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从真题领会语法,以语法攻克考研)新东方大愚英语学习丛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2015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从真题领会语法,以语法攻克考研)新东方大愚英语学习丛书精美图片
》2015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从真题领会语法,以语法攻克考研)新东方大愚英语学习丛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15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从真题领会语法,以语法攻克考研)新东方大愚英语学习丛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256543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2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1.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6:15

内容简介:

《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详细总结和归纳了历年真题的解题突破口和解题技巧,书中的例句大多选自1993-2014年的考研真题,其目的就是要帮助考生总结历年的考点。此外,本书几乎穷尽了考研英语的所有难句,配合妙语点透解题思路,并附以精品译文,为广大考生提供了诸多便利。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从句篇

第一章 定语从句

1.1 理解定语从句的关键:找到先行词 1

1.1.1 全面理解“先行词” 1

1.1.2 先行词与关系词被分隔 3

1.1.3 如何找先行词 5

1.1.4 与先行词有关的考点 7

1.2 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 8

1.2.1 关系代词 8

1.2.2 关系副词 8

1.3 关系代词which/that/who/whom 9

1.4 关系形容词whose 10

1.5 关系代词what 10

1.5.1 使用what关系词的前提:what前面不能有先行词 11

1.5.2 what单独使用,后面不接名词 12

1.5.3 what后面接名词 13

1.6 关系代词as 15

1.6.1 as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15

1.6.2 与as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有关的作文精品句型17

1.6.3 as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 17

1.7 关系代词than 18

1.8 关系副词when 20

1.8.1 用when引导定语从句,其先行词必须是表示时间的名词20

1.8.2 先行词表示时间,不一定都用when引导定语从句 22

1.8.3 如何区分when引导定语从句与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23

1.9 关系副词where 24

1.9.1 用where引导定语从句,其先行词通常是表示地点的名词 24

1.9.2 先行词表示地点,不一定都用where引导定语从句 25

1.9.3 where引导定语从句,先行词可以是含有地点意义的其他各种名词 25

1.9.4 如何区分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29

1.10 特殊关系副词whereby 30

1.11 介词+关系代词 30

1.11.1 介词与定语从句中的动词、形容词或名词构成固定搭配 31

1.11.2 介词与先行词构成搭配 33

1.11.3 为了意思表达的需要而使用特定的介词 36

1.11.4 表示所属关系或部分整体关系时用介词of 37

1.11.5 介词与固定的介宾搭配有关38

1.11.6 “介词+which + to do”结构 39

1.11.7 关系词前面使用的其他结构或成分 39

1.12 带有插入语的定语从句 40

1.13 并列定语从句 42

第二章 名词从句

2.1 名词从句的本质:3种句子充当4种成分43

2.1.1 引导名词从句的常用连词 43

2.1.2 同位语从句通常由that引导 44

2.1.3 名词从句的“嵌套结构” 44

2.2 主语从句 45

2.2.1 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45

2.2.2 whether及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引导主语从句 48

2.3 宾语从句 49

2.3.1 在及物动词后作宾语 49

2.3.2 在双宾动词后作直接宾语49

2.3.3 在介词后作宾语 49

2.3.4 宾语从句后置 50

2.4 表语从句 50

2.5 同位语从句 51

2.5.1 “名词+that+陈述句”句型 51

2.5.2 “名词+其他成分+that+陈述句”句型 52

第三章 That专题

3.1 指示形容词that 53

3.2 指示代词that 53

3.3 连词that 54

3.4 关系代词that 54

3.5 that引导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的区分 55

3.6 that从句的并列结构 56

第四章 状语从句

4.1 状语从句的本质 61

4.2 时间状语从句 64

4.2.1 before的翻译 64

4.2.2 when的用法 66

4.2.3 while后接延续性动词 67

4.2.4 until的用法 67

4.3 地点状语从句 69

4.3.1 地点状语从句通常由where引导,并且一般放在主句后边 69

4.3.2 也可由wherever,anywhere和everywhere引导地点状语从句 69

4.4 原因状语从句 69

4.4.1 常用连词 69

4.4.2 用介词表示因果关系 70

4.4.3 其他复合连词表示原因 70

4.5 目的状语从句 71

4.5.1 常用连词 71

4.5.2 其他引导词 72

4.6 结果状语从句 73

4.6.1 常用连词 73

4.6.2 结果状语从句的倒装 75

4.6.3 其他短语连接的结果状语从句 76

4.7 条件状语从句 76

4.7.1 常用连词 76

4.7.2 only if与if only 76

4.7.3 must/have to do...if...be to do结构 78

4.7.4 其他引导条件从句的连词 79

4.7.5 其他表示条件意味的句型 80

4.8 让步状语从句 80

4.8.1 常用连词 80

4.8.2 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介词、副词和动词 82

4.8.3 置于句首的while一般表示“尽管……” 84

4.8.4 no matter wh- 85

4.8.5 as引导的倒装句表示让步 87

4.8.6 as/so +形容词+ as +主谓结构,放在句首,表示让步 89

4.8.7 be的倒装句表示让步 89

4.9 比较状语从句 90

4.9.1 连词as 90

4.9.2 连词than 93

4.9.3 表示倍数比较的三种句型 95

4.9.4 “the more..., the more...”句型表示比较 97

4.9.5 “(just) as..., so...”结构表示类比 98

4.9.6 “no more...than”表示比较 99

4.9.7 “not...so much as...”表示比较 101

4.10 方式状语从句 103

第五章 As专题

5.1 as用作介词 104

5.1.1 动词+ as 104

5.1.2 as 单独使用 107

5.1.3 as用作后置定语 107

5.2 as用作副词 108

5.3 as用作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109

5.4 as用作连词 109

5.4.1 as引导时间从句 110

5.4.2 as引导原因从句 110

5.4.3 as引导方式从句111

5.4.4 as引导让步从句 114

5.4.5 as引导比较从句:as much as结构 115

5.4.6 as引导比较从句:not so much...as...结构 116

5.5 有关as的结构 117

第六章 Than专题

6.1 more than结构的理解与翻译 121

6.1.1 more...than...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的转译 121

6.1.2 more than表示“不仅仅是……” 122

6.1.3 “more than +形容词”表示“非常” 123

6.1.4 “more than +数字”表示“多于……” 123

6.2 nothing more than结构的理解与翻译 124

6.3 no more than/not any more than结构的理解与翻译 125

6.4 no less than/nothing less than结构的理解与翻译 126

6.5 rather than vs. other than结构的理解与翻译 126

6.6 than引导定语从句 129

第二部分 动词篇

第七章 虚拟语气

7.1 虚拟条件句 130

7.1.1 对现在/一般事实进行虚拟 131

7.1.2 对过去事实进行虚拟 131

7.1.3 对将来进行虚拟 132

7.1.4 倒装虚拟句 133

7.1.5 混合时间虚拟句 134

7.1.6 含蓄虚拟句 134

7.1.7 跳层虚拟句 136

7.2 名词从句中的虚拟 137

第八章 时态与情态动词

8.1 现在完成时态的三种用法 140

8.1.1 完成时态用法(一):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140

8.1.2 完成时态用法(二):过去发生但与现在仍有联系的动作或状态 140

8.1.3 完成时态用法(三):到目前的一个时间段内重复发生的动作 141

8.2 与完成时态搭配的时间状语 142

8.2.1 since +时间点 142

8.2.2 for +时间段 142

8.2.3 “到目前为止……” 142

8.2.4 “最近几世纪/年/月以来……” 142

8.3 过去完成时的三种用法 143

8.4 将来完成时 144

8.5 完成进行时 145

8.6 情态动词 146

第九章 分词

9.1 分词的意义与作用 148

9.1.1 分词的意义 148

9.1.2 分词的作用 148

9.2 分词作定语 149

9.3 分词作状语 152

第十章 动名词与不定式

10.1 动名词与不定式作主语 156

10.1.1 动名词放在句首作主语 156

10.1.2 动词不定式放在句末作主语 158

10.2 动名词与不定式作宾语 159

10.2.1 只能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 159

10.2.2 特别关注的动词 160

10.2.3 接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有区别的动词 160

10.2.4 带有to的固定短语,其后接动名词:to doing 161

10.2.5 其他用动名词的结构 162

10.3 动名词的复合结构 163

10.3.1 构成:my doing/Tom’s doing 164

10.3.2 用法 164

10.3.3 普通格还是所有格? 165

10.4 动名词复合结构与作后置定语的现在分词短语的区别 167

10.5 不定式的完成式(to have done) 168

10.5.1 发生在谓语之前的动作 168

10.5.2 表示“非真实”的过去 170

10.6 there be的动名词及不定式形式 170

第三部分 难句篇

第十一章 难句的读写与翻译

11.1 透析英文难句 173

11.1.1 英语复杂难句惯用的手段 173

11.1.2 读懂难句的关键技巧 174

11.2 常见复杂句型结构 184

11.2.1 宾语后置型(考研英语“英译汉”常考题) 184

11.2.2 定语后置型 189

11.2.3 同位语后置型 190

11.2.4 多重后置定语 191

11.2.5 否定结构 196

11.2.6 倒装结构 198

11.2.7 省略结构 199

附录一 2007年考研真题难句分析201

附录二 2008年考研真题难句分析214

附录三 2009年考研真题难句分析224

附录四 2010年考研真题难句分析228

附录五 2011年考研真题难句分析239

附录六 2012年考研真题难句分析259

附录七 2013年考研真题难句分析265

附录八 2014年考研真题难句分析284


作者介绍:

张满胜:

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硕士。拥有十多年英语教学和研究经验,对英语语法有深入研究。著有《英语语法新思维》系列图书。2003年以来一直在《新东方英语》杂志主持“语法新思维”专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或许你在看到本书的书名后,心中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考研英语不是不考语法吗?何来《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一书?为使你迅速了解本书的用意,现摘取书中的部分内容,供你参考。

真题再现:语法攻克考研“英译汉”——2004年第61题

The Greeks assum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had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ought, which took root in Europe long before people realized how diverse languages could be.

妙语点睛 正确翻译此句的关键是,要清楚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which所指代的先行词是什么。从学生的一些反馈来看,他们的错误主要在于认为which指代的是the process of thought或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正是由于搞不清楚which的所指,很多同学将此句牵强地译为:“希腊人猜测这种语言的构成和思维的变化息息相关,源自古老的欧洲。而在那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语言的发展。”另外,还有人认为which指代the Greeks,故将“which took root in Europe”译成了“来自欧洲的希腊人”,因而把整句误译为:“远在人类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之前,来自欧洲的希腊人就认为语言的结构和人类的思维过程有某种联系。”

其实,这里的先行词不是the process of thought这个短语,而是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had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ought这个宾语从句,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观点,即which指代的是这种观点。在翻译时要把“这一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

精品译文 希腊人认为,语言结构与思维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一观点在人们尚未认识到语言的千差万别以前就早已在欧洲扎下了根。

  从以上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扎实的语法功底对于考研解题的重要性。针对上述例句,本书提出了“对于定语从句要首先找准先行词”这一分析思路,直击考点,成为解题的关键突破口。若考生不了解定语从句的这一特点,很容易绕圈子,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降低答题效率,影响考试成绩。

  本书详细总结和归纳了类似的解题突破口和解题技巧,书中的例句大多选自1991~2014年的考研真题,其目的就是要帮助考生总结历年的考点。此外,本书几乎穷尽了考研英语的所有难句,配合妙语点透解题思路,并附以精品译文,为广大考生提供了诸多便利。下面,将本书的具体特色详述于下:

一、总结历年真题考点,妙语点透解题思路

  对于考生来说,研读和练习历年真题的目的在于,通过真题总结知识点,把握考研动态,洞察出题规律,最终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这也正是本书的创作初衷。所以,本书在组织上以考点为线,贯穿历年考题,这样考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一个考点在历年考试中的出现情况。比如,“no more...than”或“not...any more than”这一句型在考研英语中的出现频率较高,常见于旧题型的语法选择中,但在近年来的阅读理解(2005年阅读第四篇)和英译汉 (2006年英译汉第49题) 中也有出现。通过这样的横向比较,考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考点,从而为来年的考试做好准备。对于考点集中的内容,本书还以“专题”形式详细归纳、讲解,如本书特别开设了“That专题”、“As专题”和“Than专题”。此外,在总结考点的同时,本书还给出了各考点的解题思路,如上例中明确告诉考生“要清楚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which所指代的先行词是什么”,即正确翻译定语从句的关键是找对先行词。

二、穷尽考研所有难句,复杂结构条分缕析

  难句分析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考研英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分析和翻译长难句的过程,因为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英译汉等题型里充斥着大量难“啃”的句子。所以,考生对难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但是,看似复杂多变的英语难句,其结构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本书的第十一章为读者详细分析了难句的规律:首先探讨了英语复杂难句惯用的手段,即主要采用连词、介词和分词这三大手段来连词成句;然后列举出各种分析难句的实用技巧,比如“认清句中的并列平行结构”、“注意句中代词的所指内容”等;最后总结出了各种难句结构,如三种“宾语后置型”难句结构、英语多重后置定语的语序规律、英语中的省略结构与倒装结构,等等。

三、精品译文与你共赏,帮助你攻克“英译汉”

本书的例句大多取自于考研真题,其句子结构的难度与考研“英译汉”相仿,而且几乎每个难句都在“妙语点睛”中给出了翻译技巧说明,比如上例中明确告诉读者要用“这一观点……”来对应翻译which这个关系词。然后在“精品译文”中给出译文,这些译文都是经过认真组织、仔细推敲的,具有权威性,堪称翻译佳作。在此,我建议读者先自己动笔试译各个例句,然后与所给译文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样必定能学会更多的翻译技巧,从而为考研“英译汉”部分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正让考生能够“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得”,让考生解题如探囊取物,轻松驾驭。因此,这本语法书绝不是对语法规则的简单罗列,而是一本真正帮你克“研”制胜的实用宝典。

  在收集历年真题的过程中,我花费了大量时间研读、分析和总结各类题型、各种难句结构。由于做事追求完美,因而这本原计划两个月脱稿的书,最终共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我坚信,书是读者和作者进行沟通的桥梁,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与奋战在考研征程中的广大考生进行一次高质量的沟通。如果考生在看完本书后,也能像曾经有位读者对我说的那样,认为“书里竟然没有一句废话,每句话都很实惠”,我将深感欣慰!

  由于时间紧迫,书中一定存在不少疏漏或错误,我真诚地希望广大考生能够不吝赐教,多提意见,多与我就考研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最后,祝愿各位考生梦想成真。

  张满胜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精心总结历年真题中隐含的语法考点,妙语点透解题思路

穷尽考研所有长难句,复杂结构条分缕析,精品译文与你共享

这不只是一本语法书,更是一本真正帮你克“研”制胜的实用宝典

温馨提示:此书有一个较新的版本,新版购买链接如下

2016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新东方


书摘插图



精彩短评:

  • 作者:南小北 发布时间:2021-11-14 21:33:51

    比较碎,简单好读。虾青素抗氧化能力最佳,认准雨生红球藻。

  • 作者:静水沉岩 发布时间:2019-08-11 00:28:30

    去年看了不少关于敦煌归义军的文献,知道张淮深的悲剧,本以为会走悬疑杀戮的路子。没想到小说中,作者的视角心态通达玄妙,越看到结尾越难过。阅读的体验,比看二月河那种路数的官斗小说要平和,更像看大河剧。大概作者受井上靖的影响比较深。

  • 作者:汤酥 发布时间:2022-03-03 22:35:38

    激情打分,就是喜欢薄的!谁让你最薄呢!

  • 作者:MV流口水 发布时间:2017-06-01 11:57:00

    后面太晦涩了,前几章启发很多

  • 作者:刘长戟 发布时间:2013-10-05 14:50:31

    语言哲学真挺无聊的

  • 作者:string 发布时间:2016-11-12 16:26:10

    非常经典,讲的也较详细,但是太老了,好多进展都没有


深度书评:

  • 【2020/04/09】『一对推理迷戏精夫妻的日常』

    作者:書呆子 发布时间:2020-04-09 20:20:47

    【2020/04/09】

    #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犯罪团伙

    『一对推理迷戏精夫妻的日常』

    ——工藤优作和有希子的灵感来源吗?

    实在是太可爱了!

    汤米和彭塔丝是一对恩爱小夫妻,尤其彭塔丝青春可爱又聪明,喜欢看侦探小说,觉得日子无趣,幻想着生活中能发生一些有意思的案件,让自己过一把侦探瘾,甚至还有“实在不行,我就自己犯个案子,你来侦破”这样的主意。

    这一天,汤米的上司,苏格兰场的卡特先生前来拜访,希望汤米可以以病假为由请假半年,然后接管“国际侦探所”,以这个做为幌子留意关注那些贴着俄国邮票的事件。喜爱冒险的两夫妻就这样答应。丈夫扮演侦探,妻子扮演侦探的机要秘书,两人的男仆阿尔伯特扮演助理——真是一家子细精。有人上门求助,阿尔伯特还要一本正经:“布兰特先生(汤米的假身份)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现在他正在接电话,苏格兰场打过来的咨询电话。”或者什么首相有约的,

  • 【转】张磊:侯仁之与北京中轴线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2-10-13 17:47:25

    侯仁之(1911—2013),河北枣强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对我国的申遗工作具有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侯仁之对北京历史地理尤为关注,对北京市水系的开发与利用、北京城的起源、北京历史地图的编纂以及旧城规划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轴线,是北京市历史文化、城市景观与规划的“动脉线”。从空间来讲,中轴线是北京城市规划的中脊,从时间而言,又是一条从元代一直绵亘至今,并且今天仍然在不断延伸的时空轴线。侯仁之从历史、地理、宗教以及城市规划等多方面深入探究中轴线对北京城市的多元价值,构建起完整而立体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及其长远保护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一、从人地关系互动的角度勾勒出北京中轴线的发展脉络

    北京中轴线并不是一条完全人为的线,而是根据自然地理因地制宜的结果。元大都的设计,主要是利用高梁河水系上的湖泊作为设计中心,因此元大都中轴线的中心(中心台)就是在积水潭东岸选择一个点,并沿着这一中心点向南延伸,形成一条刚好穿过钟鼓楼与皇城正中的线,由此形成了左右整饬且对称的格局,这就是最初的北京中轴线。今什刹海东侧的随形石刻上刻有侯仁之所写的《什刹海纪》,谈到什刹海和中轴线的关系时说“紧傍东岸确定全城规划设计之中轴线”,一语交代清楚了中轴线与水域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因地利而筑城的传统。《管子·乘马》有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说明早在先秦时代,城市营造就已经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的因素了。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中写道:“自古建邦立国,先取地理之形势,先王脉络,以成大业。”元代对河湖水系的导引和宫殿市区的规划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元大都以中轴线进行城市设计固然有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传统,然而凭借地利与水路对传统的城市中轴进行改造可以说是北京中轴线的首创,侯仁之将其置于人地互动的关系中进行考察,无疑点出了北京中轴线绵延至今的生命力所在。

    最初的中轴线向南不断延伸,侯仁之认为这体现了中国人“面南而王”的理念,并且从环境气候的角度揭示了这一观念存在的深刻原因。华北平原一带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决定了房屋建筑不开北门,只开北窗,有的甚至连北窗都没有,这种门向南、窗向南的格局利于冬季较低的太阳光直射进入房屋,所以紫禁城的宫殿一律面向正南,最初中轴线的延伸也自然向南延伸。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可以看作民族文化以中轴线为载体并反映在建筑形制上的生动案例。

    明代时,皇宫南缩东移,中轴线与新的钟鼓楼也随之东移。新的中轴线位于湖泊的东岸,没有任何自然地理上的障碍,更易于向南延伸。中轴线的东移,既是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的结果,也反映了城市格局与自然地理之间的互动与嬗变。与此同时,中轴线的中心向南移至万岁山(又称为煤山、镇山,清改为景山),以此标志改建以后北京全城的中心。

    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北起于鼓楼与钟楼,向南穿过紫禁城和景山,最后止于永定门,全长7.8公里。侯仁之认为“这是明清北京城在平面设计上最为突出的一点”,并对明清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艺术予以充分肯定,将天安门、午门和太和殿视作中轴建筑群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

    二、全面看待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价值

    正确处理紫禁城与中轴线之间的关系。作为文化遗产,紫禁城与北京中轴线虽然属于不同的保护个体,但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侯仁之先后在中国紫禁城学会第一次、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将二者的保护问题置于一起讨论。实际上,紫禁城是北京中轴线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中轴线的保护又可以看作紫禁城遗产保护的延伸与补充。中轴线所蕴含的对称、中正、整饬的美学理念和设计原则正是紫禁城建筑群的核心要义,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长远看,对中轴线与紫禁城进行整体性保护并不是公共资源的重复与浪费,而是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加强与提升。

    将中轴线看作一条带状的文化系统。侯仁之对北京中轴线研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将其置于一个庞大的时空关系中予以考察。既然如此,中轴线的价值不应该局限于一条孤立的“线”,而应该是一条丰富的、有多层文化意蕴的、呈现出带状分布的文化系统。在这个文化系统内,既有古代皇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钟楼、鼓楼、景山、紫禁城、天坛、先农坛与永定门等,也有代表宗教文化的碧霞元君庙、火德真君庙和广福观等,还有包括前三海、后三海与大运河在内的水利文化以及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市井文化、胡同文化、非遗文化……

    “两个文明”导向下的文化传承。侯仁之曾专文谈及首都的两个文明建设,他以新中国成立后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的建设为例,认为这体现了从“帝王至上”到“人民至上”的转变,并且只有从广场过去和今天所企图表现的主题思想来加以揭示,才能真正看到问题变化的实质。侯仁之启示我们对中轴线的保护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的改造,更要关注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三、北京中轴线的“三个里程碑”建设

    侯仁之对中轴线的观察和思考非常深邃,一方面,他从历史、地理、宗教、思想等角度搭建中轴线研究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又将探究的落脚点最终放在了北京城市的规划上,凸显出学术研究为现实服务的原则。今天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核心也不单单是对历史遗产的纪念,而是用“古为今用”的方法,加上“洋为中用”的胸怀,将城市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串联起来。如果说现实中的北京中轴线是一条几何状的“线性”文化遗产,那么在此之外,侯仁之又构建了一条以时间为轴的“中轴线”,这就是侯仁之提出的北京中轴线的“三个里程碑”建设。

    北京中轴线“三个里程碑”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01

    第一个阶段,是理论的肇源期。契机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顺利召开,以及由此决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建设。侯仁之最早于1991年5月14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正式提出“三个里程碑”的理论。

    02

    第二个阶段,是理论的成型期。其标志是侯仁之发表在《城市规划》1994年第6期上的文章《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文中正式提到“三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即紫禁城的建设;第二个里程碑,是天安门前人民广场的扩建;第三个里程碑,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建设。

    03

    第三个阶段,是理论的深化期。契机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颁布,侯仁之特此撰文《试论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三个里程碑》,文中对第三个里程碑的表述比之前更加具体,其中提到“这一区域(中轴线北延长线的东西两侧)公共建筑群按计划的完成,就真正可以看作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第三个里程碑了”。

    “三个里程碑”的提法,反映了侯仁之对现实的观照。就学理而言,也是他素来所主张的,跨学科理论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一次成功实践与应用。“三个里程碑”的实质是中轴线的继承与发展,正如他在1973年对北京中轴线进一步改造的展望中,不无期许地说道:“沿着这条传统中的中轴线也必将有更加雄伟、更加壮观的远景出现。”

    “三个里程碑”反映了北京中轴线不断延伸的历史过程。对于中轴线的南拓,侯仁之提出了三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即中心台、万岁山、天安门广场,它们在不同的时期既是中轴线的中心,又是全城的中心。三个中心的南移,不仅体现了中轴线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且有其深刻的政治思想意蕴,中心台南移至万岁山,反映的是封建旧政权的更替,而从万岁山南移至天安门广场后,反映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轴线不啻为一条民族命运发展的时间轴线,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史诗进程。

    如今,北京中轴线仍然不断向南北两个方向延长,这既是科学规划的结果,也与侯仁之当年对北京中轴线的深入研究与理论建设密不可分。他饱蘸对北京城市建设的热爱写下“但愿拭目以待,早观厥成”,今日中轴线南北延长线上大型文化体育建筑林立,一个传统又现代、包容又奋进的北京城已蔚然成型,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也已步入快车道。这一切,应该已足以了却他生前夙愿。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城文化带研究”(18ZDA05)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61+)
  • 排版满分(586+)
  • 赞(300+)
  • 情节曲折(619+)
  • 体验差(202+)
  • 值得购买(299+)
  • 体验满分(458+)
  • 无广告(480+)
  • 还行吧(312+)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 2024-12-22 07:09:05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仰***兰: ( 2025-01-04 20:00:2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步***青: ( 2024-12-26 19:46:21 )

    。。。。。好

  • 网友 瞿***香: ( 2024-12-21 03:58:4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晏***媛: ( 2025-01-06 15:43:21 )

    够人性化!

  • 网友 扈***洁: ( 2024-12-30 16:11:3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后***之: ( 2025-01-02 11:08:52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居***南: ( 2025-01-08 07:19:12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蓬***之: ( 2025-01-08 16:17:50 )

    好棒good

  • 网友 堵***格: ( 2025-01-04 14:37:39 )

    OK,还可以

  • 网友 隗***杉: ( 2024-12-11 16:49:2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訾***雰: ( 2024-12-15 10:30:4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敖***菡: ( 2024-12-15 03:21:02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