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系统总结我国企业营销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系统描述了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和理论,并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穿插了大量国外跨国公司的营销案例和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成功事例,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系统总结我国企业营销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系统描述了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和理论,并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穿插了大量国外跨国公司的营销案例和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成功事例,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精彩短评:
作者:Ilsa 发布时间:2022-03-14 21:15:48
重新回到中国文学了。
作者:眼睛是一條線 发布时间:2018-11-19 13:29:03
平實的入門書
作者:Lip-Ciao 发布时间:2021-12-16 20:34:44
《野猫军团系列》里面,八只小猫眼睛小小的,总是喜欢趴在床边偷看屋内正在做的美食,然后想办法偷偷潜入拿走美食,最后被店主汪汪先生发现,当下承认错误,店主勒令干活儿服务周边动物社区。野猫军团动作划一,来去都集体行动,背后的心情和逻辑都蛮无厘头的。绘本作者的策划能力够强,每本书的起承转合是同一个节奏,很多事件仿佛重新播放一般。八只小猫在每本书一开头就是趴窗台、扒屋檐,解说词也一模一样。这估计是(幽默、风趣类)叙事的一大套路吧,于循规蹈矩中突然跳脱,整出一些活宝儿似的惊喜来。觉得这套买的很成功,足以女儿连着沉迷四五天。
作者:静水1943 发布时间:2009-09-15 19:08:47
教材。很认真地学,拿到全班最高分~~
作者:Candice.zhao 发布时间:2017-06-16 11:10:13
一个喜欢的人送的书,初读并没有太多印象。半年过去书中的人句子故事及经验时常跳出来,莲花盛开,清凉涌现。自己境界尚浅,或可作为一种启示
作者:屏幕快照 发布时间:2009-11-06 13:51:57
这本太难了~~~满纸的公式啊~~~
深度书评:
《左传撷华》: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作者:无斋公子 发布时间:2019-12-17 12:03:01
01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在儒家文化体系当中,关羽被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文武二圣”。但是,关二爷之所以能得到儒家的如此尊崇,可不是因为他的武力值啊,那是因为,关羽不像张飞那样,是一个粗莽的武夫,用通俗的话来讲,熟读《春秋》的关羽,形象更贴近于“儒将”。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
羽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
”更重要的是,关羽不仅熟读《春秋》,还能学以致用,一言一行都符合所谓的“春秋大义”,因此,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关羽一向是以“义薄云天”这个形象出现的。
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山东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读春秋。
”可谓是十分贴切了。读《春秋》的是山西大汉关羽关云长,而那位作《春秋》的,自然就是山东大汉孔老夫子了。
据说,孔子写完《春秋》之后,不无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了这么一句话:“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
这话该怎么理解呢?
首先,《春秋》本质上是一部史书,它记录的是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诸侯征战,以及随之而来的时代动荡、历史演变。那么谁该对此负责呢?是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们、是那些崛起乱世的枭雄们。而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这些人应负的历史责任。
所以孟子才说:“
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从这个层面上讲,那些真正懂得《春秋》意义所在的人,才会理解孔子的良苦用心——这就是“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但为什么孔子又会说“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呢?
因为《春秋》不仅仅是一部史书,还是一本谋略之书,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的兵法大家都对《春秋》推崇备至的原因。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就是因为《三国》讲谋略,怕老年人看了以后,变得心机太过深沉。然而,若是论及机谋权变之术,《三国》远不及《春秋》矣!
有句段子叫做“科学家会武术,流氓也挡不住。”那么,如果一些心术不正的流氓读了《春秋》之后,学会了权谋之术,变得更加阴险狡诈,甚至成了一代枭雄,岂不更是祸乱世间吗?就像《资治通鉴》所说的那样:“
有才无德,其才足以济其奸。
”这才是孔子真正担忧的事情啊。
02 《春秋左氏传》与《左转撷华》
孔子所作的《春秋》,只是一本历史纲要,其中缺少具体的内容。换句话说,《春秋》的原著仅仅是纪事,却没有纪言。别说我们今天距离孔子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就算是孔子之后二百多年的汉代,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无法读懂《春秋》原著了。
原著读不懂,又想学《春秋》,这该如何是好呢?有办法,那就是读传!
所谓“传”,就是对孔子的《春秋》原著加以注解。到了汉代,市面上最广为流传的传共有三部,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这三部“传”也被后世的儒生们奉为“经中之史”。
但三传之间亦有区别。
《公羊传》和《谷粱传》的体裁是问答体,着重于对《春秋》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进行注解,但缺少对史实的叙述。而《左传》则不同,它是通过对历史事实进行记述,从而注解《春秋》之内涵。
这种叙述式的注解方式更易于理解。因此,到了西汉后期,《左传》渐成主流。后来它还和《诗经》《尚书》《易经》等书一起,被列入儒家的“十三经”,成为儒生必读的一部经典。
至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春秋》,以及关羽最爱读的那部《春秋》,实际上都是这部《春秋左氏传》。
《左传》不仅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更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但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左传》秉承了《春秋》原著那种“微言大义”的笔法,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路人,就算你把一部《左传》翻出花来,也很难咂摸出其中那微妙的滋味。
而清末的国学大师林纾先生,就是引导我们入门《左传》的最好引路人。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作为光绪八年的举人,林纾起初在北京的一家学堂担任国文教员,后来由于他所写的古文受到桐城派大师吴汝纶的推崇,因此,他很快被延请到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担任讲师。
与一般文学评论者不同的是,林纾先生本身就是一位引领一时文坛的古文名家,而且他还曾翻译过包括《鲁滨逊漂流记》在内的二百余部经典西方文学作品,可谓是学贯中西。因此,林纾先生鉴赏古文的角度有别于其他学者,往往能做到“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从他所著的《左传撷华》这部书中,我们就能看到林纾先生评点古文的独到眼光。
这套书的雏形,是林纾先生于1913年交付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左孟庄骚精华录》,其中收录了三十二篇选自《左传》的文章。该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陈宝琛还专门将之进呈给溥仪,以作教导之用。
1921年,林纾在《左孟庄骚精华录》的基础上,从《左传》中精心撷取了八十余篇菁华文章,编撰成《左传撷华》一书,并交由商务印书馆印行。这本书集结了林纾先生对《左传》研究之大成,林纾不仅逐一分析所选篇章的层次结构、用字炼句、宾主调度、照应收局等作文之法,而且对篇中的权谋诈计、诡辩辞令也颇有诛心之论。
这本书的初版早已绝迹,只能到旧书市场里碰运气淘宝,而且即使你遇到真迹,往往其价格也极其昂贵,甚至一度被炒到上千元的天价。所幸,联合低音为了让更多对古文、对《左传》感兴趣的读者看到这部经典之作,于2019年将其再版,而且联合低音在细节处非常用心,使用了特制的毛边封面。拿在手中,一种厚重而古朴的感觉就扑面而来,简直令人不忍释卷。
03 体会文章之性情,细察行文之意境
作为“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林纾继承了桐城前辈对文章“雅洁”的追求。
所谓“雅洁”,就是为文当以儒家伦理之道为本,追求雅正,语言也应当简洁明快,切不可东拉西扯。
桐城派古文家极为推崇《左传》,就是因为《左传》就是“雅洁而含蕴无穷”的文章典范,其叙事风格更为内敛,且带有彬彬守礼的雍容之风,于朴素中求得丰富的回味。正因如此,“桐城三祖”之一的方苞才认为:“
左氏精于义法,非汉唐作者所能望。
”
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林纾深为赞同方苞对《左传》的评价。在《左传撷华》的自序里,他自己也对《左传》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天下文章,能变化陆离不可方物者,只有三家,一左、一马、一韩而已。左氏之文,无所不能,时时变其行阵,使望阵者莫审其阵图之所出。
”
《左传》的文章,既汪洋恣肆,又变幻莫测。如果没有一个明白人给你指点其中玄妙,那你就像是一位初次到卢浮宫旅游的游客,虽然身边都是艺术珍品,但你却一脸茫然,全然不知这些鬼画符一样的东西,究竟好在哪里。但要是现在有一位大师给你稍加点拨,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在这篇看似平淡无奇的文章中,竟然蕴含着这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难怪《左传》被人们评价为“微言大义”呢!
在《左传撷华》中,林纾先生所选的第一篇文章是《楚武王侵随》。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桓公六年,也就是公元前706年的事情。这一年,楚王打算发兵侵略一个叫做随国的小国,但楚国当时的兵力不足以彻底压制随国。于是,楚王采纳了大臣斗伯比“示敌以弱”的建议,故意在前来探听虚实的随国大臣少师面前,暴露出楚国羸弱不堪的军队。不出所料,好大喜功的少师果然上当了。他回去后,极力劝说随国的国君反攻楚国。
但幸好随国有一位名叫季梁的贤臣,他以祭祀之事为例,提出国家存亡之道在于“忠于民而信于神”,并进一步提出“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的治国标准,以此来规劝国君:不但不能主动出击楚国,反而应当立即修整内政,以应对楚国的大举进犯。楚国得知此事后,果然不敢来犯。
林纾在这篇文章后面作了这样的评点:
此篇制局极紧。前半竖一“张”字,正面决策,对面料敌,均就“张”字着想,无句无意不是“张”字作用。下半竖一“惧”字,与“张”字反对,见得“张”则必败,“惧”则获全。……论文势亦不过开阖,妙在中间论祭品一节,宽绰与题若不相属,实则步步不肯抛离,所谓游刃有余也。
所谓“制局”,就是指《左传》当中那些千变万化的笔法。这些笔法的绝妙之处,我们通过林纾精微独到的论述,便可领略其中意趣一二。
如缩笔与省笔之妙:“
节却无数闲语,人自不觉耳……浅人以为序事笔墨宜详尽,若果能如是结构,则虽简亦详,虽略亦尽。
”如用笔遒紧之妙:“
宋公满腔迂腐,子鱼满腹牢骚,君臣对答之言,针锋极准。
”如下笔绵细之妙:“
写战事,必写其极琐屑者。千头万绪,一一皆出以绵细之笔,令读者眉宇轩然。
”其中种种精妙,不一而足。
这就难怪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刘宁教授会大力推荐这本写自百年之前的《左传撷华》了,正如他所说:“
书中所选的八十三篇,每篇之诠评,皆有独特的着眼点,千变万化,实难有成法定规之归纳,而贯穿其间的,则是体会文章之性情,细察行文之意境。……这就为悟入古文妙境,寻绎文章无法之法,打开更丰富的空间。
”
【转】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尚书》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2-01-28 18:33:06
《尚书》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学名著,而且也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古书,中国还没有比《尚书》更古的书留到现在。中国古代,有两部古书,有韵的称《诗》,没有韵的称《书》。“尚”者,远古、上古之意,《尚书》就是一部上古的散文集。孔子以诗书教弟子。孔子以前,春秋时代,贤人大多读《诗》。《书》,在《左传》上可看到。孔子以后,像墨子、孟、荀也都读《诗》、《书》。故可说《尚书》是中国古代一部大家都读的书。但在今天来讲,《尚书》是一部很难读的书。《尚书》分虞、夏、商、周四代。后人把夏、商、周称三代,唐虞属于五帝,因此《尚书》也可说是一部五帝三代之书。从唐虞到现在,该已四千多年;从西周以来,也有三千年以上,《尚书》真该说是一部中国的远古书。汉代太学设立五经博士中有《尚书》,照现代话来讲,《尚书》是那时一部国立大学规定的教科书。可是经过西汉到东汉四百年,实在这部《尚书》也并不能字字都讲通。我们说汉代“去古未远”,但这部《尚书》已没有能完全讲通,当然以后会更讲不通。唐代韩昌黎说过,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他亦说是难读了。直到清代,讲经学最为有成绩,训诂、考据,工夫下的特别深,但清代两百几十年,这部《尚书》还是没有能一字字的讲通了。民国初年的王国维,是当时同辈行中对经学最有工夫的人,但也就说《尚书》不能尽通。可见我们今天来读《尚书》,只求得其大义便好,不可能逐字逐句都要讲得通。我有一位朋友顾颉刚,同在大陆的时候,他就想为尚书做一番现代白话文的解注和翻译。我想这工作会是徒劳无功的。据说此刻他翻译的《尚书》已经出版,但我没有看过。无论如何,他不能把《尚书》里难解的问题都解决了,是必然的。古书不易通,并不是说拿白话一翻就可通了。注解已难,拿白话文来翻译古文,其事更难,并不是几千年前人说的话都能用今天的白话就能恰好翻得出。这些都是做学问走错了路的,暂不讲这一问题。
第二,我们要知《尚书》是一部多问题的书。文字问题外,便是本子问题,即是《尚书》的真伪问题。《尚书》有两种本子,一种叫今文《尚书》,一种叫古文《尚书》。今天我们只说今文《尚书》是真的,而古文《尚书》则是假的,我今天且先把此问题简单一讲。《尚书》究有多少篇?旧说有一百篇,此说不可靠。当秦始皇焚书时,有一博士伏生,他就收藏着一部《尚书》,回到家,装进壁里边,偷偷地保留下来。秦亡汉兴,重觅《尚书》,只知道有伏生的一部。那时伏生还在,快一百岁,老了。他是山东人,不能叫他从山东到长安去,因此政府特地派了一位有学问根柢的晁错到他家去求此书。但伏生已经不大能讲话,他和晁错双方口音有讲不明白处,由伏生一女儿在旁作翻译。这样几个月,晁错就带着这部《尚书》回到政府。这一部《尚书》此下称做伏生《尚书》——因是从伏生家里得到的。那时中国文字也不断地在变。古代是写篆体,秦代汉代,普通都写隶体。篆体写的叫古文,拿那时通行的隶书写的叫今文。伏生《尚书》本是一部篆体古文的,不易认识,伏生就告诉晁错改写成隶书,因此伏生《尚书》同时又称今文《尚书》。汉廷把来设立博士,传授学生,所以这部《尚书》我们也可为它定名称做博士官《尚书》。此是当时《尚书》的第一种本子。
后来武帝时有鲁共王为盖造房子,弄坏了孔子旧居的墙壁,在壁中发现了许多古书。大概也是因秦代焚书,孔家后人就把很多书藏在壁里,此刻发现了,当然为孔子后人所有,此人便是孔安国,在武帝朝作官。刚才讲的晁错到伏生家中求《尚书》,那是汉景帝时的事,此刻又出现这一部尚书,则称做孔壁《尚书》,亦称孔安国《尚书》,亦可名为古文《尚书》,因它都用战国以前所用的篆体书写,不像伏生《尚书》已经改写成今文,所以这一部则称做古文《尚书》。此书未立博士,即是当时朝廷博士官不用来教学生。
孔安国《尚书》和伏生《尚书》有什么不同呢?伏生《尚书》只有廿八篇,而孔安国《尚书》多了十六篇,共四十四篇。其廿八篇中,文字亦略有不同。到了西汉末刘歆移书上太常博士,曾请求把好几部古书增列博士,其中就有古文《尚书》,当时没有通过。直到东汉,这部《尚书》始终没有列为学官,只在社会学术界私下流行,并未在国立大学内成为一份正式的教科书。汉末大乱,一切书籍多散失,此书也不见了。到了东晋,忽然有人献上《尚书》,称是孔安国本,大家说是古文《尚书》失而复得。以后便把《尚书》两个本子今文古文合而为一。如唐代初年孔颖达编《五经正义》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古文合而为一了。再以后直到南宋朱子,对此《尚书》发生了疑问。他说:为何这部《尚书》中间伏生《尚书》都难懂,而孔安国《尚书》却又都是容易明白的?此中理由不可讲,朱子遂发生了怀疑,不过朱子也没有深进一步作研究。待到朱子学生蔡沈,写了一部《书集传》,和朱子自己写的《诗集传》,到了元代,成为科举考试所必治之书。蔡沈《书集传》里面在《尚书》每一篇题目之下都注明了“今文古文皆有”,或“今文无古文有”字样。“今文古文皆有”这就是今文《尚书》。“今文无古文有”的,这就是古文《尚书》。蔡沈乃承朱子意,把一部《尚书》重新分别开来,使人知道《尚书》里有这今、古文的问题。于是下到元代吴澄,明代鷟,开始出来怀疑古文《尚书》是假的,靠不住。这一问题要到清代初年,阎若璩(百诗)才开始十足证明了从东晋以后的所谓古文《尚书》是一部假书,不是真的孔安国《尚书》。他写了一书名《古文尚书疏证》,“疏证”就是辨伪之义,此事才得成为定论。在他稍后有惠栋,也写了一部《古文尚书考》,同辨古文《尚书》之伪。这是在近代学术史上所谓辨伪问题上一个极大的发现。这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功绩。诸位不要认为自己学历史,可以不学经学。或说学近代史,可以不学古代。或说学社会史、政治史,可以不治学术史。当知做学问人,大家该知道的我们总该知道。学术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大家都知,我独不知,孤陋寡闻,总对自己研究有妨害。我们该知,《尚书》字句不能全通,此并无害。但前人辨今古文真伪,已得结论,其大纲节所在,若亦全不理会,此大不可。诸位莫误认为学问必待创辟,须能承续前人成绩,此亦至要。今天诸位做学问,都知看重材料考据。但一堆材料在这里,怎样去考,总该懂得一些艰苦门道的。如像古文《尚书》,诸位若把阎、惠的书拿来细翻一遍,便知牵涉太多,尽有麻烦。我们把前人已有定论的来潜心研求,自可长自己见识,训练自己工夫。即如阎百诗写此一书,同时便有毛奇龄写了一本《古文尚书冤词》来作驳议。毛氏著述极多,博学善辩。那究谁是谁非呢?此须把阎、毛两家书合来细看。当然我们现在都信阎百诗是对了,但仍有许多话讲错。毛西河的话,当然不为后人所信,但此书至今尚存,仍可一读。这里面还有较复杂的问题存在,我所著《近三百年学术史》,曾对此事讲了很多清儒所未讲到的话。可见学问实是无穷,已成定论的大问题之内,仍可有小问题。
现在我们对这问题暂停不论,只要知《尚书》有两种本子,古文《尚书》是假的便够。诸位若读《尚书》,读蔡沈《集传》最容易了。《史记》上说伏生《尚书》廿八篇,古文比今文多十六篇,十六加廿八只有四十四篇,而现在的《尚书》是五十八篇,这里又有问题。以后我每次讲一题目,只讲一大概,但诸位不能听了便算。如此不仅记不得,绝对要忘,而且记得了也没有用。当知做学问本来是要工夫的,没有不花工夫的学问。诸位每做学问,好问方法,做学问最大第一个方法就是肯花工夫。一学者花十年廿年一辈子工夫来解决一问题,本是寻常本分之事。或许诸位现在没有工夫,不妨留待完成硕土博士论文,职位解决了,再来读书,再用工夫。
现在再回头来讲《尚书》有今文古文,古文《尚书》是假的,只有廿八篇今文《尚书》伏生传下的是真的。孔安国所传本也是真《尚书》,可是后来掉了。孔安国《尚书》并不假,只因为不立博士官,流传不多,就亡失了。到东晋由梅赜所献本才是假《尚书》。但我此刻要讲另一问题,那今文《尚书》廿八篇也不完全是真的。讲到此,就要讲到所谓辨古书之真伪这一问题上去。古书有真有伪,我们该懂得分辨。这不是今天的新问题,从来学者都注意此一问题。依照我们现在眼光来看,我们该进一步说,今文《尚书》也未必全是真,也多假的。可惜当前没有人能进一步来研究此问题。这因民初以来,一班讲学问的讲过了头,即如辨伪,像顾颉刚的《古史辨》,他认为夏禹也无此人,这大讲过头去了。其实也不该专怪顾颉刚,在前清末年早有讲过了头的,像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以及《孔子改制考》。照康有为讲法,所谓经学汉学,其实只是新莽之学。“新”是王莽的朝代名。清儒都讲汉学,康有为却说是新学,经则都是伪经,由刘歆替王莽伪造。此书出版后,经清政府禁了,把书销毁,不准发行。但民国以来,大家喜欢讲新,就看重了这部书。顾颉刚《古史辨》就是承此而来。后来康有为从事复辟,失败了。但这只是康有为政治上的失败。他在学术上并未失败。他跑进北平东交民巷荷兰公使馆,就在里面叫人再翻印他的《新学伪经考》,果然在北平市上还有很多人买他这书。他在学术思想上还是领导着一个新的方向,然而辨伪过了头,其实是荒唐的。《孔子改制考》更荒唐,说孔子所说的以前,只是孔子托古改制,孔子自要创造一番新制度,而把来假托之于古代。这样一讲,全部中国历史,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便是刘歆,却都是造谣作假的。这样的讲下去,讲到夏禹是一条虫,才引起人家讨厌。辨伪之学,便不再讲了。实际上,辨伪不该过分,但有许多真伪还是该辨。如说《尚书》,我觉得即在今文廿八篇里还有很多不可信。如《尚书》第一篇——《尧典》。近代有人写文章,辩护《尧典》里所讲大文如“日中星鸟,日永星火,宵中星虚,日短星昂。”等类,这些廿八宿中的鸟星、火星、虚星、昂星,它们在天上的位置是要转移的。据现在天文学考据《尧典》所云,却是中国古代尧舜时代的天文;至战国时候,则并不然。据此证明《尧典》不假。大概这一套学问,在日本比中国研究的人多,因一般的科学知识,日本比中国发达,中国学者在此方面还是根据日本人讲法。可是在我认为,科学知识比较专门,中国古人称之为畴人之学,譬如种田,父亲种的田儿子继续种下去。古人研究天文学历法,此种学问,大概都是世袭的专家之学,父亲传给儿子,故又称为畴人之学。畴人之学也许可以是先生传学生。尧舜时的天文,也可以是从古传下,或在文字上,或在口传上。我们不能只根据这一点知识便认《尧典》全篇可信,只能说《尧典》中这些话有来源。其他的话,并不一定全可信。如尧传天下于舜,舜命禹作司空,同时兼百揆(就是兼宰相之职)。命弃作后稷,这就是农业大臣。命契掌五教,这是教育大臣。命皋陶做士,是司法大臣,也兼掌了兵。命垂作共工,是工业部大臣。命益做虞,是畜牧部大臣。命伯夷典礼,命夔典乐,命龙叫他做纳言,掌皇帝命令。共凡九官,这一点便大大靠不住。首先是年代问题。禹是夏代之祖,契是商代之祖,弃是周代之祖,此刻都在舜下面变成同时的同僚。这且不讲。特别重要的,舜时已有一个宰相,又有管土地、管农业、管教育、管司法、管工业、管畜牧、管乐、管纳言的,共九职,此是中国古代一个极像样、极有组织、有规模的行政院。倘使在尧时中国的中央政府已有那么九部大臣,为何下面夏、商、周三代,乃至于春秋、战国下及秦、汉都没有?这不是历史上一大退步吗?舜时大臣分九职,为什么下面从来没有?单据这一点,从舜到秦两千年的历史,变成无法讲、讲不通。所以我只能说《尧典》是战国人伪造,舜官九职,是战国末年人一个理想政府。他们懂得政府里该有管教育、管农业、管司法、管音乐的等等官,那是一番很高的理想,这正如康有为所说的托古改制。不过康有为不能拿这话来讲孔子,说孔子以前,根本没有尧舜,没有《尚书》,没有周公。但托古改制确是有的,先秦诸子中多有,儒家中间也有,但不能说过了头。诸位当知,读史不能辨伪,便会有许多说不通处。但辨伪工夫中寓有甚深义理,不能轻易妄肆疑辨。如康有为顾颉刚辨伪疑古过了头,又更多说不通。上面是说尧舜时代不能有这样一个政府,像《尧典》中所说,这些材料不可信,只有说到中国古代的天文或可信。
我试再举一小例,如《尧典》篇首有“玄德升闻”四字,舜之德被尧所知,但为什么称“玄德”呢?“玄德”两字连用,在古书中极少有,只在老子书里才说:“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玄德”二字,只可用老子书来讲,不能用孔孟书来讲。下面魏晋时代讲老庄之学的就叫做“玄学”,为何在《尧典》里用此玄德两字,这便可疑是战国末年人看过老子书,来伪撰《尧典》,才用了“玄德”二字。我们可凭文字使用来衡定年代,如我们此刻好说中国文化字样,但前清末年人断不会用此四字。
《尧典》以外,再讲到《禹贡》,这是讲中国古代地理一部最重要的书,其实也决不是夏禹时代的书,而应是战国时代的书。如《禹贡》里划分荆州、兖州、豫州等九州,如何此九州字样不见于夏代、商代、周代,直到春秋时代也没有,到了战国初期还没有。什么人把此禹分九州的制度废掉的呢?为何有此九州而书中从来没有用这九州的字样呢?那又就讲不通。只举此一例,便见《禹贡》不是一篇可靠的书,它是一篇晚出书,我此刻不能详讲。在我只认为《尚书》中最可靠的便是《西周书》,虞、夏、商书都有问题,只有《西周书》或许才是中国尚书的原始材料、原始成分。下到东周也有书,但也恐是后人添进。主要真可信的是《西周书》。若使我们把一部《尚书》即今文廿八篇再分析到只剩一部《西周书》了,那么我们也须对此十几篇文章有一个简单而明晰的了解。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名《西周书文体辨》,便是要把此来看中国最古历史文体是怎样写出的?现在此一问题,我也不想同诸位详讲。但到此另有一重要问题,便是要讲到书背后的人。既然讲到《西周书》,那么《西周书》中显见有一重要人物跃然欲出,那便是周公。《西周书》中有很多文章便是周公所作,或是周公同时人或其手下人所作。要之在当时,周公在此集团中,并传至此后,有大影响。孔子一生崇拜周公。而我们要来研究周公的思想理论及其政治设施,当然这十几篇《西周书》成为了主要材料。我在上一堂已告诉诸位,做学问当从一项项的材料,进而研究到一部部的书,而在每一部书的背后,必然当注意到作者其人。倘使这部书真有价值,不专是些材料的话,则书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人。此刻我们说中国第一部最早的史学名著就是《西周书》,而《西周书》的重要作者,即发明此体裁来写出这东西的就是周公。当然可以有几个人,不专是周公一人。那诸位试拿此意见去读《西周书》,看此许多篇书之内容是否一篇一篇的分裂着,各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言论,抑或可以看出是一套。让我姑举《西周书》中召诰一段话来说,这显然是召公说的,不是周公说的。它篇中说:“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亦敬。”此是说皇天上帝把它元子改了一个,从前大国殷之命,现在给你成王的手了,商代变成了周代,好的固是没有完,可忧的也同样没有完,你要当心呀。下文又云:“古先王有夏,今时既坠厥命;今相有殷,今时既坠厥命。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这是说古代中国有一夏朝,上帝不喜欢它了,它不能再做王朝共主;接着又有殷,现在也不能做这王朝共主。下面才接到我们了。我们获得此天命,也正如夏殷一般。那些话,在《西周书》里屡见不已。首先可知中国古时有夏商周三代,那是真历史。现在我们虽因地下发掘得了商代的龟甲文,而没有见到夏代的,却不该说有没有夏代成了问题。只能说我们没见到夏代的文字,不能因此说没有了夏代。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就讲过。我们固然承认龟甲文,但我们也须承认《西周书》。至于把王朝共主称为“天子”,认为是上帝命他来作天下共主,这个天命不给一族一人,给了夏,夏不好,又给商。商不好,又给周。周再不好,当又另给别人。故说无疆惟休,亦是无疆惟恤。当知我上引一段话,固是召公所说,其实乃是周公所说。在当时,周公可以涵摄召公,召公也有时可以代表周公。周公是当时一位名世的圣人。读《西周书》,便该领略到西周精神,同时便该领略到周公精神。一段历史的背后,必有一番精神,这一番精神,可以表现在一人或某几人身上,由此一人或几人提出而发皇,而又直传到下代后世。孔子一生崇拜周公,主要应该在此等处认取。若我们只把十几篇《西周书》当一堆材料看,不能看到整部书之结集和其背后之时代精神与人物精神,即是失却了其意义和价值。
周公的天命论,周公的共主论,影响后世甚大。周公首先提出天命无常的观点,从前天命在夏,夏人不要了,天命又在商,后来又给周,但天命给周是为文王,不为武王。天命所与,只在文德,不在武功。这一层在《西周书》里也可看得明白。明明是周武王打了天下,但周公不那样说,定说是上帝为周有了个文王,才给周以大命。可是周公这番思想和理论,其实也并没有说错,而且可以说在中国后代历史上也一向发生了大影响。因此可知我们研究历史,更重要的在应懂得历史里边的人。没有人,不会有历史。从前历史留下一堆材料,都成为死历史。今天诸位只看重历史上一堆堆材料或一件件事,却不看重历史上一个个人,这将只看见了历史遗骸,却不见了历史灵魂。
现在总结说,中国第一部大的史学名著应该是《尚书》;准确言之,应该是《西周书》。《西周书》的主要中心人物是周公,在中国历史上影响着几千年。我今天所讲,将到此为止。下面第二部史学名著我将讲到孔子的《春秋》,孔子春秋精神便从周公与《西周书》中来。如此而下,周公孔子,不仅为中国史学主要的创始人,也为中国文化主要的创始人。我不认为中国从唐虞时代就有了历史书;下至商代,可能有,但如今文《尚书》中《盘庚篇》之类,还只能当史料看。若论中国像样的史书,则应从西周开始,而且又是从周公开始。
原载《中国史学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320+)
- 方便(619+)
- 小说多(465+)
- 五星好评(552+)
- 服务好(428+)
- 无多页(133+)
- 差评少(440+)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 2024-12-27 20:08:46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林***艳: ( 2024-12-21 20:50:1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焦***山: ( 2024-12-22 01:17:04 )
不错。。。。。
- 网友 戈***玉: ( 2024-12-18 14:41:55 )
特别棒
- 网友 堵***洁: ( 2024-12-21 01:07:01 )
好用,支持
- 网友 游***钰: ( 2024-12-18 08:40:36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石***烟: ( 2025-01-02 12:33:1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詹***萍: ( 2024-12-31 16:32:28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汪***豪: ( 2024-12-25 00:55:1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丁***菱: ( 2024-12-24 13:30:56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瞿***香: ( 2025-01-02 09:35:5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喜欢"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的人也看了
- 工商管理辞典:英文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广西公务员考试中公2021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全新升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5年出版科普图书统计报告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4春北大绿卡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下册人教版初二8年级语文教材配套练习册(套装共4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新锐法医·守护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贩卖毒品罪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字体设计手册(第2版)(写给设计师的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辅导系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古文观止 足本无删减 文白对照 锁线精装 中华传统文化古典名著 国学经典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霍桑的希腊神话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8分