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精选:古典与青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三联精选:古典与青年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三联精选系列,一个“80后”学术青年的文化生活经验,在当代中西方文学、影视、美学中俯拾思想的闪光,展现古今之间的断裂冲突与丰富的意涵。)
内容简介:
青年的性情需要得到古典思想和作品的节制与调和,古典的理想需要得到青年人强健身体的践行与传递。作者以一个“80后”学术青年的文化生活经验,用古典的视野从当代中西方文学、影视、美学和文化中俯拾出思想的闪光,展现古今之间的断裂冲突与丰富的意涵交织。“回归古典”正是为了“面向未来”,在呈现历史的同时为当下生活注入活力,让心灵在古今之间进行“友爱”的无休止探索。
书籍目录:
自序
辑阅读文化的古今通变
通俗与媚俗
古典学与当代青年
理论时代的经典阅读
“小说的死亡”及其内在逻辑
从租书摊到虚幻时代
唐传奇《聂隐娘》隐藏了什么?
问路时代的遗产
第二辑抒情生活与精神返乡
“有情”的启蒙
从“宇宙意志”到“民族精神”
“思乡”的张力
巨蟹座与乡愁
抒情植物学
博尔赫斯的永恒美学
褶子中的雅努斯
《天山牧歌》中的建设、爱情与民族亲和
《师父》的女人与“家”的来临
第三辑老智慧,新知识
漫谈西方观念史中的动物与人
太人性的,去人性化,后人类
爱比米修斯之过
“网络暴力”的结构性根源
幽默的、太幽默的
人类的可能与不可能
文明史与师道尊严
作者介绍:
冯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美学思想史与文艺理论,目前主要关注当代情感理论与批评的中西传统资源开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刘小枫。“80后”青年学者冯庆进行的一系列观察与写作实践的集成,这些文章大多尝试跳出体系化的学术写作,以不同的文体和风格,从不同层面展现古今之间的断裂冲突与丰富的意涵交织。
全书分为“阅读文化的古今通变”“抒情生活与精神返乡”和“老智慧,新知识”三辑,涉及刘慈欣、聂隐娘、博尔赫斯等有趣的议题,行文轻快灵动,既有细密的理论思辨,也时时闪现出思考的洞察力。
书摘插图
唐传奇《聂隐娘》隐藏了什么?
——古今侠女形象的哲学意涵
(选自《古典与青年》辑“阅读文化的古今通变”)
侠义小说是中国小说中独有的文类,唐朝是这类小说开始盛行的时代。《太平广记》中记录的“豪侠”类小说共二十五篇,其中二十四篇是唐朝作品。这些作品把武术刻画为“巫术”,并不描写实实在在的搏斗,而是以夸张的斗法来体现某种奇诡莫测的玄妙气息。诸如《昆仑奴》《车中女子》《僧侠》等作品里充满了飞檐走壁、刀光剑影。在这个意义上,唐朝的豪侠传奇大多实际上是玄异小说。
这类小说中的代表作就是《聂隐娘》。《聂隐娘》继承的是魏晋以来玄异志怪小说的传统,开启的是宋元明清侠义叙事的辉煌,这一历史地位体现为这部作品对怪诞玄异和浓厚人情的综合。一般来说,“玄异”意味着远离世道伦常,“人情”则排斥着怪力乱神。在《聂隐娘》里,这两者却得到了一种暂时的亲和。中晚唐日益严酷的政治历史环境或许是这种亲和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
能与《聂隐娘》获得同等历史与美学地位的作品是同样发生在非常政治状态——战国时代——的《庄子》。《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玄异”写作的滥觞之一,以虚构叙事来引出对当下政治局势的看法。《天下》篇中近乎幻境的人类等级制可以为例: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百官—人民”的七等划分中,属于“方内”的人间界的是后四等的“圣人—君子— 百官—人民”,而前三种不离于“宗、精、真”的,则是属于“方外”。方内之人依然置身于政治文化生活,有伦理纲常的考虑;方外之人则彻底同化于自然的品物流形,以在“真”“精”“宗”当中徜徉为乐。后世的修道之人,往往以这种世俗政治生活之外的乐趣为人生目标。
三等高人,内部又有品级差异。庄子笔下的“至人”是这样的: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庄子》中还有对“神人”的描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至人”是不为万物所动的“真”,所以对他的描述全是否定式的“不能”——通过这种“不能”的并称,“至人”的形象得到了纯化,就像丹药一样升华为一种因“无所动”进而保持“永恒”的存在。“神人”则体现为外观的精美细致和躯体中自然流动的节奏,同时还能给万物带来生机。同作为非常之人而乘云气游乎四海,“至人”骑的是日月,是纯粹的天象景观;“神人”骑的则是有生命的飞龙,形貌优美,相比起“至人”显得更加亲和可爱。唯有对这些瑰奇的上古“方外之人”形象有所体察,才能够理解《聂隐娘》要接续和辩驳的是什么传统,其中所“隐”的又是什么。
《聂隐娘》的故事,以一位尼姑——典型的“方外之人”——向大将聂锋讨要其女为开端。这个尼姑是一个杀手集团的首脑,同时也是修道之人,她一眼就能看出年方十岁的隐娘并非凡品,而是可以进入“方外”的人物。于是,尼姑不顾隐娘父母的世俗情感,强行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惜墨如金的小说在这里记录下了隐娘父母思念女儿的细致情状:“相对涕泣”。这反映出天性适合修道的隐娘依然有着与人间难以斩断的血缘亲情。这也正是尼姑后来送她回家的原因。
隐娘修道五年后回到家,一开始只说自己是在读经念咒。聂锋逼迫她说实话,隐娘于是把她本该隐藏的故事告诉了父亲。这个故事过于神异,吓坏了聂锋,以至于他之后对自己的女儿充满了恐惧。这就让我们明白了隐娘名字的真意:修道这种事情,永远应当隐藏起来。古代的隐者追求“云深不知处”,并不完全是为了躲避尘世的清净,反而是为了能够让世俗之人安定生活。神异诡怪的修道经历,极有可能刺激、伤害到世俗生活的稳定。
在这个意义上,唐传奇中的“刺客”其实就是修道之人,是世俗之外的神异人物。在其他故事当中,无论“昆仑奴”,还是“红线女”,都是懂得神法的“方外之人”;他们的行为之所以有魅力,不仅在于他们有情有义,还在于他们懂得神通。
隐娘所讲述的故事在世俗之人看来,简直是“神话”:与两位同门成天练习飞檐走壁、杀猿刺虎,还曾斩人首于市而不为人知、脑后开洞藏匕首……值得注意的就是故事中隐娘的一次刺杀任务失败的原因:刺杀目标正在逗弄小孩,隐娘看那小孩太可爱,不忍动手。尼姑便要求隐娘“断其所爱”,也就是说,尼姑明白隐娘心中始终有着仁爱善良的一面,不得不下猛药,要求她做到绝情弃爱。
隐娘当然没有绝情弃爱。她主动给自己挑选了一个只会磨镜子的少年当老公。等到聂锋死后,她便与老公一起跟随了父亲的上司魏帅。魏帅命令隐娘去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悟。刘悟也是一位隐藏在红尘当中的修道之人,算准了隐娘的到来,便命人早去相迎。隐娘夫妻喊出“公神明也”,倒戈跟随刘悟,这或许是因为修道之人知音难寻。
隐娘与魏帅断绝关系,引来先后两个高强刺客的复仇。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这两个早已出神入化的刺客未必是魏帅主动找来的,而可能就是尼姑派来执行家法的两位弟子,也就是隐娘的两个同门,理由在于,隐娘对这二人非常熟悉,同时其中的“妙手空空儿”也是以匕首为武器。
这两个刺客都神异至极。尤其是后来的空空儿,简直进入了庄子笔下的“至人”状态,其身影可以遁入虚空,无人能够把捉:
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能从空虚而入冥,善无形而灭影,隐娘之艺,故不能造其境。
隐娘承认自己尚未达到空空儿的道行段位,但她知道这位“至人”品性高傲的特征:“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隐娘就此用计谋帮助刘悟躲过了空空儿的击,逃过了一劫。
此后,刘悟地位日隆,隐娘决定与之告别,“自此寻山水,访至人”,临走前还不忘托付自己的丈夫。刘悟日后在军中阵亡时,隐娘还曾往灵柩前恸哭。多年之后,刘悟之子还在蜀栈道上遇见隐娘,惊讶于后者容貌宛若当日。隐娘预言刘悟之子将有祸难。刘悟之子是凡人,无法理解隐娘的神异高明,认为隐娘是来求财的,隐娘的回应是“沉醉而去”。不久后刘悟之子果遭祸患。
聂隐娘的故事,本质上是方外之人如何进入世俗、成就正果的故事。隐娘的天赋极高,导致她获得奇遇;隐娘的心肠甚好,则是她能够超越刺客身份、成就更高品位的根本原因。从一开始与双亲、与丈夫的世俗亲缘关系,到后来与刘悟的肝胆相照和对故人之子的扶助,这一系列情感经历都凸显出她与其他修道之人的本质不同——有情。隐娘不忍对小孩子动手,在于她有恻隐之心。如果说空空儿是青年隐娘无法超越的无情至人,那么,经历了长久“访至人”修行后容颜不老的隐娘,或许已经找到了真正的自我,那就是跃升为有慈悲之心、云行雨施的“神人”。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这段不朽的形象描写: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这样的“神人”,或许正是《聂隐娘》作者裴铏脑海中浮现的聂隐娘形象来源。小说中的隐娘骑的是白马,白马就是龙马。隐娘就是骑着龙出场、青春永驻、有情有义的“神人”。“隐娘”之“隐”,不在于将自己刺客的身份隐藏在俗世红尘当中,而在于将自己高洁温柔的“心”隐藏在神异的功法外衣之下。《聂隐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给后世之人贡献了一副不同于过往玄异志怪作品中修道之人的新骨肉,这是一次从“无情”到“有情”、从“至人”到“神人”、从“小乘”到“大乘”、从“罗汉”到“菩萨”的转变。这份“人情”或者说“仁”的精神隐藏在玄异神怪情节的背后,期待着有心人的发现。后世的“女侠”“女英雄”形象,大多承担着这样一种强烈的伦理关怀。隐娘的女性形象,正是作者为了凸显人情至高的刻意安排——因为只有女性的柔情,才能够在乱世的政治杀戮中找到一条通向“仁”的大道。
侠女的形象在历史上从未消失过,尤其是到了今天,美丽又神异的女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追慕的符号。在现代中国电影史上可以看到,胡金铨的《侠女》、张彻的《金燕子》等经典名作,都是在《聂隐娘》奠定的美学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出“侠女”形象的魅力的。神异可以通过特效技术做出来,但其中的“隐逸”——方外修道——的内核,则唯有少数叙事者能够参悟。《侠女》中对于山水美景的刻画,《金燕子》里对炽烈情感的表达,都揭示着侠女叙事背后的“修道—情义”叙事框架。这种叙事框架后来在徐克的《东方不败》中以高度浪漫主义的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追求至高武功、终却沉浸在“只记今朝笑”当中的东方不败,与“沉醉而去”的聂隐娘一样,都是用浓得化不开的超脱于此世的至高之“情”教化读者或观众洞悉政治生活的残酷,转而走向“方外”的逍遥。差别在于,《聂隐娘》用不动声息的笔法凸显人情的可贵,至于《东方不败》中的惊艳铺陈,则走向了因情感过度泛滥而不再向芸芸众生隐藏修道可怖性的另一种虚无。
书籍介绍
青年的性情需要得到古典思想和作品的节制与调和,古典的理想需要得到青年人强健身体的践行与传递。作者以一个“80后”学术青年的文化生活经验,用古典的视野从当代中西方文学、影视、美学和文化中俯拾出思想的闪光,展现古今之间的断裂冲突与丰富的意涵交织。“回归古典”正是为了“面向未来”,在呈现历史的同时为当下生活注入活力,让心灵在古今之间进行“友爱”的无休止探索。
刘小枫老师推荐。“80后”青年学者冯庆进行的一系列观察与写作实践的集成,这些文章大多尝试跳出体系化的学术写作,以不同的文体和风格,从不同层面展现古今之间的断裂冲突与丰富的意涵交织。
全书分为“阅读文化的古今通变”“抒情生活与精神返乡”和“老智慧,新知识”三辑,涉及刘慈欣、聂隐娘、博尔赫斯等有趣的议题,行文轻快灵动,既有细密的理论思辨,也时时闪现出思考的洞察力。
精彩短评:
作者:阿冉Evelyn 发布时间:2024-03-11 11:38:44
整体读下来感觉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晦涩的,比如《博尔赫斯的永恒美学》里面:“最不相容的希望可以毫无障碍地共处在一起,换句话说,愿望的风格就是永恒”。看了好几遍都没看懂,不懂博尔赫斯逻辑,为什么“愿望的风格就是永恒”。这篇文章大体上是读懂了,博尔赫斯运用象征、神话、巧合、冥冥中注定的生命和身份的循环来进行某种具有巴洛克美学性质的写作,无限分叉的时间,混沌的秩序,展现当下直观感受到的现实,进而颠覆日常生活的经验,表现主体审美的无限可能。但是我确实没捋清楚博尔赫斯具体是怎么颠覆传统对于“永恒”的追求的,现在想来可能是运用“迷宫”隐喻反讽哲学传统中对“永恒”的概念化探索,“人的有限性”这个宿命论决定了人不可能永恒。作者把它结合具体文本来分析,我看得一知半解的原因大概是我没看过博尔赫斯的迷宫叙事。
作者:李博雅 发布时间:2019-11-28 10:13:40
稀碎 有两篇还成 被题目骗了
作者:孙小迪 发布时间:2019-12-19 13:40:54
……以这位博士的理论跟文笔,居然也能出书啊……读起来很晦涩,很多理论知识也很像关在象牙塔里一心做学问的人提出来的。文笔尤其得老派,偏偏还要加点儿流行词……怪怪的。读了几篇就作罢了,我在旧天堂书店原价买的,就当支持这位仁兄吧!
作者:经济人读书会 发布时间:2019-05-12 23:02:02
原来以为这书是讲企业怎么找到第二曲线——新的增长点。看了才发现,不止于此,是讲个人、公司(以及各种组织)、社会、学校教育等未来如何变化。既讲了在如何变化,已发生的变化,也讲了作者的思考,建议应该如何变,变得更好。这本书译成中文的副标题其实并不恰切,而且作者就是反对个人过于看重赚钱、企业和政府过重看重增长,可能译成这样是为了吸引企业管理者购买阅读。英文的副标题,其实可直译为“对重塑社会的思考”,更好的地概括了书的主题。
作者:香葱同学 发布时间:2019-10-18 21:09:34
脑洞很多,可读性强
作者:Kaiho 发布时间:2019-10-19 03:01:28
此书进一步区分了西方现代与中国古典,而非仅仅徘徊于古典与现代。青年与古典的“辩证关系”大概就是古典以中道凝聚青年的求真意志,并由此塑造出整个儿温良且克制的文化品性。这差不多就是他老师的想法,只不过换了一种青年人的写法。其实从那篇获奖的《义气论》开始,我就十分期待冯庆的新作品,读完此书才发现,原来他内里装着的还是国施。现代写法毕竟逃不开“古典”立场。纵观整部左突右进的随笔集,不由让人疑惑,一些经典作家,比如,康德、博尔赫斯,是否只是在既定范式下被草率处理了。当然,所有的文化批评,总是预设了批评本身固定的范式。在此书中,“西方现代-中国古典”就是版本之一。至于在这样的叙事框架之中,作者能否以道情之间的中和状态来审判现代的种种新观念,则又属于另一个问题了。毕竟,温和的批判不过是卖字而已。大概如此。
深度书评:
当代文教的诊断报告
作者:香葱同学 发布时间:2019-10-28 10:35:37
智慧不会变老——评冯庆《古典与青年》
作者:梵阿一铃 发布时间:2020-07-21 04:19:38
(本文发表于2020年第5期《书屋》)
米兰·昆德拉在《玩笑》中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统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他们的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历史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经常为青春提供一个游乐场——年轻的尼禄、拿破仑,一大群狂热的孩子,他们假装的激情和幼稚的姿态会突然真的变成一个灾难的现实。”乐于摹仿和表演,是青年的天性,毕竟,让摹仿的对象给自己的真人秀加持,是一种景观时代的诱惑。然而古典哲人告诉我们,摹仿和表演也有高低之分,摹仿的对象是什么样的,你的表演就是什么样的。如果摹仿拿破仑、尼禄式的僭主, 搞不好就成了摹仿犯的“灾难性的现实”。表演并不只是宣泄过剩精力的游戏,而是一个关乎心灵和德性的伦理行动。
古典哲人认为,诗的本质就是摹仿和表演。而青年也是天然的诗人。青年的血气和爱欲,正是诗的源初力量和永恒话题。然而,借用一代青年偶像海德格尔的话语,诗作为存在的家,正如海氏笔下有待上手的锤子:它可以掌握在铁匠的手上,锻造出国之宝器,也可以掌握在凶犯的手里,炮制出血的罪行。诗与海德格尔意义的“存在”一样,都是一种无定向的存在,如交叉小径的公园一样,走向哪里,浑然未知。
诗一般的青年,固然是沐浴着无善无恶的心体之光,走向自由与逍遥的无限可能,然而也面临着可善可恶的两歧之旅,承负着不成仙便成魔的凶险。墨悲丝染,歧路亡羊,美猴王孙悟空,倘若过分地释放天性,搞不好就成了《西游降魔传》里的嗜血狂魔,《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如果没有遇上李慕白并折服于他的“武道”,而是继续执着于师父碧眼狐狸的“武术”,也将成为一条造孽的毒龙。心猿和毒龙是蛰伏在人性中的怪物,而青年时代也是怪物长成的时代。
柏拉图对话录的场景,大多发生在苏格拉底与青年的交谈中,《论语》中泰半的章节,都是与弟子的“教学互动”。在古典时代,与青年的相处常常是思想和智慧得以发生的“文化场域”,因为古典智慧的趣味无非就是追问何为美好生活。然而美好生活并不是一种现实性,而是一种可能性,正如“还没定型”的青年身上,蕴含的也是一种可能性。青年与美好生活都指向未来。因此,美好生活应该被青年遇见。让青年生活的可能性遇上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可能性便成了现实性——正如大地可能荒芜也可能丰收,而一粒种子飘来,大地便开了花。青年的无限可能,只有用美好生活来承接,才不会变成“灾难性的现实”,而青年的无限未来,也应该用在为美好生活开辟驱除,立法创制上,这本是古典社会的基本常识。若没有某种目的论的涵摄,无限可能便是一种虚无。然而在“我的青春我做主”的现代观念中,古典的常识和智慧却显得政治不正确,要么保守,要么专制。
冯庆兄《古典与青年》一书,正是在古今之争的历史漩涡中,试图为现实生活开辟出另一种可能性。如果世界归根结底是青年的,那么青年就是美好生活之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承担者。冯庆在本书题旨性的文章《古典学与当代青年》中指出:“青年人的生命血气如果能够得到这一维度的浸润节制,将找到更加合适的发散方向。这种看似‘保守’的自我节制需要更为坚实的地基,那就是每一个青年学者个人的政治与伦理生活,而每一个体的政治伦理生活与更大的共同体及其传统无法分离。”我们不会忘记比雷埃夫斯港那场与青年的对话,诞生了古典智慧的丰碑式巨著。青年的世界正如海港,一边是坚实的大地,一边是未知的海洋,既是出发点,又是交界处。面朝大海只有以大地为依托,才可能春暖花开,温暖和花开只能是大地的质感。近世以来直至今天一代代沐浴着欧风美雨,拥抱着“普世价值”的青年,若遗忘了依托的黄色故土,遗弃了共同体的伦理而盲目追求大海的无限或太阳的至上,气挟风雷的起航便难免成为不系之舟的漂泊,伊卡路斯的脆弱翅膀必将“熔断”。
从古典中获得过上美好生活的启迪,是古典对于青年的意义。所以,古典之于青年,便不是博物馆和故纸堆里的观照对象,而是现实的另一种表达。研读古典,也就是一种在场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青年人的古典研究,除了是对人类伟大传统的虔敬,还应当是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生存状态的细心体察,并最终做到对自我生命召唤的忠实呈现。”在此基础上,冯庆不无立法姿态地号召广大青年:“青年人的选择绝不应该是尼采所批判的‘好古癖’。他们绝不仅仅是‘我反思’‘我考察’的历史学家,还应当是‘我意愿’‘我创建’的诗人与艺术家。”这不禁让人又联想到昆德拉《玩笑》中对青年的揶揄。然而,恰恰是没有古典精神的浸润涵养,青年的摹仿游戏才不知不觉变成了向僭主致敬。只有潜下心来细细研读古典哲人的智慧,才能成为高尚的、纯粹的、有益于人的诗人与艺术家。
正因为如此,《古典与青年》中的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对诗歌、小说等诗性文本的绎读,从抒情叙事中追问美好生活的根基。别出心裁的是,其绎读的文本大都与青年有关。或是一代青年共同的“回忆杀”:电视剧《西游记》、黄易小说,或是文艺青年的标配:博尔赫斯、罗大佑、徐皓峰,或是让学院青年趋之若鹜的时尚理论,如王德威的“抒情传统”、或是与青年有关的现象,如租书摊、网络暴力,或是另一个时代的青年精神之一角,比如闻捷的《天山牧歌》、宗白华的“宇宙意志/民族精神”。冯庆兄并没有以长者的身份训导青年——冯庆兄本来就是活泼泼的文艺/学术青年,书中的文章更像是年轻的心的现身说法,从青年的迷惘、困惑、乡愁甚至暴戾中揭示古典之于青年的重要与必要。
《古典与青年》俨然是一部青年的精神现象学。克尔凯郭尔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爱欲与血气边缘的青年人,正是处于伦理阶段的一群人,而美学也俨然是一门青年的学问。浪漫主义以来的美学,表面上是以诗化的审美主义态度审视世界和人生,而实质上则是用适性得意的表现论取代古典比德致善的摹仿论,其目的是为了取消生活世界背后的伦理维度,让感官化的美感和内在化的情感成了万物唯一的尺度。没有伦理向度的人生是危险的,而青年的天性则乐于摆脱伦理的羁绊,进入自由诗性的审美世界。或许是因此种原因,王德威的“抒情传统论”、博尔赫斯“瞬间既永恒”的美学等等时髦文本对文艺/学术青年无疑是一种永恒的诱惑——而现实中也确实如此。而《古典与青年》对这些文艺青年中的“爆款”做了很好的文化-政治学分析。《“有情”的启蒙》指出王德威的“抒情传统”乃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建构性理论,意在取消中国古典诗学背后的“美善相乐”的礼乐道德形而上学,重新解释中国诗学传统,为“继续启蒙”张目,为解构崇高立法。而博尔赫斯对瞬间的迷恋,对无限可能性的执着,表面上看似后现代哲学的文学图解,其实仍然是启蒙以来的审美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达。审美至上、情本体、不确定性、瞬间永恒,这些文艺-学术青年的“爱豆”,恰恰是现代症候群的表征。
有趣的是,《古典与青年》所选文章似乎有着一种有趣的互文见义,形成一种相互对话的复调效果。《从“宇宙意志”到“民族精神”》讨论的恰恰是王德威引为同道的宗白华。然而宗白华果然如王德威所理解的那样吗?诚然,宗先生对“宇宙意志”的强调,确实充满了以内在情感为本体涵摄世界的审美主义野望,然而宗白华对于“宇宙意志”“生命本体”的强调,恰恰来源于五四以来民族自强意识。这并不是形而上的“启蒙”,而是形而下的救亡,不是悬空的玫瑰色,而是大地的海棠红。《<天山牧歌>中的建设、爱情与民族亲和》解读闻捷在新中国的新疆写下的一系列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抒情诗,指出了这类诗歌对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意义,为饱受启蒙话语诟病的“崇高美学”正名,也勾勒了另一个时空维度上另一种精神气质的青年形象。
《古典与青年》虽然立足于中国青年与古典的问题,但冯庆兄的西学根底及古今中西之争的视野,使其能够深入探讨中国青年问题的现代性根源。《抒情植物学——从卢梭、歌德到浪漫主义》一文从植物学入手,指出了启蒙主义美学由“认识世界”到“认识你自己”的内卷化趋向,这无疑正是“我就是我”的哲学基础。《漫谈西方观念史中的动物与人》,讲述了人类在现代启蒙的祛魅和浪漫主义的解放中一步步脱离神性,与兽为邻并降格为兽的思想嬗变史。联想到现在洋溢于青年之中的“萌宠”景观,俨然浪漫主义的都市版本。
在第三辑《老智慧,新知识》的题记中有一段颇值得玩味的话:“智慧会不会变老?禁不起时间考验的,怎么会是智慧?”这让人想起了一个故事:苏格拉底问一个青年:“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恶?”青年说:“没有。”苏格拉底微微一笑道:“你还年轻。”古典哲人思考的是永恒问题,而人是时间的人,永恒也因时间而称义。思考永恒的智慧,也必然是在时间中展开的。知识会老,但智慧因其朝向永恒而永远年轻。正如《古典学与当代青年》一文指出的那样:“古典与青年的辩证关系就在于,青年的革命动力驱使古典传统永远发生着轮回复返的转变与更新,而古典的强大克制力与凝聚力则回过头来保证青年人能‘发而皆中节’,能‘无征不信’,能‘任重而道远’,使得改变中国乃至改变世界的能量不至于涣散、早衰。”青春有了永恒维度的滋养,便免于衰朽,而古典也因为青春的守护而获得活力。青春在这种意义上万岁!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经典(640+)
- 图文清晰(569+)
- 内容齐全(63+)
- 无漏页(482+)
- mobi(320+)
- 无缺页(229+)
- pdf(585+)
- 超值(404+)
- 差评少(465+)
- 无水印(247+)
- 无广告(491+)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4-12-31 17:10:58 )
OK,还可以
- 网友 陈***秋: ( 2024-12-16 02:07:4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通***蕊: ( 2024-12-30 18:44:38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师***怀: ( 2024-12-16 13:59:56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汪***豪: ( 2024-12-15 07:25:2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石***致: ( 2024-12-16 04:37:25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潘***丽: ( 2024-12-13 09:26:1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曹***雯: ( 2025-01-01 20:13:25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石***烟: ( 2025-01-03 02:22:1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孙***美: ( 2024-12-17 22:32:43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居***南: ( 2024-12-28 19:44:00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冷***洁: ( 2024-12-20 03:01:32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印***文: ( 2024-12-28 20:13:47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喜欢"三联精选:古典与青年"的人也看了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阮(一级~十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公2016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专用教材民法学历年真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本科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国宝海外寻踪的先行者:林树中传(大家丛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土木建筑工程)复习题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孟建平系列丛书:各地期末试卷精选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政治 (R 人教版 2018最新修订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藏族服饰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跆拳道基础入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7全国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构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培训需求评估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后期大全:轻松拍出电影级大片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全新正版图书 电信网络诈骗教育知识读本:大学生版曹金璇中国书籍出版社9787506867306人天图书专营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建设高素质编辑队伍 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中国编辑学会第22届年会获奖论文(202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公青海省考2023青海公务员考试 行测申论教材历年真题试卷题库 4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柱塞式液压泵(马达)变量控制及应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