个来看都不错,但放在一起做为一个整体 ,才摧毁了它们的价值。他把信任全然交付给主编,由他任意编排,他将不做评判(干扰),最后,他向主编致以了衷心的感谢。
下面一篇仍是阿尔托写给主编的信,据上一封隔了有一个月,在这份信中,他以一种非常具体细致详尽的语言描述了他的身体精神状况以及他的意志是如何在这碎裂的期间“钻空子”闪烁的,他要去伸手抓住的,他的语言让我不由身陷其中,我真的是把自己完全代入到阿尔托的精神状态中,去想他所想,思他所思,痛他所痛,因为,他的文字就是这样毫无防备地击中了你的心,无法抵挡。
他说 (略有删减):想象一下我所感到的意志,它经过我的身体,令人剧烈颤抖,仿佛一股电流,突如其来,意想不到,想象一下我思考的每一时刻,被这些深渊的风暴所震颤,却不外露任何痕迹。他想象着到其他的创作者们,如果服从如他一样的”一种如此急剧的惨痛之苦行,看他们还剩下什么“。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在主编的眼中是莽撞的,但它们是“出自一个尚未掌气握自己的精神,或许它永远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的灵魂”,他再一次求主编能感受到他的精神 ,以及这样的精神下所产生出来的这些诗。
然后是本章的最后一封信,来自主编雅克.里维埃尔的回信
一开头就是很诚恳地又道了歉,他(又自以为是的)用自己的想法和偏见代言了阿尔托的痛苦,因为他也的做法也是出于一种狂热——想要宽慰阿尔托,治愈阿尔托。
(啊,他为何总是这么充满自信呢?以为自己是上帝吗?)
读完阿尔托的上一封”抽筋剥皮“的灵魂自我剖开的信,他说他终于感觉到了,他触及了”一种深沉私密的苦难,在那痛苦面前,他徘徊在外,进退两难,甚至有了困惑(知道了自己太过自信了吧,阿尔托的灵魂是天生的,独有的,哪有可能治愈??),主编在这痛苦面前溃败了。
然后他诉说了自己做为一个正常人也有的那种精神方面的困扰,他也有阿尔托信中所提及的那种精神上的痛苦————一个人在瞬间掌握自我,甚至当他掌握自我时,他也未完全达我。
他陈述自己也有此精神困扰,虽然,程度不及阿尔托,然后他坦陈自己从未如阿尔托那样严肃地质疑过自我存在的事实。
他说,一个不知沮丧的人,从不会感到灵魂受身体侵蚀,被其虚弱侵犯,同时,他也察觉不到任何关于人之本质的真理。他甚至说出“ 那些出生时就身体健康的人,只能看见一半的世界。”这样决绝的话来了。
然后他又再次用他的方式安慰阿尔托,让阿尔托看到,做为所谓的正常人,哪怕他处于”正常状态“下,也有多不稳定。
”没有绝对的危险,除非自己抛弃自己,没有完全的死亡,除非自己品尝死亡”。
这是他的这封信的最后的一句总结。
至此,这一章结束,我写了这么多,大多是摘编,用自己的话语串联了一下,等于像是电影课上的一帧帧的“拉片” ,我手打下这些字,等于又把这一篇从头至尾通读了一遍,印象也更深刻了。两个聪明睿智的感性之人的文字的交流,亦是灵魂的交流,从开始的生疏磕绊到最后的灵犀相通,心照不宣的默契,在一封封信中可以慢慢地感受到随着双方对彼此越来越了解,这种慢慢递进式的情感上的变化,主编是一位同理心共情力很强的善良的人,他感受到阿尔托所不为人道的痛苦,他想帮阿尔托,并竭尽了全力,这些通信非常细腻,非常感人,那谢流淌在文字间的温暧、激越、痛苦、低落、崩溃、困惑、狂热、理解、不按、释然等等的情绪,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不由地被它所触动,所震撼。
这些来信,也是阿尔托文学生涯的一个里程碑,由此,他正式步入了法国文坛。1924年发表在《新法兰西杂志》上后,以1927年又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名为《与雅克.里维埃尔的通信》。
这一章的读书笔记写的好累,后面阅读的争取写得简洁一些,为自己加油!
==========================================分割线=========================
读书笔记3
P27页
第一章 早期写作(1921——1924)
这一章由许多段落和碎片组成,讲述了阿尔托初到巴黎的短短几年内的生活,阿尔托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巴黎接受精神治疗,同时,这是他初涉各种艺术领域(诗歌、电影、戏剧)的时期,阿尔托的文学生涯至此开始。
这一章印象深刻的有几个部分,关于戏剧的即兴表演的概念,来自1921年的夏尔.杜兰创立的戏剧车间,非常超前,放在当下,依然不过时。基于这个概念,对演员的要求相对就非常高,他(她)们必须具有高度的审美自觉,完全清楚明了自己的职业要求,——“它迫使演员从自己的灵魂,而非从外部动作来思考他们的表演。演员对戏剧表演必须有一种尊重,因为它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一间实验室,当然,还要有对戏剧这个行业的发自心底的热爱,演员所作的一切皆自来各自的灵魂,而灵光乍现则是(对演员)的奖赏”。这是创立者夏尔.杜兰的戏剧车间的理念。
“夏尔·杜兰的使命是净化和复兴法国戏剧的道德和精神” ———摘自《安托南.阿尔托》
在本章下一篇《戏剧车间》里,阿尔托再次具体阐述了这种戏剧精神理念。这就是他一直所祟尚和向往的。从他的表达可以看出,对于他来说,戏剧是一桩非常庄严郑重的事业,而并非消遣的娱乐活动,所以他把戏剧分成两种:假戏剧和夏尔杜兰的”真戏剧“,所谓的假戏剧就是服务于中产阶级,、资产阶极,甚至妓女、军人,它是骗人的,简单的,表面的,肤浅的,仅做消遣之用,而夏尔·杜兰的戏剧是人类最纯粹的欲望之成就 ,不讲究环境场地舞台布景,随时随地就能进行表演,怀着炽热单纯信仰的年轻人们相聚一堂,尝试复兴莫里哀、莎士比亚或卡尔德隆,而戏剧车间的每一位演员都必须是(经过筛选的)货真价实的演员——以真实的方式去感受,去生活,去思考。这些即兴练习会让真正的个性脱颖而出,随着熊熊燃烧的情感之力,情感喷薄而出,而这非简单的模仿所能达成。戏剧车间的每一位演员都是真正的艺术家 ,他们可以以寥寥数语、些许姿态、微小表情表现自己,甚至可以饰演抽象的情感,自然的力量,例如风、火、植物、梦想等等,所有这些表演都可以当场进行,没有剧本,导演或排练。
接下来,阿尔托描述了一部名为《寻找作者的六个剧中人》的即兴剧的表演过程(本来导演也给他安排了一个角色,结果临到表演时,他突然失踪了,哈),它的真谛就在于真实而随性,演员的真实,表演的真实,形态的真实,从书中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出,观众就围坐在表演者周围,靠得很近很近,甚至演员和观众已融为一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默契的“私密空间”,他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这出戏里。虚构与现实的界限逐渐模糊,彼此充分地融合,观众,演员,都无法说出何处是虚构的终结,何处是真实的开始。
这使我想到如今大火的沉浸式戏剧,会有事先的提示,然后观众做为色角走进一个一个已事先预设安排好的场景,参与其中,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举动都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剧情发展,而依照不同的抉择,会有不同的剧情发生,而那些在旁携助参与的职业(实为工作人员)演员也是非常真实卖力的在进行所谓“真实”的表演,竭尽全力配合观众一起进入到这场虚实替的游戏(剧)中去。
但仔细想来,这可是有巨大区别的,如今的沉浸式话剧并不是真正的话剧艺术,说直白点,其实是一种娱乐消遣活动,只是附带上了所谓的艺术属性,其表皮掩盖下是赤裸裸的浓重而蛮横的商业气息,它以这种观众参与代入的独特方式刺激消费,为大众们平平淡淡的生活增加冒险刺激感,这甚至慢慢成了城中的一种时髦风景,甚至是身份的象征,人人前仆后继,纷纷心甘情愿地
掏重金为此消遣买单,并以此做为炫耀的资本,而在阿尔托的那个时代的沉浸式话剧,当然就是本真而纯粹的戏剧,演员们本就喜欢表演,沉醉于展现灵魂深处自然真实的自我,观众亦是默契的投入其中,他们互相之间形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有默契的交集空间,对热爱真戏剧的这群艺术家来说,他们有对戏剧的狂热,有着急切的表达欲,这是一份神圣的、有尊严的事业,类似宗教般的神圣,而完全不是出于想赚什么钱玩什么噱头。阿尔托在此丝毫不吝自己的赞美之词,他赞美这真实纯粹的戏剧,赞美夏尔.杜兰,赞美这些演员,赞美这热情美好,他的无比欣赏与激动的心情鲜活地充溢在纸间。
下一篇是阿尔托谈论电影的,这也是本全集中,他首次谈及电影,这门第七艺术。在那个时代,阿尔托已经认为电影是一种颠覆的艺术——它既不排除心理学,也不排除爱情,更不排除任何人类情感的呈现。当然,阿尔托指的电影是无声电影——默片。
在此,作为读者的我也可以看到阿尔托眼中的电影与戏剧之间的不同的观点,戏剧讲究真实,而电影,是幻梦是幻觉,它远离生活的特性,因此,它需要特别的主题,精神的高潮,要在影院创造一种让观众感觉梦幻的不真实、脱离现实的氛围,电影,是一束束兴奋剂,甚至阿尔托夸张地觉得它有“通灵”的幻术成分,由此“它将远远超越戏剧”。同时,阿尔托又把戏剧演员和电影演员做了不同的比较,在戏剧中,他觉得演员是戏剧的重点、中心,人们去剧院,看的就是演员(嗯!此处猛点头!),是演员的表演时刻影响着观众的感官 ,而电影中的演员呢,电影演员只是一个个活的符号,电影为观众提前预设好主观的场景,想法以及事件(剧情),观众只需去感受,不用思考(唔,在此,阿尔托的意思是不是就是说,观赏戏剧就如同阅读一样,是需要观众更深入专注地参与进入,加入自己的思考后去观看,而看电影,基本上是放空大脑的一种休闲方式?),而下面这个观点的独特更让人印象深刻,他举例了我们最为熟知的卓别林以及玛丽.壁克馥,他们都是默片时代璀璨的巨星,
但 是!在阿尔托的观念里,他们就是电影本身,电影就是他们,他们万众瞩目,至无人之境,但就是因为如此,他们已与电影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就是————他们不存在的原因——没有了自我。
哈哈哈,我无法反驳阿尔托的说法,如此别致,如此独特!
他说,在电影与观众之间没有任何东西介入,电影具有一种毒药的力量(唔,是噢),它是无害的,真接的,看一次电影好比注射一次吗啡(阿尔托一直注射,所以,他有最大发言权………)
最后是他的金句总结:这就是为何电影的主题不会逊于它的效力——这就是为何它必须有一种魔法的力量。
说的太妙了,电影自它呱呱诞生之日起直到如今,不管它的技术手段、制作水平提高了多少,特效又先进了多少,从胶片时代的默片到如今的3D,4D电影,无论黑白或彩色,我们都可以如痴如醉,我们迷失在年代感十足的黑白老片质感粗砺的胶片影像中,仰头望向大银幕上,望着那些个一百多年前的人儿隔空朝你嘻笑怒骂流泪悲伤快乐,如此生动真实近在眼前而惊叹不已迷醉不已,毫无生疏隔阂之感,亦可以在3D眼镜的引领下立马驰聘遨游置身于立体虚拟世界中不停尖叫,电影,仍旧如神秘的魔法一样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不管有多少其它花里胡哨的高科技的东西陆续出现,电影,它的魅力仍旧无法无天无可阻挡,让影迷们无法离弃无法自拔 ,我们需要电影,一个心灵暂时的憩息地,可以让我们暂时脱离外部的真实世界,我们热爱大银幕上的影像,每秒24格的影像幻术。
======================================分割线====================== ====
读书笔记4
P858页
第二十九章 梵·高,被社会自杀的人(1947)
1947年1月底,从罗德兹精神病院出院的阿尔托在朋友的陪同下,去巴黎的橘园美术馆参观了梵·高的画展,在《安托南·阿尔托》传记中提到:他以极快的速度在展品之间穿梭,(看似不经意),但对每件作品都保留着惊人的精确记忆。” 这份记忆可以在此篇关于梵·高的精彩之作中得以确认,文章在数周内完成,稍后该文经增补后,又出了单行本,并获得圣勃夫最佳散文集。
从阿尔托的这篇感性与理性兼备、结构散乱但同时又周密的文章中,可看到他对梵·高展出的一幅幅画作的具体详实的描述和分析,他其实看得如此认真、专注和透彻,(用他那的双会通灵的、穿透力极强的眼睛),这是一个不得志的悲情天才疯子对另一个悲情不得志的天才疯子的惺惺相惜,一种绝妙的隔空凝视,一种灵魂的互相穿透,理解和感悟。从文章的标题:被社会自杀的人,阿尔托的观点态度一目了然:梵·高是被这个冷漠无情的社会所杀死,而非自杀。
他甚至是自己暂时代入了梵·高的当时的处境去很身处地地想他所想,这篇文章乍一看整体很理性很有条理,但再仔细一段段读下来揣摩,那些文字仍是跳跃着散乱着的,而配合的姿态是仍是癫狂,字里行间充满了愤怒、怨恨、宣泄、鞭笞,为梵·高,同时也为他自己。
“世道污秽,因为病态的意识此时最感兴趣的,是如何不摆脱自身的病态。”
这也正是阿尔托活在世上的每一天每一刻一直始终在固执地坚持着的,捍卫着的。
我们普通人眼里,看梵·高的画,是已知的、预先被他的死后的巨大的名气所震慑,所以是带着先入为主的祟慕的心态来朝拜他那些变形扭曲、色彩大胆浓郁,充满野性的风景、静物画,虽然我们看不懂,但“被动地”会大为震撼(因为他是举世公认的天才,一幅画作天价拍卖):啊,好牛逼,啊,好特别,啊,好狂野,用色好大胆,好浓艳,那些黄,那些绿,那些蓝 啊,简直令人惊叹……不可想像……
但,在阿尔托的眼里,那太阳,那树木,那花草,那田野,那天上的云,那乌鸦,那风、那向日葵……代表的是原子弹!希腊火药!他已不仅仅是单从艺术的层面打量观看这些画,而是从社会层面,道德层面的角度,从梵·高的灵魂深处,他观赏梵·高的画作的时候的角度就已经与别(我们)不同了,所以他从眼里看到的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东西,他认为梵·高的画是一种攻击,攻击的不仅仅是道德品行上的某种需遵守的循规蹈矩,而是体制本身的桎梏。
“面对梵·高清醒运转的头脑,精神病学无非是一窝子深陷于执迷和烦忧的猿猴,而宣称梵·高发疯的学者更应形同一具发臭且无用的死尸”。
这是阿尔托对梵·高的辩护和声讨,又何尝不是对自己——阿尔托的辩护和维护?
说的难听(不得体)一点,他就是在“指桑骂槐”,借机发泄,因为他接着就开骂给自己看病的某位L姓医生,他连珠炮似的炮轰这位给他的病“定罪”的医生,用了不少粗口和很粗俗的(生殖器)比喻
“你把活跃的意识称为精神的错乱,而另一方面,又用卑贱的性YU扼杂了它。”
梵·高就像是他的患难兄弟和同胞,借由他的画,他的短短的、以自杀告终的悲惨的一生的经历来控诉自己的不幸,梵·高的画是一个出口,阿尔托由此找到了一个得以完全释放的出口,如此同病相怜,对我们来说也许只是假装高品位雅的一次看展经历,对阿尔托来说则是一场心灵的冲击风暴。
而后,他质疑了”疯子“这个概念,何为真正的疯子,什么样的人称之为疯子?
“那是一个宁可以人所理解的社会意义上发疯,也不愿违背人性荣耀的某种高贵理念的人;
因为社会不愿听一个疯子胡言,却又想要阻止他说出某些无法忍受的真相”;
“是极少数头脑清醒的善良意志发觉自己,在白天或黑夜的某些时辰,在醒着或某些梦魇的深入,陷入了强大吸力的包围”;
他还列举了另一些有同样经历的人的名字,包括:波德莱尔、爱伦.坡、奈瓦尔(也是阿尔托本人最喜欢的诗人)、尼采、克尔凯郭尔,荷尔德林等。
阿尔托的观点直白清晰:我们,并不是疯子,只是更聪明,看得比你们世人更透彻,想的更多,但是因为这一群体人数稀少,少就意味着特别,特别就是异类,异类等于不正常,因此,你们——你,就是疯子。
所以更可以理解阿尔托可以生发出梵·高不是自杀,而是他杀的观点。
因为这是阿尔托在精神病院被关了九年后,再度回归社会后的重生,他对此早已深有体会,社会固有的体制,观念,异样的眼光和打量,那些在病院里非人的折磨,无休无止的电击,早已把他击垮,但在身体垮掉的同时,他的大脑反而更清晰明亮了,他看着自己被社会机器一步一步摧毁至今,他也可以看到梵·高是如何被社会一步一步毁灭到死的。
在下面的章节里,阿尔托暂时离开这个话题,具体谈论了他眼中梵·高的这些伟大的画作,阿尔托说他不喜欢线性的(传统)绘画——所以,你可以看到他(阿尔托)的那些素描,那些自画像是如何疯狂的不可理喻,完全没有一根清晰笔直的正常线条,都是歪斜的、野性的横七竖八的涂抹粗块,像一团团狂暴和愤怒倾洒在画布上,那些变形扭曲的脸和不可理喻的胡乱图形,在我眼里,他甚直比毕加索还毕加索。
他对梵·高的画一见钟情是如此的顺理成章,命中注定,一拍即合。
他说梵·高画的既不是线条,也不是形态,而是大自然当中惰性的事物,它们正在抽搐,是的,抽搐。真是太到位了!当我们看着梵·高那大团大团的色块时,会不会有种不明觉厉之感?明明内心是受到了本能的震颤,但就是无法找到准确的形容词来表达呢?而现在,我读到了抽搐一词的描述,我此刻只能拍大腿,绝,就是这个感觉,那些不停扭动着的云啊树啊花啊草啊,在梵·高笔下是有生命有情绪的,不是吗?
梵·高也正是通过绘画,用一支画笔一块画布来表达发泄自己心中不为人所理解的、不得志的满腹愁绪,阿尔托主要诉诸于文字、影像,而梵·高是用那唯一一支画笔,那是他的武器。
”那么,凭借一根笔棍,一根真正的笔,梵·高不断地对自然以及对象的一切形式发起击打。经过梵.高的抓挠,风暴露出了其敌意的血肉,其开膛破肚的怒气,而没有人知道变形的过程中有怎样怪异的力量。”
阿尔托在后面的章节里具体赏析了梵·高的这几幅画作《麦田与乌鸦》、《高更的椅子》《夜间露天咖啡馆》《卧室》,他对画作有着至深彻骨的理解,我觉得读他对梵·高的画作的解读绝对比我看过的任何专业艺术书上的更专业、更深入,更精妙。那些缠绕诡异又暗黑扭曲的文字,犹如梵·高画作的文字版,光读阿尔托的文字,你眼前就会自动呈现联想出一幕幕具体的画面感来,因为,作为一个感知异常敏锐清晰的人,作为梵·高的同类,他看进了画里,如同他钻进了梵·高的体内、神经系统里,仿佛可以目睹他释放出如此众多而又奇异能量的过程,这些美妙精准的描述也请大家自己去阅读感受吧~~
梵·高认为人们必须知道如何从最凡俗的生命事物中演绎出神话,因为现实远远高 于一切历史,一切故事,一切神性,一切超现实,有一个懂得解释现实的天才就够了。
一向对神秘事物,对通灵幻术着迷的阿尔托在下面的文字中,突然直指梵·高的自杀的真凶是他的好友兼精神病医生——加歇。
他甚至写到 他的死是由于“死前两天,受到了恶灵,一个名为加歇的医生的(精神上的)压迫,那是其死亡直接、有效且充分的原因。” 如此不容置疑,如此明白无误的指认。
他认为加歇医生憎恶甚至忌妒梵·高,憎恶他是一个天才,顺便他又踩踏控诉了一下精神病医生这个职业,他写到“医学若非诞生于疾病,即诞生于邪恶,相反,为了给自己一个存在的理由,它已无中生有地激发并创造出了疾病。精神病专家诞生于下流的乌合之众,他们想把恶保留于疾病的源头,以从根本上扑灭一切作为天才之起源的反叛请愿的冲动。”
“而每一个疯子身上都有一个被人误解的天才,他脑袋里闪耀的念头让人害怕,但只有在谵妄里,他才能挣脱生活为之预备的绞绳。”
这也是阿尔托说给他自己听的,这是他的切身经历,切肤之痛,他能感受到梵·高所感受的一切,如此明确,灵犀相通,如此“心照不宣”。
而下面一段关于加歇医生如何致梵高痛苦以至自杀的描述分析,各位读者自己去看吧,在此就不多复述了,每个人都有 每个人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认为阿尔托在胡说八道,判断在于你自己的理解。
随后,阿尔托不依不挠地又再一次重申梵·高的死是由于加歇医生,由于他,梵·高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生命,甚至让我看出了一种咬牙切齿的味道,身上不由一阵发寒……
但加歇医生在我们的印象中,正如阿尔托所说“他在历史上,面对受他照料且最终在他照料下自杀的梵·高,制造了一个印象,即他是画家在世的最后一位好友,一位顺承天意的安慰者”。
阿尔托的明确的指控和宣判,是对读者如我,对印象中温和亲切善良的加歇医生的颠覆,而只有在阿尔托的文字中,我才会读到如此直言不讳,如此反面的,但却证据确凿的观点推理。
阿尔托眼中的梵.高是伟大的天才,不仅是画家,还是音乐家,甚至是天才哲学家,在阿尔托认为梵.高的眼睛,连苏格拉底都不曾拥有过,也许只有尼采具备这样的目光,“它暴露了灵魂,将身体从灵魂中解脱,让人的身体赤裸无蔽,并脱离精神的遁词。”
关于自杀,阿尔托认为这绝不是一种个人(单独)之行为,“没有人会独自自杀,为迫使身体做出剥夺其生命的非自然举动,后面就得有一整支恶势力的军队(在操纵),在极端死亡的时刻,剥夺我们自身生命的总是别的某个人”。
而自杀者不仅限于疯子,有时作为普通人,只是一念之差,人会因为意识中一个简单的小矛盾就杀死自己,并不需要成为疯子,才会去自杀,而其实只要这个人再冷静一下,冷静一下,也许他就会后悔自己这一鲁莽的举动,而这个时候,他已经死去。这样的瞬间激情冲动自杀,在我看过的社会新闻里有许许多多,我绝对赞同,但也可能就是所谓的宿命吧。
我遥想着1947年的阿尔托,静静地伫立于橘园美术馆里,瘦削憔悴的凝甚望向梵·高的那些画作,目光明亮而神邃,他定神地盯着那些画,再回头看向那些来来往往的观展人流,那时的他心中一定是百般滋味感慨万千吧?也许,表面上他仍很镇定,但他的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万般起伏。
我相信他写下这篇洋洋洒洒的献给梵·高的文字一定是一气呵成而不是断断续续的,与梵·高画作的相遇对他来说也是与梵·高精神之灵魂的一次电光火石般的碰撞,两个孤高怪异的绝世天才以那样一种方式相知相遇,阴阳两隔(或许对于阿尔托来说,他也并不是在这个世间存在着,他早以“社死”)却灵犀相通。
在《安托南.阿尔托》的传集中,他的朋友勒布回忆说:他上到二楼,坐在桌子前,迅速而紧张地在一个学生练习本上写起来,几乎没有做任何修改,也没有什么“后悔”,写了两个下午,这就是这篇名为《梵·高,(被)社会的自杀者》的精彩文本。
=== ===========分割线=================
读书笔记5
P214页
第十一章 阿尔弗雷德· 雅里剧团(1926——1929)
1926年,阿尔托与剧作家罗歇·维特拉克以及出版人罗贝尔·阿隆一起,创建了名为阿尔弗雷德·雅里剧团,剧团名称来自超现实主义的先驱《愚比王》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雅里。剧团得到了阿尔托的精神医生,勒内·阿朗迪及其妻子的支持和赞助。此章节就是阿尔托关于剧才发表的一系列宣告和声明,传达他在这个剧团上寄托的理念和精神主旨。(来自脚注)
在这一章中,我切身感到了阿尔托对戏剧满满的热爱(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以及对戏剧独特的、超越他所处的时代的前卫的见解和理念,距今整整过去差不多一百多年了,我这个非专业人士门外汉,读着他的那些关于戏剧理念的阐释,那些让人醍醐灌顶的闪耀着激情的只言片语,也仿佛偷偷窥见了戏剧的一些真谛,抓摸到了一鳞半爪的皮毛。
在阿尔托的眼中,戏剧是多么严肃神圣纯粹的一桩事业,这才我读的前几章中都一目了然,而在这一章里面感觉犹甚。--------(不保证后面没有读到的会更热烈)
他写到“如果说戏剧是一种娱乐活动,那么有太多的严肃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戏剧中没有一丁点儿可视为转瞬即逝的东西。如果说戏剧不是一种娱乐活动而是真正的现实,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恢复它作为现实的地位并且使每场演出都奕成一个事件呢?————每场演出都要变成一个事件,这就是阿尔托的愿景,他对戏剧抱以如此高的期望和要求,它不是一场人们下班放工后作为消遣的活动,看过笑过睡一 觉即忘,而是希望留下属于它的深深的印记,每一场都有其独有的烙印。
而观众,在阿尔托看来,是使其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的组成部分。
”当我们提出纯粹戏剧观并试图赋予它具体形式之时,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能否找到能够给予我们最基本的信任,简而言之,能够与我们共同合作的观众。因为,戏剧——与作家和画家不同,没有观众就一事无成。的确,观众是我们的事业(戏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戏剧是严肃的,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对待的,它对演员和观众的要求同样高,只有在双方相互依存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一场严肃的戏剧就会成其为一桩令人难忘、轰动的事件。
下面又是整段摘自阿尔托的话,我没法删减,只能全部抄打出来,因为它字字珠矶,完全不忍心去概括(稍稍有一点点删减),而我也无法用精准的语言去整合代笔:
现在,我们的意思清楚了吗?我们推出的每场演出都是一场严肃的游戏,我们努力的一切目的就在于这种严肃性。我们所针对的并非是观众的心智和感官,而是他们的全部存在。他们的存在和我们的存在。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押在舞台上所展现的演出中。如果我们没有如此清楚而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与那场演出息息相关,我们就看不到进行实验的意义何在。来看戏的观众知道自己将经受一次真正的手术。不仅是他的心智而且他的感官和肉体都处于危急关头。从此以后,他将以去看外科大夫或牙科医生的方式去看戏。当然他不会死去,但这是一桩严肃的事情,他不会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他必须深入我们能够使他尖声惊叫。
………………………
酣畅淋漓地一口气读完,这种感觉有点像飞叶子一样,晕晕呼呼的,却同时让人过瘾,真的,突然好羡慕生活在阿尔托那个年代的人,可以前往剧场去观看体验这样把戏剧视为生命的的人导演创造出来的戏剧作品——应该是生命的艺术,哪怕只是一次经历,也会是一辈子都难忘的体验和至深的回忆。
想想我看的那些话剧、舞台剧,嗯,确实有些不错,但大多数都是演员们穿着考究精致的演出服装,打着漂亮的各种灯光,巧饰刻意的舞美,演员们声情并藏地说着抑场顿挫的台词,用力地扭摆着自己的肢体,大幅度的,是,有一些是会有触动,但真的,大多数时候来说,我只知道,我置身事外,我是做为一个观众,我花钱买了票,我坐在舞台下面,非常清楚自己是看着台上的演员们在表演,在工作,在演出,演员、舞台与我之间的一道界限非常明显,清晰,有没有一场曾经忘我的投入的观演感受?我在脑海里搜刮了一下,在我有限的观演场次和经历中,真的,似乎是没有的。。。
阿尔托认为戏剧是不可复制的,所以,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至今到未来仍然是。 如今的每一场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的的演出效果都不一样,会因为演员的状态、发挥,合作默契程度、临场的突发事件以及各种预料不到的现实突发情况产生不一样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你看的每一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它,不像已经刻在胶片数码上的电影,电视,只要你愿意,它永远可以循环往反地重复播放,始终如一。
所以阿尔托说:我们要的是眼见为实。每晚都以与昨晚全然相同的仪式不断自我重复的演出再也不能赢得我们的支持。我们正在观看的演出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它必须让我们感到它如同生活中的任何行动、环境造成的任何事件一样史无前例和无法自我重复。
演员在演出时,必须把全副身心都投向舞台,甚至“清楚感到自己的部分内在生命卷入了舞台上所展现的行动”,要心怀如同宗教般的虔诚和神圣,只有这样,”观众离开我们的剧场时必须感受到人类的剧痛。他将被眼前展现的演出的内在动力震撼并与之对抗。这个动力将与他整个生活的忧思与牵挂直接发生关系。“
”这就是我们们唤起的命运,而演出将成为命运本身,每场演出必将成为一种事件,观众必须意识到眼前上演的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场景。
“我们要求观众密切参与,深度介入,谨小慎微并非我们的关心所在,我们的每场演出都是一场严肃的游戏。来看戏的观众知道自己将经爱一次真正的手术,不仅是他的心智,而且他的感官和肉体都处于危急关头。“
阿尔托对戏剧的辅助附属:灯光,布景,服装等等嗤之以鼻,完全忽略,演员的真实表演和全身心投入,还有就是戏剧本身的文本,是实实在在的,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文本,它独立存在,自给自足,而一台把一个剧本变成一场演员而非继续保持文字、意象和抽象概念的可憎而累赘的机器——才是戏剧的核心,也许会有失败的尝试,但只要有一次奇迹就足以回报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耐心。
下一章节标题是:一个失败剧团的宣言,阿尔托的剧团显然遭受了现实挫折,这篇宣言写于1927年,阿尔托在重复阐述了戏剧的严肃性之后,表达了对当时那个现实社会的失望,字里行间有着沮丧和不甘心以及不被认同的郁闷。
他写到:“显然,我们的事业由于期望太高而愈发危险。然而,重要的是我们不怕一无所获,我们承担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的目标就是回到戏剧的源头,不管是人类的还是非人类的,并且使它起死回生。
那些萦绕在我们脑海中的黑暗的意识层面,我们都想看到它们在舞台上光彩夺目,获得成功,即使它们带给我们的是毁灭,因惨重的失败而遭受众人的耻笑,我们也不怕会付出多大的努力。
我们把戏剧看作是真正具有魔力的表演。我们的注意力不再投向观众的眼睛和直抒胸臆,我们正在努力创造某种能够展示内心深处动机的心理情感。
我们认为不应该去再现生活本身,这个目标不值得追求。“
(看吧,多么超前,多么前卫!)
直到现在,我们的电影和戏剧,特别是号称”现实主义题材“风格的还是以展现再现出生活本身本真的模样为主,越是把生活中的场景复刻得真实贴切的作品,越是成功,受到欢迎,赢得赞赏,获得大奖。简而言之,就是去试图(依样描绘,而非创造),我想到一个相似的点,就是把用相机拍摄的写实照片用高超的基础绘画的方式事无巨细地手绘描摹下来,学院派的写实笔法,使之看起来就像真实的照片一样,(小到细节)都无比还原——从原点回到原点。
而我们的阿尔托志不在此,他不是要事无巨细地还原生活,他是要在舞台上创造新生活,新现实,新场景,颠覆司空见惯的日常!
“我们正在盲目地探索这种理想戏剧。我们仅仅在材料层面上知道做些什么和如何去做,但我们相信机遇和奇迹将会给我们展现未知的一切,给我们坚持揉捏的贫乏材料赋予高深的生命。”
"如果我要创造一种戏剧的话,我所要做的事情将会与众所周知的戏剧大异其趣,正如淫 秽下流的演出与古代神秘剧毫不相干一样。
在下一章节阿尔托讲到了他把斯特林堡的《一出梦的戏剧》的剧本,搬上了他的舞台。他被斯特林堡的剧本所展现出的某种魅力所倾倒,认为“这部作品表达的情感无边无际。从中可以看到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思想的内部和外部”。
他打算把留存在此剧中思想深层的某种真理而非生活观重新纳入戏剧。在真实的生活与梦幻生活之间,存在着姿态或事件由于联想和相互关系而产生的某种相互影响————转变为行动——用戏剧展现出来。
阿尔托又再次苦口婆心:如今的戏剧所要表现的是生活,它试过运用多少有点现实主义的布景和灯光为我们再再现普通的生活真理,要不然就培养幻象——这再糟糕不过了。没有什么比现代舞台所推出的虚假道具、硬纸板和手绘天幕更能使我们上当受骗了。不真实的现实构成了戏剧,我们必须培养的正是这个现实。
而《一出梦的戏剧》,将”不真实寓于真实之中,这就是对此次演出的完美定义。
在下一章节里,阿尔托关于戏剧不是再现生活的理念又做了重要的宣言和解释。
他认为剧场绝不是一个封闭物,不再被限制于舞台,而将可以随时的走动(因为他的戏剧可以无需布景、灯光),一部作品,一出戏,将永远未经确认,易于修改,以至于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夜晚看到不同的演出。雅里剧才的每一场演出都如一次赌博,令人兴奋,如同一次纸牌游戏,和所有观众对赌。
好 刺 激!!
“无法如实地再现的东西,需要虚假配景来营造幻觉的东西,要用人工颜料来迷惑感官的东 西,这些将统统和舞台隔绝。在我们舞台上出现的一切会被人直接地、朴实地理解,绝不会有任何貌似布景的东西。
”雅里剧本不欺骗生活,不模仿生活,不扮演生活。它旨在拓展生活,成为一种魔法活动,欢迎一切演化。它由此回应了观众在其内心深处发觉的一 种隐秘的精神需求。这不是一个宣讲现代魔法或实用魔法的地方,但它确实和魔法有关“
戏剧是魔法,演员和导演是变戏法的魔术师!哦耶!
而观众只要相信剧团,只要心中有意念,他的灵魂就会不由自地卷入其中,他会看到这一切。
在这章的最后,阿尔托做了清晰的总结:我们不想要艺术或美。 我们寻觅的是投入的情绪。一种和词语、和姿势相结合的易燃的力量。要从这两个方面观看现实。要把幻觉(唔,幻觉)选作戏剧的主要方法。
戏剧舞台是制造幻觉,创造梦境的场所,无边无际,天马行空,而观众进入剧场,并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需要和演员共同进入这一梦境,是奔着一起做梦来的!需要抱着神圣之心,需要虔诚。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在那个年代,纵始是自由开放浪漫、接受容忍度高的巴黎,如此超前的理念终究也只为极少数人所接受认同,剧团演出生涯仅一年,光芒只是昙花一现就熄灭了,有多少人可以接纳如此与众不同的如外星人或吸血鬼一般的阿尔托出产的冒犯到观众甚至会产生不适的作品呢?人们已经习惯了安逸。放在如今,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甘之如诒吧?………
雅里剧团存在的一年,共上演了包括《维克托或小孩掌大权》、《一出梦的戏剧》、《复仇者的悲剧》、《爱情的秘密》等九部戏剧,1930年,阿尔托与维特拉克再次起草了剧团的宣言公告 ,陈述了剧团面临的种种困境,标志着雅里剧团的终结。
=====================================分割线=========================
读书笔记6
P236页
第十二章 《病情通信》(1927——1933)
阿尔托致勒内·阿朗迪、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等几位医生的信件是他与雅·克里维埃尔的通信之后再次探讨思想与疾病之关系的重要文献。(备注)
第一封是致勒内·阿朗迪医生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诗歌》中读到阿尔托与医生直面交锋自己病情的章节。面对医生,他肯定是更加的直言不讳,毫无保留。而在这封信中,阿尔托真的就是一股脑地把自己完全倾倒袒露,那绝望浸透纸背,医生,似乎是他风雨飘摇的残缺生命中能抓住的唯一的小帆船的一角……
在信的一开头,阿尔托就申明了自己对精神治疗的抗拒和厌恶,但他为何又最终接受了治疗,是因为这位医生“成功地使他改变了主意,因为他,阿尔托存着这样一份好奇:想看看在一种陌生的理智对他的意识发起的这一渗透中,会有灵魂的出卖,他竟然从实验的角度,注意到了自己可以从中获得的种种好处?必要的话,他会容许自己再做一番类似的尝试。作为读者,我真的不太懂阿尔托所指的比实验上获得的种种好处是什么好处?甚至还允许自己再做一次尝试?
但他随即马上说,他还是继续逃避精神分析,逃避一切公式,一切用任何语言组织来勒紧他意识的企图。
从后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到,经过这样的一次治疗,阿尔托在公众的眼中,在医学和社会层面上似乎得到了治愈,人们倾向于认为他已好转,可以重返日常生活了,但这些都只是外界眼中所看到的,而只有患者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自己的精神状态。
阿尔托说,他感到自己身上有某种东西在腐烂,内心有一种根本的缺陷阻止他享受命运的馈赠。看的出来,他非常信任这位医生,因为他知道这位医生是真心在治疗他,对待他这位病人,不会对他阿尔托坐视不管。
他写到:“我没了生命,我没了生命!!我内心的沸腾死了。我不再拥有我的文思泉涌,一种颓丧独占了我的精神。我已不再是我自己,我的真正自我已经沉睡。我,不再有生命,真正的,本质的生命,本质的明照:存在,点燃一切思想的原初火光——那个核心。我感到我的核心死了。我忍受它们的缺席,忍受我的全部思想必然从中经过的潜在状态,我的思想,遭到稀释并偏离正道。我没法思考了。请您理解这空没事,这强烈和持久的虚无。这植物人化。我正可怕地变面一个植物人。我的思想在时空中不再发展。我什么也不是。我没有自我。因为面对任何事物,任何概念和环境,我都什么也不思考。无论在智性方面还是在情感或纯粹想象方在,我都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保留。
我正在最糟糕的精神怠惰中变成植物人。我能写下或说出或思考的东西,完全不是我在说或在想的事情。我不在那儿,我再也不在那儿,我从不在那儿。这很严重,因为它关乎是绝对的思想,也就是生命。
我很清楚,我招所有人厌烦,我激不起任何人的兴趣——但既然活着,我该怎么办?除了死亡,别无出路。我要死吗,或者您理解了我。”
在信的末尾,他请求医生帮他找到一个让他脱身的医学方法。
这根本就是一封关于生命将要消亡的求救信,这生命的消失,不是指肉体上的消失,而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某种彻底灭亡。我思故我在,对于浑浑噩噩的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把思考思索当做一回事,但对于把精神灵魂思考视为最高视为生命视为一切的阿尔托来说,这等于是死刑的宣判,没有灵感奔涌的、僵硬枯竭干涸的脑子,不再高速运转不再有新的思想迸发, 对他来说,这不啻是一种死亡,他只是没有思想的一具空壳,或者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他的“求生”意志如此强烈,他的表述清晰而具体,我想收到这封信的阿朗迪医生应该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吧!
第二封信是致一位名叫爱德华·图卢兹医生,与之前那封信隔了三年(之前写于1927年,这一封写于1930年)
这期间,我们还不知道阿尔托经历了什么,当然,可能,一定,必然是不好过的三年,仍时时处在无情病魔的阴影下苟活着一日又一日。
在这封信中,他坦陈自己像在全身瘫痪的状态中度过了整个夏天。
“我再次落入了思想的缺席,言语的困难使我无法表述最简单的事物。我只能结结巴巴,嘟哝不清地说话。我陷入了巨大的苦痛,在真实的窒息发作下,整日忍受,通宵达旦,喘不过气,四肢麻木,得花数个小时才能找回一条胳膊,一只手的感觉。些许迟钝顺着我的胸口、我的后背移动,直达脸部、脖子。从七月到十月,反反复复,总有一种连续的剧痛,全部神经突然受到压迫,然后崩溃,数周口齿不清,精神含混,难以恢复镇定。而我的努力只会导致更剧烈的疼痛,头颅的可怕收缩。循环往复……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阿尔托的症状经过三年并没有好转,甚至,更加严重了,幻肢幻瘫的感觉读着非常可怕,那种蔓延及全身的麻木,感觉失去所有肢体的幻觉,令我不合时宜地想到时下全面放开后,在我们国家全面横行肆虐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它发病后引起的那种非普通感冒的身体肌肉上的酸疼疼痛楚,也有阿尔托所描述的以上症状……剧烈的生理疼痛,精神上的混沌麻木,记忆录丧失、找词困难,口齿不清……人的肉身是多么的脆弱,不堪一击,无论是精神上的疾病,还是身体上的,只要病毒认准了你以后便长驱直入攻入你体内的各个系统进行破坏,任何再强健的体魄也抵御不了,病来如山倒,就是这么一瞬间的事。
下一封信还是阿尔托写给爱德华·图卢兹医生的,在这封信里,他甚至吐露了自己想自杀的念头。
他写到:我越来越执迷于自杀的念头,而更可怕的是,对我来说,这是唯一合理的出路。如果我没有置身死地,那么精神上我已身处死亡。痛苦令我惊慌不安,无能为力,饱受折磨,这一年来,我的生活成了一场说不出的噩梦。医学完全是经验主义,既然我的状况无人问津,我就请求您根据经验尝试一下类似病例的成功疗法,因为我正有意识地戏仿着这类瘫痪的症状。
第四封信是写给名为乔治·苏利耶·德·莫朗医生的,写于1932年。
从阿尔托的信中中可以看出,这位医生医术高明,在诊疗阿尔托后,他可以无比精准地概括总出阿尔托的糟糕的精神状态和他的病情,这让阿尔托非常惊喜并由此钦佩不已,我想,每个病人,特别是如此敏感的精神病人,他们的世界是如此孤独,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懂TA所遭受的痛苦,那种具体到细微的精神上脑子里的巨大心魔的折磨,而TA自己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予以表达,精神病人的痛苦除了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折磨,还有就是无人理解的孤独和绝望,就像一个人独自站在空旷无人的荒野中,任凭自己怎样呐喊都无人听到一样,这是一种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的、不为人理解不为他人懂的痛苦和孤独。
如果精神患了病,它当然就在所有情形下,在所有程度上患病。
所以如今这位医生能够懂他,对可怜的阿尔托来说是无比欣慰的,他当然又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
他说到:“人们有时觉得我过于出色地表达了我的不足,的我的缺陷和我所控诉的无能,以至于难以相信它们并非想象,并非凭空捏造。
我忍受着我无限起伏的状态,从最坏的境况转向一种相对的改善。在这些改善的状态里,我又变得能在一定程度上思考,感受和写作,此外也请您相信,我若有实现几分康复,是不会着手写这样一封信的,正如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当我说话并描 述我的病痛时,它其实已消退了一部分。
我一直以来都比我目前(所述的)病得还要重,我遭受着意识的可怕粉碎和分裂,我最基本的知觉都真正迷失了方向,我没法集中任何东西,没法在我身上召集任何东西,再不用说传达任何东西了,因为我什么也保存不下来。心理的崩溃就像肠胃什么也保存不住时生理的崩溃。而生理上,我发觉自己受着一种疯狂粉碎的打击,在神经的绝对空虚感和同样登峰
无法到达的远方,沉静在文字里头。
作者:甄素白 发布时间:2022-12-21 21:13:05
有一首歌我很爱听,直到世界的尽头,有一部动漫我很爱看,灌篮高手,这本地球尽头的尽头,光听书名,就莫名的喜欢。
…
这三年别说去远方,跨个省市都是奢侈的,每天,每一天,两点一线,稳固的行程。偶然的变动不是隔离,就是居家,最近的最近更是蜗居在家,各种难受和煎熬。
…
最难过不是发烧,而是没有力气读书。
没有力气拿起书,沉浸式的阅读。
痛心疾首。
…
在漫长的封闭的足不出户的这些日子里,散文随笔始终是最好的阅读选择。
…
简短,日常,像闲话家常的朋友,通过文字可以了解到一个的喜好、思想、性格、很有趣。
…
本书的作者乔纳森·弗兰岑是一位观鸟爱好者,他旅行各地观察记录各种鸟类,当我们不能远行的日子,书籍便是我们最好旅行工具,通过作者的文字去玩南极,观看帝企鹅,感受到了作者的欢喜,想象了企鹅宝宝们的可爱。
…
写鸟的部分篇幅都很长,一来可以看出作者对鸟的人爱,二来也能感受作者在通过自己的力量和方式让我们了解一个真相,被人类猎捕和杀害的即将灭绝的鸟儿们应该引起关注,去善待生命,守护自然。
…
不写的部分简短,出彩。
每一个结尾的简练都想抄下来。
…
在动荡与恐惧面前,重新重视平凡的,微小的,甚至慌谬的事物:哀悼死者,努力觉察我们微小的人性,以及令我们愉悦的日常琐碎。
…
诚然
这是我们当下真实的写照,动荡不安,未知的恐惧,被拖延的各种不确定性,使人的身心难以安放,从躺平、摆烂、到了现在我们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要求仿佛只剩下了活着就好。健康的活着。而书籍始终是生活中哪一点亮光,在任何时候它都慰藉。
…
到达不了的远方,沉静在文字的海洋里,也是一个世界,可以无限延伸。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少量广告(236+)
- 小说多(427+)
- 微信读书(352+)
- 购买多(257+)
- azw3(116+)
- 盗版少(412+)
- 无多页(358+)
- 体验好(351+)
- pdf(449+)
- 体验差(256+)
- 在线转格式(322+)
- 好评(384+)
- 格式多(294+)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卉: ( 2024-12-14 20:49:46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焦***山: ( 2024-12-22 16:09:35 )
不错。。。。。
- 网友 饶***丽: ( 2024-12-23 02:25:05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龚***湄: ( 2025-01-01 07:47:07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薛***玉: ( 2024-12-22 15:56:15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冯***丽: ( 2025-01-08 19:09:59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游***钰: ( 2024-12-27 16:45:56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宫***凡: ( 2024-12-15 06:25:4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潘***丽: ( 2025-01-02 23:15:55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晏***媛: ( 2025-01-09 11:56:06 )
够人性化!
- 网友 宓***莉: ( 2025-01-06 19:34:1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沈***松: ( 2025-01-04 15:02:30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冷***洁: ( 2025-01-09 22:06:36 )
不错,用着很方便
喜欢"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的人也看了
- 学生实用英汉双解词典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备考2019 2018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教材配套用书 全图解: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重点、难点和考点必读一本通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NOT QUITE PARADISE(ISBN=9780807000618) 英文原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惊天雷声(韩国现当代文学精选)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清高宗乾隆-实事求是说帝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公版·2018江西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社会保障研究丛书·兰村福利:资产建设与农村社区福利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文成公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园林绿化实用技术(第二版)/园林绿化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全国少儿声乐考级曲集(三级-四级 附光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